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章贡区防疫站搬迁至什么地方到哪里去了呀?


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热心医生公众号,免注册直接咨询在线医生热心医生网页注册咨询入口:咨询医生
未评级其他
未认证
别名:城关镇东街村卫生所
性质:其他/其他
电话:
(快速咨询医生,微信关注:jiankangdaquan)
地址:城关镇东街村四组查看地图快速导航
导读一只寄生虫引发的思考……来源:医脉通
作者:白衣仁心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2020年8月6日,星期四下午,上班时我突然接到任教老年大学一位学生的微信:陈老师你好!今天打扰有个事体咨询一下,我昨天晚上洗澡时,感觉异样,从肛门处拉出一条虫子,不知道是什么虫,曾经看到一篇文章,有种寄生虫能进入大脑血液。我上午去人民医院看病,先挂消化科,给了我这个诊断。并附上了寄生虫和就诊的门诊病历:这位学生接着在微信中说道:消化科医生让我去传染科,传染科医生说,就是寄生虫,但医院没药,让我去西大街的防疫站,到那后,工作人员说不属于他们管,得去疾控中心,到了疾控中心,那边人说,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科室和药。讲述忘了自己的就诊经历,她忍不住吐槽道:小小虫子竟然没地方治!我只能去药店买了盒肠虫清,现在还没服用。我看了寄生虫的图片觉得,看上去像蛔虫,接下来跟这位学生有了如下对话:通过微信聊天询问,基本确定不是蛔虫后,我立即为她介绍了我的学长,在大学时学的是寄生虫防治专业,现在是某三级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同时我向她普及了一下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知识。她看了觉得“很吓人”并马上预约了我为她介绍的主任医师。我非常关心最后的结果,星期六上午我联系了她。从星期三排出寄生虫,到星期六邵主任让这位患者“肠虫清药一月后再驱虫一次,观察有什么反应。”事情到此基本告一段落,但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一、这到底是什么寄生虫?从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消化科到传染科,到防疫站,到疾控中心,到中医医院主任医师,3天72小时,寄生虫就在那里,到底是什么寄生虫?谁都没有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得到的最有价值、对病人有所帮助和安慰的是那句“邵主任看病仔细,耐心”,“让我肠虫清药一月后再驱虫一次,观察有什么反应。”如果同行们有谁知道这是何种寄生虫请在文末留言,在此先行谢过。二、它来自哪里,去向何方?患者拉出来一条“线样,有点扁,直径只有2毫米,长20多公分”的不知名寄生虫,体内还有没有?如何检测才能确定?有什么危害,并发症严重吗?肠虫清治疗有没有效,会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什么是特效药,有什么根治的措施?寄生虫从何处感染,通过什么途径感染,会不会传染他人,家人和与病人密切接触者要不要做相关检查,做哪些检查?患者现在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这些,经过3天就诊,竟都无从得知……三、寄生虫病由哪个科室负责诊疗?寄生虫病以往一直是内科医生的治疗范围,现在分科细了,那么该到消化科、感染科、传染科、防保科、神经内科,还是哪个科室就诊?以往卫生条件差,寄生虫病很常见,是常见病多发病,司空见惯,几乎每个医师都会治疗。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节节提高,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善,文化水平和健康素养今非昔比,从娃娃起人人讲究卫生,寄生虫感染发病率越来越低,寄生虫病不再那么常见,在发达地区几乎就成了少见病。老百姓听说谁感染寄生虫病往往会大吃一惊,怎么会?许多中青年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接触不多,有些甚至根本没有临床经验,对一些不常见的寄生虫不认识、生疏属于事出有因,也情有可原,但遇到具体病人时不应该相互推诿。不认识可以学,可以请教专家,如果接诊的每个医师都能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着想,就不会出现病人跑断腿的情况。有鉴于此,内科医生应加强寄生虫知识的学习。四、寄生虫病是由医院还是疾控中心负责诊疗?医院和疾控中心的存在都是为了保障人民健康,但医院的主要职责是治病防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疾病预防控制,分工不同,各有重点。看病应该是医院的本职,流行病学调查等是疾控中心的责任,至于对一些病原的认识,特殊病人的治疗,双方应该相互密切配合,互通有无。尤其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可以让信息多跑路,方便病人,实实在在为病人解决问题。每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如SARS、禽流感、新冠肺炎疫情等,有关部门都会迅速确定收治定点医院,明确职责。突发的“小小虫子竟然没地方治”看似小事一桩,但它反映的却是大大的现实的问题,谁都认为简单明了一清二楚的寄生虫病诊疗突然迷失了方向,病人跑断了腿,却求医无门,仰天长叹。今后是不是都要定点到寄生虫防治研究所去看呢?!这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这不应该成为问题的寄生虫诊疗问题,虽然可能只是个案,但也警醒医院和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除了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加强对医生们有关知识的培训外,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责编
小脉 亦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章贡区防疫站搬迁至什么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