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刚出生的孩子更少了,父母是00后或95后的可能性只有几百分之一,对么?

青春在抗疫一线更加闪耀。

不怕苦、不畏难,在这场疫情防控大仗硬仗的淬炼之下,全市广大青年在医疗救助、核酸检测、物资供应、社区防疫等工作中勇挑重担,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基层一线为市民排忧解难,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昨天,全市共招募23.5万余名青年志愿者,累计上岗131.7万余人次,上岗总时长784.2万余小时,各级团组织共组建2600余支青年突击队,7.9万余人投入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面对困难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风险挑战扛得住。

青春在抗疫一线更加闪耀。

让我去!到一线最需要的地方

“我报名!”3月26日,同济医院医疗队出发前往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2001年7月出生的消化科护士刘洋是年龄最小的一位。

疫情淬炼下,一批批青年从初出茅庐的懵懂学子,转变成为披坚执锐的战士,他们用行动践行誓言:只要有需要,随时会顶上!

“00后”护理员王钰钦跟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468人的医疗队入驻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身穿厚厚的防护服,连走路都要花费比平时更多的力气;每次走出隔离区,汗水早已打湿防护服下的衣衫;体力一次次达到极限,她始终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每当听到患者一声感谢,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

上海建工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赴金山方舱医院开展管理运维服务保障工作

4月2日晚,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2舱迎来首批患者。曙光医院青年医生、医生团支部书记杨梦琪主动承担了最危险也最辛苦的“一筛”工作,对接大巴、接收病人、转运行李……手指早已冻僵,护目镜里也不知道起了多少层水雾,他却全然不顾,次日一早交班时,780名患者均已顺利安顿。

许多人还记得这样一张照片:一只五指张开的手,大拇指和食指都破了好大一块皮,手指和手掌的皮肤都不同程度皱起、泛白……这是一只因为长期闷在橡胶手套里进行核酸采样而磨破了的手,手的主人是位“95后”年轻小伙——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分子组成员罗嘉俊。一天晚上,1万余份核酸检测标本需连夜展开检测,在和同事们8小时不间断地拧盖、加样后,罗嘉俊摘下手套,才发现手上的皮肤已经溃烂。但他表示,“时间不等人,为了尽早完成任务,宁愿牺牲自己的手”。

“疫情当前,穿上这身白衣,就该守住这份责任!”连续作战数十天,一批批年轻的医护工作者们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能够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人奉献、护他人周全,就足够了。”

“迎难而上,抗疫必胜!”在临港方舱,一支100余人的青年突击队承担起方舱建设运维、所有医护人员住宿通勤,以及医院内近2万人的餐饮等后勤物资保障任务。

经过连续多日的通宵奋战,数字创新部青年突击队火线完成了方舱基础网络建设,支撑医院系统运行,满足患者和工作人员上网需求。在距离病患最近的“蓝区”,临港奉贤公司青年马均瑞与同事们一道配合华山医院完成区域及周边2300余个标识标牌的补充和修改,做好4000多个床位的查漏补缺,凌晨仍在奋战已成为这群年轻人的常态。

有我在!为身边群众排忧解难

无论在方舱一线还是家门口,3月以来,始终有大批青年活跃着、奉献着。在社区这个抗疫主战场之一,青年人用自己的热心、勤奋、乐观,成为社区乃至城市的守护者。

在嘉定区马陆镇崇文社区,3月初就有小区开始了封控,一个最年轻的居委会班子在此时挑起了最重的担子。在这个居委会的7位成员中,包括主任潘晓喆在内有5位是“90后”,最年轻的出生于1999年。封闭管理后,他们都住进了办公室,24小时值班,接电话、回微信,解决居民各种问题,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以后。潘晓喆的手机里,有30多个居民群、工作群,为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居委把居家防疫蔬菜礼包链接发在各大微信楼组群内供居民选择采购,分发到每一户居民家中。

潘晓喆一直在接打电话,虽然声音嘶哑,仍尽力大声回复

一部座机电话、一张行军床、一张民情记录表,就是奉贤区西渡街道党政办团员青年陈娴怡的战“疫”装备。为了准确、及时地答复居民来电,她抓紧学习防疫政策,全时段值守,还把自己的床直接铺在了办公桌旁。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的“85后”社工沙惠俊没有想到,自己在居委会办公室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她与同事们日复一日奔走在社区,用瘦弱的肩膀扛上几十斤重的物资,走上没有电梯的楼房,还代替去了方舱的居民照顾留在家中的孩子……

只要市民有需要的地方,就有青年志愿者活跃的身影。

在长宁,上百名“运蔬侠”活跃在抗疫一线,分散至全区10个街镇参与物资发放工作。青年指挥家葛维岳“连人带车”被分配在周家桥街道,成了青年突击队的领队之一,他所在的这支6人小分队曾徒手搬运近3万份物资。在一次次搬运抗疫物资、参与核酸检测服务后,“95后”团员倪佳豪累到手都酸得抬不起来,但看到居民收到生活物资时的喜悦,他便感到再苦再累也值得。

从3月起,交大医学院2020级护理专业硕士朱涵菁就一直在小区做志愿服务,不仅参与核酸采样、抗原发放和回收,还帮助居民解决一系列基础医疗救护需求,如伤口包扎、静脉输液、更换导尿管、过敏处理等。这段时间,她常常顾不上吃饭休息,回到家中还要熬夜学习,她却不感到辛苦,因为“面对困难,我不应该躲在后面,救死扶伤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天职,我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能行!各展所长凝聚正能量

疫情发生以来,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坚守在岗位一线,扛起了城市运行的重担,也用勇敢、专业、自信,彰显了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

快递小哥王飞和几位同事主动申请成为街镇的防疫物资配送志愿者,每天给自己负责的13个小区运送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矿泉水、泡面等物资;“95后”叮咚买菜彭浦站的站长刘梦丽,一个多月坚守岗位没有回家,与分拣员和配送小哥们一道为方圆三公里十几万市民提供生鲜供应服务;闵行一家罗森便利店的店长李娜,为维持便利店运转、继续给市民提供物资,一度在没有床、没有淋浴的店里住了整整23天;26岁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师赵祯,上月初独自一人搬进学校“隔离区”,每天往返医院当“闪送员”为学生配药……

“用大拇指靠近嘴唇,这是‘爸爸’;用食指靠近嘴唇,这是‘妈妈’……”在“爱心云托班”里,上海外国语大学志愿者杨涛正在教小倩“说话”。今年三年级的小倩是一位有一定听力障碍的孩子,她的妈妈是医护人员,正在抗疫的一线奋战。目前,已有上海8所高校的2300多名志愿者踊跃报名提供托管服务,和千余名战疫一线人员子女一起学习交友,用自己的方式做逆行者身后的守护人。

即将断药的癌症患者、无法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药用完的癫痫患者……上海各个角落的求助声音,汇聚在了一份名为“上海医疗紧急求助”的在线文档中。3月30日,大三学生华融琦创建了这份文档,短短几天就有数百条求助信息涌入。从最开始的单打独斗,到召集一支200多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华融琦和全国各地的伙伴们一起,收集、确认市民的求助信息。“上海是我自己的家乡,我也想帮助有需要的人。”在他眼里,每条数据背后都是一个等待帮助的人,每个志愿者都希望再努力一点、再高效一点,将“待跟进”变为“跟进中”,用“已解决”追赶“未解决”。

徐汇团区委干部陈雪艳在做志愿者

金山青年志愿者沈磊背老人做核酸

在B站有260多万粉丝的“00后”UP主拉宏桑和室友在浦东某小区隔离期间,意外当上了“楼长”。虽然在组织和沟通的工作上,年轻的拉宏桑感到有点吃力,但是她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群里活跃气氛、鼓励居民。她将自己的经历拍成视频发到网上,获得了百万播放量和50多万点赞,在展现基层工作者的辛苦和不易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年轻一代的力量。

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陆续发布开学通知,2020年“最特殊”暑假终于结束了。

在步入校园的大学生中,既有经历了最长暑假的返校生,也有经历了最短暑假的大学新生。大家都迫不及待地与校园、久别的友人合影,票圈一时间变得青春洋溢,每个少男少女都如此赏心悦目。

可是仔细一看:诶?好像有点不一样了,这还是我曾经熟悉的那个同学吗?

暑假成医美消费爆发期,消费群体呈年轻化趋势

95后小林是2020届应届毕业生,因为疫情无法返校。通过线上的方式,她参与了毕业典礼,拿到了毕业证。虽然没有耽误毕业,但她失去了原本已定的外地单位的实习机会。而后,她面试了几家公司,结果都不甚理想。

宅家数月,父母早已复工,小林每天只能和自己相处。刷刷手机、看看视频,或者拿起“妆备”练习一下化妆技术。可照镜子的时间多了,她对自己本就不太满意的单眼皮更加看不顺眼了。联系起面试的不顺利,她想,都是因为这张脸的错。于是她拿起手机搜索美容行业,第二天就预约了双眼皮手术。

疫情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使其容易过度焦虑;另一方面,疫情让大学生普遍在家度过了超过半年的孤独时光。焦虑、无聊、生活作息和习惯改变等等原因都会促使人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而医美就是其中之一。用小林自己的话来说,“让自己更‘优秀’一些,总不会有错的。”

想要改变自己的不仅仅是在疫情期间被压抑需求的大学生,高考刚结束的00后们早已准备用全新形象迎接大学生活。京东健康平台数据显示,在高考前两周,近视眼激光手术预约量环比增长100%,牙齿矫正预约量环比增长130%,双眼皮手术预约量环比增长150%。[1]

(数据来源:新氧大数据)

据《2019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医美消费者的平均年龄是24.45岁,其中有15.48%为18-19岁的青少年,呈现低龄化趋势。[2]学生群体有着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倾向于用医美开启“美丽未来”。

年轻人热衷医美的背后:为了更好的人生前途

追求美貌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因为美貌有特权。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提到,当一个人的外表较好时,人们会默认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在 “职场爱美丽”的网上调查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外表对职业生涯多多少少有些帮助。[3]

(图片来源:51求职锦囊)

“光环效应”不仅影响了求职者们自己,甚至还影响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新民周刊》曾有一篇报道:明媚在别人眼中个子高、有气质,是个美人胚子,完全与整容搭不上边儿。但明媚的妈妈却不这么认为,“女儿鼻子太塌,在颜值社会,长相完美是第一起跑线,外表的含金量与能力同等重要。” 于是,刚刚拍完毕业照的明媚,被妈妈生拉硬拽到一家公立整形医院,做了硅胶假体隆鼻手术。三个月后,她经过多轮笔试面试,获得了电视台的入职资格。

“颜值当然不是决定因素,但至少它是一个加分项。” [4]

除了求职,从人生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外貌协会会员”,也让单身男女日益注重自己的外貌。

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挑选性伴侣的标准上,68.8%的受访者觉得自己身边的“颜控”很多,33.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就属于“颜控”。而从年龄来看,越年轻的群体,对于“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观念的认同度就越高。[5]

(视频来源:街头暴走)

打开各大相亲网站,“面容姣好”、“五官端正”等等明着暗着考察外貌的标准可以说占据了每一条相亲交友贴;就连上海市人民公园的相亲角,身为家长的大叔大妈们对于长相俊俏的男女照片也都是相互传看,爱不释手。

“看脸时代”引发外貌焦虑,选择医美有错吗?

“颜值即正义”,长得不好看怎么行?看脸时代下,大家对外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甚至到了外貌焦虑的阶段。外貌焦虑泛指那些在外貌上过分苛求自己,对形体总是不满意的人。翻开豆瓣,在“我所经历的外貌焦虑”的话题中,网友的真实评论令人沮丧:

除了周遭社会带来的压力,更让人“心累”的是,有时候还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训”和“劝导”:“你看看你都这么重了,还吃那么多垃圾食品。”“妈妈小姐妹的女儿做了双眼皮,可好看了现在。”这些话由父母说出,真的太过沉重。

“怎么办?不如去做医美吧,这样他们就会肯定我了。”外貌焦虑影响下,年轻人毫不犹豫地选择医美,甚至沉溺其中,一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慢慢地就变得再也不像是自己。而医美是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后悔,就没有回头的机会。

其实,想要漂亮有什么错呢?而医美作为一种变美的方式,本身也没有错。但是我们需要在做决定之前考虑清楚:你真的是不满意自己的外貌吗?还是迫于工作、交往、甚至父母的压力不得不选择用改变身体的方式来妥协?

我们有很多种爱自己的方式,也有很多可以吸引别人的特质。放下外貌焦虑,不要受到固化的评判标准的影响,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勇敢做自己,认真生活,不要为了别人的评价而活。爱自己才是破解焦虑的唯一法则。

[1] 《“后高考经济”遇上“颜值经济” 京东健康双眼皮手术预约量环比增长150%》.飞象网

[2]《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新氧大数据

[3]《调查报告:美丽对职业生涯有影响》.搜狐平台

[4]《医美乱象调查之一:毕业生“整一刀”有多重要?》.新民周刊

[5]《调查显示:68.8%受访者感觉自己身边“颜控”很多》.中国社会科学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5中国制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