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稻香村和苏州稻香村有什么区别吗?

  说起稻香村糕点,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苏州稻香村与北京稻香村,同样是知名糕点企业,苏稻于1773年在苏州创始,是“稻香村”字号的创始者、“稻香村”糕点类商标的持有者,也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而北稻则是1983年在北京创立的新企业,两家稻香村在起源及发展上并无渊源,在产品和经营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区分还是非常简单的。

  苏州稻香村继承了两百多年的苏式糕点传统制作技艺,主攻苏式味道,坚持传统糕点制作工艺。近年来,苏州稻香村更是不断进行创新整合,将地方特色糕点也融入了现有产品体系,口味南北通吃,目前已成为中式糕点的集大成者,主要营业的产品品类包括糕点、月饼、面包、粽子等,集中在米面做的点心一类,产品类型比较集中。

  北京稻香村在成立之初,也是专攻苏味点心,讲究的是江南工艺和南方味道。近年来北京稻香村逐渐走上了“去南味”而宣传“京味”的路线,口味以北京人或周边受众口味为主。与此同时,北京稻香村还扩展了熟食、包子、鲜肉等副业品种,经营较为分散。

  而在经营范围方面,两大企业也是有差异的,苏州稻香村在全国建有10个现代化生产中心,800多家线下专卖店,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区域;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市场深受欢迎,已然成为中国的一张标志性名片。北京稻香村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周边售卖,市场定位更加垂直,影响范围相对小一些。

  通过对比苏稻和北稻的产品以及经营情况,想必大家对两家稻香村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区分自然是更加明了,之后在选购稻香村的产品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来进行选购,而不会因为一些起源问题纠结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苏州稻香村作为中式糕点的代表,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他家的糕点是必不可缺的送礼佳品。伴随着一代代顾客,苏州稻香村已走过200多年风雨历程,成为一代代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在北京也有一家名为“稻香村”的糕点店,就是通常所说的北京稻香村,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风靡北京的糕点品牌其实是外来的,“稻香村”真正的发源地在江南,苏州稻香村才是创始者和传承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苏州稻香村是“稻香村”的源头,这一说法是有证可考的。据相关资料记载,苏州稻香村创立于清代乾隆皇帝主政时的1773年,历史上第一家“稻香村”店铺开设在苏州繁华的观前街玄妙观东侧。相传乾隆下江南时,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十分喜爱,后赐下匾额,从此苏州稻香村名扬天下。

被乾隆爷钦点的糕点品牌,自然“四方随而雅之”,苏州稻香村的模仿者们随之在全国各地出现。有历史文献记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都有过“稻香村”,这也间接成就了“稻香村”的北上进京,虽非正宗的稻香村,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方点心的发展。

北京第一家“稻香村”字号,于清光绪二十一年由金陵人郭玉生创办于前门外观音寺街(今大栅栏西街)东口。《中国最美的101家中华老字号》一书介绍说:北京稻香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是最早在苏州稻香村工作,拥有稻香村食品制作绝技和经营谋略的金陵(南京)人郭玉生,带着几个伙计来到北京建立门面,时称‘稻香村南货店’。南方糕点工序繁多,制作精细,品种丰富,在北京露面令人耳目一新,食客们争相购买品尝,稻香村南货店也曾红极一时,后因时局动荡、经营不善等原因,在1926年左右关张。

此后,北京还陆陆续续出现其他傍名“稻香村”的糕点铺子,更有名目繁多的商家字号如桂香春、老稻香村等等,这些商家有着共同的标签——“南味”。

到了现代,除了正宗稻香村——苏州稻香村,较为知名的就是北京稻香村了,于1983年成立,起初叫“东城区稻香村南味食品店”,是一家现代企业,创始人刘振英曾师承北京另一家南味食品铺“稻香春”,北京稻香村创始初期也是讲究江南工艺和南方味道,主打南方糕点,但近年来,逐渐开始“去南味”宣传“京味”,主营产品愈加向熟食类靠拢,时至今日,北京稻香村与北京的市井文化结合,成为北京社区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包括糕点、熟食在内的多样化食品供应商。

而苏州稻香村自1773年创始,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的时代变迁,几番改制,虽然饱经风雨,但依然坚强地留存至今,和过去的百年一样,它仍以糕点为主要特色,如今已是中式糕点行业的龙头企业,不仅在全国范围经营,还将产品出口到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式糕点复兴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式糕点由来已久,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蕴,精致的外形与醇厚的香气中蕴藏着不同的地域风情,因此又分成苏、广、京等南北多个派系,形色各异,各有千秋,从古至今都深受老百姓喜爱。

“稻香村”作为知名度较高的中式糕点品牌,一直是广大消费者的首选,但是市面上出镜率较高的却有两家,苏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不懂行的小伙伴时常会混淆,究竟哪家才是正宗的稻香村?这两家又有何不同呢?

一家老字号,一家新企业

苏州稻香村是稻香村品牌的源头,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在苏州观前街创立,到现在已经249年的历史了,是糕点界妥妥的大前辈。历经六位传承人的代代传承和创新,苏州稻香村现已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集团,也就是我们所知的稻香村集团,在苏州、北京、菏泽、沈阳、成都等地建有10个现代化加工中心,占地1500亩,是中国糕点食品行业历史悠久的企业之一,在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北京稻香村于1983年成立,起初名为“东城区稻香村南味食品店”,是一家现代企业,创始人刘振英曾师承北京另一家南味食品铺“稻香春”,拥有一个现代化生产基地,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镇科技园区,工厂占地2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一家代表中式糕点,一家代表北京特产

创始至今,苏州稻香村完整地传承了苏式糕点的传统手法技艺,至今有证可考的传承人已有六代。技艺传承全凭口传心授,工艺复杂,手工技艺性强,特别关键工艺需要长期实践积累丰富经验,因此学艺时间长,一般需要近二十年才能完整地掌握全部工艺过程。2009年,苏州稻香村的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被收录至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重要的历史瑰宝。

近年来,苏州稻香村更是不断进行创新整合,将地方特色糕点也融入了现有产品体系,不断努力丰富中式糕点的品类,广式、京式、滇式等口味一应俱全,如今已成为中式糕点的集大成者,为传承创新中华传统美食文化不断努力。

北京稻香村起初也是专攻南味糕点,近些年逐渐“去南味”宣传“京味”,活络于北京各个社区,除了糕点,主营产品愈加向熟食类靠拢,更像是北京的杂食铺。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21年端午节前,北京稻香村熟食类产品日销售量也高达70吨,《北京青年报》亲切的将其称为“京味食堂”。

一家面向世界,一家专注北京及周边地区

进入新时代,稻香村集团不断拓展品牌营销渠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国内国际齐头并进。目前在国内有800多家专卖店,还覆盖了全国的10万+销售网点。此外,稻香村集团还是较早布局海外市场的传统糕点企业,将产品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

相比之下,北京稻香村的经营范围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共有网点455个,经销店180个,经销专柜275个,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周边售卖。市场定位更加垂直,影响范围相对小一些。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知道两家稻香村是怎么回事了吧?我们在选择时注意下商标就很容易区分了,苏州稻香村门店招牌和产品包装上一般是“稻香村”三个大字,并注有“始于1773”的字样,商标是“稻香村DXC”;北京稻香村门店招牌和产品包装上则是带有“三禾”标志的“北京稻香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稻香村总店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