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马兰一号没面筋是真的吗?

北方小麦硬质率高,面筋含量高,面筋指数大,面筋颜色深,形状挺,吸水率高,稳定时间长,弱化度小,延伸性长,最大阻力高;南方小麦粉质率高,面筋含量低,面筋指数小,面筋颜色浅,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呈现扁平形状,吸水率低,稳定时间短,弱化度大,延伸性长,最大阻力低。 面筋洗涤仪在离心的作用下,按SB/T10248-95规定的方法,就可计算出湿面筋含量及面筋指数。 附:新的小麦湿面筋含量及面筋指数标准: 强筋小麦粉湿面筋含量为不低于32.0% 弱筋小麦粉湿面筋含量为不低于24.0% 北方型中筋小麦粉湿面筋含量为不低于28.0% 南方型中筋小麦粉湿面筋含量为不低于24.0% 强筋小麦粉的面筋指数≥70% 中筋、弱筋的面具指数暂不作规定。......

      我们在家里种植小麦的我们都知道当小麦快成熟的时候就是小麦快到收成在田地里面长好的话,如果我们把小麦放在嘴里面吃的话就会发现有白色的面水吃到最后有面筋在里面。小麦里面含有很多面筋那么我们怎么对小麦中的面筋测量呢?我们可以使用单头面筋洗涤仪单

  面筋是小麦面粉中独有的黏、弹性物质,是小麦蛋白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决定小麦加工品质。面筋洗涤仪被用来检测小麦等农作物中的湿(干)面筋的含量、面筋质量、面筋指数及面筋持水率,这样选择出优质的小麦。优品质的小麦曾被认为就是面筋含量高,实际上,面筋的数量与质量在评价小麦品质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且有互

面筋洗涤仪是 目前广泛应用于收购、育种、仓储、制粉、烘焙、食品和干面筋加工等行业中的面粉和全麦粉检测仪器,而之所以面筋洗涤仪自研发生产以来,受的如此广泛的应 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其他测定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使用面筋洗涤仪测定面粉和全麦粉的面筋数量和质量的最大特点就是,测定时间段,约10分钟;需要

  小麦面筋的含量,决定于小麦自身的品种、种植条件和受病虫害及其它灾害等多方面的影响。  1 小麦面筋浏定应用范围  小麦面筋的测定,只适用于在收购和加工过程中衡量同一地区、同一品种,水份和芽麦,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等以上小麦面筋含量的估计,非正常情况下,要进行实验修正。可适应小麦加工搭配的生产一般要

  一、前言  中国作为一个主要以植源性食物为主的国家,特别在北方多以面制品作为主食,污染DON毒素小麦的潜在性危害会更大。因此,如何去除小麦中的DON毒素,减少其进人面制品乃至食物链的含量显得越来越迫切。目前DON的脱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吸附,研磨、漂洗等)、化学方法(加氨、次氯酸,热处理等)

    面筋测定仪执行国标GB/T《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测定》,其工作原理是10g面粉或全麦粉加5ml盐水,在带有筛网的洗涤杯中混合20s形成面团,然后用盐水洗涤5min,就可以得到面筋。在离心作用下,按GB/T规定的方法,就可计算出

  面筋蛋白质给小麦粉赋予了一定的加丁特性,使面团具有黏着性,湿润性,膨胀性,弹性,韧性和延展性等流变学特性。在小麦储藏过程中,小麦面筋蛋白质会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小麦粉的食用性质,因此测定小麦的面筋含量和质量以及面筋吸水量,对小麦储藏品质和小麦粉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麦粉颗粒或全麦粉加入氯化钠溶

  小麦面筋蛋白是小麦淀粉生产的副产品,蛋白质含量高,鲜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价格低廉,是生产呈味基料的优质原料。但由于小麦面筋蛋白分子疏水性强,溶解度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小麦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小麦又可分为很多品种,以及不同的等级。小麦的品质判定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小麦面筋含量,而面筋的含量可以通

  面筋蛋白是由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构成的高分子聚合体,依靠氢键、疏水键以及分子内/间二硫键连接,构成紧密的三维结构。面筋蛋白这种紧密的三维结构将导致其较差的功能特性,如遇水团聚、溶解度低、热分散性差等。研究超声波处理对面筋蛋白高聚物空间结构的影响,对于改变面筋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而拓宽面筋蛋白的应用范围

  单头面筋测定仪/单头面筋洗涤仪用途:  MJ-Ⅱ型面筋测定仪用来测定面粉中面筋含量及面筋质量(面筋指数)的专用仪器,由单头面筋洗涤仪(内部含面筋指数测定仪)、烘干仪两台独立仪器组成适用于小麦粉和全麦粉的测定,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面粉加工、粮油科研机构、粮食贮藏等部门。  单头面筋测定仪/单头面筋洗涤

  面筋测定仪使用的目的:    (1)了解小麦面粉的湿面筋含量测定的意义和原理。    (2)掌握利用面筋指数测定仪测定小麦面粉面筋指数的操作方法。  面筋测定仪在测定小麦面粉中面筋含量的实验原理分析:  本实验是用面筋洗涤仪和面筋指数测

      面筋白度仪是在测面筋表面色差,智能判断面筋质量与醒发程度的仪器,面筋测定系统对面筋质量综合判断,通过洗涤装置,得出湿面筋质量和面筋指数,是测面筋理化指标的重要仪器。二者配合使用研究测定面筋蛋白质含量、复合蛋白酶具有一定的效果。 

  面筋含量是面粉等级划分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国外他们根据湿面筋含量将小麦面粉分为四个等级:大于30%为高筋粉,26%~30%为中筋粉,20%~25%为中下筋粉,小于20%为低筋粉。面筋含量的测量使用比较多的是通过面筋指数测定仪来进行操作,通过使用面筋仪来进行对国内的面粉面筋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我国绝大

    双头面筋洗涤仪是食品行业必备的仪器,通过双头面筋洗涤仪可以检测面筋的含量和质量。对食品行业来说,对面筋质量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且是必须做的工作,面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面食品的质量,因此,食品行业非常重视双头面筋洗涤仪。   

    小麦面筋的特点是迅速膨胀并坚固地结成一块。常常遇到具有比小麦的面筋凝结力较小的面筋。如黑麦和大麦的面筋,按小麦面筋一样使它凝结并洗涤是不可能的。希巴耶夫所提出的修改法,使得测定碎小的或者非常疏松而迅速分散的面筋成为可能。     在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新的追求,尤其是在食品行业,要求更加的严格起来。对粮食的品质除了要考虑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之外,还需要考虑到食品在加工中的品质。像面包、饼干等,成品不同对其原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就在选择小麦

试验对小麦面粉的面筋指数测定,需要小麦面粉样品,氯化钠,MJ-III型面筋指数测定仪,面筋洗涤仪。 实验步骤:1.滴几滴水到有机玻璃压块的小孔中。2.把200目的筛网装入细洗涤杯中,用水湿润筛网以形成毛细管水桥,尽量防止面粉丢失;但多余的水分要去掉,将洗涤杯在毛巾上轻拍三次,以除去多余的水

  面筋主要成分为胚乳蛋白中的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 是测定小麦粉的一项重要品质指标。通常同等级的小麦粉面筋质的数量多少与质量好坏, 在其食用品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影响面粉蒸制和烘焙食品的最重要因素。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下影响面筋质测定的几个因素。其中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使用面筋仪或者面筋洗

  面筋含量是面粉等级划分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国外他们根据湿面筋含量将小麦面粉分为四个等级:大于30%为高筋粉,26%~30%为中筋粉,20%~25%为中下筋粉,小于20%为低筋粉。面筋含量的测量使用比较多的是通过面筋测定仪来进行操作,通过使用面筋仪来进行对国内的面粉面筋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我国绝大部分

  小麦面筋的含量,决定于小麦自身的品种、种植条件和受病虫害及其它灾害等多方面的影响。  1 小麦面筋浏定应用范围  小麦面筋的测定,只适用于在收购和加工过程中衡量同一地区、同一品种,水份和芽麦,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等以上小麦面筋含量的估计,非正常情况下,要进行实验修正。可适应小麦加工搭配的生产一般要

  小麦的面筋含量作为小麦储存品质控制指标之一,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面筋质数的测定传统是使用水洗法进行测定分析。但是测定过程中受外界的影响比较的大。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公司根据国标GB/T《小麦和小麦粉 面筋含量测定》中的方法进行改进以及沿用,设计了面筋指数测定仪进行快速

    小麦是我国重要作物之一,在我国具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小麦粉的作用非常广泛,在使用小麦粉制作一些食品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湿面筋,湿面筋的含量可以使用单头面筋洗涤仪进行检测。湿面筋是用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自小麦粉中获得的一种主要由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组成的具有弹塑性的胶状水

  面筋主要成分为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是小麦粉测定的一项重要质量目标。小麦籽粒中蛋白质按溶解特性可分为麦清蛋白、麦球蛋白、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四种。小麦制粉后,保留在小麦粉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最终剩余的具有粘性、弹性、延展性的网络状胶体即是面筋,其主要成分为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是小麦粉

      小麦的蛋白质,是由麦清蛋白 麦球蛋白 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四种组成,其中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是构成小麦面筋蛋白质的主要成分,麦醇溶蛋白的粘性和延伸性与麦谷蛋白的粘结性和弹性构成了小麦粉独有的面筋特性,才能形成光滑的面团。二者的含量及相

相信大家对面筋都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是的,面筋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制作面包时,会有面筋的产生,制作馒头时,也会有面筋的产生,面筋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将面粉加入适量水、少许食盐、搅匀上劲,形成面团,稍后用清水反复搓洗,把面团中的淀粉和其它杂质全部洗掉,剩下的就是面筋。对于面筋的含量,我们一般采用双头面筋

      面粉轻过水洗、沉淀,就是小麦淀粉,其副产品就是湿面筋,湿面筋的含量以及质量是面粉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湿面筋含量的测定可以通过使用双头面筋测定仪进行快速的测定分析,双头面筋测定仪简称双头面筋仪,由双头面筋洗涤仪、MJZ型面筋指数测定仪、烘干

     面筋测定系统用面筋洗涤仪和面筋离心、指数测定仪来测定湿面筋的数量和质量特性。     湿面筋是小麦粉面团用面筋洗涤仪洗去淀粉后得到的弹塑性物质,它由麦醇溶谷蛋白和麦蛋白组成。   &nbsp

  小麦粉的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是衡量小麦粉质量的重要指标,面粉筋性大小主要由面筋蛋白的数量和质量所决定,面粉必须要有筋性,没有筋性就没有面食品的框架结构,就不会使面制品具有良好的形状和内部组织。区域不同面筋的含量也有明显的差异。面筋的测量一般是使用面筋测定仪来进行操作。  面筋含量是“量”的因素,面

在小麦粉品质检测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检测内容,那就是使用面筋测定仪来测定小麦面粉的面筋含量,而这些测定的数据是进行面粉加工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小麦面粉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工业生产中,面筋测定仪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所有的面粉生产企业都会配备面筋测定仪。那么面筋测定仪是如何测定小麦面粉的面

     现有国家标准GB/T 5506.1—2008和GB/T 5506.2—2008对小麦粉中湿面筋含量的测定,分别采用的是手洗法和面筋仪法,这两种方法都要经过制面团和洗面团,存在较多缺陷,主要是重复性与再现性差。用手洗法检测时温度较难控制,检测劳动强度大

济麦38等三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

时间:,来源:小麦遗传育种团队,浏览量:10032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山东省2020年第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通告》,由院作物所选育的济麦38、济麦70和济麦106三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

济麦38具有高产稳产、穗大穗多、矮秆抗倒、抗病抗逆等特点,区试平均穗粒数41.7粒,比济麦22多6.4粒,平均亩成穗42.3万,实现了大穗品种亩穗数的突破。产量三因素协调,产量比对照济麦22增产4.0%,亩产最高达837.1公斤。植株比济麦22矮5-10 cm,茎秆粗壮,抗倒伏。抗寒性好。接种鉴定:条锈免疫,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抗病性好。茎叶穗深披蜡质,节水抗旱性好。

济麦70具有高产稳产、抗倒抗病、抗逆广适等特点。亩穗数45万左右,千粒重比济麦22高1-2克,产量比济麦22增产6.2%,产量三因素协调。株高比济麦22矮3-5厘米,株型优,长相清秀。高抗倒伏,抗寒性1级。接种鉴定:慢条锈病,中感纹枯病、白粉病和叶锈病,综合抗病性好。

济麦106聚合了4个强筋亲本的优异基因,具有优异的面包烘烤品质和馒头加工品质特性,籽粒蛋白质含量13.9%,湿面筋含量33.8%,吸水率61.4%,稳定时间12.1分钟;具有良好的抗病性,接种鉴定:慢条锈和叶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和赤霉病;冬性,株高71.8厘米,茎叶穗黄绿色,叶片上举,熟相好;山东省区试平均亩产514.7公斤,与对照济南17相当,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9公斤,较对照济南17增产2.1%。

近年来,围绕粮食安全、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三大目标,作物所小麦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已形成四大系列,一是高产品种,以济麦22和23为代表;二是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以济麦44和济麦229为代表;三是抗旱节水品种,以济麦60和济麦262为代表;四是营养特色小麦品种,以济紫麦1号和济糯116为代表。济麦38、济麦70将有望成为济麦22之后济麦家族最具优势的高产品种。

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和打造“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总体战略部署,为切实引导全市广大农民朋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上优良品种、重点适用技术和新型优质肥料,通过良种、良田、良法相配套,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増收。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多年试验示范和农民实践应用的基础上,经各旗县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逐级推荐,通过组织各级农业技术专家分析论证、认真筛选并征求多方意见,形成《2020年巴彦淖尔市农业生产优良品种、重点适用技术、新型优质肥料主推名录》,以指导全市农业生产,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生育期92天左右,红粒硬质;千粒重44克,容重为816g/L,粗蛋白13.84%,湿面筋33.4%,沉降值41.6毫升,属中筋品种;稳产高产、抗旱、抗病、抗倒伏、抗青枯、早衰适应性强、落黄好;品质好、适宜单、套种,性状稳定。

生育期89天左右,红粒硬质;早熟品种,千粒重47克,容重824g/L,粗蛋白14.30%,湿面筋30.0%,沉降值34.0毫升,属中筋品种;免疫条锈病,高抗叶锈病,中感黄矮病,高感白粉病;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适宜单、套种。

生育期90天左右;籽粒白色、硬质,腹沟较浅,饱满,千粒重45克,容重828g/L,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为14.60%;高抗白粉病、中感条锈病和黄矮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高产、稳产、品质好,抗病适应性强。

粮饲兼用玉米(以收获籽粒为主)

粮饲兼用玉米(以收获籽粒为主)

生育期131天左右;株型半紧凑,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87.6%,百粒重38.1克,容重766g/L,含粗蛋白8.80%,粗脂肪3.77%,粗淀粉75.04%,赖氨酸0.22%;稳产质优,高产抗病,适宜种植密度4500~5000株/亩。

生育期126天左右;植株半紧凑型,籽粒偏马齿型,黄色,出籽率84.8%,百粒重36.2克,容重739g/L,粗蛋白8.19%,粗脂肪3.22%,粗淀粉76.03%,赖氨酸0.28%;性状稳定,耐密,抗逆性强,粮饲兼用,适宜种植密度4500~5000株/亩。

生育期124天左右;植株平展型,籽粒马齿型,黄色,出籽率87.8%,百粒重38.0克;容重766g/L,粗蛋白9.27%,粗脂肪4.52%,粗淀粉74.19%,赖氨酸0.26%;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

生育期125天左右;株型半紧凑,籽粒黄色,半马齿型;高抗倒伏、矮杆耐密、出籽率高、品质好、适于密植;“一穴双株”技术主要应用品种;产量高,生产性状稳定,适宜种植密度6500株/亩。

平均生育期118天,植株平展型,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出籽率86.4%,百粒重35.3克,容重685g/L,粗蛋白含量11.07%,粗脂肪3.85%,粗淀粉71.52%,赖氨酸含量0.31%;适宜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

生育期129天左右,株型紧凑,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87.4%,百粒重35.2克,容重740g/L,粗蛋白7.6%,粗脂肪3.89%,粗淀粉74.07%,赖氨酸0.33%;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亩。

生育期139天左右,株型紧凑,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85.4%,百粒重37.2克,容重785g/L,粗蛋白质9.15%,粗脂肪3.91%,粗淀粉74.96%,赖氨酸0.32%;适宜种植密度株/亩。

生育期125天左右;株型紧凑,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84.5%,百粒重37.2克,容重768 g/L,粗蛋白含量11.56%,粗脂肪4.21%,赖氨酸0.35%,粗淀粉74.44%;高抗倒伏、秃尖短、矮杆耐密、出籽率高、品质好、适于密植,是近两年“一穴双株”栽培技术的主要应用品种,适宜种植密度6500~7000株/亩。

平均生育期105~120天,植株平展型,籽粒马齿型,黄色,出籽率83.4%,百粒重33.0克,容重732g/L,粗蛋白10.95 %,粗脂肪4.07 %,粗淀粉72.54 %,赖氨酸0.22 %,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亩左右。

生育期105~117天,株型半紧凑,籽粒橙黄色、偏马齿型,出籽率84.5%,百粒重31.9克,容重800g/L,含粗蛋白9.06%,粗脂肪4.26 %,粗淀粉74.29 %,赖氨酸0.28 %,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亩。

出苗至青贮收获(蜡熟期)123天,果穗筒型,株高330~360厘米,穗位高160~175厘米,穗长22~25厘米,穗粗5.2~5.6厘米;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2.7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7.52%,粗蛋白含量8.61%,淀粉含量30.27%;性状稳定、适应性强、产量高,一般蜡熟期全株生物产量(鲜重)每亩6吨左右,适宜种植密度3800株/亩左右。

注意:有订单者种,没订单者慎种。

出苗至青贮收获(蜡熟期)120天左右,果穗筒型,株高350~390厘米,穗位高约150厘米,穗长26厘米,穗粗5.0厘米;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1.26%,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9.62%,粗蛋白含量9.58%,粗脂肪3.85%,粗纤维18.63%;根系发达,高抗倒伏,一般每亩全株鲜重5~6吨,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亩左右。

注意:有订单者种,没订单者慎种。

生育期143天左右,属中晚熟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而集中,整齐,叶片直立,叶色深绿;千粒重27.7克,平均结实率78.4%,糙米率84.7%,精米率72.7%,整精米率64.8%,垩白粒率46.0%,垩白度7.0%,透明度一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6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6%,蛋白质7.30%。米质符合四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要求育苗插秧栽培。

生育期142天左右,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空秕率低,散穗;千粒重24.2克,平均结实率92.81%,糙米率83.6%,精米率76.7%,整精米率70.9%,垩白粒率28%,垩白度3.9%,透明度一级,胶稠度8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1%,蛋白质含量7.0%。米质分析12项指标,有8项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2项达到二级优质米标准;要求育苗插秧或旱直播栽培方式。

食用型杂交种。生育期为110~115天,株高190~230厘米,单盘粒数1100粒左右,百粒重17.5~18.0克,籽实蛋白质含量15.98%。籽粒长2.20厘米,宽0.88厘米,颜色黑底白边,商品性好,稳产,抗病,抗倒伏,抗旱。

食用型杂交种。生育期98天左右,株高261厘米,花盘直径21.7厘米,百粒重17.8克,籽仁率53.9%,结实率71.1%;籽实蛋白质含量13.38%。籽粒长2.17厘米,宽0.82厘米,颜色黑底白边。商品性好,稳产,抗病,抗倒伏,抗旱。

食用型杂交种。生育期115~120天左右。株高220~230厘米,花盘直径25~30厘米,结实率75%~82%,平均单盘粒数1028粒,百粒重15.2克。籽实蛋白质22.1%,籽粒长2.2厘米。商品性好,稳产,抗病,抗倒伏,抗旱。

食用型杂交种。生育期108天,株高220厘米左右,花盘直径28厘米左右,籽粒长锥形,黑底浅白边,粒长2.2厘米左右,宽0.8~1.2厘米。商品性好,稳产,抗病,抗倒伏,抗旱。

食用型杂交种。生育期95天左右。株高180厘米左右,茎粗3.0厘米左右,百粒重18.4克,出仁率54.6 %。籽实蛋白质含量13.35 %。籽粒长2.0厘米左右,宽0.8~1.0厘米,黑底白边。商品性好,稳产,抗病,抗倒伏,抗旱。

食用型杂交种。生育期115~120天。株高180~220厘米左右,盘径26~35厘米,结实率80%~90%,蛋白质含量12.2克,籽粒黑底白边。有抗列当性,抗病,稳产,商品性好。

油用型杂交种。生育期94天左右。株高178厘米,茎粗2.3厘米。百粒重5.7克,籽仁率74.5%,单盘粒重72.3克。籽实蛋白质18%,含油率42.9%,粗脂肪42.9%。籽粒锥形,黑底灰边灰条纹。抗病,稳产,商品性好。适宜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

普通型油食兼用种。生育期129天左右,株型直立,籽仁椭圆形、浅红色、无裂纹、无油斑,种子休眠性强。百仁重87.8克,百果重207.4克,出米率72.69%。籽仁含油量55.40%,蛋白质含量22.78%,油酸含量77.5%,亚油酸含量5.5%。油酸含量高,商品品质好,产量高,中抗叶斑病。

直立型小花生品种。出苗整齐,生长稳健。生育期129天,主茎高37.2厘米,侧枝长43.1厘米,总分枝7~9条,百仁重64.2克,百果重153.7克,出米率74.5%。粗蛋白22.85%、粗脂肪53.1%、油酸49.3%、亚油酸31.92%。种子休眠性、抗旱性强,较抗叶斑病和网斑病。

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品种,蛋白含量(干基)20%左右,与豆科植物相当。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作为优质饲料,其蛋白含量高,降低养殖成本。

油用地方农家种,芥菜型春油菜品种,抗逆性较强,较耐干旱耐瘠薄。

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约102天;果实椭圆,果皮较绿并附有不规则条带,瓤色深红,瓤质脆紧,果皮硬韧耐运输;生长势稳健,易坐果、高抗枯萎病、单瓜重10公斤左右、中心糖度约12.1度。

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95~100天;果实椭圆形,果皮淡绿色、上覆深绿色条带,果皮厚1.1厘米,瓤红色;较耐旱、耐湿,不易产生畸形瓜,高抗枯萎病,抗炭疽病,中心含糖量12 %。

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15天左右;果实椭圆形,浅麻绿、绿道,网纹细密,果肉橘红,肉质细、松脆,风味好,中心含糖量15.6~18%;平均单果重2.0公斤。

温室、塑料大棚、露地均可栽培

生育期90天左右,圆球形或稍带扁圆和长圆形,间有裂纹,果皮多为桔黄至红黄色,光泽洁润,果肉多为浅绿或白色,肉质厚且香气浓郁,软脆适度、汁液适中、香甜可口;中心含糖量14~16%,华莱士瓜中含有的特殊芳香物是目前甜瓜品种中唯一独特的外香型品种,一般纵横径11~12厘米,平均单果重0.5~1公斤,大小适中。

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5天左右;果实圆球形,成熟果白色并透肉绿色,果肉浅绿色,肉厚4.1厘米,植株生长势强,极易坐果,单株可坐果12个;中心含糖量16%,易坐果,耐热性较强,耐运输,平均单果重2公斤。

早熟,生育期65天左右;果实梨形,黄白色,鲜艳美观,果肉白色细腻,甜脆适口,果味清香,瓤色桔黄,中心含糖量14%左右,单瓜重量400~500克,适应能力强,较抗霜霉病、白粉病、耐运输。

温室、塑料大棚、露地均可栽培

中早熟,生育期90~95天;果实长桶圆形,瓜型大且籽多,抗病能力强;商品性极佳,单株产籽可达160克左右,千粒重可达170~200克左右。

生育期115天,果实长桶圆形,成熟后呈黄色、皮硬,抗白粉病;综合抗病性强、结瓜性好、籽粒色泽光亮、商品性好。

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果粒大、等级率高;单果重0.72克,干果等级率250~290粒/50克,多糖、甜菜碱、胡萝卜素含量高。

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园艺所选育

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果实鲜红透亮,形状为长圆茄形,鲜果平均纵经3.56厘米,横径1.38厘米,果肉厚0.146厘米,鲜果千粒重1.69公斤左右,采摘期长。

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株高50~100厘米。主根长而粗壮,根条顺直,圆柱形,黄褐色,略木质化;不易折断,根长70~150厘米,直径1~3.5厘米,芦头茎长l0厘米左右。喜冷凉干燥,亩产鲜货750公斤左右。

叶片中等大小,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瓜条顺直,皮色深绿,光泽度好,瓜把短,刺瘤密,腰瓜长34厘米左右,商品瓜率高,单瓜重200克左右,回头瓜多。早熟性好,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

温室早春茬、越冬茬,露地栽培

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绿,瓜条顺直,腰瓜长34厘米,皮色深绿,瓜把短,心腔小,刺密、瘤中等。瓜条生长速度快,连续结瓜能力强,不易早衰,耐低温、弱光。抗霜霉病,中抗白粉病、褐斑病。

温室早春、秋冬茬、越冬茬栽培

植株生长势强,果实圆形略扁,硬果,深粉红色,超耐裂,单果重260-280克,抗叶霉病、枯萎病、黄萎病,高抗TY(黄化曲叶病毒病)。

温室早春茬、越冬茬、塑料大棚秋延后、露地栽培

植株生长势强,超强硬深粉果,果实高扁圆形,单果250克左右,色泽亮丽,果肉厚,口感好,抗裂果,耐运输。抗早晚疫病,抗灰霉病。

温室秋冬茬、塑料大棚越夏秋延后栽培

植株长势旺盛,果实高圆型,粉红果,有光泽。果实坐果整齐,大小均匀一致,硬度高,耐储运,一般单果重300克,高抗TY(黄化曲叶病毒病)。

温室早春茬、秋冬茬,塑料大棚越夏栽培,露地栽培。

植株长势旺盛,节间较短,中早熟,果实高圆型,粉红色,果肩光滑,果脐小,有光泽,硬度高,大小均匀,单果重230~250克,耐储运,抗TY(黄化曲叶病毒病)。

温室早春茬、冬春茬、秋冬茬,塑料大棚越夏栽培

种子纯度高,生长整齐,果实方灯笼形,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深红色,果面光滑,单果重220克左右。果型周正、转红快,适合脱水加工。

早熟极抗寒品种,大果型,粗羊角,果长28~36厘米,单果重120~180克,颜色淡绿明亮,果实多为三心室,果肩无裂绞,顺直无暗形, 辣味适中。连续阴雨天气、低温状态下可正常开花座果,连续座果不偏枝,抗条斑病毒病、疫病。

温室早春茬、秋冬茬,塑料大棚越夏栽培,露地栽培,适合加工和鲜食

生育期80~85天,外叶绿色,中肋绿白色;株高46厘米左右,叶面较皱,叶柄薄,叶球上部色泽浅绿,叠抱,短圆筒形,球顶圆,球高29厘米左右,球径22厘米左右,单株重5公斤左右,净菜率高,口味品质佳,耐贮性好。抗芜菁花叶病毒病、霜霉病,高抗软腐病,耐抽薹性中。

中早熟品种,植株中等,开展度60厘米,定植后75~85天左右开始采收。外叶16片左右,色深绿带蓝,有蜡粉。结球紧实近圆形,单球重3公斤左右,品质较优。抗寒,抗病,耐贮运,适应性强。

塑料大棚秋延后、露地种植

早熟品种,定植后80天左右采收,全生育期110天左右,生长势强,叶片蜡质厚,叶柄短,侧枝少,叶卵形。花蕾小而紧密,鲜绿色,不宜变色,单球重600~800克,抗黑腐病。

温室早春茬、秋冬茬,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露地栽培

植株生长势较强,坐果性好,在正常情况下单株可坐果8~10个。果型圆盘形,单果重约0.5公斤以上;果实外观墨绿油亮,果肉橙黄色,肉质细腻、果肉粉质性、甘甜。货架期长,建议吊蔓、双蔓整枝栽培。

温室早春茬、秋冬茬,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露地栽培

早熟,定植后70~75天收获,株型紧凑,生长旺盛,叶柄宽厚,抱合紧凑,色泽淡黄,有光泽,腹沟较浅,不空心,质地脆嫩,含纤维极少,株高80~90厘米,单株重1.5公斤左右。抗病性能较好,生长速度快。

春小麦两改三配套绿色增效

两改:一是改施肥品种,由常规施肥改为施用新型肥料;二是改施肥方式,由过去的追肥撒施改为一次性施入;三配套:配套深松深翻、配套增施有机肥、配套秸秆还田。

栽培核心要点:1.选用良种:永良4号、巴麦13号等;2.精细整地,做到土地平整,细碎无坷垃;3.实施播种,3月10日到20日播种;4.施用缓控释肥、复合肥等新型肥料;5.在小麦灌浆期喷施叶面肥、微肥等;6.全生育期灌水4次;7.及时收获,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麦后复种。

春小麦麦后复种多元栽培技术

1.麦后复种小秋菜:小麦收获后及时灌水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7月28日前播完;白菜:种施尿素15公斤,大小行播种,大行1米,小行0.5米,株距0.33米,亩保苗2000株,穴播;蔓菁:条播或撒播,亩播量1公斤左右;2.麦后复种绿肥和饲用油菜:种施尿素15公斤,条播或撒播,亩播量1公斤左右;3.麦后复种西兰花:结合整地亩施种肥尿素20公斤,推荐育苗移栽,大小行种植,大行60厘米,小行40厘米,株距40厘米,亩保苗3300株,膨大期喷施叶面肥。

玉米“一穴双株”栽培技术

1.选用耐密型品种:晋单青贮42(粮饲兼用型);2.使用匀苗壮杆剂和匀穗壮杆剂调节玉米均衡生长(匀苗剂与种子、化肥、地膜等一同施用,而匀穗剂则在玉米生长至8~10片叶时喷施);3.用一穴双株专用播种机播种;4.玉米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作业;5.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秸秆还田、机械深松、残膜回收等。

玉米三优两增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通过“优化土壤环境、优化水肥管理、优化耐密品种”,达到“增加密度、增加产量”的效果。1.选用市农技中心主推玉米品种;2.根据玉米品种特性确定播种密度;3.密度超过5500株以上推荐使用一穴双株栽培技术;4.玉米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作业;5.配套耕地地力提升技术,如秸秆还田、机械深松、残膜回收等。

1.适宜在沿山一带应用(沙性黏土);2.在不覆地膜的前提下,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将滴灌带埋设于窄行中间深度2~4厘米处;3.注意品种的选用(早熟品种)。

玉米整株青贮增密增效绿色栽培技术

1.选用优质粮饲通用品种,如金岭67、金岭10号;2、绿色防控、适时收获、青贮,达到整株青贮高效栽培的效果;3.播种日期, 4月20日至5月初;4.亩保苗3500~4000株;5.必须在产量营养最高点的乳熟后期、腊熟初期收获。

小麦套晚播向日葵栽培技术

1.小麦选择优良抗病品种,套种向日葵选用生育期100天左右的通过包衣的杂交向日葵品种;2.采用3.6~3.7米机收带型,小麦亩占地0.55亩,每带种2行,向日葵亩占地0.45亩,每带4行,大行距50厘米,小行距33厘米,株距53~60厘米,亩保苗1300株左右。

水稻精量旱直播栽培技术

1.选用市农技中心主推水稻品种;2.主要栽培模式有水稻保墒精量旱直播栽培技术(和小麦种植一样)、水稻旱种水管栽培技术和地膜覆盖旱穴播栽培技术;3.播种时间,保墒精量旱直播和地膜覆盖旱穴播的时间约在4月25日;灌水浸种的播种时间约在5月1~10日;4.收获,霜后一周内收割,时间大约在9月底。

向日葵扩行降密提质增效

根据向日葵不同品种特性,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向日葵大行距为1.1米~1.2米之间,小行距为0.4米,株距0.46米~0.56米之间,密度为株/亩,较常规种植亩降密度600-800株/亩。

地膜二次利用免耕种植向日葵栽培技术

在第一年覆膜作物收获后,不进行耕翻,秋冬田间保护好地膜,第二年在旧膜上直接种植向日葵,密度按株/亩人工直接点播,播后覆土。

早春茬薄皮甜瓜四膜覆盖栽培技术

四膜覆盖即棚外膜+棚内膜+小拱膜+地膜,品种推荐改良泽甜;3月20日前开沟起垄覆膜,大行距中至中1.6米,使用1.8米宽的地膜覆盖;亩施基肥二铵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生长期共喷两次叶面肥;分4次灌水,即定植水、缓苗水、花前水和膨瓜水;采用三蔓整枝,外销商品瓜应在八九成熟时采收。

厚皮甜瓜套种晚播向日葵栽培技术

品种:甜瓜选用市农技中心主推甜瓜品种,向日葵食葵或油葵均可。种植模式:厚皮甜瓜全部采取开沟起垄覆膜栽培,开大沟循环浇水法,沟底种1~2行向日葵模式。蜜瓜5月初种,亩留苗800株左右;向日葵6月15号左右播种,亩留苗1700株左右。

黄芪仿野生种植栽培技术

品种:蒙古黄芪,采用“仿野生”种植法,就是在原生态道地产区,重建药材生长需要的野生环境—不施用化肥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膨大剂、不用生长调节剂等任何化学品,人工去除部分杂草,减少人为干预。移栽时,选用根长15~20厘米,按行距20~25厘米,株距10~12厘米,沟深8~10厘米,将苗子同向横植,芦头略高;一般中耕除草2~3次;利用天敌瓢虫、赤眼蜂、白僵菌等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

集约化瓜果蔬菜嫁接育苗

育苗设施内设置育苗床,配备自动喷淋系统;育苗前棚室、穴盘、基质消毒,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黄瓜、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砧木比接穗提前播种7~10天,采用插接法;茄子砧木比接穗提前播种25~30天,采用贴接法;砧木用50或72孔穴盘,接穗用128孔或者拼盘播种;嫁接前一天喷淋浇水,嫁接后及时覆盖地膜保湿。

设施瓜菜绿色优质轻简化栽培技术

以设施瓜菜优质、安全、节本为目标,集成瓜菜标准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熊蜂授粉;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二氧化碳气肥;应用黄蓝板、防虫网等绿色防治措施,达到节水节肥、节工节本、增产增收的目的。

塑料大棚促早延后高效栽培技术

应用二层棚膜、小拱棚,塑料大棚春提早薄皮甜瓜最早可在3月20日左右定植,5月20日上市,秋延后西红柿、辣椒、西兰花、薄皮甜瓜、厚皮甜瓜等作物于6月中下旬定植,11月初拉秧。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1.在具有井灌条件的地块进行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2.机井首部安装过滤罐和施肥罐;3.大田采用覆膜铺带播种一体机完成铺带作业,设施农业可人工进行铺带作业;4.水肥管理:底肥选用缓控释肥、复合肥等新型肥料,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追施水溶肥,单次灌水量20~25方/亩;5.作物收获时,做好农膜、滴灌带的回收。

在黄灌区有条件区域因地制宜利用小型湖泊、低洼湿地、人工池塘改建蓄水池储存黄河水二次澄清后进行滴灌。应用黄河水滴灌过滤与抗堵技术,在滴灌首部利用泵前低压网式过滤器,过滤大颗粒泥沙与杂质;通过筛选适宜滴头,将大部分细颗粒泥沙随滴头出水进入到田间;沉积在毛管内泥沙,利用毛管尾部设置的特殊回流装置,进行定时冲洗。

盐碱地改良综合集成技术

1.五位一体”盐碱化耕地改良。轻度盐碱地以亩施用脱硫石膏1吨左右,改碱排盐,降低碱化度、pH值和全盐含量;以亩施用有机肥2吨左右,肥田壮苗,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以亩掺混明沙20~25方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通透性;以适量施用改良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养分利用率;以种植耐盐、适盐作物,确保盐碱地出苗率。2.“上膜下秸”阻盐改良。中度盐碱地以切碎的秸秆翻埋平铺地下30~40厘米深处,形成8~10厘米秸秆隔盐层,地表覆盖地膜控盐抑盐。3.“暗管排盐”改良。重度盐碱地采用PVC管打孔后包裹滤料,以一定倾斜度埋于地下1.2~1.8米处,地表灌水后将盐碱由暗管排出,降低土壤含盐量,有效阻隔地下水上升蒸发积盐。实施以上技术的同时配套土地平整+深耕深松或粉垄技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兰一号小麦品种是国审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