天鹅堡贝九幼儿园26个拼音字母表发音教识字拼音吗?

不知什么时候起,身边上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开始学起了拼音、数学、英语。更让人不解的是,很多家长还专门按照这一标准来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有家长吐槽,继小学和初中家长之后,现在就连幼儿园的家长也开始焦虑了。针对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教育部终于出手了!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通知》一出,网友们一下炸开了锅,有网友表示质疑:可为什么小学入学考试要考加减法?考声母韵母?幼儿园不学,怎么考小学?吐槽归吐槽,学姐还是要冷静地帮大家划一划重点,看一看《通知》出台后培训机构又是怎样一个现状。教育部专项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幼小衔接班等不得提前教授小学内容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小学化”?有的幼儿园会提前学习拼音、汉字等知识,有的幼儿园在教学形式上过于接近小学,采用口头提问、听写等形式,还会考察孩子所学知识。这些都是大家口中的”小学化“。下面我们就这份《通知》给大家划下重点:1、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2、幼儿园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3、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的,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教师的责任。4、社会培训机构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相关部门将于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对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的抽查和摸排;对有“小学化”倾向的行为要于2019年底4月前完成整改。实际上,这并不是教育部首次对“幼儿园小学化”进行专项治理。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曾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明确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2015年,北京市教委曾开展专项行动整治幼儿园“抢跑”行为。北京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苏婧表示:“此次政策的出台具有一定的力度,有利于为孩子和谐、健康成长营造更有利的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但是,去“小学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里面的各个要素:幼儿园、小学、机构、家庭等协同起来共同努力。”有相关专家也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心,幼儿园“去小学化”最重要的还是家长转变观念。全面禁止幼儿园、培训机构的“小学化”,或许会不符合要求把学前班、幼升小衔接班“逼迫”转移到地下,滋生更多不规范现象。不少超期教学的学前培训机构仍在招生新政出台恰逢暑假,是幼小衔接班、学前班招生的黄金期。学姐走访了解到,虽然“禁令”已出,但招生的宣传仍屡见不鲜,涵盖“拼音识字”、“算数”等字眼的招生简章仍然能在官方渠道上搜索到。学姐在“启迪巨人教育”微信公众号中名为“小巨人暑期课程”(启迪巨人教育旗下的学前教育品牌)贴出了一张小巨人培优暑期课程课表:包含汉语拼音、迈思心算等课,开课时间2018年8月27日至2019年,课程安排从上午的7点45到下午4点半,直至发稿前,该课程仍保留“在线咨询”链接。当学姐以家长的身份致电小巨人劲松校区时,该校区一位自称许老师的工作人员介绍,暑期特色课程包括:“2018年25周学前班“和“2018年45周学前班”,目前两类班级仍在招生中。巨人培优劲松小区开设的“25周学前班”以25周学前班为例,其授课内容包括: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写、50以内直加直减运算,20以内加减法应用题等。课程折后费用分别为17942元、28074元。为此,学姐联系了启迪巨人教育市场部相关工作人员,对方以“不想接受采访”婉拒。除启迪巨人教育外,精锐教育旗下的学前教育品牌“至慧学堂”,北京精诚文化学校2018年暑期幼小衔接加油站、北京光明外语学校暑期幼小衔接课程,均包含拼音识字、算数、英语等不同程度的超前教学内容。“a o e i u ü…….昨日,学姐就在“至慧学堂”看到,暑期冲刺班的孩子正在学习拼音。机构老师介绍,该班主要针对幼小衔接,每天主要安排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周内会穿插一些美术、音乐和入学行为规范课。目前,机构针对不同需求的孩子设置了短期冲刺班、半年学前班和全年学前班等。在老师给出的一份全年学前班课程表和教学大纲上,学姐看到每一项课程要求都有明确标注:数学课包括100以内加减计算、竖式计算等↓↓↓语文课则包括双拼法、三拼法拼读音节、书写300个左右汉字、认识30个偏旁部首等。↓↓↓英语课要求认读400个左右的单词、26个字母的正确占格书写、掌握50个左右的基本句型等。↓↓↓为此,学姐联系了精锐教育相关工作人员,针对“至慧学堂”提供的幼小衔接课程内容,截止发稿前对方并未给予明确回复。据了解,此类幼小衔接班和学前班主要包含几大类,半年或一年的长期课程和暑期短期课等线下课程和线上直播课,长期课程价格在1万至3万元左右,短期先科课程和线上直播课,价格在50元至千元不等。而家长对该类课程的关注度依旧不减。就拿启迪巨人旗下课程平台“巨人搜课”的人气课程中来说,“2018年25周学前班“和“2018年45周学前班”分别位列第二、三名。“幼小衔接”的需求为何一直存在?学姐询问了部分适龄儿童家长。“不希望孩子跟不上小学的进度”“据说拼音很难,希望能提前掌握”不少家长都这样表示,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的教育焦虑。也有部分家长表示很无奈。家住房山区的刘女士在帮孩子选择该类课程中发现,单一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课程很少,大多数都是与“拼音课”、“算数课”捆绑。“虽然孩子都会,但也不得不为他报了名。”北京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苏婧认为,究其原因主要出在这两个方面:部分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学龄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对于提前学习学科知识愿望强烈。有些家长虽然认识清楚但出于无奈,部分小学设置招生门槛,或并不是真正的零起点,存在教学进度过快等问题让家长不得不进行“补课”。“随着相关治理的逐步推进,将助于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对于家长担心的学习习惯等问题,不少专家表示不用过于焦虑。苏婧分析,幼小衔接问题不是到孩子5、6岁才发生,它是贯穿于幼儿在园整个阶段的,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同伴交往能力,健康的心理培养等,到了幼儿园大班,到了幼儿园大班,会有更多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内容,例如:如何认知时间,10分钟能做什么事;认识小学,画出心中理想的小学等内容都会在幼儿园教学中涉及。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为其进入小学学习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下面是幼小衔接班家长最关注的一些问题,我们来看看家长和老师是怎么说的。↓↓↓该不该上幼小衔接班、学前班?李宁(家长,化名,儿子就读小巨人幼教中心方庄路小区):孩子比较调皮总是坐不住,担心他不能适应小学那种规规矩矩的生活,去年,为他报了45周的学前班。效果是有点,孩子至少能够待住了。但整个课程安排比较满,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孩子会有点累。 柴先生(女儿将入读小学一年级):没有专门给孩子报“幼小衔接班”。一些不错的幼儿园大班已经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做了调整,顺利过渡小学感觉问题不大。赵老师(石景山区某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我了解到,一些机构开设的衔接课程安排十分紧凑,有的甚至比小学还要忙,不建议家长选择。这类课程设置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贾红斌(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语文学科主任):孩子提前学是可以,但要看学什么,不建议提前学习语文课本的知识。如果提前学了,孩子真正上课学习时,会认为自己已经很会了,就不认真听讲了,反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有如果提前学,孩子没有真正学会,就会形成夹生饭也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不上幼小衔接班是不是就跟不上了?贾红斌:不少家长担心不提前学拼音、识字,到一年级就跟不上了。个人认为不是这样的。拼音的学习并不难,只要跟着老师认真学习,时间是够用的。拼音是辅助学习文字的工具,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就会扎实起来。而在识字上,不提倡提前学习语文课本上的字,而是在生活中识字,在阅读与诵读中识字,在语境中识字,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形成学习的能力。赵老师: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要。对于一些学科知识,只要孩子课上跟着老师认真学,家长及时引导、督促,一般来说是没有问题的。而学生在升入一年级时,部分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丢三落四等问题,这方面更要引起重视,在家庭教育中适当引导帮助孩子培养。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过渡?贾红斌:在语文学习方面,可以提前背诵古诗与韵文,在背诵的同时多认字,提前阅读,学会提问,不要紧盯在语文课本的学习上,要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存在,多思考,多联想和想象,多方面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和素养很重要。苏婧:家长可以有选择地安排一些有助于培养良好学习品质、习惯的课程。但也不可完全依赖社会培训机构。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学习习惯、交往能力、健康乐观心态、学习品质的培养是贯穿在孩子整个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对于幼小衔接班你是怎么看的呢?文│方怡君 冯倓秋 冯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己的拼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