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民老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句话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耳熟能详,同时现在的父母也都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积极读书、听课来学习如何把孩子培养得更好。

好书籍、好课程自然是数不胜数,而我最近读到的《家庭成长绘本》,却是为数不多让我觉得深受感动的一套书籍。

这套家庭教育绘本没有对孩子的说教,而是用一个个充满温情的故事来让孩子感受亲人之间的温暖与爱,也用柔和的方式告诉孩子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为孩子抚平成长道路上的坎坷,也让读书的父母们感动和反思。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这套绘本到底说了些什么吧!

来自亲人的爱,最能滋养孩子的童年

黄磊曾经说过“穷养富养,都不如用爱养,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也是最温润的滋养。”对于每个人来说,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大概都与爱有关,而如果一个人足够幸运,整个童年都浸润在亲人的爱之中,那么无论他长大后的人生是什么样子,我想他也都能够过得幸福美满。

在我的童年,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爷爷奶奶却给了我很多爱和关心,正如《家庭成长绘本》中《记忆商店》里面讲述的赛利娅和太姥姥之间充满爱的故事一样。

每次赛利娅要来,太姥姥都会早早坐在家门口等她,然后给赛利娅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还会找出自己小时候收藏的玩具来给赛利娅玩。

这些平平无奇的小事饱含太姥姥对赛利娅的宠爱,也带给赛利娅许多快乐,年幼的赛利娅沉浸其中时可能还不懂得那都是爱的体验,但这些事情都将成为她人生的宝藏。

而在《外公的小汽车》中,外公是有些严肃,不太爱说话的形象,他与外孙路易的交流很少,可是,每天下午等路易玩耍累了饿了的时候,都有一份点心在等他,那是外公为他准备的肉酱面包。

虽然外公不像赛利娅的太姥姥那样处处关怀孩子,但他也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我想他为路易做的肉酱面包或许会成为路易人生中最美味的点心之一吧!

在《不让松果掉下》的故事里,即将离开人世的松鼠爷爷为了让孙子蒂贝尔不那么难过,与他许下约定,爷爷的生命会随着蒂贝尔种下的松树的生长而不断延续下去。

我们爱孩子,却无法为孩子阻挡所有的人生难题。对孩子来说,长辈的离世是无法承受之重,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需要用爱来引导孩子接受和直面这个现实,让他无论何时都能勇敢、积极地面对人生。

《呜哇呜哇》讲述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颇有成就的父母生下了平凡无奇的孩子。

妙音先生因为孩子没有遗传到他家族的歌唱天赋而焦虑不安,妙音太太却用爱包容孩子的一切,不仅幽默地用孩子的叫声“呜哇”来给他起名,而且直接说明即使孩子当不了歌唱家,还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不应该逼他。

故事里的妈妈很理智,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家长可能并不多。《内在动机》的作者德西告诉我们,有条件的爱只会让孩子感到控制,只有无条件的接纳和爱,才能支持孩子的自我发展。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爱孩子需要懂得方法。

孩子回馈给你的爱,最是纯真无邪

梁晓声曾经说过,爱是双向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不完整的。父母养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爱是人间共同的情怀和关爱。

《家庭成长绘本》这套书中不仅讲了长辈对孩子的关爱,也描写了孩子们对长辈最童真的爱。

《记忆商店》里,太姥姥不幸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逐渐遗忘了身边的人和事。于是,赛利娅将太姥姥给自己讲述过的回忆全都记录到纸上,她打算,如果太姥姥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她就把往事都念给她听!

非常类似的,在《不让松果掉下来》中,蒂贝尔的爸爸告诉他,爷爷的病就像松果会从树上掉下来一样,是大家都无能为力的事情。可是蒂贝尔为了救爷爷,在暴风雪中即使被冻得瑟瑟发抖也一直守护着松果,不让它掉落。

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会为亲人的病痛而担心,同时,他们也愿意去做自己能做的一切来帮助自己所爱的亲人。虽然他们付出的努力不一定会起作用,但那份坚决守卫亲人的心,却令人动容。

《外公的小汽车》里,路易偷偷藏在他不能进入的小作坊中,知道了外公的秘密,原来他和自己一样,都在努力保存有关妈妈的记忆。于是,即使有可能被外公责备,他还是从藏身的地方跑出来扑进了外公的怀抱。

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孩子很小,理解不了大人,可实际上,即使孩子不会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而且哪怕不一定会得到正面的回应,孩子也愿意在你伤心难过时抚慰你。

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孩子很小,理解不了大人,可实际上,即使孩子不会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而且哪怕不一定会得到正面的回应,孩子也愿意在你伤心难过时抚慰你。

《呜哇呜哇》中,妙音先生因为呜哇在歌唱比赛中表现不好而责怪他,甚至不搭理他。但在妙音先生被狐狸叼走,遇到危险时,呜哇着急得大哭,想办法找来救兵一起救出了爸爸。

很多妈妈可能会对这样的场景熟悉,无论自己怎样批评孩子,甚至动手打了他们,但一回头,孩子最爱的仍然是妈妈。

《家庭成长绘本》虽然才薄薄的几本书,却能让我想到很多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事情,而那些事都与爱相关。相信在与孩子共读时,他们也一定能感受到书中传递的爱与力量!

几天前,我被一则新闻惊到。

一个14岁初中女孩,因为家里穷没钱买手机上网课,害怕拉下太多功课竟然吞服大量药物企图自杀。

你没有看错,女孩怕跟不上功课,想自杀。

惊恐之余,当看到女孩家境,我瞬间泪奔。

女孩家里很穷,父亲是残疾人,母亲身患精神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家里还有姐姐和弟弟。

一家五口的生计,全靠父亲给人补鞋撑着,父亲每天起早贪黑赶集,一趟只能赚一二十块钱。

更让人揪心的是,全家唯一一台手机,姐弟三人要轮流使用,经常等到姐姐网课结束了,妹妹的网课也同一时间结束了。

据父亲透露:“事发当天,女孩那天学校要发考试卷,女孩特别紧张,可能因为怕考不好自寻短见。”

在我们看来,女孩错过几堂课没什么大不了。

但是,对于身处贫困地区的女孩来说,却是错失改变命运的机会。

女孩目前即将中考,一分意味着什么,我们可想而知。错过几堂课就意味着少考了几分。

女孩对待知识的态度,真的让人敬佩。这也感动了老天。

非常感念老天,给了女孩一次重生的机会。

目前,女孩已抢救过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拿着手机拼命上网课拼命改变命运。

与女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群有手机的孩子为了不上网课频频出招。

这也深深的揭露一个残酷的真相:

疫情结束后,孩子的成绩将会火速拉开差距。

还记得前阵子,受疫情严重影响,全国中小学宣布推迟开课,各地都在有序组织学生上网课。

于是,一大堆孩子因为抗拒网课频频出怪招。

更甚,浙江一男孩趁着上网课时间偷偷刷直播和游戏消费。8天内爆刷父母1万多元。

该男孩母亲晒出了消费清单,震惊网络。

从2月20日到28日,该账户在各大游戏、直播平台上消费了约12000元。其中消费最多的是在虎牙直播上,一共支付33笔,共计6872元,金额从12元到500元不等。其次是在腾讯游戏“和平精英”购买点券17次,共计2910元。此外,还在4399小游戏上花费418元,游戏“王者荣耀”消费189元。

面对网课,很多孩子暴露了天生的懒惰,总以为在家上网课就没老师管就可以偷懒。

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老师帖子说

“他的班里52个孩子,他发现其中16个孩子的作业高度雷同,和网上搜索的答案版本一模一样。”

因此,网络还出现了热搜词:“网课学困生”。

一上网课就网速不好,用其他角度遮挡摄像头,老师一提问全场闭麦,上课的时候嘴里吃着零食,躺被窝,匆匆忙忙早起应付网课,还时不时传来了“全军出击”的游戏声音。

严重疫情,有的孩子因为无法网课自寻短见,有的孩子却为了不上网课费尽心思。

努力的人拼命努力,懒惰的人自甘堕落。

前段时间,微博一组照片感动国人。

在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女孩独自一人打着小台灯拿着手机收听网课认真学习。

因为疫情,小女孩被滞留老家,上网课苦于家里没有信号,她只好每天带着小桌子、充电宝、一盏台灯,背着书包和妈妈跑到山顶找信号良好的地方上网课。

就这样,从晚上6点半到9点,有时甚至到了11点,不管山顶有多冷,天有多黑,上山路上有什么艰难险阻,她整整坚持学习了20多天……

在寒冷的冬夜里,另外一个农村女孩,借着门口的微光专注地上着网课,而蹲在门口默默陪伴的,是孩子的父亲。

同样是受疫情影响,家里经济条件较差,没钱买流量安装宽带。

为了不落下功课,父女俩征得村委同意,父亲每天带着女儿来到村委“借网”学习,每次女孩都学得异常专注。

再来看,崖壁上,同样因为家里经济条件较差,只能独自一人每天走4公里山路,寻找信号良好的地方上课。

我们可以从照片中看到,崎岖的山路,独自坐在崖壁冰凉的石块上,不惧崖壁寒风,一待就是一整天。直到日落时分无法看清字眼才收拾回家。

她说:“我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虽然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当下来说是最好的出路。说实话,在这儿学习我也不觉得辛苦和冷。”

在方舱医院,确诊新冠肺炎的女孩小付,也在争分夺秒学习着。

新冠肺炎对于小付来说,只是换了一个认真学习的地方。她非常乐观积极,没有什么困难能让她停止学习。

跑山顶借网,借着微光认真学习,使出浑身招数,都要想尽方法持续学习。

和那些使出浑身解数不上课的孩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我们总是以为,现在中国网络如此发达,能够轻松解决孩子上网课问题。

但其实,对于家庭条件一般或身处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要想上好一节网课,比登天还难。

如今,有多少大城市的孩子,都拥有自己的手机和电脑,他们日常熟练地玩着游戏,刷着抖音,看着网剧。又有多少身处贫困山区的孩子,连手机信号都连接不上。

你不经意的懒惰,正在远远拉开差距。你轻易的懒惰,总有人勤奋以对。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是他们改变命运,走出贫困的最好出路。

孩子成绩的差距,在本次疫情结束之后,将会远远拉开差距。

这个假期,正在成就自律的孩子,也在毁掉懒惰的孩子

当我们能够摘下口罩,宣布战胜疫情的那一刻,生活终将归于平静。

社会终将恢复往日热闹,孩子也终将回到学校,面对自己该学的知识。

该学的知识,网课每天都在日常讲解,该考的试,该面对的中考高考,都会如期而至。

这个假期,正在成就自律的孩子,也在毁掉懒惰的孩子。

你想懒惰,你可以把功课全部抛在脑后,拿起手机拼命游戏。

但是,疫情结束的时候,答应小编千万别哭别后悔。

你偷过的每一次懒,终将成为日后最深的遗憾。

疫情正在淘汰懒惰、不求上进的孩子。你的不努力,并不代表别人也是这样。

有的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认真对待网课,终将实现弯路超车的梦想。

有的人做出了最愚蠢的决定,甘于堕落荒废学业,终将面对一落千丈的窘境。

有的人窃喜:“就这几堂课至于吗?这几堂课没上没关系吧!我照样可以超越。偷个懒没关系吧!”

有的人借机:“我一定要珍惜这几节课,这几节课不上我就跟不上同学步伐,跟不上同学的步伐,我该怎么办?”

反思下,有时候,我们过得太安逸,很容易就忘记了还在奋斗的别人。

命运是公平的,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会成为成功路上发光的脚印。所有的懒惰懈怠都会成为失败路上最好的伴侣。

当你努力,你必逆天翱翔,当你懒惰,只能躲在被窝里痛哭。

作者:南友:博家师优文案,我的文,传播教育真善美,让孩子健康成长。

上期分享了孩子上初中学习没动力,没目标,遇到瓶颈怎么办?

今天继续分享核心问题六:孩子迷恋网瘾玩王者,控制不住怎么办?

很多家长在会遇到青春期孩子迷恋网瘾,迷恋游戏的问题。在课程现场当中也有很多家长会咨询我,接下来,我给大家一个最核心的回复。

首先,我个人是不支持孩子玩这些游戏的,因为游戏会刺激孩子大脑,他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会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不支持玩这些游戏。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又不能不让孩子不玩手机、不玩游戏。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去练,练孩子的欲望、练孩子的自律,练孩子自己控制玩游戏。

接下来我讲五个点,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1 父母要接受孩子玩手机,玩游戏。

只有接受,他才能控制得了,你越不接受,越禁止的东西,越诱惑,他一定会越来越迷恋。

2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跟游戏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

很多家长误以为是孩子迷恋手机迷恋游戏,导致成绩直线下滑。如果孩子不玩游戏,不玩手机,他的成绩也不一定会上升。就算他在做作业,心里想着游戏,那成绩也上不去。

那我们要引导孩子干什么呢?就是让他意识到学习比游戏重要。孩子成绩下滑,一定是跟他的学习目标、学习意愿、学习动力有关,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做出调整,而不是责怪游戏。

3 游戏是一个时代的话题,不仅仅是说一个家长反对与支持。

在20年前,我们中国没有太多游戏。一些60后70后的父母,看到孩子玩游戏就会反对,因为在那个年代他们不玩,只要看到孩子玩,就一定会说影响学习。今天80后90后的家长会好一点,因为他们也是这样玩过来的。未来10年20年后,我们的孩子更能接受他们的儿子玩游戏,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问题。

4 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而不是游戏

这个游戏跟农民伯伯种水稻相似,我们说水稻高产有几种方式?例如:施肥、除草、杀虫。那请问农民伯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比较多一些?很显然是施肥。水稻竞争对手是杂草,把杂草除光了,水稻也长不好。不是农民伯伯想要的,所以他不会把这个杂草除光,也除不光,所以每年的高产水稻一定是掺杂有杂草的。所以农民伯伯知道,只要水稻长得好,长点杂草没关系,水稻长得越茂盛,杂草就越少。

那我们家长要知道,学习就相当于水稻,游戏就相当于是杂草,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玩游戏其实是可以接受的,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

5 不能让孩子一直玩。

你不能让他一玩就玩半天,你都不理他。我们知道孩子玩游戏是因为家里,确实没什么好玩的,尤其是小学,初中。他觉得跟爸妈没有共同话题,爸妈也不懂他,有些父母没有学过家庭教育,更加就会摧残孩子。导致孩子就更加喜欢玩手机,那玩多了就会上瘾,所以我们不能让他一直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