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迟缓孩子长大以后会与正常人一样吗?

<article>
<section>
日常工作中有家长问到:“基因突变导致孩子发育迟缓还有希望治疗吗?孩子在快2岁了发育倒退,只会咿咿呀呀,不会与家人互动,整体发育表现都比同龄孩子落后很多,感觉内心真的是快崩溃了。”&lt;br&gt;
遗传紊乱引起发育迟缓最普遍的表现之一是X染色体脆弱综合症。这种紊乱可以通过父母传递给孩子,这个变异基因会引起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的蛋白质合成减少。一些父母没有任何疾病症状,但是这些基因从父母传递给孩子时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加重了对孩子发育的影响。&lt;br&gt;&lt;br&gt;
其中,孕期食用转基因食物、接触电子产品辐射影响等。&lt;br&gt;.临盆和分娩也会导致发育迟缓&lt;br&gt; 由于早产或难产在临盆期间身体循环代谢削弱可能导致婴儿发育问题。&lt;br&gt;.孕期疾病、酒精或毒品等导致婴儿发育迟缓&lt;br&gt; 怀孕期间,孕妇发烧或感染会刺激免疫系统的反应,这会损害胎儿的发育。&lt;br&gt;
怀孕期间胎儿接触到酒精或毒品也会损坏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lt;br&gt;.代谢紊乱导致发育迟缓&lt;br&gt;
孩子的消化系统不好,比如甲状腺功能紊乱会影响生长发育以及造成智力发育迟缓。在大多数遗传性代谢紊乱症中,单一消化酶既不会由身体制造,也不会自动产生。遗传性消化紊乱的表现有半乳糖血症、枫糖尿病、苯丙酮酸尿症(简称PKU,如抽搐、大脑发育障碍,湿疹等)。&lt;br&gt;&lt;br&gt;发育迟缓是属于中医“五迟五软”范畴。早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就记载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头发不生候”、“四五岁不能语候”。
</section>
</article>

大家好!我是黑龙江沃桑教育的首席儿童行为辅导师

被确诊为发育迟缓的孩子,医生说观察,是要命的。

这个孩子是不是和别的孩子有点不一样?通常最先感觉到孩子发育缓慢,大多

是来自母亲。如果稍有疑惑,即使有一点点也应该尽早的去检测。之所以这样,是

因为如果孩子有了发育障碍,就需要及早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

家长们可能会想,也许是神经过敏,再观察看看再说。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

的,但是看看再说,这种想法有时是致命的。希望家长们在觉得孩子发育缓慢而产

生疑虑时,要迅速的采取行动。在我的来访案例当中积累了好多的经验,在这里跟

大家分享一下。大多数来访者从医院拿的诊断,不是自闭症、不是儿童多动症,也

不是抽动症,大多数会给一个发育迟缓这样的诊断。为什么医生会出发育迟缓的诊

断呢?因为发育迟缓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发育迟缓的孩子,包括自闭症,儿童注意

力缺陷多动症,唐氏综合症等等都属于发育迟缓的这种状态。

所以说因为医生无法针对的给孩子确诊一个名字,所以医生给出了一个广泛的

发育迟缓这样的一个诊断。那么发育迟缓,可能分出轻度、重度。较轻的发育障碍

里面包括高功能的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学习障碍等等。其中多动症是最常见的。

近年来在我们国家有增加的趋势。但是与以上症状不同的是,还没有被命名的发育

迟缓还有很多种,而且这些孩子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综合的症状。实际上到我们这里

来的孩子中,有一半以上甚至

以上是无法按照病名来分裂出来这种病例,只能

视为广泛的发育迟缓,也就是发育障碍。

对于病症准确分类,确实有很大现实的偏差。所以说当孩子在医院被确诊为发

育迟缓的时候,也就是说他已经出现了儿童大脑的发育的微功能障碍。在我的来访

经验当中,我总结出了几点,妈妈在日常当中可以觉察一下是否他是发育迟缓的孩

子,首先他们跟妈妈是没有对视的,与人交流的时候无法对视别人的眼睛。这个孩

子不能正视自己的妈妈,表示拒绝妈妈的存在。妈妈发出的重要信息也不能输入孩

子的大脑,这就是孩子的脑神经回路发生了一些障碍,就会造成孩子无论是智力还

有一些相对应的感官的发育缓慢,这些孩子怎么不看人呢?

如果觉察到这一点,妈妈们就必需要怀疑孩子是否有发育迟缓的这种状态。小

的时候这些孩子夜间哭泣,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们不是为了吃奶和尿布,而且他

孩子三四岁了还不会怎么说话?

五六岁了走路还是不稳,还特爱黏人?

七八岁了还好动得不行,注意力不集中?

十岁了,与同学处不好,动不动就打架?

这些情况,大部分是孩子感统失调惹的祸。

当孩子出现感统失调时,家长常怀着这样的心理:

感统失调不是病,有什么好担心!

感统失调长大会好,不用太在意!

我小时候也这样,没什么大不了!

其实,感统失调如果不加以训练和纠正,孩子的终生将会被这种症状困扰。

感统失调孩子的一生轨迹

1.喜欢吮吸手指、咬指甲、咬被角;

2.转很久不会头晕或一转就晕;

3.平衡感差、走路东倒西歪、常碰撞;

4.一句话要听多遍才理解;

5.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咬字不清;

6.胆小、怕生、爱哭、内向;

7.讨厌洗头洗脸、怕摸湿黏物品;

8.常踮脚尖走路、怕被举高。

1.左右不分、易写错别字;

2.手脚笨拙、坐姿不端正;

3.阅读抄写跳字漏行;

4.易受干扰而注意力不集中;

5.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6.空间理解能力弱、计算易出错;

7.听觉反应慢、词汇记忆差。

1.孤僻、叛逆、逃课、有暴力行为;

2.容易骄傲自大、容易过度放纵自己;

3.交友困难、容易冲动、动作夸大;

4.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耐心;

5.喜欢寻求刺激、常熬夜、易沉溺网络、染上烟酒。

1.职场中适应困难、不合群、疑心重;

2.自信心不足、因压力做出极端反应;

3.逃避责任、容易负气放弃;

4.心有余而力不足、做事易出错;

5.脾气急躁、生气易动粗、不知变通;

6.爱管闲事、因固执听不进他人意见。

人的一生很漫长,也许现在我们根本无法去想象孩子在以后漫长人生路上的模样。

但如果不及时干预,感统失调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感觉统合,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在内的不同感觉通路,并通过对信息处理作出相应的反应,使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为了方便理解,以一个苹果为具体例子,带大家理解感统失调孩子的世界。

通过视觉我们可以看到苹果颜色是红的,形状是圆的;通过前庭觉和本体觉的控制,我们还可以把它放到嘴巴里,或者抛到空中并接住。咬一口能尝到它的味道,能感觉出它的软硬程度。

苹果鲜红的颜色并不能激发食欲,酸甜的味道也并不诱人,将它抛向空中不能接住,我们甚至不能准确地把它放到嘴里。这样的过程最终会产生挫败感,使人失去自信和耐心。

哪些原因造成感统失调?

孕期工作紧张忙碌、压力过大、焦虑、运动不够、家务劳动过多或姿势不佳,导致胎位不正等情况,会影响到胎儿平衡的学习,使宝宝重力感不足。

早产、剖腹产的婴儿由于被动娩出、受产道挤压不足,必要的刺激和锻炼被剥夺,在生长发育中导致感觉统合失调。

爬行对于孩子来说极其重要,孩子在利用四肢、躯干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与外界充分接触,不断锻炼触觉、本体觉、前庭觉等,没有经历这一过程的孩子缺少这方面的锻炼,就会容易出现感统失调。

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造成孩子操作能力欠缺;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延误矫正,造成孩子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感统失调。

现代城市空间拥挤,孩子在视觉上容易受到空间的局限性,另外,由于空间狭小,孩子通常没有足够的运动空间,从而影响了感统发育。

改善感统失调有什么办法?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超过12岁就容易定型,不易改变。

在专业的测评和观察下,制定符合孩子发育状况的训练计划,坚持正确规律的感统训练就可以纠正。

通过旋转、摇晃、平衡、跳跃性、姿势反应性、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等训练刺激前庭觉的发展。

家长可以先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

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

用一块大毛巾把孩子包在里面,左右或上下拉动毛巾,使孩子随着毛巾摆动。

通过羊角球蹦跳、平衡木、脚踏车、攀爬、翻滚等训练刺激本体觉的发展。

让孩子身体挺直,双手向前平举或双手抱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屈膝蹲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

孩子身体趴在地毯或垫子上,双脚并拢,家长按住孩子的脚踝,双手抱头,上半身用力抬高。

这是晚上玩的一种小游戏,用手做成一些姿势,灯光一照,在墙上显出好玩的影像。其作用在于通过一些有趣的表象吸引孩子活动自己的肌肉关节,形成本体觉。

通过大笼球、刺球、穿爬隧道等刺激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手脚等部位,促进触觉的健康发展。

让孩子仰躺在地垫上,家长用大笼球在其身体各部位进行挤压。

让孩子躺在地毯上,双手抱头,然后向左右两个方向滚动,这对发展孩子的触觉、动作平衡、协调性都很有帮助。

找一条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将孩子整个卷起来。然后轻轻滚动或下压毛巾卷,强化他身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

动态训练结束之后,结合静态行为干预,建立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视觉能力、听觉能力,提高注意力。动静结合,标本兼顾,才能全面解决感觉统合失调带来的问题。

先让孩子坐在秋千上,然后前后简单晃动秋千,在孩子的前方放置小圈或者小木杆,给孩子小沙包、纸球或者小圈圈,让孩子丢到指定的小圈内或套在制定的木杆上。

结合蹦床,让孩子旋转跳。在蹦床的周围吊上各种图卡。让孩子一边在蹦床上跳动,一边根据指令寻找图卡。

在地上洒落各种颜色的小球(或者海绵球),孩子趴在滑板车或者扭扭车上,滑动车子,根据指令寻找相应的小球。

感觉统合是每一位孩子的必修课,是孩子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

据调查显示:中国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已经达到80%,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

感统失调的孩子,成长的道路可以说是跌跌撞撞的,好不容易熬到了工作,以为可以有一番作为,殊不知感统失调带来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因此家长必须尽早纠正孩子的感统失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育迟缓长大了能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