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农产品最出名的有哪些?听说高州有 ?信宜有?

  茂农函〔2022〕330号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茂名市政协第十届

一次会议第号政协提案答复的函

  民建茂名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农业品牌,推动茂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综合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打造全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条

  一是搭建农业产业化平台。我市扎实推动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五棵树”、罗非鱼“一条鱼”和预制菜“一桌菜”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今年新增生猪、丝苗米、渔业、花生、预制菜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6+18”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建成省级专业镇35个、专业村224个,打造一批产业发展高地。依托产业园平台,积极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初加工以及精深加工,由此产出各类特色产品,如荔枝酒、桂圆肉、三华李果脯、罗非鱼片、沉香制品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49个,面积2.0251万亩;制定相关行业标准41个,并在全链条试点实施数字化追溯,使产业标准化建设有了明确方向。此外,我市通过省产业园帮扶资金支持园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和招商引资能力。如高新区的食品药品产业园面积约154.43亩,引进粮丰园食品、金维牛奶等企业;电白产业园引进了嘉豪轩、海宝罐头等企业;滨海新区产业集聚区引进了益海嘉里、道道全食品等,

  二是加强传统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我市各地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如信宜的山楂、黄榄、益智、三华李,高州的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电白的水海产品,化州的橘红等,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高州市依托“中国金牌龙眼之乡”“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的好口碑,建设龙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广东省唯一以龙眼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州龙眼从生产、加工、仓储、冷链、物流、销售,到产品开发、品牌打造、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去年6月,茂名第一条荔枝果汁、果酱全自动生产线在高州市广东源丰食品有限公司投产,每小时可加工5至6吨荔枝,每日可加工荔枝60多吨。此外,全市水产加工厂200多个,年加工产能达60万吨。据2019年数据,10多家企业每年加工出口能力接近40万吨,条冻鱼、切片等主销到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地区。化州亦出台了《化橘红产业发展规划( 年)》,助力化橘红产业稳步发展。

  (二)积极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促进三产融合

  依托我市荔枝、龙眼、三华李、化橘红、沉香等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优势,挖掘农业发展动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将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起来,将我市打造成春赏花、夏品果、秋采摘、冬农趣的旅游地。目前,我市已创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8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6个、省级农业公园4个,并拥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条,分别为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与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今年,我市积极发动各地申报2022年度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择优向省推荐了3条行政村申报2022年度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二、转变传统用地思维模式,用地指标适度向农业倾斜

  我市加强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积极将统筹托管与其他工作相结合,探索推进托管服务创新。在总结推广四大托管模式(即“土地入股+发展集体经济+托管服务”模式、“村集体整合集中+生产托管”、“农机合作社+农机手+托管员+基地+农户”的模式与“种植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托管服务创新发展,探索托管与其他工作相结合。

  一是与撂荒地复耕复种相结合。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撂荒地复耕复种与农业生产托管统筹推进的措施,鼓励对连片的撂荒地进行连片托管、全程托管,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成为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如化州市合江镇大鹏村将白花、早禾垌、边坡等11个自然村、984户农户的1760多亩以经营权入股方式进行土地集中(其中整合托管服务的撂荒地420多亩),整村托管服务,每年500元/亩兜底收益给农户。该村为解决撂荒地复耕复种问题,村集体预投入30多万元开展土地整治,科学规划了机耕道路、排灌沟渠,为连片托管提供便利条件。

  二是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近年来,我市立足市情、农情,积极探索创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难题提供了“茂名经验”。2021年,全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4266个,服务总面积100多万亩,服务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多万户;完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面积34.32万亩,其中:水稻12.8万亩,水果18.6万亩,蔬菜1.72万亩,南药1.2万亩;创建示范基地12个,遴选服务组织45个,服务范围73个镇街。茂名市成为全省唯一整市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的地级市,化州市入选全国3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电白区谭儒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化州市社会化服务中心入选广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10个典型案例。2022年春季已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包括有补贴和无补贴)面积共96.72万亩次,其中:水稻50.09万亩次(机耕面积53.15万亩次,机插秧面积18.51万亩次,机防11.33万亩次;水果面积14.36万亩次;蔬菜面积1.87万亩次;南药面积1.2万亩次;油料面积6.2万亩次)。

  三、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主导作用,培植更加适宜的“政策土壤”

  (一)大力培植“政策土壤”推动农业品牌建设

  一是科学制定我市农业未来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为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提供依据。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农业产业高质、高效、高融合发展,先后编制了《茂名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茂名市培育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并与省农业农村厅签订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茂名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茂名“新三高”农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21—2025年)》。同时,为加快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坚决贯彻落实茂名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2022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从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从优势产业功能板块布局、品种结构、种养区域等多方面进行了细致规划,明确了资金、科技、品牌打造等多方面政策要素支持,致力进一步做强、做优、做精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着手编制“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7个产业提升工作方案,目前,化橘红、三华李、龙眼、罗非鱼产业提升工作方案已经印发,荔枝、沉香预制菜产业提升方案待印发。

  二实施农业品牌培训计划,打造一批“茂字号”品牌我市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创建和申报省市农业品牌,农业品牌数量快速增加,品牌效应明显增强。目前,全市有效期内的“粤字号”农业品牌123个,广东省第三届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4个,企业专用品牌85个,区域公用品牌核心企业15个,均居全省前列。其中,茂名罗非鱼、化州橘红获得国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称号。着力推进“二品一标”农产品的培育和申报工作。鼓励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指导企业申报“二品”认证,使我市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数量继续增加。目前全市有效期内的绿色食品达85个,有效期内的有机农产品14个,位居全省前列;目前我市农产品地理标志共14个。通过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应用“领跑者”,我市农业形成了“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生产格局,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是积极打造旗舰级农业产业品牌。通过科学制定实施农业发展战略,不断挖掘我市优质农业产业品牌,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旗舰级农业产业品牌。全市市级及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有37家,超5亿元的有6家,超10亿元的有4家,其中农药类公司广东立威化工有限公司更具备了上市实力,目前正在培育上市中。除外,我市还涌现了一批规模大,影响力强的领军型龙头企业,如茂名市广垦长晟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已成为粤西地区规模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年产值4.3亿元;化州市新海水产有限公司、广东环球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茂名新洲海产有限公司成为我市罗非鱼加工出口骨干企业,其中前两者更是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茂名市耀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市最大的蔗糖加工企业,年产值达4.9亿元;信宜市粤信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成为肉类加工龙头企业,年产值约12.3亿元;中粮饲料(茂名)有限公司成为饲料加工的领军企业,年产饲料12.65万吨,产值约3.3亿元;广州酒家集团粮丰园(茂名)食品有限公司成为我市薯类最大加工企业。

  (二)凝聚社会合力共同推动农业品牌建设

  积极深化与行业协会、企业的协调沟通联系,共同推动农业品牌建设。一是强化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品牌经营和保护意识,支持企业开展“二品一标”认证,鼓励企业通过注册商标筑起品牌保护首道大门,自觉维护品牌形象,依法进行品牌经营,建立企业农产品品牌诚信体系;二是发挥政府监督管理作用。加强知名品牌的管理与保护,做到“保护老品牌,打造新品牌,发掘靓品牌”,形成创品牌、管品牌、强品牌的联动机制。加强品牌授权管理和产权保护,多部门形成合力,依法打击破坏农业品牌形象的不法行为,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影响品牌声誉。三是发挥行业协会力量。2021年批准成立的茂名市农业农村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了170多家会员单位,包括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13家涉农国企、1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涉农企业,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金融、保险、物流、智慧农业、农产品销售、人力资源、电商直播、教育培训等行业。协会内部已初步形成产业生态结构。茂名市农业农村产业协会作为“2021中国荔枝产业大会”的支持单位,分别与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企业参加“茂名荔枝广场开幕式暨广东喊全国人民吃荔枝”系列活动,分别前往上海、北京、西安、广州等城市 参展为茂名荔枝作推介;联合茂名乡村振兴学院,开展“百名网红千名主播直播培训”推广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品牌,在信宜、高州、电白、茂南等6个荔枝龙眼重要产地组织开展百名网红千名主播直播培训,为350多个学员教授农产品线上销售推广策略和方法,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四、依托产业园区集聚优势,着力锻造“茂名农品”品牌力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妥善做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并在农户与企业之间形成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在省、市相关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下,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带动力不断增强,创造了订单加农户、公司加农户、基地联农户、技术保农户等多种模式,龙头企业与农业、农户的联接形式更加灵活机动,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据统计,我市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量约48.99万户,共增收51.71亿元,户均增收约10556元/年。全市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5596个,其中签订合同职工数为14310人,季节性临时工人11286人,季节性临时工人大部分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是化州市新海水产有限公司,为996人;签订合同职工数最多的是茂名市昌利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为870人;季节性临时用工最多的是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高州种植有限公司,为500人。

  (二)提升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

  一是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群优势创建农业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创建农业品牌(含企业品牌)219个,新增了39个,打造了茂名荔枝、马头牌龙眼、银妃牌三华李、茂名罗非鱼等一批知名品牌,让“茂字号”农产品走向全国,农产品价值大幅提升。园内吸引返乡创业人员约8500人,吸纳农民就业约6.68万人,辐射带动农户约12万户。二是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鼓励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机遇,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项目为王,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大涉农项目招引力度。6月27日,全市55个涉农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153.2964亿元。包括财政资金67.0亿元(含专项债),企业自筹资金53.80亿元,吸纳社会资本(金融资本)32.50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65.13亿元。今年5月28日,全国最大荔枝饮料生产基地广药集团茂名高州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市荔枝产业进一步迈向精深加工化。三是加大对农业品牌创建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我市农业企业积极创建品牌,把农业品牌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重新修订相关的奖励政策,加大对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在农业品牌创建的支持力度,对新获得农业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进行奖励。

  五、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一)加强技术创新推广

  近年来,我市紧扣我市产业需求,以全面乡村振兴政策为指引,加快建设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简称茂名实验室),引进专家团队、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攻关,围绕“粤西特色农产品种质创新与应用、优质畜禽水产研究与高效利用、粤西道地药材资源高效开发与应用”三大重点任务,做强水稻、以荔枝为代表的水果、以罗非鱼对虾为代表的水产、以生猪为代表的畜牧和以化橘红沉香为代表的南药等茂名五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加强与农科院校合作,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华南农业大学茂名现代农业研究院、与省农科院共建省农科院茂名分院,发挥农科院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院)地、校(院)企合作,推动农业科技人才资源与地方有效对接,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2021年,依托华南农业大学茂名现代农业研究院、省农科院茂名分院、茂名实验室等,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0家,建立技术成果产学研示范基地14家,全市共开展科研课题研究95项。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院士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于北斗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以及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国家荔枝龙眼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教授团队“克服荔枝大小年”的研究成果在茂名转化落地我市为加大农产品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推广力量,不断提升农产品深加工的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依托“产学研”相结合,有效整合我市石油化工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等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力量,拟联合石油化工学院与农林科研事业单位共建茂名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通过整合科研力量,围绕我市农业领域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等瓶颈问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以科技创新推动我市农产品质量提升与品牌创建。

  同时,我市建立了“农技推广骨干-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示范带动农户”的基层农技推广模式。在茂南、电白、信宜、高州、化州各建设1个具有科技创新、技术集成、生态环保、推广示范、培训、孵化与指导服务等六大功能的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通过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构建农技推广服务新平台,激发农技人员活力,提升对农民群众农业科学素质的服务效能。目前,全市现有农技人员1557人,累计建设84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3302个、引进农业新技术209项、推广农业新技术191项,在带动农户种植主导品种和应用主推技术发挥了示范作用。

  (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我市将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作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健全适应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通过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落实生产者标准化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大力发展“二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发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和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产品种养基地标准化;通过开展生猪屠宰企业标准化创建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通过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促进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通过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应用“领跑者”;通过建设追溯体系,创新“互联网+农业”模式,我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正在各乡镇推广,录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镇、村网格员达1685人。目前,我市农业已形成“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生产格局,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而后,我们应结合新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产业发展方案的实施,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项目化,扎实有效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生产,为打造农业品牌创造条件。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谢怀锋;联系电话289186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市府办建议提案科、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

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道德典型,弘扬传统美德,根据省文明办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推选工作。经各地各部门推荐、集体评议、资格审查,我办确定了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推荐人选名单。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现将推荐人选名单、简要事迹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22年9月14日至18日。在公示期限内,可通过来信、来电等形式,实事求是反映公示对象的情况和问题。

联系地址:茂名市油城五路28号市委大院市文明办

1.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推荐人选名单

2.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推荐人选简要事迹

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推荐人选名单

朱秀龙 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

仝传龙 茂名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科长

伍 焱 茂名市消防救援支队站北六路特勤站站长

莫 潇 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黄海滨 茂名市电白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二级检察官

吴 丰 信宜市怀乡镇坡头小学校长

李俏清 化州市第一小学副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萧 芳 信宜市茶山中学教师

邹勤海 茂南区金塘镇牙象村委会黎山村个体经营户

阮瑞金 茂南区新坡镇黄塘村村民

黄府元 茂南区金塘镇牙象村委会黎山村务工人员

罗 剑 高州市供电局谢鸡供电所营销服务班班长

朱秀龙,男,1969年3月生,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

朱秀龙行医30年来,不断挑战心血管内科高难度的冠脉支架、起搏器植入、房颤射频消融等介入诊疗技术,是全国少数的国家认证的起搏与电生理和冠状动脉介入的“双证专家”,每年救治近300例心源性休克、心跳骤停的高危心脏病患者,共成功救治了17000多例心脏病人。他带领的心内科技术团队专科能力排名全省第五名,实现了病人就近看好大病的强烈愿望。他带领心内科团队,于2019年建成茂名地区首家“中国标准版胸痛中心”,大大缩短病人从进院到开通血管的时间,累计救治胸痛病人3000多例。他视患者生命高于一切,在其父亲病危抢救时,他仍守在留观ICU患者身边,直到患者渡过危险期。

朱秀龙荣获“南粤好医生”“岭南名医”、民进全国组织建设先进个人、茂名市“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莫潇,男,1987年6月生,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莫潇致力于乡村振兴,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让村子开新貌、村民展笑颜。他带领“两委干部”推进储良村拆除危旧房266间,旱厕56间,“三线”整治200处,建成美丽“四小园”339个;完成730户长达3公里的农村风貌再提升;建成了18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了储良母树公园。他2021年带领党员入户宣传2000多次,为群众办实事418件,参与村庄环境整治1359人次,调解纠纷52宗,真正做到“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他所在的储良村先后获得了2020年茂名县域交流会第一名、2021年茂名市文明村、2021年度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罗剑,男,1979年2月生,高州市供电局谢鸡供电所营销服务班班长。

2022年的1月21日下午3时许,罗剑在巡视线路时遇到群众呼救,得知有人溺水后,毫不犹豫跳入河中救人,最终成功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和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婉拒了他人的物资感谢。他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把自己的生命危险抛诸脑后,用冷静恰当的处理办法英勇救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和“见义勇为,不求回报”的初心。他在平凡中书写着伟大,在险境中彰显着担当,用几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坚守和关键时刻的英勇救溺诠释了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模样。

罗剑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用心领略茂名的风土人情

中国唯一以道士的名字命名的城市。纪念西晋末年永嘉年间“潘茂名”对当地百姓的救助。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山水与人文古迹相辉映,粤西风情浓郁,地方特色鲜明。茂名海岸线曲折多湾,迂回220多公里,滩长、林绿、水清是这里的资源特色,盛产龙虾、对虾、海参、鲈鱼膏蟹等,全市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茂名的中、北部地区多山地丘陵,适宜林木生长和发展水果种植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香蕉、龙眼、荔枝、三华李、黄榄等水果。

1.潜梦岛(放鸡岛)(4A级)

最具南国特色的代表景点,广东十大美丽海岛之一

牵手漫步林海,或垂钓,或潜水入海,或帆船观光

2.浪漫海岸度假区(4A级)

一个爱与浪漫为主题的海滩

椰林、银滩、海湾、礁岛

山情海韵,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雀鸣涛语,万般柔情涌其中~~

携手你的TA,来个不一样的约会!

3.森林公园(4A级)

拥有近5000亩的自然生态林

一花一树的绽放都让人期待

一丝一缕的春意都让人欣喜

全国十大水库之一,被称为茂名“后花园”

高峡出平湖,大坝展雄姿

水面平静如镜、碧绿如玉

千姿百态的天然植被保存完好

有神奇的“南国草原”之称

原来北方草原南方也可以玩~~

再来体验一下玻璃桥上身体被掏空的刺激感受~~

奇、险、峻、秀,是它的特色

在石根山顶上,据说可以用指尖触摸到天空

在悬空栈道,让年轻的心懂得敬畏

在玻璃平台,我在这边而你却不敢向我走来

位于高州市深镇镇仙人洞村

素有“绿野仙踪、野花王国”的美誉

还有透明观光平台、高山滑道等项目体验

有文化的地方必须去看看!

位于化州市的孔庙,又叫文庙

面向南兰,重楼叠阁,宏伟壮丽

被誉为南粤古建筑的一颗灿烂明珠

有地方历史的地方也要去看看!

穿越历史的冼庙,历经沧桑,人文荟萃

穿越数百年的时空,去探寻冼庙的足迹与光华

不同于布达拉宫的神圣静谧

不同于厦门的海滨小资情调

美景佳肴天上有,不及茂名比天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州名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