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美丽广西,宜居乡村,服务惠民专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家里有个亲戚在碧桂园扶贫七大行动,他有推荐我们买过碧桂园的扶贫产品,好像是东乡羊,拿回来确实东西也还不错,也算献个爱心吧。亲戚说,碧桂园现在搞消费扶贫搞得火热,什么土豆、白菜、刺绣…

家里有个亲戚在碧桂园扶贫七大行动,他有推荐我们买过碧桂园的扶贫产品,好像是东乡羊,拿回来确实东西也还不错,也算献个爱心吧。亲戚说,碧桂园现在搞消费扶贫搞得火热,什么土豆、白菜、刺绣只有你想不到的。消费扶贫是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毕竟碧桂园的房产也是从走农村包围城市,遍布全国各县城,能够深入到贫困地区,急贫困之所急。还是要给这些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点个赞的,相信什么网红带货,还不如相信碧桂园带货,毕竟买到好东西的同时还能献个爱心,何乐而不为。

驻村帮扶工作队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7〕50 号)精神《广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桂组发〔2018〕13 号)规定,以广西为例,驻村帮扶工作队主要开展推动精准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五项主要工作。

(一)推动精准脱贫。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指导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参与拟定脱贫规划计划。参与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危房改造、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等精准扶贫工作。推动金融、交通、水利、电力、通信、文化、社会保障等行业和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推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协助管好用好村级集体收入。监管扶贫资金项目,推动落实公示公告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好贫困群众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情感沟通工作,激发摆脱贫困内生动力。配合开展好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统筹协调帮扶贫困户、联系贫困生和“一户一册一卡”工作,助推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设。积极推广普及普通话,帮助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二)推动乡村振兴。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参与拟定乡村振兴工作规划计划,做好组织动员群众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协助当地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重点参与实施特色农业强优、生态环境优化、文化繁荣兴盛、治理能力提升、脱贫惠民富民、体制机制创新“六大工程”,推动落实组织保障、规划引领、政策支持、金融服务、人才支撑、法治保障“六大保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持续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巩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成果,扎实推进“宜居乡村”“幸福乡村”活动。

(三)建强基层组织。帮助所驻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围绕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指导村党组织实行“星级化”管理,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推行党员积分管理。抓好党员干部培训,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吸引各类人才回乡创业,打造“不走的工作队”。推动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干部报酬和基本养老保险,建设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等,努力把所驻村党组织建设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为民办事服务。带领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为民服务,深化“农事村办”改革,推行“农事网通”,打造党务政务村务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培育弘扬良好作风,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经常访农家、交农友、谈农事,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解难事急事。关心关爱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农村“三留守人员”,建立联系帮扶机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五)提升治理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行“一组两会”等议事机制。协助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村霸”和宗族黑恶势力,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行“小微权力清单”,防止发生村干部优亲厚友、暗箱操作、损害群众利益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对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提出建议。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加强法治教育,推动移风易俗,指导制定和谐文明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驻村工作队要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团结当地党员干部,组织带领当地群众,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工作。

乡村振兴需要——强组织,兴经济,育文化,归人才,环境美!

一是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在党组织坚强领导下,不断提高帮扶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发挥无职党员作用,贯彻执行上级重要工作部署,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工作。

二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结合帮扶村实际状况,抓集体经济建设,通过帮扶单位人才物资源协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增强。

三是促进乡风文明提升,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喜闻乐见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党的声音,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基层文化,践行时代服务宗旨,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三是带动乡村人才回归,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通过乡村产业经济驱动,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高效农业产业聚集,建设文旅乡村活动,发挥乡贤人才建设家乡导向作用,鼓励农村致富能手参与,吸引在外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发挥帮扶单位优势,实现人财物对口支援帮扶,制定乡村人才振兴回归计划,实现人才强,乡村富。

四是推动乡村生态发展,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把群众长远利益放在心头,保持耕地面积稳定,自然资源协调,产业发展环保,统筹发展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把三个有利于放在突出位置一是有利于群众发展,二是带动群众参与,三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五是把驻地当家乡,把奉献当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结合帮扶单位资源,协调人、财、物优势资源,以富民强村为己任,扎实开展工作,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真正实现乡村各项事业良好发展!为单位争光,为帮扶添彩!

  清澈的溪水环村而过,紫薇花园不时飘来淡淡清香,葱郁高大的龙眼树生机盎然,绿树红花交相掩映;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幅幅乡间手绘壁画谐趣十足,一条条水泥巷道干净整洁……人在村中走,犹在画中游,这是8月13日,笔者在良塘乡北合村看到的美丽风景。

  近年来,兴宾区坚持把“美丽兴宾”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全力打造“美丽兴宾”乡村建设升级版,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高位推进

  为切实加强对“美丽兴宾”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兴宾区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第一副组长、区委副书记和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美丽兴宾”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还在各乡(镇)也成立以党委书记、乡(镇)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构筑体系,落实责任,形成制度,建立了创建、督查、考核有机衔接的长效机制,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共谋一件事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兴宾区乡村建设工作点多、面广,为破解资金投入难题,该区采取“区级财政筹措一点、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一点、受益农民出资一点、企业和社会捐助一点、各级工作队帮扶一点、政策制度改革筹集一点”等“六个一点”办法,去年以来,多方筹措资金2.8亿多元投入乡村建设。在“宜居乡村”建设中,该区在认真开展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每年初制定年度示范村建设计划,整合区直各部门的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去年,区级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打造陶邓镇大邓村、小平阳镇青岭村等8个市级“宜居乡村”综合示范村。今年,积极整合资金投入300多万元,重点打造12个市级综合示范村,目前已打造良塘乡北合村、城厢镇马上村等综合示范村升级版。各乡镇每年度也分别进行重点打造1~2个乡级示范村,实现每个乡镇“新示范村年年有”的目标。

  抓好专项活动 打造宜居乡村

  兴宾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美丽兴宾·宜居乡村”活动,设立了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等“三民”专项活动工作组,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楚、奖罚分明,领导力量上加强,责任主体上明确,为持续推动“宜居乡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突击抓好“三民”专项活动。“产业富民”方面,紧扣“五个一”目标任务和“十项进村行动”工作要求,大力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目前,全区238个行政村已全面制定了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去年以来,以推进“1+15”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引擎,重点培育296个带动农业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151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服务惠民”方面,全区238个行政村已全部按“六有”标准完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依托各行政村村级服务中心平台,全面推进涉及就业、社会保障经办、教育助学、卫生健康、群众文化体育、法律6项便民服务落地,基本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目标,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基础便民”方面,去年以来,多方整合资金投入2.3亿多元建设乡村道路480多公里,实现了村与村之间全部通水泥路的目标;完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项目9个、农村危房改造2946户、农村改厕4.81万户、改厨5.04万户,让广大群众真真正正得到实惠。

  巩固活动成效 提升宜居环境

  为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成效,全面建设“宜居乡村”,打造“美丽兴宾”乡村建设升级版,兴宾区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重点保障对乡村建设工作投入。去年,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6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的基础上,追加预算1000万元资金投入乡村建设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全区已配备垃圾压缩运输车41辆、垃圾清运三轮车244辆,各村屯均建立了门前三包等清洁乡村长效机制,共配备村屯保洁员1590人,去年收取保洁经费1240.2万元,基本实现自然屯全覆盖。今年,该区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目前工作方案已通过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正在加快推进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

  兴宾区还将“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各乡(镇)和区直各部门年终绩效考评指标,列入各级领导考核评优的重要指标,列入区委、区政府年度督查工作重点内容,每月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整改,并进行曝光及通报。今年以来,已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29份,限期整改32个,约谈各级干部26人次。□韦永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居美丽乡村内容包括哪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