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1约等于多少?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阶梯训练

**7.我们利用下列器材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按电路图(图15-2)用笔线连接电路(图15-3)。[3.5]

 。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

**8.下面的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2.5]

**10.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若导体的电阻为20Ω时,电流为0.2A,那么,导体的电阻为       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1.0]

**11.将30Ω的电阻接在一电源的两端,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3A,若把30Ω的电阻拿走,将10Ω与60Ω的电阻分别接在这个电源的两端,那么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是(   )。[1.5

**12.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如图15-4所示,我们先使电阻箱R的电阻取某一值,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每一次的       和相应的电流值,得到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跟   

**14.如图15-5所示的电路,是表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接法。当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1)电流表示数变大的是     电路图;(2)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的是     

①(  )灯泡发光时通过的电量越多,则电流越大

②(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当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导体中就没有电阻了 

③(  )欧姆就是电阻

④(  )某段导体中的电压越大,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⑤(  )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大,则它对电流阻碍作用就越大

⑥(  )将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串联后接在电阻中,则电阻大的通过的电流小

⑦(  )由U=IR可知,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较大的,它两端的电压也较大

知识的应用**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

C.在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D.以上说法都不对

18.一个灯泡的灯丝的电阻是4Ω,当它两端的电压是2.8V时,求通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

**19.通过一个电阻器的电流是0.4A,电阻器的电阻是90Ω,求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20.把一个电热器把它接在家庭电路上,通过它的电流是5A,该电热器的电阻是多少?

**21.如图15-6,开关合上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   端。当滑片从中点开始(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      ,电路中的电流变   

**24.一盏白炽灯接在家用电路上,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210Ω,求此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大?[1.5]

25.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50mA,则该导体的电阻多大?

**26.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Ω。[1.0]

**30.加在阻值12Ω的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V,则在3分20秒内通过该电阻的电量是多少?

**31.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是220V,用电器的电阻是40Ω,能否用量程为0~3A的电流表测其电流?[1.5]

**38.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15-9电路。[3.5]

  过大,而烧坏电路中的有关元件。

**40.将6V的电压加在用电器两端时,通过的电流是0.2A,该用电器的电阻是

***42.有甲、乙、丙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已知甲和乙粗细相同,但甲比乙长;乙和丙的长度相同,但乙比丙细。则三根导线中电阻最大的是(   )。

***43.质量相同的铜丝和铝丝,它们的横截面积相等,铜丝和铝丝的电阻相比较(   )。

***44.如图15-11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若滑片向

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则应选用的接线柱是(   )。

***45.请按要求将图15-12所示的器材用色笔连好电路并画出电路图。要求:当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灯变亮。

 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B.电流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压表不行

 C.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流表不行

 D.电流表和电压表都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48.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2A,如果电压增大到9V时,导体中的电流变为多大。[1.5]

***49.一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从3V增加到3.8V时,通过该电阻器的电流增加了0.2A,则该电阻是多少?[1.5]

***50.在图15-14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

电压表V1和V2示数相同,发生的故障是(   )。[1.5]

***52.如图15-15所示,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4种情况,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使电路中电流增大的是(   )。

***53.设计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超过0.5A。画出电路图,并用铅笔线代替导线将图15-16中的元件连接起来。[3.5]

***54.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通过它的电流为200mA,如果将两端电压再增加6V时,应选什么量程的电流表测其电流?[1.5]

55.如图15-17所示的电路,灯L的电阻为10Ω,电源电压为6V,如果电压表被短路,那么(   )A.电流表被烧坏   B.电压表被烧坏  C.灯L被烧坏   D.不发生任何事故

***56.某同学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而电流表的指针指在满量程之外,这时(   )。[1.5]

  A.一定是电压表已损坏,应立即断开关

  B.一定是电流表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应立即断开开关

  C.可能是电压表发生了故障,而电流表既未接错也未损坏

  D.可能是电流表与电压表接成了串联电路

***57.如图15-1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8.粗细相同的两根铝导线,长度关系是L1>L2,串联接入电路后,其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是(  )A.I1>I2,U1<U2 

**9.串联电路随着用电器的个数增加,其总电阻(   )。[1.0]

**10.已知:R1=4Ω,它与一只电阻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2.4Ω,求:R2的阻值。[1.5]

**12.如图15-20,R1=2Ω,R2=3Ω,电压表的示数为1V。求:R2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1.5]

**13.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干路中的电流(   )。[0.5]

**17.电阻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1.5kΩ,接入电路后,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3V,则R1的阻值是

**22.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为4Ω,那么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Ω。[1.0]

25.将一阻值为10Ω的均匀的电阻丝对折后,当成一根使用,则对折后的电阻为     Ω。

***26.如图15-24所示的电路,R1的阻值为10Ω,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3.2V。求:R1两端的电压,R2的阻值及电源电压。[2.5]

(1)(   )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而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   )欧姆定律公式中的I、U、R是同一电路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串联电路中的任一用电器被烧断时,其它用电器仍然正常工作

(4)(   )串联电路上,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时,总电阻也增大

(5)(   )金属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所以电流和方向就是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

 ***29.两盏电灯L1、L2串联在家庭电路中,如果它们的电阻分别是440Ω和110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灯L1、L2两端的电压各多大?[2.5]

***30.R1与R2串联后,连到10V的电源上,R1=30Ω,测得R1两端的电压为6V,求:电路中的电流和R2的阻值。[2.5]

***31.R1、R2串联后接到18V的电源上,测得通过R1的电流为0.2A,R2的电阻是40Ω。求:R1的阻值和R2两端的电压。[2.5]

***32.R1=60Ω,R2=70Ω,它们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测得5秒钟通过R1的电量是6C,则电源电压和R2两端的电压各多大?[2.5]

***33.如图15-26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20V,R1=25Ω,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求R2的阻值和电压表的示数。[2.5]

***35.粗细相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A和B,A的长度大于B的长度,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是(   )。[1.5]

***36.有三个电阻,阻值分别是3Ω、6Ω、9Ω,串联后接到6V的电源上,则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37.有一电铃正常工作的电压是12V,要将此电铃接到电压是20V的电源上,应如何办? 

***38.一把电铬铁,正常工作的电阻是72Ω,通过的电流是0.1A,问必须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才能把接到220V的电源上?[2.5]

***39.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6V,阻值为15Ω,将它与一只12Ω的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是多大的电源上,此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2.5]

***40.两个电阻R1、R2,它们的阻值分别是10Ω、20Ω,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电5min,则通过R1、R2的电量分别是(   )。[1.5]

***41.将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3R2,总电压为4V,则R1两端的电压为(   )。

***42.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锰铜丝,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   )。[1.5]

A.粗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     B.细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

C.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细的电压大D.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粗的电压大

***43.一段导体的电阻增加3Ω后,接在原电源上,发现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原来的4/5,则该导体原来的阻值是多少?[2.5]

***44.如图15-27所示的电路,R1=20Ω,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为0~40Ω,当变阻器滑片P移至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那么当变阻器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多大?[3.5]

***45.如图15-28所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7.5Ω,电压是1.5V。如果电源电压为4V,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变阻器分去电压    V,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   

***48.如图15-31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路的总电阻、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1.5]

***49.如图15-32,R1=10Ω,R2是阻值为0~40Ω的变阻器,电源电压为10V。当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多大?当P在AB中点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多大?[2.5]

***51.下列各图15-33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各怎样变化:

***52.如图15-34所示的电路,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由U1变化到U2,U1∶U2=5∶2,则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前后,通过电阻R的电流之比为(   )。[2.5]

***53.将电阻R1和R2组成串联电阻,R1∶R2=3∶1,如果电路两端的总电压是12V,那么R1两端的电压是(   )。[2.0]

***54.如图15-35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不变,R1=8Ω,R2是最大阻值为60Ω的变阻器。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变化范围。[2.5]

***55.如图15-36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10Ω,R2是0~50Ω的变阻器。求当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2.5]

***56.某用电器R1上标有“10Ω  3A”,另一用电器R2上标有“50Ω  1.5A”,串联后接到电源上,为了使用电器正常工作,电源电压应不超过何值?[2.5]

60.如图15-38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别是(   )A.变大,变大  B.变小,变小    C.变小,不变     D.变大,不变

***61.下面四对并联的电阻,总电阻最小的是(   )。[1.5]

***62.有一根粗细均匀的锰铜线,阻值为R,将其对折后的电阻是原电阻的(   )。[1.5]

***63.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接入电路,总电阻为R,若将其中任一电阻的阻值减小,则总电阻将     R;若将其中任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则总电阻将     R。(填“>,<或=”[1.5]

***66.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线,阻值为R,将其用拉丝机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再将其对折,则它的电阻值     R。(填“>”,“<”或“=” [1.5]

***71.并联电路,随着并联支路数目增加,其总电阻将(   )。[1.0]

***7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10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可能的最大总电阻是(   )。[2.5]

***73.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的总电阻与并联后的总电阻之比(   )。[2.0]

***74.如图15-40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各电表示数变化情况是(   )。[2.0]

***76.如图15-42,R1=5Ω,R2=20Ω,已知干路中的电流是0.5A,求电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阻的电流。[2.0]

***79.一段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如果在它两端再并联上阻值为R的电阻时,干路中的电流增加了0.4A,那么电路的总电阻R和R的阻值各是多大?[2.5]

***81.如图15-45所示的电路,灯L的电阻RL=40Ω,R是标有“20Ω 1.5A”字样的变阻器,电源是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试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范围。[2.5]

***83.把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线连接在电路中,若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则它们的连接方式是(   )。[1.0]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85.将电阻R1、R2并联后接到某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I,则(   )。[2.5]

(2)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

(3)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

****90.如图15-51,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1.5A,电压表的示数为9V。(1)求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2)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1A,R2的阻值是多大?[3.5]

****91.如图15-52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12V且保持不变。R1=8Ω,R2为0~12Ω的滑动变阻器。开关S合上后,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时,求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范围。

****92.如图15-53所示的电路,R1=9Ω,R2=6Ω,R3=4Ω。开关S1、S2均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4V。求:(1)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2)仅合上开关S2时,电压表、电压表的示数。[3.5]

****93.如图15-54所示的电路,灯L2的阻值R2=20Ω,当S1断开,S2合上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3A和3V。求:(1)电源电压;(2)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3.5]

****94.如图15-55所示,R1=15Ω,R2=10Ω,当S1合上、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1)R3的阻值;(2)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3.5]

****95.如图15-56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灯L1的电阻为15Ω,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求灯L2的电阻。(2)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L3的电阻。[3.5]

****96.如图15-57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6Ω,R3=4Ω,当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1)R2的阻值;(2)当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3)仅合上S1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3.5]

****97.如图15-58所示电路中,RL=6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源电压为8V。为了使两表都能安全使用,对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有何要求?[3.5]

****98.如图15-59所示,R1为0~200Ω的变阻器,R2=50Ω,电源电压为20V,电流表的量程A1是0~0.6A,电流表A2的量程是0~3A。合上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R1的中点时,1min通过R1的电量是多少?为了使两表都不损坏,R1连入电路的电阻只能在什么范围内变化?[4.5]

****99.实验:给你一个电池组,一只电压表,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一只开关和几根导线,请你用来测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RX。要求:(1)画出电路图;(2)简述实验原理和步骤;(3)写出计算RX的公式。[4.5]

****100.如图15-60所示的方框称为黑箱(看不见内部情况的意思),它外面有四个接线柱,并知道内部有三只阻值相同的电阻,但不知道接法。经从外部对四接线柱进行测定,得知RAD=RBC=R,RAB=RCD=2R。请在黑箱内画出电阻的连接方法。[3.5]

(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的,其它条件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值,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研究一段导体(电阻)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每次实验应换用不同阻值的导体,并运用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使每一次导体两端的电压       ,并记录对应的     

**3.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200mA,则该导体的阻值为

**6.在并联电路中,通过支路的电流跟该支路的电阻成      比,并联电路具有

***8.已知:R1<R2,将图15-1中的四种不同接法接到同一电源的两极间,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的是(   )。

知识的拓展****9.给你一个电池组,一只电流表,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以及开关、导线。用这些器材测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Rx的阻值。要求:(1)画出电路图;(2)写出主要步骤和计算式。

****10.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只小灯泡的电阻,请你回答该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灯泡的亮度在他看来是正常时,他停止了对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并细心地观察电流表,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在缓慢地变小,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后来他又调节滑动变阻器,一不留神灯泡熄灭了(灯丝烧断了)。这时他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将是(    )。

C.两电表的示数都不为零     D.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比原来大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人教版

  期末考试是指每个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对上一学期知识的查漏补缺,一般由区或市统考,也可能是几个学校进行联考。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人教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1

  1.把下面的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五成( )、七成( )、三成五( )、十成( )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成数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利息和本金的比率叫利率。 ( )

  2.一块地的产量,今年比去年增长二成五,就是增长十分之二点五。 ( )

  3.一种药水,水和药的比是1∶20,水占药水的5%。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半成改写成百分数是 ( )

  2.一块地原产小麦25吨,去年因水灾减产二成,今年又增产二成。这样今年产量和原产量比 (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没变

  3.小英把 1000元按年利率2.45%存入银行。两年后计算她应得到的本金和利息,列式应是 ( )

  1.一块小麦实验田,去年产小麦24.5吨,今年增产了二成。这块实验田今年产小麦多少吨?

  2.一块地,去年产水稻12吨,因水灾比前年减少二成五。这块地前年产水稻多少吨?

  3.李英把5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1年,年利率是2.25%。到期时,李英应得利息多少元?

  4.王钢把10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3年,年利率是2.7%。到期时,王钢应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5.一块棉花地,去年收皮棉30吨,比前年增产了5吨。这块棉花地皮棉产量增长了几成?

  6.一个养殖场,养鸭的只数比养鸡的只数少20%,养的鸡比鸭多1000只。这个养殖场养鸭多少只?

  7.张晶在银行存了30000元人民币,定期五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时交纳利息所得税20%后,银行应付给张晶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选作)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2

  一、计算题。 (27分)

  1、直接写出结果(5分):

  3、列式和方程计算(5分):

  ①比1.4的3倍多3.6的数是多少? ② 一个数的比它的50%少10 ,这个数是多少?

  二、填空。(20分)

  2、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的近似数记作( )。

  3、把两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5、大圆的半径是4厘米,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与小圆的周长比是( ),大圆与小圆的面积比是( )。

  6、5.4 :1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7、1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

  8、六(1)班昨天有49个学生到校,只有一个学生请病假,六(1)班昨天的出勤率是( )。

  9、圆的周长和半径成( )比例,Y= ,X和Y成( )比例。

  10、线段比例尺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在这样的比例尺画成的平面图中,量得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4厘米,A、B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0分)

  1、要清楚地反映出中华电视机厂近几年产量增长变化的情况,

  ①条形统计图 ②折线统计图 ③ 扇形统计图 ④统计表

  2、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特点是( )。

  ① 对边相等 ② 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 四个角的和是360 ④ 都有对称轴

  3、某粮仓先调进存粮的25%,后调出存粮的25%,现在存粮与原来相比较( )。 ①比原来少 ②比原来多 ③存粮数没有变化

  4、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

  ① 成正比例 ② 成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5、有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如果用圆规画,圆规两脚在米尺上应量取( )。 ① 6厘米 ② 3厘米 ③ 2厘米

  6、一根铁丝,先截取它的,再接上米,这根铁丝( )。

  ① 比原来长 ②比原来短 ③和原来相等 ④ 无法确定

  7、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

  8、把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五段,每段占全长的( )。

  ① ② ③ 米 ④ 米

  五、判断。(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 )

  3、甲比乙多5%,乙比甲少5%。 ( )

  4、一个数乘以分数的积一定比原来的数小。 ( )

  5、零的倒数是零。 ( )

  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 ( )

  五、操作题。(6分)

  1、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

  2、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3、求阴影部分(正方形内圆外部分用阴影表示)的面积与圆面积的比。

  六、应用题。(31分)

  1、只列式不计算(6分)。

  (1)科技小组进行玉米种子发芽实验,结果有500粒种子发芽了,15粒种子未发芽,求发芽率。

  (2)20xx年末,一个城市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147亿元,比20xx年末增加了32亿元,增长百分之几?

  (3)一台耕地机耕地。45分钟耕了1公顷,相当于这块地的,这块地有多少公顷?

  2、把问题和相对应的算式连接起来。(6分)

  某体操队有60名男队员, 女队员有多少人?

  (1)女队员比男队员多, 60

  (2)女队员是男队员的, 60

  (3)男队员比女队员少, 60(1+)

  (4)男队员是女队员的, 60(1-)

  (5)男队员比女队员多, 60(1-)

  (6)女队员比男队员少, 60(1+)

  3、解答下列各题。(20分)

  (1)修一段公路,已修了90米,比未修的少15米,这条公路还有多少米未修?

  (2)某仓库有化肥15吨,第一次运走总重量的20%,第二次运走5吨,两次共运走多少吨?

  (3)修一条公路,当修到全长的处时,离这条公路的中点还有30米,这一条路全长多少米?

  (4)加工一批零件,由一个人单独做,甲要12小时,乙要10小时,现在甲先做3小时后,乙也来参加一同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3

  亲爱小朋友们,今天为你准备了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努力做、开动脑筋,做出满意的答卷。加油啊!!!

  一、填空:(16分)

  1、已知A=225 ,B=235,那么 A和B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

  2、的分数单位是( ),它至少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假分数; 1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与最小的质数相等。

  3、把 的分子扩大3倍,要使它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 )。

  4、某厂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女工人数占全厂职工人数的( )%

  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分米,长和宽的比是7:5,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7、一个数的 是2,它的5%是( ); ( )的比它的 少15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

  2、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成正比例。 ( )

  3、甲队人数的 等于乙队人数的 ,甲队与乙队的人数比( )

  4、一个数增加1%后,再减少1%,结果不变。 ( )

  5、已知小圆和大圆的`周长比是2: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 ( )

  6、3 和 3的意义不同,积相等。 ( )

  8、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 )

  9、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 )

  10、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 (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设c为圆的周长,则 是圆的( )

  A、半径 B、直径 C、周长 D、面积

  2、从郧县到十堰,大车要1小时,小车要40分钟,大车和小车的速度比是( )

  3、把102分解质因数是( )

  4、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数( )乙数

  A、 B、 C、= D、无法确定

  5、一根铁丝的 比 米( )

  A、长 B、短 C、相等 D、无法确定

  6、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缩小100倍,原数( )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扩大2倍 D、大小不变7、医院要反映出一个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最好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8、在6点钟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四、直接写得数(5分)

  五、解方程和比例(9分)

  六、脱式计算(能箭算的要箭算)(18分)

  七、列式计算(6分)

  1、一个数减去它的 等于1.44,这个数是多少?.

  2、0.6与的积去除2和1.8的差,商是多少?

  八、下面是圆柱的表面展开图,请你求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6分)

  九、只列算式不计算(6分)

  1、某机关精简60名工作人员后,还有120名工作人员,精简了百分之几?

  2、仓库里有15吨钢材,第一小时用了总数的20%,第二小时用去 吨,还剩下多少吨钢材?

  3、六年级一班将280元钱存入银行,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1425%,存满半年后可取出多少元钱?

  十、应用题(16分)

  1、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45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的页数恰好比第一天多20%,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把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需要削去多少立方分米的木块?

  3、郧县服装厂接到生产1200件衬衫的任务,前3天完成了40%,照这样计算,完成生产任务还要多少天?

  4、甲乙两港相距140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驶向乙港用了4。5小时,返回时因为逆水比去时多用1小时。求这艘轮船往返的平均速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4

  一、计算(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近似值符号的是估算题)

  2.求未知数X的值(4分)

  3.怎样简便就这样算(16分)

  4.列式计算(4分)

  (1)4.6减去1.4的差去除,

  (2)一个数的比30的2倍还少4,

  结果是多少?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二、判断题(5分)

  (1)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6倍。------

  (2)甲车间的出勤率比乙车间高,说明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人数多。

  三、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1)三洋电视机厂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出上半年月产量的多少与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2)两个变量X和Y,当XY=45时,X和Y是

  [A成正比例量B成反比例量C不成比例量]

  (3)的分母增加1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扩大

  (4)将米平均分成份,每份是米。

  (5)把20克糖溶解在80克开水中,这时糖水中含糖。

  四、填空题(16分)

  (1)3.45小时=小时分50平方米=公顷

  (2)7千克比少千克;20吨增加%后是25吨

  (3)读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5

  一、仔细想,认真填。

  2、一个数的百万位是8,万位是9,千位是5,十位是4,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省略万位后的尾数约是()万。

  3、在○里填上>、<或=。

  5、①写出两个比值是3的比,再组成比例是()。

  6、在一幅地图上标有把它写成数值比例尺的形式是();如果在这

  幅地图上量得泉州到福州的距离为4.9厘米,那么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7、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8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要取()个球,才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8、()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下30C记作()0C。

  9、把2米长的圆柱形木棒锯成三段,表面积增加了4dm2,原来木棒的体积是()dm3。

  10、一个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6cm,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的体积是()cm3,再把这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约是()cm3。

  1、六(1)班有男生24人,女生3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2、24的25%是,比24少25%的数是。一个数的15%是24,这个数是。30比多20%。比一个数少20%的数是20,这个数是。比25少20%。

  3、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它的20%,第二天修了它的。

  ⑴两天共修45米,45米占全长的。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5米。5米相当于全长的。⑶还剩下55米没有修,55米是全长的。

  4、粮店有大米10.5吨,,有面粉多少吨(在里列出相应算式。)

  ⑴面粉是大米的。⑵大米是面粉的。

  ⑶面粉比大米多。⑷大米比面粉多。

  ⑸面粉比大米少。⑹大米比面粉少。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一件工作甲每天完成总工作量的,乙每天完成总工作量的。两人合作1.5天一共完成总工作量的几分之几?

  2、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丙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如果三人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

  3、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需要8天,乙队单独修需要10天,两队合修3天后还剩几分之几?如果剩下的任务由甲队单独修,还要几天完成?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20小时,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15小时。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几小时相遇?

  5、(1)某食堂原有煤2吨,烧去了,还剩多少吨?

  (2)某食堂原有煤2吨,烧去了吨,还剩多少吨?

  (3)某食堂原有煤2吨,烧去了吨,还剩几分之几?

  6、小红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1)两天共看了多少页?

  本文导航1、首页2、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23、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3

  1、数轴上,-3在-2的()边。

  A、左B、右C、无法确定

  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8.84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两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

  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乙数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4、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

  A.扩大3倍B.缩小3倍C.扩大6倍

  5、买同样的书,花钱的总价与()成正比例。

  A、书的本数B、书的页数C、书的单价D、不能确定

  三.认真推敲,做好裁判。

  1、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3、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

  4、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5、如果x=8y,那么x与y成反比例。()

  6、如果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它的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四、细心计算,耐心检查。

  1、直接写出得数。

  3、怎样简便怎样算。

  本文导航1、首页2、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23、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3

  五、认真阅题,仔细答题。

  1、一幢教学楼的平面图上,量的楼长16厘米,宽7.2厘米。已知比例尺是1:250,这幢教学楼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圆柱体形的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周长31.4米,深2.4米,在它的内壁与底面抹上水泥。

  (1)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3、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需用96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用比例解)

  4、王芳的爸爸将5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2年,年利率为2.25%,利息税为总利息的20%。到期后,王芳的爸爸可以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

  一、书写。(2分)

  要求:①卷面整洁②字迹工整③行款整齐

  二、计算。(共29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18分)

  4、求未知数x。(6分)

  三、填空。(每题2分,共24分)

  1、去年,我县粮食总产量达224800吨,这个数读作()吨,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万吨。

  2、某水库大坝的警戒水位是18m,如果把超过18m的部分记作“+”,把低于18m的部分记作“-”。一场暴雨后,水库大坝水位达到18.5m,应记作()m,第二天,水位下降到17.5m,就记作()m。

  3、在下列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王华今天早上在家吃了一块面包,喝了250()牛奶,然后步行15()来到离家800m的学校。

  4、小兵妈妈在街上租了一间门市开了一家服装店,去年每月租金为a元,今年每月租金比去年上涨了20%,今年每月租金是()元,如果a=500,那么今年每月的租金是()元。

  6、右图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是()cm2,

  把它以AB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形体的体积是()cm3。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人教版】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30×6约等于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