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需要细心护理的老人,求靠谱的和熹会养老院院

我发现,现在年轻人和家里人吵架,无非就是围绕着两个话题,一催婚、二催娃。

不知道是受到什么风气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好像普遍都比较恐婚恐育。大家都推崇丁克,一个个地在网络上云养娃,无痛当妈。

很多人都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拥有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年轻的时候多赚钱,多攒钱,不结婚也不生娃。等到老了以后,就和自己年轻时结交的朋友一起入住养老院。


没事儿喝喝小酒、搓搓麻将、跳跳广场舞,悠哉悠哉地度过自己的老年生活。

谁不想一个小院,两三好友,三餐四季,彼此互相温暖,过着神仙一般的养老生活呢?

说实话,这样的生活我也想要。

但是,凡事不能冲动。当我去了解了关于养老院的种种事件之后,透过自己的幻想看到了现实,心里就开始打怵了。

原来养老院背后的内幕,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

现在在很多人眼里,养儿防老已经是一个很落后的观念了。


大家普遍都觉得,将一个孩子养大成人需要付出的成本远大于回报。所以大家很向往和朋友一起住进养老院的生活。

可能大家认为的养老院,就是每天有人伺候你吃饭、穿衣、洗脚、睡觉,有些人还觉得护工会陪你谈谈心,给你捏捏肩。

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但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你想啊,你在年轻的时候有大把收入都很难享受到这种待遇。等到老了嘴歪眼斜,那凭什么就能享受到了呢?


在你有能力行动,能自己取外卖,能自己吃饭洗衣服的时候,其实根本用不着去养老院,也根本就不需要为养老的事情发愁。

以我国现在的国力,对老年群体的补贴其实并不少。所以身体还算健康的老人,一般都能够自己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完全没必要向养老院砸钱。

如果你还足够健康,没有成为失能老人,其实并不建议住进养老院。

注意这里,我提到了一个词——“失能老人”,那么失能老人是指哪一类老人呢?


失能,是指由于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身体或精神上的损伤,导致生活或社交能力的丧失。

关于失能老人,是指失去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的老人,如无法起居、穿衣、吃饭、大小便、洗澡等等。

根据CCTV的数据,中国老人在80至89岁阶段,重度失能的概率为12.7%。

这些人呢,才是真正需要养老的人。

如果家里有失能老人,一般都需要身边不离人,不说24小时实时监护,也得隔一会儿就观察观察老人有没有什么需求。


现在大家都要赚钱养家,要全职在家照顾老人恐怕有些不太现实,那么送他们到养老院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老人才需要开始真正地思考养老的事情。

那些口口声声说着不要孩子,和好朋友结伴养老的人。和你结伴的人可没办法伺候你穿衣吃饭,也不可能帮你端屎端尿吧?

能真正提供这些服务的,只有养老院里的年轻护工。


很多人可能还在想,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自己年轻的时候赚到足够的钱,一定能找到一个舒舒服服的养老院安度晚年,高枕无忧。

实话告诉你,这想法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前面我说,对你服务的无微不至的养老院不是没有,只不过以你攒的那些钱,可能是进不了这些养老院的大门。

超级富人兴许可以,但工薪族那就别想了。指望自己存的那几十万块钱,就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完全算是痴人说梦。

不是我打击你,事实就是如此。

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结果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养老市场也被逐渐拓宽,那么养老院的价格只会越走越高。

一些有能力的人,可以为家里的老人提供去养老院的机会,接受专业人士的照顾。


据调查,九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对他们进行资助。

那些不想要小孩儿,打算自己花钱住养老院的人呢?仅靠自己的退休金,可以支付得起养老院的费用吗?

让我带着大家来算一笔账,目前,不同档次的养老院价位也不一样。

高端社区养老院,那种依山傍水的小别墅,只是月租金就需要两万多。再加上各种服务收费,平均每月每人需要支付上万元的费用。


中端医养结合中心,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一般少则2~3千元,多则6~7千元都有。

低端普通养老院,10平方左右的房间、每个房间住上三、四个人,每月收费就相对便宜些,身体状况良好的老人,只需要支付床位费、餐费和管理费,差不多1500元左右。

而行动不便、患有疾病的老人,需要安排专门的护工,一日三餐都有人照顾,单护工费就得2000元以上,再加上其他费用,每月怎么也得花费4~5千。


再来看看大家的退休金大约有多少。

据2018年数据统计,全国社会平均养老金大约在2700元左右。除了上海市平均养老金3799元,北京市3959元,大多数城市的平均养老金只在2000左右。

所以单纯地靠养老金生活,可能连最低端的养老院都住不起。

除此之外,即便你拥有能够住进养老院的积蓄。

那么无儿无女的你,也很容易被养老院轻易拿捏。

这是我最想和大家说的,关于养老院的另一个内幕。

在法律上,失能老人是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他们需要一个监护人。就像未成年的幼童一样,幼童在法律上的监护人一般都是自己的父母,失能老人的监护人一般都是自己的子女。

老人在入住养老院的时候,是需要自己的监护人在协议上进行签字的。


也就是自己的子女签了这个监护人的字以后,老人在养老院产生的一切费用,包括突发重病的抢救费用,都要由这位签字的子女负责。

如果你没有子女,那么很多养老院是不愿意收你的。因为他们不敢收,也不敢担责任。

万一在养老院住着住着突发重病,巨额的医疗花销要找谁承担?

养老院不采取治疗,那舆论风向不好看,养老院的口碑也会一落千丈,被安上冷血屠夫的名头。

如果养老院给你治了,没有监护人承担这个费用,那养老院就得自掏腰包,成了纯纯的大怨种,一来二去绝对是要破产。


当然,凡事都有缓儿,没有子女就绝对不能住养老院吗?也不是不能。

只不过老人要先交押金,而且不是一笔小数目。

如果你在养老院遇见什么病、什么灾的,治疗费都会从这笔钱中扣除。

设想一下,你没有子女,失去了部分甚至全部的行动能力,自己有一大笔钱在养老院的账户上,他们可以随意扣除,没人监管。

那到时候,你不就完全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人家用什么药,开什么价,可没有人能替你出面质疑。

请大家注意一个基本常识,幼儿园的服务对象是家长而不是幼儿,养老院的服务对象是子女而不是老人。

只有家长才能有能力投诉幼儿园,遇见不公的对待,也只有家长才能到处找媒体曝光。而在养老领域,只有子女才有能力投诉养老院,只有子女能到处找媒体曝光,但失能老人不能。

老人失能后,体力和智力都在飞速的退化,那时候的你和三岁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子女可能不会日日都来养老院探望你,但他们的存在就是对养老院的潜在威慑和制约力量。

就像核武器,你也许一辈子都不用,但是不能没有。

子女是你遭遇不公平待遇时,能够站出来帮助你的最后靠山。

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养老院的住院费可能并不低,但是养老院护工的工资却一直都处在那个区间。

护工每个月拿到手的也就两三千的工资,即便你给养老院交的钱已经到了几万,但你得到的服务也就是护工那两三千的服务。

护工的工作收入不高,工作强度却并不低。

他们要给老人穿衣喂饭,帮老人洗澡擦身,还要服侍老人换尿不湿,端屎端尿。

而且他们不像住家保姆,是一对一服务。他们一个人往往要面对多个老年人,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难免也会出现一些懈怠情绪。

老人在养老院遭受虐待的新闻也一直是层出不穷。

就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澎湃新闻还曝光过,上海市民李某的父亲在松江一养老院疑遭护理员捆绑,四肢多处有伤口淤青。


从医院的验伤结果看,老人四肢多处皮肤破损肿胀,部分结痂,大腿内侧皮下淤青,确实有遭受了暴力对待的嫌疑。涉事养老院曾称“愿意私了就给一万元”,但如果护工对老人的捆绑虐待属实,恐怕就不仅仅是“私了”的事。

养老服务这个职业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它是一个辛苦活儿,更是一个良心活儿。

即便很多养老院对老人并没有暴力相向,但是要求护工们照顾老人们的情绪,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失能老人们基本上没有任何自由可言。

几点吃饭就是几点吃饭,喂什么就要吃什么。看电视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看,到时间就要上床睡觉,至于剧情结没结束,老人是不是还想再看一会儿,都不在护工的考虑范围。


护工能做的就是按照养老院的工作表,几点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至于老人的情绪感受,并不在他们的业务范围之内。

养老院对护工的考核标准,主要包含以下这几个方面:

老人是否按时吃饭和吃药。

关于老人是否开心,这个没办法考核,也不可能去考核。

所以护工的一切劳动,都主要是围绕着清洁来进行的。

他们给老人换尿布,给老人房间扫地、拖地等。

很多老人躺在床上就像是一个没有生气的物品一样,每天被定时擦拭一番,不磕到碰到就可以了。

你说你有钱,你可以找专人照顾,到那个时候你床都下不了,你又花钱找谁照顾呢?找你信得过的亲属吗?

这个想法可就太过天真了,如果你有钱又瘫在床上,还没有立什么遗嘱。那你可就成为了一块儿人人觊觎的肥肉。


以你为圆心,周围落满了等着你咽气,好来继承遗产的秃鹫。

如果你在自己还健康的时候,就和养老院签定了协议。

约定了账户上每月允许扣款的限度,不满意的话就换下一家养老院。那么等待你的也只会是表面上的和谐,等你倒下去的那一天,养老院把你的手机一收,你怎么向外界表达你的不满意呢?

就像澎湃新闻曝光的那个受虐老人,最后不还是孩子发现了问题,出面找了媒体。这件事情才被公布到了大众眼中,如果没有子女的你,遭受了这样的对待,到时候不就只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所以,永远不要用自己的全部身家,去赌别人的善良。

你连自己生下来,自己抚养长大的孩子都不相信,又为什么就轻信了本来就十分陌生的养老机构呢?

这两者谁更想保障你的健康,谁更想掏空你口袋里的钱,其实根本说不准吧?

道理上,是否丁克,是否生孩子,想生几个孩子,其实都是每个人的自由,谁都无权去干涉。但是我更希望,你做出的选择并不是由于头脑一热。而是三思之后,在对这条道路进行了全方面的了解之后,才选择迈出这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失能老人应该如何选择养老院、护理院和康复医院?

首先我们要确定失能老人到底需要哪方面的护理,因为养老院,护理院和康复医院针对的职责其实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点。其次要选择好的护理组织,要看其在人员设置,设备配置,床位数量,这些综合方面上的好坏,然后再来决定到底选择什么,当然这些综合比较中一般康复医院要强于护理院,护理院要强于养老院。选择康复医院的往往是那些在生理或者心理上有缺陷的老人,这些老人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有严重的障碍,康复医院就是为这些人提供治疗和训练,让其体力,智力和社交能力不至于退化。所以你知道康复医院针对的是那些患有疾病的老人,需要通过康复医院的治疗手段让其恢复正常状态,而康复医院一般提供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等,治疗手段是一套综合性的技术。并且康复医院的配置很好,至少会配有两名康复师和4名康复治疗人员,并且会给每一位老人有单独的床位,每一个床位都会配置一两名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再加上大型的康复医院,拥有众多的治疗师和康复医师,所以在专业领域上很强悍,如果真的想让患病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可以把他送去康复医院。 那么养老院主要就是针对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整个养老院就相当于是老人安度晚年的地方,为其提供生活护理基本的娱乐活动,并且还要照顾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养老院不是那么专业领域的组织,所以一般只设医务室。养老院也不会配置,那么多专业的医生和治疗师,只会配置一定数量的护士和一名医生,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满足为院内老人服务的需求。 护理院针对的就是那些患有疾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护理院。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对这些老人进行最基本的护理,护理院跟康复医院有点类似也会提供医疗护理,临终关怀等等服务,并且连日常的生活照顾,养生保健都会有。库里面设置有许多临床科室,能够在老人突发状况时合理的解决。并且全院至少配备一名专业,并且有3~5年工作以上的医师,还会配置相应的护理人员,肯定能够对需要照顾的老人尽到护理职责。 所以通过我的描述,你就可以知道根据综合性评定,康复医院要强于护理院,护理院要强于养老院。

选 养老院 主要是费用要合理,位置,环境,设施, 护理员 都要靠谱。北京政和不错,有朋友的家人就在里面,在里面住着很开心,可以选择就近看看

怎么选择老年护理院呢?

  老年护理院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机构。是为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

北京养老院基本上都是按月收费的,根据老人身体状况收取不等的护理费用,还需要收取床位费,伙食费。入住养老院都要交押金,一般用来老人医疗用的,出院的时候会退还。

长期卧床的老人,就是生活不能自理了,那护理费可能要高些,生活费在外,工资可能在三千五百块左右,如果子女都没有时间照顾,建议你可把老人送去敬老院,那里有工作人员统一照顾。

护理服务(专业术语是照护服务)是入住养老院的一个敲门砖,只要照护方面服务做好了,老人才会满意,考虑转化成一个长期养老的过程。长期养老比较满意的养老院不仅仅要靠照护服务,更主要是细心化的管理模式,能够照护老人无微不至。照护方面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如厕、洗漱、药物管理、叠被等,老人有任何需求,护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满足。

细心化的照护服务,天心区社会福利中心首当其冲。这是一家公办的养老院,有医养床位320余张,月费3000起。院内设施设备新颖,老人房间及活动区域采用适老化设计,公共区域所见之处都可以看到扶手,方便老人行走。地板是防滑设计,室内装修温馨简约,公共区域都设有安全铃,老人有任何需要可以随时按铃服务。

细心的服务有何体现?来看看老人如厕困难,有便秘现象,天心区社会福利中心的照护人员会如何处理?

对于便秘的老人,使用的最多的是开塞露通便法及甘油栓通便法。开塞露通便法是用于各种便秘3天以上不排便的老人,尤其是直肠便秘有粪块嵌塞的老人。需将开塞露顶端剪成圆弧形,把药液挤入直肠。老人平躺,等待5-10分钟,以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达到通便的目的。甘油栓通便法是护理人员手持栓剂较粗的一端,将尖端插入肛门6CM-7CM,甘油栓会在体温作用下融化,刺激肠壁,润滑粪便,从而达到通便的目的。

通便的护理是老人进行通便后,护理人员需要用温水清洗肛门,并用纸巾进行擦拭干净,协助老人穿好衣裤,取合适的体位,要记得注意给老人保暖。

天心区社会福利中心主要收住对象有:失能、失智、半自理、弱自理、高龄自理的老人,有需求的老人可以实地看看了解一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熹会养老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