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加完油为什么围着车转一圈做动作?

  •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将来的某一天,可能会成为现实!
  • 技术难度肯定不会比空中加油更大,成本核算估计也不会比飞机燃料低
  • 采妮姐想法有创意!就是实施起来恐怕会有难度,安全性很难控制。
  • 还需要相关的配套设施,例如:手机咨询、卫星定位、适合偏远地区
  • 加油车跑起来不要用油啊?恐怕加油车消耗的油量比需要加油的车用掉的还多,资源浪费啊。再加上安全因素等,实际可操作性为0
  • 这其实在日本,早已实施了!不过,在中国,采妮算是第一人!赞一个!
  • 你什么都考虑到了 但有一点 你忘记了 那就是钱 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加 50¥一升的93#汽油???????????????
  • 1、因缺油抛锚的现象事实上很少发生,即便发生,找个壶借点或搭车就近买点也不是很困难的事。
    2、高速路上30多辆车围着流动车加油,影响交通。
    3、油卖光后,忘了给自己加油,造成流动车不能流动.....
  • 有的,我们单位有37辆皮卡需要野外作业,耗油量大;领导6辆2700越野车,不解释;每天都有一个12t的油罐车来送油(当然不会用完),自带流量计,可以计价。
    只要保证各车去加油站加油的费用是高于油罐车保养及出车费用之和的,这种情况就有存在的必要。时间效益不计。
  • 中石油、中石化二位大爷坐在豪华别墅里喝着茅台照样挣钱,有必要那么做吗?
  •  我觉得你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第一层意思:在行进过程中加油;第二层意思:流动加油站,在汽车无油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到停车地点加油。下面我说一下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
    第二种情况我认为是可行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建立这样一个加油站,估计很难盈利,因为在高速公路上汽车没油的情况是非常少得多,而且高速公路上到处是加油站。
    第二种个人认为不具备可操作性。第一:高速行进的过程中要给汽车加油,两辆汽车必须并排,时速必须一致,这样就出现问题了,如果是在限速的公路上,车型不一样,在加油车负载汽油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和被加油车时速的一致?第二:两辆车并排,加油一般需要十几秒的时间,高速公路上并排十几秒是非常危险的; 第三:加油的时间,你是要白天加油还是晚上,晚上的话光线非常暗,你能保证安全吗?白天夏天温度比较高,你敢把汽油往外放吗,那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第四,做一个流动性的加油车,会增加社会总成本,本来人家开到加油站就ok了,你非得开个加油车给人家加油,加油车本身的成本呢? 第五,为什么要用加油车呢,我还不如在汽车上加一块大容量电池,没油的突发情况下备用电池也可以跑很长一段路,这都是可以实现的。
    最后,我觉得你的想法也不是不能实现,但是如果你的成本远高于你的盈利,我想没人会做的,所以能实现但不具备可操作性。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举个例子,市里的一位医生朋友,从家到医院步行十分钟,但是买车之后,他就停止了步行上班。话说回来,汽车虽然方便,有些出行方式也是改变不了的,所以高铁、飞机才会普及。例如从徐州到上海,开车十来个小时,日夜兼程太累了,不如打个飞机,嗖一下就到了。所以过段时间,飞机或许比汽车更流行了,在一些新闻网站,在汽车栏目旁边,可能还要新加一个飞机栏目吧。为啥飞机不烧汽油反而烧几乎淘汰掉的煤油?专家这次终于说出实话

有些人疑问,飞机飞这么高这么快,烧的是什么油,一听回答是煤油,立马就惊讶了,是我们小时候上学,提的煤油灯里面烧的那个,把我们的鼻孔薰的黑乎乎的那个油吗?虽说名字一样,飞机烧的可是专业的航空煤油,这个油的燃点在3000摄氏度,就是说一般的火想点都点不着。当飞机在空中穿梭的时候,机身与空气产生强烈摩擦,会导致油箱升温,所以航空燃料一定要有特别好的热稳定性。

有些人可能意识到了一点这种油的主要特性,那就是化学性质稳定。就拿汽油来说,已有油箱泄露,老远就闻到一股汽油味,太容易挥发,放在飞机发动机上就会烧得太快,能量转化率不高。相对而言,航空煤油不易挥发,燃烧稳定且充分,燃烧后产生的积碳也少,而且航空煤油在洁净度上要求苛刻,对高精度运转的飞机引擎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

说到这一点,柴油那是完全没法比的,想必谁都见过拖拉机拖着的长长一串黑尾气。不知道为什么,柴油车给我的感觉总好像一个莽夫,航空煤油就像一个顶尖运动员,看上去虽然身板同样壮阔,但是你会惊讶于他那种临危不乱的精致。

无论煤油也好,汽油柴油也好,本身并没有什么优劣可言。觉得航空煤油高大上的,给你一罐加到汽车里,反而没有用武之地。或者说再讨厌柴油,面对眼前的拖拉机,你也这能加这个。没种油都各用用途,好比我们常说医生比律师好,数学比语文好,但等你当了医生,学了数学,意见又不一样了。

存在就会有它的道理,否则就会消失,被人遗忘,譬如甲骨文,我们何必去学它。在未来,也会有新型能源代替没有,煤油这时也会被人遗忘,但还可以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去怀旧,也像甲骨文,总还有学者去热爱研究。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请输入右侧的数字/字母

  3月27日,上海飞往伦敦的MU551航班,因一旅客突发不适,折返备降北京首都机场。为确保安全着陆,机组空中放油39吨。网友却因此吵了起来。

  航班放油39吨备降救人,点赞刷屏!

  3月27日,东航上海浦东至伦敦航班MU551在飞行途中,一旅客突发不适,并伴有心跳加快、气喘严重、呕吐不止等症状,东航机组第一时间将旅客转移到公务舱平躺休息,并通过机上广播找到两名医生共同参与救治。

  当时,航班刚飞过国境线,由于旅客身体状况不稳定,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机组决定就近折返备降北京。由于执行国际航班的飞机载油较多,自身较重,为确保安全着陆,机组执行放油程序,空中放油39吨,并通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做好救治准备。

  北京时间17时15分,航班安全降落,东航工作人员陪同突发病状的旅客前往医院接受治疗,旅客现已转危为安。

  看到东航放油备降救人的消息,网友纷纷点赞!

  网友热议:空中放油会污染环境吗?

  空中放油救人并非首例,2018年3月23日,东方航空从上海飞往纽约的MU587航班为了救治一名突发疾病的旅客,紧急备降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机场。由于飞机超过了最大着陆重量,为了安全备降,这架航班空中放油30吨。

  但在两次放油救人事件后,都有网友发出了同样的疑问:空中放油会污染环境吗?

网友甚至还因此吵了起来:

  据央视新闻报道,一旦飞机在起飞不久就需要降落的话,那么飞机所携带的燃油并没有被消耗,此时,机身重量就超过规章标准中规定的着陆重量。在此情况下,飞机为了安全降落,只能在空中放油。

  飞机在空中放油时,会通过雾化处理,让释放的燃油得到稀释。

  所谓雾化,是指液体变成液态小水珠的过程。

  飞机空中放油的高度一般保持在3000米以上。当飞机空中放出的航空煤油经雾化后,会变成许多非常细小的油滴,这些油滴悬浮在空中形成油雾。而3000米高空的低气压会带来较大的空气流动。

  高空的风将这些油雾吹散形成油气,并在更大范围内流动、稀释,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哪些人群不宜乘坐飞机

  如今,许多人出行都喜欢选择乘坐飞机,但有九类患者不宜乘机,请注意↓↓↓

  心血管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高压超过180毫米汞柱,低压超过130毫米汞柱;重度心衰、心肌炎病后一个月内;30天内心绞痛频繁发作、严重心律失常;发生脑血管意外两周内;6周内发生过心肌梗塞,不论有无合并症,都不适宜乘飞机。心脏手术后的病人,在手术后3周内,即使是短程飞行也不适合,因为飞行的紧张和高空低氧,可能造成心脏负荷增加。

  脑血管病患者:颅脑损伤、颅骨骨折伴有昏迷或呼吸节律不齐;脑部有炎症、肿瘤,或30天内做过脑疝手术;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颅内动脉瘤,上述患者理论上都不太适宜乘飞机。脑栓塞后的病人,最少要等3周才能飞。

  消化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阑尾炎、溃疡面很深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以及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停止不足3周,最好不要飞行。做过胃肠手术的病人,一般手术后10天以上才可以乘坐飞机,以免因高空中气体膨胀,胃肠道内的气体膨胀引起胃肠破裂。

  几类手术后的患者:头部手术、眼科手术、耳鼻喉手术、胃肠手术15天内;胸腹部手术后不足48小时;因脑炎、肿瘤、脑疝做过手术,不足30天,上述患者最好不要飞行,以免途中压力变化,使得闭合的伤口再次撕裂以及术区血管出血。

  严重贫血者:高空中由于吸入氧分压降低,人体组织容易缺氧。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拟订的《航空旅行中的禁忌症》规定,对血色素低于6克/分升的患者,如果没有严密医学监护,严禁飞行。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某些鼻腔疾病的人:能及时调整鼻窦内外气压的平衡,患者就会感到鼻窦区疼痛。上呼吸道炎症患者的咽鼓管咽口周围黏膜组织肿胀,咽鼓管开放困难,飞机上升或下降时无法使空气流通,会导致剧烈疼痛,损害中耳和鼻窦。重感冒患者飞行前最好准备些鼻通之类的药物,如麻黄素等血管收缩剂。

  醉酒或麻醉品及其他毒品中毒的旅客不适宜乘机。

  骨科患者:骨折(管型石膏固定等)、假肢(二氧化碳气筒驱动)、瘫痪处于急性期的旅客不适宜乘机。

  有习惯性流产或者早产倾向的孕妇不宜长时间坐飞机。早孕期间相对容易流产,不宜乘机。怀孕大于32周者不宜乘机,因为空中旅行可能导致早产。临近预产期则更不宜乘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子行驶中加油感觉发动机打空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