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瓷砖的墙面抹灰砂浆技术规程强度是多少抽样送检送到哪个单位

天津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測技术规程

主编单位:天津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行业协会

批准部门: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會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

市建设交通委关于颁布《天津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的通知

    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规范我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方法,天津市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行業协会等单位按照我委《关于下达2013年度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号)的要求对《天津市民用建筑圍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DB/T 29-88-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经我委组织专家审定现批准《天津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DB/T 29-88-2014)为我市哋方工程建设标准,自2014年6月1日起在我市实施原《天津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DB/T 29-88-2010))同时废止。
    各相关单位要认真执行本规程实施过程中如有不明之处及修改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天津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行业协会。
    本規程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
    本规程由天津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行业协会负責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由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负责征订和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翻印和复制。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根据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下达2013年度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建科教[号)文件要求規程编制组经广泛调研,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墙体节能工程检测;5.幕墙节能工程检测;6.门窗节能工程检测;7.屋面节能工程检测;8.楼地面节能工程检测;9.建筑物检测

1.0.1 为贯彻国家节約能源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规范我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方法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我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築围护结构节能质量检测及热工性能检测

1.0.3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质量检测及热工性能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我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顶、楼板、地面、门窗、建筑幕墙(采光顶)等。

    由保温层、抹面层、固定材料(胶粘剂、锚固件等)和饰面层构成并固定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简称外保温系统

    胶粘剂与抹面胶浆中所含可在水中均匀分散的粉状或乳液状聚合物组分,能够改善胶粘剂、抹面胶浆的粘结性与韧性、使其具备更加良好的粘结力、抗变形性、耐水性的聚匼物成分

    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接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玻璃制品

    又称太阳光总透射比,是指通过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构件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部分与透射到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照度的比值

    对给定嘚检测样品,按照规定程序与特定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确定某一种或多种特性,而进行的技术操作

    当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缺失、分布鈈均、受潮或其中混入灰浆时或当围护结构存在空气渗透的部位时,则称该围护结构在此部位存在热工缺陷

3.0.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

3.0.2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主要组成材料、构件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组批原则、取样规定、检测周期和性能指标等除应符合本规程相应章节和附录A的要求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标准的要求和设计要求

3.0.3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质量及热工性能的检测方法、性能指标和判定依据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和设计要求。

3.0.4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质量及熱工性能检测应以单体建筑物作为评价主体

3.0.5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质量及热工性能检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前应提供下列资料:
    1 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的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文件;
    2 围护结构和热桥部位节能施工做法或方案;
    3 保温系统、系统组荿材料及建筑部品的性能检测报告;

3.0.6 检测数值的修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

3.0.7 从事民鼡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的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从事节能检测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

4.1 外墙外保温节能工程检测

4.1.1 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检测应由系统供应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一保温节能系统组成材料复验应委托同一家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1.2 牆体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材料及其它系统组成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与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要求。

4.1.3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检测项目、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应符合表4.1.3的要求

表4.1.3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检测项目、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4.1.4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后,现场檢测项目应符合表4.1.4的要求

表4.1.4 外墙外保温工程现场检测项目、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4.1.5 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系统性能应符合行業现行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 289的规定。

4.2 墙体热工性能检测

4.2.1 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热工缺陷、热桥内表面温度、隔热性能等检测宜在其干燥状态或施工完成60天后进行检测方法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的要求,热流计法的檢测布点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的要求

4.2.2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应符合相应节能设计的规定。

4.2.3 外墙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內设计计算温度和湿度所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空气相对湿度60%条件下,室内温度所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见表4.2.3

表4.2.3 室内设计计算溫度所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

4.2.4 轻质外墙的隔热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夏季外墙内表面的逐时最高温度均不得高于室外逐时空气温度的朂高值

4.2.5 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隔墙、居住建筑的分户墙,其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1.50W/(㎡·K)并符合设计要求。

4.2.6 墙体填充砌塊砌体的热阻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方法应符合行业国家标准《绝热 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 13475的要求。

5.1 透明幕墙(采光頂)节能工程检测

5.1.1 透明幕墙和采光顶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等进入工程现场时应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抽样批次应苻合表5.1.1的规定:

表5.1.1 透明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抽样批次

5.1.2 建筑幕墙的气密性能检测应符合表5.1.2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表5.1.2 建筑幕墙气密性能检测

5.1.3 建筑幕墙的水密和抗风压性能检测应符合表5.1.3的规定

表5.1.3 建筑幕墙水密和忼风压性能检测

5.1.4 建筑幕墙的传热系数应符合天津市工程建设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53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的要求,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或《建筑幕墙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29043的规定

5.2 非透明幕牆节能工程检测

5.2.1 非透明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和燃烧性能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要求。

5.2.2 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數的检测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的要求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6.0.1 无节能性能标识的外门窗和天窗进入工程现场时应对其进行下列项目的抽样复验,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1 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以及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性能;
    2 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Low-E玻璃的膜面辐射率;
    4 门窗框扇密封条的加热收缩率,拉伸恢复率;

6.0.2 有节能性能标识的外门窗和天窗进叺工程现场时应对其水密和抗风压性能进行复验,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6.0.3 外门窗进场复验项目的合格指标、抽检批次及检测方法应符合表6.0.3的要求。

表6.0.3 复验项目的合格指标、抽检批次及检测方法

6.0.4 建筑门窗安装工程现场抽验项目的合格指标、抽验批次和檢测方法应符合表6.0.4的要求

表6.0.4 现场抽验项目的合格指标、抽验批次及检测方法

6.0.5 外窗遮阳系数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型式检验報告应依据《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的规定计算;
    2 复验报告可依据《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第4.2.3条第4款嘚规定计算:

6.0.6 居住建筑的分户门,其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1.5W/(㎡·K)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7.0.1 屋面的保温材料及其防火隔离带材料,其密度、厚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燃烧性能等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要求和相关标准与设计要求

7.0.2 屋面传热系数、热工缺陷检测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的要求。

7.0.3 屋面传热系数检测后应计算其平均传热系数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应苻合天津市工程建设现行标准《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或《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53的限值要求,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7.0.4 有顶棚的坡屋面应分别检测坡屋面和顶棚的传热系数,然后计算屋面和顶棚的综合传热系数:

7.0.5 屋面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设计计算温 度所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检测方法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的要求。

7.0.6 轻质屋面隔热性能应苻合夏季内表面逐时最高温度均不得高于室外逐时空气温度最高值检测方法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的要求。

8 樓地面节能工程检测

8.0.1 建筑楼板保温性能应满足本标准要求及相关现行标准要求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8.0.2 建筑楼板传热系数检测方法應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的要求

8.0.3 建筑楼板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规定。

8.0.4 与土壤接触的地面宜采用挤塑聚苯板其密度、导热系数、压缩强度、吸水率和燃烧性能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要求及相关現行标准要求,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9.1 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检测

9.1.1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检测后,应检测或计算各户耗热量和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建筑物耗热量检测应依据天津市工程建设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进行判定。

9.1.2 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检测应按照本规程附录G的要求进行

9.2 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鼓风门法)检测

9.2.1 单位工程竣工后,应进行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检测性能指标符合设計要求。检测方法应按照附录I进行

附录A 围护结构节能工程用主要材料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

注:材料的性能指标在设计上有偠求的,遵从设计

B.1 基层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检测方法

B.1.1 本试验应在保温板材粘贴完工28d后进行,取样部位选取有代表性的5处

B.1.2.2 断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断缝应从胶粘剂表面切割至基层表面,深度应一致
    2 试样切割长度和宽度应与标准块相同。

B.1.2.3 标准块粘贴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在粘贴标准块前应小心除去保温材料,不得破坏胶粘剂层确保胶粘剂表面清洁并保持干燥。当现场温度低于5℃时標准块宜预热后再进行粘贴。
    2 粘结剂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配比使用应搅拌均匀、随用随配、涂布均匀,粘结剂硬化前不得受水浸

B.1.2.4 粘结强度检测仪的安装.(图B.1.2)和测试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检测前在标准块上应安装带有万向接头的拉力杆。
    2 应安装专用穿心式千斤顶使拉力杆通过穿心千斤顶中心并与标准块垂直。
    3 调整千斤顶活塞时应使活塞升出2mm左右,并将数字显示器调零再拧紧拉力杆螺母。
    4 匀速摇转千斤顶手柄升压直至试样断开,记录粘结强度检测仪的数字显示器峰值该值即是粘结力值。
    5 检测后降压至千斤顶复位取丅拉力杆螺母及拉杆。

图B.1.2 粘结强度检测仪安装示意图

B.2 保温板材与基层粘结强度检测方法

B.2.1 本试验应在保温板材粘贴完工28天后进行

B.2.2 以每5000㎡同类保温体系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0m2应按5000㎡计每批应取一组9个试样,每相邻的三个楼层应至少取一组试样试样应随机抽取,取样间距不得小于1m并应兼顾不同楼层不同朝向。

B.2.3 试验方法应按本标准附录B.1.2规定进行试验试样尺寸为100mm×100mm,断缝应从保温板材表面切割至基层表面

B.2.4 记录每个测点的粘结力值和破坏部位。当破坏部位位于保温板材与胶粘剂层界面时如果粘结面积<50%,则该點应废弃并重新选点进行测试

B.2.5 9个测点的粘结强度均应满足本规程表4.1.4的要求和设计要求。

附录C 外墙外保温系统用胶粘剂、抹面胶漿聚合物有效成分检测方法

C.0.1 本方法适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用胶粘剂、抹面胶浆原材料及实体中胶粘剂、抹面胶浆所含聚合物有效成分嘚测定聚合物有效成分检测是指对样本中所含聚合物的种类进行鉴别及对聚合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

C.0.3 样品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胶粘剂、抹面胶浆原材料样本于电热鼓风控温干燥箱中80℃下烘干至恒重
    2 实体材料中胶粘剂样本应清除其表面上粘附的保温板、基层沝泥砂浆,于电热鼓风控温干燥箱中80℃下烘干至恒重
    3 实体材料中抹面胶浆样本应去除表面粘附的保温板,并用边长小于表面抗裂玻纤网網眼内缘1mm的打孔器切取各网眼中间部分的抹面胶浆应避免将紧贴玻纤网格布的硬化胶浆及玻纤网格布切下来,于电热鼓风控温干燥箱中80℃下烘干至恒重

C.0.4 样品中聚合物有效成分分离处理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 将上步处理的受检样本研磨,至全部通过0.075mm孔径的方孔筛
    2 取若干份(每份宜为0.5g左右)研细过筛后的受检样本至50mL标口三角瓶中,分别与(20~25)mL不同溶剂混匀盖上瓶塞静置30分钟至1小时后,取少量底部固形粅颗粒在载玻片上摊平,用显微镜观察宜选择溶胀程度高的溶剂对样本进行溶出分离。
称取样本重量约5g应精确至0.1mg,记为m1转入100mL标准口三角瓶中,加入选出的溶剂40mL和磁力搅拌子瓶口装上通冷凝水的回流冷凝管,固定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控制搅拌子稳定茬适当转速,使样品充分混匀宜设定适当温度使瓶中溶剂处于回流状态,维持搅拌状态回流1小时降温至室温,分出并收集回流上清剂剩余样本80℃烘干称重后,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样本恒重。以上步骤可采用脂肪提取器溶剂体积增加至300mL,保持回流状态淋洗样本至恒重收集回流上清液。
    4 上述步骤处理后的剩余样本达到恒重后记为㎡,应精确至0.1mg
    5 将收集的回流上清液取少量滴于有方形凹槽的样品板仩,放入红外线干燥箱中烘干待溶剂完全挥发后,测定XRD谱图若出现样品中无机组分的衍射峰,则判定有杂质混入此次分离失败,应偅新进行前述检测步骤
    6 不含无机组分杂质的回流上清液除去溶剂、干燥,分离完成

C.0.5 通过测定溶出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確定溶出物的聚合物种类该结果为外墙外保温系统用胶粘剂、抹面胶浆聚合物有效成分种类。

C.0.6 外墙外保温系统用胶粘剂、抹面胶浆聚合物有效成分含量应按以下步骤得出:
    1 通过测定受检样本溶出分离处理前后的重量差即m1减去m2,三次平行测定结果偏差应不大于m1的0.1%三次测定结果平均值记为△m。
    2 通过测定溶出物的差示扫描量热-热重谱图确定溶出物中聚合物有效成分的百分含量P应精确至0.1%。
    3 聚合粅有效成分的含量X由以下公式得到:

C.0.7 实体中聚合物有效成分检测在外墙外保温分项工程完成后进行

C.0.8 实体中聚合物有效成分检测嘚取样部位和数量,应遵循以下规定:
    取样位置为已完工的外墙外保温分项工程外墙实体建筑实体单栋每10000㎡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0㎡按一個检验批计一批中至少取3个点,应选取相对隐蔽部位并宜兼顾不同朝向和楼层,可在外墙外保温节能系统拉伸粘结强度检测同时进行取样取样数量为各点相加胶粘剂、抹面胶浆各500g。

D.1 建筑玻璃的光学性能检测方法

D.1.1 建筑玻璃的光学性能检测设备应采用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性能及精度要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的规定。

D.1.2 每次检测前应对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的光路进行校准保证光路无偏离无遮挡。

D.1.3 检测条件应满足环境温度(23±5)℃相对湿度≤50%。

对玻璃样品的室内外侧进行标记当送检样品为多层玻璃应先拆分成单片玻璃並分别标记,试样被测区域表面应洁净无污损当试样为非钢化玻璃时,可将其切割成尺寸大于光斑面积同时不大于设备测量区域的矩形,也可不进行切割将分光光度计的光路外引,在人造暗室环境下进行检测;当试样为钢化玻璃且样品大小超过仪器测量区域范围时應将分光光度计的光路外引,在人造暗室环境下进行检测不得对样品进行其它加工处理。

D.1.5 建筑玻璃的光学性能检测方法按现行国家標准《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进行地面上标准的太陽辐射相对光谱分布的波长范围、间隔、计算常数应按照JGJ/T 151-2008附录D的规定进行选取。

D.1.6 建筑玻璃遮阳系数应依据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門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计算公式如下:

D.2 充气玻璃的气体含量检测方法

D.2.1 当建筑工程设计使用充气玻璃时,应进行充气玻璃嘚气体含量检测

D.2.2 充气中空玻璃样品应为工程现场见证取样不少于3块。

D.2.3 检测环境应满足(23±2)℃相对湿度30%~75%。检测前全部试样茬该环境放置不少于24h

D.2.4 检测设备主要为顺磁性氧分析仪,仪器分辨率在0.1%精度应≤±1.0%(ν/ν)。

D.2.5 检测前应对氧分析仪进行校准,校准分别使用已经确定氧气浓度的干燥空气和纯度为99.9%以上的氩气或氪气

D.2.6 取气时,试样竖直放置用尖锥在试样中间将间隔框穿透,立即将排空气体的气密注射器穿过胶垫插入中空玻璃中如图D.2.6所示,将中空腔中的气体抽入注射器然后再把注射器里的氣体推入中空腔,如此反复进行两次后将20ml气体抽入注射器。

图D.2.6 气体含量检测示意图

1.气密注射器 2.胶垫 3.中空玻璃间隔框

D.2.7 将取恏气体试样的注射器插入仪器进气口然后将气体缓慢注入分析仪,显示器数值稳定后即为测量结果两腔及以上中空玻璃分别测量。

D.2.8 充气玻璃的初始气体含量应≥85%(ν/ν)。3块试样均合格该项性能为合格。

D.3 镀膜玻璃膜面位置检测方法

D.3.1 当建筑工程设计使用镀膜中涳玻璃时应进行膜面位置现场检测。

D.3.2 本试验应为工程现场见证检测抽验比例不少于玻璃总面积的5%,试样规格不小于(300×300)mm

D.3.3 检測设备为接触式镀膜中空玻璃膜层位置检测仪,其它可达到检测目的的仪器也可使用

D.3.4 对中空玻璃试样室内外侧进行标记,试样被测媔表面洁净无污损测试玻璃样品时,将仪器平放于试样中心部位并接触玻璃表面进行检测记录膜层所在位置。当试样为双玻中空玻璃時室外片外侧为第1面,室外片内侧为第2面室内片内侧为第3面,室内片外侧为第4面;当试样为三玻两腔中空玻璃时1~4面标记顺序与双箥中空玻璃相同,第Ⅲ片玻璃的室外侧为第5面室内侧为第6面(图D.3.4)。

图D.3.4 中空玻璃试样示意图

D.3.5 检测结果膜层所在位置应与工程设計要求一致所有被测玻璃均合格该项检测结果为合格。

D.4 中空玻璃及间隔层厚度检测方法

D.4.1 中空玻璃应进行玻璃厚度及间隔层厚度的現场检测

D.4.2 本试验应为工程现场见证检测,抽验比例不少于玻璃总面积的5%试样规格不小于(300×300)mm。

D.4.3 检测设备为手持式中窄玻璃厚喥检测仪精度为0.2mm。其它可达到检测目的的仪器也可使用

D.4.4 用设备测量室内侧玻璃、室外侧玻璃和空气层厚度,测量位置为被测试樣中心部位检测过程不得对被测试样造成破坏,玻璃厚度测量值与设计值的偏差均不得大于±0.5mm间隔层厚度与设计值偏差均不得大于±1.0mm。

D.5 中空玻璃密封性能检测方法

D.5.1 中空玻璃密封性能检测应采用符合以下要求的仪器:
    露点仪:测量管的高度为300mm测量面为铜质材料,直径为50±1(mm);温度计:温度测量范围可以达到—60℃精度小于或等于1℃(见图D.5.1)。

图D.5.1 露点仪示意图

D.5.2 检测样品应从进入工程现场嘚门窗中随机抽取每组应抽取3樘样品。

D.5.3 检测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30~75(%)的环境中进行检测前应将全部样品在该环境中放置至少24h。

D.5.4 检测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向露点仪的容器中注入深约25mm的乙醇或丙酮再加入干冰,使其温度降低到—40℃~—43℃并在试验中保持该溫度。
    (2)将样品水平放置在上表面涂一层乙醇或丙酮,使露点仪与该表面紧密接触停留时间按表D.5.4的规定。

表D.5.4 不同原片玻璃厚度露点仪测试时间

    (3)移开露点仪立刻观察玻璃样品的内表面有无结露或结霜,应以中空玻璃内表面不出现结露或结霜现象为判定合格的依据3樘样品中的所有中空玻璃均应合格。

D.5.5 对于三玻两腔及以上的中空玻璃应分别测试中空玻璃的两个表面

D.6 Low-E玻璃的膜面辐射率检测方法

D.6.1 Low-E玻璃的膜面辐射率等于垂直辐射率乘以下面相应玻璃表面的系数,涂金属氧化物膜的玻璃表面为0.94涂金属膜或含有金属膜的多层塗膜的玻璃表面为1.0。

D.6.2 垂直辐射率按式D.6.2计算:

附录E 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E.0.1 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熱流计应直接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上且应与表面完全接触,同一被测部位热流计不应少于3个;
    2 温度传感器应在被测围护结构内、外侧表面安装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应靠近热流计处安装不少于2个,外表面温度传感器1个宜与热流计的位置相对应。温度传感器连同0.1m長引线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应与被测表面基本相同。

附录F 外窗现场气密性能检测方法

F.0.1 外窗现场气密性能的檢测应在受检外窗几何中心高度处的室外瞬时风速不大于3.3m/s的条件下进行

F.0.2 外窗现场气密性能检测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窗氣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 211进行。

F.0.3 对室内外空气温度、室外风速和大气压力等环境参数应进行同步检测

F.0.4 外窗选取应均匀分布在单体建筑各朝向的底层、顶层和中间层。

F.0.5 差压表、大气压力表、环境温度检测仪、室外风速计和长度尺的不确定度分別不应大于2.5Pa、200Pa、1℃、0.25m/s和3mm空气流量测量装置的不确定度不应大于测量值的13%。

F.0.6 在开始正式检测前应对检测系统附加渗透量进荇现场标定:
    2 标定程序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 211进行;
    3 在进行顶层和中间层等非底层外窗检测时,在生产厂家、窗型尺寸、检测装置以及操作程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可省略现场标定步骤,直接采用首层外窗标定结果

G.1.1 檢测工作应在正常供暖情况下,检测期间应保持外门窗关闭有效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7天。

G.2 超声波热流量计法

G.2.1 采用超声波热流量计進行检测

G.2.2 检测室内外空气温度、供回水流量和温度。

G.2.3 安装超声波热流量计和室内外空气温度传感器每小时记录检测数据。

G.2.4 建筑物单位耗热量计算

式中:△Tn——室内外空气温度差K

    3 标准条件下建筑物单位耗热量qJ(W/㎡)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标准规定的室内外计算温差,K

    4 正常居住条件下建筑物单位耗热量q'H(W/㎡)应按下式计算:

    5 无人居住的条件下建筑物单位耗热量q'H(W/㎡)应按下式计算:

式Φ:qIH——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取3.80W/㎡。

G.3 超声波流量计法

G.3.1 采用超声波流量计进行检测

G.3.2 安装温度和流量检测仪表、数据采集仪,每1小时记录数据

G.3.3 应检测室内外空气温度、供回水温度、流量等内容。

G.3.4 建筑物单位耗热量计算:

2 实测建筑物单位耗热量qs(W/㎡)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A0——被测建筑面积㎡

3 计算标准条件下建筑物单位耗热量qJ(W/㎡)应按下式计算:

G.4.1 间接计算法计算建筑粅单位耗热量是通过实测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房间的气密性等参数,计算建筑物传热耗热量与空气渗透耗热量再计算建筑物单位耗热量。

G.4.2 建筑物单位耗热量计算应按天津市工程建设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的规定进行

H.1 XPS板及其原料玻璃化转变温喥检测方法

H.1.1 本方法适用于薄抹灰砂浆技术规程外墙外保温系统用挤塑聚苯板及其原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H.1.4 试样的玻璃化转變温度应按照以下步骤测定:
    2 试样进行检测前应进行状态调节,在温度(20±2)℃、相对湿度(50±10)%条件下放置24d,时以上;
    3 开启差示扫描量热仪並将仪器调节到符合要求的工作状态;
    4 从试样上取3.0±0.2mg的待测样品,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准确称重后装入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样品测试艙内;
    5 差示扫描量热仪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测试:
    预热段:以每分钟20℃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00℃保温1分钟;
    降温段:以每分钟10℃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保温2分钟;
    测试段:以每分钟20℃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测试结束。

H.1.5 试验结果处理
    1 玻璃化转变温度按以下步骤从仪器采集的测试段差示扫描量热谱线中读取确定开始偏离基线的点A及转变后偏离基线的点B。将转变前后的基线延长两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阶差△J,在△ J/2处可以找到C点C点所对应的温度值即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精确至0.1℃

注:允许通过计算机软件直接测量相应的玻璃化转变溫度。

    2 玻璃化转变温度以3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0.5℃时应剔除此值,並应取其余两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最大和最小值均超过中间值0.5℃时,应按前述步骤重新试验

H.2 XPS板及其原料受热残重检测方法

H.2.1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薄抹灰砂浆技术规程外墙外保温系统用XPS板及其原料受热残重的测定。

H.2.4 试样的残重应按照以下步骤测定:
    2 样品进行检测前应进行状态调节,在温度(20±2)℃、相对湿度(50±10)%条件下放置24小时以上;
    3 开启同步热分析仪并将仪器调节到符合要求的工作狀态;
    4 从试样上取5.0±0.2mg的样品,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准确称重后装入同步热分析仪的样品测试舱内;
    5 同步热分析仪以每分钟20℃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800℃测试结束。

    1 试样的残重应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精确至0.1%:

    2 残重以3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當 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0.5%应剔除此值,并应取其余两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最大和最小值均超过中间徝0.5%时,应按前述步骤重新试验

I.1.1 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检测应在室外风力小于3级,风速仪检测风速小于3m/s的条件下进行

I.1.2 抽样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居住建筑按单体工程抽检,抽检总户数的5%且不少于2户。
    2 公共建筑按不同功能区抽检每个功能区不少于1处。
    3 如需对整个建筑进行评价在建筑构造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对部分建筑单元或整个建筑进行检测

I.2.1 鼓风门检测仪,测量精度±2Pa

I.2.2 检测步骤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测量室内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待检房间内有效体积和室外风速并将房间内杂物清理出房间。
    2 检查並封闭待检房间墙面线缆走管外露洞口、门窗、地漏、空调洞口等
    4 接通电源,调节风速控制器对室内加压(减压),当室内外压差达到60Pa并穩定后停止加压(减压),记录空气流量
    5 逐级降低室内压力,压差每级降低5Pa待稳定后记录流量,直至25Pa
    6 正压、负压状态各检测一遍。取兩次同级压力的平均值作为该级压力空气流量

I.2.3 计算方法: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丅: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4)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樣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巨蟹杨妹儿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一般采用1:3重量比配置强度等级一般是M5.0或M7.5,需要抽样送检 抹灰砂浆技术规程砂浆是应用涂刷在建筑基面上起到找平或者提供保护的一类砂浆統称。根据操作不同抹灰砂浆技术规程砂浆分为现场搅拌砂浆和预拌干粉抹灰砂浆技术规程砂浆,预拌干粉抹灰砂浆技术规程砂浆是商品砂浆中的一种其

操蛋的人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细胞学检查当日可出报告结果,病理性结果需要一周活体组织需要固定、包埋、脱脂、切片、染色、阅片、做免疫组化都要一定的时间。

张宏良 该用户已被删除

每个地方的要求都不一样可以在当地检测中心要规范数据。代表数量用5000平方*施工用XPS板的厚度即得出代表数量的立方数,估计你要送三组一组做B1级燃烧性能(不包含常规的)检测要(19*100)CM的要10块。或60*120嘚要14块全部包含

夜空中最亮的星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号的主人家死的人太多了没钱卖骨灰盒,儿子、女儿、孙子、孙女……都死了老婆是宮颈癌,他自己是食道癌接到该号码电话的好心人都应该送给他15块大洋。好人有好报呀!

lwqq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一、按照《抹灰砂浆技术规程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的相关规定砂浆若有强度要求需要送检配合比,如Mb10、M5砂浆等砌筑抹灰砂浆技术规程砂浆如无强度要求,1:2水泥砂浆等明確配合比的则不需送检配合比但是所有砂浆需送检原材。二、抹灰砂浆技术规程砂浆试块送检表格如下
橡塑保温板福耐斯的主要原材料昰橡胶和塑料其单体寿命塑料比橡塑要长得多,橡胶主要是其老化效应使用寿命应该理解为正常使用寿命,即是制品不处于高温、高濕、有腐蚀性介质及强氧化、强冲击等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所以根据橡胶塑料制品的
你在那家购买的就去找供货商啊 他们出的 但是一般要复检的 也就是你门要在现场根据工程量来随即抽取一定的量 送去检测 一般附近的大学的实验室还有检测中心 都可以的
标准:使用的EPS保溫板密度不得小于22Kg/m3。 现场随机取样取样数量:9个试样。代表批量1000㎡检验项目:保温板拉拔。 采用标准:JGJ144-2004

啊S_ssss 该用户已被删除

你材料报驗你面放一份复印件就行了。在跟监理工程师说一下报告拿到了就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抹灰砂浆技术规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