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圣饼的家常做法

原标题:中草药蛤蚧的功效与作鼡及禁忌

大壁虎俗称蛤蚧、又称仙蟾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栖息于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或树洞内生活于树林、开阔地、荒漠及房屋内。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等功效。

别名:对蛤蚧、蛤蚧于、仙蟾

来源:本品为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着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顏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化学成分:蛤蚧含肌肽,胆碱肉毒碱,鳥嘌呤蛋白质,胆甾醇;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等14种氨基酸;钙、磷、锌等18种元素

贮藏:用木箱严密封装常用花椒拌存,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禁忌:外感风寒喘嗽忌服

益肾补肺;定喘止嗽。主肺肾两虚气喘咳嗽虚劳咳嗽;咯血;肾虚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消渴

蛤蚧醇提物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卵巢小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子宫及卵巢(正常小鼠重最增加)

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为指标,蛤蚧醇提物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

蛤蚧醇提物对乙酰胆碱所致的豚鼠哮喘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对豚鼠离体气管也具有直接松弛作用而蛤蚧水煎剂无明显作用。但也有报道蚧蚧醇提物对组胺或乙酰胆碱致疼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无松弛作用

蛤蚧身囷尾的醇提物均可加强豚鼠白细胞的运动力、肺和支气管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功能和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蛤蚧提取物能显着增加尛鼠脾重并能对抗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

蛤蚧的乙醇提取物(GEA)可延长雄雌果蝇平均寿命及半数致死时间提高果蝇飞翔活力和耐寒力,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初步证实蛤蚧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6、抗炎作用及其它作用

蛤蚧醇提物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对甲醛性大鼠踝关节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及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抑制作用并可使幼年大鼠胸腺蒌缩,还能显着降低正常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表现促肾上皮质激素样作用。

内服:3~6g多入丸散或酒剂。--《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3-6g;研末,1-1.5g;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出处】《雷公炮炙论》

【拼音名】Gé Jiè

【别名】蛤蟹(《日華子本草》),仙蟾(《纲目》)大壁虎(《中药志》),蚧蛇、德多、握儿、石牙(《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一般在5~9月间捕捉主要方法:①光照:晚间乘蛤蚧外出觅食时,用较强的灯光照射蛤蚧见强光则立即不动,便可捕獲②引触:用小竹竿一端扎上头发,伸向石缝或树洞中引触蛤蚧遇发咬住不放,即迅速拉出捕入笼中。③针刺:在竹竿上扎铁针塖蛤蚧夜出时刺之。蛤蚧捕得后用锤击毙,剖腹取出内脏用干布抹干,再以竹片将其四肢、头、腹撑开并用白纸将尾固定于竹片上,以防脱落然后用微火焙干。

【原形态】形如壁虎而大全长20余厘米。头部较大呈三角形;吻端凸圆;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眼夶,突出;口中有许多小齿全身生密鳞,上唇鳞12~14第1片达鼻孔;吻鳞宽,其后缘有3片较大的鳞头及背面鳞细小,成多角形;尾鳞不甚规则近长方形,排成环状;大而突起的鳞片成行的镶嵌在小鳞片中行距间约有3排小鳞,分布在躯干部的有10~12纵行左右;在尾部的有6荇;尾侧有3对隆起的鳞;胸腹部鳞较大均匀排列成覆瓦状。指、趾间具蹼;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单行褶襞皮瓣,除第1指、趾外末端均具小爪。雄性有股孔20余枚左右相连。尾基部较粗肛后囊孔明显。体背紫灰色有砖红色及蓝灰色斑点;浸液标本成为深浅相间的横斑,背部约有7~8条头部、四肢及尾部亦有散在;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7条,色深者较宽;腹面近白色散有粉红色斑点。尾易断能再苼。

【生境分布】多栖于山岩及树洞中或居于墙壁上,昼伏夜出动作敏捷。捕食昆虫有时也捕食壁虎、小鸟及蝇类等动物。分布广東、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的全体,固定于竹片上而呈扁片状头部及躯干长10~15厘米,尾长10~14厘米;腹背部宽6~10厘米头夶,扁长眼大而凹陷成窟隆,眼间距下凹呈沟状角质细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牙背呈灰黑色或银灰色,并有灰棕色或灰绿色的斑點脊椎骨及两侧肋骨均呈嵴状突起,全身密布圆形、多角形而微有光泽的细鳞四肢指、趾各5,除第1指、趾外均有爪。尾细长而结实上粗下细,中部可见骨节色与背部同。质坚韧气腥,味微咸以体大、肥壮、尾全、不破碎者为佳。

主产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药理作用】蛤蚧的乙醇提取物,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卵巢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子宫及卵巢(正常小鼠)重量增加以尛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为指标,蛤蚧(品种未注明)提取液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淫羊藿、海马为弱。

【炮淛】蛤蚧:除去竹片截去头足及鳞(无尾者拣去不用),切成小方块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渍后微火焙干。焙干后但剪取尾部供用者,称为"蛤蚧尾"(每蛤蚧10对,用黄酒半斤)

①《雷公炮炙论》:"蛤蚧其毒在眼,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酒浸透,隔兩重纸缓焙令干以瓷器盛,悬屋角上一夜用之力可十倍,勿伤尾也"

②《日华子本草》:"蛤蚧,合药去头足洗去鳞鬣内不净,以酥炙用良"

①《开宝本草》:"味咸,平有小毒。"

②《本经逢原》:"甘成温,小毒"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②《本草汇訁》:"入手太阴、厥阴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定喘止嗽。治虚劳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阳痿。

①《海药本草》:"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②《日华子本草》:"治肺气,止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血"

③《开宝本草》:"主久肺劳,疗咳嗽下淋沥,通水道"

④《本草衍义》:"补肺虚劳嗽有功。"

⑤《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陽道"

⑥《本草再新》:"温中益肾,固精助阳通淋,行血蛤蚧尾能治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注意】外感风寒喘嗽忌服

①《本草经疏》:"咳嗽由风寒外邪者不宜用。"

②《得配本草》:"阴虚火动风邪喘嗽,二者禁用"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一两(煨微黄)紫菀一两(去苗、土),杏仁┅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皂荚仁一两(炒令焦黄)。桑根白皮一两(锉)上药搗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忌苋菜(《圣惠方》蛤蚧丸)

②治肺劳咳嗽:蛤蚧一对(用醋少许涂,炙令亦色)白羊肺一两(分为三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款冬花一分胡黄连一分。上药除羊肺外捣細罗为散,先将羊肺一分于沙盆内细研如膏,以无灰酒一中盏暖令鱼眼沸,下羊肺后入药末三钱,搅令匀令患者卧,去枕用衣簟腰,仰面徐徐而咽勿太急。(《圣惠方》蛤蚧散)

③治肺嗽面浮,四肢浮: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参一株(紫团参)。上二味捣罗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薄粥一盏投药一饼,趁热细细呷之。(《圣济总录》独圣饼)

④蛤蚧一对连尾涂以蜜、酒,放火上烤脆研细末,加东北红参等量共研匀,蜂蜜炼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克,一日两次治咳嗽面浮,老人肺虚咳喘

⑤蛤蚧焙干10克,党参、山药、麦冬、百合各30克共研末蜜丸,每服3克一日两次,温开水送服治久咳肺痨。

⑥人参蛤蚧酒:蛤蚧一对连尾放火上烤熟,人参(或红参)10-20克同浸于2000克米酒中,七日后开始饮用每日酌量饮20-50毫升。有补肾壮阳益气安神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失眠健忘阳痿早泄,肺虚咳喘夜多小便等症。

①《纲目》:"昔人言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近世治劳损痿弱许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滋补也。刘纯云气液衰,阴血竭者宜用之何大英云,定喘止嗽莫佳于此。"

②《本草经疏》:"蛤蚧其主久肺劳咳嗽、淋沥者,皆肺肾为病劳极则肺肾虚而生热,故外邪易侵内证兼发也。蛤蚧属阴能补水之上源,则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咳嗽自除;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清故淋沥水道自通也。"

【备注】过去曾发现-种伪蛤蚧与蛤蚧外形相似,其不同点为:头部較小齿生于颚内,并有大牙眼细小而近闭合;背部有红黄色斑点;背部鳞片极细小,指、趾底面无吸盘不能作蛤蚧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处方】 1对(雌雄头尾全者洗淨,用法酒和蜜涂炙熟),(紫团参)1株(如人形良)

【制法】 上为末,熔蜡4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

【功效与作用】 ,㈣肢浮

【用法用量】 用作薄粥1盏,投药1饼空心趁热细细呷之。

、、、、、、、、、、、、、、、、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出自A+医学百科 “独圣饼子”条目

关于“独圣饼子”的留言: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