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疆高考代价太大移民到青海划得来吗

  青海省教育厅5月13日向社会公布了被取消在青海参加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173名考生的名单,这是青海省实施高考移民封堵政策后查处的第一批考生。

  据了解,2002年12月以来,青海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在认真审查的前提下,对能够提供户口簿、身份证、家长单位证明(或街道办事处、乡镇证明)等相关证件的2000多名在省外读高中的考生进行注册,其中2003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应、往届高中生有1016人。

为堵住“高考移民”,省招办将这些考生的基本信息刊登在《青海招考指导》上,下载到青海招生网站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与此同时,省招委、公安厅还联合发文,要求各地招办、公安局对这部分学生的报考资格做进一步审查。截至目前,通过群众举报、审查询问等,全省累计查出“搭桥生”、“空挂户”、伪造学籍及不符合条件的省外在青报考生173名。另外,还有45名省外学生主动放弃了在青报考意愿。

河南是我国的高考第一大省,高考报名人数已经突破一百万人,是我国高考人数超过百万人的唯一省份,竞争非常激烈,要想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需要考到700分左右才有机会,非常困难。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同学们都以考上清北为荣,因此,一些人就想要通过“走捷径”的方式考入清北。

高考移民就是典型的一种方式,所谓高考移民,主要是因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各地区教育发展程度不一样所导致的一种社会现象,也就是部分考生为了考上一所更好的大学,其家长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径,将自己的孩子操作到录取分数更低、录取率更高的地区参加当地的高考,从而考上更好的大学的一种方式。

从地区来看,学生主要是从高考竞争激烈的省份转移到录取分数更低的地区,比如,北京、天津等地的重点大学录取率较高,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在这些地区的招生人数较多;此外,还有部分地区的教育较为落后,学生的考试分数较低,比如西藏、青海等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很低,一些高考大省的学生都希望在这些省份参加高考,从而考上一所更好的大学。

案例研究:河南省的一名考生,刚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被取消入学资格,只因高考移民

河南省的一名刘姓家长就是这样操作的,就在高考前夕,这名家长将儿子的户籍转到西藏,但是自己儿子的高中三年都在河南省的重点高中读书,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下,儿子成功在西藏参加高考,高考分数也达到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成功收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然而,由于被查出高考移民的情况,他的儿子被取消了北大的就读资格,真是得不偿失。

不同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不一样。笔者以2022年清华大学在各省的第一批次高考录取分数来看,河北、河南、山东省的录取分数线将近700分,而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分数线仅仅为五百多分,题目难度还不一样,由此可见,这些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程度非常大。文中这名考生就希望利用高考移民,从而达到考上清北的目的。从分数来看,由于两地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巨大,分数差距很大,如果成功了,考生就仅仅以普通985高校的分数进入清华北大了。

实际上,参加异地高考需要很多条件,不仅需要当地的户籍,而且还需要在当地的高中读书,但是部分人员利用学籍空挂的方式进行高考移民,这是违法违规的行为。一旦被查处,即使考生已经顺利进入大学读书,还是会被“退学”处理,甚至还可能被取消三年的高考资格。

这些违规人员被退学了,当地的考生也会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为清北在每个省份的录取人数是一定的,这些人员相当于占了当地的名额,当地人少了一个清北的名额。希望2022年门加大高考材料的审核力度,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希望各位家长不要总想着走“捷径”,一旦被查处,将会得不偿失。

你怎么看待高考移民,欢迎留言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新疆高考代价太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