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去新疆挂职值不值喀什挂职干什么工作

  干部挂职交流,是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特别是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之间交流合作,加强和推动某些方面的工作,给地方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随着干部培养交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干部挂职的力度逐渐加大,挂职形式也日益丰富。

  对干部个人而言,挂职意味着在新的单位、新的岗位开展工作,角色定位、沟通方式、干事动力都将发生变化。面对改变和挑战,挂职干部该如何调整状态、适应环境、有所作为?对接收单位而言,挂职干部是一笔宝贵财富,如何完善制度、用好这些干部?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思考的。本报记者采访几位挂职干部,通过他们的故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挂职敢动真碰硬,别人才愿意和你交心”

  从上级部门到基层挂职的干部,常常被期待着会带来资源、机遇甚至项目、资金。2013年底,王学勤从科技部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任上到云南玉溪市挂职,任市委常委、副市长,他面对的也是地方干部群众的厚望。

  “干部不是单纯来镀金的。”王学勤认为,挂职干部既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性地干好本职工作,更要团结好同事,管好用好下属。“团结不是和稀泥,既要注意工作方法,又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不能觉得自己是挂职干部就不敢动真碰硬。”

  动真碰硬到底先碰到哪儿?到玉溪挂职,个别干部的工作态度让王学勤有些诧异。周五交办的工作,在有的地方,周末加班加点也要干完,但个别干部要拖到下周一才开始布置,紧迫感、责任感远远不够。

  王学勤坦言:“有时感觉上级特别着急,可基层有些干部还是不紧不慢。”王学勤认为,该坚持的一定要顶住非议坚持到底。“来到玉溪后我就要求并坚持开好每周一的工作例会,雷打不动,由各部门负责人分别汇报上周工作部署完成情况、本周工作思考及目标任务,推着往前走、逼着去思考。”

  谈到效率问题,王学勤也很理解:“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任职,各方面的人情、利益就会盘根错节,有时候在制定政策时顾虑大,这方面挂职干部顾虑会少一些。”

  “端着官架子看一看转一转就走,有的基层干部就会糊弄你;认认真真帮着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干部和群众也愿意说掏心窝子话、愿意跟你一起‘战斗’。”王学勤感受颇深。到玉溪挂职中,王学勤分管招商工作,全市两年的落地资金就超过千亿。

  “项目落地,实际走一遭才知道有多难”

  “很多细枝末节,实地走上一遭,才知道有不少东西需要协调。”三年前,安徽合肥市交通局副局长沈满祥被下派到肥东县挂职常务副县长,三年后重回岗位,谈起挂职期间最大的收获,他觉得对政策从宏观把握到具体落地有了真切的体会。

  作为交通局下派干部,沈满祥挂职常务副县长的职务分工,被确定为市政管理、交通建设。虽是自己熟悉的工作领域,但真干起来,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呈钻石形状的肥东县,上头大下头小,中间被东西向穿行的高速高铁分割成南北两块。而要打通南北交通,办法只能是上跨(修桥梁)下穿(挖地道)。

  施工的安全性、工程的难度、施工量大小、对铁路运输的安全评估等,在沈满祥看来,每一项都要实地反复调研、论证,才能拿出规划方案。而要彻底打通南北交通,类似的项目工程,要完成20多项。

  更复杂的,是审批程序。“出于安全性考虑,规划方案要经至少十几个处(科)室的审核把关,有些大的工程还需上报铁路总公司批准。”沈满祥说。

  正因事务繁杂,两年挂职期满后仍有很多工作没完成,沈满祥又多干了一年,虽然“超期服役”,但他觉得挺值。“以前下发文件不觉着,但实际上很多事情看着容易做着难,要想把事情做成做好,必须要像搞自家装修一样来做精每个项目。”

  “老百姓的获得感,不能光看报表数字”

  2014年,张沛军从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会计师任上,前往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挂职担任副州长,从海外到央企、从央企到地方、从经济到行政,他的职业经历跨度很大。“我没有想过在挂职期间就能给这里带来太多改变,但挂职这个经历,对我个人来说却实在是受益良多。”

  “原来在企业做总会计师,看报表就基本上能了解企业运转情况,经营绩效完全量化、一目了然。可要搞行政管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他们对政策的意见和看法,这些都很难通过报表数字来衡量。”张沛军说。

  想了解实情,必须扎到村里看看。

  一次,张沛军牵头负责全州乡村卫生环境治理,在召集县乡两级行政主要领导开了动员会后不久,就带了两个小组下去检查。“下去虽然没打招呼,但基层没有不透风的墙。路边垃圾倒是都清理得干干净净,可群众是否真的被动员起来了?是否建起了长效机制?不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唠唠家常,你根本看不出来。”

  检查那天,张沛军带的组在路边没停,直接就扎到了村里。

  “乡里开会布置过么?”“村干部咋的说?”“县里有大干部来过么?”“那个干部电视上都见过哦?”看似不经意的东拉西扯,几个关键问题问下来,张沛军心里有了数。“经常是县里掌握的情况还没有我熟悉,一聊起来弄个大红脸。”

  不过张沛军坦言,他特别理解基层干部。“尤其是乡镇一级,事权财权都有限,工作任务又那么多,想兼顾确实很难。对于基层干部,来自上级的理解、支持和督促很重要。工作中发现问题,首要的是一起想办法解决。”

  “这里加班是常事,来自贸区就要多取真经”

  有企业上门会谈,程孟勇赶紧带上笔记本,坐进会议室,一边旁听,一边记笔记。

  这位“80后”小伙,是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目前在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经济发展处挂职锻炼。“我来了才一个多月,当务之急是要抓紧时间多学习。”程孟勇说。

  这次上门的是一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要整合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业务,就有关情况跟上海自贸区对接。程孟勇所在处的处长肖凡直接建议企业参与“跨国公司营运中心计划”,一旁的副处长李晓红当即比对企业状况,初步审核符合条件后,让企业立刻准备申请报告,争取下个月列入计划名单。

  正当程孟勇为自贸区办事效率赞叹时,肖凡主动说起自贸区在开发相关计算机系统,帮助企业加快出口退税流程。企业负责人喜出望外,要求加入试点。

  一个多小时的会谈,程孟勇体会到了自贸区工作人员主动作为、跨前一步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方法。“在这里,即使对超出权限范围的事务,也会撰写相关报告,提请相关部门协调。”小程说。“在喀什,通常是企业遇到问题上门求助,我们再设法解决。”

  自贸区的工作,给程孟勇的第一印象是节奏很快:“连路上行人都步履匆匆,工作虽然很忙,却条理清晰,一点儿都不乱。”

  在保税区管理局经发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沓又一沓的企业材料,办公桌堆不下,堆到了沙发上、地面上。工作人员都在埋头工作,电话铃响,接起也是寥寥数语,然后直奔主题。“每个人的日程都很满,加班是常事。”程孟勇的语气中带着敬意,“这些事务,多数都是自我加压、摸索经验。”

  程孟勇已开始学习自贸区的中转集拼、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业务。他颇为自信:“挂职只有半年,我要力争朝夕、多取‘真经’。”

  目前挂职干部主要有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干部“下挂”,即上级机关干部到下级机关挂职,比较典型的是通常所谓的基层锻炼。干部“下挂”也是干部挂职锻炼中数量众多、最为主要的一种形式。第二种是干部“上挂”,即下级机关干部到上级机关乃至中央国家机关挂职。第三种是干部“平挂”,是指国家机关各部门之间、各对口省市之间,互派干部或单向挂职的一种干部交流形式。第四种是“行业交叉挂职”,即不同行业之间干部的挂职,最常见的是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挂职。(记者杨文明 孙 振 孙小静 绘图:郭 祥)

△ 朱恩平认真检查工程质量。 (资料图片)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在深圳规划国土委工作十几年的朱恩平主动请缨,于2011年8月份赴新疆喀什挂职。

  适逢国务院批准设立喀什经济开发区,朱恩平担任了喀什经济开发区规划土地建设环保局首任局长,并兼任喀什市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喀什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等职。

  刚到喀什,朱恩平就接了一个“大活”——编制《喀什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发展规划要怎么编?谁来编?经过方方面面综合考虑后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要求一个月完成初稿。”朱恩平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利用深圳的智力资源,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座谈走访和多次修改,最终顺利完成了规划的制定。

  通过借鉴深圳经济特区规划经验,在喀什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和喀什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朱恩平在《喀什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中大胆提出了“一区四中心”的定位,即打造沿边开放创新实践区和区域金融中心、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区域经济中心、区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这个规划虽然只是喀什经济开发区的规划,但我们是从整个喀什地区的全局发展来考虑,实现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发展规划、产业规划的完全衔接、多规合一。”谈及这一规划,朱恩平言语中透露着自豪:“现在回头来看,我们对整个规划依然很满意,没有‘当初要是这样做就好了’,或者‘应该那样规划就好了’这类遗憾。正是有了符合实际的科学规划,才为具体实施提供了依据。”

  朱恩平说,一个月的调查研究更使他对喀什从不甚了解到全面认识,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地一些干部更熟。所以他很快就融入喀什。挂职期间,朱恩平将现代城市发展和深圳城市规划的经验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实现了系列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为开发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喀什经济开发区成立之初,面对缺人、缺钱、缺地、缺市政配套的局面,朱恩平不仅组织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规划的编制,还全力推动喀什市新、老城区建设。“我们谋定而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开发一片配套一片,科学制订实施计划,规划建设许可及程序的办理高度集中,所以效率很高。”朱恩平说。

  其中,在土地利用上,朱恩平坚持分期供地和最低容积率制度,最大限度保护了开发区的土地资源。

  “喀什经济开发区发展之初投资环境不是很理想,企业一来就想圈占大地块,而喀什当地求贤求资若渴,有企业愿意来很容易答应他们的要求。”朱恩平称,历史上有不少土地被恶意圈占的案例,土地一旦出让就很难收回。为了控制企业申请用地的规模,他提出实行工业用地最低容积率制度。“我当时坚持工业工地建设不得低于0.8的强度,通过这个制度实现集约节约用地,为当地节省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朱恩平将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总结为“超前建设”。“这种超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预留了未来的发展空间,二是实现产城融合,即产业和城市、人的融合。”比如在深圳产业园里,宿舍、民族欢乐广场、室内篮球场等文体配套一应俱全。工厂周边建有优质的办公楼,企业招商有酒店招待,还有规划和产品展示中心。

  为什么建那么多配套设施?朱恩平告诉记者,又是来自深圳的发展经验,“以前的城市规划标准里,工业用地的配套往往忽略城市配套,忽略人的因素,这使得发展后期必须进行工业厂房再改造,实现‘从厂区到城区’的升级”。因此,在喀什规划厂房时朱恩平就做了科学合理的配套。“我们对工业区的各种配套是结合城市标准来建的。”朱恩平说:“当时考虑得很多。当地较难招到工人,所以在吸引人的投入上花了心思,做到以人为本,主张建设工业邻里中心。”

  事实证明,朱恩平的规划和建设是科学的。5年后的今天,深圳产业园建成的14.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产业服务中心、人才公寓等均入驻满员,企业员工的居住和办公条件很好。“我没想到最终的效果能这么好。”朱恩平笑着说:“不仅进驻的企业和工人很喜欢这里,喀什当地政府部门也很开心,因为整个建设过程成本控制得好,每平方米竣工造价仅为1400多元,却用了非常好的材料,质量很有保障。”

  据统计,援疆3年,朱恩平全过程组织实施的大型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有20多个,开发区道路框架全面建成,市政配套设施及时跟进。重点推进的项目包括深圳产业园、深圳城、总部经济区、综合保税区等核心区域的建设,项目建设中的设计、材料、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4大项目都要经他审核。经过3年努力,喀什城北的戈壁滩上建起了一片现代化工业区和综合保税区,城东的绿洲中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已初具规模,正在向世人展现喀什魅力老城的现代化形象。朱恩平还带出了一支优秀的本地专业队伍,现在他们已成为喀什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行家里手。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从年初到年尾、从周一到周末,他都是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的同事这样说。

  朱恩平告诉记者,在喀什期间他始终不敢有一丝松懈,“因为承担了深圳和喀什两方面沉甸甸的信任。规划土地局是个责任很重的部门,援疆干部担任一把手的情况很少,所以我绝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朱恩平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援疆3年,他为喀什经济开发区从一张白纸到初具规模的巨变作出了突出贡献。

  返回深圳前夕,朱恩平被授予援疆干部最高荣誉——喀什市荣誉市民、喀什地区优秀援疆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并荣立二等功一次。(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新疆挂职值不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