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是熊孩子会成为熊孩子?

2022-11-27 08:15:44偶尔搞怪
去年一位网友亲眼目睹了一名四年级的熊孩子猛推孕妇。理由竟然是“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前年一父亲和孩子在餐厅吃饭,孩子吵闹,邻桌两男子点了花生米送来,好声好气地希望家长能管教一下孩子。家长非但不制止还威胁对方,熊孩子还变本加厉地往他们桌的水煮鱼里吐口水。几次挑衅,言语冲突间,两男子拔刀捅死了熊家长,把熊孩子摁在汤碗里直至呛死。事后经调查,两男子是在逃嫌疑犯,身上都背着人命官司。很多杀人犯,就是从熊孩子成长起来的。我们生活中不乏这类事件,家长带小孩出门一味的“护短”,经常用“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来搪塞或者如新闻中的父母冷漠相待,并不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其实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无论是教养好还是不好,是熊孩子还是乖孩子,我们第一反应都是父母的教育。比起熊孩子,“熊父母”才是根源。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更应当以身作则,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身作则,润物细无声。”如果你一边打骂孩子一边说:“谁让你打人了?”你一边不守信用一边责备孩子为什么不按时上床睡觉,怎么能让孩子接受到教育呢?
教育孩子有很多方法,在这里笔者只有两个原则性建议想给大家分享:首先,如果你做不到,请别要求孩子做到,如果你想让孩子做到,请先让孩子看到自己做到。打个比方,如果你不想让孩子一直玩手机,请先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如果是,那就慢慢让孩子看到你终止玩手机的动作,或者让孩子知道你玩手机是在处理工作等。其次,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管是公共场合大吵大闹也好,随便打骂别人也罢,都是在给别人添麻烦,作为父母,在家里和在工作场所的状态固然有区别,但都应记得不给别人添麻烦,这里的别人也包括最亲近的爱人、孩子、父母,比如当爱人睡着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同时也提醒孩子保持安静。
教育孩子应该以身作则,当你发现孩子变成了大人口中的熊孩子时,请先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变成了熊父母。人之初性,本无善恶,“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孩子是一张白纸,你给他彩色,他就是七彩斑斓;孩子像一池清水,如果你倒入垃圾,也会发臭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如玉君子,家长们要努力呀~
,
2022-12-31 06:02 来源: 微微带你笑
原标题:2岁孩子具有这些心理生理特点,随时会成为熊孩子,家长不得不防
文|凝妈
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盼望着他长大,好让自己放松放松。可没成想,孩子越大带来的麻烦越多,也越来越感觉没有时间了。孩子小的时候多数时间在睡觉,只要保证睡眠安全就好了。孩子大了却不一样了,到处乱跑,一不留神自己钻到一个地方就会悄悄干坏事,让大人始料不及。
2岁孩子把拉链拉开掉下床
2岁的二宝这几天特别喜欢拉链,看到拉链就会拉一拉。床上的围栏,就有这样长长的拉链,二宝意外发现,动不动就从头拉到尾,然后不知道再关上,直接笑着跑掉。如果大人和他在一起,会教他再拉上,他也愿意配合。
但是这项技能并不是一次两次能学会,而且他也没有这样的安全意识。我们会告诉他“如果拉链没拉上,你会从床上掉下来!”他没有经历过,理解也不深刻,大人的话权当是耳旁风。
那天,和二宝在床上读绘本,他又习惯性地靠在围栏边上,结果“咕咚”一下从围栏那里掉下去了。赶紧看看二宝哪里受伤了,幸好床下没有任何尖锐物品,床也不是很高,二宝虽然大哭起来,身上并没有留下跌撞的痕迹。抱着安慰了几分钟,二宝就破涕为笑。
妈妈发现二宝不知何时又偷偷地把拉链拉开了,才有了这次跌下床的经历。前几天曾经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拉链被拉开没及时发现,二宝会掉下床,结果成真的了,正应了墨菲定律“怕什么来什么!”
二宝这次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每次走到床边就说“咕咚,掉下来了!”是一种调侃的口吻,不过再也不去拉拉链了,妈妈也把拉链进行了保护,他也没办法再拉开。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2岁孩子具有这些特点,随时成为熊孩子,家长不得不防
有强烈的好奇心,不自觉地搞破坏《可怕的两岁》中说,学步儿童是好奇心极强的生物,但凡是看到的东西,他们就想弄清楚它们是什么、是怎么运作的、能做什么,怎么把它们拆开,它们弄坏了会怎么样。
孩子需要了解身边的世界,但是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不能问大人“为什么?”只好自己想办法用动作来探索。
孩子会做出很多让大人意想不到的“坏”事情,让大人崩溃不已。
二宝把拉链拉开只是其中的一件小事,他还会搞各种“破坏”。
他会把小汽车的轮胎咬下来,如果轮胎特别小,他就会容易咽下去。
他会从书上撕下一片片纸,揉成一团塞进去里去嚼一嚼。
他会把衣柜里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扔得到处都是。
他会跑进厕所里,在马桶里玩水。
他会跑到厨房里,碰一碰灶台上的锅子。
他会把盘子碗子一股脑扔进水池里。
他会到橱柜里拿出玻璃杯,玩着玩着就扔地上了。
大动作能力增强,动不动横冲直撞《发展心理学》介绍说90%14个月的孩子已经走得很好,2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向前踢球。大连妇女联合会编写的《呵护你的小贝贝》中介绍说21个月的孩子可以跑5-6米,24个月的孩子有意试跳但脚不离地,26个月的孩子不扶独自上楼梯、会双脚跳离地面。《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也介绍说,2岁左右的孩子对带“坡”的地方非常感兴趣,不知疲倦地行走;哪里不平走哪里。
由此看出,孩子在2岁时,大动作能力越来越强,仍然处于发展高峰期,主要发展跑这样快速的动作和跳这样高难度的动作。孩子想掌握这些动作就是不断自发地练习,在练习中如果不注意保护就容易发生危险。
二宝跑起来就是横冲直撞,不注意脚底下有什么障碍物,一不小心就会绊倒了。
二宝会飞快地冲向围栏,万一围栏固定不牢,就有被他推倒的危险。
二宝还喜欢练习跳起来,站不稳的时候自然也会摔倒。
二宝喜欢走马路牙子,如果没有大人保护,走到危险的地方也会伤到自己。
二宝还喜欢走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如果有水他也会去踩一踩,增加了他摔倒的风险。
孩子的身高已经可以够到房门把手,再加上力量增强,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动不动会自己开门外出。如果是一个喜欢到处玩的孩子,风险的确不小。
处于各种敏感期,发展自己的能力不遗余力《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中说,2岁左右的孩子有这些动作敏感期:抓东西、移动物体、扔东西、爬高、旋转;对带孔的东西感兴趣,比如喜欢插拔吸管、钥匙等;孩子喜欢捉迷藏,把自己藏在床底下、桌子下、大衣柜、壁橱里;喜欢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不管好的坏的,一概模仿。
2岁的二宝特别喜欢爬高,自己能够爬上椅子、爬上窗台、爬上床,50厘米的高度都不会难住他。他还会自己想办法爬到更高的地方去,比如自己拿一个凳子,踩着上去。有一次,他就自己踩着一个凳子爬到了洗手台上刷鞋子。
二宝喜欢用钥匙开门,这倒是没什么危险性,但是有很多孩子喜欢把手指伸到插座孔里去了,或者拿一个金属的物品插到插座孔,这时就有触电的危险。
还有的孩子喜欢把一些食物比如花生米、松子等塞到耳朵里、鼻孔里,如果误吸入食管,容易发生窒息。
二宝喜欢把自己藏起来,他会自己爬进床底下,但是退出的时候,如果过早抬头,容易碰到头,确实也碰到过。
二宝看大人用刀切水果,只要他看到刀子,他也会自己去切,但是他不知道正反面,容易把手划伤。
改善家居环境,随时注意孩子安全
我们既然已经了解到2岁孩子的特点,以及因此会产生一些危险,就一定做好防范,保证孩子的安全。在生活中不要忽视墨菲定律,只要我们想到一个件物品或者一个动作,有可能发生危险,就一定防微杜渐。
《可怕的两岁》中也特别强调,要管理好学步儿童周边的环境。
像书中介绍的那样,当我们迎来孩子的2岁时,就要采取一些行动。一间一间地整理我们的房间,把孩子能随手可够到的贵重物品或者危险物品拿走。检查房间里各个位置是否安全,一一进行保护。
把围栏上的拉链用一个夹子或者曲别针锁死,让孩子没有办法再拉开。
墙上的插座都用保护套封好,防止孩子把手伸进去。
把低矮一些的柜子或者橱子上锁,如果无法上锁,就要清理里面的物品,把贵重的、易碎的、尖锐的、沉重的物品拿走,防止孩子拿出后破坏掉或者伤到自己。
桌子上不要放置易碎的盘子和刀具,可以防止不会摔碎的水果盘,防止孩子拿到后误伤自己。
把一些小零件收起来,如果孩子正在玩的玩具中有可以拆卸的小轮胎、小电池,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玩,防止孩子将这些小物品放进嘴里。
给孩子吃坚果的时候,要注意进行粉碎,变得更细一些,防止孩子将整个坚果吞进去,无法下咽导致窒息,也防止孩子把这些食物放入鼻孔、耳朵等部位。
随时注意孩子的行踪,在孩子爬高、推门、进入其他房间的时候,一定马上跟过去,观察孩子,防止孩子造成意外伤害。
带孩子在完全的地方玩耍,孩子在跑跳的时候做好防护,孩子在走马路牙子的时候,也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
保护孩子的同时,不忘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当然,保护好孩子,不是让孩子什么也不做,孩子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才能促进身心发展。我们做好了各项防护措施,孩子才能更自由地玩耍和体验,我们也会更加安心。
《可怕的两岁》中也给出了比较好的建议,建议到孩子2岁半的时候,慢慢恢复房间原来的样子,把一些收起来的物品一件一件拿给孩子认识,孩子会慢慢理解这不是玩具,而是应该保护的东西或者应该少接触的东西。
如果孩子拿到了危险的物品或者做出了危险的动作,我们也不要表现得过于夸张,对孩子一声惊呼“不要碰!”“不要爬高!”“不要钻床底下!”这种激烈的做法会刺激到孩子,孩子可能会一松手把东西扔地上了,还可能会重心不稳从高处跌落,也能不知道怎么从床底下爬出来了。
正确的做法,我们要保持镇定,教孩子正确的处理方法。
比如孩子拿到一个物品,我们就和孩子欣赏这个物品,让孩子把物品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告诉孩子这是什么,用语言形容一下具体的样子,让孩子更细致地了解它的特性。最后告诉孩子这个物品应该放在安全的地方,孩子的好奇心满足以后,也会轻易放手了。
比如孩子钻到床底下,我们要告诉孩子“低头,爬出来!”孩子就会听从大人的指令,低着头爬出来。如果我们只是命令他“快出来,别抬头!”孩子就会抬着头往外爬,最终碰到头部。
@凝妈悟语:2岁孩子各项能力发展迅速,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孩子的安全。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家居环境,家长责无旁贷。同时不能让孩子远离我们的视线,时刻注意孩子的一行一动,保护孩子的安全,也为孩子身心更好发展提供助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熊孩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