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新加坡菜?

咸蛋超人奥特曼的故乡可能已经不在奥特之星,他早已移民凡间并在那里驻扎了下来。

那个凡间,就是新加坡。

咸蛋在坡里,无处不在,出现在每个转角和不该出现的地方。

我宁愿相信咸蛋超人奥特曼早已在这里安家落户。

因为,这里的咸蛋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你惊喜,尽管大多数时候有惊无喜。

坡里的餐饮人,早已将奥特曼的精髓狠狠的融入到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中了。

新加坡的创新咸蛋菜式的路子到底有多野?那就是一场平白无奇的食材与奥特曼的灵魂撞击后产生的超能。

看看奥特曼是怎么把咸蛋黄植入新加坡的大街小巷的。

随便就拍个九宫格,这架势,谁能说宇宙的尽头不是咸蛋黄呢?

鱿鱼这辈子,觉得被炸成圈已经是自己登峰造极的造化了,哪里会想到还会跟咸蛋扯上关系,自从咸蛋黄加身之后,浑身都散发着奥特曼的气质。


鱿鱼:这不是我,我已经看不清我寄几。

熔岩蛋糕最大的梦想,不是做一个内心装满巧克力酱的平庸之辈,而是要做一个做奶黄包plus。

三文鱼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皮不但没被遗弃,还在咸蛋黄加持下堂而皇之地排在菜单第一页。

炸鸡这种本来在坡里一直排名靠前的菜式,跟咸蛋黄结盟后,别的鸡在创新这块,就显得不太完整。

多少人飞回坡里,咖喱鸡面和海南鸡饭已经不再是首选,下了飞机拖着行李就直奔蛋黄炸鸡而去,留下曾经的国民美食独自风中凌乱。

炭烧华夫饼每天对着冰淇淋,已经无法带来激情,这时候的咸蛋酱汁,就像润滑剂,让这一对CP重获激情。

汉堡里如果少了那一层绵密的咸蛋黄,就会觉得肉都不香了。

蛋黄既然已经这么随处可见,怎么可以少了跟虾蟹共舞的机会,拿来吧你!

曾经优雅的法式可颂,也架不住地方特色,可塞满了咸蛋黄的它怎么看起来就像个暴发户。

娘惹传统美食Nasik Lemak也要搭上这班车,传统的炸鸡腿,必须裹上一层咸蛋黄,才可以凸显自己的与时俱进。

既然马来食物都跟咸蛋黄握了手,印度的食物也不能落后,咸蛋黄印度抛饼,安排!

(求这个抛饼内心阴影面积)

创新这块从来就少不了日本人。

咸蛋黄拉面,我可不能被落下,再说,奥特曼那也是我的本家,跟咸蛋黄沾边,我就是奥特曼本曼。

好好的百年豚骨老汤,就这样被咸蛋黄一锅端。

这些异族美食都蹭咱们的流量,作为中餐的标杆小笼包,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肉馅裹着咸蛋黄怕不是yyds(以一当十)?

港式叉烧包,必须不能落后,咸蛋黄焗餐包已经隐约呈现出米其林的星光。

蛋筒冰淇淋跟咸蛋黄在一起就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拍即合,各种搔首弄姿,这谁能扛得住?

但以上所有这些跟咸蛋黄的CP,火爆出圈的要数这个咸蛋黄薯片。

要说这个有多火爆,新加坡的手信排名常年位居第一,早已经没有肉干啥事儿。

现在你是否相信,奥特曼在这里安家了?

其实我就想知问问奥特曼,哪里有好吃的蛋黄酥?

美食颜料人---乔大爷

资深吃货,常年奔波于亚太区,爱吃爱拍爱写。每到一地,必定钻寻当地美食特色一尝而后快。言语诙谐,轻讽幽默,居于新加坡,博采当地传统美食和各地特色美食精华,用照片和美食跟你一同体验亚太美食之都。一起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新加坡饮食可以说是汇聚了欧洲,亚洲等国家的各种美食和饮食习惯,新加坡有中餐,喜欢喝茶,有印度和马来美食,最有特色的是其娘惹美食。

  新加坡的饮食习惯是每天用餐超过三次。早餐通常在装有吊扇的老殖民地店屋享用黄油面包和kaya—浓椰子乳蛋糕果酱,或者在牛车水的老茶馆享用广东点心。

  午餐, 您可以在炫耀的意大利餐馆享用可口面团膳食, 在舒适的墨西哥餐厅享用潮湿嫩辣酱玉米饼馅或在一些日本外卖店享用寿司。下午,在摩天大楼餐馆享用亚洲下午茶自助餐同时观赏整体的城市风貌。

  晚餐, 可以是任何一个雄伟法国餐馆,也可以是露天食物中心的海鲜烤肉或者是充满浪漫气氛的恋爱旅馆的新亚洲烹调。

  体验一个完美的夜晚, 地中海咖啡和比利时巧克力是好公司和闪耀的交谈的美妙补充。无论什么样的组合,您都可以使您在新加坡每一天的饮食成为难忘的。

  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以及西欧人等,因此在新加坡旅行,最大的乐趣就是能遍尝各国风味。

  当然,新加坡也有它独特的菜,这是由长住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侨,融合中国菜与马来菜所发展出来的家常菜,称为娘惹。

  在高级餐厅吃饭,对预算有限的人而言,或许比较吃力,因此不妨到便宜又集世界美食于一处的美食街。新加坡有很多这种美食街,在那里吃,不但味美且价廉。吃一餐大约要S$1~4左右。当然,如果价格高一点,则可以享受更豪华的餐饮.

  享受正统新加坡美食的美食街

  在新加坡要享受东南亚美食,并非一定要到路边摊才吃得到,但若在美食之外,还想体会洋溢的活力、热情以及与陌生人一见如故的交谈乐趣,就非得在美食街上的路边摊了。新加坡的路边摊与东南亚其它国家有些不同。由于新加坡政府严禁在路边设摊,所以摊子多集中在一处,形成类似美食街的集中区,称之为“摊贩中心”——(Hawkers Center)。在那里可享受到新加坡多国族的道地口味,如中国菜、马来菜。印度菜、娘惹等等

  点菜的方式很简单,只要找到座位,就可任意到喜欢的摊子前点想吃的菜肴,并将坐的位置告诉服务人员即可。而且可以同时点很多家的东西,尝到各家口味,实在非常过瘾,点菜时要顺便问好价格,以免送菜付帐时发生不愉快。

  新加坡的饮茶文化有其独特的一面,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喝茶也反映出其多元文化的一面,除了中国茶和英国茶之外,新加坡特有的"长茶"(Streched Tea)已成为观光客十分欣赏的一种民族表演艺术。

  所谓"长茶"是把泡好的红茶加牛奶,然后由某师傅把奶茶倒进罐子里。操作者一只手拿着盛满奶茶的罐子,然后倒进另一只手拿的空杯子里,两只手的距离约在一米之间,如此来回须7次。在来回倒茶的过程中,奶茶是不允许外溢的。由于"长茶"的杯子相当大,喝起来相当过瘾,喝茶者边品茶,边欣赏精彩的倒茶,心情也会变得轻松。

  在新加坡喝茶和在英国不一样,这也许是一种多元化的演变。在英国喝茶是以茶为主,佐之以一些饼干和小三明治。而在新加坡喝下午茶则是以吃为主,茶的好坏却不十分重要。许多观光饭店提供的下午茶,均以自助式点心为主,从印度式的煎蛋饼到中国的广式点心,花样繁多。即使是在五星级宾馆喝茶,也常常会用茶叶袋泡的大壶茶来待客。

  中国茶近年在新加坡也十分显眼。一些专喝中国茶的"茶村"、"茶馆"常常顾客盈门。新加坡的"喝茶族"并不只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似乎更多的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常常三五成群或成双作对,借喝茶谈些公事和松弛一下自己的身心。由于到新加坡的日韩游客较多,会做生意的茶室还专门提供一些日韩客人喜欢的茶叶。每到黄昏降临,新加坡街头和茶室就会慢慢热闹起来,成为街头一景。

  粤菜是新加坡最受欢迎的中国菜,以清淡及推陈出新闻名,从简单的叉烧面到精心制作的上汤鱼翅或脆皮乳猪,都令人食欲大增。新加坡的许多餐馆在午餐时推出粤式点心,以蒸或炸的点心为特色,彼受欢迎。除了粤菜,其他有名的中国菜还有北京的填鸭、上海的鳝鱼、潮洲卤鸭、海南鸡饭、客家酿豆腐与辛辣的四川菜等。

  2.马来/印度美食

  拌凉菜如rojak、gadogado都是受欢迎的美食,satay(沙爹)烤肉串则是最受当地人及西方游客喜爱的食物,一串串腌好的牛肉、羊肉或鸡肉在火炭上烤熟后,再沾上花生及椰浆调治而成的沙爹酱,非常美味。虽然马来西亚和印尼是传统香料的盛产地,但是并非每道菜都是辛辣的,还有许多清爽的选择。

  娘惹指的是过去居住在新加坡、麻六甲及槟榔屿的土生华人女性,由于土生华人是早期马来人与华人通婚的后代,因此娘惹食物融合了马来族与华族的烹调特色,从口味方面来说,娘惹食物是最特别,最精致的传统佳肴之一。一些娘惹面食,例如汤汁混合椰浆的laksa(拉沙),以及搀以酸辣汤汁的meesiam(马来炒米粉),都是一般美食中心常见的小吃。

  新加坡附近热水域的海产丰富,品质鲜美,龙虾,螃蟹,虾,贻贝、墨鱼及各种海产品都是上桌的好菜,海鲜的受到欢迎也使一些餐厅只专卖各种海鲜。一般而言,东海岸一带的海鲜餐厅收费较市区的许多餐馆便宜。菜色中最受欢迎的可说是辣椒蟹,这是将肥美的螃蟹连肉带壳加上茄汁及辣椒一起拌炒,口味令人回味无穷。

  新加坡共有30多家日本料理,让顾客在富有日本情调的气氛中享用日本传统美食;以香辣为特色的泰国美食也日渐欢迎,许多餐馆都设有泰国餐。其他受欢迎的亚洲佳肴尚有越南、台湾及韩国传统美食。

  新加坡是个国际大都会,西式美食自不可少,无论是快餐店、普通小吃或是气派豪华的巴黎餐厅,所供应的食物都令人大呼过瘾。此外,在新加坡也可以尝到墨西哥、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奥地利、中东、俄罗斯及美国等国家的佳肴。

  1 辣椒螃蟹Chill Crab——新加坡热辣名菜

  作为新加坡最伟大的美食发明之一,辣椒螃蟹绝对是您狮城之行不可错过的必尝菜品。它已经成为了大多数来新名人抵达后首个想尝试的美食。

  辣椒螃蟹的最大特色,就是由辣椒和番茄酱料理酱汁,香辣中带着微甜的可口滋味,明快的颜色让您胃口大开,红色鲜香的酱汁散发着带有香蒜与米醋的香味所征服,到最后再加入勾芡与蛋花。

  您还可以加点馒头,搭配浓香酱汁一起入口,余味无穷。烹制辣蟹通常是以鲜活青蟹为主,但也有店家以软壳蟹来下锅。如果您是海鲜发烧友,那鲜香辣椒螃蟹就肯定正中您下怀,非尝不可!

  海南鸡饭是从中国海南来到新加坡的早期移民的菜色。做法简单:鲜嫩多汁的白斩鸡搭配油光黄澄香鸡饭(米饭先用鸡油炒制,然后用鸡汤煮成的米饭),配生抽或者老抽和特制辣椒酱及姜蓉。

  导语:研究出很多万能调味和酱料配方,每道菜就仿佛打开了关窍,拥有了灵魂。最关键的是,看上去很厉害,做起来真的巨简单。(来源:企鹅吃喝指南)

  原标题:《破案 | 哪些菜看上去厉害,其实做起来超简单?》

  最近,同事们开始对我的厨艺有所改观,甚至大加赞赏。我猜原因是我经常从厨房端出一些看起来很厉害的菜

  比如,好吃到能上日料店菜单的酱烧鲑鱼!

  比如,得到全体川渝同事认可的红油拌面。

  又比如这锅东南亚娘惹叻沙,香气会从厨房溜到整个公司。

  我只是琢磨出了很多万能调味和酱料配方——拥有它们,每道菜就仿佛打开了关窍,拥有了灵魂。最关键的是,看上去很厉害,做起来真的巨简单。

  Again,我能行,你们一定能行。

  一款万能的调味汁90%的菜用得上它

  第一个要讲的是今年我用到最频繁的配方,灵感来自于B站UP煮@迷特波鲁吃咖喱,可以被概括成这样一个小公式:

  3酱油+3油+1醋+1糖+X香辛料,前面的数字代表各自的比例,你也可以按照自身口味灵活调整。

  里面的油,可以替换成各种香油、红油、橄榄油、花生酱、芝麻酱……香辛料选择范围就更广了,可以是新鲜的小米椒、香菜和葱姜蒜,也可以是白芝麻花椒芥末……

  实践一下,最基础的版本:

  咸、酸、鲜、辣俱全,很经典的调味,在水煮菜、白灼肉、海鲜和主食这类寡淡的食物里加一点,就可以让整碗菜变得活色生香。

  可以用来淋水煮菜:

  做白灼海鲜的蘸水,可以加点蒜泥进去。

  把公式里的香油换成芝麻酱+花生酱,可以澥出浓郁爽口的麻酱。加一些萝卜黄瓜丝和肉丝,5分钟就能拌出漂亮又好吃的面。

  tips:澥的时候先加醋、麻油,然后再慢慢加水,始终朝一个方向搅拌,最后加酱油,这样成品不会结块,质地又滑又顺。

  小米椒的辣是带着新鲜冲击感的,你也可以换成红油,更配各种卤味。卤牛肉在酱汁里滚上一圈,辣味丝丝渗透进肉里,下饭下酒很香。

  重口味看这里极简四川榛果红油

  这个配方是我们向四川人zhuyi老师讨教来的,不原教旨主义,特别快手和简单,味道足以征服全体川渝同事。

  准备的材料:二荆条辣椒粉、熟白芝麻、榛果碎,以及几勺油。

  备好料后,只要淋两次热油就成。

  淋第一次热油:淋到小碗里,会翻滚,但不是特别剧烈。这时用金属勺子翻拌一下,让所有食材都能和热油接触浸润。

  等红油变成温热时,再烧热更多的油,温度需要超过上次的油温,淋进小缸有更剧烈的翻滚:

  晾凉后,这罐红油就可以储存起来。

  一勺红油,加入小勺豆瓣酱,小勺酱油,花椒粉,以及少许味精或鸡精(味精排斥者请无视这句),搅拌均匀,还可以按个人喜好撒上葱花。可以拌面条,拌豆腐,有开胃的辣意,有澎湃的坚果香气,有绵长的咸香……

  万能日式咸甜酱油连拌白米饭都好吃

  日本人家里会经常备着一罐咸甜酱油,它的味道清爽柔和,同时又有木鱼花带来的鲜,运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做肉、做鱼、下面,甚至可以直接拌饭吃……

  材料很简单,只有这些:

  把所有液体倒在一起,加入糖,煮沸后加木鱼花,小火煮5分钟,过滤掉木鱼花渣(别扔,后面还有用)。

  不需要繁琐耗时的出汁,最后味道就足够饱满鲜甜了。

  煮好后晾凉,找一个密封容器,放冰箱可以保存一周。这个量大概可以做4道菜。

  首先,可以拿来预处理绝大部分肉。比如经典的日式姜烧猪肉,只需要腌渍一下猪肉片,均匀洒上淀粉和姜泥,放进微波炉里叮3分钟就好了!

  还记得刚才过滤出来的木鱼花渣吗?请把它和猪肉一起盖在饭上,再浇上一丢酱汁,相信我,吃过它,你再也不会想点松屋吉野家的猪肉盖饭了。

  会吃的同事还教我拌了一小块黄油进去,油润的米粒遇到咸甜的酱汁,蛮绝的……

  我甚至不知道这碗饭是如何瞬间见底的。

  一份酱汁渍一下鳕鱼或鲑鱼,轻松get日式酱烧风料理~

  小火每一面煎3分钟左右,等到鱼皮变焦脆,鱼肉带一点点胶壳就可以啦,微微的甜和咸,一丝柔和鲜气,自带日剧滤镜,是很日常舒服的味道。

  这份酱汁还可以用来做汤底。煮一碗乌冬,加1/4份酱汁,就是一碗“伪”高汤乌冬。清甜中回荡着鲜香,味道要比普通出汁清爽,晚上做夜宵,落胃满足。

  能做很多很多菜的0失败番茄红酱

  这是我试过最简单又最好吃的红酱配方了,有了它,你可以做各种的意大利面、意式烩饭……

  我们买过不少番茄罐头,包括国产进口的。意大利cirio这款配料表干净,番茄品质很好,略带点酸度,比市面上很多新鲜番茄更有风味。 把所有材料倒在一个锅里,番茄颗粒压碎,拌匀就好了……不会有比它更简单的菜谱了吧。

  有了这份红酱,常规意大利面、烩饭我们就不多说了,教大家做道有点特别的,西班牙风情的弗拉门戈蛋。准备这些:

  口利左香肠自带些许辣味,和红酱很搭。找一个深盘,在底部铺满红酱,放上香肠,打两个鸡蛋进去就可以了。

  有烤箱的话,200°烤15-20分钟,没有烤箱也可以用600w微波炉转8分钟,记得用牙签给蛋黄戳几个洞,否则可能会引起爆炸。

  色泽亮丽的一盘,有肉有素,做起来非常省心。最近早餐经常拿它刮面包吃,酸甜开胃,香肠包裹着茄汁,表皮酥脆,和嫩滑的鸡蛋番茄在一起很搭。

  又奶又香的东南亚风情娘惹叻沙酱汁

  娘惹叻沙真是气质很神奇的一道菜,闻上去又甜又奶,吃起来呢,香气迷离复杂,酸辣味还会冷不防伸出小爪子挠你一下。

  马来西亚新加坡很多菜都会用这种调味打底,学会一种,可以作弊式学到很多新马菜的精髓。

  做娘惹叻沙要用到很多香料,洋葱、南姜、黄姜、香茅、红辣椒、麻疯柑叶、姜花和酸柑汁,制作过程也繁复,幸好现在有现成料包可以买!

  问了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朋友,他们推荐田师傅、百胜厨房这些品牌。有了叻沙酱,下厨过程就又是往锅里丢各种材料。

  先在锅底翻炒叻沙酱,等香气出来后,加入椰浆、水、糖、盐和鱼露,煮沸后用小火继续煮2-3分钟。

  粗面、明虾、豆芽、鱼丸事先在水里烫熟,然后在汤底里一起煮上1-2分钟就行。粗面滑溜溜的,挂着浓浓汤汁,有甜甜的椰香,同时又很酸爽开胃,吃多了额头会出汗。

  鱼丸或是豆泡面筋这类食材会吸饱汤汁,鼓囊囊的,口感多汁。

  你可以完全不拘泥于这些食材。我们还丢了好多厨房边角料进去煮,肉圆子在浓郁叻沙酱里滚一圈收汁,是东南亚风情十足的烩肉圆。

  叻沙的个性太兼容并包了,堪称东南亚的火锅打边炉,等天气再冷一点,吃起来会更有味道!

  懒人程度100分的韩式拌饭酱

  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每次看韩剧综艺里吃韩式拌饭,五光十色一大碗这么一拌,明明都是平凡无奇的食材,但总会把我馋到撞墙,百,发,百,中!

  一碗饭里,有香喷喷的肉,清爽开胃的菜,有滋有味的碳水,应该没有比韩式拌饭更懒人,更一人食友好的菜谱了吧。

  韩式辣酱的灵魂都在这里了:

  请不要对加雪碧的操作感到惊讶,很多地道韩国配方都会这么写。韩式辣酱浓度很高,雪碧或者是雪梨汁刚好可以中和它的味道和质地。

  我们喜欢的配菜是这些,你也可以自由发挥。

  蔬菜只要开水汆熟,肉只要简单烤一烤。豆芽和菠菜在开水里汆熟后,记得用手轻轻把水分捏干,然后拌入一点麻油和盐。还可以加入苹果丝梨丝这类清爽的蔬果~

  荷包蛋也蛮重要的,流动的蛋黄可以让酱料更好地包裹住食材。分享一个煎完美荷包蛋的技巧:蛋下锅后,可以在旁边加一小勺水,盖上锅盖用小火焖到蛋白凝固。

  这样做出来的荷包蛋表面会很漂亮平整。

  最后记得找一个大一点的碗,一把大一点的勺儿,把所有食材码在一起,红橙黄绿一大碗,拌在一起的瞬间很解压~

  吃吧,啊唔~~一口里有菜有肉有饭,满足!

  好吃到舔手指的秘方蘸料柚子美乃滋

  在大厨的家宴上吃到了一碟让我们魂牵梦萦的蘸料,甜中带着点猝不及防的辛辣,尾巴上还有柚子的清香,死缠烂打要来了他的配方!

  美乃滋2大勺,再加挤牙膏大小的芥末和柚子胡椒,大概是图上这样的量,还可以挤点新鲜柠檬汁,搅拌均匀。

  这道酱汁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原本清淡的食材变得更有层次,丰满,像蟹肉棒、蟹腿这类食材:

  同时,它也可以让一些原本比较油腻的食材,变得清爽耐吃,比如炸鸡炸猪排。

  柚子和山葵带来的清爽感真的很奇妙,缺点是会让人吃多,甚至想直接用手指蘸酱吃……

  可以渍一切的渍菜甜醋

  这个配方是我翻韩国最畅销的腌菜书学来的,做好这罐腌料,还可以腌黄瓜藕片白菜一切蔬菜!

  白醋:糖:水的比例是1:1:2,可以加小米椒和薄荷叶提味。

  白萝卜用白醋渍,比常见的酱油渍更爽脆,加一点薄荷叶和小米椒提味,酸辣开胃。先给萝卜削皮,萝卜皮涩,不要怕浪费,削多点,剩下约300g,切成条:

  加一小勺盐,抹匀,静置半个小时后,萝卜会析出水分,把水倒掉。把萝卜装入密封容器,放冰箱冷藏。

  冰冰的,凉丝丝的,白萝卜的生涩味无影无踪,只剩下清透的甜。

  除了萝卜,你还可以拿它来腌渍白菜、彩椒这类爽脆的蔬菜,或是藕片、甜菜根这类淀粉含量比较高的菜,不仅可以除去土腥味,蔬菜的口感也会变成糯糯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招牌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