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教育怎么样口碑如何?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1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认真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走向生本》,并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通读后该书后,我觉得它具有以下五点突破性的贡献:
  一、关于两种教育体系
  作者认为,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事实。“仅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因为过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一切都是为老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不仅在方向上强调学生为主体,而是要彻底解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
  作者能揭示出两种教育体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为基础。例如对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绎为主与儿童的情感律和归纳为主的区别;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学的区别;连动式机制和激发式机制的区别都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理念、课程观、方法论和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二、 关于两种不同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
  作者分析了许多偏离本体的现象,说明寻找到本体,真正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并不容易。这点我深有体会,例如“走教案”现象的产生,就是“师本体系”评价造成的。那种为了评选而精心设计的教案,课堂上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出彩”也是为教师设计的教案服务。表面看,这样的课,教学目标正确,一切按计划进行,学生也在参与,也有收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天衣无缝,准时下课。但是教师实际上事前不向学生进行调查,课上也不关心学生在想些什么,这样的课怎么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
  师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同学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有些教师连上课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象相当尊重学生了,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好象在“做秀”。本书鲜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学生”就应该是相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人人可以创新”,“潜能无限”。我体会应该区别的是: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虽然可能是幼稚的),是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还是视而不见,急忙,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那“一桶水”(包括有时是让学生高兴地去“痛饮”)?这其实是“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两种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2
  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一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深层的意义是:以生命为本。它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虽然对生本教育的理念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自己在实行的时候还是有些困难的。都来学校一年半了,自己的进步却是很少,有点停留在原地的感觉,自己还是没有真正弄懂生本教育的本质,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东西和形式,并没有真正解读到生本教育的内涵。我感觉我要为我的学校做点事情,我首先得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熟练,其次还要学习相应的教态以及教学能力:即怎样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会,给学生,或者是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学习,把数学的知识点掌握并想着积极的应用。把握数学的核心,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的学生能够考个好成绩,考个好大学,让别的学校或者是社会上的人,真正认识我们聊城二中,建立我们自己的品牌:高效学习,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的实质是让学生自己去学,老师主要是引导者、领导者,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是不能替代的,不要一个劲的讲解,不断的追问提醒,实际上这不是“启发式”教学,而成为了“填鸭式”教学了。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但又不是完全的放手,要让学生学习的整体思路一致,不是毫无目的,放羊式的教学。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完整教学设计。把握好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学情。形成较好的教育机智。我现在有很多问题就没有处理好。
  讲评课的关键在“评”。先由学生展示进行自评,再由学生互评,教师评,师生共同评;其原则是:不仅要评“不足”,评“误解”,更要评“亮点”,评“进步”,要评出方向,评出信心,要把它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准则。
  这节课主要是学习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因为在高考中大题的第一问就是求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所以,这节课还是很重要的。昨天晚自习还让学生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了相应的习题,依据学生问问题的情况,我选了几个题准备今天做重点展示。
  教学过程:首先上课之前让组长检查了学生的完成情况,但是,组长的确检查了,我看着检查的,但是我以为组长没有给我回报情况,就是都完成了,并没有详细的询问(毕竟昨天晚上我看着他们做的,而且都很认真,题目也很少),这个环节的检查反馈,没有认真落实,太相信自己了。
  其次,我直接就上节所学内容进行检测,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很好了,所以,直接把抽了两位同学上黑板进行默写,其他学生在下面写,但是学生对: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这一基本的关系都没有掌握好,我就不该再让他们默写:焦点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了,没有设计好,而且也不够灵活,因为只有一位同学全对了(由于当时紧张,其他几位同学举手,但是我没有看到),直接就进行了下一个过程,并未让学生停留两分钟进行再次记忆,自己的教育机智以及学情的备课,没有准备好。
  第三,对答案。直接让课代表说下每个题的答案,本来想着学生有疑问的,就抽签让其他同学上台展示。没想到学生都没有疑问的,我有些慌了,所以就直接抽签让学生展示例2,跟踪训练2,以及例3,跟踪训练3了,没问“有疑问么?”,所以自己根本对教学语言没有把握准确,实际上不该这样问,知道哪里有问题,直接就让学生来展示就可以了。学情还是没有备好啊。接下来,让学生们根据刚才的答案,由组长领着进行疑问讨论(其实这个环节也不好,根本没必要了:学生说的是没疑问)当教学设计和自己计划的不同时,我应该怎么办?并没有准备好,所以还是不够灵活,这里应该相当重视。让学生讨论的同时,抽出的那几个学生上台展示,展示之后,进行讲解,这里也是有问题的,我应该让学生直接在展台上展示就可以了,没必要在黑板上写,投影仪上投影即可,展示之后,直接让学生找错就可以了,也没必要在让他们讲了。讲完之后,剩余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做课时作业,不用再整理了。总之,这堂课的设计相当不好,自己都感觉一点也不顺利,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行,没有怎么互动起来,学生活动也少,我应该他们展示之后,让其他的同学去修改就好了。
  整体教学过程修改:首先,让学生默写知识点,然后找学生修改,检查效果后,再给大家2—3分钟的时间记忆,记忆之后互相进行提问。掌握的差不多了就进行下一个环节:小组内讨论:讨论答案,以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解决相应的问题,学生之间讨论的时候把各组有疑问的地方写到黑板上,找学生进行答疑,我自己进行总结重点以及关键点。有需要写过程的,让学生拿着自己做的在展台上进行展示即可。展示时,一起看:有问题吗?正确吗?那里要改正吗?注意的地方是什么?等等。接下来就三种题型: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动点的轨迹;双曲线的应用等,在课时作业上找相应的类型进行限时练习,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最后,让学生做下总结。
  这堂生本课上得不好,有很多地方需要改正,但是我对以后有信心,一定可以不断的进步,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在高中快乐的学习。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3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瑕、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虽然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这句话,但当我真正地接触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之后,才顿时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那什么是生本教育呢?简单来说,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就课堂来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区别于为教教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生本,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为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它提出的“不做纤夫,只做牧者”为我们教师指明了方向。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就整体来说,生本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
  就原理来说,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以”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向”不教而教“迈进,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教师从”苦教“,学生从”苦学“状态下解放出来,因此生本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就操作来说,生本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郭思乐教授说:”身为教师,我们用语言来影响学生,用环境来助育学生,用活动来培养学生,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随意对其进行剪裁、修剪、打磨。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由此可见对师者的要求可不能停留在教学层面上的传道、解惑,而是要对学生作更具深远意义的创新意识的挖掘。
  生本教育是一种理念,同时生本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操作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提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通常在先学布置之后,个人课前先学习,课上小组早交流,班级交流,多次反复。评研。它体现了三大步。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收获学习。而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与郭教授提出的生本教学理念也正相吻合。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使用我们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结合我现在正在使用的导学案及升本教育的理念,我感觉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营造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其次是让赏识教育深入教学。
  我们要学会用放大镜观察孩子的优点,同时我们一定要充满爱心,要懂得原谅,要懂得及时的鼓励,要学会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内心是极其敏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本质出发,相信他们。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在最近两年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将赏识教育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让没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平等,自信的环境中学习。
  三是要释放个性,满足不同需要。
  人是教育的主体,个人发展水平和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人需要的多样性。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现代教学,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应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合作伙伴……数学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使人人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我们都是小步子,分层次的设计教和学的思路,其中拓展延伸环节,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使他们自始至终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四是是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亲近数学。
  数学课堂教学要改变呈现方式,要注重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相联系。
  如在学习《测量旗杆的高度》一课时,我们不是盲目的告学生测量公式,而是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分组测量,并对小组间的测量方案进行对比,这样的上法不但使学生上的开心,达到预期目标,而且通过小组测量增进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通过比较也引进了竞争意识,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更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是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同时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师教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学为中心。要转变老师的角色,要让老师从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释放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融为一体,创设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恰当地应用生本教育的模式、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导学案为载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评价,从而最终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
  成功者总是在寻找方法,失败者总是在寻找理由。学习着生本,思考着生本,实践着生本,享受着生本,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来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4
  阅读了《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后,使我受益匪浅。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上,我尽量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 —— 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 ”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三、努力打造高效的生本教育课堂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来说,从教多年来,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想作做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那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比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让我们困惑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想教师的观念、教育态度、教育境界,如果能很好的思考这些问题,那么再教育方面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5
  读完郭思乐教授《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掩卷长思,我被郭教授在书中展示的生本教育成果沉醉不已,那是我作为老师梦寐以求祈望看到的,而郭教授用两个字“生本”就做到了。
  这本书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和最大的启发在以下两个方面:
  忘我——课堂教学的应有境界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指出:“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越是忘我,自然的力量就越能发挥出来。人的内部自然——被我们忘却了的一种最丰饶的矿藏,就会自动地发挥作用。”
  他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忘我的境界: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初读到这里时我有些不解,这与教育有什么联系?当我再读并反复思考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它与教育有着如此巧妙的异曲同工之妙。脚被忘记了,也可以说脚处于“忘我”状态,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儿童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学习。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他们就会忘我的活动,儿童的热情和学习效率有了空前提高。
  由此我就想到了我的课堂。最初我总是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方式约束学生,总为学生一点的纪律问题而大动干戈,不但影响了课堂教学中原本应追求和谐的状态,在学生的眼中一定也会觉得我太过于严厉。我一直认为可能是学生的年龄较小不具备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但有一次偶然的发现,我开始思考郭教授的话“教师的认识规律就是学生的认识规律吗?”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课堂不同于工厂的生产车间,它是一群有灵性的生命在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的成长空间,是师生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叶澜教授认为,“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那么何时才能让我的学生在课堂上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彰显着生命的自然,洋溢着生命的快乐?我仍需不断反思与实践……
  无为而为——荡涤学习的轻尘
  “庄子强调的是无为。有为当然能做成事,但无为能做成的事更多;许多事可以通过意志来做成,但更多的事可以通过没有意志来做成。”初看到这段话,觉得字字句句说到我的心坎上。我欣赏老庄的无为哲学,但静下心来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呢?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我总是一味地(甚至有时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认为好的、喜欢的教给学生,但现在我不得不思考,这是学生要的吗?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只是单一的要求他多练、多做,但这是符合学生认知和心理规律的吗?读了《教育走向生本》,我不禁深思,究竟如何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要同时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观念,调整老师与学生的心态。
  对于学生,让他们以“无为”的心态,轻松活泼、如理如法地学习,相信在考试中并不至于失败,语文要求的听、说、读、写的水平都可以大幅提高。培养出这样良好的心态,在学习中、生活中其价值并不见得比一张100分的考卷为小。应当带着乐趣、从容不迫地学习,学到一定阶段,什么考试都可以应付。总有学生妄想学习能速成,但学习是个渐进、积累的过程,绝不可能速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说:“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踮着脚跟站立,大跨步奔跑,必然坚持不了多久就会累倒。第十五章又说:“孰能浊以静之以徐清,孰能安以动之以徐生?”
  虽讲的是养生、练功的道理,同时也是做人、做事的法则。看打太极拳、练气功的,动作、呼吸都是慢悠悠的。做事呢,要不焦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徐生”,慢慢地来,态度从容,悠然自得。急近事功者则往往手足无措,自乱阵脚。凡事依天理而行,不妄求速成,倒有可能真的速成。
  急功近利的“苦学”既然不可取,我们就应当“乐学”,带着兴趣和乐趣学,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知道语数重要所以才去学,为了考试升学,应付父母的压力才去学,这样学习效果自然不如好之者乐之者。那么怎样做到好之乐之呢?
  老师的作用就体现于此。正如书上所说“上无为而下有为”,我则尝试“师无为而生有为”,老师同样具备“无为”的心态,当然不是彻底无为,什么也不作,而是起“导”的作用,这就如郭思乐教授所提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在学习中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则是平等的个体,让学生信赖我,成为帮助他们的人。我正在努力尝试。
  期望我最终也能实现“教少学多”理想:学生能叙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暗示。
  感谢好书,给了我一个静静沉思的机会。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6
  《教育走向生本》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中国当代教育论丛,是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广东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的力作。本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6月第一版,8月第九次印刷。
  作为教师,我一直认为自己付出努力就是对得起学生了,自己做得多一些,就是在提高教学质量,是积极、认真地服务于学生的充分体现。但没想到自己其实是犯了“汗水主义”思想,带着“插秧越密越好”的“教师苦做”思想,却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生长空间,更破坏了他们自由生长的规律,使得学生被传统束缚,无法自由施展。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可取。既然“抛秧式”教育不仅能减少劳动量,还能给学生带来自由生长的快乐,且效益高。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质,提高个人魅力。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而对学生做出不客观的评价。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从生活、学习、家庭不同的方面了解他们,形成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好孩子的表率。
  生本教育也没有完全否定现行教学模式,没有照搬西方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强调生本教育改革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要保留东方文化传统中许多好的东西。生本教育没有全盘否定应试教育,没有忽视分数这一社会、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不是培养低分高能的学生,而是立志培养高分高能的学生,这也是生本教育为什么受到学校、家长、社会欢迎的原因。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7
  前些天,我仔细阅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泼的学术专著。书里有段话是这样表述生本教育的:
  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们只要给了儿童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
  从教十多年来,我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来说,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比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看了《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后我感受颇深,除了吸取它的精华之外,静下心来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观念、教育态度、教育境界,让人对教育产生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情感,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我们有较高的教育境界,学生达到这样的学习境界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先前的我,虽然对教育工作兢兢业业,虽然关爱我的学生,但是我只是把教育当作一种普通的职业,一种生存的方式来做,因而,即使我再努力,也只能算是一个熟练的从业者,而绝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我并没有深入到真正的教育境界之中去,并没有与我的学生一起领略迷人的教育风光,也就品味不到教育给人带来的无限快乐。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8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暑假期间仔细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一书。自拜读此书之后,如获至宝,能真正的体味和领悟生本教育的精华所在,将会受益终生。全书指出了我们现在教育的现状,同时也指明了教育将来的发展方向,向生本教育努力。在生本教育中,贯穿着这样一个思想: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这也使得儿童在学习中的地位显现出来,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导者,“以人为本”有了更深的含义。
  我从事十几年语文教学,我觉得生本教育更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生本教育提倡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把一切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学习的知识,并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很多新颖的游戏,来培养孩子识字兴趣。学生是乐于学习的,喜欢探究的。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把课堂或主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这样学生也会快乐地学习。
  开学初,我运用自悟的生本理论尝试教学,放手给学生。根据低年级儿童好玩的天性。学生是好奇、好动的,他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特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肯定,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如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时,在指导理解蚂蚁怎样在夏天满头大汉辛勤地搬粮食,我让学生到前面表演。这时学生的兴致很高,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全身心投入练习和表演,教学收到好的效果。
  原来的时候,我总怕学生学得不准确,让他们上台来教会把学生教错,可事实证明我错了。生本教育对儿童的看法中提到,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这种天性既是一种人类的生存逻辑,也可以从大自然为人提供的未确定性中找到信息。儿童是有发展潜力的人,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而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老师是策划者,是引导者。老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老师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复了。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通过准备语文资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生本的理论,结合实际行动,去爱学生,去爱自己的事业吧!这种爱才会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创造新的天地。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9
  假期里,再一次拜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使我在思想上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现,使学生完全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生本教育最主要是注重教学的交付,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它是一种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一个优良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
  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师本”为“生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引导者,而且要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引领学生去生产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最后让他们成功地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孩子一旦全情投入,那收获一定是丰硕的。
  生本教育,一种美好而理想的境界。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一理念,它也将成为我们今后不断追求与努力的目标。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10
  在课改从轰轰烈烈走向冷静的今天,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读完《教育走向生本》,依然有许多收获。
  此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现代教育新理念,深入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的价值关、伦理观和行动观,探讨了生本教育体系的哲学基础,并对生本教育的课程论、方法论、评价与管理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我体会最深的是作者举的一个例子:“当鞋合脚时。”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了,也可以说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甚至,如果削足适屐,或缠小脚,我们就不能走路了或者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
  环顾田野,鸟在鸣转,花在开放;一头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是如此完美,玫瑰不用去考虑自己该如何生长才是最美的,人为什么不能呢?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花朵能盛开,是因为它处在合适的周围环境中,它根本不必关顾自己,它的能量没有被别的目标所挥霍和涣散。其实,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的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足够了。他们就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们认可,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得到多少分,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个分数,我处在何种位置等等。他们不必把情感与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级,走向纯洁和透辟。在心理学上,这种“忘我”的状态就是“注意”,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在忘我的时刻,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的东西,包括大人们的说教、烦人的竞争所消耗,甚至出现投入的着迷的境界。
  看了这本书,让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像校长说的,不是让孩子来适合我们的教育,而是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同样的,在作文教学中,不是经常向孩子灌输写作技巧,而是让孩子觉得写作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活、感想写下来,和别人交流是一种快乐。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11
  接触“生本”这个词已有两三年的光景了,但惭愧的是还在原地踏步,并没有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今年暑假姜校长推荐我读了郭思乐教授编写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通过拜读此书,使我感悟到“生本教育”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激发我在姜校长的指导下去尝试升本教育,去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他们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个性,也都存在个别的差异性。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千万不能够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而不顾学生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一切从学生出发,高度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尽可能地让他们能够表现自己。与此同时,老师也要从旁指导,见到任何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表达自己的动力。这恰恰就是生本教育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表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师本”为“生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引导者,而且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引领学生去生产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最后让他们成功地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孩子一旦全情投入,那收获一定是丰硕的。
  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孩子们就有成就感,就有了自信,这样学生对课堂学习就更感兴趣了。现在我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那种喜悦是在教师的教的情况下无法比拟的。他们能有那样的学习方式真的很幸福,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强烈,不光有很好的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他们乐于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我们也从中看到,他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论,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12
  这是一本有意义的书,这是向师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击,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它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几个方面阐述了生本的新生态教育,给了我深深的启迪。下面就结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谈谈我的思考与问题。
  一、让教学中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
  我曾对我的物理课提出了三个希望:我希望我的物理教学是一种活动的教学,演绎出最美的探究历程;我希望我的物理教学是一种求真的教学,让真理在学生的探究中获得;我希望我的物理教学是一种快乐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科学。因此我自认为我的教学理念中也应该含有点生本教育的理念,然而理念只是意识层面上的东西,在实践中能否落实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顾我的课堂,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时为了赶课时,把该学生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有时应该让学生好好讨论的地方,我却匆匆带过;有时应该让学生动手制作的实验探究,却因为学生有些困难而轻易地放弃;有时因为实验教学器材准备的困难而放弃了让学生动手体验的机会,细细想来,问题真得挺多。虽然其中有部分客观的原因,如教材的课时多,配套实验器材的不到位等等,但从主观上看,还是由自己的懒惰情绪造成的,因此如何改善我的教学,让每节课焕发出生本的教育理念应是我不断思考的地方。
  二、设法让生本教育在物理课堂里绽放
  生本教育体系的方依法中,提及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生本的教育方法,它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思路。物理教学中的精髓是实验教学,是“做”的范畴,如果只让学生学而不做,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如何让生本教育在我的课堂里绽放,唯一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的过程中来“以学定教”完成教师的使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本教育中的“教”比师本教育中的“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建立在教师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基础上,如果空泛地提“以学定教”、“以学论教”这是对生本教育的误解。因此结合“‘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我设想我的生本物理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课前自学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以讨论交流来把“教”融入于学的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场景。改“在书本中学物理”为“在生活中体验、感悟物理,在教学中精选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探究规律,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有利于探究的活动,帮助学生探究,以求学生有最大收获和发展。
  三、正确对待课堂教育中不和谐的音符
  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我平常对学生应该是比较尊重和友爱的,但由于物理学科中的部分内容对初中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来说,理解起来的确有点难度,加之物理学科内容多、课时少的影响,有些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认识产生了偏差,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一些消极、散漫,甚至影响到同学学习的不良现象,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尊重和友爱成了他们不和谐的音符的“温床”,如何在不变
“温床”为“冰床”的前提下,能够让“温床”飘出和谐的音符,这又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我唯有从教学中寻找突破口,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兴奋点,让他们爱上物理学习。
  总之,我觉得,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就与教育走向生本相类似,“‘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也更体现了教育走向生本的思想。同时,“‘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细化,更有层次感,便于课堂操作。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就不在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习中的“参与者,组织者,聆听者”。
  通过学习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对我们的课堂改革确实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教育改革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及时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来,我们的教育才有出路,才会彰显其独特的人文魅力。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13
  假期中读了郭思乐编写的《教育走向生本》,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时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呢?分析一下原因其实简单,就是以前我们的教师在课堂将知识讲解的太多太细,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久而久之使学生思维懒惰,懒得思考问题,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课堂效率低。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切身的感受,一旦学习出了差错,就大声的斥责让孩子心惊胆颤!
  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课堂应该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还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孩子们就有成就感,就有了自信,这样学生对课堂学习就更感兴趣了。
  现在我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那种喜悦是在教师的教的情况下无法比拟的。他们能有那样的学习方式真的很幸福,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强烈,不光有很好的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他们乐于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我们也从中看到,他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国产化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14
  我对“生本教育”听来已久,但真正的体会和领悟“生本教育”的精华所在并得到受益的还是在近期悉心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之后。郭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经过近十年的实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教育理论,令我耳目一新,其观点新颖, 实用价值,是新课改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生本教育”从根本上鲜明地解剖了当前我们所从事的教学模式
  ,大胆提出了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导旨在张扬学生天性,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寓学于自然天性的释放,以实现“人的完满发展”。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他首先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来看待的。其次,他认为学生将在某种教育生态环境中蓬勃发展,这就是他的“生态论”。也就是说老师提供的教育适合了学生学习的需要时,学生会表现为忘我地学习,他的潜能就能够发挥出来。
  师本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这种教育往往把人们引入一个误区,学生学得好就是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差就是学生笨或是不认真学。生本教育的认识却是学生学得好是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老师也提供了恰当的教育方式。这种适合表现为学生忘我的学习,全身心
  地投入学习状态。反之,学生学得差,往往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这说明你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开发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几万年人类进化历史的学习遗传基因。所谓的教得好与不好,是看你是否把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利用起来。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生本教育中老师的教不能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起着学习引路、学习帮助、学习的激励的作用。
  师本教育的学生学习是靠老师的监督进行的,老师的监督对课内的学习是有作用的,但对课外的学习则收效甚微,根源是学生被动学习。生本教育的学生学习的动力靠的是学习兴趣,靠的是学习热情。课内课外的学习都是靠着这种内驱力驱动着,老师的作用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15
  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波的学术专著。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极坚实的进步”。
  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美国教育崇尚创造性,不注重对儿童的规定和限制,特别是不重视作为社会的或规范那样一些工具性知识;我国的传统教育崇尚循序渐进,强调对儿童的规范,不注重儿童天性的发挥。
  我们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我们的任务是,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建立使人回归自然的教育。
  教学方式“自然的,也是最好的,自然的,也是最美的”。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16
  教师应该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宽容的庇佑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英国亚皮凡博物馆中,有两幅藏画格外引人注目,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
  这两幅画的作者都是一个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麦克劳德从小充满好奇心,凡事总喜欢寻根究底,不找出答案誓不罢休。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便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将其宰杀后,把内脏一个一个割离,仔细观察。没想到这只狗正是校长的宠物犬。对这事,校长十分恼火,感到如果不严加惩罚以后还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经过反复思考,校长做出了这样的处罚决定: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知道惹下大祸的麦克劳德决心改过自新,于是按照校长的要求,认真仔细地画好两幅图,大度的校长看后很满意,不但对杀狗之事既往不咎,还大大夸奖了麦克劳德一番。后来,麦克劳德成为一位著名的解剖学家,还与班廷医生一道研究发现了以前人们认为不可医治的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获得19xx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校长对麦克劳德的处罚很特别,以宽容对待错误,既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还给了他一次学习生理知识的机会。是老校长用他的宽容,将一个“特别学生”教育成日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特别学生总是给我们惹麻烦,但是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也许有着某些方面的天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宽容之心慢慢挖掘。
  全国优秀教师孙建锋老师说:“与这样的孩子相遇,或者说这样的孩子与你相遇是一种缘。太阳普照,但不要求植物都开一样的花,都结一样的果。”我们不应要求学生尽善尽美,但一定要尽我们所能让他们成为完整的人,让他们在爱中成长。师爱如阳光,让我们把阳光播洒在学生的心田,让生命的阳光照亮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篇17
  看完王晓春老师关于问题生的教育视频讲座后,我获益良多,让我明白了到底什么是问题生这一科学的概念。学习完《让问题生教育走向科学》后,相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再次遇到问题生的时候我会更加自信,不再头痛的不知所措。
  以前我对于问题生的理解是特别肤浅的,简单地将问题生总结为:学习不努力成绩差、总爱跟老师对着干、调皮捣蛋、“无恶不作”。但是王晓春老师的对于问题生的定义更能够让人接受更加科学。所谓的问题生就是是指在品德、学习态度、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的学生。问题生又从从问题类型上分为不良行为习惯型、厌学型、心理障碍型、品德型、“好学生”型等;问题生是困扰所有教师的一大难题,尤其是独生子女众多的今天,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特别疼爱,甚至达到了溺爱的程度,这无疑更是束缚了众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相信这类学生给班主任们出了一个特别大的又难以解决的难题。
  问题生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问题的学生”,他们应该是有严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个案诊疗才可能解决。这样的界定让我们找到了问题生诊断的方向,能够使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有目标的进行,能更有效的诊断、治疗班级里真正的问题生。了解学生是属于哪类问题生后,教师应该及时的做出诊疗方案,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最终帮问题生把问题解决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正常的学生,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王老师的《让问题生教育走向科学》则教给了我们教育这类学生的良好的办法。这一学期开始后没几天,有一名同学从镇上的村小转到我们班,刚来的第二天问题就来了,数学老师李老师找到我说:“咱们班刚转来那个孩子,你觉得他怎么样?”我一听这话就明白了,李老师肯定也看出这孩子是一名“问题生”了。这个孩子于是我就跟李老师聊了起来。这个孩子的问题比较多:讨厌书写,如果不经常提醒一天他都不会将笔拿出来写一个字;上课喜欢做小动作、说话,自己不学习还打扰别人;下课疯玩还打架;作业一点都不写,偶尔有一天写点字还没法看;自己的位置上从来没有干净过、老师跟他谈话问他问题他不说一个字……我跟这位学生的家长联系过很多次,谈过很多次,甚至下午的时候我陪在学校里给他补课等他家长到后再说一说事情的严重性,可是效果仍然不是很大。
  看完王老师的这个视频讲座后,我对这位学生又做了充分的分析,我将其归类为不良行为习惯型、厌学型、中度型的问题学生。在此基础上我又对其制定了一项简单的诊疗计划:充分激发出孩子内心深处的自信心从而加强他的积极性。对于问题生来说这是比较难的。
  我记得前不久我发给孩子们每人一个新的笔记本,让他们写语文作业用。我说这么干净的笔记本你们一定要善待它,将你们最工整最漂亮的字写在上面。下午放学之前我收齐作业批阅时发现了他的本子,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作业他竟然完成了,而且本子很整洁很干净,字也漂亮不少。看到这个我别提多高兴了,当时就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好多鼓励与表扬的话。并且上课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鼓励了他,孩子们也将掌声送给了他,没想到他还不好意思了。我一想这肯定是个契机,于是我跟李老师对他进行了一顿糖衣炮弹的攻击,又跟小组长联合对他、实施我们的鼓励计划。虽然还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结果,但是我相信只要有信心有耐心,必会成功。
  我们明白问题学生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但他们也会有他们的闪光点,有他们可爱的地方.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充分的挖掘出他们的美,让他们也得到鼓励与表扬.不再是无尽的批评。我们应该始终将爱与微笑贯穿于我们的教育主线中,让孩子体会到我们给他们的爱,我相信这样做会让问题学生越来越少。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02-02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09-01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08-05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03-18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03-22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1200字04-08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6篇09-16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950字01-20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12-25
正苗教育特训学校
专业针对叛逆期孩子管教/全封闭式教学
正苗特训教育方法
三大教育模式 帮助叛逆孩子/不上学青少年成功蜕变
正苗特训师资团队
为叛逆孩子管教/不上学青少年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
您的孩子需要帮助吗?
孩子叛逆怎么办/孩子不上学怎么办脾气暴躁/叛逆不上学/亲情冷漠
正苗特训家长课堂
打造适合叛逆青少年/孩子叛逆期辅导良好环境
正苗特训新闻资讯
分享学校新闻/教学视频/行业资讯原创内容
正苗特训学校相册
提供适合问题青少年、叛逆孩子管教活动环境
24小时咨询热线400-106-1586
在线招生报名
立即拨打热线

节选自《破除阴谋,理性生存》(恶部)05篇:殉死
提起贾南风,我们常常想起《晋书》中描述的那个“丑而短黑,妒忌多权诈”的蛇蝎皇后。对于她相貌的种种丑化,虽则可能出自封建社会男权至上的思想与历史学家鄙其劣迹的情绪,但一般认为她姿色并不出众,《世说新语》〈容止〉篇亦有提到此事。其为人凶妒暴虐,也是不言而喻,这也可以从她残杀怀孕妃嫔的事件中窥见一斑(妃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取自《晋书》)。
但如果说她“以权诈为智,以巧谲为略”,那就实在太高看她了!后世的学者之所以认为贾南风这个女人挺有一套,不外乎五点原因:其一,她本人位居尊要;其二,她参与谋立惠帝;其三,她“任贤使能”,提拔庶族;其四,她以连环计做掉了杨骏、司马玮、司马亮;其五,在她主政期间,史载“海内晏然、朝野宁静”。
1.蠢笨浮躁险闯祸
我们不妨对以上五点逐一分析推断,先谈第一点,一般人通常有着这样一个惯性思维:一个人的位置既然能做到比你高,即使他看起来尸位素餐,平庸无奇,他身上也绝对有值得你去学习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中国百姓长期在高度集权体制下用以精神自慰的一套意淫理论,本身并没多大价值。(张华的一篇《鹪鹩赋》,东方朔的一句“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足可以把这套畸形逻辑批得体无完肤。)贾南风之所以能够选为嫔妃,得益于“拼爹获胜”,至于后来竟到了盟主后宫的地步,其策出郭槐,功在杨后。
众所周知,司马氏可以成功的篡夺神器,代魏建晋,很大程度上源于贾、卫、索、陆、王、谢、桓、庾这几大家族的极力拥戴。因此,在开国之后,“门第清望”成为上层统治阶级政治联姻所考虑的最关键指标,继司马师娶东汉名儒蔡邕的外孙羊氏女为妻,司马昭取魏朝名儒王肃长女王氏为妻后,司马炎也聘弘农华阴高族杨氏女为妻。贾充(贾南风的父亲)既为八大门阀之魁首,又可以说对司马昭有“救命之恩”,所以无论是出于稳定朝局的目的还是情理考量,司马炎都没办法拒绝贾南风成为太子妃。
第二,谋立惠帝的最终决策者是司马炎,贾南风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人物志》说:“一官之任,是以一味调和五味;一国执政,是以无味调和五味。”在晋武帝看来,干戈方定,四海初平,此时已不再需要“神武应期,征讨暴乱”的貔虎豪雄继承帝位,而应择一貌似戆愚之人行“清平无为”之治,再得两位“朝贤素望”的托孤重臣,使之互相制衡,尽瘁国事,就足可以了。所以司马炎才苦心孤诣的安排了“司马衷为太子,杨骏与司马亮为股肱”这一格局。(笔者简评:惜哉,文长!包祸心以专辅,阶缘宠幸,骄奢淫泆,据非其位。哀哉,子翼!达纯和而无断,谗巧乘间,构怨连祸,递遭翦戮。遂使帝王雄谋,失诸内乱)
当然,司马炎决意立这个白痴皇帝为太子,或许还有一个更为难以启齿的目的。那就是他所看重的,可能恰恰是惠帝的儿子司马遹。(这叫做看孙不看子。晋庭淫秽,多有不伦之举,据史书记载,司马遹其母谢玖清惠贞正,本是司马炎的小老婆,但他“虑太子尚幼,未知帷房之事”,于是把谢才人派去给儿子做性启蒙。虽然谢才人曾和司马衷缠绵床第,玉帛相见,但十二、三岁的小孩让人怀孕的可能性毕竟不是很大。故司马遹有可能是司马炎的儿子。)据传司马遹五岁时,皇宫失火,司马炎登楼瞭望,小司马遹拖着爷爷(也有可能是他父亲)的衣裾来到暗处。司马炎不解,问何以如此,司马遹答道:“暮色仓猝,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他的回答令爷爷称奇。此后,司马炎在公开场合赞许孙子颇似先祖司马懿,并强调说:“此儿当兴我家。”由此爱屋及乌,更加看重其父司马衷。
司马衷“父以子贵”,僭居储位之后,虽然也有数度险些被废,不过助他渡过难关的,也并非贾南风,而是太监张泓。一次,尚书和峤和大臣卫瓘委婉进谏,表示太子无能,应另立人选:“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末世多伪,恐不了陛下家事。”被这么一说,晋武帝心中也不踏实,于是把朝堂之上积压已久的密封文件送给太子断决,以考察其处理政务的能力。
贾南风这个又蠢又傻的黑娘们吓坏了,心想:“如果老公被废,那我就从太子妃变成普通的王妃。本来我嫁给这位二傻子,就是图他登位九五之后,自己可以独霸六宫。如果这份‘答卷’弄不好,岂不万事皆空?!”于是不假思索的找到了“金谷二十四友”给她当枪手,在文件上面旁征博引,批注的满是典故和成语。这种极其缺乏心计的举动首次昭示出贾南风的轻率浮躁和政治弱智。
试问,司马炎自幼在父亲司马昭、伯伯司马师、祖父司马懿的谆谆教导下,心思何等细腻机敏?眼见幼稚园水平的儿子一夜之间变为“社科院教授”,还能不起疑?!
多亏张泓及早发现,并指桑骂槐的责备她说:“太子弱智低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你雇人在御批文件上写那么多高深玄奥的文言文,必定会被皇帝看穿,最终会怪罪下来。不如就让我直接简明扼要的写两笔,是那个意思就可以了。”(原文:给使张泓曰:“太子不学,而答诏引义,必责作草主,更益谴负。不如直以意对。”)
贾南风大喜道:“便为我好答,富贵与汝共之。”于是,张泓打好草稿后,让低智商的太子照猫画虎抄了一遍。最终,“帝省之,甚悦。先示太子少傅卫瓘。”
2.智障儿童欢乐多
第三,贾南风也的确任用过一些人才,譬如张华出身庶族仍被提拔主政,裴頠和王戎都没有太过盘根错节的政治背景,也被加以高官显爵。但光凭她提拔平民学者这一点,并不代表她就真正懂得礼贤下士。(每个王朝草创初期,政治资源都比较丰富,因此特殊利益集团中的大佬们“吃完了肉”,往往都会向下面扔几块骨头。这并不代表他们多么悲天悯人,多么崇信“共治理论”,实在是无狗可使,不得不拿官位来换!)
古往今来的二流政客都有着这样一个通病,(这种症候在这个傻了吧唧的黑娘们身上更显沉重)那就是:让贤能的人去做事,却让拙劣的人去纠正他;让明智的人去考虑问题,却使愚蠢的人去评价他;让德才兼备的人去谋划,却令肮脏邪恶的人来诋毁和猜忌他。(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污邪之人疑之。)
俗话说:美女的姿色,是丑陋者的灾殃;公正的贤士,好比奸人的疖子;遵循道义的官员,是肮脏邪恶之辈的祸患。现在贾南风虽然任用张华、裴頠和王戎,却令自己那些毫无本事的亲戚郭彰、贾谧、贾模之流蛰居其后,在暗处控制并算计他们,遂至内讧不断。这样还想要成就大事,简直如同痴人说梦。
第四,贾南风不思徐图缓进之谋,空怀侥幸行险之计。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国丈杨骏专权,赏罚诛杀,一任己意。贾南风看不过去了,非要弄死这位肉中刺。虽说杨骏的女儿杨芷曾经对她有再造之恩,不过政治斗争向来讲求心狠手辣、六亲不认,贾南风想要跟老国丈斗一斗法,并无不可,却大可选择一些安全系数高的招术来使用。譬如《韩非子》中提到的“敌国废置”、“参疑内争”、“倒言反事”、“信赏尽能”等等,都是连消带打的上乘功夫。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也许很费时间,但假若持之以恒,其成效在十年以内已颇足观。
可惜贾南风不忍辜负大好韶华,急功近利,竟想出了让司马玮、司马亮二王带兵进京铲除杨骏的馊主意。
董卓之祸,历久弥新。殷鉴不远,在夏之后。贾南风却对此视而不见!果然,在杨骏被杀之后,岐盛和公孙宏(非公孙弘)就一同劝谏司马玮:“我们再干一票,把黑娘们也给一锅端了,天下就是我们的了!(应因此兵势,进宫诛除贾后等人,以安天下。)”
万幸的是司马玮年轻识浅,并没有董卓的“奸诈雄武”,听到建议后犹豫不决。再加上老成持重的张华及时献计:“楚王既诛二公,则天下威权尽归之矣,人主何以自安!宜以(司马)玮专杀之罪诛之。”并亲派殿中将军王宫高举驺虞幡出殿解兵,大声高呼“楚王矫诏擅命,诸君勿从”。众人一听,“皆释仗而走”,楚王司马玮顿成光杆司令,只能束手就擒。
如果司马玮胆子稍大,或是重臣张华根本无心稳定朝局,十个贾南风也早就毙于此役。
最后,我们不妨探究一下“海内晏然、朝野宁静”这八个字有多少含金量。据陈高慵先生编写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所录,唐宪宗当政时期(805—820),国家人口由4000万锐减到了2500万。至于那1500万人口因何消失,实在令人讶异不解。然而就是这样“杀人于无形”的十五年,仍被史官以春秋笔法颂为“元和中兴”。《旧唐书》赞其曰:“我有宰衡,观德耀兵。元和之政,闻于颂声。”
若以这种标准加以衡量,那么只要当权者在位期间,祸害死的人数没有达到全国总人口数的一半,就都可以称为“太平盛世”。由此可见,“海内晏然、朝野宁静”这八个字在史学家的笔下就更为廉价。(即便是这种廉价版的所谓“清平世界”,也是宰辅张华呕心沥血、废寝忘食,苦心经营出来的,没贾南风什么事)
通过以上种种分析,足以证明贾南风不仅治国无方,捣鬼也无术。或许是与太医令程据在床上作战时所产生的快感促使她得意忘形、妄自尊大!公元299年,为了让自己的养子韩慰祖上位,贾南风竟公然污蔑太子司马遹谋反,并派属下以药杵敲碎了司马遹的脑袋。
3.逼人殉死太龌龊
一直潜伏待变的赵王司马伦见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矫诏敕令三部司马说:“中宫与贾谧等杀吾太子,今使车骑入废中宫。汝等皆当从命,赐爵关中侯。不从,诛三族。”
于是,数千名职业军人闻风响应,瞬间把皇后居住的雕梁画栋围得水泄不通。齐王司马囧率先破门而入,一脚将贾南风踹倒在地,喝道:“有诏令逮捕皇后!”
贾南风大喊:“本宫无罪!”
司马囧道:“擅废太子,何谓无罪!”
贾南风明白大势已去,便平心静气的问道:“今日挑头造反的是谁?”
司马囧道:“梁王司马肜和赵王司马伦!”
乍闻起事者有赵王司马伦,贾南风顿时如遭五雷轰顶,这倒不是这个独夫悍妇畏忌一死,着实因为当初劝谏自己早杀太子以绝众望的人,正是赵王的谋臣孙秀。她此刻方才意识到自己被司马伦摆了一道!良久,破口大骂道:“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何得不然!”表示后悔自己没有早点除掉司马伦这条老狗。
之后,贾南风被废为庶人,囚禁在建始殿,并于公元300年服毒自杀。赵王开始粉墨登场。
司马伦入主中央伊始,在如何处置“后党心腹”张华这个老臣的问题上犯了难。难就难在到底要给张华罗织一顶怎样的帽子!时言张华“体良精粹,近次夫子”,那么给他安个调戏妇女、包养小三的罪名怕没人会信。惠帝曾经赞美张华说“壮武公华竭其忠贞,思翼朝政”,那么贪污公款罪也不太合适。最要命的是张华这个人勤政爱民,在朝野口碑俱佳,没办法发动群众给他挑刺。
司马伦憋了三天三夜也没想出个罪名来,最后急眼了,干脆扯着脖子问张华:“太子被害,你为何不跟着一起殉节自杀?!”
这是一句多么装孙子的问话啊!“一朝天子一朝臣”本来是皇权更迭的铁律,张华其罪,不在蠹政害民,无非是在政治上站错了队而已。如果司马伦能够明明白白的说一句:“现在一切由老子说了算,我就是要打击‘皇后帮’!”话语虽然粗俗,却不失枭雄恶汉、光明磊落的行径,也叫张华死的心服口服。
而司马伦却偏偏选择最虚伪下贱、卑鄙无耻的方式构陷忠良——节义高标,以道德杀人!
动荡不安的西晋王朝,仅仅只维持了十八年的体面而已,而在这少得可怜的太平岁月中,又有近十年是张华在维持!(当时就连黄口小儿都知道“微子不去,殷商不亡;张华不死,国纲不乱”。)按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张华只要对得起天下百姓就行,何必因为一个恶毒妇害了一个懵懂顽童而殉节自杀?
退一万步讲,如果太子被害一事真的需要有人自杀殉节,司马伦这个幕后帮凶之一为何不早早的一头撞死!
更为可笑的是,司马伦在以“不能死节”的罪名逼害张华之后,转眼间就废掉了晋惠帝,自己登上了皇位。
回顾有晋以来的权力斗争史,被软刀子杀死的又岂仅是张华而已哉?!每当旧王罹难,新主诞生之际,总有几个烈士被“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情画意诓骗至亡,殊不知推行这套理念的人,骨子里对“忠孝仁义”根本不屑一顾,而单一信奉“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套诓害人命的把戏上承汉武,下接康乾,不断衍化完善,遂变成了荼毒来叶的“殉死”教育!(演绎自《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资治通鉴直解》、《咏德赋》等)
所谓“殉死”教育,其道有六:
一,将利与义凭空对立,一味强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宣传低级奉献精神,大造空中楼阁。而罔顾大众是否温饱、是否有能力“急公好义”等客观因素。
二,以“罢黜百家,独尊一术”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治国理政之始终,实行流氓政治、庸德教育(又称弱智教育),令学子“所闻所学,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冻饿而死”。
三,断章取义。以片段化、格式化的教材案例,诱使学生不能“弘思远益,应权通变”,从而陷入易走极端的管状思维。令其一遇变故,不知所措,自怨自艾,至于自绝。
四,溢美现实,空谈理想,无的放矢,虚拟激励,而不授人以立身之道。(如此一来,当莘莘学子步入社会之后,由于心理落差,则忧国愤世、偏激狭隘者不绝如缕。)令广大青年死于潜规则与厚黑学的双面夹击。
五,虚情假意,礼贤下士,以所谓的“隆恩厚德”润泽属下,将部曲一一化为“敢死之士”,令其为一己霸业从容赴难。
六,外宽内忌,皮里阳秋,制造假象,骗人致死。
这是下层百姓常常被帝王之术骗死,却还不明所以的原因。
相关的案例分别有:班固在《汉书》中宣传的“先进人物”大都不得好死;历代帝王都爱从《死事传》中断章取义的介绍烈士的生平,企图蒙骗百姓;迂腐不堪的学者动辄教曹操以身殉节;鲁敬公贾充自己舔着脸赖在官位上,却让别人辞职或自杀;汉武帝常常教人“仁义礼智信”,自己却另搞一套;钱谦益待人接物总爱设立双重标准;皮阳子并不是真正的雅量汪涵,却在法律条文的制定上好像什么都允许百姓去做;大辽陈国公张孝杰不管清廉还是贪墨,都难免被害;吴起动用小恩小惠就致令父子两代人殒命沙场;李院长给广大师生输送无偿奉献的理念,却告诉外甥别信自己的官面文章;某单位年产值过亿,居然还鼓动职工捐钱兴办教育;从事安保工作的小陈时常进退维谷;某高校以道德高标的手段胁迫老师放弃加薪的诉求;齐老师在课堂上过于溢美现实,以致学生田某刚刚步入社会就愤世嫉俗;本来性格圆融、很会处世的小李同学,被教材唬得呆板僵化,最后为了五元钱打了两年官司;官方教材垄断“义”字在《论语》中的解释权,使同学感到愤慨和恐惧;部分学校的教学目标陷入两末之议,不是培养“封建主义殉道夫”,就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两种极端中徘徊不定;大学生修养训练营以“锻炼学生素质”为借口,用区区一张破纸做诱饵,却引得莘莘学子为他人做嫁衣。
说一
班固曾在《汉书》中做了不少“大汉先进人物表彰”报告,譬如:
1.尹翁归,字子兄,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后迁至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习文法,先后任缑氏令、都内令、弘农都尉、东海大守,后以高第守右扶风。任郡守时,以惩治黠吏豪滑为己任,所到豪民不敢犯禁,皆大治;尹翁归为政任刑,从不以能力骄人,为官公正廉洁,清正自守,在公卿之间语不及私。死后家无余财。
2.杜诗,东汉河内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人,字君公。早年曾经任郡功曹,后任更始政权大司马府属吏,此后归附光武帝刘秀。先后任侍御史、成皋令,沛那及汝南郡尉。迁任南阳大守,所到皆有政绩。南阳人称其为“杜母”。他还根据前人的经验,制造水排,利用水的力量带动鼓风机,进行冶铁铸造。此法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杜诗不仅有政治才能,而且任官廉洁,死后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
司马光曾经说过:“能做到切身利益和社会名誉都保全的模范,老百姓都爱学习;忠义之名海内皆闻,但是却因此毁害身体,累及家小的人物,百姓就不太爱效法了(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次也)。”
现在班固替大汉做政治宣传,不找些身名两全的人物当例子,却专挑那些死后家无余财,令妻儿老小挨饿受冻的,与及在任期间被黑社会恐吓,险些殉职的。这除了让人感到大汉政府的保障举措和抚恤政策极不到位之外,大概就只能生冷的灌给百姓一个丧钟式的声音:你必须不计一切代价,为朝廷去死!(节选自《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说二
俗话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换句话说,“君若无礼,则臣亦不忠也。”这话可以与孟子所论比勘。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简单的来说,就是你对我好,我才对你知恩图报。
但后世的御用文人在做政治宣传的时候,往往将前半句抛诸九霄云外,单单对百姓宣传“臣事君以忠”。
欧阳修在撰写《死事传》的过程中,就经常对所选人物的生平掐头去尾,作为素材,以昭示“以苟生不去为耻,以仁义忠信为学”的宏旨。
譬如在刻画王彦章这一人物时,其侧重点仅在“其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与及“王彦章后为李存勖所擒,宁死不降,于是被下令斩首”这两点上。
对于王彦章为何愿意“以身殉节”,却不加详述。事实上,早在他名不见经传的时候,朱全忠所建立的后梁政权就对其刮目相看、青睐有加。王彦章从军之初,才任开封府押牙(押衙)没多久,就被拔擢迁任左龙骧军使,次年兼任左监门卫上将军。没过两年,(乾化元年)再兼任行营左先锋马军使,并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及检校司空。朱友圭继位后,又敕封其为检校司徒。
后来朱友贞发动政变之后,对人事任免大为变更。满朝文武都料定这个前朝重臣必定“忠而见疑,信而被谤”,落得个“鸟尽弓藏”的下场。岂料朱友贞不但没有加害于王彦章,反而对其家属厚加给养,并对他本人再加升迁,任为濮州刺史及马步军都指挥使。次年(公元914年)迁任澶州刺史,并被封为“开国伯”。
朱氏一门虽建伪国,且多暗主,但对待王彦章这位猛将,可谓敬若龙虎了。我们不妨替王将军设想一下,处在五代十国那样一个混乱时期,自身的秉性又是那样急躁暴烈,却能被上级领导赏识和尊重达三代之久,那么自己结草衔环、剖心以报不是很应该吗?
但是这段历史一经《死事传》的选择性使用,意思就大不相同了。欧阳先生仿佛要告诉我们:忠心事主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哪怕在其位的是个衣冠禽兽,哪怕他对你视如蝼蚁,你也要鞠躬尽瘁。
正是这种断章取义式的宣传,令历代“猪头三”似的上司,都敢于要求部下必须像周瑜、诸葛亮那样忠贞不渝,也不先撒泡尿照照,看看自己的德行配不配当孙权和刘备!(化用自程树德《论语集释》引《皇疏》、欧阳修《新五代史》)
说三
曹操年幼时期,曾随张邈、公孙瓒、袁绍等人一同劫夺新娘。长大以后,曹操常以此为耻。于是向邻人请教道:“我该如何消除我的耻辱感呢?”
邻人劝道:“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大丈夫立于世间,首重节义。可你连偷抢别人妻子的事也都干得出来,实在不该苟活于世。孟德既然觉得耻辱,为什么不去自杀呢?”
曹操听毕,懊恼的将此事告诉了父亲。
曹嵩笑道:“劫夺别人妻子的是盗贼,劫夺国家公器的是枭雄!既然同样都是劫夺,孟德何不专为后者?”
这一切当然是稗官野史中的笑谈,然而我们不难从中看出一个事实,那便是:“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在专制体制下,偷盗财货、背妻偷情、背夫偷汉等等行为,固然要被“殉死教育”所鄙视;然而一旦盗得公器,就可以对“殉死教育”产生免疫,甚至能够以它为宝,令别人为自己殉死了。
假使曹操为当时大汉政权所制定的道德规范去‘殉死’,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典韦、曹安民、郭嘉、荀攸、崔琰等辈争相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官僚机构更为合理”的大魏政权‘殉死’的事情了。虽然二者同属为一家一姓去死,都带有为‘犬忠式爱国’这一理念‘殉节’的封建属性,都不值得提倡。但相对来说,历史之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为后者殉死不是更有价值吗?!
在和谐安定的时代,我们固然应该亲贤远佞,固守仁义,惟其如此,才能在保全自身的同时顺应社会的发展,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贡献一己绵力;反之,若在人心丧乱,四维崩塌的时代,最好离“对你有道德洁癖”的腐儒远一点,而多亲近自己的妻儿老小。道理很简单,父母教你生,腐儒教你死!
说四
一次,朝臣宴饮,贾充趁机讽刺酩酊大醉的河南尹庾纯说:“你的父亲已经年迈,现在又得了重病,这都是你这个做儿子的照顾不周所致!你真该自杀赎罪,或至少辞官不做。否则就是无天无地、不忠不孝!”
庾纯反唇相讥道:“你的旧主曹髦和司马氏交战时,你不但不能忠心护主,反而唆使成济把皇帝做掉!按照你刚才所讲的逻辑,你应该先死上一万回,再来指责我!”(演绎自《晋书-庾纯传》《戊申诏书》)
说五
汉武帝即位之初,采取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建议。但是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上,却外儒内法。他不仅以对匈作战为借口迫使百姓无偿奉献,更下令实行一种叫“告缗”的财产税,把那些为逃避征税而隐瞒财产的人搞得倾家荡产。他对盐、铁等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和商业实行官营,使工商业利润都流入国库。这种治国政策和治国理论上的矛盾,最终使得西汉的官僚阶层中,产生了一批将儒学作为嘴边装饰的人物,张口闭口都是空话、套话、假话。
于是,汲黯讥刺他说:“您现在表面上用儒家的‘诗书礼乐’来教导臣下,然而自己却信奉‘一将功成万骨枯’那套,如此怎么能期盼成就尧舜的伟业呢?(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尧之治乎?)”(演绎自《史记·汲郑列传》)
说六
钱谦益(1582年—1664年),此人历任南明的教育部长、外交部长。崇祯十四年(1641年)59岁,迎娶23岁的名妓柳如是(1618年-1664年),致非议四起,婚礼中的船被扔进了许多瓦石。后任南明朱由崧所建“弘光朝廷”的一品大员,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拉住。史载:“钱(谦益)声色自娱,末路失节,既投阮大铖而以其妾柳氏出为奉酒。阮赠以珠冠一顶,价值千金。钱令柳姬谢阮,且命移席近阮。其丑状令人欲呕。”
这就是南明高级知识分子(东林党)的丑恶嘴脸。平常他人模狗样的教学生“食俭处贫,儒者之常”,让学生啃窝头、吃咸菜,然后自己弄一屋子金银珠宝;告诉学生“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让他们马革裹尸,为国捐躯,轮到自己以身殉节了,臭不要脸的跟妻子说“池子里水太凉了,跳不下去”;天天跟学生叨叨“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所以你找老婆主要得看人品,能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就行,用不着多漂亮。然后自己秀一个比自己小三十来岁的小秘,整日介颠鸾倒凤、缠绵床第、风流快活。
读史至此,不得不让人浩叹:在一个充满仁、义、礼、智、信、忠、孝、恭、敏、悌的教条主义政府内,忠诚正直与大义凛然,已不再是什么必备的品质,而是可以用来取悦皇上,蒙骗百官,贪墨腐败,渎乱人伦的资本。(演绎自《南明史·钱谦益传》)
说七
皮阳子治理鲁国,表面上很仁义,时常一副对谁都很不错的样子。
滑里听说了这件事,叹道:“鲁国将要大乱了!”
果然,半年之后,鲁国人民纷纷扯旗造反,割据一方,要求独立。皮阳子迫不得已,只能出兵镇压。这一役,杀死了鲁国将近四分之一的人。
皮阳子为此而伤心难过,整日睡不着觉。
古语道“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就是这个道理啊!火的外形很严峻,所以被灼伤的人很少;水的外表看起来很柔和,所以很多人死于溺水。皮阳子外表一副仁义的样子,好像什么都允许百姓去干,同时内心又有很多忌讳,(譬如贪权恋势,维护稳定,不允许人们觊觎神器)然而却不事先告诉百姓自己的雷线在哪里,以致于很多百姓死于非命。
假使一开始的时候,皮阳子不搞两面三刀这一套,直接告诉老百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并以此为标准进行公平公正的赏罚,百姓自然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又怎么会导致血流成河的惨剧呢?
现今的法律条文上也有表面允许去做,但是如果真的去做就立刻身陷囹圄、万劫不复的,大都类似皮阳子这套骗人去死的戏法。(演绎自《韩子》二十卷)
说八
辽国陈国公张孝杰,曾以“修身治国也,要莫大于节欲”这句话来做自己的座右铭。
在他看来,修身治国,没有比节制欲望更重要的了。遍观有家有国的领导者,其取得成功,无一不是凭借勤俭节约;其导致失败,无一不是由于奢侈浪费。勤俭的人节制欲望,奢侈的人放纵情感。放纵情感的人危险,节制欲望的人安全。
所以在任官之初,他一直清廉自守,俭以养德,勤政爱民,以致官箴颇佳。但是,渐渐地,他发现由于自己清高耿介,直言无忌,经常被萧氏贵族与耶律皇族所排斥和打压,几次差点丢掉性命。愤懑无比的他,终于看破了孔孟二子所谓“利义之辩”的虚伪,改为信奉“无百万两黄金,不足为宰相家”的腐朽思想,开始与萧氏贵族、耶律皇族狼狈为奸、同流合污。
不久后,贪污事发,张孝杰被处以车裂之刑。临刑前,张孝杰问监斩官:“比我更贪婪的人,何止千百?何以我就非死不可?”
监斩官道:“你死因有三。其一,弃车保帅,替你的主子耶律乙辛挡死;其二,以你祭旗,平息百姓对贪官的愤怒;其三,你与萧氏贵族、耶律皇族的利益链不够牢固,归根结底你是外族人。”
张孝杰苦笑道:“起初我立志肃贪、反腐倡廉时,你们要我死,理由是我迂腐偏激,不知变通,妨碍了你们的利益交换;现在我与你们沆瀣一气,搜刮民财,你们还是要我死,理由是以我之死来告诉百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看来我终究免不了要做‘大辽’政权的‘殉死’教材了!”
专制体制下的‘殉死’教育,直如一把精神上的‘三尖两刃刀’,当你把它奉为圭臬时,不免因过于迂腐偏激而在‘实战’中吃亏;而当你看透它的虚伪与残酷时,那颗被专制高压、厚黑权谋压抑已久的内心又不免滑向另一个极端——明哲保身甚或步入邪道,最终为“正义与法理”所诛!
但凡受过‘殉死’教育的人,无论最后觉醒与否,大都难免一死。(演绎自《辽史·卷110·列传第40》、《政要论》)
说九
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作为全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吮脓血,全军上下无不感动,而这个士兵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时却哭了,有人奇怪地问道:“你的儿子不过是个小小的士兵,将军亲自为他吸脓疮上的血,你为什么哭呢?你儿子能得到将军这样的厚爱,这是你家的福分哪!”
这位母亲哭诉道:“将军是爱我儿子吗?他是鼓励我儿子为他个人的功名大业冲锋陷阵啊。想当初吴老将军也曾为我孩子的父亲吸脓血,结果打仗时,他的父亲格外拼命,战死沙场;现在他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看来这孩子也要为他的霸业视死如归了!”
现今也有表面上体恤下属,关爱同僚,看似处处身先士卒的领导,他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让人替他“卖命”,以成就自己的大私吗?!
真正意欲普施大爱的王者,有谁不先从嘉惠百姓的实事做起,而单一的去学吴起这类无耻的“亲民演义”呢?(演绎自《韩子》二十卷)
古例今鉴
说十
李院长给师生演讲时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校长,则是这众多园丁中万人瞩目的魁首,更应该以‘名利心头无算计,欲栽大木柱长天’为己任。在此,谨以泰戈尔的一句话与诸君共勉: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
在雷鸣般的掌声过后,他的外甥私下夸赞他说:“舅舅果然清风高德,当为我辈楷模!”
李院长道:“我在讲台上说的那套只是官面文章,能听不能做。我是靠踩人肩膀才爬到这个位置的,所以不相信什么‘名利心头无算计’!”
外甥问道:“那依您之见,我应该相信哪套?”
李院长道:“志大者遗小,用权者离俗。你应该相信这样一个道理——霸者,驳道也。盖黑白杂合,不纯用德焉!期于有成,不问所以,论于大体,不守小节!”
外甥叹道:“舅舅不愧是资本大鳄!”
另一种说法是:
李院长在宣传“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时,单单只提这个英雄人物的荣光和功勋,而对于该人物见义勇为之后的伤残状况和获得补偿过程之艰辛却略去不提。
学生小王遂误以为见义勇为有惊无险,不仅无需智巧便能全身而退,而且还能被人高看一眼,于是下定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决心。
在2001年4月12日下午3时,学生小王到XX市XX镇赶完集后乘客车回家。当车行至XX区时,又上来两名青年(吴某和同伙殷某)。两人上车后,立即露出凶恶面目,向车主敲诈钱财,扬言如果不给钱,车就走不了。遭到拒绝后,吴某气急败坏地下车用石块将车右前门玻璃砸碎,随即对车主拳打脚踢,并将其带在身上的八百元财物掠夺而去。在现场的小王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和出出风头的欲望,一边大喊“别走”,一边奋不顾身的冲下车,用身体护着车主,与歹徒吴某展开了搏斗。歹徒用一块尖锐的玻璃狠狠地向毫无防备的小王的下体连刺数下,小王当即倒在了血泊中。
在医务人员的奋力抢救下,小王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已经不能人道。
于是,小王的亲属带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向有关部门申请赔偿。有关部门的接待人员表示: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对此曾有过三项规定,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小王的父母表示自己的儿子尚未参加工作。接待人员解释说:“你们可以向当地的见义勇为基金会申请补助,我们会开出书面证明。”
见义勇为基金会则表示:本会资深法律顾问、XX智库研究员刘律师指出,“见义勇为”必须同时具备四项法律特征,在主观方面,小王同学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且属于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符合前三项基本特征。但是,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小王仗义相救时,歹徒已经得手,对车主及其他乘客的侵害行为也已终止,故小王的行为尚不能轻易认定为见义勇为。
小王的母亲既因给孩子看病险些倾家荡产而倍感忧迫,又为爱子落个终身残疾而撕心裂肺,不由自主的吼道:“你好好的管什么闲事!你赤手空拳敌得过刀子吗?”
小王的父亲也哀其不幸道:“哎!就算你要管,也得长点脑子,讲究个方式方法吧!”
小王悔恨交加道:“不是听了李院长那番断章取义的鬼话,我可能会选择先行报警或见义智为!”
小王的父亲听罢,怒不可遏的跑到学校训斥院长说:“我儿子是听了你的话,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给个说法吧!”
李院长道:“我只负责传播观点,至于学生听了我的课以后去干什么,鄙人概不负责!令郎出事之时系在假期,分明是你们家长监管不力!”
现今社会有用“所闻所学,多不接世”的教育方式骗人去死的,大都像李院长这类。
说十一
某年产值过亿的单位于年末筹集善款时这样宣讲:“十年寒窗磨一剑,直指金榜题名时。大学,蕴含着所有胸怀梦想的莘莘学子太多的追求;大学,肩负着所有贫寒家庭对未来的无限期望。然而,每年的这个季节,总有一些优秀的贫困学子手捧大学通知书,因交不起学费而徘徊在大学门外。一声声忧伤的叹息,一双双无助的眼睛,凝重得让所有善良的人们都揪心般的疼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既是一个家庭的寄托,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值此高考尘埃落定之际,本单位协同XXX机构联合主办的‘放飞梦想—托起希望的明天’慈善义捐助学活动已于近日启动,希望各位慷慨解囊!”
听完宣讲后,小赵问群工部的副主任老张说:“你打算捐多少?”
老张道:“100元吧,或更少一些!”
小赵惊疑道:“公益事业你一向冲在最前头,怎么这次反倒退到后面了?我都捐了500!”
老张讥笑道:“捐助的要旨在于让富裕的资助贫困的,强大的资助弱小的,这才合乎逻辑。咱单位2012年产值一亿八千六百四十万元,其中耗费生产资料3000万元,招聘工人500人,人均工资7000元。2013年的效益又比去年同期增长33%。我就搞不懂,这么富裕的一个单位,从指甲缝里抠点钱都能办五所学校了,但单位高层却一毛不拔,倒让咱们这些天天为房贷和妻儿老小发愁的人掏钱,是个啥意思?”
说十二
小陈是一家影视基地的保安,在他当值的时候,一个精神矍铄、身着西装的老头快步走过,高声喝道:“给我开门!”
小陈道:“好的,请让我看一下身份证件,然后登一下记!”
老头道:“滚犊子!我是MARK JIRY的父亲!你还想混吗?少废话,开门!”
小陈道:“对不起,请登记!这是影视基地的规定,望互相理解。”
老头怒火中烧,一把揪住保安的脖领子,道:“你他妈的没听见啊,我是MARK JIRY的父亲!”
小陈道:“我们这里有很多二洋鬼子的父亲,我如果见了一个就退避三舍,不履行保安职责,我的工作就没法干了!”
小陈再三解释并有所容让,那老头却盛气凌人,于是双方争执起来。
事后,影视基地的主管训骂小陈说:“咱们影视基地靠谁赚钱?还不是MARK JIRY吗?!办事情这么没眼色,趁早给我滚蛋!”
小陈道:“当初喋喋不休的向我强调保安工作职责的,也是你吧?你一再教育我要维持出入口的交通秩序,引导车辆、行人有序地出入,做好值班记录,并且保持高度警惕,严防陌生人员的进入和破坏事件发生。”
主管瞪了他一眼,不再言语。
小陈道:“我不懂眼色,得罪了人,你为了顾及影视基地的经济利益,便要开除我!但假使我像你说的那样,很有眼色,是个人就让进,你又会以《保安日常工作条例》把我开除。看来我是终究不免被开除的命运!”
现在有些人专门推行让人两头为难、进退维谷的教育,就像这个影视基地的主管一样。
说十三
某高校经常克扣老师的法定福利,并找各种借口削减帮教人员的工资。
年深日久,一些教师终于忍无可忍,于是集会提出利益诉求。
行政副院长波澜不惊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本来就是教师的本职!爱岗,就是安贫乐道,同时热爱本职工业。敬业,是爱岗的升华,表现为对本职工作的一丝不苟,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奉献,就是给予,付出,不谋报酬,不计得失,一心一意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爱岗,敬业,奉献,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中华民族自古便是一个崇尚敬业乐业精神的民族。你们现在扪心自问,做到师德行为规范的要求了吗?希望对照检查!”
众教师一看,“师德行为规范”都被搬出来了,生怕自己被扣帽子,耽误年底评优,都恨恨而去。
片刻过后,招生就业处的副处长慌慌张张的跑过来说:“今年形势不太好,招生率普遍降低。咱们只招到了3500名大学生,比去年同期少了23%!”
行政副院长狰狞咆哮道:“必须完成预订的招生任务,否则会妨碍董事会的利益!你还想干吗?”
说十四
一位姓齐的政治老师迫于教育大纲要求,经常在课上传播这类信息:“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条值得特别关注:要继续精心组织实施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围绕这个主题,老师日前了解到分宜县早在1998年就率先在全省试行农村低保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如今已有22646户低保户享受到了政府的‘阳光雨露’,共发放低保金1538万余元,取得了十年无上访的好成绩。”
于是他的学生小张以为世界没有险诈与算计,步入社会之后,只稍稍遇到一点打压,便愤世嫉俗得几乎要自杀。
另一种说法是:
张同学在校期间,见义勇为,将多次入校行窃且兼早已退学的同学李某逮了个正着。由此,校方领导对其大加赞誉,并授予他一面锦旗、一纸证书等蜗角虚名。从此以后,张惠明悟得了“一切肮脏与丑恶,在正义面前只是纸老虎,多行不义必自毙,邪不胜正”的大道。
毕业之后,有一日在公交车上,张同学再次遇见了偷人钱包的扒手,便不假思索的上前阻止。
于是张同学被接连捅了13刀,几乎丧命。
不教人明晓黑暗,加以防范,以便理性斗争、策略维权;反而大力溢美现实,徒能令人殉死而已!
说十五
政治老师提问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消费者在超市购到了假货,应该如何处理?”
刚上初二的小李同学回答说:“学生曾听说这样一个道理——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飧,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所以,那个假货若果不是很值钱的话,我不妨对其稍加责备,然后晓以利害,但并不退货。”
政治老师道:“什么意思?”
小李同学道:“所谓稍加责备,是为了展示我心不怯,尚有血气,让他不敢再行诈欺;所谓晓以利害,就是号召朋友亲人随我一起经常光顾,一则显示我人脉广博,二则显示我手握客源,三则显示我宽宏大量。如此一来,无论是出于脸面考虑还是利益需求,超市老板都不敢再坑害于我!”
众多同学都觉得小李说的或许还真是个办法。
政治老师不悦道:“如果人人都像你这么想,公民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如何展开?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如何提高?遇到这类情况,作为你个人来讲,首先应该对自己周边的亲朋好友尽到告知义务,而后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与依法维权能力,并积极举报制假售假的违法犯罪行为。当然,你还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或者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小李恍然大悟,把教诲默记于心。在受了所谓“校园标答”近十年的熏陶后,他开始步入社会。有一次,小李到超市购买面包,回到家后才发现过期,于是便因为这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店主发生争执,竟至闹上法庭。
由于案件涉及金额不大,影响面积不广,用了两年时间也悬而未决。
但小李为此事却颇耗心力,以致无暇他顾。最终工作也丢了,女朋友也闹着要分手。
大力推行弱化民智的一根筋式教育,即使把人害得比小李更惨,难道奇怪吗?!
说十六
某县高中二年一班的学生张晓强在上语文课时,时常感到压抑,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他的老师关切道:“是不是老师讲的太深,你听不懂,所以感到压抑?”
张晓强道:“不是的。而是短短一部《论语》,其间竟有四十多处提到让我们为了‘义’而放弃生命的言论,我因此感到压抑。”
老师道:“那也难怪!夏虫不可以语冰。你的年纪还小,并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义’!”
张晓强道:“可我的父亲告诉我说,‘义’字有它一定的适用范围,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义’就可能走向它的反面,并成为恶人之剑。”
老师道:“这怎么讲呢?”
张晓强道:“汉朝的名臣、易学大师京房在中央政府当官的时候,因政见不同与石显有了矛盾,后来京房被下放到魏郡做太守,而石显还在中央。京房害怕了,就上书给皇帝说:‘我的学生姚平对我说,我对你只是小具节义,还说不上是大义凛然。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前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赵高用事,有一个叫正先的臣子,看出赵高居心叵测,就非难、讽刺赵高,被赵高假以罪名杀了,从此赵高在政治上树立了威信,形成了赵高欺上瞒下、一手遮天的政治势力。到了秦二世,天下大乱,赵高指鹿为马,也可以说是正先促成的。现在我京房奉你的命令出来做地方官,希望你不要让我落个正先那样的下场,那就要让我的学生姚平耻笑了。’
由京房所讲的这个故事看,正先揭发赵高的阴谋,对秦始皇以及秦国来说可说是有节有义了,可是这奉行节义的结果,是自己脑袋搬家不说,反而促使赵高形成了专权的党羽和乱政的权力,最后导致天下大乱。那么这种不知思考、偏激狭隘的节义对世风的改变又有什么好处呢?”
老师不语。
张晓强道:“况且由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每个流派对‘义’的认知也颇不一样。对儒家来说,修缮六行,实践六德,就可以算作‘义’了;但对于喜好老子的人来讲,‘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才是‘义’的体现;谈到墨家,则认为‘大不攻小,强不侮弱,众不贼寡,诈不欺愚,贵不傲贱,富不骄贫,壮不夺老’是真正的‘义’之所在;至于法家,又把‘术以知奸,以刑去刑’当成道义的最高准则。由此可见,‘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说殊类异故,莫拘一式!现在教材动辄用单一的、抽象的、老掉牙的掌故诠释‘大义’,字里行间仿佛要我们必须为了既得利益者而殒身不恤、自我牺牲,我们因此感到害怕和压抑,不也正常吧?”
当一个国家人口众多,利益诉求此起彼伏,而统治阶级又无法一一满足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时,就干脆教他们去死。
说十七
儿子问:“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封建主义殉道夫’,就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却很少能培养出既能保全自身,又能造福百姓的济世之才,为什么呢?”
父亲道:“洋买办和老古董们纷纷寻找专家在课本上为自己的利益代言,他们双方只顾着抢夺舆论话语权,哪里顾得上教给学生既能保身且兼可以造福社会的宏论?”
儿子问:“这种半殖半封式教育,既抹杀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又不能真正汲取西方学问的有益氧分,恐怕只能把学生教成自我矛盾的精神分裂吧?”
说十八
某校的德育处主任对学生会干部宣讲说:“本校的‘大学生修养训练营’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发我院人力资源,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等几个方面也持续引导和帮助同学们积极向上、大展骏足。”
学生会主席道:“本年度我们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主任道:“我们打算着手开展新一轮的‘素质拓展计划’。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爱好和能力,对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指导,并就学生完善素质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目标,引导他们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各种义务劳动,以期全面发展。”
学生会主席道:“嗯,现在的大学生娇生惯养,应该补上劳动这一课。”
主任道:“学院的超市建设与及体育馆内的健身室建设尚未告竣,可让学生负责装修策划和具体实践。”
学生会主席道:“不错,这也符合‘学生治校’的理念。超市和健身室是服务大众的公共设施,其架构和风格的设计应由学生负责。”
主任道:“另设‘标新立异’奖一名,奖金2000元,‘匠心独运’奖两名,奖金1000元,‘吃苦耐劳’奖若干。合计一万元!我下午把钱拨给学生会,你去安排一下。”
众多大一、大二的新生见此,觉得这个活动既能锻炼自身素质,兼有证书和奖金可拿,都纷纷踊跃报名。
半年后,超市和健身室如期落成。董事会的张秘书夸赞德育处主任说:“还是你有办法,以‘锻炼大学生自身素质’为名,仅仅费了几纸奖状和一万元钱,就轻而易举的让学生们完成了价值30万的工程!”
主任笑道:“不过是些哄小孩子的老把戏而已!”
对“殉死”教育的防范原则:
1.如何辨识“殉死”教育?
有些人或许会茫然不解,殉死教育与伦理教育同样都以“高台教化”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眼前,究竟如何对二者加以分辨,从而接受正确的伦理教育,摒弃害人的殉死教育呢?
其实,殉死教育本身具有三大基本特征,足以使它和伦理教育区别开来。
其一,背弃“兼利主义”原则。在如今这个“兼相益,交相利”的时代,兼利主义“双赢”的价值观念无疑应引起广大青少年的注目。即服务他人、贡献社会应以自身能力为限度,以双方获得直接的物质利益或间接的精神财富为目的。而殉死教育所提出的道德标准,则具有极强的单向性、权谋性和御下性。
其二,违反最基本的人伦常识。墨子曾经有言:大不攻小,强不侮弱,众不贼寡,诈不欺愚,贵不傲贱,富不骄贫,壮不夺老。而殉死教育的荒谬之处,恰在于倒行逆施。它要求弱者为强者奉献,贫者任富者践踏。在权宦贵胄与平民百姓发生矛盾时,它反而要求平民百姓退避三舍;在当道者玩弄阴谋欺诈愚者时,它反而要求愚者逆来顺受。
其三,忽视道德教育中最基本的政策保障和现实环境。《管子·治国第四十八》中说道:“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的确,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百姓富裕,百姓富裕就容易治理,百姓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百姓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友爱上司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百姓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官方而违犯法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官员,一定要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以往推行殉死教育之人,不问百姓之贫贱,不兴惠民之举措,却企图让他们俯首听命、当牛做马、任己宰割,不也太霸道了吧?
今者欲令民众诚心效命者,不得不做到《管子·九变》中所提到的六点:1.令下属之父母生有所乐,老有所养,殷实富裕,安居乐业。2.治下的环境“兄弟既具,和乐且孺”,足可令人感怀亲慕3.自己所任之人在教训、习俗方面,爱民深厚,无处可寻。4.刑罚严厉而令不法奸佞畏惧。5.赏赐明正而令正直之士鼓舞。6.百姓无论处于何等身份,只要得建功勋,都有被提拔擢升的机会。
如果这些必要条件都被特殊利益集团所毁坏,还要推行“忠心事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理论,那简直是骗人去死。
2.改变“殉死”教育的三大战略
首先,明赏于前,决罚于后,发能中利,动则有功。《尉缭子》中的这十六个字,字字珠玑,与法家先圣韩非所言:“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深相暗合。誉、利、毁、罚这四个字,是大自然赋予政府治理民众的神器,誉、利是人们所向往的,毁、罚是人们所畏惧的。切切实实的用誉与利来对待那些在道德领域有建树的人,使之老有所养,温饱终生,名扬海内。而不许以蜗角虚名,蝇头小利,以慢其心。须知,赏誉薄而谩者,下不信;赏誉厚而信者,下轻死。对待那些丧行败德之人,便加以毁罚,使之如坠深渊,绝然无幸,则必得大治。当然,这需要朝野多种力量的结合,尤其需要政府与舆论监督部门双管齐下。其次,要注意“名外于法而誉加焉,则士劝名而下蓄之于君;功外于法而赏加焉,则上不信得所利于下”。如果超越法度或道德伦理之外的人,经过财团或推手的运作反而可以成名得利,而政府却不加以刑罚,那么百姓就不再相信自己用正当的手段会从政府那里获取利益,而转向使用非制度化的力量来进身牟取暴利了。
其次,改变道德模版。我们所制定的道德模板,应该是某人在急公好义之后,修成正果,身名两全的。如果现实中不是这样,为政者就要检讨为何急公好义,反而下场凄凉,所定制度和规范还有些哪些不足?今后如何避免急公好义者再受其害?而不应将此类案例作为模板,宣诸四海,以引起百姓对道德的嘲讽与恐惧。
最后,要做到“远见明察,烛私矫奸”。古有语:“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自古以来,都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对于做出同样举动的两个人,也不能不分别对其目的加以分辨,以免赏罚失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为教育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