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浆面条的酱怎么做怎么做?

浆面条叶扶舜  河南人之爱“浆面条”,不亚于京城人爱豆汁儿。只不过食用方法不同,东西是一样的。  前天听了朋友发的一段京味朗诵,关于北京豆汁的。这才了解了老北京豆汁儿最正宗的介绍:绿豆磨碎,水洗淀粉,放酸让其沉淀,淀粉做他用,汁水即豆汁。  想起我早年在京出差,在一次连喝两大碗豆汁之后,豆汁店里河南籍服务员小姑娘怯怯地问我:你在北京工作多少年了?我听你口音是河南人啊。  我反问她:咋啦?昨天刚从南阳来。  小姑娘诧异地瞪大了眼睛:你居然能喝北京人才喝的豆汁? 我哈哈一笑:傻妞啊,这就是咱河南的“浆”啊!只不过河南人更聪明,把它做成了“浆面条”。  自豪感溢于言表!  河南人之爱“浆面条”,不亚于京城人爱豆汁儿。只不过食用方法不同,东西是一样的。  京城人是把豆汁煮滚,放一点盐,佐以咸菜丝儿和焦圈豌豆黄艾窝窝驴打滚。  河南人做的“浆面条”复杂一些。咱就单说南阳吧。  先说买浆。南阳现做现卖浆的地方,原来有许多,沿街还有拉着人力车的叫卖者。我这个年龄的人,儿时都会模仿一个叫“大金牙”的女子高声叫卖的吆喝:舀……浆啊!  现在偌大一座南阳城,只剩下两家卖浆的了。我经常去菜市街南头那家。卖浆的门店里,摆着几口大缸,存放着新磨出的绿豆淀粉,让其发酵变酸。化学里有一个说法,叫“酸能沉淀”。发酵沉淀后过滤出来换一个缸沉淀,最后再换缸沉淀清除酸味。我下乡当知青时,就听当地老农说过“大缸酸、二缸光、三缸香”的话。记得一次生产队磨粉浆,需要淀粉下粉条过年。我拎一个桶去粉房想舀些浆,老乡问我要哪一种。我说,要大缸的,酸点儿过瘾。结果做出来的浆面条酸得人合不拢嘴。最后放了一把碱面中和,才勉强吃了下去。几十年过去,至今想起来,还觉着好笑。  你去店里买浆,要申明准备什么时间吃。中午吃还是晚上吃,人家会按不同的酸度给你。小时候几分钱够一家人吃一顿,现在要3至5元钱了。也不是用瓢舀了,开关一按,顺着管子一会儿就充满一桶。咱盛回家的,也不再是过去的盆盆罐罐,得端着拎着。大多是带着空的食用油桶,盖子拧紧,放在汽车或摩托车电动车上,一溜烟儿就回家了。  每次买了他家的浆出来,我都会担心万一以后这两家不再经营,南阳人没了这口儿咋办。超市里倒是有卖快餐包装的,但那味儿,总不及新鲜的浆正。也酸,可少了那种特殊的香。  买浆回来,开始炒菜。先要把五花肉丝煸出油,然后炒黄豆芽儿。芹菜是必不可少的,最好是本地的土芹菜,味道好。西芹味淡,一般是不用的。 煮浆时,放上五香粉、小磨香油,有一大块熟猪油更佳。过一会儿要用锅铲儿探锅底推几下,一是怕煳锅底,二是防止煮澥,咱叫煮“粉浆”了,因为淀粉易沉淀。  浆煮滚,搁北京人,豆汁儿就煮好了,这就可以喝了。咱河南人不,下面还有操作:下面条。筷子一搭如果嫌稀,等煮滚,就少搅点儿水淀粉或者稀面糊进去。再滚,放入炒好的五花肉黄豆芽儿芹菜,尝咸淡调味。最后,还有一道工序,用香油把葱花炸得焦香,直接泼在浆面条上面,“滋啦”一声,得!齐活儿。  这样做的浆面条,保你酸、光、香俱全。  吃浆面条,必须有两个小菜佐餐:油炸花生米、五香咸牛肉。  那感觉,一个字,美!俩字,真美!仨字,美哩很!  浆面条吃起来,和京城人喝豆汁儿有一点儿不同,因其酸香可口,故而食者不知其饱!吃后几乎无一不说:撑!后面还有一句:我吃了3大碗!  南阳有句俗话,“剩饭炒三遍,给肉都不换”。这个剩饭,说的就是浆面条。一次有意多做些,下一顿用油炒一炒,尽管烂烂糊糊,却更香!  听老辈人说,过去老油坊的掌柜,不怕伙计们炸油馍,就怕吃浆面条。为啥?浆面条黏黏糊糊,放多少油都不显,就是吃着香。  我告诉北京给我转发那段京味朗诵的哥们儿:来南阳吧,我请你吃浆面条。先说好,吃撑着了,别怨我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浆面条的酱怎么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