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吃自己的粑粑对身体有没有害屎你也要跟着吃吗什么意思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可能不太适合吃饭时候观看。“狗改不了吃屎”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表面上是说狗永远改变不了自己吃屎的天性,实际上重点是在骂人改不了自己的缺点。当这句话到了我们这里,重点就变成了它的表面意思:狗为什么要吃屎?它们在吃屎的时候,难道不会觉得恶心吗?这只小狗啃的是骨头天性如此家里养狗的朋友,也许有过拼命阻止自家狗子不要吃屎的经历。在我们人类看来,这种行为真的无法理解,不过在狗狗眼里,动物的粪便可是个好东西。在宠物医疗行业里,狗吃便便这种行为被叫做“食粪症”,是一种会让主人很头疼的行为,还区分了只吃自己的、只吃同类的,和吃各种动物的,根据不同表现有不同的治疗方式。虽然被称为“病症”,不过这其中的原因,倒是和狗狗的天性有关。比如母狗会去舔舐新生小狗的屁股,刺激它们进行排便行为,然后吃掉小狗的便便。这是狗狗们的动物本能,源自于它们在野外生活的记忆,一可以保持巢穴的干净,二是能及时清除掉粪便的气味,以免被其它动物追踪并捕猎。除此以外,有些狗狗看着主人每次都会把自己的便便清理干净,就想要模仿主人这种行为,但是它们不会打扫,就干脆选择把便便吃掉。食粪症还有一些原因,不过我们今天重点要说的是其中一种,那就是——动物粪便里,含有狗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对于动物来说,人类的粪便尤其富有营养。放心,这只小狗吃的也是骨头先别恶心,听我解释。从人类学会使用火之后,进食习惯就慢慢变成了只吃熟食,这种改变让人类摆脱了寄生虫、腐坏和有毒食物等等的困扰,也让人类的消化系统变得不如远古时候那么强悍,后来人类的食物越来越精细,消化能力和野生动物比起来,就更加弱了。再加上现在的人类食物里营养非常充足,最后的结果就是,现代人的消化系统无法把食物里的所有营养都吸收干净,剩下排泄出来的东西里,还留着不少没消化的食物成分、营养物质、盐分、有益细菌和矿物质等等。它想吃的是烤肉,并不是……这样的粪便,在每天为了生存而拼命的动物眼里,那就是一团团冒着热气的、不能错过的好口粮。当然,现在的宠物狗食物充足,基本上已经不缺少那一坨便便里的营养了,不过,如果它们体内缺乏某种营养,或者是食物突然减少饿了肚子的时候,甚至被主人责罚所以觉得自己拉屎就是犯错的时候,它们还是会向便便下嘴。小狗是知道自己被骂了的除了狗子,家养的猪其实也好这一口。早在人类刚开始圈养家猪的时候,为了节省每一粒粮食,人们不可能用人吃的东西去喂猪,于是就会用粪便去喂养它们。猪这种动物吧,人们总爱说它肥头大耳、好吃懒做,实际上它们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原因之一就是非常不挑食。猪天生就是杂食动物,而人也是杂食动物,人类没消化完的食物残渣和营养,对于猪来说全都能吃,当然也就不会浪费。这种事在几十年前都还很常见,从古到今,很多地方的居民建筑都有把猪圈和厕所连在一起的设计,既喂饱了猪,又解决了厕所的清洁问题,猪和人的排泄物发酵之后还是上好的农家肥,简直就是三全其美。溷(hùn):中国最早的厕所,起源于秦汉时期,上面是厕所,下面就养猪当然了,现在科技发达食物充足,早就不需要这么喂猪了,而国家也制定了养猪的各种要求,都是为了保证大家能安全放心的吃猪肉,用粪便直接喂猪可是不符合规定的,所以,只要渠道正规,就不用担心自己买的猪肉是这么喂出来的,放心吃就好了。自然界中的“食粪爱好者”除了狗狗改不了吃屎,只要把目光移到大自然里,你就会发现,除了人类以外,好像没有完全不吃屎的动物。首当其冲的就是食草动物们,其中最常见的,当然就是作为宠物的啮齿类了,可爱的小兔子、小仓鼠、小龙猫等等小宠物,其实是比狗狗更厉害的“吃屎大户”。吃同一根草的小豚鼠没想到吧?来听我慢慢介绍。啮齿类动物的主食基本上都是植物,包括花、叶、茎,还有种子、果实等等,根据初中生物课本上的知识,我们可以得知,植物的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一层细胞壁,这一层结构就像细胞的铠甲,会让动物很难吸收到细胞里的营养。在植物的身体里,还有一种丝状或者絮状的植物纤维,这些纤维就像植物的骨架,虽然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是又坚硬而顽强,非常难以消化。用植物纤维做出的材料因此,以植物为主食的草食动物们,为了获得食物里的绝大部分营养,就进化出了多种多样的消化系统,还有配套的消化行为。比如,同样是家养的动物,牛羊为了消化食物长出了好几个胃,却还是不够高效,于是它们就学会了反刍(chú)。每天先用最快速度吃下足够的食物,存在第一个胃里,等粗糙坚硬的植物纤维被泡软了之后,再返回到嘴巴里重新细细咀嚼一遍,这才会进入第二个胃,由此开始正式的消化过程。正在反刍的牛相比牛和羊,体型娇小的啮齿类显然长不出好几个胃,于是它们就开发出了另一种消化植物的方式,那就是直接吃屎。啮齿类吃进去的植物,经过第一次消化之后,往往只能吸收食物里的一大半营养,排泄出来的粪便里还残留着一小半,这对于动物来说就是不能被原谅的浪费行为。在野外,生存是非常残酷的,容不下这种浪费,所以,啮齿类就会把自己的便便重新吃回肚子再消化一次,这种行为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重摄入行为”。以现在宠物里热门的仓鼠和豚鼠来举例,仓鼠每天吃屎大概20次,豚鼠直接能达到200多次。养过这些小耗子的人,肯定看见过它们总是在嚼东西,如果之前不知道它们在吃什么的话,现在你应该就知道了:有食物就吃食物,要是没有食物,那就嚼嚼自己的颗粒状便便。至于“小兔子乖乖”里的小兔子们,它们吃的便便和仓鼠有点不同。兔子们的盲肠非常发达,虽然消化能力很强,但是架不住体型小肠子短,食物在兔子的消化系统里待不了多久就会被送到出口,所以吸收不到太多营养。为了解决这种浪费行为,聪明的兔子们会在肚子里先把食物消化成容易吸收的模样,以柔软浓稠的“盲肠便”形式排出,再把盲肠便吃掉重新仔细消化,最后实在消化不掉的成分,才会形成干燥坚硬的小圆球排出体外。不过喜欢小兔子的朋友可以不用担心,兔子吃盲肠便的时候通常是在夜里,还会躲在安全的地方去吃,主人不太容易看到,也就不会破坏小兔子在人们心中可爱的形象了。除了这些家养的动物,自然界里还有非常多的动物会吃屎,比如在动物之中“人缘”最好的水豚,就是因为它们的消化能力比较弱,排出的便便里还有很多营养,这才使得很多动物喜欢跟在它们身边,就为了吃一口热乎的。从严肃的学术层面来说,动物的吃屎行为还有专业的名词,中文统一叫做“食粪性”,英文就有两个不同的词,一个是指完全不挑屎,前面介绍的猪和狗就是这样。另一个词的意思是只吃特定的某种屎,刚刚所说的小兔子就是这样的。不挑食,不浪费真有吃屎长大的屎这种东西,人类是嫌弃得不行,但对于动物来说可是好东西,除了补充营养,有些动物还会用屎来喂宝宝,更有研究表明,有些动物甚至可以通过吃屎延长自己的寿命。在大自然里,猫科和犬科是食物链顶端的猎食者,在人们印象当中,这两科的动物总是吃肉喝血,根本想象不到它们也会吃屎。那么帅也吃屎当然,这里说的吃屎倒是和食草动物不同,基本上它们不会吃自己的屎。在新出生的幼崽还不会走路的时候,这些动物妈妈都会经常去舔舐宝宝的屁股,刺激它们排便之后会吃掉排泄物,以保证气味不被别的动物发现。另外,有研究表明,啮齿类动物和澳洲野狗吃掉幼崽的排泄物之后,它们自身的水分散失就能减少50%以上。猎豹妈妈爱的舔舔要是把目光转移到澳大利亚,这里的国宝考拉,就是一种“吃屎长大”的可爱动物。这和考拉最爱吃的桉树叶有关。桉树叶不一定有毒,但其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很低,除此以外大部分结构都难以消化,并且桉树的气味还有一定的刺激性,除了考拉没有动物爱吃。这样特殊的饮食习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没什么动物会和考拉抢食物,但这也是让它们必须吃屎才能长大的原因。真要吃屎啊?考拉能靠吃桉树叶生存,是因为它们肠道里有一种特别的细菌,可以有效的把桉树叶里难以消化的结构给分解吸收,而刚出生的考拉宝宝体内是没有这种细菌的。那考拉妈妈要怎么把肠道里的细菌“传宗接代”给宝宝呢?那就是吃屎了。考拉妈妈排泄出来的粪便里含有一定的营养,还有最珍贵的“传家宝”——消化细菌,只有宝宝吃掉这个“礼物”,它们才能成为一只真正的考拉。考拉宝宝基本上会一直抱着妈妈这种行为在大象、河马之类的食草动物里也会出现,而说到大象,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有时候大象会用鼻子去“拿”同伴的粪便来吃,具体的画面有点难以言喻,就不放出来给大家看了。大象会这么做的原因,也是为了新鲜粪便里带着的有益细菌。偶尔大象会因为肠道里有益的消化细菌减少而肚子不舒服,这时候最简单的方式不是吃药,就是直接吃下健康同伴的屎,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鼻子超好用的动物便便里的细菌和微生物,还有着更大的作用,甚至能让动物更加长寿。这是德国一个研究所在2017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些动物,随着年龄增长,肠道里的微生物会有损失,这很可能让致病细菌趁虚而入,引发一系列疾病。这家研究所发现,鱼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于是把年轻青鳉(jiāng)鱼的粪便混在饲料里喂给老年青鳉鱼,结果就是,吃了屎的青鳉鱼,寿命延长了37%,甚至表现出了“返老还童”的意思。类似这样的吃屎研究,其实科学家做过不少,目的就是为了攻克人类的疾病难题,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那就是医疗中的“粪便移植技术”和“粪便胶囊”。粪便移植技术最后还有一句,其实有不少人都吃过动物的便便,中药里的夜明砂、明月砂、五灵脂这些药材,名字很好听,其实就是蝙蝠、兔子和鼯鼠的便便。除了中药,还有一种中外闻名的动物便便,吃过的人应该更多,那就是麝香猫的粪便——猫屎咖啡。我的屎很贵哦!不知道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还会嫌弃你家的狗子去吃屎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狗吃自己的粑粑对身体有没有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