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舟舟是怎么把智力提高到正常水平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繁华落尽,才能看得清春风暖、秋风凉。夜深人静,才能听得清一人笑,几人悲。霓虹灯下的璀璨,只不过是一时的光鲜,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便不再受人关注;月亮照耀着的大地,除了一阵寒意之外,看到的是更多孤单的星星。

大概这就是人生吧。有些人穷尽一生地去追求所谓的成功,而有些人在寻求内心的一份安宁。也许上天在给我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或许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只不过这扇窗能为我们敞开多久,我们便无从得知了。

就像舟舟一样,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经历,或许对他而言都不如最为平凡的生活。

01上天的“玩笑”,人间的悲伤

尘世间的所有都如人饮水,其中的冷暖除了经历过的人,谁又有权利去评判。

舟舟这个名字,对于当下的许多年轻人来说,或许太过于陌生,而对于那些曾经知道他的经历的人,更多的是一种感慨。谁能想到,他的出名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了呢。

当下的很多年轻人,对4月1日这一天都有特殊的感情。因为这一天是西方的愚人节,很多人会选择这一天“放肆”一下,做出一点稍微出格的事情。

对于舟舟来说,这一天也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他的家人来说,这一天就像是上天和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以至于这个玩笑要用一生去承担。

1978年的4月1日,作为武汉交响乐团小提琴手的胡厚培一家,迎来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作为父亲的胡厚培给这个孩子起了一个充满着诗意的名字叫胡一舟,小名舟舟。

这个可爱的孩子表面上和其他的孩子没什么不同,但负责任的医生们总觉得有点问题。一番详细的诊断之后,大夫们非常慎重地给出了一个结论。这个孩子患有唐氏综合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天性的智力低下,染色体异常。

这个消息对于胡厚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和妻子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当中。周边的亲人曾经劝导他们放弃这个生命,毕竟这是一种当下的科学手段无法治愈的一种疾病,但是作为父母的他们又怎么能忍心?

胡厚培和妻子并没有做太多的考虑。既然上天把这个生命安排进了他们的家庭。他们选择了坦然面对,照顾这个小生命也许就是他们这一生当中,注定的责任。

然而在那个年代,他们做出了这样选择,就要承受来自周遭投射来的目光和压力。

02智障儿童到指挥天才

父母给予舟舟的关爱并不比其他父母给孩子的少,反而他们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在舟舟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儿时的舟舟的并没有觉得这个世界对他有什么不公,但当他可以走路,可以简单说话,需要同龄的小伙伴们陪伴的时候,舟舟的世界渐渐发生了变化。

舟舟的智力要比其他的儿童低7成以上,这让他很难融入到相同年龄段的世界当中。

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总是被人欺负,甚至会把他的衣服脱光,让他一个人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当中,胡厚培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他为自己的儿子感到悲伤。他又是愤怒的,为何要这样的折磨舟舟,气急了他,有时候也会找上门去和人理论一番,有时候也会大打出手,为儿子找回公道。

最让人心痛的还有周遭异样的目光,平日里说说笑笑的同事,总是会对舟舟“高”看一眼,不让自己家的孩子和舟舟玩耍。

有一次一个和舟舟差不多大的孩子在一起玩,这个孩子的母亲看到之后,严厉地训斥了几句,问他怎么会和舟舟玩,就差说舟舟是个“傻子”了,这让胡厚培又作何感想呢,他的内心又是何尝的痛苦。

胡厚培看到舟舟听到音乐总是不由地扭动身躯,仿佛对音乐有着不同的感想。于是,他就找了一支超长的筷子给了舟舟,没想到他就像站在舞台中间的指挥者一样,挥动起了手中的指挥棒。

虽然没有人刻意地教他,他的智商也不足以让他拥有专业的技能,但他却把别人的样子模仿得惟妙惟肖。

一次偶然的机会,身边的叔叔阿姨们让舟舟上台表演一下,没想到正是这个举动改变了舟舟的人生轨迹。

登上舞台的舟舟,没有普通人的那种紧张感,也没有别人眼光中的异样,思绪还停留在儿童年龄段的他,不慌不忙地挥舞起了指挥棒。台下的叔叔阿姨们,瞬间被舟舟的情绪所感染,拉响了手中的乐器。

1997年湖北电视台一名叫张以庆的纪录片编导来到了交响团寻求一部纪录片的思绪。在后台他发现了总是站在一旁挥舞着指挥棒的舟舟。

在这里她把镜头对准了舞台下的舟舟,对他的生活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拍摄,然后制作了一部50多分钟的纪录片电影《舟舟的世界》。

正是这部影片把舟舟推向了人们的视野当中,推向了世界。一个天才般的指挥家就此诞生。

这部影片在国内外获得了不少大奖,而舟舟的故事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舟舟登上了残联的晚会舞台,真正地站在了灯光耀眼的舞台上指挥了属于自己的一场音乐。后来的几年当中,他还去往了国外,在卡耐基舞台上表演,也赢得了国外媒体和观众的赞赏。与刘德华和施瓦辛格都同过台的舟舟,一跃成为明星一般。

然而,当媒体的追逐和吹捧落幕之后,舟舟再一次回到了他普通的生活当中。

就像是胡厚培说的那样,舟舟根本不是什么天才指挥家。他对音乐敏感是对的,但是他从未接触过专业的学习。指挥家是一个团队的灵魂,而舟舟只不过是跟着交响团的音乐起舞罢了。

由于经营不善,交响团最终关上了大门,而舟舟的母亲,也因为一场重病而离开了他的身边。

好在有一个民间的音乐团体收留了这对父子。给他们提供了一份生活的来源,工作在那里的舟舟和他的父亲有一个虽然不大,但足以遮风挡雨的住处。

时光荏苒,如今已经是四十多岁的舟舟,还在努力地向前行走着,面对着属于他的生活。

命运或许对他是不公的,但他还是选择走完属于自己的人生。

愿他在而后的路上可以和以前一样快乐,也祝福他和他的父亲幸福、安康!

1978年4月1日愚人节,胡一舟出生了。他生在愚人节这一天,而他的一生也似乎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

出生才一个月,他就被检查出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先天愚型疾病,患上这种病意味着他以后的智力水平不会超过三十,而且这种病无法治愈。

这一噩耗让整个胡家陷入黑暗,但无论如何,日子还是要过,一舟的爸爸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照顾自己这个特殊的孩子。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胡一舟小朋友的智力水平虽然低下,但他似乎有着独特的音乐天赋,很小的时候就会模仿乐队指挥。他的爸爸胡培厚就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发现了舟舟的兴趣爱好后,胡培厚便开始正式教儿子学习指挥。

胡一舟别的事情很难学会,但学指挥却特别快,很多人知道这件事以后便慕名前来,想看看所谓的智障少年是怎么进行指挥的。

大众的关注也带来了很多好处,舟舟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还引来了电视台的编导。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在听说了舟舟的事迹之后便找上门来,希望能了解这个少年的人生经历。

1997年的时候他来到了胡一舟家中,与胡培厚商量,看是否能以舟舟为主角,拍摄一部纪录片。胡培厚也希望能借助这个机会,让大家了解像舟舟这样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做《舟舟的世界》,拍摄周期长达十个月。在拍摄的时候舟舟表现非常自然,他每天的日常都被摄像机记录下来,然后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是“所有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这个主题再加上舟舟懵懂无知的表现,纪录片上映之后收视不错,还斩获了国内外一系列大奖,甚至被翻译成多个语言版本,在海外播出。

1998年年底的时候,中国残联的刘理事长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十分感动,于是立刻打电话联系到了舟舟的家长,邀请舟舟参加1999年元月残联在北京举行的春晚。

这对于舟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胡培厚经过考虑之后,同意让舟舟去参加这次晚会。舟舟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春晚当天,他身穿燕尾服,站在舞台中央,用自己流畅优美的指挥动作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看着舟舟的表现,人们很难相信,他是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孩子。在场所有观众看完了乐队的演出之后,都情不自禁地站起来为他鼓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2000年的时候,他加入了残联艺术团,正式成为一名乐队指挥。他跟着艺术团去了许多地方,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2000年5月19日舟舟还得到了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的机会,这次他独自指挥着中国歌剧院交响乐团,看上去还游刃有余。

刘德华也参加了这次慈善晚宴,他在唱歌的时候将舟舟抱在怀里,全中国的观众们都看到了这一幕。这对于舟舟来说完全是他的人生巅峰,而舟舟的经历也激励着全国其他的残障人士们,让他们有勇气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追求成功。

但这一切没有持续太久,舟舟毕竟不是正常孩子,母亲去世之后他的情绪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无法再登台表演,父亲只能带他离开了残联。

因为演出越来越少,人们对舟舟也就没有那么关注了,更关键的是,家里一下子没有了收入来源,舟舟父子二人过得十分紧张。到现在舟舟已经四十二岁了,他在之后没有从事与音乐相关的工作,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时至今日,还是有人将舟舟称为天才指挥家,面对这个称号,他的父亲胡培厚有些汗颜。他说舟舟其实没有什么音乐天赋,大家只是因为他的特殊对他格外宽容。

现在的舟舟依旧和许多年前一样,有着纯真懵懂的眼神。他这一生的经历十分坎坷,但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他就那样无忧无虑地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一般人若是遇到这些挫折,可能早就无法承受了,但舟舟因为过于单纯,所以总是自动屏蔽掉外界的恶意,永远能开心地过每一天,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978年4月1日,这天刚好是愚人节,每个人都尽情地开着玩笑,然而胡厚培却在医院焦急的等待着,随着一声啼哭声,胡厚培也喜极而泣,刚刚出生的就是他的儿子,此时的胡厚培并没有意识到上天也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儿子刚出生一个月,就患上了肺炎,胡厚培夫妇将孩子紧急送医,没想到医生诊断出孩子患有“唐氏综合征”,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病症,不过病发的概率500万分之一,其中60%的患儿会在胎内夭折流产。

存活下来的患儿,出生时就有明显的特殊面容、智力低下,可能伴随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80%的患儿难以活过10岁,30岁以后往往会患上老年痴呆。

胡厚培夫在得知儿子患病后,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了,他们四处访问名医,可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胡厚培夫妇只能接受现实,他们除了积极面对人生,没有任何办法,胡厚培给儿子取名胡一舟,他希望儿子就像是一条小船一样,平平安安地进入人世的港湾。

胡厚培是歌剧院的大提琴手,舟舟因为不能上学,从小就泡在歌剧院当中,或许长期受音乐影响,舟舟对音乐十分敏感,6岁那年,乐队的指挥手问舟舟要不要试一试当指挥,舟舟非常开心地爬上舞台,有模有样的指挥了起来。

在场的人也跟随着舟舟的动作演奏了起来,虽然并不成功,但舟舟在指挥完,非常礼貌又认真地鞠了一躬,虽然这只是一场游戏,但是舟舟似乎将这次当做他非职业指挥生涯的开始。

凭着一份热爱,不管刮风还是下雨,舟舟都会跟着乐团一起排练、演出,在近乎灰暗的童年当中,音乐就像是一盏灯,点亮了他的生活,虽然智力不同正常人,可舟舟总是以一颗宽厚又仁慈的心去对待每个人,周边商场的营业员、车站的售票员也都非常喜欢他。

真正让舟舟完成梦想的是湖北电视台一位导演,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武汉交响乐大厅外的舟舟,他为舟舟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舟舟的世界》播出之后,他被全国人们都注意到了。

1998年,中国残联邀请舟舟参加了残联的春晚,舟舟还跟芭蕾舞交响乐有了历史性的合作,他穿着燕尾服,如同大师一般指挥着演出,他的动作优美而流畅,一曲快要结束时,舟舟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另外一曲快节奏的乐曲再次响起,此时全场都为之沸腾。

舟舟就如同一个真正的大师一样熠熠生辉,有一年他演出的档期竟然达到了168场,他也完成了自己的一辈子坚守的音乐梦。

不过舟舟的身体并不支持他长期演出,随着年龄增长,他还患上了关节炎和滑膜炎,母亲的离世对舟舟打击更大,不过父亲并没有倒下,舟舟也还在坚守着自己的音乐梦,他们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舟舟虽然病了,但爱心组织也会经常去看他,有时他也会指挥一场表演。

从“唐氏患者”到“指挥舞者”,舟舟一直都在续写着传奇,对每个人来说舟舟或许并不平凡,但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所说的那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心灵世界说说蕴含的感情力量,是现实世界的语言难以形容的。

《平凡的世界》里的每个人都十分平凡,但没一个人都在续写传奇,路遥用他手术刀一样的笔尖拨开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将内心的澎湃毫无遗漏地展现出来。

路遥的这本《平凡的世界》写透了每一个人,他们也知道我们去细品,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购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力多少分正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