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风土人情饭店最低消费?

白鹭,展翅在化纤行业的高空

——记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新乡白鹭化纤集团公司董事长陈玉林

    一辆新款“奔驰”驰进了河南省新乡市国际饭店“迎宾楼”。

    车上走下一位戴金丝眼镜、中等个子的“老板”,与我们握手之际,他的脸上露出对来自老家老乡的真诚笑容:“欢迎你们到新乡来!”

    他叫陈玉林。远在几千里之外的老家人可能对他并不熟悉,而在新乡,在河南,在全国化纤业界,也许很少有人不知道“白鹭化纤”的陈老总的!

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生产纺织原料的大型一类国有独资企业。现有职工一万多人,公司连年被列为中国500家最大经营规模工业企业之一,相继荣获“中国明星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环保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辖有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两个上市公司,和新纤实业公司、新纤科技公司等8个子公司。“白鹭化纤”在全国粘胶纤维行业中确立了“龙头老大”地位,成为世界最大的粘胶纤维生产企业之一。

    说起河南新乡,外地人可能只知道“新飞冰箱”,但实际上“白鹭化纤”无论是上缴利税和职工收入,都超过了“新飞”,其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一直名列前茅,已成为省市重要的经济支柱!

    作为一家大规模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陈玉林没有一丝的骄矜和冷漠,他一直笑意盈盈地用家乡话和我们聊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平民意识,一种对年少的艰难岁月毫不回避的坦诚。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194510月,陈玉林出生在溧阳市后六乡陈家村。家里兄妹五人,他排行老小。他的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都深感没有文化的苦处,于是咬着牙也要让子女们念书识字。

    陈玉林的奶奶虽不识字,但对有字的东西特别敬重,有时拿到一张纸见上面有字,舍不得扔,放到嘴里嚼化了咽下去,这种对文化特有的感情,深烙在陈玉林幼小时的记忆里。

8岁时,陈玉林上了村上的“复式班”,读到五年级,他到隔河的杨巷镇读了高小,后又读了中学。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村上一起上学的几十个孩子大都不读书了,而陈玉林五兄妹有四人坚持上学。念中学时,带的米吃完了,他晚饭就喝稀汤。冬天下雪了,因舍不得鞋子,他光着脚从雪地里走了回家。

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陈玉林十分珍惜。他小学、初中考试都考班上第一名,初中录取发榜时,他和父亲在墙上找来找去找不到他的名字,后往上一瞧——嘿,他的名字在前面呢!1965年,他考取了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攻读化学化纤专业。大学五年,他刻苦用功,认真学习。上大学时有一件事他一生难忘:读大学时家里没钱交学费,他从上海返家后父母一时手足无措,怎么办?父亲一咬牙说:“把圈里的猪卖了吧!总不能让伢开不了学啊!”陈玉林和二哥把猪捆了抬到后六集镇上去卖,可大热天,没卖掉。他们又把猪抬到杨巷镇上去卖,那猪晒得直吐白沫,人也热得晕了,好不容易卖掉猪,凑上钱,交了学杂费。也许正因有这样深明大义的父兄,才激励了陈玉林日后的发奋图强。

1970年,陈玉林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乡化学纤维厂工作。和他一起分来的有20多名大学生,那时的河南很苦,玉米面要占70%,这对生长在江南吃惯了大米的陈玉林来讲,很不习惯,好在他从小苦惯了。

进厂后,陈玉林从最基层的挡车工干起,从技术员、工段长、车间主任、厂工会主席、厂党委副书记、厂党委书记,一步一个脚印地埋头苦干。1992年他任厂党委书记、厂长,1993年任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7年任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时间过去了34年。34年间,一位意气风发的南方小伙,成了中原大地化纤行业的领导,这中间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陈玉林自己和他的同事们知道。

“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在我的面前,放着一本叫《陈玉林企业管理理念》的书,这是白鹭化纤集团宣传部编印的学习读本之一。书里面有一句话引人注目,叫“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为客户提供别人做不到的服务。”

陈玉林担任公司领导已有20多年,在董事长、总经理的岗位上工作了10多个年头,对新乡白鹭化纤集团公司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精力和智慧。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探索符合民族工业发展的道路,使公司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大突破、大发展。

粘胶纤维是一种纤维素纤维,被广泛应用于纺织、丝绸、制线、针织、服装等行业,它类似于天然纤维,穿着舒适,是时尚的衣料选择。在生产实践中,陈玉林随时跟踪国内外粘胶纤维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信息,在省市和全国人造纤维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在企业发展方面,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着清晰的思路和长远的战略思考。坚持立足主业,做强主业,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在他的领导下,企业资产以平均每年超过2亿元的速度在增长,其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不创新就没有出路!”这是陈玉林企业管理理念之一。

陈玉林坚持“先人一步,步步为先”的理念,依据品牌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在稳定日本、印度、韩国、香港、台湾等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相继开拓了美国、意大利等北美、西欧市场。产品出口量、创汇近年来持续大幅增长,目前人造丝出口量已占生产量的50%以上,年创外汇2000多万美元。

为优化产品结构,集团公司自2000年至2004年,共完成投资11亿元之多,在技术装备、新品开发、环保处理、资源消耗等方面花大力气整改提高,不愧为大企业大手笔!

1996年,白鹭集团公司决定发行股票,作为全国33B股发行预选企业,他们只等证监委确认上市了。孰料97年东南亚金融风波突起,公司上市工作受阻。紧要关头,陈玉林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决定停发B股,转发A股。他亲自带队赴省城上北京,向有关领导汇报企业情况,在经过办理各级批文170余份、取得盖章350多个、制作文件10万余页的艰辛劳动后,终于199810月被中国证监会批准。股票发行成功,在全国同行业中创造了融资最多、发行价格最高的记录,使公司的净资产翻了一番!陈玉林于1994年还主持组建了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认定的双高企业,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200499日,双鹭药业在中小企业版上上市,募集资金2亿多,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陈玉林担任行政一把手的10年间,新乡白鹭化纤集团公司得到高速发展,资产总额达35亿元,净资产达15.6亿元,十年间累计实现利税13亿元,为河南经济繁荣和中国化纤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企业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在2003年度中国1250家上市公司中,综合业绩名列第144位。

“河南人真是好人啊!”

    陈玉林说:“只有企业的繁荣和发展,才是对员工负责,才能对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

    白鹭集团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有学校、宾馆、饭店、医院……要当好这个家,千头万绪不是件易事。而公司通过十年的发展,新增了社会就业人员5000多人,新乡人对能进“白鹭”工作都感到是一种幸运和骄傲!

    在与陈玉林的闲聊中,我们偶谈起个别地方对“河南人”的歧视,他严肃深情地讲:“河南人真是好人啊!”他讲起初到新乡的生活,讲起职工的吃苦耐劳,讲起地方的风土人情……言语间无不流露出对第二故乡的感激之情。

陈玉林为河南省第八、九届人大代表,第九届党代会代表;他是河南省的“劳动模范”和“优秀专家”,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1996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003年荣获全国纺织行业企业家创业奖。

    在众多的荣誉面前,陈玉林没有飘飘然,他始终保持着“低调”为人处事。他的司机告诉我:“陈总一般不接受记者采访。你们是家乡来的客人,他才有话和你们聊!”

    陈玉林说他几乎每年都要利用出差的机会回溧阳看看。他的二哥、姐姐仍在溧阳,四哥在江西南昌,大哥在北京,两位在外地的哥哥,一位是机械专家,一位是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所长,都学有所长,这主要得益于儿时家庭的熏陶。

    陈玉林说溧阳的纺织厂曾用过他们厂的产品,“溧阳要发展纺织行业,我可助一臂之力!”他认真地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溧阳环境优雅的饭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