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在扶持房地产,那么可以买房吗?

25 日,"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 召开了。

媒体报道,会议从国务院直通区县,若按照全国 2844 个区县计算,规模将超过十万人。

电视电话会议直达县一级,以前也有过,但像这次 "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 的大阵势,是极罕见的。

从会议名称,到会议规模,都极其不同寻常。

强势输血,扭转 " 互相拖累 " 趋势

房地产,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

如果说,去年是房地产拖累经济,那么,到今年,就是经济和房地产在相互拖累了。

克而瑞问卷调查显示,收入降低成为客户不买房的主要原因。

受疫情影响,40% 的买房人收入降低,导致首付不够,不得不推迟买房计划。

正因如此,哪怕房贷利率大跳水,很多人也只能遗憾表示——

" 我缺的是每个月几百块的利息吗?缺的分明是首付和月供 ……"

就连多地放开二手房限售后,本想着能刺激一波改善型住房,没想到先迎来的,竟然是大量二手房抛售。

5 月份,苏州日均新增二手房挂牌量翻倍,南京、徐州也环比上涨 50%......

今年以来,即使是手有余款的人,也只想着怎么提前还贷。

越发保守的资产配置背后,是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客观现实。

以就业为例,一边是大中小厂轮番裁员,一边是刚出社会的年轻人举目都找不到老板。

4 月公布的 16-24 岁青年失业率为 18.2%,这是自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点。

再过 1 个月,1076 万高校毕业生还将走入社会,而届时,985、211 的硕博高材生已经扎堆进入小县城公务员、教师系统——

广东某山区县城,浙江遂昌县,安徽肥东县,江苏盐城阜宁县 ...... 这些不知名的县城被大量顶尖学府的学子和海归高材生挤占;

北京朝阳区的街道更是人才济济:苦学粒子原理专业的北大博,下沉到街道做城管,其同僚还有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外交学院硕士......

为了照顾就业率,更有延边大学为博士毕业生放开 4000 元 / 月的岗位。惊得网友连连发问:

" 为啥不去送外卖?"

因此,要想破除这种内卷之势,只有保住中小微企业,保住老板们,才能保住就业。

重振经济,会上第一个重点大招,就是 3 万亿大放水,强势输血。

这些钱都将从哪儿来?国常会指出——

" 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 1400 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 2.64 万亿元。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 5 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 3200 亿元。"

2.64 万亿元,再加上缓缴特困行业社保费用 3200 亿元,总体刺激规模刚好接近 3 万亿元。

退减税,能拿到真金白银,保障经营;缓缴费用,能省下一大笔钱,降低成本。

加在一起,相当于给市场主体释放近 3 万亿的流动性,解决发展难题。

在转向常态化抗疫的当前阶段,中小微企业就是最关键的复苏环节。

在过去这一波疫情中,中小微受影响较大。只有中小微稳住了,才算稳住了就业,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

只有土地肥沃,树苗才能茁壮。由此,房地产才能扭转颓势,完成筑底。

全力以赴放贷,促进房地产消费

4 月份信贷数据,再次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4 月份新增个人住房贷款罕见下跌 605 亿元,同比少增 4022 亿元。

这种情况在有数据以来,仅仅发生过两次,上一次还是——

经济学博士张涛警告道," 一旦居民开始趋势性去杠杆,其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将更为持久。"

无疑,只有在政策层面尽快扭转趋势,才是应有之举。

前几日,央妈开会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全力以赴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只有不计一切代价稳经济,将钱放到最需要的人手里,才能打通经济脉络,让钱能购流转起来。

此次的万人会议调门一致,央妈明确表态,要实现 "居民家庭部门稳杠杆"。

会议强调,要促消费,并且把重心放在刺激汽车销量和满足房地产需求上。即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在今天发出的通稿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 各级政府要创造性工作,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政策潜力,帮扶市场主体纾困、稳岗拓岗等政策能出尽出。"

其中,最值得细细品味的,就是 " 创造性 " 三字。

眼下,地方各出奇招,超 20 座城市将生育与购房名额挂钩,提出生娃破限购,还有城市开始给在校大学生们提前发房票补贴,甚至把买房人的年龄拓展到 70 岁。

被誉为调控标兵的长沙,只要将房子出租,就能获得一张新房票。

多措并举,叠加中央大幅下调 5 年期 LPR,并降低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20 个基点。中国楼市,已经跑步进入了 4.4% 利率时代,最低的房贷利率甚至能到 4.25%。

地方要在 " 房住不炒 " 的红线下,继续摸索创造性政策,释放更多购房需求,才能让房地产回归正轨,拉动经济前行。

还是那句老话," 矫枉,必须过正。"

扶持民营房企,一视同仁

针对房企端的贷款需求,也在会议上被重申:

" 督促金融机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尽快矫正对民营房企信贷收缩的行为。"

" 对国企、民企、外企等各类市场主体要一视同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

房企暴雷,已经成为买房人不敢买房的又一大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买房人对于期房可谓深恶痛绝,在 " 轻则维权,重则烂尾 " 的共识下,期房销售占比越来越低。

居民不买期房;银行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减少放贷;地方出于保交楼的考虑,更是盯紧了预售资金监管。

另一边,据克而瑞检测的 98 家房企数据,2022 年债务到期规模高达 12.6 万亿元人民币,依旧是一个偿债大年。

多重挤兑下,民营房企步履维艰。

但好在,越来越多的友好信号对经营稳健的民企释放。

碧桂园、美的置业和龙湖相继被选定为示范房企,获得发债保护工具。

前几日,新城控股也获得了 " 国家队 " 的保护,在上海银行的强力背书下,成功拿到发债入场券。

熬过寒冬的民企,将会迎来又一春。

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稳定经济刻不容缓

会议上,还有一个点被频繁提及:

" 重点地区受冲击比较大,有的地区财政收入下滑,4 月份全国财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税之后,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 3.9%。"

这里指的重点区域,就是东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如长三角地区。

真叫卢俊公众号做了个统计,发现财政收入下滑最大的 9 个城市中,有 4 个是长三角城市。

如杭州,4 月份财政收入同比下滑 37%;

苏州,同比下滑 49.64%,接近腰斩;

宁波,同比下滑 35.66%;

南京,同比下滑 51.22%,超过一半 ...

地方收入下滑的背后,与土地市场的凉凉不无关系。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4 月累计,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15012 亿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 29.8%

领导在会上掏心窝子地表示,最近有几个省已经跟地方打报告,表示要借钱。但是," 今年给地方的转移支付已经是历年来最大的。"

因此,地方还是要自己想办法,在加大退税减税的同时,确保各方面支出得到保证,刻不容缓地确保经济正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长三角近段时间以来,救市极为凶猛——

最强地级市苏州,一个月里松绑 3 连,取消了二手房限售时间;

人均 GDP 全国第一的无锡,给二胎家庭送房票,公积金能多贷 40 万;

除了欢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光明正大地来,合肥顺带把买房门槛调低了;

就连 " 端水大师 " 杭州也放松购房门槛,一落户就能买二手房。

在这个特殊背景下," 越救市越没价值 " 这个旧的判断标准已经失效。

长三角依旧被房企们坚定看好。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赶超京津冀领跑全国。4 月长三角 TOP 10 企业拿地金额 993 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长三角的买入窗口,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才出现。

这来来回回的同样的回答,回答好几个了,我再补充一下吧。详细的我在这个回答下面回过了:

首先,用房产抵押贷款在买房的操作是可以的实现的。

其次,这种操作有一定的风险性,因为国家是有明文规定禁止房屋贷款的抵押资金流入房市和金融市场,一旦被银行发现且判定该笔贷款有重大风险银行会收回贷款,所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需要做好合理的规避措施来防止贷后管理审查。

最后,尽可包装后申请经营性贷款,之后再做一个合同款项让这笔钱左口袋进右口袋出就可避免这个风险,具体怎么操作我写过文章。同时要注意规划好还款计划,判断好自己的还款能力,避免出现大的问题。文章:

最最后抵押贷款的手续一般如下:

1、借款人准备借贷银行的活期存款帐户;

2、准备贷款需要提交要求的资料;

4、银行审批通过后,通知借款人审批结果,并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

6、到当地建委做抵押登记;当地建委出具它项权利证;

7、视贷款情况办理相应保险、公证等手续;

8、银行将贷款直接划拨到合同约定的帐户中;

9、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的规定还本付息。


更多常见的贷款的问题,比如:怎么把自己的年利率做到最低?怎么提升贷款额度?征信有过逾期怎么从银行做?流水不够怎么做?做消费型抵押贷还是经营性抵押贷?等等,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问题:国家出台的新购房政策都是怎么规定的?

最新购房政策中的限购范围: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下同)、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在本市没拥有住房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也就是说,北京户籍家庭已拥有一套住房的、非北京户籍的连续5年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的家庭,能且只能购买一套住房。这就对外地户口在京购房做出了只能购买一套住房的限制。如果在北京以外的地方贷款买过一套房,符合以上条件在北京再贷款买房,首付款要百分之六十以上,包括百分之六十,贷款利率上浮百分之十。通过上面关于国家出台的新购房政策都是怎么规定的问题的解答,相信你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帮到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