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之府国际退休村在精神生活方面有哪些安排?有人了解吗?

年纪大了,养老自然就提上日程。在我那个圈子里不少朋友都希望养老生活能更惬意。而我也是如此,女儿一家都生活在国外,偶尔回来看看。随着退休,养老生活也进入了单调期。

此前,在几位圈里好友邀请下,参观过悦之府国际退休村,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服务层次都比较不错。今年过年,也想给自己一个退休后不一样的春节。年前,我就办理了入住。或许这也是我比较正确的选择。

有诗与远方  更有浓浓人情味

借用网络段子,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也有诗与远方。而身处悦之府国际退休村,诗与远方能感受到,但感触更深的是浓浓的人情味。

春节就是要喜庆欢乐,在过惯了一个人生活后,今年的春节就别具一格。

首先,氛围感十足。红灯笼、红福字、红对联、鲜花,浓浓的节日气息,让人感觉到温馨惬意。

其次,人人参与。邻居们都很热情,在一番井然有序的操作下,春节味道也相当浓厚。

再次,年味大餐少不了。相对于大鱼大肉的年夜饭,悦之府国际退休村的餐饮都是根据长者的健康需求搭配。

最让我感慨的是,工作人员的细心和热情。他们的年纪和我们自己的儿女差不多,除了平时对我们关怀备至,据说每一个节日都会设计各种活动,今年是我第一次在这里过节,真的特别开心。说良心话,我们现在很少能见到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对我们没有这么好的耐心了,在悦之府,我感觉到了浓浓的亲情。

美好居住  健康是福

事实上,春节的一系列活动也是悦之府日常配置。如围绕养老生活的吃、住、娱乐等样样齐全。

饮食自不必说,日常烹茶煮酒这样的闲适生活也是可以满足的。诸如茶室、咖啡厅、小酒吧,一应俱全。

对于喜欢唱歌、看电影的朋友,这里也有较为完善的配置,比如小影院、KTV、舞蹈室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朋友喜欢读书、阅览,静享时光,小小的图书馆里也有大乾坤。

在居住层面,我也是按照个人喜好装扮的房子,住的格外舒适。

不过,居安思危,毕竟年龄一天天增长,身体状况也在下降。为此,选择悦之府国际退休村,就是看中了它这里的康养水平。

无论是在长者的饮食、生活、安全等层面有着深度考虑,而且在健康、护理等层面有着更为严密的服务体系。

据个人观察,悦之府医疗中心,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退休村医疗基地,采撷国际先进的医疗理念,通过家庭医生的主动模式,按照入住要求来说,每50户会有一位医生及一位护士的配备,能保证长者在后续护理中得到妥善安排。

另外一些康养硬件也相当给力,将长者护理及健康管理执行到更为细致的地步。

刚刚入住,环境还在适应中,孩子前几天视频问到入住后的情况,如实讲过之后,个人觉得有必要跟更多人分享一下,接下来我会继续体验,会不定期与大家分享入住的体验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京杭大运河傍村而过,320国道线穿村而去。小小的梁林桥村得水陆之要,在这方奔腾不息的热土上,一支身穿迷彩服的民兵队伍显得尤为活跃。这支由嘉兴市南湖区城南街道梁林桥村民兵连组织的治安小分队,几年来,配合公安机关破疑案,捣窝点,缉罪犯,为保卫国道大动脉的畅通,为保一方平安,屡建功勋,被人们誉为国道线上的卫士。

1994年,一个月朗星稀的春日之夜。连长吴金观带领3名民兵和往常一样,在国道线两侧往返巡逻。午夜时分,他们突然发现4名行人从龙凤大桥上往南走来,行迹十分可疑。待来人走近时,他们上前盘问:“我们是联防队,请问你们到哪里去?”吴连长的喝问,叫4个急匆匆赶路的行人大吃一惊,一时间不知所措。经盘问,得知4人均系四川秀山人,到桐乡炉头去。其中1人身背旧挎包,民兵小俞趁说话之机,巧妙地触摸了挎包,发现内有硬铁器。望着这几个大惊失色的可疑人员,吴连长心中已有几分底,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决定欲擒故纵,先放他们过去。这几个人见民兵们没有上前搜索,忽又神气起来,叫嚷着继续往南走去。吴连长立即作了部署,要小俞通知村里民兵火速赶往前面加油站会合。民兵们骑着单车飞速向前,作好了埋伏。天降神兵般地突然把走近过来的4个四川人团团围住。吴连长一个箭步上前夺过挎包,一把掀开,露出了一支双管土制手枪。他随即大喝一声:“举起手来!”说时迟,那时快,民兵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4个四川人身上搜出了11支土制手枪,1盒火药弹,案犯们还没回过神来,已被乖乖地缴了械。据案犯交待,他们是在原籍以50元1支的价格将枪买到手,来到嘉兴地区高价兜售的。他们晚上9点多钟在嘉兴下火车,没想到不到两小时便被机警的民兵抓住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梁林桥村也日益红火,来该村经商办企业、进城打工暂居该村的人逐年增多,打工仔、打工妹人数达200多人,分住在50多个农户家庭。由于这些人成份复杂,良莠不齐,盗窃、流氓斗殴时有发生。1994年4月25日,在对外来人员摸底核查时,发现3月份来村租房的临海籍青年林某办的味精小工厂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卫生许可证。连长吴金观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组织民兵配合工商、公安部门,查封了这家地下工厂,缴获了林某的假味精89箱,保护了杭州西湖味精厂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1993年,嘉兴农村农用电力设施被盗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定。为此,民兵连挑选素质好的民兵,坚持护线巡逻和定点设伏,在犯罪分子有可能作案的地方张开了罗网。经过连续几个昼夜的埋伏,终于抓获了盗窃农电设施的罪犯,查获被盗割的500多米铝芯线和2台电动机补偿器等赃物,总值近万元,破获了连续发生在该村及邻近郊区的多起偷盗案件。

据不完全统计,村民兵连在反盗窃等专项斗争中,配合公安机关协助破案10多起,查获收缴赃车百余辆,抓获违法犯罪分子10多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作出了贡献。

赵其法:创业致富不忘回报社会

赵其法,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与许多有志青年一样,1982年,他19岁那年毅然选择投身军营报效祖国。

1986年,赵其法从部队退役返乡,先后在浙江省农村金融学校和乡镇企业工作过。1993年,他辞去乡镇企业的工作,创办当地第一家民营企业——嘉兴市中法天线有限公司。后经发展,2003年12月,赵其法组建了浙江中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企业变更为中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天线、箱包、制药、农业科技等16个经济实体,各类产品远销海内外,销售收入近14亿元、利税近1.5亿元,引领企业走多元化和谐发展的道路。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发展于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血肉关系的赵其法,在创业成功后,一个心愿浮上心头——回报家乡父老,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自己发展好了,过上好日子了,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帮助乡亲们改善生活,带着大家一起奔小康。”赵其法的脸上带着农民的质朴,他用最平实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建一个平台,让大家都做老板,我不但要管好自己这艘船,还要做一名能带领大家一起远航的舰长。

心中是怎么想的,行动上就怎么干。近年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赵其法尽己所能,把企业自身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通过以工哺农、以工促农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南湖区凤桥镇庄史村,提起赵其法和他的中法公司,村里每一个农民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在他的企业上班的农民有2000多人,我们现在都是‘工薪族’了。”“公司引导我们种植食用菌,用的是浙江大学的先进技术。”“现在公司和村里共同投资搞‘农家乐’,整个村都纳入了休闲旅游范围,建成后,村里的变化就更大了……”

为了带动村民致富,赵其法吸纳庄史村村民和周边农民在企业务工,带他们走进企业,成为每月拿工资的“工薪族”。同时,他还兴办了浙江中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了500余亩的翠冠蜜梨种植示范基地,鼓励附近农民试种,后来该品牌的翠冠蜜梨获得省“优质早熟梨金奖”;他申报了以凤桥镇栖柽村为中心的2080亩茭白田为浙江省“无公害茭白生产基地”,“栖柽”茭白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浙江绿色农产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向社会提供了大量优质农副产品,也为周边农民带来了极大收益,带领大家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不仅农民富了,公司所在的村庄也变得繁荣起来。自中法集团创办以来,庄史村从原来只有两三家小商店的村落发展成如今颇具规模的集镇,成为村企同享发展成果的和谐家园,被评为“省级小康示范村”。

公司越做越大,荣誉越来越多,但在赵其法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赵其法不忘从事公益事业,他告诉记者:“只要当过一天兵,就一辈子是军人!平衡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是我的‘初心’,我永远不会忘记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使命!”

“我是当过兵的人,特别感谢部队和民兵连生活,没有这段经历就没有现在的我。”赵其法诚恳地说。发家致富不忘党,他践行弘扬“红船精神”,支持国防,回报社会,每年征兵,他都支持和鼓励适龄青年员工到部队锻炼,回来无条件接收。同时,主动招收军属和退伍军人到公司工作,先后为公益慈善事业捐资800多万元,2006年为南湖区慈善总工会助学捐款50万,资助50名寒门学子完成学业;2007年,又参加嘉兴市慈善总工会建立留本冠名1000万元慈善基金。赵其法荣获全国“五一”奖章。

去年6月,赵其法牵头成立嘉兴市首家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入驻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实体化运作。2020年7月13日,赵其法发挥自身优势,成功调解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5500万元的商事纠纷,光诉讼费就节约了近50万元,涉事双方企业都很满意。工商联调委会成立4个多月来,参与调解成功有关买卖合同、租赁、借贷、侵权、追偿、股权等纠纷共158起,调解成功金额共计8000多万。

“您好,您的妻子即将临盆,需要尽快赶来医院签字。”

2015年深夜,医院的一通电话,让嘉兴市运管局稽查员、民兵陈尧一起加班的同事们既惊喜又惊讶。

家属都住院马上要生小孩了,还在加班干活。同事们既为陈尧“喜当爹”而感到庆贺,又因陈尧因为单位的任务而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而感动。

退伍以后,陈尧同志一直在运政一线从事现场执法工作,执法的区域为嘉兴高铁南站。为了不影响工作、不影响其他同事,他一直没有提过家里的事情。

2011年12月,陈尧从武警湖南省长沙市支队特战队退役。翌年2月进入嘉兴市运管局工作。2014年取得交通行政执法证之后,他就一直在运政一线从事现场执法工作,执法的区域为嘉兴高铁南站。南站每天人来人往,每天都会遇上几件棘手的事情,但他每次都能妥善处理好。

让许多火车站管理人员头疼的一件事,就是黑车问题。但在嘉兴南站,这样的“问题”似乎不是问题。经过运管和相关部门持续的整治,黑车在嘉兴南站几乎绝迹。成绩的背后,陈尧功不可没。

“上班时我就会在站里巡查、执勤,发现有嫌疑的车,就上前询问,如果乘客配合,工作还好开展一点,如果乘客不配合,就会比较麻烦。”陈尧说。

有的黑车司机性子急,脾气爆,有的还会耍无赖,在教育无果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报警。“记得有一次,一个出租车司机和黑车司机在站里对骂,两个人情绪都很激动,围观群众也很多。”他回忆道。

陈尧到达现场后,先将两人劝开,然后分别谈话,他让出租车司机回去接着上班,教育黑车司机不要再开黑车了。但是,他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黑车司机身上并没有起作用,黑车司机“出口成骂”,越说越难听,最后变成了赤裸裸的威胁。

“我今后都跟着你了,你回家我也跟着你。”“我做不成了,你也别想好好上班。”这些威胁的话语在常人听来可能觉得害怕,但在陈尧的心里没泛起一丝涟漪。

让人没想到的是,不一会儿,黑车司机叫来了两面包车的老乡。这些人气势汹汹地威胁陈尧,让他不要多管闲事,否则对他不客气。但陈尧不为所动、毫不退缩,依然义正言辞的教育黑车司机,劝导其遵纪守法,捍卫了法律的尊严。

精熟的业务知识、过硬的执法能力,是做好运政执法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稽查工作的先决条件。陈尧同志从不怠懈,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学习好的做法,熟练掌握一线执法人员运政执法操作规范,严格按照调查取证程序,做出的文书整洁无误,为进一步调查案件做好基础工作,收集好第一手材料。

工作16年来,陈尧所经办的案件无一起行政复议、撤销、变更和诉讼案件,也无行政执法过错责任案件,办案准确率达100%,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又是一名基干民兵,没有什么困难能吓倒我!”陈尧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陈尧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春节过后就日夜奋战在高铁南站,坚守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线、“最后一米”,“零距离”为广大旅客服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5年前的情况又一次发生。防疫防控时正好赶上妻子身怀二宝7个月。陈尧心里也知道,妻子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但为了不影响防疫工作,陈尧有的时候半个多月没办法回家。两次选择舍小家顾大家,他成为抗疫队伍党支部首批火线发展的预备党员。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陈尧在本职工作干出了成绩,民兵工作也十分出色,是一名真正的“硬汉”。先后两次参加浙江省军区民兵岗位练兵比武,2019年在参加嘉兴市第五届红船岗位练兵大比武中,获得民兵共同课目个人综合第四名,所在班(组)获得民兵通信专业课目综合第一名,因个人表现突出,被评为“比武优胜个人”,连续两年被人武部表彰为优秀基干民兵。

每逢聊到G20杭州峰会,南湖区东栅街道社区的民兵李彦林言谈中总不免多了一丝自豪。他说,能参加这项国际会议安保的工作人员都是层层筛选的,他能作为其中一员着实高兴。

谈起他在峰会安保巡逻期间勇擒犯罪分子的事迹,他眼露笑意、谦和地摆手说:“应当的,分内事,干得就是这个工作,那个时候不上就是失职。”

峰会期间的一个晚上,李彦林一如既往地协同派出所同志在负责区域设卡执勤,巡逻到龙翔桥的时候,有一名迎面过来的人员看到了他们后神色多了一丝慌张,李彦林看在眼里当即警觉起来,再仔细端详后愈发觉得此人形迹可疑。于是,他叫住了同行的派出所同志,眼神示意了下后,动身上前查询。

此人见状马上惊慌失措准备逃跑,被已近前的李彦林当场擒拿。经查,此人是一名以贩养吸的吸毒贩毒人员,当场缴获毒品和吸毒工具。连同行的老民警都因此对李彦林赞叹不已,翘起大拇指说:“不愧是老兵,这警觉意识和身手真是厉害!”

李彦林曾经在东栅街道文贤社区、双溪社区、云阳社区参加民兵工作,是一名有着10多年兵龄的老民兵。

“我们经常讲,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履行使命,这既是对退役老兵本色的坚守,也是对红船精神的传承。”李彦林非常坦然。

陈绸营:退而不休的“老娘舅”

在南湖区烟雨社区,提起退休老人陈绸营,居民无不居民翘大拇指称赞:真不愧为我们的“老娘舅”。

陈绸营,70年代曾在舟嵊守岛塞区花鸟守备队服役6年。退役后,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热情和坚毅,积极参加民兵组织,并担任社区的民兵连长,致力于社区的公益事业,当好党员志愿者,特别是自从担任社区党委支部书记后,他认真接待和服务好每一位居民和党员,为社区党组织建设尽心尽责。

如今,71岁的他,虽然已经退休,但他却退而不休,把退休视为老有所为的新起点,耕耘社区发挥余热,成为烟雨最美“夕阳红”。

在烟雨社区有好几位八九十岁高龄的独居老人,老党员万文彬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身患重病,家庭困难,子女都不在身边。陈绸营了解情况后,经常性到老人家中问候并与其谈心,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直至老人去世。对于其他居家老人,陈绸营也是常常抽空探望,嘘寒问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陈绸营一有空余时间就自发在小区内为居民们免费磨刀,搞好义务巡逻,发现可疑情况立即通知社区民警。从早到晚,人们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替邻居关上没锁好的门;领着居民清洁打扫楼道;义务帮助子女不在身边的生病老人,带他们到医院去看病;为不识路的群众热心指路、带路;为社区居民修理楼道灯泡;经常上门调解邻里纠纷;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各项工作等等。

陈绸营深耕社区工作十几年,不遗余力把满腔的工作热情与关爱奉献给社区居民。只要邻里间发生纠纷矛盾,他会毫不犹豫地亮出“老娘舅”身份,使用“柔软”手段,将“狂风暴雨”化解为“和风细雨”。

回想起众多调解成功的案例,陈绸营记忆犹新。“楼上洗衣服滴水到楼下阳台,楼下就拿木棍去捅楼上的遮挡板,关系处得很僵。”陈绸营接到居民投诉后,首先分析两家人的特点和不同需求,然后换位思考,分别站在对方角度分别劝说,再把两家人的矛盾摆出来,讲明道理,让双方都去感受对方的难处,互相体谅,互相理解。经过几次上门劝说和调解,两家人最终握手言和。

“社区居民的事都是琐事、小事,但是矛盾一旦升级,就会影响社区和谐发展。”陈绸营总能从矛盾中找到解决办法,源于他一直以来对居民真诚热心,居民们敬重他;也源于他始终保持着公正公平的做事原则,凡事都讲道理,让人信服。

人生有老年,但服务社区的事业没有黄昏。陈绸营告诉记者,“我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只要我能动,组织上需要我做什么,我会义无反顾地坚决执行,保证做好,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让我感到十分荣幸。”一直以来,他用自己实际行动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钟史:跑出了征收“加速度”

“建设街道房屋征收东湾地块传来了好消息,该地块征迁户在征收补偿协议书上签下了名字,签约率达到95.5%”,提前十天正式生效。至此,建设街道首批房屋征收涉及的11个地块全部生效,涉及居民900余户。”

听到这个消息,红船民兵先锋班班长钟史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参加征收工作以来,无数的付出和汗水,在此刻都凝结成了喜悦荡漾在他心间,为了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钟史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曾是瓶山社区的副书记。此次征迁工作一开始,他就主动请缨,发挥年轻干部有冲劲、有干劲的优势,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全力奋战在房屋征收工作的第一线。

“征收工作刚起步时,很多涉征户并不理解我的工作,也不愿意搬迁,有时候还常常会被拒之门外,但是我不嫌麻烦,也不嫌累,多上门几次,多跑几次,用真诚的态度,大家后来都理解了。”谈起征迁工作时,钟史说道。征迁工作起步时,钟史也遇到不小阻力,我是一名退伍老兵,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都要把地块征收这一仗打好,完不成任务我作检查。

参加房屋征收工作以来,“白加黑”“5+2”成了钟史的工作常态,他主动放弃节假日,利用中午、晚上等居民在家的时间,户对户、点对点对征户进行思想动员,争取广大涉征户的理解与支持。磨破嘴皮、走破脚皮是他的工作态度,对不理解、不愿意搬的涉迁户,他就多次上门主动谈;对家庭困难,不方便出门的老人,他就自己上门服务,帮忙办理手续。坚持用真心换取真情,把政策讲透彻,把道理说明白,把工作做深做细。一次次上门走访、一次次政策讲解,钟史的工作渐渐的赢得了涉迁户们的理解和支持。

“从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心怀感谢,这多亏了小史一次又一次耐心的讲解和服务,他是真心真意的为了我们征户着想!”涉迁居民王阿姨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个房屋征收项目连连告捷,多个项目提前征收完毕,跑出了征收“加速度”,改变了从前老城区“脏、乱、差”的环境,有效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

平时,钟史还积极为“文明卫生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利用周末,走上大街,走进楼道,维护环境卫生。疫情期间,作为抗疫志愿者,坚守一线,不分昼夜,累计值班800余小时,检查登记车辆1000余台,被南湖区建设街道评为“抗疫先锋”,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网格长”。

钟史说:“我成长在红船圣地,是这片热土养育了我。我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一名红船民兵,我一直怀着感恩之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民。这些都是我的职责本分,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还会持续再做下去。”

夏晨斌:平安社区“守护者”

南湖区城南街道府南社区是一个新市民居住区,存在“三多”现象:高龄老人多、独居老人多、新嘉兴人多,给社区治安带来了隐患。为此,社区成立了一支义务巡逻队,每天采用常规巡逻和重点时段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排查治安隐患。街道基干民兵夏晨斌知悉后第一时间报名,社区鉴于其身份属性直接编入骨干力量。

义务巡逻队队员按照各自负责的区域,每天不定时地对各栋楼进行巡查,并上门登记流动人口。小区居民纷纷说,“社区里有了这支巡逻队,尤其有像晨斌这样又当过兵又尽心尽力的小伙子,我们住在里面有安全感,包括我们把车子停到那里,娃娃在外面玩也好,各方面都比较放心。”

“晨斌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每逢春节都主动请战担负晚上通宵的巡逻,不管是刮风下雨、天气再冷,他都要从晚上十点钟一直巡逻到第二天五点多。”社区干部告诉记者。

“其实我认为我做的都是小事,不值一提,”采访时夏晨斌笑笑说,“远亲不如近邻嘛,尤其当过兵,有一种使命感。”话音未落,传来一位阿姨的呼唤声“是晨斌吗?嗷呦,太好了,帮我停下车好吗?”“好,我来!”晨斌闻声过去探身进入驾驶位。“晨斌可是一个好小伙,平时大家有事都会找他,他热心的了。这么紧凑的侧方停车我慌得不行,有次晚上他巡逻碰到了帮了一把,后来我就认定他了,哈哈哈……”阿姨赞不绝口。

白天按排班顺序,在固定时段巡逻,晚上即使没轮上值班,夏晨斌也总是习惯性地边散步边“留一只眼”,守护社区平安。他告诉我们:“既然要做就要担当尽责,虽然退役了但是军人的本色还在,做就得做出军人的样子,红船民兵就要既有表也有里。”

自从加入基干民兵队伍以来,夏晨斌先后被城南街道表彰为201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被所在单位评为2018年度快速路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度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最美退役军人。

陆荣法:新居民的“贴心人”

嘉兴市新居民工作先进个人、南湖区优秀党员、浙江省群众满意人口服务管理个人、嘉兴市优秀社区干部、嘉兴市“百名群众工作能手”、带领团队获得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这些是陆荣法的荣誉。

陆荣法何许人也?翻开他的简历,2006年加入建设街道基干民兵,2012年任建设街道南阳社区党委书记、民兵连指导员,2020年,从社区书记走上科级领导干部岗位,任大桥镇人民政府人大副主席。荣誉背后,是陆荣法“5+2”、“白+黑”的努力,是老一辈红船民兵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红船精神的践行。

随着城市的发展,新居民越来越多。如何使新居民融入社区生活,并且实现新老居民的和谐相处,已经逐渐成为各大社区的热心问题。面对南阳社区1.96万个新居民,陆荣法也一直在动脑筋创新服务。

近年来,针对新居民的惠民政策不断增多,新居民办证、务工、居住、子女求学等需求量不断增长,很多新居民因人生地不熟,生活上、工作上经常遇到困难,陆荣法带领社区人员创造性地提出“服务代理制”并付诸实践,主要思路就是以“新居民服务新居民,以新居民党员服务新居民党员”,通过依托新居民党员,在新居民服务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引领、服务、协管作用。推行以来,已联系新居民735人次,解决各类问题326个,办理各类事项167件,新居民们普遍反响很好。

为了促进新居民和老居民的交流,陆荣法探索实施新居民融入机制。推进新居民在社区的“再组织化”,新居民参与到居住地的综合服务中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服务的针对性,增强新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促进新老居民融合。

新居民融入机制实施以来,南杨社区已组织新居民参与小区治安巡防1070人次,为新老居民提供志愿服务319人次,解决矛盾纠纷83件,慰问困难新老居民60人次,营造了新老居民互助互利、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陆荣法新居民服务工作室”是南湖区首个在新居民服务领域被区委组织部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

李明:南湖畔的“侠行客”

当兵十数载,做过火箭军,进过野战队,也当过维和战士,他用16年青春在人生这条路上留下属于男人的印记。从硝烟中走来,沐浴过枪林弹雨的冷血,看到过生离死别的萧瑟,他把生命的价值当成了此生最想要守护的宝藏。

如今褪下迷彩,他本可以选择留在老家做一份更为稳定舒适的工作,却因为家人与嘉兴结下不解之缘。穿上一身黑衣,走进黑夜的府邸,他是这座城市的“夜行侠”,穿过白昼与星月,在禾城的东方追寻着属于他的初心与使命。

他叫李明,是南湖区公安分局大桥派出所辅警巡逻班班长,参加工作虽然仅半年有余,可他的侠义故事却分明已经被传唱千篇。

偶然的擦肩,生死的考验。蹲在12楼的过道栏杆外,李明紧紧抱住怀中的轻生女子,一动也不敢动。女子还在抽泣,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沾湿了大半,李明不敢回头看,身上所有的肌肉全都进入战斗状态,他知道哪怕只是再挪动一厘米,又或者女子情绪失控,最坏的结果便是粉身碎骨,但他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10月8日,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李明一如往常,跨上巡逻摩托穿梭在辖区的大小角落,在行驶至三环东路附近时,李明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所里打来的,要求他赶到附近某小区协助调查车辆被盗案件。

“马上到!”李明应了一声便赶往现场。

此时他还没想到,半个小时以后,迎接他的便是一个生死考验。

当天上午10时左右,李明抵达事发小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准备前往小区监控室查阅资料。还没等他在椅子上坐稳,一个中年男子闯进了监控室,神色慌张。“可不可以看监控!我要看监控!我女儿要自杀!”

李明听到“自杀”两个字“腾”地从椅子上跳起来,连连发问:“报警了吗?人在哪?”

听到李明这么说,男子才想起来应该马上报警。接到男子报警后,大桥派出所也立即组织警力赶往现场。

“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等所里的人过来还要一段时间,我就在边上,必须要帮忙做点什么!”李明回忆说,当时他心里只剩下了“抢时间”三个字。

李明随即找工作人员要来男子所在楼栋的门卡,转身赶往事发现场。

电梯很快抵达12楼,出于当兵时练就的本能,李明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立即跑到轻生女子家中问询情况,而是下意识地朝反方向的过道阳台瞥了一眼,正是那一眼,让他看到了倒映在墙上的一个瘦小人影。

“我一句话都没敢说,就怕发出声响反而刺激到她。”李明说。当时,李明尽力把自己的脚步声压得很轻,几秒钟的路程他整整走了将近半分钟,在这半分钟里,他已经把整个救援过程都模拟了一遍。

其实他的救援计划很简单,不给女子任何反应时间,用最快的速度翻出栏杆抱住对方,就如当兵时要求的那样,果断、决绝。这招奏效了,在确保女子不会再有危险后,李明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人在这儿!快来帮忙!”

在同事和女子家人的帮助下,女子终于被转移到安全区域,李明这时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救人时还冷静的心反而一下子加速跳了起来,“那时我才感觉有些后怕。”李明说。

看到女子走进家门,身边也有同事在进一步询问情况,李明自觉已经做了该做的事,便准备离开。在事发楼下,李明遇到了脸色煞白、仍有些手足无措的轻生女子的父亲,“放心吧,人已经救下来了,快上去看看女儿。”李明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憨厚的一笑把自己的后怕掩饰在了人后,李明当然没敢把这件事告诉家人,就像当年在马里参加维和部队时那样,太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和危险,都被他悄悄封存在了心底。

“当初选择入这一行,信仰和情怀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以前当兵时候是保家卫国,现在做辅警,只想做好保护辖区每位群众的小事。”李明说。

宋懂华:心系村民的村主任

宋懂华,凤桥镇陈良村村民委主任,曾任民兵连长,2011年当选为陈良村村民委主任,坚持把“对群众愿望上心、对群众生活关心、对群众疾苦动心、和群众心贴心、赢得群众欢心”作为工作目标,安危时刻总是第一个冲锋在前。

2013年,受“菲特”台风影响,陈良村连降暴雨,地势低洼处受淹,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宋懂华心急如焚,心里想的是百姓的安危,眼前晃动的是五保户、贫困户、危房户受灾的身影,他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带领班子成员战斗在抗洪救灾一线,转移受灾群众,连续奋战几十个小时,连续几天通宵值班,尽一切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坚持下组入户了解村情,倾听群众呼声。对于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被广大群众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对群众关心的问题、领导关注的话题,大到村情村貌,小到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陈良村29组冯发荣多年来一直靠通过老房子接线到新住房,长长的线就靠几根竹子支撑,很不方便更不安全。宋懂华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联系电力局,经过他的多次走访联系,最终帮助冯发荣户成功办好电表。

密切联系群众,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一直是他坚持的信念。他时刻将群众挂在心间,视责任重于泰山。陈良村26组低保户章保荣之前一直用的是土自来水,前期了解到他想要装自来水后,宋懂华主动帮忙联系自来水公司。在得知入户的进水管需要自己挖渠道安装之后,考虑到章保荣年龄大,目前只有一个智障儿子在身边,宋懂华帮助联系人员进行施工,使得章保荣顺利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在今年的“五水共治”活动中,他对全村所有河道进行了一次彻底排摸,制定“一河一策”整治计划,每条河道落实责任到人,把最脏最难治理的河道留给自己。有村民感言,自己在村里住了几十年了很多家门口附近的河道都叫不出名字,但是只要报出一条河名字,没有一条宋主任是不知道的,并且了解每条河流今后要如何治理以及治理期限。

工作中不畏艰难险阻,敢打硬仗是宋懂华一贯的工作作风。在“三改一拆”违章猪舍拆除活动中,他勇挑重担。分组过程中,把农户最多、面积最大、难度最大的小组留给自己,开启“白+黑”“5+2”的工作模式,早出晚归,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不厌其烦,耐心和村民讲道理,解说当前形势,最终在他的努力下率先完成签约工作。

在前期签约期间,宋懂华在走访农户过程中不慎被狗咬了一口,当时他自己毫不在意,仍旧继续工作。完成工作后才利用休息时间去医院就医,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没有休息一个小时,一直奋战在第一线。

红船民兵先锋连:一个集中隔离点的53天坚守

楿悦大酒店,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广益路。从2020年1月28日“变身”指定集中隔离点至今,接待的隔离人员由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疫情重点地区返(抵)人员逐步转为境外返(抵)人员。

2020年3月21日,记者走进楿悦大酒店集中隔离点,实地探访战“疫”的幕后英雄——南湖区红船民兵先锋连的赵建军、顾家崎、曹敏、郭威,徐超等5名民兵。

进出车辆安检、公共区域消杀、环境卫生保障、日常垃圾清运……这个让很多人“避之不及”的隔离点,正是因为有像他们这样一些人的付出,变得充满了温情。

战“疫”打响后,民兵赵建军就在请战书上按下了自己的红手印。在疫情防控任务分配时,他主动请缨到风险较高的集中隔离点执勤。

每天上午7时,餐车准时到达隔离点门岗,赵建军和曹敏一起将早餐保温箱抬进大厅,把饭菜送到每一个隔离人员的房间门口,还热心地询问他们饭菜是否合胃口,是否缺少生活用品。

用了1个小时,将170位隔离人员的早餐逐个分发完毕。而后,着手清理整栋楼的生活垃圾。隔离观察人员分散在9个楼层,他带着一只超大号垃圾袋挨个楼层收集。“请把你屋里的垃圾丢到门外来。”如果房门口空空荡荡的,他便敲门通知,又用了一个小时,清理出9大袋垃圾。

“所有垃圾消毒后要放在集中收集点,再由专人负责清运,确保日产日清。”赵建军介绍,清理完垃圾,再背上20多公斤重的消毒喷雾器,开始给大厅、楼道、房门、电梯及门把手清洁消杀,直到10时才能吃上早饭。

“每个楼层,我们都会建一个微信群,由专人负责解答隔离人员的问题。”民兵顾家崎说,要让隔离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会播放音乐或赠送书籍,让大家放松心情,做好‘陪聊’工作。”顾家崎表示,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集中观察点实行全封闭管理。进入隔离点,本身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活动又受到约束,难免会焦虑,甚至恐慌。所以,除了隔离观察,满足生活需求,安抚情绪也是他们份内工作。

“每天都会接到隔离人员很多通电话,有的担心自己的身体,有的是指甲长了想修剪,有的想要几根棉签,有的是要买降压药……”民兵徐超说,这些需求我们都尽力满足,争取第一时间给予解决。

“我不敢回家,也不敢让他们过来。”民兵曹敏的家距离隔离点不到800米,但只能每晚通过手机和家人“见面”。

“儿子很听话、懂事。”说起儿子,曹敏特别开心,瞬间绽放笑容。“哲哲担心我关心我,叮嘱我的话能说上几十遍。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回去给孩子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咱们照张合影吧!”3月17日,40岁的王某(化名)在经历了14天的集中隔离观察后,即将离开这里,他拿出自拍杆和工作人员拍了张合影,并在照片上编辑下“隔离不隔爱,温暖一直在,感恩有你们留念”的文字。这里的喜怒哀乐,也将成为他的独家记忆……

一位被隔离人员说:“尽管戴着口罩,但看到他们笑起来的眉眼弯弯,似乎所有的担忧都烟消云散了。”

为坚守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点赞的不在少数。在这里,每人都单独一间,房间有独立卫生间、电视、电话,还有无线网络,体温计、消毒液、洗手液、口罩等也都配备齐全。正在隔离期的李某(化名)很感激,“让我们感到了家的温馨。”截至3月20日,楿悦大酒店入住170人,累计接收826人,运行稳定。

在隔离点坚守了53天,他们最开心的就是看到留观人员解除隔离走出去,离开隔离点的那一刻。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他们仍奋战在防疫一线,重复着简单又平凡的工作。

面对记者,曹敏说,虽然没能给抗疫前线提供帮助,但能守好一方净土,给社区居民带来一份安宁,他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很骄傲,也很满足。

90天,他们用坚守筑起一道“迷彩防线”

“太好了!检查结果没问题,我终于可以回家见孩子了!”经过90天在隔离点服务的坚守,2020年4月,东栅街道基干民兵曹敏、顾佳崎、郭威终于如愿回到了自己家中。与大批在抗疫一线默默奉献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等“无名英雄”一样,此次疫情防控期间,他们用坚守筑起了一道“迷彩防线”。

见到他们三人是结束隔离点服务的第二天,三人看上去略显轻松,实则对过去3个月的服务经历感触颇深。疫情防控前期,曹敏等三人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进入隔离点服务。除了一丝不苟做好日常三餐、药品、生活用品等物品的配送工作外,还积极配合、帮助医务工作者搬运医疗设备、配比消毒药水等。

随着确诊人数的增长及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升级,南湖区相继建立了多处区级集中隔离点。“有召必应”!曹敏、顾佳崎、郭威从街道隔离点赶往了更加需要他们的地方。三个月的“隔离”生活让他们远离了亲人,每天穿梭于危险之间,也让这三位85后、90后更独立、更有担当。“这段时间闻惯了消毒药水的气味,现在走在阳光下呼吸新鲜空气,真的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他们说。

隔离点的服务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初入隔离点时,曹敏的眼睛不慎接触到了消毒液,不适、有异物感……整整一个月,饱受折磨。但因为服务人手有限,他不愿单独“下火线”,外界同事得知情况后,多方联系帮曹敏拿到了治疗的药水。但谈到这些,他却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比较辛苦,但也没事儿”。

疫情期间,为了不停学,各大学校陆续开设了网课。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曹敏家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只能由家中老人照顾,但涉及网课的事宜仍需要他来联系。隔离点的工作已经十分忙碌,孩子的学业也同样不能放松,“这段时间的经历真的非常难忘。”曹敏表示。

“从不理解到支持,不少被隔离人员对我们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记者了解到,在隔离点,前期有不少被隔离人员不理解服务人员的工作,经常会点大分量的外卖例如大瓶装的饮料,再由服务人员送上楼,“虽然他们不理解,但我们依旧要做好服务工作。”顾佳崎说,后来,他们日复一日的坚持大家看在眼里,故意为难的举动没有了。为方便工作人员配送东西,许多被隔离人员陆续将房间里的椅子放在门口,这样一来,投放时就不用总是弯腰了,这样相对会降低一些工作强度。“自己的付出得到对方的理解与认可,真的十分高兴。”投身隔离点服务的三个月来,郭威暂停了自己所经营企业的所有业务,为防疫工作献力。

疫情在前,使命在肩。2020年1月28日至4月28日,整整3个月的坚守,待南湖区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如今三人稍作休整,已恢复了以往的生活节奏。“下次若还有需要我们的地方,仍旧会选择站出来。”他们斩钉截铁地表示。(《嘉兴日报》张艳、沈飚提供)

虞超勤:在抗疫中亮出最美的青春底色

庚子新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国人的心。疫情发生后,女民兵、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师她虞超勤第一时间请战驰援武汉。2月9日凌晨2时10分,她来不及告别睡梦中的家人,迅即整理好行装集结到位,成为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她也是嘉兴市援鄂医疗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虞超勤所在的嘉兴一院,是嘉兴市唯一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承担着整个嘉兴新冠病人的救治工作。在医院召开疫情防控工作动员大会前,她就主动请战驰援武汉,并加入医院党团员志愿者队。

护士长回忆说:“每一次有任务,虞超勤总是第一个请战,虽然她还年轻,可是却体现出了不一样的担当,也让我们深受感动。”在她多次的要求和医院的统一部署下,虞超勤终于准备进驻医院隔离病房。她说:“我每天都反复练习隔离衣的穿脱,也认真复习了护理操作指南和院感要求,就为了这一天。”可就在她即将进入隔离病房的前两天,医院决定派她作为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前往武汉。被选中的她激动万分:“虽然第一批报名时没被选中,但是去武汉支援,本身就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不管第几批,都是能干的!”

2月11日凌晨,虞超勤正式入驻武汉黄陂方舱医院。援鄂的每一天,虞超勤都记录下了她工作的点滴——“着一身厚重白衣的我们入了舱,护目镜的雾气阻挡了视野,鼻部紧密的压迫感让人不适,但没关系,我们手牵着手一起进入。开舱34小时,我们方舱的病患便已入住过半,被防护服包裹的我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投入在工作中。”“是啊,生病的你们是第一次入住方舱,着一身防护服的我们也是第一次入舱。每个人都是第一次,我们一起克服当下的种种不易,渡过这场疫情。”虞超勤用她的乐观与坚强,和方舱的310名患者们一起抵抗着这个寒冷的冬天。

2月19日,虞超勤又临时接到了转舱指令。她们没有告诉患者,因为早已和患者建立深厚感情的他们舍不得说告别。后来在患者的微信中才得知,其实患者早已知情,只是他们也舍不得说再见。虞超勤说这是她第一次热泪盈眶。带着这份久久不能平息的感动,她再次收拾好行李,转战江夏方舱医院。

“身处红船旁,就要当好红船传人!”虞超勤在入党申请书里深情表白:我希望党组织可以引领我,更好的将热情化作行动,用汗水浇灌理想,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抗疫中她火线入党,并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吴永祥:奋战在“疫线”的兵支书

2020年1月,春节临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汹汹而来,让原本应该喜庆祥和的新年蒙上了一层灰色。不能聚餐,不能走亲访友,疫情像是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原禾源社区党委书记吴永祥充分发挥军人本色,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展现了一个退伍老兵退伍不褪色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

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物业公司、微网格长、志愿者……1月23日,吴永祥迅速召集召开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一场疫情抗击阻击战就此拉开序幕。记者了解到,从疫情开始,吴永祥一干就50多天不回家,始终坚守在一线,共发动疫情防控志愿者340多人,参与守小门、排查工作5120人次。区域内无确诊,无疑似、无密接出现。被评为浙江省千名抗疫先锋,嘉兴经开区抗疫先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他,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他,哪里有问题他就在哪里。疫情期间,该社区范围内的81户,297人的居家隔离对象,吴永祥亲自结对4户湖北籍的隔离对象,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社区辖区内还有两个集中隔离点,他每天都抽出时间去点上了解情况,协调各类物资。

“刚开始,许多返乡人员出现不理解、不满意、不配合、情绪激动等情况,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只能耐心细致地告诉他们疫情的严重性。”吴永祥告诉记者,“好多次,为了满足居家隔离对象的要求,每天要跑三四家农贸市场去买牛肉,买蔬菜,每天上门送菜、送药、送医疗,每天做着重复事情,但只要群众能够理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1月25日,禾源新都南区一老人去世,吴永祥早上5点接到微网格长电话后,马上去现场,给他们带去消毒液,口罩,酒精的必要物质,告知他们使用方法及要求,反反复复劝说家属简办、速办。最终得到家属的理解,也为后面7户放弃传统丧事打下了基础。

记者获悉,疫情以来,社区各个角落都留下了吴永祥步履匆匆的身影。跑遍社区每个角落、每个辖区企业,协助辖区内40多家规上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协调口罩3.5万只,消毒酒精2000多瓶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各类物资。期间共登记返嘉人员7522人(其中辖区企业返嘉员工2342人),安置辖区企业返嘉职工255人,协助企业对湖北返嘉员工的医学隔离。

2020年3月1日,一个平凡的周末。红船民兵先锋连五班班长陶金难得有了休息时间,他回了一趟海盐老家,看一眼个把月未见的父母和女儿。晚上独自回到嘉兴,妻子吴凌云正好打来视频电话,她是嘉兴驰援湖北医疗队的其中一员,如往常一样的“我回来了”,简单的几个字,但安了陶金的心。

大年初二,战“疫”集结号一吹响,陶金二话不说赶回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是党员,也是社区干部,如果我们都缩在家里,那社区居民怎么办。”自此,基层党员干部、民兵陶金,成了一名奋战一线的战疫战士。

作为社区第二网格网格长,陶金管理着500多户居民。“挨家挨户敲门,一户一户走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疫情一开始,每天陶金都要跑上20多个楼道,对所有住户开展“地毯式”大走访,说上上百遍的提醒注意,“一天下来,腿酸得不行,但心里却是踏实的,情况掌握到位,才能确保网格内‘零疫情’。”在居家隔离点,陶金给社区隔离居民送去了最需要的关心和温暖,他帮忙扔垃圾、买菜送饭,为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又主动开展情绪疏导,让居民真正安下心来。

南杨社区内大部分都是开放式小区,流动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也没有专业的物业管理。2月4日,根据建设街道统一部署,南杨社区迅速在主要通道设置11个防疫检查点,切实筑起群防群控的最严防线。一声令下,陶金立即当起了“守门员”,值守在府忠埭和禾兴路交叉口,加强外来人员及车辆管控,严格开展核实、测温、登记等工作,往往一站就是12小时。辛苦吗?陶金摇头:“卡点上,还有很多老党员一直坚守着,看到他们这样,我怎么能停下来。”

最需要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就有陶金的身影。“我们南杨社区工作人员中只有两名男同志,苦活累活不用说,都应该主动去做。”卡点设置的第一晚,陶金就冒着冬日寒风,连夜为11个检查点工作人员搭起了避寒帐篷;封堵小路口时,他去工地上拉来废弃的铁栅栏,做好小通道的管控;2月初,建设街道发布疫情防控共产党员尖刀对招募令,他又一次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疫情,阻隔了距离,阻隔不了爱。2月21日,陶金在战“疫”一线迎来了34岁生日,这也是一次没有家人陪伴的生日。不过让他惊喜的是,他收到了来自战“疫”最前线的礼物,妻子为他预订了生日蛋糕。“她在前方守护生命,我在后方守护家园,这都是我们的职责。”陶金对妻子的心疼都放在了心里,2月9日凌晨接到妻子出征电话时,他给出的是支持,不过挂了电话的他却失眠了一整夜。

在视频电话里,妻子告诉陶金,她正在准备入党申请书。“我很支持她入党,这次疫情给了我们很多的感触,也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现在,陶金心里还种下了一个小小的心愿,“等到春暖花开,等到疫情结束,我打算带她出去度蜜月,这是我欠了她8年的约定。”

战“疫”当前,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都是挺身而出的普通凡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位位如同陶金一样的基层党员干部站了出来,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赞歌。他们是平凡的,却也是不凡的。2020年陶金被南湖区人民政府评为“抗疫先锋”,南湖区第一批优秀网格长,嘉兴市最美抗疫老兵。2020年7月,他被建设街道党工委任命为百福弄社区党委书记。

曹敏:坚守抗疫一线130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疫情,嘉兴市南湖区东栅街道基干民兵曹敏两次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点参与抗疫工作,坚守岗位130天,被东栅街道武装部表彰为“抗疫先锋”。

去年1月,刚过完年,国内疫情严重,东栅街道迅即行动,积极动员志愿者报名参与人员排查、物资配送、设卡巡逻等,得知情况后,曹敏第一时间报名,在隔离点负责配送工作,一呆就是91天。

“作为一名退役的武警战士,我们要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牢记民兵身份,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肯定会第一个上的。”曹敏掩不住自豪的说道。

武汉疫情刚得到控制,又传来北京发现公共场所传播病例。疫情就是命令。曹敏再次请缨,前往隔离点,协助做好日常三餐、药品、生活用品等物品的配送,同时还积极配合、帮助医务工作者搬运医疗设备、配比消毒药水等,一干就是30多天。

驻守隔离点,虽然工作量不是很大,但也比较危险,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还有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不,有一次曹敏眼睛不慎接触到了消毒液,不适、有异物感……考虑到隔离点服务人手不够,他硬是不下“火线”,一直坚持到晚上。

平时过得硬,关键时刻才能顶得上。民兵训练、学生军训、比武考核、国防教育、抗洪救险……只要连队有任务,每项活动都能见到曹敏的身影。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南湖区人武部评为优秀基干民兵,2017年被表彰为南湖区最美教官。

亿相文化董事长陈稼原介绍道:我特别欣赏曹敏这个小伙,为人实诚、做事实在,交给他的工作我放心。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我是民兵,我骄傲!只要年龄没到杠,不让我出队,我就会一直坚持在第一线。”曹敏说。

章孝锋:我是单身我先上

2020年春节,在酒店隔离点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防护服,面戴护目镜,全副武装,难以分得清谁是谁。他们24小时待命,分布在隔离点的各个角落,或机械地弯腰重复消毒动作,或上上下下搬运分发隔离点物资,或随叫随到服务于每一个有需要的隔离人员。民兵章孝锋便是其中一员。

疫情爆发伊始,他放弃春节休息,主动请缨:“我愿意奔赴一线,因为我是单身。”哪里有需要,他就奔赴哪里,先后转战高速路口、百客昇隔离点、维也纳隔离点等前线。

防疫期间,脏活累活,他抢着干,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一天下来,上衣和裤子布满了黑色或者红棕色的印记,甚至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几层房间消毒工作完成后,他已经分不清衣服是被汗水还是消毒水打湿了。

记得有一次,忙碌一天之后也没有胃口再吃泡面了,章孝锋的妈妈正巧做了他最爱吃的煎饺。妈妈将煎饺放在酒店附近的地上,然后站在几十米开外,看着儿子拿到后,母子俩隔空相视点头。正月的寒风中,章孝锋手中捧着的煎饺冒着白色的热气,他回忆道:“那一刻,突然很想回家。”

年轻的他虽是单身,看似无牵无挂,实际上,脱下防护服,他更是母亲心中的牵挂。

章孝锋说:“尽管也会想家,也会担心感染到病毒。但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恰是应了那句: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正是母亲眼中长不大的孩子,却在祖国大灾大难面前,坚守在疫情防控战中最前沿、最关键的岗位,危机面前,不讲条件、不畏风险,毫无怨言,彰显了一名民的责任担当。

朱永林:轻伤不下防疫线

2020年,我国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南湖区七星街道湘城社区“两委”委员、民兵连长朱永林,带领湘城社区民兵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社区防疫工作,冲锋在一线。4月初,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守好社区“小区”任务艰巨。4月12日晚,九级飓风加暴雨突袭嘉兴,多位骑电瓶车的行人摔倒,当晚恰逢朱永林在综合卡点值班。现场他有条不紊指挥,一边扶起摔倒的路人,一边指挥社区保安疏散附近群众,场面逐渐稳定,而后又一阵大风袭来,猛地把临时搭建的“抗疫”帐篷吹倒,朱永林忙把身边工作人员推离帐篷,自己却被帐篷支架压住。入院后额头缝了5针,依旧心系抗疫工作,被社区书记下达强制休息令后,负伤的朱永林才勉强回家休息。

防疫战场敢冲锋,矛盾调解打头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赤诚之心,民兵连长的尽职之心,共产党人的奉献之心。2020年9月23日,嘉兴首个网格调解室在湘城社区成立,朱永林任调解会主任,吸纳湘城辖区内“三官三师”、公证员、社工机构入网格调解,并规范网格调解室运作机制,积极做到在网格内化解人民矛盾,立卷人民调解400余件,人民矛盾得到依法调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残疾多少岁可以退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