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去阿富汗旅游的后果

关心国际新闻且记性不错的网友,大概还记得在8月20日前后,微博等平台曾有人转发过一个新闻,称美国一个网红正与多家机构合作,设法筹款包机把阿富汗平民从当地接出来。这一募捐发出不久后,就得到了美国网民的积极响应,并被不少美国媒体转发报道过。

不过,从项目进入执行环节后,不少美国网民就发现了这个计划的一系列问题,随着最近不少媒体对项目的深入报道,许多参与捐款的人才发现,自己这回很可能是被骗惨了。

图源:该项目在Go Fund Me募捐网站的截图

如果要评价一下这个募捐行动,恐怕最适合的词就是“高开低走”了。8月17日,一个来自纽约的美国网红汤米·马库斯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正与人道主义援助组织、退伍军人和社会活动家共同筹划一个救援项目,设法将300多名阿富汗人从该国撤往安全的地方。

马库斯转发的宣传页面称,他们要救助的人都是女权、性少数群体权利活动者、人权律师和翻译这类非常美式政治正确的“高价值目标”,因此募捐发布后仅80分钟,就完成了55万美元的目标金额,在短短一天内就有近10万人参与。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筹到了近721万美元的捐款。

因为影响巨大且有助于转移对“美军仓皇撤离”的关注,尽管美国国务院曾在声明中提到过该项目“恐怕难以落实”,仍有不少美国媒体以极大的热情报道了此事,在消息传到国内时,还有一些中国网民也称自己“被感动了”,并认为此举是“让更多人知道什么是现代人、文明人”。

图片整理自微博网友“@Creamy蕉”

可随着项目不断继续,越来越多的问题就开始暴露了。首先是捐款的网民发现,尽管自己是奔着马库斯的“网红”名头知道并参与的这个项目,但马库斯本人并不会对这些资金进行分配,也不会参与到具体的救援工作。换句话说,马库斯本人很难对这个项目的实际执行效果负什么责任。

根据募捐页面的声明,实际分配经费的,是一家名为雷文咨询的安保公司,官网称,该公司的创始人及员工都是曾在阿富汗服役的退伍军人,以及参与过相关行动、经验丰富的中情局前官员,其中CEO谢菲尔德·福特、COO戴维·海尔特是美国特种部队前成员,执行董事菲利普·瑞弗林在中情局工作了25年。

该公司和马库斯等其他参与者发布了一份声明,除了提出大致计划及展示自己的专业资历外,他们还给行动起了一个名叫“逃出生天”(Flyaway)的代号。

巧了,“Flyaway”在英语里还有“凌乱”、“轻浮”的意思。

图片截取自雷文咨询公司官网

谁知道,这个就差把“精锐”二字写在脸上的专业团队,很快就干了件极不专业的事情。在挑选了前往阿富汗机场的航空公司、火速就给对方打了钱后,悲剧发生了,这些接单商家在收钱不久后纷纷取消了订单,且一直不肯退还雷文公司支付的330万美元。

唯一收了钱还有点消息的,是迪拜一家名叫“梅菲尔航空”的公司,老板在回复中表示,自己从雷文公司这收到的51.3万中,有17万已经用于购买各类保险,即使订单取消也不能退还,但老板愿意和雷文公司商量后续的退款情况。

也就是说,到这一步,已经有17万本属于美国网民的捐款确定打了水漂,剩下的300多万能不能拿回来,还是个未知数。

作为项目的宣传方,马库斯每天都被捐款者追问行动进展,这种压力也传导到了其他参与方。大概是病急乱投医,雷文公司又选中了一个名为“基维航空”的服务商,在该公司表示愿意提供航班前往阿富汗后,雷文公司又果断地给对方打了284万美元。

谁知道,打钱的消息传出去没多久就有人发现,这家“基维航空”的幕后老板,很可能是一个叫尼古拉·斯蒂尔的新西兰商人,而此人曾涉嫌参与多起金融和商业诈骗,导致被美国司法机关调查并对其采取了措施。

对于为什么把钱打给一个“有前科”的人,雷文公司的回复则是:“该公司是由一个‘可靠渠道’介绍而来的。”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大多数人已经对这个救援项目失去信心了。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调查发现,截至目前并没有任何标注“逃出生天”项目认证的航班将难民救出阿富汗。因此该项目的“援助”即使存在,也很可能是靠捐钱给其他救援机构,而不是当初承诺的“自己包机把难民接出阿富汗”这种形式。

尽管整个救援行动的相关方向记者提供了一个所谓“已撤出阿富汗人员名单”,但名单的信息却以“保护当事人”为由进行了大量编辑,以至于该报社难以核实其真实性。

即使这个项目的几个组织者不存在蓄意诈骗,从现有的信息看,其管理和沟通也乏善可陈。除了上述的捐款被滥用外,不少媒体和美国网民也指出了几个参与方在协商和分工时经常有权责划分不清、缺乏监管的毛病。

比如利用自己名气为项目做宣传的马库斯,在无法为行动结果负责的情况下向自己的粉丝进行了“背书”;比如该项目一直以“非盈利机构”的名义运营,因此被豁免了披露财务数据,以至于大笔捐款在航班取消后无法退还、却一直没被叫停。

就在多家媒体发布了上述这些质疑后,马库斯在2天前仍然发布了一条表述含糊的推文,在他发布的照片旁,马库斯称自己和网友的募捐行动“帮助了图中这些阿富汗儿童以及他们的家人离开当地”,但却没有明确表示自己在整个撤离行动中具体参与的比例有多大。

不过,从募捐页面和网上的评论看,尽管很多捐款者也听说了整个行动的种种问题,但他们中还是有不少人对马库斯和筹备方的工作表示“满意”,而且他们还发展出了一套我们外人看着像“自己骗自己”的说辞。

第一类捐款者表示,虽然捐款出现了被浪费的现象,但人命是无价的。在“救人”这种事情上计算“花了多少钱”、“救一个人的成本多少”,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

除了单纯“为阿富汗人摆脱塔利班”感到兴奋外,另一部分捐款者则觉得,不管救援效果如何,自己都获得了践行了“自由、民主”的满足感、成就感,相比捐助10美元、5美元的人,这些留言者的捐助金额也要高出不少。

假如“美式政治正确”是一个天堂的话,那这些人肯定觉得自己捐的不是给阿富汗人民的钱,而是在买通往天堂的“赎罪券”。至于是谁让阿富汗等国陷入需要被捐款才能获得自由这种悲惨境地的,就不是这些美国网民打算考虑的了。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美国总统拜登真的急了。因阿富汗乱局而饱受指责的他,一周内两度发表讲话自我辩护。不过他的这番自我“洗白”,似乎又为外界的抨击添了一把柴......

  当地时间20日,在拜登“信心膨胀”的演讲结束没多久,另一场气氛颇为不同的简报会在国会举行。而拜登的辩解不仅遭到自家防长“打脸”,还引发了美媒亲自下场“打假”——他的这些话全说错了。

  “内忧”没能平息,欧洲盟友对拜登政府的失望也在持续蔓延:拜登单方面决定撤军,欧洲利益又被置于何地?

  美国人顺利撤离?拜登遭自家防长“打脸”

  “我保证......”“我明确......”拜登20日在白宫就阿富汗局势发表的公开讲话,充斥着自我吹嘘和辩解。但在当天举行的另一场国会众议院的简报会上,气压似乎要低沉许多。

当地时间20日,拜登就阿富汗局势在白宫发表演讲

  包括美国防长奥斯汀、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军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Mark Milley)及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等国会议员均参加了这场会议。

  美国“政客”新闻网21日注意到,关于美国人的撤离是否正面临困难,奥斯汀在简报会上给出了和拜登截然相反的说法。

  “到目前为止,没有迹象表明美国人无法进入喀布尔机场,我们已经和塔利班达成了协议。”拜登上午的演讲话音刚落,奥斯汀随即“打脸”拜登——“据我们所知,包括美国人在内的一些人受到了塔利班的骚扰,甚至是殴打,这是不可接受的。”

“政客”网报道:拜登遭五角大楼反驳,美国人在阿富汗遭到塔利班殴打(图为美防长奥斯汀)

  多名参加简报会的消息人士对媒体透露了奥斯汀的讲话内容。奥斯汀还表示,滞留在当地的美国人和另一些有资格的阿富汗人依然正在撤离,但他没有具体说明为了确保美国人安全抵达喀布尔机场,美国政府将采取怎样的行动。

  《国会山报》同样指出,实际情况与拜登所说的有些差异,人们必须突破塔利班检查站的重重包围,才能最终抵达机场,他们还可能遭到恐吓、鞭打甚至殴打。此外,人们还必须藏好随身携带的必要文件,以便躲过塔利班的检查。

  五角大楼新闻发言人约翰·柯比(John Kirby)在记者会上证实了奥斯汀的说法。柯比表示,美国的确收到了一些美国公民前往机场受阻的报告,但他强调这只是“少数”现象,大多数美国人都顺利抵达了机场。他随后重申了拜登的观点,“我们已经告诉塔利班,希望他们放行持有证件的美国人通过检查站”。

阿富汗喀布尔机场,当地人绝望着追赶着美军飞机希望能够撤离(图自社交媒体)

  在撤军问题上,拜登政府正面临着来自国会议员们越来越多的压力。

  比如一同参加简报会的共和党人麦卡锡,就在会上炮轰拜登的阿富汗撤军计划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敦促防长奥斯汀重新开放位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从而帮助美国及其盟友加速从阿富汗撤离。15日,阿富汗塔利班曾宣布占领美军撤离后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尽管拜登在演讲中信心满满地表示,任何美国人都不会在这一史上“最大最困难”的空运行动中被抛弃,但他的内阁成员们却在简报会上显得颇为谨慎。

  布林肯承认,“与塔利班的任何冲突都可能迅速升级,这将阻碍撤离行动的开展。”

  “我们将在最后撤军期限之前尽可能地撤离更多的人。”奥斯汀也坦承,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撤离任务,但他也不清楚是否能做到这一点。

  《纽约时报》“打假”拜登:他的这些话都说错了

  “在盟国对撤军的反应、基地组织以及美国人前往机场撤离等话题上,总统做出了误导或虚假性声明。”对于拜登20日围绕阿富汗问题的演讲,美国《纽约时报》开启了“事实核查”程序,将拜登演讲中涉及到的不实信息一一拉进了清单。

《纽约时报》:拜登为阿富汗撤军辩解时的错误言论

  《纽约时报》同样注意到了拜登在美国人撤离问题上的“谎言”,并引用了奥斯汀、柯比的说法以及美国驻喀布尔大使馆发出安全警报予以驳斥。

  除此之外,报道还“打假”了拜登的另外两种说法。

  “我没有看到世界各地的盟友对我们的信誉提出任何质疑。”——这是错误的。

  报道称,虽然与美国盟友的领导人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公开批评美国撤军,但他们政府的要员们却毫不掩饰地质疑美国的领导力和可信度。

  德国议会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曾批评,撤军是“拜登政府严重而影响深远的误判”,他认为此举将“对西方的政治和道德信誉造成根本性损害”。德国保守党领袖、下一任总理候选人阿明·拉舍尔(Armin Laschet)形容,这是北约有史以来“最大的溃败”。

  在英国,美军的撤离引发了一些官员质疑美国作为盟友的可靠性。保守党国会议员、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汤姆·图根哈特(Tom Tugendhat)表示,这是自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以来“最大的外交政策灾难”。

  “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对待朋友的方式,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捍卫自己的利益。”图根哈特说。

英国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图根哈特(图自英媒)

  此外,拉脱维亚国防部长阿蒂斯·帕布里克斯(Artis Pabriks)也表示,美国仓皇撤军上演了一幕幕“混乱”,这表明西方“正在全世界宣告自己变得更弱了”。

  “基地组织已经消失了,我们在阿富汗还能做些什么?我们当时去阿富汗的明确目的就是消灭基地组织,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也是错误的。

  《纽约时报》认为,自美国入侵阿富汗以后,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存在肯定有所减少,但拜登认定基地组织已经消失的说法肯定不正确。

  报道援引联合国安理会6月的一项研究报告表示,在阿富汗34个省份中,至少仍有15个省份由基地组织残余。此外,美国国防部监察长办公室本周三(18日)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塔利班与基地组织仍然维持着联系,这为恐怖组织在阿富汗的生存提供了庇护”。

  盟友震惊:美国去阿富汗,原来只为了自己?

  “当拜登终于在阿富汗混乱局势上打破沉默时,曾对重建大西洋联盟关系寄予厚望的欧洲,感到无比失望。”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20日的报道中指出,对美国的盟友而言,美国人突然撒手走人的举动,震惊了欧洲盟友,这与拜登多次宣称的“美国回来了”相矛盾。而这场正在阿富汗上演的危机也让他们深刻意识到:没有美国,欧洲直接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是多么有限。

CNN:美国撤离了世界舞台,将欧洲暴露在危险中

  “如果美国说一切结束了,那就真的结束了。”一些欧洲外交官和政府官员们都在私下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们还认为,美国在作出单方面的决定时,似乎根本没有考虑到欧洲的利益。

  在接受CNN采访时,多名欧洲官员和外交官都提到了拜登20日讲话中关于基地组织的说法。他们对拜登的言论感到“震惊”,因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唯一目的只是打击那些袭击了美国的恐怖分子,如今的撤军完全没有考虑到欧洲会遭受怎样的负面影响。

  欧洲政客们担心,阿富汗危机会让欧洲再度面临大规模难民迁移所带来的人道主义和政治后果。“没有美国的力量来控制局势,欧洲无疑会更加暴露。”一位欧盟官员直言,“当时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政策,是在欧洲而不是美国引发了一场危机。”

  负责移民和边境安全的欧洲议会委员会成员罗伯塔·梅特索拉(Roberta Metsola)表示,他担心世界会削弱对美国和北约的信心,这将促使一些敌对行动更加频繁,同时还会对欧洲的团结造成不利影响。“欧洲必须意识到,世界民主与安全秩序的重担落到了自己的肩上。警钟已经敲响,我们已经睡了太久了。”

  “并不需要被别人打败。当你决定不再帮助别人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图根哈特在18日的一次讲话中含沙射影地抨击美国,“没有领袖的自由世界,无法收拾眼下的烂摊子,更无法维护他们所珍视的价值观。”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打阿富汗最后怎么样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