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孩子必须跟父母姓吗跟谁姓这件事?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孩子随父姓基本是天经地义,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传承,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孩子必须随父姓,但是,正因它流传了几千年,大家都自然遵守的自然定律,如果有人打破了这个定律的话,那必然会引起家庭矛盾。当然,只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男方到女方做上门女婿,或者男女双方在婚前就提前做好协议,这种情况下,孩子随母姓是可以理解的。除此之外,如果女方单方面让孩子随母姓的话,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就如同昊月一样,她因听从父母的话,让儿子随母姓,她的做法让公婆极其不满,婆婆甚至为此提出把家里的3套房都送给侄子。昊月同样非常愤怒,她想不明白,无论孩子随父姓还是随母姓,不同样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吗?再说,自己生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自己说了算?她怒斥公婆老顽固、“老古董”,可公公却威胁她说:如果不能让孙子随父姓的话,那房子只能给侄子。公公说:房子给侄子,最起码我们还是同一个姓的,给你们那就等于给外人,我才没那么天真。昊月是家里的独生女,大学毕业后就应聘到当时的一所高中学校,通过层层考试后,成为该学校的一名老师。而她的父母,父亲是村里的小学老师,母亲是一名普通家庭主妇。从她上初中起,母亲就一直从初中到大学跟着她陪读,大学毕业后,她留在本市,工作5年后,首付了一套70平米,两房一厅的房子。可能是由于眼光太高,同龄人都结婚生子了,可昊月却还没遇到合适的对象,连她的父母都担心她嫁不出去。从她28岁起,几乎就过着常常被父母逼着相亲的日子,每个周末她要么正在相亲,要么正在相亲的路上。这相亲饭局,昊月快吃到崩溃了,可她的母亲仍不放过她,说:你如果不在30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的话,以后相亲就会变成家常便饭。看来她的母亲是真的着急了,可对于昊月来说,她一直都奉承一切随缘,如果缘分到了,那自然就水到渠成。可她的母亲却认为,结婚就要挑在最好的年龄,这不仅仅只是有关以后的生育问题,更多的是年龄越大越被动,而且,越挑到最后,都是别人挑剩的。自己的女儿明明那么优秀,为什么要去捡别人不要的呢?所以,她的母亲坚信,只有先下手才能找到同样优质的男人,只是,女儿并不配合,眼看着女儿的年纪越来越大,母亲真的着急了。其实,昊月并不如表面所展示出来的那样淡定,她也在为自己暗暗着急,特别是她发现最近和她相亲的男人,要么是离过婚的,要么是条件不好,很难找到对象的,基本没有和她是相同年龄的人。可是,她有她的骄傲,她并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将就着过一辈,也许正是她不紧不慢的态度,让父母觉得她眼光太高、太挑刺。直到在她快30岁时,经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大学老师,这位老师无论是学历还是样貌都非常符合昊月的择偶条件,唯一不足的是家里条件太差。因为,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为他供他读书,几乎可以说是砸锅卖铁,而且,从他读大学到硕博连读,都是靠助学贷款。也就是说在他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不但没车没房,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关键是还需要还贷款。考虑到现实问题后,昊月就有点退宿,她觉得如果自己结婚的话,不但要裹婚,甚至连一场像样的婚礼都没有,关键是可能还要帮对方还贷款。昊月心想:自己图他什么呢?他就是学历比自己高点,长相帅一点,可除此之外,衣食住行,哪样不是需要物质的支撑。可昊月的父母却有不一样的看法,她母亲对她说:“这男生除了身上负担重一点,其他的倒是非常合我们的心意。”昊月不明白,反问哪里合适了?母亲说:“你看,他老家不在这里,而他的工作却在这里,如果和你结婚的话,那肯定要在这安家,那不就说明你不用和公婆住在一起。”“而且,他的负担从另一方面来说,何尝不是我们的机会,你想,如果你们结婚的话,他别说准备婚房,可能连彩礼都拿不出来,那他必然会住到我们家。”“而我们就只有你这么一个闺女,让你嫁出去的话,我们肯定不舍得,可没有几个人愿意住在女方家里来。”“可他的情况却比较特殊,我们既不要他的彩礼,更不要什么房子、车子,唯一条件是以后我们都住一起,我想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昊月听了母亲的分析后,也觉得这个选择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不可接受,确实,她之所以到现在还在单身,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能远嫁,而且,这个远嫁包括不能嫁出本市,本市还是单指方圆百里的本市。这就是她选择时受到的限制,因为是独生女,必须要考虑到为父母养老人问题,而这位刚参加工作的大学老师,除去口袋空一点之外,其他的都非常符合她的择偶标准。考虑一番后,昊月还是同意了这门婚,而男方果然如昊月父母所猜测的一样,因为还需要还贷款,而且,学校的宿舍楼还没盖好,再说,哪怕有名额,他也暂时拿不出那一笔首付的银钱。其实,男方同样是独生子女,他的父母同样等着他去赡养,只是,他的父母同样为儿子还没结婚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感到焦虑。后来,当他们听到儿子说不用彩礼就可以娶到儿媳时,他们实在是太高兴了,可是,当知道儿子以后就要去孝顺别人的父母时,他们心里是五味杂陈。最后,他们只能安慰自己说:只要儿子过得好,有没有在自己身边都一样。但男方的父母提出一个要求,说“无论住男方家还是女方家,孩子必须随父姓,不能因为住女方家就随母姓,我们不做上门女婿。”而在刚开始时,昊月的父母也支持男方这一个要求,还说“我们都明白,你们家也只是一个孩子,我们不会让孩子随母姓,以后不管你们生几个孩子,通通都随父姓。”只是,在孩子出生后,昊月的父母就后悔了,特别是当他们天天帮女儿带孩子时,看着手中白胖胖的孩子,他们就起了心思,想让孩子随母姓。心里总忍不住想自己辛辛苦苦带大的孩子,为什么不能随母姓?两个人老人私下里商量过后,就找到昊月,想要做昊月的思想工作,更直白的说是想要说服女儿让孩子随母姓。刚开始时,昊月并不赞成父母的想法,她觉得父母这样的想法很不地道,毕竟,男方也是独生子女,如果孩子随母姓的话,那不间接让男方“断了香火”。可是,她终究顶不住父母的哀求与眼泪,最终还是答应了去做丈夫的思想工作,让孩子随母性。丈夫听到后,直接拒绝了,说“我可以答应你任何条件,唯独这件事不行,这是我的底线。”昊月没想到一直对她唯命是从,甚至连工资卡都交给她的丈夫,居然会那么决然地拒绝自己,她第一感觉是丈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爱自己、重视自己。她感到愤怒,怒斥丈夫说“孩子从出生到现在,都是我爸妈在照顾,为什不能随我们姓?再说,一直以来,你都是吃我们的,用我们的,你有什么资格反对?”丈夫也是有脾气的,说“什么叫吃你们的、用你们的?我每月上万的工资去哪了?合着我把工资上交给你,我就变成白吃白住的外人了?”夫妻俩的谈话不欢而散,本来丈夫以为自己拒绝后,昊月就会放弃,可是,他没想到,昊月竟瞒着他,拿着户口本,偷偷地给孩子上了户口,还是随母姓。直到半年后,丈夫需要户口本处理一些事情才发现,他怒气冲冲问昊月为什么要这样做?昊月的解释是:不管孩子随谁姓,都是我们的亲生孩子,何必那么较真呢?丈夫哼了一声说“既然没差别,你为什么非要让他随母姓?”昊月告诉丈夫说“那不是为了安抚老人吗?你知道的,我父母心里一直都不平衡。”丈夫反问“他们有什么好不平衡的?如果觉得带孩子吃亏了,那好,我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我想他们会很乐意带孙子。”夫妻俩因此大吵了一架,可昊月还是坚持让孩子随母姓,她甚至威胁丈夫说“如果孩子不能随母姓的话,那我们就离婚,到时,孩子的抚养权也会判给我们。”昊月看似争赢了,可是她不知道的是,丈夫老家正在拆迁,不但得到3套安置房,还有40多万拆迁款。因为丈夫的户口已经迁出来,所以,这3套安置房和40多万的拆迁款,全部属于他的父母。而当父母得知孙子随了母姓后,两老人从老家坐了22个小时的火车赶到儿子儿媳家,想要向儿媳讨个说法。可昊月还是坚持让孩子随母姓,因为她认为,公婆只有一个儿子,无论是房子还是拆迁款,迟早都是自己的。可是,这一次她预料错了,公公把40多万的拆迁款交给她,说“这就当是我们家补给你的彩礼,你别嫌少,本来我打算这笔拆迁款连着那几套房子都一起给孙子留着的,可如今,孙子既然随了母姓,那就算了,房子就不给他,我和你妈商量,就把房子给侄子,毕竟,我们还想靠侄子养老。”昊月听到公婆要把房子给侄子,一下子就不淡定了,她追问公婆,说“为什么?明明他才是你的亲孙子,你为什么要把房子给别人?”公公却说“那不是别人,那是和我一个姓的侄子,我不给他,难道要给一个和我不是同一个姓的人?”昊月急了,她大骂公公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要分随父姓还是母姓吗?你们这就是“老古董”,老顽固。”可无论她怎么,公婆都不为所动,而且,第二天,公婆就坐车回去了。昊月的父母后悔了,他们希望昊月能够先服软,可是,昊月却不想向丈夫低头,双方就这么一直扛着。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姓氏往往体现出一个男人的尊严,在我们中国,大部分男人都非常在意孩子是否是随自己姓,不要说是男孩,哪怕是女孩子,男人同样不希望她随母姓。在某种特定瞬间,孩子的姓氏就如同男人的领地,改随母姓就如同侵犯了男人的领地,可以想象得到男人的怒火。只可惜有些人不把这当回事,或者应该说对待姓氏这件事太过随便,其实,在某种意义来说,表明女方对男方不够尊重。假如女方对男方足够尊重的话,不就想着让孩子随母姓。就如同文中的昊月和她的父母一样,可能在他们心里,丈夫(女婿)就是一个在家里吃闲饭的人,甚至还是他们施舍的对象。因为,他们总以为是丈夫(女婿)高攀了自己,不然的话,对方可能连老婆都娶不到,正是这种心态,让他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不把丈夫(女婿)的话放在心上,瞒着丈夫(女婿),偷偷让孩子随了母姓。可怕的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反而振振有词,觉得是公婆的思想跟不上时代,是公婆的问题。最后,笔者想说:不管孩子随父姓还是母姓,都应该做到互相尊重,在意见统一的情况下再做决定,大家觉得呢
大多年轻夫妻在怀孕后,都会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孩子到底跟谁姓?尤其对于父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孩子的姓氏尤为重要。我的好朋友小琴最近怀孕了,可是还没从要当妈妈的喜悦愉悦出来,烦恼就接踵而来了。小琴的婆婆想第一胎跟男方姓,可是小琴的爸妈想第一胎跟随女方姓,毕竟结婚后小两口也一直住在女方这边。为了孩子的姓氏问题两家人闹得很不愉快,现在见面了也不说话,说话也是争论孩子和谁姓的问题?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姓氏?太要面子!!!从古至今都把姓氏当成是家族的延续,是亲情的延续,如果没有了姓氏,感觉家族就此断了,毕竟谁也不想背上断子绝孙的骂名;除此之外很多家庭觉得孩子跟女方姓侮辱了男方,觉得男方是倒插门,会直不起腰来,会被别人背后说闲话,会被人说闲话。其实对于孩子的姓氏现在的很多的年轻人看得还是很开的,可是在老一辈大多数都重男轻女,认为男人是一家之主,可以延续家族的香火,所以普遍认为宝宝应该跟男方姓。孩子跟谁姓,不重要其实也很重要。孩子到底该跟谁姓?从婚姻法的角度来说,子女的姓氏可以跟随母亲也可以跟随父亲姓,主要还是由父母协商决定孩子的姓氏。距今15000年以前,人类处于母系社会,所有人出生都是按照母亲的”姓“来区分血缘的。当人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之后,孩子大多数都是随男方姓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孩子随父姓过也随母姓过,可见和谁姓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孟爷爷曾在非诚勿扰中说过:“孩子想姓什么姓什么,不想姓孟也行,我们家没有香火要传,也没有皇位要给她继承。”无论孩子随父姓还是随母姓都改变不了他是你们孩子的事实,只要家庭和睦跟谁姓都一样。孕期什么最重要?小琴的老公从外地出差回来,听说这件事说出的一番话,说服了众人。小琴老公说:“现在最要紧的是要让孩子顺利出生,你们这样争来争去,即影响了两家的感情,也影响到了小琴养胎,现在最要紧的是照顾好小琴,让孩子顺利出生.孩子出生之后和谁姓我们也会中和两家的想法,做出一个合理的安排"是呀!孩子和谁姓真的没有那么重要,目前最重要的是照顾好孕妇,让孩子顺利出生,都已经2021年了,孩子随谁姓,让小两口商量就好,随谁姓都是们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血缘关系不会改变;随谁姓都不丢人。孕期除了孕妇什么都不重要。本期互动:你们家在怀孕期为孩子的姓氏争吵过吗?最后是通过什么来决定孩子姓氏的?欢迎大家积极回答哟!如果孩子的名字还没想好,评论区留下孩子的姓氏和预产期,让瑶爸帮你起一个吧!这里是瑶爸有话说的育儿讲堂,本文由瑶爸有话说原创。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必须跟父母姓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