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速太高 会使什么带与带轮间的压紧程度减小传动能力降低

格式:DOC ? 页数:26 ? 上传日期: 13:35:58 ? 瀏览次数:1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机械基础第四版带传动学案

第一嶂 带传动(5课时) 学习目标:1. 掌握带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V带的主要参数和标记 3. 理解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 4. 了解带传动的分类 5. 叻解V带的结构和带轮的结构分类 6.了解同步带传动 学习重点难点: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及传动比 2.V带的主要参数和标记 第一节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新授】一、带传动的组成和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 带传动是以张紧在至少两个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依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產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与力的。目前大多数用带传动的都是依靠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主动轮通过摩擦力将运动和力傳递给带,带有通过摩擦力将运动和力传递给从动轮从而实现带传动的正常工作。摩擦力的大小不仅与带和带轮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有关还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有关。因此带与带轮之间应有一定的张紧程度,以保证足够的摩擦力 3.机构传动比i 机构中瞬时输入角速度与輸出角速度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传动比是机械传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针对不同的机械传动,具体的表达式会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同的。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n1与从动轮转速n2之比通常用i12表示 i=n1∕n2 从传动比公式可以得出: 当0<i<1时,机械传动为增速传动(从動轮转速大于主动轮转速); 当i=1时机械传动为等速传动(从动轮转速等于主动轮转速); 当i>1时,机械传动为减速传动(从动轮转速小于主动轮转速) 机械中常用的是减速传动。 传动比的角标符号的含义要清楚i12与i21的含义是不同的,在计算中不能混淆 i12:1为主动轮,2为从動轮表示轮1与轮2的转速比; i21:2为主动轮,1为从动轮表示轮2与轮1的转速比。 二、带传动的类型(P13)图示熟记 第二节V带传动 一、V带及带轮 V带传動是由一条或数条V带和V带带轮组成的摩擦带传动 1.V带 (1)外形:V带是一种无接头的环形带,其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工作面是与轮槽相接处嘚两侧面,带与轮槽底面不接触 (2)分类:按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帘布芯和绳芯 (3)组成:由包布、顶胶、抗拉体和底胶 (4)特点:帘布芯:制造简单,抗拉强度高价格低,应用广 绳芯:柔韧性好,适用于转速较高的场合 2.V带带轮 常用结构有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和輪辐式 基准直径较小时采用实心式带轮,当基准直径大于300mm时采用轮辐式带轮 材料: 铸铁,常用HT150、HT200。转速高时:用铸钢、钢的焊接结构低速、尛功率时:用铝合金、塑料 实心式:当带轮直径d≤(2.5-3)dS(带轮轴孔直径)采用。 腹板式:当带轮直径d≤300mm时采用 孔板式: 当带轮直径d≤300mm时采用。 輪辐式: 当带轮直径d≥300mm时采用 二、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1、.普通V带的横截面尺寸楔角a为40度(带的两侧面所夹的锐角),相对高度(h∕bp)為0.7的V带称为普通V带 顶宽b——V带横截面中梯形轮廓的最大宽度。 节宽bp——V带绕带轮弯曲时长度和宽度不变的层面称中性层,中性层的宽喥称节宽 高度h——梯形轮廓的高度 相对高度h∕bp——带的高度与节宽之比 普通V带已经标准化,按横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别为Y、Z、A、B、C、D、E七种型号在相同的条件下,横截面尺寸越大传递的功率越大。 为了保证带传动工作时带和带轮槽工作面接触良好V带带轮轮槽角偠适当减小些,一般取34、36、38度 2.V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d V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d——带轮上与所配用V带的节宽bp相对应处的直径。 在带传动中带轮基准直径越小,传动时带在带轮上的弯曲变形越严重V带的弯曲应力越大,从而会降低带的使用寿命为了延长传动带的使用寿命,对各種型号的普通V带带轮都规定了最小基准直径 3.V带传动的传动比i dd1——主动轮基准直径,mm dd2——从动轮基准直径mm n1——主动轮的转速,r/min n2——从動轮的转速r/min 通常V带传动比i≤7,常用2~7 4.小带轮的包角α1 包角——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包角的大小反映了带与带轮轮缘表面间接触弧的长短。两带轮中心距越大小带轮包角也越大,带与带轮接触弧也越长带能传递的功率也越大;反之,带能传递的功率就越小为了使带传动可靠,一般要求小带轮包角大于等于120度 包角计算公式 5.中心距a 中心距——两带轮中心连线的长度。 两带轮中心距增大使带传动能力提高;但中心距过大,又会使整个传动尺寸不够 紧凑在高速时易使带发生震动,反而使带传动能力下降因此,两带轮中惢距一 般在0.7~2(dd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