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谁都走怎么办和谁更亲近?


听梦的情感
2021-10-16 10:47
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你会放心把孩子交给其他人带吗?都知道带娃“难于上青天”,因此女性在刚生完孩子时希望有人帮自己带。可是愿望满足后出现了另一个情况,让宝妈感到很焦虑,孩子好像不认识自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担心孩子认错妈妈之前看到一位宝妈黄女士的担忧,她的宝宝个月,出月子后姑姑开始带孩子一直到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姑姑带孩子很有耐心,每天会抱孩子逗他开心,晚上带着孩子睡觉,外出时也会主动抱着孩子。一开始宝妈觉得很幸福,有人全心全意带孩子,自己轻松了不少。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黄女士发现了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孩子跟自己不亲近,更喜欢跟姑姑在一起。哭闹时自己怎么哄都不好,姑姑抱过去立刻安静下来,宝妈突然有种危机感:不会是认错妈妈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另一个”妈妈有这种担心的宝妈不止一个,小婴儿可能跟月嫂亲、可能更喜欢奶奶和外婆,或者像黄女士的孩子一样喜欢姑姑。有部分从小被老人带大的孩子,会把奶奶姥姥当成另一个“妈妈”。可是宝妈在会产生占有欲,即使又累又操心也希望孩子最需要的是自己。不要太难过和紧张,宝宝跟别人比较亲的原因很简单,并不是不爱妈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习惯了别人的带娃方式当小婴儿从小被其他人带大会习惯这种感觉,比如抱她的姿势、说话的声音、还有身上的味道,所以会拒绝妈妈的怀抱。★ 依赖和归属感的差别小婴儿表现出喜欢别人,不代表他疏远妈妈,而是因为对照顾他的人有依赖感,比较粘着他。而他只要看到妈妈就够了,这是安全感和归属感,两种感情有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忙这4件事宝妈也要亲自做老话曾说“有奶就是娘”,孩子真的会认错妈妈吗?有时只是我们想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那种宝宝一下来从没见过妈妈的情况,以下几件事情亲自做到了,就不会影响我们跟宝宝的感情。1)母乳、情感交流亲喂母乳是最能增进妈妈与孩子情感的,孩子会记住妈妈身上的味道,记住在妈妈怀里的感觉。如果不能喂母乳,也要在喂奶、换衣服、换纸尿裤时与宝宝说说话,让她听到妈妈的声音、感受到自己被妈妈爱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亲自带宝宝睡觉如不想让孩子跟自己生疏,晚上睡觉尽量由自己带,夜晚睡觉是最放松的阶段,而且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因此白天带不好或者是上班没时间带宝宝,晚上也要抓住这个增进感情的机会。3)重复称呼上的区别婴儿大概到了4个月左右的时,对大人的情绪和语言感受已经能做出反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我们照顾宝宝时不要默默无言,在她耳边多重复妈妈这两个字,而且要拒绝别人说“妈妈”的坏话。4)好好爱孩子新手宝妈之所以把孩子交给别人带,不一定是因为太累了,而是自己没有经验带不好,但这些不影响我们爱孩子。小婴儿可以感受到不耐烦和温柔的区别,如果在他最难带的时妈妈不去亲近,等到他懂事了就跟妈妈比较疏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团子妈心里话:孩子对照顾她的人产生感情很正常,说明孩子懂得感恩、重情义,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和品格,我们应该为之高兴。宝妈不要担心自己被别人比下去,在小婴儿的心里,只有喜欢或者不喜欢,不会把身边的人作比较。母爱无法替代,只要我们足够爱孩子,并把爱说出来,孩子是不会认错妈妈的。【今日话题】你的宝宝跟谁更亲近一些?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2022-08-15 16:37
来源:
科幻画报
科幻网8月15日讯(王秀霞) 根据《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二孩占比为41.4%,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4.5%。在二孩和多孩家庭中,如何处理亲子关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近日,一项研究便聚焦在孩子出生次序和父母的关系上。
(图片来源:unsplash)
2022年中国人口学年会“人口与教育发展”分论坛上,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的刘月红、舒玢玢在报告中指出,目前有关出生次序与亲子关系的讨论还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严格的实证研究证据。
目前较科学的研究方式是结合“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度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来探究出生次序与自我教育期望之间的关系,然后尝试从亲子关系的三个维度来进行作用机制分析,以探究其中的奥秘。
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相比于其他孩子,排行最小的孩子与父母的亲近度较高,二孩家庭和多孩家庭皆是如此。
出生次序会通过亲近度、亲子活动、亲子交流等影响孩子的自我教育期望。排行较小的孩子参与亲子活动和亲子交流更频繁,与父母的关系也会更亲近,影响他们对未来的期望。
在当前的生育形势下,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它不仅能为二孩和多孩家庭的家庭教育开展提供依据,也能为今后的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跟谁都走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