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参观首都博物馆五月一日北京博物馆体现了什么文化自信

本报记者 张瑾 摄影记者 孙井贤 秦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徐州县(市、区)博物馆相继改建提升或重建新馆,遗址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建筑博物馆、私人收藏博物馆,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2021年,徐州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为苏北5市唯一的一级馆,民营博物馆圣旨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为徐州非国有博物馆的翘楚。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十年来,徐州各博物馆创新展陈,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城市记忆的保存者和记录者。

徐州博物馆改扩建,邳州博物馆、沛县博物馆、丰县博物馆等一批新馆亮相,十年来,徐州的博物馆的场所建设和配套设施不断提升,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

西汉采石场遗址+土山东汉墓+清乾隆行宫+陈列楼,四位一体,2012年10月,经过两年闭馆改造的徐州博物馆惊艳问世,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陈列面积6500平方米。十年之后的2022年,徐州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又被列入全市城建重点工程。投资1.8亿元的此次工程,在规模体量与内涵质量上整体提升,为徐州博物馆“馆升院”筑好基石。

“天工汉玉——徐州汉代玉器陈列”是徐州博物馆代表性陈列展览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体系完备的汉代玉器专题陈列。本月初,该展入选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百个项目榜单,推向全国。

今秋,新建的丰县博物馆即将开馆。新馆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其内设丰邑春秋历史展厅、龙飞中阳刘邦展厅、桑梓风情古沉船展厅等,承载丰邑历史、诉说凤城记忆。

在大风歌的故乡,沛县博物馆新馆于2012年规划筹建,2019年底建成,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余平方米,“青石镌史——沛县古代石刻陈列”“龙飞沛泽——沛县历史文物陈列”等展厅,展示了千古帝王乡的风采。

邳州博物馆新馆占地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2003年建成时,是当时苏北地区最大的县级博物馆。2019年,经历了5年提升改造的邳州博物馆,东夷肇始、古徐王都、长河流韵等展陈珍遗丰富,被文博界专家赞为“在全国的县级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2017年建成开放的睢宁县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睢泗流韵、金石永固等展厅,重点突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明,向观众述说了睢宁地区丰富璀璨的历史文化,

新沂市博物馆新馆于2002年建成开放,仿汉风格建筑古朴凝重,“花厅遗址”“小徐庄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皆是新沂地方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精髓。博物馆目前正处于提升改造的闭馆状态,预计年底完工。

一眼望千年,一馆览万象。今年7月,位于彭城广场的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3700多平方米的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外观壳体缓坡屋面微微翘起,犹如从广场地面掀起神秘的盖头,向世人展示漫长时光里的古城过往。

由此向南的回龙窝街区城墙博物馆,是在徐州明清古城墙遗脉上设计建造而成。从地下展厅走到下沉式庭园,一段保护完好的斑驳古墙,烙印着前人奋斗的印痕。

在第六代楚王龟山汉墓的北侧,是占地2.8万平方米的徐州圣旨博物馆,博物馆包括陈列馆与点石园两大部分,从不同侧面弘扬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2012年,圣旨博物馆新馆建成开馆,现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推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活起来、亮起来、传起来”。

秉承“打开围墙、开门办馆”理念,徐州各博物馆多措并举做好阐释推广,用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供给,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精神力量。

十年来,徐州博物馆大力实施“博物馆+”战略,做强精品外展,做好“徐博讲坛”等品牌社教,推出智慧博物馆,使精品文物得到多维度诠释,实现资源互动共享。2021年,徐州博物馆共接待观众27万余人,全年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教育课程活动80余场。

穿越历史长河,深读“丰邑春秋”。丰县博物馆内,一艘巨大的古船引人瞩目。此船发现于丰县梁寨的黄河故道清淤现场,船上遗存有较完整的生活用具,其舱面建筑构件更是填补了我国内河古船考古发现的空白。丰县博物馆借助多媒体高科技手段营造展陈氛围,用虚拟现实、数字展示等技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沛县博物馆重量级的展陈当属一楼的“青石镌史”展。此厅中央立有三方“大风歌”碑,见证着沛地自汉而来传承不辍的历史文脉。文化遗产唯有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才能焕发新的光彩。沛县博物馆新馆自开放以来,沛筑演奏、传拓体验、糖人制作等沛博课堂深受观众喜爱。

大墩子彩陶、徐国青铜器、西晋鹦鹉螺杯,邳州博物馆的馆藏让人目不暇接,一楼大厅两根3米有余的纳玛象门齿化石,被誉为“亚洲象牙化石之王”,为20万年前的产物。结合馆藏文物,邳州博物馆用现代审美和科学技术优化内容设计,通过动物化石公益讲解课堂等丰富的社教活动,让文物“活起来”,历史“动起来”。

睢宁在汉代是下邳国的所在地,睢宁博物馆展陈的汉画像石,画面精彩。展陈中央有一座被整体搬迁而来的明代砖雕墓,其上的彩绘壁画清晰完好。让文化遗产资源“传起来”,年轻群体是关键。为了使馆藏文物活起来,睢宁博物馆带着仿制文物模型、展板进校园,让青少年儿童了解睢宁历史文化,至今已有6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线上单次直播总收视达28万人次。

新沂市博物馆内,“花厅遗址”文物和发掘现场的复原展陈,见证了五千年前南方良渚文化特质和北方大汶口文化在新沂花厅的文化融合。继古开今,历史展陈之外,博物馆近年举办的“时代记忆·用镜头记录新沂变迁摄影展”等专题展览,让历史记忆不再模糊。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座桥梁,用润物无声的方式,给观众以文化启迪和精神传递。

“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文物合理利用,文物才能活起来。”徐州博物馆馆长李晓军称,“伴随着博物馆热现象的兴起以及社会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好地输出多元化的公共文化产品,是新时代博物馆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的新挑战。”

扬州网新闻热线:4 扬州网广告热线:1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寄奉稿酬。

聚焦智慧教育 创新高校教育管理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它能将知识理论转化为强劲的社会生产力,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智慧教育应运而生。与传统教育相比,智慧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它能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更好地培养人才助力。创新高校教育管理对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智慧教育的发展为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提供了新背景、新方向和新方法。推行智慧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由信息化向智能化的整体飞跃,是培养信息型智慧人才的内在需求。近年来,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一直坚持智慧教育理念,积极构建智慧校园,以智慧教学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育管理。

更新教育管理观念 

高校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对推动高校教育发展非常重要,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智慧教育是时代与教育共同发展的结晶,它要求教育多层次、全方位地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使传统教育向均衡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摆脱了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束缚,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在组织教育管理活动时,学校管理者摒弃了传统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了学生管理认同度。学校逐渐将智慧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创建了信息化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智慧校园数据中心机房,通过虚拟化超融合技术构建校园云平台,为学校各类应用提供可共享的网络、服务器和存储资源池,实现网络监测、一卡通、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为网络管理、学生管理和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及时对教育管理工作作出调整,努力创建一个和谐的智慧校园。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强调教育的开放性与创新性,使教与学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智慧教育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手段,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智慧教育理念下,学校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度融合,大力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功能,为学生创建智慧学习环境。首先,学校将智慧教育理念引入课堂教学,鼓励各学院教师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加深课程体验感和参与感,从而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其次,学校积极创建智慧教育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库,学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从平台上下载合适的学习资源,让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适应”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引导,协助学生管理好自己的课业。最后,学校通过公众号等平台开设各类专题活动,将大量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搬入微信课堂,鼓励并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学生自我探究发展。

智慧教育要求教育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智慧教育实施过程中,课前、课中和课后都需要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预习、学习和复习进行指导,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层鼓励教师深入理解智慧教育,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学生智慧生成,学习智慧教育方法,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名合格的智慧型教师,做好教育的引导者。学校不定期组织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教育教学信息化技能培训,邀请专业人员对利用智慧教学工具辅助课程教学进行全面讲解。同时,在校内和互联网平台上建立信息化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信息化学习的空间,帮助教师解决信息化教学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互相沟通、交流,分享信息化教学经验,共同备课,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学校鼓励各学院教师将培训结果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运用翻转课堂和在线教育平台等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把立德树人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

30年前,一张名为《我要上学》的图片震撼了国人。年仅8岁的苏明娟因此成为“希望工程”的代言人,命运也被改写。30年后,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苏明娟顺利考上大学、完成学业,工作后,她成为了捐资助学者。不得不说的是,苏明娟与“希望工程”的故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助学政策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工程”应运而生,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力的公益事业之一。30多年来,类似苏明娟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它彰显了爱的力量,也见证了教育的伟力。

但今非昔比,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9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经费投入有了坚实的保障。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健全,“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了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1999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3000多亿元,共资助1500多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在日前,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助学贷款额度。从这些与时俱进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真切地听到助学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时代进步、教育发展的声音。

如果说,30年前“希望工程”等资助项目所发挥的是兜底功能,是努力确保适龄学生有学上,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那么,今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助学政策体系已经十分完善。所不同的是,面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主题、新目标,面对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助学政策体系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更高的育人价值。

在后扶贫时代,这就体现在助学政策不仅要立足于兜底保基本的职能,更要提高资助的精准度和人文温度。要科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标准,准确把握“助”与“不助”的关系,要改进和完善资金分配和发放方式,优化助学资金分配比例,注重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特困群体和特殊专业倾斜,确保庞大的助学资金花在刀刃上,花出效益、花出温度。

这还进一步要求强化资助育人的理念,构建资助育人质量体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努力回答新时代资助工作的时代之问。

强化资助育人,关键在于夯实保障型资助的同时,探索完善发展型资助。学生资助不仅是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更要在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要持续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养成、素质培育、精神追求等方面发力。要努力实现“扶困”与“扶智”“扶志”相促进,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着力培养困难学生发展性能力。要引导受助者,完善人格、向美而行,像苏明娟们一样,从“受助者”变成主动传递爱心、担当社会责任的“助人者”。

强化资助育人,还要善于发挥学生资助的“奖优引领”功能。要探索项目化资助模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资助政策,引导青年学子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心怀“国之大者”,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把自己锻造成才,在回报社会、报效祖国中绽放青春光彩。

构建博物馆与高校连接新纽带

据媒体报道,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这份文件不仅是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大力推动博物馆文创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而且聚焦当前制约文博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明确提出要推动试点单位与文化创意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开展合作。

高校与博物馆的历史关联,早已有之。进入21世纪后,馆校合作重心主要放在如何发展和提高博物馆对教育的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水平。随着博物馆文创热潮的兴起,涌现出了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一批“网红”博物馆,创造了可观的文创收入。但放眼全国,仍有不少博物馆的文创开发还停留在售卖低端旅游纪念品的层次,也暴露出当前博物馆文创开发人才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现有博物馆人才大部分集中在文化、考古、历史、展陈等专业,而创意研发、经营管理、营销推广类人才非常紧缺。其次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博物馆内部文创开发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不能较好地适应当前文创消费年轻化、时尚化的新趋势新要求。再其次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由于人才政策、工资薪酬等原因,博物馆系统很难招募到高端文创设计人员。

育才引智方得源头活水。如何将博物馆的设计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实现高校智力资源与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双向对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馆校合作开发系统课程。高校可将博物馆文创开发纳入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教学培养体系,将学生课程考核、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与博物馆文创开发深度结合,特别是与博物馆合作开发慕课,同步将课程向社会开放,这样可以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和社会力量关注博物馆文创。此举在国际上已有成功先例。

二是搭建馆校文创开发联盟。高校可与博物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课题委托、专项基金扶持、特色文创研发奖励等形式,为博物馆量身定制文化挖掘、创意集成、产品转化、传播营销等一揽子解决方案,辅导博物馆进行文创开发实践创新。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建立文创开发工作室,以项目为依托,以促进优质成果转化为导向,确定权责与利益分配方式,引进创意设计类企业和知名设计师团队等进行联合开发,促进深度交流与务实合作。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与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与中国博物馆协会、湖南师范大学与湖南博物馆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是打造文创开发虚拟实验室。高校可与博物馆合作建立文创开发虚拟教学与体验中心,利用数字交互技术,整合声音、视觉、文化、风俗、舞台、互动技术等要素,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与服务开发的新形式和新载体,共同开展智慧场馆、馆藏资源数字保存展示与传播等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与实体建设。例如,西北大学与青海、甘肃的考古、文博单位共同打造沉浸式考古虚拟互动教学实验室,整合考古学与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技术的专业知识,推动文化遗产教学的数字化进程,这也是国内高校中首个使用虚拟技术再现考古场景的教学模式,为馆校合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吸收和转化馆藏资源,以创意重构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新产品,并在市场中寻求价值认同,已经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通过文创开发的纽带连接博物馆和大学,不仅能推动高校成为博物馆文创开发的参与者,也能切实助力我国文创专业人才的培养,推进博物馆由收藏中心向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教育中心转变。

积清源活水 养浩然正气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被誉为“教育管理干部的摇篮”。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史、院史和党的干部教育史,构建起领导表率、全员参与、突出实效的学习体系,不断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助力党的教育伟业。

循脉而行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感染力

5月30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及党委委员、教职工代表来到位于江西瑞金的“中央教育干部学校旧址”,举行“循脉而行”实践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央教育干部学校”可追溯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前身,是学院“寻根”调研的溯源地。通过参观旧址及其展出的珍贵照片和先烈遗物,大家深受触动。“先辈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我们一定会继承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为新时代的教育干部培训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教务部主任刘亚荣说。

“循脉而行”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从年初开始,学院组织了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活动,先后邀请专家举行4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15次专题学习,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学院还开通了“教育部直属机关网上党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完成了近900小时的“党史百年”线上学习。

量大质优的党史教学收获了丰厚的学习成果。学院编纂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百年简史》,19个党支部和6个青年学习小组编辑整理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学习成果汇编》。通过学习“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25个重要精神及其案例,党员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拳拳初心。

为了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感召力,学院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就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历史事件和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历程制作主题宣传展板。学院内不仅上演了“哈尔滨音乐学院红色经典作品专场音乐会”,更在“清源·美苑”艺术角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青春·足迹”学生党建主题创作特展。一首首激荡蓬勃的红色歌曲,一件件极富创造力的青春展品,生动地表达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无限忠诚,抒发对党的真挚情感和深情祝福。

结合干训业务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作为教育培训全国教育系统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党和国家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及时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四史”学习内容列入所有干训项目教学计划,相关课程占比显著提升。

学院组织编写《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迈向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治理》《构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5份学习材料,并遴选重要书目列入干训学习参考资料,切实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在培训中,通过建立临时党支部开展学习读书会、知识竞赛、实地考察,邀请英雄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亲历者、见证者进课堂等形式丰富的活动,促进学员政治理论和党性修养双提升。

为了提升全体教职工的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学院还先后分3批组织151名党员干部赴山东沂蒙干部培训中心、四川绵阳“两弹一星”学院、浙江嘉兴南湖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干训规划编制工作一直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成工作实绩,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赴全国12个省市44家单位(机构)开展了深入调研,为“十四五”干训规划编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在调研中注重将‘十四五’干训规划大调研、大讨论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既提升了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又结合干训业务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通过这种方式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学院力量。”学院党委书记侯慧君说。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如何将这本“书”讲得生动、学得透彻,是学院始终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学院各党支部积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模式,从3月份开始,开展了50余次专题学习活动,涵盖了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多种各具特色、注重实效的学习方式。从主题微党课到党史公开课,从展览参观体验到读书交流会,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深入。

青年干部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新鲜血液,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党员的党史学习教育,学院充分利用青年学习小组的形式,发挥“院领导+教授”双导师制优势,指导青年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第一组青年学习小组从“五老火锅宴”“毛主席的补丁睡衣”等党史小故事切入,以小见大,谈感想谈体会,纷纷表示要坚守入党初心,苦练本领,锤炼品行,让青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绽放绚丽光芒。

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最终要转化成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学院组织了首次“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为青年干部、教师制定了“一人一策”职业发展规划行动,还通过增设定点医院、建设职工自助洗车点等措施强化服务保障,真正做到了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高度概括了这一历史进程,明确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本版刊发两篇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文章,供大家参考。——编者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系统回答了现代化目标方向、领导核心、方式手段、保障条件、外部关系等问题,为破解现代化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把现代化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推进现代化的特殊经验相统一,不仅为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勾画了蓝图,而且有效破解了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共同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新贡献。

破解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的难题。现代化是人类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其目标和归宿是现代性。近代以来,人们往往把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认为现代文明就是资本主义文明,现代社会就是资本主义“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在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巨大进步作用的同时,对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现代性展开了科学的批判,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内蕴的矛盾、冲突和悖论。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还是沿袭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困境,都暴露出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重弊病。人类究竟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给出的答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本质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协调、整体、可持续的显著优势,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片面、单一、畸形的现代化模式必然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等矛盾,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破解谁来领导和组织现代化的难题。完成现代化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但现实情况是不同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能力上存在明显分野。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有些国家的现代化得以迅速启动并深入推进,另外一些国家的现代化则彷徨徘徊甚至踟蹰不前。造成各国现代化能力参差不齐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是否有坚强可靠的领导核心和组织力量。作为系统性、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过程,现代化是一项高度复杂的事业,既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有效汲取社会资源,又需要统筹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尤其是对于人口规模巨大、内部差异性强的国家而言,只有具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才能驾驭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族群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把整个社会的力量调动起来朝着统一的目标前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破解这一难题的方式,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现代化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从根本上确保了现代化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我们不断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使现代化事业有了可靠的主心骨和无比强大的凝聚力。

破解如何有效推动现代化的难题。现代化是一门科学,需要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运用符合客观规律的手段切实有效推进。许多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这些关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的过分倚重国家和政府的权力引导发展,结果阻滞了社会的成长发育、抑制了市场的活力,最终导致现代化不可持续;有的采取“休克疗法”,结果在短期内使社会经济承受了巨大冲击力,带来了巨大震荡和混乱。面对如何有效推动现代化这一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采取了以循序渐进和适度平衡为核心的科学手段。通过民主集中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又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了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的生动局面;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既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了政府的作用,形成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把人民群众视为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根本依靠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与此同时以顶层设计引领发展实践,通过系统性、整体性的谋篇布局实现改革新突破,进而开创现代化新局面。

破解如何保障现代化成果的难题。历史并非线性发展的,现代化不可能一路高歌猛进,前进道路上处处充满荆棘,必然面临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倘若缺乏有效的手段保障现代化的成果,短期内取得的成就最终很可能以发展停滞甚至“逆发展”的悲剧收场。历史上有不少国家曾经历了现代化起飞阶段,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没有保持住,现代化进程被社会动荡、政治衰败或者是外部力量的干预打断。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巩固成果,为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另一方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实现发展和安全互为条件、彼此支撑,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破解如何处理本国现代化与世界关系的难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是孤立的行为,它必然与世界发生联系。在如何正确处理本国现代化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一些国家走过弯路,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有的将本民族的现代化与他国的现代化视为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关系,走上了霸权主义、侵略扩张的道路;有的把本国的现代化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幻想通过走别国的发展道路甚至依附发达国家的援助实现自身发展;还有的干脆无视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推行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甚至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走的则是一条和平发展、开放共享的现代化新道路,既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在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发展自己的同时,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集中精力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的巨大实际贡献;与此同时,中国还担负起大国责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并以自身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推进世界各国经济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底蕴。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系统回答了现代化目标方向、领导核心、方式手段、保障条件、外部关系等问题,为破解现代化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条道路必将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国际影响力和全球吸引力,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发展有“根”的特色乡村教育

“乡土性”是乡村教育的底色,乡土文化中灿若星河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村规民约、话语体系、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与实践智慧。乡村教育作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实现特色发展的落脚点在于乡土文化独特性的表达。促进乡村教育在育人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建设上与本土文化、地域特色、生活世界紧密结合,在振兴乡村与乡村教育背景下具有积极意义。

乡村教育特色发展面临挑战

乡村教育中本土文化经历着较强的价值涤荡。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乡村生活样态与价值内核逐渐瓦解,乡村青少年对本土文化价值的忽视与漠视、对城市文明的羡慕与向往、对乡土身份的自卑与厌弃,造成他们在未来身份预设上的城市化取向。他们以“跳出农门”“走出大山”为人生愿景和自我鞭策,以“读书”“考大学”为跳板,争相汇入城市文明的浪潮。这种“向城性”涌动冲击着乡村民众原本对社会和教育的信仰及价值理念。

乡村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名实不符的现象。乡村学校仅在空间意义上姓“农”,课程内容与乡村生活经验脱节,礼仪、习俗、方言等乡村社会文化符号式微。习惯生活化有限符码的乡村少年,在接受、理解、概括、表达逻辑化精密符码时相对困难与迟缓。教学理念、资源和技能的欠缺,也使乡村学校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上亟待改进。

乡村教育发展主体存在习惯性依附。乡村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呈现出对政策倾斜的依赖,乡村教育主体对乡村教育发展缺乏主动性。乡村教师在乡土知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其自主决策权让位于专家意见,本土教师的话语权未得到充分体现;乡村学生更是期望以读书为跳板跳出农门,将未来理想职业预设成城市生活相关的种种身份;乡村民众对乡村教育发展的认可度低、参与性弱,忽略自身作为“区域内民众”在乡村教育建设中具有重要“参与和创造”作用,对乡村教育发展漠不关心。

乡村教育要体现文化自信

振兴乡村教育,要坚定乡村教育的文化自信。乡村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乡村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文明繁荣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乡村教育要传播现代文明、开拓时代眼光、推动产业转型和推动乡村振兴。同时,乡村教育也要认清,乡村教育具有承载传统文明、贴合自然的特点,彰显民族性格和乡土文化的本土性特点是乡村教育延续传统文明血脉的根本保障。乡村教育一手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一手传播先进现代文明,要将两者捻在一起,搓成促进乡村少年弘扬文化自信、寻求时代发展的引绳。

乡村教育要确保文化土壤的统整弥合。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个体,不能一边将其身上的文化与其隔离开来,一边还要让他保持心智上的健全和完成的自我。要把学习者的文化价值观、行为参考模式引入教育教学,更紧密地匹配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实际经验。要关注学生“拥有什么”而非“缺乏什么”,通过在课程中引入学生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历史故事、传统经典,在教学中引入学生熟悉的表达方式、学习经验,在家庭文化和学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乡村教育要涵养文化胸襟。乡村教育肩负着对优秀乡土文明的传承,但在回应乡土文化的同时,又不能滑向价值一元性的极端。需意识到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两者之间并非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打破封闭自守,吸纳现代文化的积极思想和内容,是乡村教育适应时代变迁带来的外部挑战、满足自身内部生存需要的重要途径。

乡村教育要关注文化生态

乡村教育要呼应地域文化性格。乡村教育目的设计需呼应地域文化性格、回应乡村教育身份,关照乡村生活样态和乡村少年完整人格的培养,注重培养对乡村生活适应良好的乡村少年。引导乡村少年进行文化创新,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文化观,对自身固有的文化进行反思评价,在未来想过的生活和职业愿景上保持理性抉择,培育兼具乡村文化底蕴和世界参与能力的乡村少年。

乡村学校教学内容要关照城乡文化。在课程编制上将课程知识与乡村生活世界中的道德、观点、习俗和传统等社会文化,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自然文化,语言、经验、劳作、生产等生活文化相融合,既囊括以书本知识为主线的间接经验,也积极拓展直接经验和自然知识学习的广阔空间,在链接两者过程中实现文化融通与弥合,促进乡村教育的特色发展。

乡村学校教学方式要善假于乡村场域特色。充分利用生活片段、劳动场景、山林田野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贴合其实操性、感受性、自然性、生活性,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凸显教学方式的“活”。以体验、参与、观察、实践的田野教学方式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渗透教学语言的“土”。乡村少年知识面跨度不广,但乡土知识和生活经验丰富,动手实践能力可圈可点。要让这些特征转化为教学的契机而非障碍,让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匹配。

乡村教育要培养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乡村教师应当敏锐觉察教育教学环境中的文化生态及其与学生发展的关联,并做到以下五点:反思自我的文化透镜,意识到个体经历和身份会影响文化多样性的信念,敏锐捕捉、理解和欣赏乡村文化的历史、经验与价值;结合学生文化背景开展课程和教学,通过剪报、文章、歌曲、戏剧、寓言、民俗、游戏等反映乡村学生相关经历的主题和资源来补充传统课程;将真实世界引入课堂,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家庭和村落的价值;对所有学生保持高期望,搁置文化偏见,对乡村少年的能力和学术发展都保持高期望;与家庭和当地机构紧密合作,发展与家庭、机构的信任关系,为学生发展争取资源。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蔡其勇系该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百年党史 汇聚创新力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怀化学院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科技工作协同运转、一体推进,引导全校科技工作者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传承红色精神、汲取智慧力量,推动学校“十四五”科技创新事业起好步、开好局,为增强办学核心竞争力、提升办学层次注入强劲动力。

在学习教育中坚定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无穷的精神动力。学院引导全校科技工作者向李四光、钱学森、袁隆平等人民科学家学习,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打起砥砺奋进的精气神。

全校教职工进一步增强科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科研成果写在怀化大地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当前建设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高校“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对接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对接武陵山片区科技创新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自觉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与责任,在国家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学习教育中擘画科技工作发展蓝图

怀化学院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中医药健康、电子信息产业链、绿色食品加工等怀化市重点产业链,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优势学科与专业群协调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化工等专业群建设提升学科研究水平。加大生物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设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民族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力度,使学科结构更优化、定位更准确、重点更突出、特色更鲜明。

实现学校科研突破性发展,必须依靠集体力量,而科研团队建设离不开科研平台的支撑。学校将建设好“一馆一院七中心”校级综合科研平台,打破学院、专业壁垒,组建跨学院、跨专业科研团队,培育学科领军人才。同时,加强梯队建设,加大对青年科研人才支持力度,拓展青年教师科研路径,为争取大项目、创造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怀化学院主动对接怀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抢抓“十四五”开局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政策机遇,围绕武陵山生物健康医药、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与智能控制、城乡区域治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领域,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加快与怀化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领域全方位战略对接,打造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同体。倡导开放科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努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

在学习教育中推动科技工作再上台阶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启示我们:学校要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全体师生员工必须进一步提升精气神,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担当新使命、彰显新作为。

学校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国家科研项目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0项。强化横向课题研究引导,推动100万元以上横向项目数逐年增加,实现科研经费年均增长20%以上,“十四五”结束时学校迈进年度上亿元科研经费院校。将紧紧围绕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重点建好现有省级科研平台,力争新增4—6个校企、校校合作的省级科研平台,实现学校拥有或参与1—2个国家科研平台新突破,力争1—2个科研团队成为省级科研建设团队。科研成果方面:力争每年发表80篇以上高水平论文;获得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产品品种权等800项以上,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0项以上;取得省级科研成果奖7项以上,在省部级及以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获奖等级上取得新突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0项以上,成果转化经费500万元以上,支持科研人员成立2—4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企业。“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做好3个省级及3个校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验收筹备工作,保合格,争优秀。力争新增3个以上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建设学科。优化校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布局,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和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集中力量支持生物与医药、金融、电子信息等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点建设,力争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评审。

怀化学院已锚定目标,力争行稳致远。

以艺术教学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三峡大学结合主题党课和讲座,通过各学院的实践活动践行党史学习教育。例如到烈士陵园、红色根据地、档案馆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党的发展历史。其中,艺术类教学与活动因直观和趣味性而深入人心,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以丰富而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党的生日献礼。

影视作品以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再现历史事件,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精神力量。从探索其固有的社会功能角度看,影视作品如同构建在时光两端的光影长廊,让人们得以及时回顾党的发展历史,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再现,是不被岁月掩盖的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闪光精神。三峡大学材化学院、艺术学院、医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理学院等单位分别组织师生集体观看党史动漫专题片和教育短片、献礼片,结合党史纪录片的观看,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件“学党史 庆百年”,通过对主旋律经典影视作品的赏析,在通俗并兼具娱乐功能的作用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教育的双重作用。影视作品作为教育载体能够为党史提供文化资源,优秀的影视作品在和平环境中对党史的创新发展和时代精神的表达,可以提供文化的基础保障。

学科竞赛在高等学校教学中被日益重视起来,各高校由专门工作人员配合教师协力完成。三峡大学鼓励并组织学生以艺术类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毕业设计为基础,参加学科竞赛,将专业理论应用于参赛实践。

例如艺术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别赛事。经管学院在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决赛中获华中赛区二等奖,九歌合唱团在第十六届中国合唱节成人组混声合唱中获金奖。其他单位则积极组织参加百个支部唱百首红歌合唱比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展、微电影作品竞赛“红色剧本杀”等校内活动,发挥学科竞赛作用,号召大学生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拓宽艺术视野、提高专业素质。此外,党史学习期间各单位还组织党史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优秀主讲人评选等活动,通过赛事的组织和举办,以教学和实践思考党史、落实党史学习教育,达到以赛促教,促进教师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毕业生提高专业竞争力。

文艺演出具备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以艺术和科技结合彰显时代性的文化艺术成就、表现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文艺界以精彩的文艺演出为建党100周年送上祝福。高校是文化艺术界重要阵地,与媒体联动聚焦人民群众宣传党史,表现了党对各民族力量的凝聚。三峡大学在2021年6月底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党的生日,实现党史在社区群众中的主题宣传教育。参演师生以对党史宣传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以竭尽全力的精神“悟思想、办实事”,亦从党史学习中获得前进力量。学院间的联合文艺演出,也抒发了爱党爱国情怀。以演出形式借鉴党史宝贵经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亦时刻都不能忘记党的历史。

党史学习教育任重道远,是新时代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以艺术教学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有利于提升道德素质,激发爱国、爱党精神,也是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并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开阔视野的根本方法。

研学旅行需着力教育设计

“双减”政策落地后,研学旅行成为教育市场热点,一些培训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这片领域。研学旅行市场下一步该如何做到规范和健康发展,值得讨论。

研学旅行该如何界定?要遵从什么原则?我国相关文件对此有着具体解释。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要遵从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则。

“双减”实施后,研学旅行如何助力学生素质提升?如何真正实现多方共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途径入手。一是在研学旅行中渗透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在当前形势下,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引导孩子自发爱上科学、爱上探索,尤为重要。但一些地方的科学教育拘泥于书本和课堂较多,而研学旅行能充分调动孩子爱玩的天性,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这个过程为他们后来的选择研究和专业方向提供了必要的感性认知。“双减”政策实施后,通过研学旅行,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提升其核心素养,消除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可以真正做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开展乡村研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情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在周末和寒暑假,会空出来更多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开展乡村研学有助于让学生了解乡土中国,树立正确的国情观。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省内城市近郊更适合开展乡村研学。城市学生到野外去、到乡下去、到大自然中去,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空间,强化了劳动意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三农”问题有了切身感受。

对乡村学生来说,开展乡村研学是他们了解城市同龄人的一种新途径,城乡学生通过交流可以找到对方的可学之处,实现相互尊重和彼此欣赏。同时,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相互流动,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改革,助推乡村振兴。乡村研学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可以通过社会公益组织的深度参与,还可以利用新媒体营销,如校园微拍大赛、特色村庄打造等形式来推进。现在,农村产品电商平台、乡村民宿及营地管理系统等新手段也可以服务于乡村研学,让乡村研学更加方便快捷且具有时代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育也要大力改革,研学旅行因此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乡村教育还承担着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命。通过乡村研学,学生在对农事谚语、乡村建筑、乡土智慧的了解过程中,能培养自身对国情民情的科学认知。同时,乡村研学还能让参与者对“粮食安全观”、国家安全观等有着更加直观的认识,这些是课本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较难实现的。

三是拓展红色研学,改变陈旧的德育说教模式。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各地从多角度、全方位挖掘整理了许多党史新资料,并通过高科技手段加以精彩呈现,这为红色研学注入了新活力。建议各大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配合“双减”政策,加大免费开放力度,及时更新展品的展示内容和陈列方式,并主动对接学校,以灵活、多变的研学主题“课程包”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党史,提高政治领悟力和“永远跟党走”的思想觉悟。在关注多方共赢的同时,还要从市场角度关注研学旅行市场如何健康发展,要在公益性与市场性上找到平衡点,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面对巨大的市场,教育培训机构自然不会放弃机会。

研学旅行市场要健康发展,必须抓住两点:一是必须秉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二是要配套制定严格的研学市场管理机制。研学旅行注定是一个高技术含量、高服务水准的综合项目,为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合理现象,相关部门及学校不仅要制定最高限价,更要有最低保底价。要严格市场准入机制,开展研学机构的科学评价考核,同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

地方政府和学校在研学运作中实际上都有可以主动作为的地方。地方政府可以参与制定区域研学的总体规划,教育的公益属性迫切需要政府在宏观规划上积极探索、突破与创新。一些地方利用当地特色资源,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研学小镇,既丰富了研学资源,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值得借鉴。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引导学校合理规划研学旅行,不倡导学校按照年段大规模开展研学活动,应大力提倡小班制、定制式的研学方式,还可以让家委会组织研学。学校在组织研学活动中,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同时,应让专业的保险公司介入,而不该因偶发的安全问题因噎废食。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共同担起监管责任,对研学机构加强监管、科学评价,使之规范有序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1年参观首都博物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