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吃饭的时候有这种现象,该怎么办??

孩子在幼儿园挑食应该怎么办

  相信很多父母每天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时,老师都会把孩子挑食的问题,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重点强调,指出很多小朋友只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或挑挑拣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在幼儿园挑食应该怎么办相关内容。

  孩子在幼儿园挑食应该怎么办1

  幼儿挑食的原因(一):食物本身

  食物味道浓淡以及韧性大小是导致幼儿偏食的主要原因。某些食物拥有特殊味道,这会导致孩子排斥这类食物。另外,由于幼儿成长发育还没有完成,有些韧的食物可能咬不动,这也导致他们排斥这类食物。比如纤维高的白菜、菠菜、芹菜或是红烧牛肉,幼儿咀嚼时非常费力,导致幼儿排斥这一类的食物。

  解决方法:老师的鼓励劝说

  1、 当幼儿来到幼儿园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挑食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们对幼儿进行鼓励和劝说。

  2、对于大多数刚刚来到幼儿园的幼儿,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会导致幼儿的恐惧心理,而当吃饭时碰到不喜欢的饭菜时,幼儿的情绪会更加低落。

  3、这时候,老师们应该以和蔼的口气鼓励劝说,而不是进行严厉的批评。

  幼儿挑食的原因(二):幼儿自身

  有的孩子爱吃零食,每天回家后都会吃很多饼干、薯片、巧克力之类的食品。等到吃晚饭时,孩子已经吃饱了。面对一桌饭菜,他们只挑些喜欢的菜,久而久之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此外,有些食物本身并不难吃,但孩子由于心理作用而拒绝、排斥它们。比如动物内脏等,许多孩子出于联想,本能地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根本不愿尝试。

  解决方法:家长的积极配合

  1、家长的积极示范

  家长准备饭菜时可以鼓励孩子共同参与,有意识地让他们看一看饭菜的加工过程。有时孩子不愿尝试某种食物是因为对其不熟悉、不了解。比如家里平时就不吃胡萝卜,孩子在幼儿园吃时大多会排斥。因此,家里平时的饭菜应该相对多样化一些。遇到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家长更应该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激发孩子进食的兴趣和愿望。

  2、注意食物的巧妙搭配

  针对挑食的孩子,家长可以巧妙地搭配各种食物,把孩子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食物进行“完美组合”,也可以将他们不爱吃的食物来个“大变身”,以唤起孩子的食欲,使他们乐于尝试各种食物。

  3、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引导

  家长们需要根据不同时期孩子们的不同特点进行引导。比如感冒的孩子不喜欢吃大蒜、洋葱,你可以告诉他,“它们能把身体里的病菌统统打败”等。

  幼儿挑食的原因(三):家长行为

  儿童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饮食习惯、饮食行为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是模仿家庭中成年人的饮食行为和饮食习惯。如果家中成年人就有挑食、偏食的习惯,孩子自然很容易形成同样不良的习惯。有时候家长不经意中说自己不喜欢吃什么食物,仅仅是这种说法就可以对孩子的饮食习惯造成影响,使孩子对大人所说的这种食物产生不喜欢的想法。而且,由于家长挑食的原因,家长们很可能在日常饮食中就不去做自己不喜欢的饭菜给孩子吃,久而久之,使得孩子们对某些食物疏远,造成厌恶情绪。

  当孩子已经出现挑食现象之后,家长的某些不恰当行为更助长了这种不良习惯。一部分家长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强化了孩子对某些食物的排斥心理。而逾八成的家长采用“诱导”的方法来解决孩子的偏食、挑食问题,比如边看电视边吃饭,边讲故事边吃饭,以及使用玩具、甜食奖励等手段。据资料统计,12.1%的家长甚至不惜用逼迫的方法,强迫孩子进食。凡此种种,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现有的不良饮食行为,还可能加剧挑食、偏食现象。

  解决方法:循序渐进的合作

  1、挑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挑食的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掉的,这需要老师和家长具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2、在幼儿园里,教师及时地对幼儿的习惯进行观察、教育、引导和改正。而在家中,家长们也应时时注意幼儿的举动。

  3、老师和家长还应定时见面沟通,对幼儿在幼儿园和家中的表现进行交流,以及时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合作,帮助幼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在幼儿园挑食应该怎么办2

  自我检测:宝宝偏食的三大表现

  孩子偏食是指儿童对饮食挑剔或仅吃几种自己喜欢的食物。偏食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既不利于营养的摄入,又不利于健康发育。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王艳丽表示,通常如果孩子有以下一个表现,就说明有一定的偏食倾向:

  1、同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吃的食物,他不喜欢吃,而且种类达数种以上,这一情况持续很长时间。

  2、特别喜爱吃某种特定的食物,如没有这种食物就拒绝进食。

  3、特别抗拒某种食物,对其望而生厌,并影响进食其他食物。

  专家支招,搞定挑食偏食宝宝

  1.用激烈的手段来硬让宝宝“吃下去”,往往会有反效果,造成宝宝更强烈的抗拒。最好的方法应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对于宝宝不喜欢的食物,不妨从少量开始慢慢鼓励他尝试。当宝宝完成一种新食物的尝试时,也要多多表扬他。

  2.尽量避免让宝宝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确保宝宝每天有固定的吃饭时间。

  3.零食是造成宝宝挑食的一大“罪魁”。因此,专家建议两餐之间最好不要给宝宝吃零食,让他保持一点饥饿感,才会好好吃饭。

  4.用餐时尽量让宝宝坐在高椅上,不要让宝宝在椅子上玩玩具,要培养他有正经吃饭的感觉。

  5.大家一起吃饭的气氛是很有感染力的。当宝宝发现爸爸妈妈吃得有滋有味,他也会嘴馋。开始的时候餐桌上要有一两样宝宝爱吃的菜,然后逐渐地增加和调配食物的种类,宝宝慢慢地就会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6.爸妈应花点心思在烹调上,使口味更适合宝宝。第一次尝试新食物时,量不要太多,或者当做配菜与其他孩子爱吃的食物一起烹调,以“浑水摸鱼”的方式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去,若能接受再慢慢加量。

  7.要常鼓励宝宝吃饭,例如,“吃下菠菜会像大力水手一样强壮喔!”对男孩,爸妈可诱导宝宝说要好好吃饭,多吃蔬菜,这样可以长得快、跳得高、力气大。对女孩,爸妈则可以说好好吃饭,长大才能变聪明和漂亮哦。

  8.宝宝断奶以后,味觉细胞就已发育完全,这时爸妈应该注意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使他的味蕾感受并逐渐适应各种味道的刺激,这样才能有助于避免形成挑食的坏习惯。

  9.对2岁以后的宝宝,吃饭时可以给他一把小勺,让他自己动手吃,这样可以培养宝宝自己吃饭的习惯。

  10.宝宝对吃饭有了兴趣后,爸妈还应在做菜时经常变换花样,以防宝宝对某种食物产生厌烦心理。

  11.厨房对宝宝来说是另一片天地,各种颜色和形状的食物,都能让孩子感觉新奇。爸妈准备饭菜时,不妨让宝宝做你的“小助手”,这也是培养他们对食物产生兴趣的一种方式。

  温馨提示:家长要尽可能减少食物中营养素的损失,给宝宝合理地搭配饮食,如果宝宝挑食严重,还应该给宝宝补充适量的营养素补充品,以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让宝宝的体格与智力健康地成长。

  孩子养成偏食习惯 多与父母有关

  其实,孩子偏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从小没有教育好而惯出来的坏习惯,著名幼儿早期教育专家胡轶群指出,以下几项做法都可能会让孩子养成偏食的习惯。

  误区1:家中常备零食。孩子爱吃零食,为了让孩子乖巧听话,很多家长就在家中准备了不少零食和副食。零食让孩子的胃总是不闲着,常常到了吃饭的时候,孩子根本没有饥饿感,正餐吃得很少。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误区2:投其所好。孩子喜欢吃什么,大人就经常做什么菜;孩子不喜欢吃的东西,基本很少做给孩子吃。爱吃的东西经常吃,不爱吃的东西很少吃或不吃,结果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

  误区3:缺少运动。很多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运动量不够会造成肠道蠕动减慢,影响消化功能,孩子总是没有饥饿感,吃饭时胃口自然不佳。

  误区4:辅食给肉不给菜。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苏宜香指出,婴儿半岁左右添加辅食时对于以后的饮食习惯培养至关重要。如果辅食添加不当,易导致婴儿长大后偏食、挑食,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吃水果和蔬菜。目前有将近1/3的孩子喜欢吃肉类食物,不喜欢吃蔬菜水果,与辅食添加不当和父母缺乏耐心密切相关。

  专家答疑:如何预防偏食

  崔玉涛认为,婴儿出生以后的纯母乳喂养期间,也是影响孩子未来对食物选择的一个阶段。妈妈饮食的`种类会影响到母乳的味道,这也是婴儿今后能顺利接受自己家庭食物味道的基础。从这一点来说,妈妈除了不要吃会引起婴儿湿疹、腹泻、便秘、肠胀气等不适的食物外,饮食也要尽量丰富多样。所以预防偏食从母乳喂养就需要注意了。

  不必盲目带孩子查微量元素

  很多家长想知道,如果自家孩子长期偏食,需不需要检查是否微量元素缺乏?对此,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科向承发教授表示,现在孩子饮食营养都是多样化,一般都不会缺乏微量元素。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明确要求,医生不得给无症状儿童查微量元素,禁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针对儿童开展非诊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偶尔的偏食挑食,并不一定会导致微量元素缺乏,不必盲目检查。

  孩子在幼儿园挑食应该怎么办3

  有宝宝的家庭大概都经历过宝宝挑食的经历,有的宝宝不爱吃菜,有的宝宝就不吃鱼,有的宝宝只不甜不吃喝,不论怎么样哄,宝宝就是小嘴儿一撇,对着香喷喷的饭菜居然晃着小脑袋频频拒绝,弄得每次进餐就像一场大战,宝宝在前面躲闪、妈妈在后面狂追,着实让人冒火。

  如果挑食不及时调整,会导致宝宝发育迟缓,体质下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一、宝宝挑食的原因

  1、营养产品的误选

  妈妈们容易受一些广告影响,认为酸酸甜甜口味的钙剂等营养产品更符合宝宝口味。殊不知,宝宝味蕾正处在快速发育期,越接近母乳口味的食品越有助于宝宝味蕾的发育,过重的味觉刺激会导致宝宝味蕾反应迟钝,会导致挑食偏食。

  2、受爸爸妈妈的影响

  宝宝的饮食习惯受家人影响非常大,父母看似无意地评价哪种菜好吃,哪种菜不好吃,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都会被小小人儿听到耳朵里。当某一天幼儿园阿姨告诉你宝宝挑食,当保健医生测量宝宝身高达不到正常值时,你的宝宝就输在了“吃”的起跑线上。

  宝宝对食物的挑三拣四有时是源于自我保护,对待新事物人们都会有一种“陌生感”,有的宝宝会因为陌生而产生好奇,进而希望能够破解并得到答案,但对于敏感、生性小心翼翼的宝宝,陌生会让他们产生“恐惧”,结果当然就是排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渐渐独立的宝宝,希望自己更加独立的另一种方式―自己决定吃什么,当宝宝能够独自进食后,他们开始向家长的权威挑战,通过挑选食物来表明自己决定事情的态度,唯有的办法就是把不喜欢吃的食物从嘴里吐出来,这与到底吃什么食物没有很直接的关系。

  4、食物的外观、气味

  某些食物的外观、气味、纹路等也会影响宝宝进食的选择,很少有宝宝喜欢吃水萝卜和带苦味的食物也是这个原因。如果宝宝曾经对某一食物留有不好的印象,也会排斥这一食物。

  二、应付挑食宝宝妙方

  1、避免过早接触“刺激性口味”。

  2、一日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

  3、变换花样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

  4、避免一面进餐,一面看电视、看书或玩玩具。

  5、给予孩子积极吃饭的心理暗示。

  6、创造愉快的就餐氛围。

  7、消除对食物的恐惧。

  8、孩子多做户外活动,多喝开水(尤其是冷开水),以促进新陈代谢,但避免进食前剧烈运动。

  9、给予孩子独立进食的机会。

  解决宝宝挑食的毛病要从小做起,从早做起。家长要在进餐时做好榜样,以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宝宝才能有强健的体魄。

  三、怎样避免宝宝挑食

  1、规律用餐时间,要防止宝宝挑食、偏食,就应该严格制定家庭用餐时间表,用餐之前减少孩子吃零食的机会,以免造耽误餐。

  2、加以诱惑,对于新事物都是抗拒和怀疑的,所以家长要花心思给宝宝新鲜感,刺激其好奇心。可以将食物做出不同造型、摆出各式拼盘。

  3、限制用量,对新食物哪怕再有营养也不可以强求孩子一次性吃太多。每次增加新食物的时候刻意减少孩子的食用数量,可以激发其好奇心。

  4、家长示范,要防止孩子挑食、厌食,家长要以身作则,在用餐时候不要挑食,每样食物都应该吃。

  5、尊重孩子特殊口味,对于有特殊口味的孩子,家长不要强求。以免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可以选择同样营养物质的其他食物替补。

【孩子在幼儿园挑食应该怎么办】相关文章:

嚼米饭很累,有不少宝宝会选择不嚼,不过这样肯定是不好的,但是孩子吃饭不会嚼怎么办好呢,要怎么纠正孩子这个坏习惯,小编就来说说吧。

宝宝吃饭都不会嚼怎么办?

很多妈妈反应宝宝吃辅食的时候会出现一口吞的情况,怎么说都不管用!

发生这种现象最常见的原因有这样几点:

有一些家长习惯给宝宝用奶瓶吃辅食,孩子使用奶瓶大多是吸吮反射为主,但是吃辅食阶段孩子更需要的是吞咽反射,这种习惯也会导致孩子咀嚼吞咽能力不足。

从加辅食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宝宝坐在自己的餐椅上,用勺子喂他们吃吧!

2提供给宝宝的食物性状太过稀太细了。

提供给宝宝的食物性状总是落后,会导致宝宝咀嚼能力发育迟缓,久而久之即使提供了正确性状的食物,也会发生囫囵吞下或吐出的现象。

比如1岁后还在吃泥糊状的米糊、蔬果泥,孩子完全没有学习咀嚼的机会。

可以根据宝宝月龄对比一下合适的性状

如果已经发生这种情况,应该重新开始辅食性状的过渡尝试。如果一开始变换性状有一点干呕不用太担心,几次之后这种情况会慢慢减少。

3 没有及时给与手指食物

吃饭本来就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儿!孩子在进食中参与的越多,也就越容易掌握主动权。

如果一味地喂饭、硬塞,错失了孩子自主进食的一些关键信号,也会让孩子对吃辅食产生挫败感,不愿意咀嚼或吞咽。(OS:“反正是妈妈让我吃的”)

8月龄左右就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手指食物,让他自己拿着吃啦!小小的手,拿着合适的食物,放到嘴里,吃起来才更有味道呢!

当然,最重要的是少不了妈妈们表情生动,动作夸张,演出卖力地“啊呜啊呜”吃给孩子看!放大你的每一个动作,让身体每一个细胞都演起来!保证管用!

 孩子不肯好好坐在餐桌前吃饭是最令妈妈头疼的事,种种“威逼”、“利诱”的手段都用过了,但是玩具上还是倒上了菜汤,电脑键盘上也到处是黏糊糊的米粒。这可怎么办,不能总是端着碗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追吧。

  “利诱”宝宝乖乖吃饭的妙招 孩子不肯好好坐在餐桌前吃饭是最令妈妈头疼的事,种种“威逼”、“利诱”的手段都用过了,但是玩具上还是倒上了菜汤,电脑键盘上也到处是黏糊糊的米粒。这可怎么办,不能总是端着碗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追吧。 别急,我们群策群力,准备给苦恼的妈妈们支上几招,治治吃饭坐不住的小家伙们。

  表现之一:看动画片

  大多数家庭的吃饭时间就是动画片节目开始的时候,这种诱惑宝宝很难抵挡,他们往往吃上一口就往客厅里赶。

  表现之二:跑来跑去

  孩子在幼儿园被“束缚”了一天,一回到家后就喜欢乱窜,有时只是无目的无目标地晃悠。吃饭?任饭菜都凉了,他也不来看上一眼。

  在某段时间,孩子可能对某个玩具特别着迷,例如奥特曼或是火车侠,幼儿园里不能带去,就回家后捧着玩,吃饭时也不肯放手。

  人如何对付吃饭坐不住的孩子?

  1、为孩子准备一套专用餐具

  大人的碗筷、叉子不适合孩子使用。用又大又重的杯、碗盛满果汁或牛奶,孩子会有压迫感而影响食欲。尖锐的叉子以及易破的餐具,也不宜让孩子使用,以免发生意外。儿童餐具比较适合孩子,可以带孩子一起去购买,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餐具,以促进吃饭的兴趣。

 2、提早十分钟通知孩子吃饭

  若孩子玩得正高兴时,突然被打断,难免会有生气、反抗和拒绝的心态,所以即使面对一个2岁大的孩子,也应该事先告诉他即将要做的事,然后给予他缓冲时间,将玩具收拾干净,准备用餐。

  少量多餐是最有利于孩子的饮食方式,但是正餐之外点心的份量不可太多,以免孩子到了正餐时却吃不下。而且要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当点心,不要吃“垃圾”食物。你想你自己要是下午4点才吃了一杯酸奶,1袋薯片,那么5点还会乖乖坐着吃晚饭吗? 4、让孩子一起帮忙 为了满足孩子的学习欲望,吃饭前妈妈可以叫孩子一起来帮忙,如整理餐桌、摆碗筷等,这样,孩子会充满对用餐的期待,乖乖坐下吃饭的可能性也就提高。

  孩子吃饭坐不住的理由,不一定在于菜的味道不好,有时是因为烹调的方式让孩子无法接受。所以不妨经常换换烹调方式,清蒸啊、红烧啊,让宝宝有新鲜感。 另外,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色彩鲜艳的食物,若烧成灰灰的,恐怕就难吸引孩子乖乖坐着吃饭了。此外,温度太冷或太热的食物孩子也不会喜欢。

  6、餐中多加孩子喜欢吃的东西

  虽然均衡摄取各类食物,才可帮助孩子健康地发育成长,但也不可强迫孩子进食。可先以孩子喜欢吃的食物为主,再由少至多,渐渐加入其它的或新的食物,让孩子接受各类食物,这样可以发掘更多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只要饮食更富变化,孩子自然乐意安安稳稳坐下吃饭。 比如孩子很喜欢吃豆腐和豆子,在尝试新菜的时候就可以经常放点豆腐或豆子进去,这样比较容易接受点。

  7、教会孩子用筷子

  不少吃饭坐不住的孩子都是由父母喂饭的,所以孩子三岁后,父母就可以教他学用筷子,学会自己吃饭,也容易坐得住。三岁以下的孩子也要让他学会用勺子自己吃饭,若他能自行吃光,就会有成功感,慢慢就能增加他对吃饭的兴趣。虽然开始弄得满桌饭粒,脸上身上都一塌糊涂,但是这是必须有的一个开始。

  8、饭桌上别骂孩子

  吃饭时气氛要轻松点,令孩子自在。妈妈千万别为了让他多吃一口而想方设法,甚至大动干戈。不要总是急着问:“你还想再吃吗?”如果宝宝说:“吃饱了。”父母就别再强求他吃了。这样,他才能慢慢体会出吃饱了是个什么概念。不会刚吃几口饭就往外跑。

  9、让孩子有饥饿感

  孩子之所以不肯乖乖坐下吃饭,有时是因为他不饿。所以,要想办法让他有饥饿感。父母可以在孩子吃了几口就跑开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说“好了,孩子吃饱了”,然后把碗收掉,不要在乎他剩下多少。几次下来,孩子就会知道不乖乖坐下吃饭就会包饿肚子。 这个方法听着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来,不能总担心孩子饿,给他零食吃,那就适得其反了。

  当孩子能够很安稳坐住吃饭时,不要忘了表扬他。或是饭后爸爸妈妈可以陪他玩一会儿作为奖赏,让他产生关于吃饭的快乐记忆,以后对吃饭就不会排斥了。爸爸妈妈平时也要有意识地多给孩子灌输"好好吃饭,长得更快,变得更聪明"之类的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看到别人吃东西就要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