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鲁傲虎的内部设计怎么样,适不适合接送客户开?

按下2021款斯巴鲁傲虎的钥匙,坐进驾驶室那刻,才知道有多帅气

    在广州上亮相的全新车型,是旗下一款全新的车型,一经揭幕就吸引了众多与会消费者的关注。那么这款SUV车型在做工质量上有怎么样的表现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新傲虎车型与其它SUV都拥有着粗犷的前部设计,令其豪迈硬朗的质感得以传承,做工及接缝部分则体现出了日系车的精致一面,表明了它是而非娇小姐,很具线条感的大灯与周边的接缝做工很细致。

  转至后部,延续了整车豪放质感的尾灯周边,也可见同样均匀的接缝,仅在与尾门结合部分的接缝较明显,证明了全车的严谨做工。

  为保证良好的行车视野,该车前部采用了较大尺寸的。而后窗标配的雨刷虽然有保护壳,但依旧沿用老式骨架雨刷,高位制动灯一边隐藏喷淋器。

  车轮部分采用大尺寸合金轮毂,散热性能得到保障。配以全天候提供更好的城市路面反应,轮胎规格为225/60 R17。

  打开新傲虎的引擎盖,可见内部布局整齐,隔音棉面积较大几乎覆盖整个前盖内部。舱内及引擎后部可见多处防火材料保证内部安全。

后备箱开启简单,轻触电磁按键即可顺滑开启,与车顶的结合处有均匀的接缝。

  车门开启轻松,开启角度方便驾驶者上下。拉动镀铬表面的拉杆即可顺滑开启车门,整个过程无任何异响。

  门边可见厚实的橡胶(,)密封条,雨雪天气的阻隔效果得到提升。前后车门框下部均带有迎宾踏板,以保护门框处的车漆。

  门内金属拉手做工细致,仅依靠手指拉动即可开启车门。拉手周边接缝虽多但接合均匀,无粗糙感。

唉,对斯巴鲁,我算是爱之深恨之切吧。

老样子,先说观点,再哔哔。

斯巴鲁卖不动(在中国)就是因为丑+弱,还有在中国市场策略上的残废!

有些上年纪的朋友知道富士(斯巴鲁的老翻译),要么觉得军工感太强要么觉得土,反正不认可这个品牌;

还有一些觉得很高端,JDM粉和机械硬核玩家,但是如果再懂点水平对置发动机就怕买得起但是保养不起;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l4和h4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车子好看、好开、好用比什么都实在。但恰恰现在中国的斯巴鲁车型非常精准且完美地不符合每一个条件。

而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嘴炮斯巴鲁粉丝永远会在购买决策的最后一刻去选择降价的奥迪A4L。

但凡网络上有一半日系车吹去买日系性能车(86/BRZ也行啊)也不至于市场反映这么冷淡。

归根到底还是叶公好龙的JDM粉(以及普通消费者)在高购置成本、高维护和使用费用、局限的应用场景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看看改装市场上也是美系姿态外观玩儿家大于德系套装玩儿家大于日系全系改造玩儿家)

下面开始一个一个地吐:

1、内饰是真的真的真的太不行了。陈旧、寒酸、不忍直视这样的词汇都无法满足我这种对内饰已经几乎没有需求的人的要求了。

这个确实有点儿年头久了
但是这个最新款就好看很多了嘛????

啥?你说美国人很喜欢。妈耶,美国这个汽车内饰的荒漠,就连讴歌、特斯拉这种玩楞都能活得可好可好了,你就应该知道在美国一般消费者心目中,内饰和性价比+机械品质比起来真的是一文不值。大众的内饰已经可以在美国二手车市场上用brillllllliant来形容了。

我在美国买第一辆道奇的时候,我的舍友好心提醒我:买车前别看德国、日本车的内饰,否则你就坐不进去道奇了。后来我看了一辆二手里程数在5万英里的sti,然后就买了道奇。

这里多说两句,那台MT 的sti真的让我开到几乎高潮迭起,整车的循迹性、车身刚度以及转向的质感是完全让你可以忘却身边丑陋到爆表的塑料内饰的!再配上引擎的轰鸣,啥也不说了各位......就是SF市区坡太多太陡,累得半死。

而且那会儿我作为一个花家里钱的学生,我的一个巨大阻力就是无法说服家人,花5万刀买一个内饰塑料感、硬度感人到和20年前的夏利一样的车,而且我爸妈坐进去还颠得要死,完全不能带他们愉快的roadtrip。

2、然后是外观,真的真的真的真的也还是不行。我之前也不承认自己是外貌协会,可是各位想想看,这个车是自己的,每天早上出门看见一个性感尤物在那里等待你进入它的身体然后启动发动机,这个就是全天最幸福的一件事之一了好不好!

(这段描述貌似有歧义,但是我真的没在开车,而是在认真开车)

早先就有统计说外观是大多数消费者购车的直接因素,别说这条只针对女性。看看玩儿改装车的尤其是玩儿外观姿态的一个个糙老爷们儿有多少!看着自己美丽的车,笑得像个10岁的傻孩子,这种少年感的简单快乐是汽车另一个无比诱惑的地方。不好看的车,或者改装了都不怎么好看的车,就会一票否决,就像很多俗人(好吧我也很俗)找媳妇儿一样。

sti除外,两厢三厢怎么改怎么搞都好看)

斯巴鲁各款车型真的越改越丑,当年力狮还有点儿紧凑贴地的运动感,外观虽然不张扬但是整体上很协调,如今改到被人调侃好像抄袭了某共和国长子车企的某车型。

3、还有就是动力和操控,也是越来越不太行了啊啊啊。这里主要吐槽一下斯巴鲁在国内市场流通的车型吧,sti和brz毕竟太小众而且有信仰加持,属于另一个讨论范畴。其余的货们,哎呀妈,真的就是变得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

除了保时捷以外唯一的水平对置引擎+全时四驱本来是很好的运动底子,但不知道为什么被哪个抽疯的产品总监给雪藏起来了。喂喂喂,不能因为老虎不会爬树然后连爪子也给穿上棉鞋套了吧?

现在的森林人、傲虎等车型只有在极少数的极限状态下才能体会到四驱存在的意义,日常开起来就是一台完全意识模糊、手感路感平庸的车,跟CR-V、Rav4这些车有啥区别啊。

动力总成上的失误和“减配”能反映出斯巴鲁市场部在国内的策略真的让人很难说出好听的话来。难道真的是奔着战略性放弃中国市场,持续和庞大“相亲相爱”嘛?我觉得任何一个哪怕有一点点“上进心”的品牌都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的,哪怕是一个傲娇的小众品牌。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美国朋友会说斯巴鲁是最具性价比的四驱车,虽然我生活在加州但是山路很多,周末野营跑山,喜欢全时四驱的消费者非常多,更不用说那些苦寒、雪地的地区了。

而在国内,森林人搞了一个2.0L轻混的动力总成,这难道是搞笑吗?2.0NA拖四驱,不带T带个轻混难道是梦想着改善油耗嘛?低扭还是个现实存在的需求吗,真的是雷克萨斯嘛?可是人家雷车还有木质内饰贴片啊。起步就让人想直接叫个滴滴算了,我开车干嘛啊?斯巴鲁可是拉力赛道信仰加持的品牌啊。

再说XV,2.0NA,这个真的是很认真的嘛?直接看土屋圭市试车的画面好

“动力是个遗憾,荒废了那么好的底盘”。想不到曾以驾驶、赛道、纯粹的可以与德味儿车品一比的品牌,在动力方面会如此自暴自弃(至少在中国)。

4、最后是品牌感知力太差!消费者完全不清楚斯巴鲁在中国究竟是个什么形象。性能车?街车?古董车?玩具车?

不可否认,斯巴鲁在安全方面做得不错,例如eyesight的识别率,确实比其它预碰撞系统高。新出的SGP模块化平台,车身刚性也做得很强。但消费者对安全这个卖点感知是真的真的很弱,斯巴鲁的市场公关预算感觉也不够充沛(就这点儿销量)根本达不到像沃尔沃那样,提起来就直接和安全划等号了。

(说着这儿莫名想起了半死不活的观致,唉)

在中低端车辆的品质一致性、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且大多数消费者依然不能很方便地去试驾和体验的情况下,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优势几乎有且只能依靠公关营销这一种方式来实现,而这个投入又是十分漫长、巨大且见效缓慢的。

消费者选择的是一种车辆带来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除非真的就是要个代步工具。但就算是代步工具,也有一个“我得要个性价比高的”或者“我得要个省油、操不坏的”这样那样的价值认同。真正毫不在乎、绝对随随便便的人恐怕几乎不存在。

总而言之,现在的斯巴鲁,车迷嫌它开着无趣,动力不够。普通消费者感知不到安全和品质,嫌它太贵,内饰太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巴鲁傲虎交流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