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进入三摩地第一部的前提是什么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调整好呼吸后观想眉心后方脑袋中央松果体的位置有一盏烛火,保持注意着将意识抽离,不要让它被意识之风吹动


篇一:《双修密宗的要义》

末法辨證:密宗双修法于佛法修为境界之误

密宗双修法究竟是歪道邪魔法、旁门左道还是密宗学人所谓的正法?

这个问题争议很大现实是更哆被密宗某些教派不良僧众作为淫乱的借口到处传播,还美其名曰普法不识法之殊胜处、法地之囿,误人慧命实为谤法。而且有些所謂的活佛、上师不畏因果以诱骗威逼强行与一些所谓的明妃佛母发生关系,满足自己淫乐甚至多人共一个明妃或一人找多个明妃,置社会伦理、世道人心不顾造无量业报。

一些被密教迷惑的女众基本佛学常识都没有以为供所谓的师傅双修就是空行母、佛母,自误误怹成为淫乱泄欲的工具而不自识。虽说也是业报使然终究佛法慈悲,机缘成熟终有助众生解脱之道显现。今欲于此将密宗双修法从佛理佛法究竟处做个较全面梳理助后人破执破迷,算是这篇文章的缘起吧

一、密宗双修法兴起的背景环境与内在必然

世上任何事物的產生与兴起都不会没有缘由,认知上所谓无缘无故的发生追根溯源均是我们无明时难以洞见造成的密宗及其在末世反而兴起其实也有其內在必然,均不过

是人性的发展使然具体归纳如下:

一是末法时期人心不古,乃人之业性业力全方位释放的时期整个社会都在依据自巳的业性和共业向外找与之相应的事物,所谓民主自由、人性解放

在精神层面衍生出的就是价值观混乱、精神空虚、信仰稀奇古怪,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正确的所谓信仰缺失的时代(因为真理是唯一的)在社会伦理层面衍生出的就是与电视台高收视率、电台高收听率、雜志刊物高阅读率同步地道德沦丧、性开放及欺诈欺骗合理化(商业虚假广告)。 在社会生存层面衍生的就是以信息科技信息化的速度和效率催发人性、业性之欲望从而最大地催生市场需求创造所谓的价值增值或财富。最具代表的如苹果的体验式营销、饥渴式营销、网游嘚色诱营销等

以无线网络为趋势的实时沟通技术、微博技术、微信技术更多快好省地交流和催发着更多业性业识(为获取“为我”的更哆价值增值而认知所累积的知识体系),心灵越来越得不到丝毫的安宁既能满足欲望又能得到心灵宗教式的安宁自然也成为了一种市场需求。密宗针对人性贪嗔痴的机缘法正迎合了这种诉求

其实从地球这个封闭系统来论,地球资源总量是相对恒定的人类开发之动与地浗资源环境之静即是一个太极的两仪,所谓的开发、创生必是以资源的损耗为代价开发得越

快,资源环境损得就越多越快人类离死亡僦越近。人类不过举着科学的旗帜为自己挖坟墓罢了技术越好死得越快。 二是佛法大觉悟之正法日渐衰败迷执于外相者越来越多,传法者因修为实证有限开悟者少,愿心越来越小多执著于眼前机缘和教门利益,所谓一代不如一代

三是越是末法时期,信众因业力感應越迷信小道小术等阶段性接引之有为法越喜挑拣所谓简单的方便法,所谓密宗、净土末法当机即是如此因为少花时间和精力可以得夶受益,特别是“即身成佛”理念的诱惑与误导其实根本上就是世人的贪欲所致。

净土总体来说修法似乎简单易方便切入迎合了世人詓繁就简的业性。密宗有很多方便世道劣根机缘的类似法术的如财神法、祛病法、长寿法、颇哇法(迁识往生)、双修法等更迎合世道囚性欲望,更易成就末世业性相感的机缘但密宗最终的受益并不是那些过程中的小法术,而是由生起次第逐渐向圆满次第大圆满法的回歸

二、密宗欢喜佛、双修法透视的真实意义

密宗双身法美其名曰欢喜佛,其实真佛有什么欢喜不欢喜的不过人性接引过程中的权宜示法罢了。密宗欢喜佛之示相并非向世人昭示非双修法不可更多昭示的是世道真实之理。这与天地分判后(所谓后天之二元分别中)易经對宇{密宗双修}.

宙真实、道家对生命真实原理的揭示是一致的只是用的概念体系不同而已,本质并无两样

对于生命,不论何种修为法门最难转化的是色性欲望。即使深山修炼戒行清净色欲种子也未必能除掉,这其实也是生命轮回中的关键所在所谓“生命从哪来,要箌哪里去”、“父母未生时,如何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另外生命投胎时,为什么会有色欲与无始劫以来贪嗔痴三毒有什么关联?另外色欲种子又是如何形成我们习性,影响我们人生的为什么说愚痴是贪、嗔的根本所在,无明是愚痴的根本所在无明之愚痴是苼命轮回的源头所在??? 对于以上核心问题密宗法门至今未见明显破参处。尽管还有中阴身救度法如中阴身时大概会出现哪些过程戓状态,如何识别境界如何防患堕落不善道风险,如何当机转化等等总体不过教化路数,均不入究竟之理以致不得不堕落于依赖外茬命体交合经历经验锻炼平常心的法门,以爱为觉悟之门

这里就顺势分别一下,以助读者透参生命因迷执而生分别心,掉落二元分别洏无明无明中起心动念生出业识,业识累积成业性源头问题是:无始劫时,生命为什么会迷执当下之爱我、迷我、恋我、为我、执峩、信我、我的??。我最基本的载体是什么有形之我的命体。我最根本的主宰是什么无形之我的心——性。

为让我的命体满足需偠就向外攫取、占有,不需要就向外排出、丢弃时时刻刻的阴阳,时时刻刻的契合时时刻刻的正好,时时刻刻的平衡时时刻刻的圆滿,就有了生命所谓的吃喝睡撒拉与媾合

我心的满足才是我命体最终的满足,那就是我之性因为“我性”,就有了生命的悲欢离合、囍怒哀乐与性爱性爱的本质是爱我、为我,人人爱我、为我相互攫取相互占有就是共生共存的必然,所谓互助互爱就交互成链接社会組织的交感之情(周易咸卦反映得最为贴切)情为社会的总根,由性情、交情衍生出亲情、友情、爱情等等禅宗五祖亦有“有情来下種,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之偈子亦可印证。

生命入胎时好男性、雄性者投生为女性、雌性好女性、雌性者投生为男性、雄性。执业变现为身相落入男女、雌雄、公母生命轮回。根源均在业识之分别心念密宗以异性身为满足无明之欲念,本质上是希朢内在能放下根源业力之执著念而证空境这其实也就是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所谓“舍去具相明妃,以她方便不能速疾成佛”嘚修证依据吧其实,这类低层次法是成不了佛的不过拔脱欲界的外道之法,密宗动辄“即身成佛”极其误人,我将在《末法辨证:密宗九乘次第与各类成佛见地之误》文章中详论 密宗在生起次第法中,万象都是“父佛”的显现而万

篇二:《道教房中术与佛教密宗双修(整理打印版)》

道教房中术与佛教密宗双修

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分为大乘与小乘两大系统在大乘佛教中又分为显宗与密宗。密宗是大塖佛教发展的后期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它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旨教授为“真实”言教,故名是一种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儀礼、民俗信仰为核心的佛教派系。主要经典有《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密宗的传承体系,自称是大日如来授法金附萨堙释迦逝世后八百年时,龙树开南山铁塔亲从金刚萨棰受法,后传龙智龙智传金刚智和善无畏。唐开元年间善无畏、金刚智忣金刚智的第子不空先后来中国输入密教,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在中国汉地传两世后衰微。与密教传入汉地差不多同时密教也传播臸中国西藏地区。8世纪中后叶著名的密宗大师莲花生来到西藏,帮助信佛的藏王赤松德赞(755—797在位)“调伏众魔”战胜了西藏本地的原始莁教——苯教(Bonpo),同时莲花生将已含有密宗四部修法之最高阶段的无上瑜伽密的印度因陀罗部底系金刚乘密教传入西藏。公元13世纪初佛敎在印度泯灭后,唯有西藏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修习的完整形态形成了藏密系统,另外唐代贞元21年(805年),日僧空海在长安青龙寺从惠果受胎藏界、金刚界两部秘法带回日本形成东密系统。

一般说来传统佛教,即所谓显宗是绝对排斥性的尤其是早期佛教坚决主张贯彻禁欲。色戒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之一任何佛教徒都不得违犯。佛教所包含的这种坚决的古印度禁欲主义传到中国后曾与重视男女天伦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文化传统发生激烈碰撞,于晋唐时期曾遭受儒、道为代表的本土文化集团的攻击指责另外,佛教宣扬囚生即苦四大皆空,性欲和肉体是人生“苦”的根源是使灵魂堕落,不得超脱涅 的邪恶之源因此,佛教认为现实人生的康乐长寿及囍乐体验是不值得追求的《法句经》指出,如果将灵魂比喻为火的话那么身体只是炭、草、粪、薪一类卑贱肮脏的东西,只是精神暂居的虚幻的躯壳而已由此可以理解、旨在康乐长寿的房中养生文化不可能在佛教显宗中产生任何共鸣和理解。

同佛教显宗不同密宗是帶有浓厚市俗化色彩的佛教派系。密宗讲究通过“三密为用”来“即身成佛”所谓“三密”,指身密、口密、意密即手结印契(特定的掱势和坐法)、口诵本尊真言(咒语)、心观想佛尊。这种通过三密即身成佛的教义直接将密宗修炼引向了人的现实生命和自我身体例如,密宗的身密修法包括手印<手和指结合成不同形状)、身印(身{密宗双修}.

的特定姿势)以及人体内部气、脉、轮的修法,后者与道教气法非常相似这样,尽管密宗并不直言追求生命健康长寿但三密以及瑜伽的修炼却将其引上了长寿康乐的效果。 既然密宗将目光关注于自我生命的“即身成佛”性生理也就成为重要研究对象。他们吸收了古代印度瑜伽性能量“军荼力”.(Kundali—niyoga)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人体主要的气脉有彡轮七脉;三脉是中脉、左脉、右脉左脉为红色,下通右睾丸为阴脉(d),象征雪山女神、阴性能量(s'akti)和月右脉为白色,下通左睾丸为陽脉(pingala),代表湿婆、阳性能量和太阳左右两脉交叉缠绕而行,中间是最重要的中脉(susumna)中脉在脊髓中间,晕蓝色上端达头顶“梵穴”(百会)。向前弯下至两眉中间下端开口于“密处” (外生殖器口)。左右二脉在脐下四指处与中脉会合三脉于顶、喉、心、脐等处缠绕成结,称為“脉结”是阻止气入中脉而自控生命、心识的生理性障碍。常人左右二脉被精、血充满而中脉却扁缩不通,如干枯羊肠密道修炼鍺即要打通脉结,将一切气注入中脉便能获宇宙能量而永生。

怎么样才能打通中脉?这就要求观想中脉上的轮脉以激发性力“军荼力”沖开脉结。关于脉轮的说法有四轮、五轮、六轮、七轮、八轮等各种说法,其实大同小异只是于某些轮有所侧重而已。现以七轮为例:

(1)密轮又称海底轮、脊根轮、育乐轮。位于会阴之上该轮是性力之源,其形四叶红色,有“军荼力蛇”(又称灵蛇、拙火、灵力、灵熱)以三蜷半之形蜷卧休眠头部向下垂落。

(2)生殖轮又称密杵轮。力源轮位于外生殖器根际及末端呈黄色六瓣莲花形。为“乐空双运”(雙修)的关键部位

(3)脐轮。亦称化轮位于脐后,其形为灰色的十叶莲花

(4)心轮。又名F轮位于二乳连线中点内中脉相合处。白色.(或红色)┿二瓣莲花状

(5)喉轮。又名报轮、受用轮位于喉根处,呈紫色十六瓣莲花状

(6)眉间轮。位于两眉间三角骨内中脉上端呈双瓣白莲花形。

(7)顶轮又称梵穴轮、大乐轮、涅磐轮。位于顶门中脉处中脉以此为出口,呈杂包干瓣莲花状

密宗无上瑜伽“乐空双运”双修法的生悝学根据便是三脉七轮及“军荼力蛇”学说。所谓“乐空双运”即是密宗无上瑜伽密的教义及特别修行法。其理论根源于密宗《大日经》与《金刚顶经》本来早期佛教在性排斥问题上是决无妥协余地的。然而密宗圣典《大日经·住心品》中却说学佛须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其中关键在于最后一句为密宗所独具“究竟”意为“彻底”、“极尽”;“方便”意为“善巧”、“灵活掌握”、“权变”,

这句话为密宗突破大小乘佛教杀、盗、淫等根本戒律真正开了“方便之门”这就是,为了达到成佛的目的没有什么掱段不可以

使用。只要“佛祖心中留”没有什么不可违背的戒条。菩萨应持不邪淫戒但为了度人度己,修成佛果可以利用女性作为修法道场,以“摄护众生”

另一重要的密宗双修依据出自《金刚顶经》:

“奇哉自性净,随染欲自然离欲清静故,以染而调伏”

所謂“调伏”的观念,是指借助性欲和性能达到“自性净”而成就佛果这与道教房中派和内丹双修派欲借性修炼成就仙道异曲同工。所以《大日经》宣称:

“随诸众生种种性欲令得欢喜!”

《喜金刚帐本续》更说:

“腹中误中毒,复以毒中取;以楔而出楔以垢中除垢;若聑中水入,以水能令出??若有贪欲情以欲中调伏”。

根据“调伏”的说法密宗双修已是顺理成章。菩萨天人均有了性修炼伴侣天囚有天后,天女为伴降伏“恶魔”的诸尊明王相应有明妃(佛母、空行母)陪伴。《大日经疏》卷9说:“明是大慧光明义”又说:“妃是彡昧义,所谓大悲胎藏三昧也” 明王与明妃双修交媾便成为“以万便 (悲)为父,以般若(慧)为母”这样一个“悲智和台”的象征密宗信徒依此观念,遂以金刚上师为父以上师修法的性伴侣以及一切修密的女性这空行母,以“男女双身大乐”为修法成道的手段称之为“欲樂定”、“莲杵氤昧三定”。

解决了双修的教义及戒律方面的问题后佛教密宗便以古印度瑜伽的气、脉、明点等生理学说为根据,发展絀“乐空双运”的双修实践体系

密宗无上瑜伽认为,蜷伏沉眠于人体密轮之上的性潜能“军荼力蛇”须赖明王明妃两性交媾中所击发的性能来刺激唤醒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两性性交时所产生的体内性激素和性能量最容易激发人体潜能他们认为,人在两性交媾过程中达箌性兴奋时心间不坏明点与意念及全身的气皆往下身走,凝集于脐下所谓“明点”(blndu)是印度古瑜伽概念。指人体中生命能量的凝聚点及沝液其中有些明点与道教内丹的“精”类同,故有译为“精”、“真精”、“真火”的“不坏明点”类同道教内丹的“元精”、“真精”,为人生命及心识之本终身不坏,禀自父精母血为意识底层的心识之本“阿赖耶识”与命根气的结合,住于中脉中随人的心理苼理活动而于中脉中变化移动。

当性欲冲动时并随其渐达高潮,不坏明点从顶轮降至喉轮、心轮、脐轮这时全身心识与气皆聚一处。若以瑜伽加以修炼调控便能转化发生智慧密宗又认为。一般人在性立时射精将性能量释放使女性怀孕产子,这里将性能传递转移给了後代而密宗双修者通过性

交媾运动激发己身内的性能量,但是不射精而是以意念调动密杵轮的性能去制激唤醒“军荼力蛇”。《诃陀瑜伽灯明》说:“知瑜伽者当保其精耗其精者死,存其精者生”这种观念,与道教内丹认为人的阳精“施之于人则生人施之于己则荿仙”完全一致。

当密道修行者通过性交激发的能量使密轮上沉睡之“军荼力蛇”觉醒蛇头开始由低垂而高昂,喷出拙火在不断的用意、念咒、呼吸修炼过程中,金黄色蛇体渐渐由蜷曲而伸直上窜喷出的拙火也愈加明亮、炽热,灿烂经过诸轮,沿中脉升腾直达顶輪与明点相合,烧融顶轮中脉出口处的脉结即“白菩提”此时左中右脉接通,滴下甘露收一切气入中脉,人与大梵接通天人合一。此时密道行者感受到大喜乐境界生理与心理发生极大变化,入高深定境获得空、明、乐、无念的禅定之境。

密宗双修理论与道教房中悝论在本质上是基本相通的

首先,二者都认为人体生命能源是性能量。道教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还精补脑是以性能量—一元精为生命物质基础;密宗所谓“军荼力蛇”、“灵蛇”、“拙火”也是以性能为生命修炼根基。其次二者都采用男女性交媾的技术操作来达到噭发性能——生命潜能的修炼目的。道教内丹双修要求有法、财、侣、地取坎填离、乾炉坤鼎合炼成丹;密宗则有明妃、空行母作为性修炼伴侣。且二者都有一套完整的性修炼技术操作体系第三,无论是道教房中还是密宗双修回精与逆流都是最根本技术和行为。道教房中无论哪派都以“从而不施”、“不泄于道路”为根本法则并讲究“黄河逆流”,将精气循督脉运至头顶形成周天;密宗则以性交噭发性能,将未射出之精气击发拙火循中脉上升至脑。达到这——步的便被称为“逆精者”(ordhvaretas)第四,道教房中和密宗双修都以信仰为基礎目的是成为登逾彼岸者。道教房中术的信仰基础是神仙不死羽化飞升。内丹双修派更要达到“阳神出顶”“炼神还虚”。但在现實客观意义上却与祛病治疾,健康长寿紧密相关密宗双修的信仰基础是即身成佛、涅 寂静;客观效果上也有长寿——虹化的现实意义。第六.作为宗教行为道教房中与密宗双修都伴随着神秘的宗教仪式仪轨。道教天师道的“合气之道”须集体进行“真人日礼”、“诏冥醮录” “男女至朔望日先斋三日”;还有专门的“师尊”进行性修炼指导,“入私房诣师立功德”密宗双修则要举行隆重而神秘的無上瑜伽密灌顶仪式。又称灌顶大法具体包括密灌顶与慧灌顶,均为上师对其弟子在双修知识和实践上的言传身教密宗有严格规定,未经此二灌顶者绝对不能用“乐空双运”之双身修法

佛教密宗双修法与道教房中术本质相通并不是偶然的。

在历史上印度的佛教于公え2~3世纪以来曾大举进入中国并成为中国主要宗教之一,这已是众所阂知的事实然而,在此同时中国的道教也曾逆向远播至印度。并佷大程度上影响了佛教使之演化出密宗,则鲜为人知了由于印度密宗的产生晚在公元7世纪以后,而中国的房中术依据马王堆西汉墓竹簡房中书推断不应晚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也就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因此在佛教于公元2—3世纪循南、北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时,中国的房Φ

术完全可能循同样的道路随着当时兴起的道教传播至印度密宗经典对此有不少蛛丝蚂迹可寻。如密宗古典《楼陀罗问对》卷17说梵天の子瓦西沙曾苦修数年而未得成就,于是其父劝他求取“中国修 炼法”他后来到了中国,见佛陀身边有无数裸体术士饮酒吃肉并与美女性交他感到惶惑之际,佛陀乃以性仪及五摩之义授与他所谓“五摩”,(5m)乃是饮酒(madya)、食鱼 (matsya)、食肉(mamsa)、性准备(maithuna)、男女群体性交(mudra)。这也就是茚度教性力派的“五摩(m)字真言”这里所载的很有可能指的是西南天师道所举行的“合气”仪式。另外一部权威的密教经典《梵天问对》、又称《风神合璧旦多罗》也记载了大体相同的传说说是密宗大师殊胜曾远赴“摩诃支那”和“秦地”学习正道,却见佛陀沉缅于醇酒媄妇疑问之下,佛陀向他传授了“五摩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张毅先生曾在《印度宗教与中国佛教》一书中指出,道教传播印度,主要是通过滇缅线即今所谓南方丝绸之路进行的。此论甚为精到根据此论,中国道教房中术传播路线为西端连接西南丝绸之路终點的印度密宗发源地迦摩缕波 (阿萨姆),东端连接西南丝绸之路另一终点即道教天师道发源地川西成都地区。大约在公元2世纪到4世纪间佛教沿西南丝绸之路东传同时,道教天师道的“合气之道”也循同一路线西传由此刺激了邻近中国的迦摩缕波地区奉“五摩字真言”的“外道’’流传,最后衍变为佛教密宗并于公元8世纪回传到中国汉藏地区。由此除去佛教信仰教义及来自古印度瑜伽生理学外,我们鈳以解释为何印度佛教密宗双修与中国道教房中术竟然如此类同如出一辙了。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就此曾指出:“乍视之下密宗似乎昰从印度输入中国的。但仔细探究其(形成)时间倒使我们认为,至少可能其全部东西都是道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也指出了这一点。他说:“由于基于止精法的房中秘术从纪元初便盛行于中国而其时在印度却毫无迹象,所以很明显金刚乘的这┅特点当是经阿萨姆邦从中国传入印度”(《中国古代房内考·附录》) 密宗双修传自印度,源于中国道教房中术且在西藏等地区,已演變为道地的中国佛教宗派其双修法,包含了深刻的信仰、哲理、人体科学知识和认识并有一系列观想、行气操作方法,在一定的前提丅对人体健康和长寿有一定益处和效果,因而是中国房中养生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与道教内丹双修一样,密宗双修要求的个人条件及惢理生理修养水平很高(西藏黄教规定,未经二叶余年显宗课程修习及严格考试是不允许学密的)一般人是不可能自己独自修炼的至于作為修密准备的各种炼气法门,如金刚数息法、宝瓶气法、金刚诵法、九节风法、大圆满次第法等则可以作为自身习炼气功以祛病健身、追求长寿的参考

篇三:《女佛教徒不可以学西藏密宗喇嘛教的理由 (》

女佛教徒不可以学西藏密宗喇嘛教的理由

藏密喇嘛教出兴于世,无论是絀于自觉或不自觉都是在以入簒佛教之正统为手段,达到稳固喇嘛王国或者恢复喇嘛王国的梦想试图重新走向政教合一的西藏农奴制,才是他们真正目的直接追溯喇嘛教之教义,以及其事理之修持可以明显的发现与佛教的真正教义相违背之处,喇嘛处处曲解佛教大尛乘教义在喇嘛教的教义中,以格鲁派的应成派中观和宁玛派的自成中观法义通行于世处处曲解诽谤世尊宣讲的大小乘正义。

在世人媔前藏密喇嘛教外表披着中国大乘佛法的外衣,籍着佛教良好的声誉同时又自己说自己是佛教,冠以藏传“佛教”美丽的光环借此炫惑信仰佛陀的善良人们,许多人是因为信仰佛教才去接受喇嘛教的然而,并不是每一位信众和普通人都能了解藏密喇嘛教真实的教義,也不了解喇嘛教政教合一血腥而残酷的历史也不了解喇嘛教内部荒淫阴森的实际修持。所以有学人称喇嘛教是外面包裹着钻石的垃圾他们的一切行持皆违背佛陀所制的根本五戒和楞严经的的四种清净决定明诲。

在中国历史上的道教有所谓的男女房中术、采阴补阳術,但一直被人们认为是邪法不能登大雅之堂,也遭到了道教正统的摈弃和破斥而喇嘛教却不一样,将杀人和男女双修邪淫法

罩上叻佛法的外衣,于是就变得神圣而不可摧毁了没有佛法正见的许多人,就认为淫欲双修法就成了至高无上的佛法上师开许食肉、杀人僦成了度生成佛生净土的方便,所杀之众生肉被苍蝇爬过之后,就可以随意食用了或者是上师认为你吃素生起了慢心,于是就可以开許其弟子可以食众生肉许多上师活佛自称自居是佛菩萨,本是大妄语的极重恶业却成了信众顶礼膜拜的偶像。饮酒本来坏人心智一旦被上师活佛加持一下或者用杨枝沾一下,就可以随意饮用了本不是佛教却在佛教内部攫取佛教的信众资源,成就了大盗业此行却被喇嘛教及其信徒当成修功德积资粮的手段。佛教从来就是不干国政、不乱国制而喇嘛们却有强烈的政权和政治企图,达赖喇嘛在世界各哋以至大陆藏区不断撒布西藏独立言论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对立地情绪。有些活佛喇嘛制造拉萨骚乱在公众场所搞爆炸,这些都昰喇嘛教有政治企图的表现

喇嘛教向普天撒下了一个弥天大谎,一个美丽而诱人的谎言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皆可以圆满成佛的资粮,戓者是可以即生成佛甚至有些喇嘛及其信众,还传播所谓七世成佛和七天成佛的谎言妄言在究竟圆满福德智慧的佛陀之上,还有更高層的修持和果位此等谎言,只在上师与弟子之间口授亲传诱骗了许多的信众皈投于喇嘛教之门。同时将此等虚妄法掺杂进了正统的佛敎内部进了佛学院的教材,加进了法师和居士的讲经说法中也融入了许多汉地学佛人的教义修学和实际修持中,宗喀巴的

《菩提道次苐广论》以一种臆造的佛法修学次第成了汉地佛学院和寺庙佛子的重要修学准则。导致真正的佛教全面藏密化让真佛子触目惊心。当姩印度“密教兴而佛教亡”的历史在中国似乎又要重演

佛世尊在诸多大乘了义经中讲了不断淫欲的许多过患,在楞严经对于淫欲的过患講得极其明细让真修人不得有所警醒。楞严经四种清净决定明诲之一即开示: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第一部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卷八;“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無有是处,”“十方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

如避火坑”。卷九谈到五十阴魔时诸魅鬼和蛊毒厌胜恶鬼降生世间诳惑世人“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或亦“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

藏密诸师对淫欲的痴迷程度是前所未有,并且给淫欲罩上了各种光环處处皆以贪欲为道。从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陈建民《曲肱斋集》及其补遗、《那洛六法》等藏密论著中以修明点、宝瓶气、拙火定等气功修法,浪费了许多狂密修行者的大半身经历而这些修行都以男女双修为终极目的。西藏喇嘛更敦群培翻译传播的《西藏欲經》极其细致的描述性爱房中术以及选智慧女或明妃的细致要求,也开始和宗喀巴的著作一起流行于世; 而且许多娱乐圈的明星在私下裏以《西藏欲经》作为性爱指南历代喇嘛在行持男女双修的时候,不惜杀人夺妻、杀人夺女或者是买女性来作明妃、智慧女,以宗喀巴为历代的喇嘛作了大开许这些进入喇嘛教的女性在实际上只是成了上师活佛及其弟子的性奴。这跟当代由婆罗门教演化而来的印度教內部存在的庙妓、雏妓相类似这些庙妓成为他们宗教内部修行中使用的性奴。而藏密喇嘛教的性力淫欲的修持方式就是直接传承于印喥怛特拉密教的教义和修持,根本不是佛陀留下来的教法

《密宗道次第》之十四、十五卷“谓汝受用欲事亦能成佛。由入坛灌顶等增長堪成佛之功能”,“汝受用欲事但行无所畏”,宗喀巴为诸弟子纵欲行淫大开方便之门妄称以淫欲之行可修成佛的话语,极尽生殖崇拜之能事又云“一切幻事中,女幻最殊胜三智之差别,此中明表示”同时宗喀巴又劝诫弟子“汝终莫离欲,勿慈愍恶人”“汝终鈈应于所欲境金刚萨埵舍离贪欲”,同时恐吓诸狂密弟子“若离贪欲罪三界更无余”。修喇嘛教的众信徒如果找不到明妃或者勇识鈳以用意淫、用观想来满足自己的贪欲心行,藏密诸师还利用梦想与自己的本尊或度母行淫以达到即身成佛的妄想。如果找不到自己的雙修对象可以在自己的家族和亲人中找,不惜坏乱人伦道德有藏密的上师还开许喇嘛教弟子找尸体、畜牲、非人直接行淫,或者手淫、意淫以达到淫欲双修的目的,喇嘛教信徒麻原彰晃就要求其弟子必须几个小时的手淫来进行淫欲双修法。

宗喀巴用种种谎言来诱骗、鼓励其弟子广行淫欲再加上嘛嘛教的政教合一,喇嘛教这种低级野蛮的原始宗教把人性的丑恶黑暗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喇嘛教嘚种种以贪欲为佛道的邪见在藏密许多的活佛仁波切那里,有了最合法的地位世间粗重的的淫欲被喇嘛教翻转成了金刚乘佛法,有佛法的外衣却又凌驾于真正的佛法之上。整个藏传密教都是以欲贪为道、淫贪为道

篇四:《密宗的修持方法》

(一)密宗概说 我们总以为密宗昰一个非常神秘的宗派。密宗我们平常总把它和显教对立起来,所谓显密之教其它的大乘七宗都属于显教,唯有密宗属于密教其实,佛教没有秘密佛教一切都是公开的,就是说密宗有一些神秘的内容有一些不重解释的真言密咒,但是密宗还是一切都可以向人传授嘚

(二)显密二教修持的融贯 b

在中国的广大区域里,要以西藏这个地方最盛行密教。我们现在要了解密宗仅仅是密宗的仪式,就不是佷短的时间可以说完的在中国佛教的僧团里,住在寺院里面的出家僧众修身则持律,作课诵是诵经持咒可以说都是显密双修,即使念佛的人也要持诵往生咒。不过显教的佛教弟子修持密咒只是附带的,没有专修

在中国,很多的佛教经典有时候都把经和咒合并記载在一起。无论是《药师经》也好《地藏经》也好,就是《法华经》也不例外往往是经文之后,附有咒文甚至《般若心经》,最後也来一段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也就是将显教经文和密教咒语记在一起的例证。

(三)咒语的意义及其功用 b3

密宗主偠的修行就是持咒,现在将咒文的意义和它的功用略加说明 咒语又名陀罗尼,翻译成中国话叫做真言或者叫总持,所以一句咒语包含了一切的意义,也就是总持一切的意义我们念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字这句阿弥陀佛和咒语一样,有包含一切的意思我们平常见箌人,「喂!阿弥陀佛!」表示说「你好吗」现在我们要走了,「喂!阿弥陀佛!」表示「再见!再见!」人很多不小心踩了人一脚,撞到人啦赶快回头来说:「唉呀!阿弥陀佛!」表示「对不起!对不起!」送东西给人,他回答你「阿弥陀佛!」就是「谢谢!」的意思看到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我们过去劝架,「唉呀!阿弥陀佛!」意思就是说:「何苦呢何必这样呢?」看到别囚杀鸡杀鸭父母打小孩,我们就说:「唉呀!阿弥陀佛!」表示「很可怜!」一句话有这么多的意思也就是总持一切的意思。

在密宗所传授的咒语当中最普遍的是六字真言,也就是明王咒又叫做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佛教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宗教对事粅的真相,讲求彻底的讲明而这个咒语是佛的真言,只要跟著持诵不注重解释。在佛门里学什么、修什么都不容易学、不容易修,修这一句「唵嘛呢叭咪吽」也并不

简单但是这句话功用很大,如果我们能够把这句咒语持好可以消灾延寿,驱邪避难所求皆能如意。

根据《大乘庄严宝王经》上所说持诵这句真言,功德便是不可思议若人持此一句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之后,当得极乐上品之生余诸所求,皆能如愿

经上说:「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脫。」{密宗双修}.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如是如意摩尼之宝(六字大明咒)汝七代种族皆当得其解脱。善男子彼持名(六字大奣咒)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

「若复有人以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身中项上戴持者,善男子若有得见是戴持之囚……则同见于如来,又如见于一俱胝智能者」

「若有善男人、善女人,而能依法念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人能得无量辩才,得清净智聚得大慈悲,如是之人日日得具六波罗蜜多圆满功德,是人得天转轮灌顶是人于其口中所出之气,触他人身所触之人发起慈心,離诸瞋毒当得不退转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此戴持之人,以手触于余人之身蒙所触者,是人速得菩萨之位」

「若囿戴持之人,见其男人、女人、童男、童女乃至异类,诸有情身如是得所见者,悉皆速得菩萨之位如是之人,而永不受生病死苦受到离苦,而得不可思议相应念诵」

念诵六字真言,不但自己能够消除罪业具足一切功德菩提,得到解脱并且能够庇荫亲族,乃至┅切众生使他们也能够脱离痛苦,得到安乐这个六字真言的殊胜奥妙,由以上列举之经文可略见一斑。

持诵咒文时要抱持坚定的信仰,不准怀疑只要一心一意的诵念下去,即使念错了也不要紧仍然有功用的。相传过去在一个交通不便的山区中一位老太婆想学佛法,苦无良师有一天,来了一位在家的居士手里拿了一串念珠,口中念念有词这位老太婆一看,心中大喜终于来了一位信佛的囚,请他告诉她怎么样修行这位居士,一向也没有传授佛法的经验忽然有人请教他学佛,就说:「喂!我传你一个咒语」

「唵嘛呢叭咪牛(吽)」。这位居士把「吽」字念成了「牛」字

老太婆听了,欣喜不已地说:「唷!唷!我终于得到佛法了」以后每天就持念「唵嘛呢叭咪牛(吽)」,念呀念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念了多少遍,想出一个办法拿了一斗的豆子,每念一句「唵嘛呢叭咪牛(吽)」僦拿一个豆子摆到这边来就这样每天念一斗豆子数量的咒语。念呀念的过了不少的时日,念到所谓三业相应的时候她只要一念「唵嘛呢叭咪牛(吽)」,豆子不必用手去拿自动就跳到这边来,每念一句豆子就跳过来一个。

星移物换又过了不久,有一位行脚的法師经过老太婆看到师父来了,恭敬顶礼供养招待。「请师父今天就住在这里吧!山路晚上不好走」这位法师就在那里过夜睡觉,到叻晚上老太婆例行功课开始念咒语「:唵嘛呢叭咪牛(吽),唵嘛呢叭咪牛(吽)……」地朗朗上口这位师父一听,奇怪怎么念「唵嘛呢叭咪牛(吽)?」哎呀!念错了「喂,老太婆不是『唵嘛呢叭咪牛(吽)』」「哟!是什么?」「是『唵嘛呢叭咪吽』啊!你怎么把这个『吽』念成『牛』呢」「喔!这样啊!好!改正过来念『唵嘛呢叭咪吽』」嘿!从此这个豆子不跳了。过去老太婆虽然把咒念错了由于至诚恳切,一心不乱的称念连没有生命的豆子,也能够感受得到他的虔诚俗谚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到起了懷疑的念头,心有杂念反而失去了功用。因此我们诵持经咒固然要讲求经文正确,而保持一颗诚心更为重要

密咒要一心真诚的持念,才有效果持念密咒的功德:第一、能生长智能。第二、能提升正念第三、能消除灾患。第四、能聚集善法第五、能遮止众恶。 当嘫念咒最重要的是三密相应,什么叫三密相应呢第一、手要结印,叫做身密第二、口要诵咒,叫做口密第三、意要观想种子字,這叫做意密三密相应,就是口中诵咒语同时结着手印,意念中要观想种子字身口意三业,同时运作能够三密相应持诵咒文,功德哽大假如不能持念真言咒语,只是耳朵听到别人在诵念而引发了信心甚至听到了也不相信,还是很好为什么?因为你已经结下了一個佛种的因缘纵然持念这个咒语没有成功,毫无感应效果至少将来可以获得人天福报。最好的当然是能够听闻听了之后,能够相信信仰之后能够修行,受持而不把它忘失如果我们能将咒文持好,融化于生活之中一定能够身心愉快,智能增长

(四)念咒的五种方法 b4

关于念咒,有五种念诵方法:

第一种是莲花念诵即有声音的念诵方法。你或者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或者念往生咒「南無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哆夜……」;或者念大悲咒「南

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或者十小咒也可以,念诵时要耳熟能详,朗朗上口

第二种念法叫做金刚念诵,金刚念诵方法就是把嘴闭起来不出声音,在心中默念虽然默念无声,但是要字句分明了然于心。

第三種念咒的念诵方法是三摩地第一部的念诵其方法是保持口与舌头不动,心安定下来安住在禅定之中,然后观想真言的文字

第四种的念法叫做深深念诵。先观想眼前有一朵莲花莲花上面有一个白螺的贝壳,从贝壳里发出梵音然后跟随这音声来念咒。

第五种叫做光明念诵念咒时,口中在念诵「唵嘛呢叭咪吽」观想口中长出一道光明,此光明和我们虔诚膜拜的本尊佛也就是大日如来合为一体,意思即自己的本性与本尊佛的法身同体无二以上是密宗持咒的意义和方法。

(五)如何进入密教之门 b5

在显教里要成为正式的佛教徒,必須皈依三宝所谓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了三宝,表示我信仰了佛教愿意以佛法为人生的指南,佛教称此为「三皈依」因此皈依并不是拜某人为师父,而是服膺佛教的真理皈依之后,生活上并没有什么限制穿红戴绿、珍肴美味,甚至男婚女嫁悉听洎由。只是不改变自己的信仰肯定自己是个佛教徒罢了!

显教讲三皈依,密教则必须六皈依除了皈依显教的佛法僧三宝之外,密教还必须加上上师、本尊、护法以为皈依的对象,这个护法像我们称各位为护法居士。修密宗的人需要请一位神明来做他的护法。在印順法师的《成佛之道》一书中曾记载太虚大师座下的弟子大勇法师,想到西藏学密法依照密教的规矩,礼请一位护法神来护持他不想却请来了一个狐狸精,狐狸精破口大骂大勇法师说:「你不可以到西藏学密法如果你坚持要去的话,我就扰乱你的修行」使大勇法師进退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有时候请护法神来护持道场固然是好但是神和鬼一样,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如果不能顺其心意,反而惹麻煩上身好比地方上的地痞流氓,平常我们不和他们打交道倒也互不相关,相安无事万一和他们有了来往,以后常常会上门找麻烦

甴于密宗的仪轨非常的复杂,诸如灌顶、结手印等都不容易学习。各位如果想专修密宗除了六皈依之外,要跟随上师学习才能如法。平常我们可以修持显教法门诵念密宗咒语,而收显密兼修之效

真实的佛教密宗男女双修{密宗双修}.

西藏的密宗的灌顶仪式更是令人发指。根据黃教(又称格鲁派达赖喇嘛即是派教主)创始人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卷十四﹐灌頂是修密宗时必需举行的仪式。一个僧人从入密門到修炼最高密法无上瑜伽密要按照次第进行行多次灌顶。密宗視灌顶为最庄严、最神圣的仪式未受灌顶者是不能修炼密法和阅读密宗经典的,否则不仅得不到成就死后还要下地狱。

灌顶仪式必须由金刚上师执行仪式在曼陀(绘有佛像、法器的修行道场)前举行,事先受灌者要沐浴穿着盛装,由上师手持一个內装“圣水”的宝瓶向受灌者头上洒水,再用以人的头盖骨做的碗装青稞酒讓受灌者喝最高级的灌顶仪式是修无上瑜伽密之灌顶。其过程是﹕修密弟子找一个12岁16岁或者20岁的处女,引到密室內用幔帳包圍住的屏內将此女献给上师长,此女被叫做“明妃”(佛母)然后由上师加持“金刚莲花”(男女生殖器),将“俗女身观空后生忝女身”。然后上师携“明妃”进入入屏幕內行“大瑜伽怛特罗法”(“男女和合之大定”,通俗地说就是性交然后“入定”)。弟孓在幕外以布遮目跪候事毕,上师携“明妃”至幕前以大拇指和无名指取“摩尼宝”(精液)置于弟子口中,同时念诵《金刚曼经》弟子要诵意为“希有大安乐”的咒语,把“摩尼宝”咽下而“明妃从入定起,不着衣服于莲花中取甘露滴(处女血),同样置于口Φ亦如上而饮”。这就是所谓密灌顶灌顶后,弟子去遮目布上师将“明妃”手置弟子手中,然后以自己的左手执他们的手以自己嘚右手持金刚杵置于弟子头顶,教训道﹕“诸佛为此证我将伊授汝。”然后令弟子与“明妃”如法修“和合之大定”“引生大乐”。

所谓灌顶名为宗教仪式实为轮奸少女。四十岁上下的朋友应该有人记得1987年《人民文学》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亮出你的舌苔或涳空荡荡》文章里描述了一名叫桑桑扎西的少女被选中成为“明妃”,到灌顶后致死的全过程以为描写太过写实而被禁止发行,当时嘚总编辑刘心武因此而被免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公共图书馆翻翻,看是否还可以找到这本书

我不知道那些被藏传佛教感动得感激涕零,认为在那片透明蓝天下的宗教是如何纯洁如何可以荡涤灵魂的小资女人们看了这样的过程会有何感想?如果那个被选中的“明妃”僦是你你又会有什么反应?我想没有哪个人会告诉我她要为了自己的信仰去献身!

实地访问不丹佛母--朱巴.基米雅 (古子文 著)

我和扎凯撒仁┅早从普那卡出发沿谷地正南往正东行,翻过一道山梁又是一条谷地谷中有一群房舍,那就是东莎宗(也“汤萨”)老远就看见东莎堡巍然屹立。我们没有停留又翻过一道山梁,又下到一片谷地又望见一座城堡。这里叫扎西羊宗(也叫“塔西岗”)我的夥伴扎凱撒仁当年裹在出逃的人流里从库鲁谷出境而不是从亚东或樟木出境,就因为这里有基米雅佛母可以投奔我明白扎凯撒仁此次鼓动我横穿不丹的目的是想拜望收留他十余年的恩人,作为人可以忘却仇恨但不可忘却恩惠。

上城堡的路比较宽石板嵌地。城堡的墙夯土而成有三米厚。城堡的高处有庙叫扎西拉康呈长方形,有穿黄袈裟的喇嘛进进出出我们没爬到山顶,而从扎西拉康下面绕过去前面就昰佛母大院。佛母大院是个四合院没有大柱殿堂,标明这里不是庙但佛母大院的内墙全是壁画,又描绘著密宗教义之精华

我立即被那些壁画所吸引,便向那色彩鲜艳的墙壁走去

扎凯撒仁说:「藏传佛教在吐蕃王朝时代史称『前弘期』,前弘期的始祖莲花生就开始男奻拥抱交合双修到了『後弘期』,最早的宁玛派穿红袈裟走乡串户俗称『红教』。红教僧人可以娶妻(佛母)生子後来的萨迦派住嘚庙墙涂红白黑三色,俗称『花教』花教的双修传到蒙古,忽必烈让花教统领乌斯藏花教也可以娶妻生子。後来到了噶举派,俗

称皛教白教搞双修更普遍。壁画上的这些大神都搂著女人被统称为『欢喜佛』,女的被统称为『佛母』我叔祖母年轻时就充当过那神懷中的角色……」

哇!扎凯撒仁的介绍好让我吃惊!让我更吃惊的是墙上的那些双修的菩萨!

那些密宗本尊大神一律是青面獠牙,三头六臂有的多到九颗脑袋三十四臂。那些大神通通赤裸条条他的身子要么一色青,要么一色红要么一色绿、一色紫、一色黑,色彩十分鮮明那些大神的头发直立,背景光芒四射或者烈火熊熊那些大神的主要两臂都搂著大乳蜂腰的裸体佛母,佛母的两腿或者张开或者盘纏在男神腰上他和她的主体构成了十分明确的性交状态。那些佛母的身子多是白色有的是天蓝色,有的是嫩黄色佛母的头发下垂,鉮态柔顺壁画的构图多为佛母背向观众,可以看见她的乳、肩、腰、臀和股沟其中有三幅是侧面构图,可以看见大神在捻佛母的两颗乳头……

扎凯撒仁说:「其实在我们西藏的寺庙里,不但有这种壁画而且还设有『密殿』。在密殿里用黏土塑满了双身修的群像,讓大神和佛母们在神灯香雾中双修这种密殿一般不让外人进,特别是无神论者所睹我要提醒你古队长,在你的文章里不能写密宗否則要吃笔墨官司的!」

「他们说这不是做爱,你说是就是对佛的毁谤诬蔑!」

「那么是不是做爱呢?」{密宗双修}.

「男的把生殖器插在女嘚生殖器里面这种行为应该是做爱。到底是不是做爱最好你问我叔祖母基米雅好了。」

一位上了年纪的男人用藏语打断了我们的对话有人来招呼道:「二位贵客,佛母有请!」

基米雅佛母头戴莲花珠冠冠环三指宽,云髻式的灰白头发堆积在冠环之上她的鼻梁有点高,是真正的「门堆」人照《静龙之国》的梅赫拉说,真正的「门堆」属「蒙古--印度人种」佛母的眼大而慈祥,听扎凯撒仁介绍说我昰汉人中的教书先生的队长不是武警或公安局的队长,她那胖乎乎的脸笑成了一朵玫瑰花佛母的脖子上挂著许多珠宝链儿闪闪发光,掱腕上的镯子一串串叮叮当当她穿著小开胸的绣花白丝长裙,外套金黄色的女尼褂子她的打扮有几分像女王,有几分像女活佛还有幾分像有文化的老太太。

扎凯撒仁向佛母敬献哈达我也向佛母敬献哈达。献哈达和藏族一样,在不丹是至高无上的大礼我们坐下来,喝著白色的奶茶

她说:「我出生在吉格梅国王时代,14岁作了朱巴金刚的佛母扎凯撒仁投奔我的那年,我都40岁了已退居於这个城堡。我今年66岁人们还要选我当国会议员。哈哈!不过当议员不是我的目的,我的愿望是在不丹办起第一所大学而且当基米雅的校长!囧哈!」

基米雅佛母才说几句话,就显示出她是一个乐观、开朗、坦率而且还有雄心的女人

基米雅佛母讲欢喜佛的种类、由来和密理。

當我知道基米雅佛母通晓藏文、梵文和英文以及佛教禅密二宗经典後立即拜佛母为我的法师。法师非常欢迎她的学生向她提问我向法師提的第一个大问题是:不丹噶举密宗所膜拜的双身佛有多少种,其来由和理义是什么

基米雅佛母拉了我的手往外走,一面走一面道:「印度佛教的最後阶段变化为密宗实质上『佛教』这个概念根据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其内容的差异非常大」法师的论断我第一次听说,她继续说「印度密宗是印度佛教吸收了印度教湿婆神理义的产物,高原密宗是印度密宗吸收了高原本土文化苯教教义的产物所以藏傳佛教是印度佛教(显宗)、印度教生殖派(性力派)和苯教文化的三结合。」

哇!法师的论断让我五体投地!

基米雅佛母继续说:「印喥密宗分『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四个历史流派前三个史称『老密』,後一个史称『新密』莲花生从乌仗那(乌仗那,现巴基斯坦境内印度的巴基斯坦地区为伊斯兰军首先占领,莲花生是第一批逃往乌斯藏的无上瑜伽密僧人)把新密带到高原,首建桑耶寺吸收了当时的国教苯教的内容,成为藏密的开端新密的中心叫『乐空双运』,其标志就是『双修』吐蕃王朝不但亡於苯、佛斗争,而且亡於桃色事件(指六世吐蕃赞普王妃昂翠与僧人大臣钵阐布的桃色事件)这不能说与

篇六:《藏教的“性”情》

在對西藏的想像中,除了高原、雪峰、天葬和盘旋于高空的雄鹰最多的还是集中于藏传佛教。身穿红衣、黄衣的喇嘛手转经筒满脸庄严,浑身散发着来自天国的神圣虔诚的信众双手合什,口念经决一叩一拜地向着拉萨匍匐前行。想像中整个西藏因为对于宗教的极端虔诚而终年不苟言笑,几乎没有了人间的烟火气息

真正走进西藏,却发现这种感觉也对,也错

最先感受西藏宗教的氛围,是在大昭寺前

九月清晨的拉萨,寒意已浓到达大昭寺前著名的八角街,时间尚早空气中不知是雾还是烟。大昭寺前的香炉里有人在烧着柏枝囷青稞那种半透明的视觉,更增添了一种神圣走进寺前,见有两根粗壮的“旗杆”竖立在寺前“旗杆”下部层层叠叠地裹满了经幡。看着“旗杆”的形状心头忽然有一种毫无征兆的感觉。来来往往的藏民经过“旗杆”都要伸手触摸一下经幡,时而有虔诚的妇女还偠将额头抵靠着“旗杆”口中念念有词。

导游介绍道这“旗杆”名叫玛尼杆,在藏传佛教中有降魔伏妖的功能一般藏族女孩成年时,有一项特殊的成年仪式即抚摸经幡并头抵玛尼杆,以求降福这种解释更信证了我先前的感觉:这玛尼杆,乃是一种生殖器崇拜的宗敎演化虽然我并没有直接的资料佐证。了解一点藏传佛教的人都知道密宗和欢喜佛。在密宗中法器金刚杵,即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据说缠绕在金刚杵上的金刚铃就是女性的象征。那么这玛尼杆作为男性生殖器崇拜的演化并非没有可能。

想向导游了解密宗的相关知识以及藏民对密宗的看法,一直没有机会但游览过大昭寺和布达拉宫时,才终于明白密宗(包括欢喜佛)光明正大地呈现给所有信众,并不需要躲躲藏藏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都有许多铜塑的巨大的欢喜佛像这些欢喜佛,一男一女全身裸露,女性叉开双腿缠唑在男性身上正在进行“男女双修”。所有的塑像都形体饱满特别是女性的双乳,线条浑圆挺拔具有一种夸张的俗世的美感。看来无论是喇嘛,还是信徒他们每天都要面对这种密宗的欢喜佛像,心中定不会有半丝不敬导游介绍说,所谓密宗是喇嘛在修炼到最高境界时,由上一级密宗喇嘛口耳相授修炼的密诀这种修炼方式不传授给一般的喇嘛。在布达拉宫我们还参观了一种保护密宗双修不受人打扰的法器。事实上导游的介绍只对了一半。藏传佛教分密宗与显宗密宗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請联系作者。

作者:凌雪冰霜(来自豆瓣)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

1、已说有寻有伺等三云何三摩呬多地。嗢柁南曰

总标。与安竝 作意。相差别

摄诸经宗要 最后众杂义

若略说三摩呬多地。当知由总标故安立故。作意差别故相差别故。略摄诸经宗要等故

上媔已经讲了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这三个层次。什么是三摩呬多的层次呢有一首颂诗说:

总标。与安立 作意。相差别

摄诸经宗要 最后众杂义

如果简单概括三摩呬多这个层次,应当知道是通过总体概念分支(标是标明、建立、显示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是标記的意思通过这些分支来分析这一层次的意义)、设立的意义、发起意愿的分类、所接触的相貌差别、简略概括各类佛经当中的主旨教義等方面来讲解。

2、云何总标谓此地中略有四种。一者静虑二者解脱。三者等持四者等至。静虑者谓四静虑。一从离生有寻有伺靜虑二从定生无寻无伺静虑。三离喜静虑四舍念清净静虑。解脱者谓八解脱。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等持鍺谓三三摩地第一部。一空二无愿。三无相复有三种。谓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复有三种。谓小大无量复有二种。谓┅分修具分修。复有三种谓喜俱行。乐俱行舍俱行。复有四种谓四修定。复有五种谓五圣智三摩地第一部。复有五种谓圣五支三摩地第一部。复有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第一部复有金刚喻三摩地第一部。复有有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等三摩地第一部。等至者谓伍现见三摩钵底。八胜处三摩钵底十遍处三摩钵底。四无色三摩钵底无想三摩钵底。灭尽定等三摩钵底

什么是总体概念分支呢?是指这一层次中有四个主要概念第一个是静虑,第二个是解脱第三个是等持,第四个是等至静虑是指什么呢?是指四种静虑境界第┅种是从脱离欲望而产生的,有寻思、有伺察的静虑境界(静虑是指安静思虑的意思);第二种是从禅定而产生的没有寻思、没有伺察嘚静虑境界;第三种是脱离喜悦(这里的喜悦是指禅定当中的喜乐感觉)的静虑境界;第四种是舍弃各种念头之后的清净状态的静虑境界。解脱是指什么呢有八种解脱。第一种叫做对于有色相的事物通过观察那些带有色相的事物而获得解脱;第二种是通过内部没有色相嘚思维活动,观察外部各种有色相的事物获得就解脱;第三种是肉身证得清净解脱的境界、具备了住在这种境界中的能力的解脱;第四种昰达到了无量无边的万法皆空的解脱(空无边处是指厌恶一切有色相的物质形貌、思索无量无边的虚空,认为世界是没有边际的虚空涳无边处是从空间意义上说的,一切物质都归入虚空);第五种是达到了无量无边的识的解脱(这是一种超越了前面空无边处的境界在這个境界里,虚空也没有意义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识。识无边处是从时间意义上说的众生一生又一生地轮回流转);第六种是达到了什么都没有的境界(无所有处,是由于对于空无边处的虚空无边感到厌烦、对于识无边处的生生世世流动无边际感到厌烦于是就修行进叺什么都没有的禅定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清净安静,各种相貌无论是有色的还是无色的都不生起了);第七种是达到了既不属于想,吔不属于不想状态的解脱(在这种禅定境界里思维活动极为微细,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但也不能说是有,所以起个名字叫做非想非非想用来形容这种既不属于想,也不属于不想的状态);第八种是所有的思维和感受都息灭了身体证得了住在解脱当中的结果(身体是对於这一世正在修行时的状态来说的,虽然证得了解脱境界这一世身体还没有灭,等到寿量享尽就彻底进入解脱涅槃境界了)。等持是指什么呢是指三种三摩地第一部,第一是空三摩地第一部第二是没有愿望(也就是没有欲望)的三摩地第一部,第三是没有色相的三摩地第一部(等持的意思是平平等等地保持的状态第一种是维持在万法虚空的状态里,叫做空三摩地第一部;第二种是维持在没有欲望嘚状态里叫做无愿三摩地第一部;第三种是维持在没有色相的状态里,叫做无相三摩地第一部;三摩地第一部就是心一境性就是禅定,是思维状态进入某一种状态下维持住不散失的状态)另有三种三摩地第一部,分别是有寻有伺三摩地第一部、无寻唯伺三摩地第一部、无寻无伺三摩地第一部(对应的是前文当中这三个层次的思维活动所对应的三摩地第一部境界)。还有三种三摩地第一部分别是小彡摩地第一部、大三摩地第一部、无量三摩地第一部(这是根据思维对象的范围来分的)。还有两种三摩地第一部一种是一部分属于正法修行的三摩地第一部(也就是还有一部分是属于邪门外道的修行,或者杂念)另一种是完全属于正法修行的三摩地第一部。还有三种彡摩地第一部分别是具有喜悦同时出现的三摩地第一部(这是指最初离欲的状态下,会有一种脱离欲望的喜悦有这种喜悦在的三摩地苐一部),有轻安乐同时出现的三摩地第一部(这是指把脱离欲望的喜悦也除去了之后产生的一种轻松安乐的状态,带有这种轻松安乐嘚三摩地第一部)具有舍弃一切状态同时出现的三摩地第一部(这就是把前面的喜悦、轻安乐也都舍弃了,就这么如如不动状态的三摩哋第一部)另有四种三摩地第一部,是指四类禅定的修习(能获得现法乐住的禅定、能获得最胜知见的禅定、能获得胜分别慧的禅定、能获得诸漏永尽的禅定详见《集异门论》)。另有五种三摩地第一部称为是五种具有圣贤智慧的三摩地第一部(本论后文中有详细解釋,主要是指在这些三摩地第一部中众生能够清楚了知自己进入的三摩地第一部状态是属于什么层次,五种智慧分别为自体智、补特伽羅智、清净智、果智、入出定相智这里先概述一下名称)。还有五种三摩地第一部称作是圣贤五支三摩地第一部(同样,在后文中会囿解释)还有三摩地第一部名字叫做有因有具圣证三摩地第一部、金刚喻三摩地第一部、有学三摩地第一部、无学三摩地第一部、非学非无学三摩地第一部等等。等至是指什么呢是指五种现在世就能观察到的三摩钵底(此处辨析几个近似的词汇,三摩地第一部(定):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钵底:意译为等至、正受或正定现前,指禪定时身心经由定的势力所领受的平等安和之相,三摩钵底系指身心安和的状态即三摩地第一部的境界。禅那: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靜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奢摩他(止):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吔。禅定七名之一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毗婆舍那(观):又作毗钵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見事理也。禅:又作禅那、驮衍那、持阿那意译作静虑(止他想,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思惟修习、弃恶(舍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惡)、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の状态。禅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异。禅及其他诸定泛称为禅定;又或以禅为一种定,故将修禅沉思称为禅思禅定: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義。定者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也——转自圆殊的新浪博客)、八种殊胜地方的彡摩钵底、十遍处三摩钵底、四种无色相状态的三摩钵底、无想的三摩钵底、一切都消灭殆尽的禅定相应的三摩钵底等等(有这些类别這一段是“总标”,也就是把这些大的部分给标出名字总论)。

3、云何安立谓唯此等名等引地。非于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无悔欢囍安乐所引。欲界不尔非欲界中于法全无审正观察。复次初静虑中说离生喜。由证住此断除五法谓欲所引喜。欲所引忧不善所引囍。不善所引忧不善所引舍。又于五法修习圆满谓欢。喜安。乐及三摩地第一部。欲所引喜者于妙五欲。若初得时若已证得囸受用时。或见或闻或曾领受。由此诸缘忆念欢喜。欲所引忧者于妙五欲。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复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诸缘哆生忧恼。不善所引喜者谓如有一于喜乐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不善所引忧者谓如有一于忧苦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不善所引舍者謂如有一或王王等或余宰官或尊尊等自不乐为杀等恶业。然其仆使作恶业时忍而不制。亦不安处毗奈耶中由纵舍故。遂造恶业彼于此业。现前领解非不现前又住于舍。寻求伺察为恶方便。又于诸恶耽著不断。引发于舍又于不善现前转时。发起中庸非苦乐受歡者。谓从本来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无悔为先慰意适悦心欣踊性。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安者谓离粗重身心调适性。乐者谓由如是心调适故。便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三摩地第一部者。谓于所緣审正观察心一境性。世尊于无漏方便中先说三摩地第一部。后说解脱由三摩地第一部善成满力于诸烦恼心永解脱故。于有漏方便Φ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第一部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第一部故。或有俱时说三摩地第一部及与解脱谓即于此方便究竟作意。及余无间道三摩地第一部中由三摩地第一部与彼解脱俱时有故。

为什么设立了三摩呬多这个层次呢设立这个层佽的意义是什么呢?是指啊只有三摩呬多这个层次里的各种情况,才能够称为是能够招引平等心的层次(等引地是相对欲界等等招引來执着心而言的,如果执着心被看做是“不平等心”的话等引地指的就是能招引来平等心的情况。由于三摩地第一部境界中都是属于各類的禅定心是专注于某一境界的,所以能够平等地维持住这个境界所以叫做等引地),而不是指的在欲界当中专注于(受到执着、欲朢影响的)某一境界的心因为在三摩呬多这个层次中所提到的禅定境界,是属于无悔、欢喜、安乐的状态所引发的欲界当中则不是这樣(有太多的烦恼缠缚,所以没有无悔、欢喜、安乐的境界)但是却不是说欲界当中对于正法的道理,完全没有思考、正确地观察(这┅段的意思是这个三摩呬多的层次啊,从初静虑开始就是脱离了欲界当中欲望的状态了。虽然欲界当中也有执着于某一事物、境界的專注境界但那些不在三摩呬多层次所阐述的范围内。尽管不在这个层次内但是欲界当中也不是全然没有正法禅定的状态的,虽然没有徹底脱离欲界系缚但有时候也是会专心思考正法)。再有我们在初静虑的状态中,说是具有脱离生起的喜悦这是因为通过住在初静慮的状态下,能够断除五种情况(不再生起)这五种情况是,欲望所引来的喜悦、欲望所引来的忧愁、不善的行为所引来的喜悦(作恶覺得很高兴)、不善所引来的忧愁、不善所引来的舍弃心除了断除这五种情况之外,还对于五种情况完成了圆满的修习分别是欢、喜、安、乐和三摩地第一部(也就是说,在初静虑中修行者去掉了五种事物,从而获得了五种收获)欲望所引来的喜悦,是指对于美妙嘚五种欲望享受(眼耳鼻舌身)在第一次获得的时候,如果已经证得了正常享受使用的果报(这是指感召的器官功能正常能够享受),在使用享受的时候或者观看、或者听声;或者(不是第一次享受到,而是)曾经接纳感受过由于这些原因,对于这些欲望的享受囙忆思念当时的欢喜感觉。欲望所引来的忧愁是指对于美妙的五种欲望享受,想要追求却得不到或是已经享受使用了但是不能重复再嘚到了,或是得到了之后又失去了由于这些原因生出很多的忧愁苦恼来。不善的行为所引来的喜悦例如有一位众生,发起杀害、偷盗等等直到邪恶见解这些不善行为的同时有欢喜快乐的状态(就是很乐于作恶)。不善的行为所引来的忧愁例如有一位众生,发起杀害、偷盗等等直到邪恶见解这些不善行为的同时有忧愁苦恼同时产生。不善所引发的舍弃心是指例如有一位众生,或是作为国王行国王の事、或是作为其他的宰相官员行事、或是作为令人尊敬的人做受人尊敬的事(也就是指作为师长或者长辈)自己不喜欢做杀生等等邪惡的行为,但是他们的奴仆使者做邪恶的行为时他们忍住(想要制止的)欲望而不去制止,也不能心安地处在戒律状态中(就是他不去淛止他们内心觉得不安),因为他们放纵舍弃这些奴仆使者们去作恶所以也是造作了邪恶的行为。他们对于这些行为当时就能领会,而不是之后才明白除此之外,他们还住在这种放纵舍弃的状态中思考观察,为这些邪恶的行为找理由而且,受到这种放纵舍弃心嘚影响对于这些邪恶的行为,沉迷执着放纵他们不断去做。发起舍弃心还有一层意思是对于邪恶的行为发生在眼前的时候,发起了鈈苦不乐的感受(也就是比较麻木不仁觉得与己无关,不好也不坏而不是正常地判断为是邪恶的、发起厌恶心)。欢是指修行清净囸法的众生,以通过观察积累福德资粮的行为(也就是有福报的行为)所产生的没有悔恨的心意为前提产生的内心安慰、舒适、愉悦、高兴、踊跃的状态。喜是指以按照正法随其方便而进行修习为前提,深深庆幸、舒适、愉悦、高兴、内心踊跃的状态安,是指脱离了粗糙笨重发起了身体和内心的调和舒适的状态。乐是指从这种调和舒适的状态,进而得到身体和内心没有损害的快乐、以及解脱的快樂这是因为脱离了那些粗糙笨重的特性,对于各类烦恼都得到了解脱(也就是达到了一种轻安乐的境界)三摩地第一部,是指对于所接触到的事物能够仔细地、正确地观察,从而产生的内心一致的状态佛菩萨对于已经无漏的方便修行法门当中,先讲三摩地第一部嘫后才说,解脱是因为三摩地第一部的善(进入心一境性的状态是一种善性的力量)发展成熟圆满的力量这是因为在无漏境界下的众生,各种烦恼的心已经永远解脱的缘故(所以在这个意义下解脱指的不是对于欲界的解脱,而是对于无漏状态中境界执着心的解脱)而佛菩萨对于还有执着、有漏的方便修行法门中,却先讲解脱后将三摩地第一部。这是因为通过(努力地修行)证得了符合正法的心念的果报断除了(欲界的)烦恼之后,才能获得根本的三摩地第一部状态的缘故有时,佛菩萨也同时说三摩地第一部和解脱是因为这种苻合正法的心念,以及其他的无间断连续生起的三摩地第一部境界三摩地第一部和解脱是同时具备的。(也就是说佛菩萨在讲经说法嘚时候,是根据听者的程度为了解决他们的问题而讲的,所以针对不同的众生有不同的讲法)

4、复次于诸静虑等至障中。略有五盖將证彼时能为障碍。何等为五一贪欲盖。二嗔恚盖三昏沉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贪欲者谓于妙五欲随逐净相欲见欲闻乃臸欲触。或随忆念先所领受寻伺追恋嗔恚者。谓或因同梵行等举其所犯或因忆念昔所曾经不饶益事嗔恚之相。心生恚怒或欲当作不饒益事。于当所为嗔恚之相多随寻伺。心生恚怒昏沉者。谓或因毁坏净尸罗等随一善行不守根门。食不知量不勤精进。减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于所修断不勤加行。随顺生起一切烦恼身心昏昧。无堪任性睡眠者。谓心极昧略又顺生烦恼坏断加行。是昏沉性心极昧略。是睡眠性是故此二。合说一盖又昏昧无堪任性。名昏沉昏昧心极略性名睡眠。由此昏沉生诸烦恼随烦恼时无餘近缘如睡眠者。诸余烦恼及随烦恼或应可生。或应不生若生昏昧。睡眠必定皆起掉举者。谓因亲属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戓随忆念昔所经历戏笑欢娱所行之事。心生喧动腾跃之性恶作者。谓因寻思亲属等故心生遣悔。谓我何缘离别亲属何缘不往如是国汢。何缘弃舍如是国土来到于此食如是食。饮如是饮唯得如是衣服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众具。我本何缘少小出家何不且待至年衰咾。或因追念昔所曾经戏笑等事便生悔恨。谓我何缘于应受用戏乐严具朋友等时违背宗亲朋友等意。令其悲恋涕泪盈目而强出家。甴如是等种种因缘生忧恋心。恶作遣悔由前掉举与此恶作处所等故。合说一盖又于应作不应作事。随其所应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云何我昔应作不作非作反作。除先追悔所生恶作此恶作缠犹未能舍。次后复生相续不断陇恋之心恶作追悔。此又一种惡作差别次前所生非处恶作。及后恶作虽与掉举处所不等。然如彼相腾跃喧动今此亦是忧恋之相。是故与彼杂说一盖疑者。谓于師于法于学于诲及于证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怀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断寂静。又于去来今及苦等谛生惑生疑。心怀二分迷の不了。犹豫猜度

再有,对于各类静虑中同时发生的障碍(等至就是平等到来,也就是同时发生的意思在修行禅定的时候,会有各種各样的障碍冒出来就叫做等至的障碍),简单可以分成五种盖子(盖是形象的比喻,就像盖子一样能够障碍众生观察真相所以叫莋盖,也可以理解为遮盖的意思)第一种是贪婪欲望的盖子、第二种是嗔恨恚怒的盖子、第三种是昏沉睡眠的盖子、第四种是掉举恶作嘚盖子(掉举是指从心一境性的状态中走神了,从维持住的状态下掉下来了恶作是指因为想别的,厌恶当下的修行)、第五种是怀疑的蓋子(对正法有怀疑不完全相信,所以容易动摇这里是总说五类,后面逐一进行讲解)贪婪的欲望,是指对于美妙的五种欲望享乐追随着遇到他们时的清净色相(并非真清净,而是错以为是清净美好)想要见到、想要听到以致于想要触碰到;或者跟随回忆思念过詓所感受过的,产生各种想法、追逐迷恋它们嗔恨恚怒,是指或者因为同修举报了他犯戒的情况或者因为回忆思念过去曾经历的,他囚对自己不好的事情那些嗔恨恚怒的情况,心里生起了恚怒或者在正想要做的对他人不好的事情,对于即将要做的嗔恨恚怒的行为相貌跟随着心念想法,而在心里生起了恚怒昏沉,是指因为毁坏了任意一种清净戒律的善行(也就是退失了修行)不能好好地守护肉身、饮食不知道节制,不能勤奋努力、减少睡眠不能正确清醒地了知所身处的境界、就随意的做事,对于所修行的需要断除的内容不能勤奋努力、加强修行,而是随顺自己的感觉肆意生起各种各样的烦恼,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都处于昏沉蒙昧的状态不能维持修行。睡眠呢这是指内心已经极为昏昧了(不知道别的事,也就是入睡了的状态)(接下来这句是辨析昏沉和睡眠各自的特点,以及为什么偠合成一类)随顺感觉而肆意生起烦恼是昏沉的特性。内心极为蒙昧是睡眠的特性。因此把这两个合起来说成是一类障碍修行的盖孓。还有一种讲法是把昏沉蒙昧、不能维持修行的特性,称作是昏沉昏沉蒙昧心到了极重的程度,这种特性就叫做睡眠因此,昏沉所产生的各种烦恼以及这些烦恼生起的时候,没有比睡眠状态距离昏沉更近的了那些烦恼和跟随烦恼生起的附带的烦恼,可能顺应而苼也可能不生,若是产生了昏沉蒙昧的状态那么睡眠必定会随之而起(所以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讲)。所谓掉举是指因为想念亲属、想念国家领土、琢磨着不死之事,或是跟随回忆思念过去所经历的那些游戏、欢笑、欲乐等事,内心生起了喧哗、躁动、翻腾、跳跃的特点(也就是内心烦躁不安)恶作,是指由于想念亲属、国家领土(故乡)等等内心生起了后悔心,说是我这是为什么离开亲属啊為什么不回到那些国家领土去啊,为什么舍弃了那些亲属、国土等等而来到这里吃这些吃的、喝这些饮品,而且还只能得到这些衣服和唑卧的用具、生病了只有这些药物、生活用品啊我是因为什么缘故,小小年纪就出家了为什么不等到年纪衰老了之后再出家呢?或是洇为追思忆念过去所经历的游戏、欢笑、欲乐等事于是就生起了悔恨心,说是我为什么在本应当享受使用那些游戏娱乐的事物、与朋友嬉戏玩耍的时候却违背了朋友们的心意,使他们(因为与我离别而)悲伤思念、眼泪充满眼眶强行非要出家不可呢?由于像这样的各種各样的原因产生了忧愁思恋的心,厌恶自己当前的修行产生后悔的念头。由于前面的掉举心和这个厌恶修行的心是一起生起的所鉯合起来说成是一类障碍修行的盖子。还有的众生对于应该做的事、不应该做的事,随其所对应的事物有的是曾经做过的,有些是过詓没有做过的心里生起了后悔。说是为什么我那个时候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反而做了呢除了前面生起的对修行的厭恶心,在这修行的厌恶心还没能舍弃的时候又生起了连续不断地思念之心。厌恶修行产生后悔,这又是一种不同的恶作的表现还囿,前面所讲的没有生活在过去的环境中的厌恶修行心以及后面讲的这种对往昔有后悔的厌恶修行心,尽管与掉举发生的时候不同但昰也如同掉举时候那样,引起了内心的翻腾喧哗躁动(不平静)而且这些后悔心也是忧愁思恋的样子,所以把掉举和恶作杂糅起来说成昰一类障碍修行的盖子怀疑呢,这是指对于老师、对于佛法、对于学习、对于教诲、以及对于证得果报这些内容产生了困惑和怀疑。甴于心里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和怀疑的缘故所以不能够进入到勇猛精进修行,而带来的正法斩断烦恼后的寂静状态里还有一种情况,是對于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以及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些内容,产生了困惑和怀疑心里怀有着两种不同的见解(也就是不能搞清楚什么是对的,有矛盾的观点在心里辨别不清)迷惑而不能了知真相,进而产生了犹豫和自己的猜想

5、问。此贪欲盖以何为食答。有净妙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净妙相者。谓第一胜妙诸欲之相若能于此远离染心。于余下劣亦得离染如淛强力余劣自伏。此复云何谓女人身上八处所摄可爱净相。由此八处女缚于男。所谓歌舞笑睇美容进止。妙触就礼由此因缘。所囿贪欲未生令生。生已增长故名为食。问此贪欲盖谁为非食。答有不净相。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此复云何。谓青瘀等若观此身种种不净杂秽充满。名观内身不净之相复观于外青瘀等相种种不净。名观外身不净之相由观此二不净相故。未苼贪欲令其不生生已能断。故名非食由于彼相如理作意故。逆令不生多所修习故。生已能断前黑品中。由于彼相不正思惟故未苼令生。多所修习故倍更增广。

学生问道:“这个贪婪欲望的障碍盖子以什么为食物呢(也就是受到什么的滋养呢)?”老师回答:“有清净美妙的色相并且对于这些色相,起了不端正的想法反复多次思念想念,以这些反复的思念作为食物清净美妙的色相,是指卋间第一等殊胜美妙的各类欲望享乐的色相如果对于这些能够发起了远离这些染污的心思,那么对于其他不如这些的事物也自然就获嘚了远离。就好像如果能控制住强大的力量那么其他更弱的力量自然就降服了那样。这也就是说什么呢是指女人身上有八个地方,能讓人觉得可爱清净的通过这八个地方的美妙色相,女人能够系缚住男人这八个地方分别是,唱歌、跳舞、笑容、抛媚眼(睇的本意是看斜眼看,这里引申了一下)、美貌、容色、前进、止步从而产生的美妙触碰、接近等等礼遇。因为这些因缘所有的贪婪欲望,没囿发生的令其发生已经发生的得到增强,所以称为是食物”学生问道:“这个贪婪欲望的盖子,哪些不属于他的食物呢”老师回答:“有一些不干净的色相,并且他们对于这些色相能够发起符合正法的意愿反复修习,所以不是滋养的食物这也就是说什么呢?是指圊瘀等等(脓血、白骨等等不干净的东西佛经中有一种‘不净观’,就是教人观察肉体、尸体的种种不干净)如果观察这个肉身,是被各种不干净的杂物污秽所充满的这就叫做观察内部身体不干净的色相。然后再观察外面的青瘀等等各种各样的不干净(其他众生的禸体、尸体等等),称作是观察外部身体的不干净的色相通过观察这两种不干净色相,没有生起的贪恋欲望(贪恋肉身)使其不能生起即使已经生起了也能够被断掉。所以叫做不是滋养的食物由于这位众生根据观察到的色相,生起了符合正法的行动意愿于是就能逆轉贪恋的欲念,令其不能生起由于反复多次的修行,使那些已经生起的(对于肉身的贪恋)能够被断掉在前面所讲的染污的情况里,甴于众生对那些色相不能按照正法的原理来思考没有生起的贪欲令其生起来了,又因为反复多次这样想使这种贪婪的欲望成倍增长。”

6、问嗔恚盖以何为食。答有嗔恚性。有嗔恚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依于种种不饶益事心生恼害。名嗔恚性不饶益事。名嗔恚相于九恼事。不正作意名不正思惟。如是等事皆名为食问。此嗔恚盖谁为非食答。有仁慈贤善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又此慈善恒欲与他安乐为相。修力所摄由思择力所摄作意。调伏九恼以能断除嗔恚盖故。经中唯說此为非食

学生问道:“嗔恨恚怒这种障碍正法的盖子,以什么为食物呢”老师回答:“应当区分,有些是属于嗔恨恚怒的特性有些是属于嗔恨恚怒的色相表现。对那些各类色相不能正确地思考,反复多次的修习嗔恨恚怒这个盖子以这些为食物。我们把依托于各種各样不符合众生利益的事物上众生的心所生出来的烦恼伤害他人之心,叫做嗔恨恚怒的特性把不符合众生利益的情况,叫做嗔恨恚怒的色相表现对于九种使众生烦恼的事项(九种烦恼,本论后面《抉择分》的部分有介绍简单来说就是对于自己的身体、所爱的有情眾生、不喜欢的有情众生、过去生的冤家、过去生的亲人、现在世的冤家、现在世的亲人、未来世的冤家、未来世的亲人这九种事物相关嘚烦恼),不能正确地发起行动意愿叫做不能正确地思考。像这些事物都叫做嗔恨恚怒的食物”学生问道:“嗔恨恚怒这种障碍正法嘚盖子,什么不是他的食物”老师回答:“有一些众生具有仁慈、贤良、善良的品质,对于事物的色相表现能够按照符合正法原理的方式行动,反复多次这样做就是不属于嗔恨恚怒的食物。而且这些仁慈、善良的众生,很长时间内持续地想要给与他人安心快乐的銫相,通过修行的力量通过思辨判断的力量所带来的行动意愿,调和降服九种烦恼因为这些能够斩断根除嗔恨恚怒这种障碍成就的盖孓,所以佛经中只说这些不是嗔恨恚怒的食物”

7、问。昏沉睡眠盖以何为食答。有黑暗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喰问。此盖谁为非食答。有光明相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光明有三种。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三依身光明治暗光明。复有三种一在夜分。谓星月等二在昼分。为日光明三在俱分。谓火珠等法光明者。谓如有一随其所受所思所触观察诸法。或复修习随念佛等依身光明者。谓诸有情自然身光当知初明治三种暗。一者夜暗二者云暗。三者障暗谓窟宅等。法明能治三种黑暗由不如实知诸法故。于去来今多生疑惑于佛法等亦复如是此中无明及疑。俱名黑暗又证观察。能治昏沉睡眠黑暗以能顯了诸法性故。

学生问道:“昏沉睡眠这种障碍正法的盖子是以什么为食物的?”老师回答:“有一些黑暗的色相(这里的黑暗指昏暗嘚状态导致人产生昏沉),对于这些色相不能正确地思惟,反复多次修习这些以这些黑暗的色相为食物。”学生问道:“这种障碍囸法的盖子什么不是它的食物?”老师回答:“有一些光明的色相并且对于那些色相,能够发起符合真理的行动意愿反复多次的修習,这些不是它的食物光明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叫做治暗光明(也就是对治黑暗在黑暗中给与光明),第二种叫做法光明(正法带来嘚智慧光明)第三种叫做依身光明(身体自然的光芒)。治暗光明又有三类第一类是在黑夜的时分,那些星星和月亮等等;第二类是茬白昼时分太阳的光明;第三类是既在白昼又在黑夜发光的,比如火把、明珠等等法光明,是指例如有一位众生跟随其所感受的、所思考的、所接触的,观察各种各样的现象有的还跟随佛法修习念佛等正法教义(所获得的智慧光明)。依身光明是指那些有情众生禸身自带的光芒。应当知道第一种光明,也就是治暗光明能够对治三种黑暗,第一种是夜晚的黑暗(星星、月亮可以照亮)第二种昰云层的黑暗(太阳可以照亮),第三种是障碍的黑暗(火把明珠可以照亮)例如洞窟、房屋等等。法光明也能够对治三种黑暗。由於终生不能如实知晓各种各样的道理规律对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各种事情产生了很多疑惑,对于佛法也是这样(充满疑惑)這里面无明和怀疑,都叫做黑暗(这是两种)还有通过专心观察思考,能够对治昏沉睡眠这种黑暗这是因为通过观察思考,能够使各種道理得到明白的显示和理解”

8、问。掉举恶作盖以何为食答。于亲属等所有寻思于曾所经戏笑等念。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亲属寻思者谓因亲属或盛或衰。或离或合发欣戚行。心生筹虑等国土寻思者。谓因国土盛衰等相广如前说。不迉寻思者谓因少年及衰老位诸有所作或利他事。发欣戚行心生筹率等。笑者谓随有一或因开论。或因合论现齿而笑欢聚哑哑。戏鍺谓双陆樗蒲弄珠等戏。或有所余种类欢乐。谓互相受用受用境界受诸快乐。或由同处或因戏论。欢娱而住所行事者。谓相执歭手臂发等或相摩触随一身分。或抱或呜或相顾眄。或作余事问。此盖谁为非食答。有奢摩他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奢摩他者。谓九种住心及奢摩他品所摄诸法。谓于自他若衰若盛可厌患法心生厌离惊恐恶见。安住寂静

学生问道:“掉举恶作这种障碍正法的盖子,以什么作为食物”老师回答:“对于亲属、国土等等所有的想念,以及对于过去曾经历的游戏欢笑等等嘚思念对于这些事物的色相,不能正确地思考反复多次修习,以这些思念为食物想念亲属的,是指因为亲属的繁盛、衰败、分离、融合发起了高兴和悲伤的心绪,心里生起了筹谋思虑想念亲属的,是指因为国家领土的繁盛、衰败等色相表现发起了高兴和悲伤的惢绪,心里生起了筹谋思虑如前面讲的那样。思考没有死亡这件事的是因为少年和老年人各种各样的行为,以及利益他人的事情发起了高兴和悲伤的心绪,心里生起了筹谋算计欢笑,是指随便某一位众生或是因为即将分离,或是因为即将融合(人世间分离和归来嘚时刻都要聚会庆祝)露着牙齿而笑,快乐地聚集在一起说说笑笑(哑哑可以理解为是象声词,也可以理解为是谈笑多了嗓子变哑)游戏,是指双陆棋、樗蒲棋(都是古代棋类)、玩弄宝珠等等游戏或者其他类别的游戏。欢乐是指众生互相的游玩、接触、享乐的這些享受的时刻,感受到的各种各样的快乐有的通过聚在一起,有的因为游戏谈论形成了欢快欲乐的状态。所做的事情是指众生互楿握着手臂、头发,或者互相抚摸身体的某些部分有的抱在一起,有的哭哭啼啼有的互相顾盼,有的做其他的事情”学生问道:“這种障碍正法的盖子,什么不是他的食物”老师回答:“心一境性的静止状态(奢摩他,意思是‘止’毗钵舍那意思是‘观’,一心鈈乱聚精会神,就是‘止’的状态)中对于静止时的状态,能够符合正法原理地行为反复多次的修习,这不是他的食物静止状态,是指九类维持不变的心相(九种住心是指:1.内住内心从外境内敛其心,住内境为内住;2. 续住不散逸,想办法继续保持这种状态不讓它散乱,让它继续专注这叫续住;3.安住,一旦心散逸、起念头了这时要有正知正念,立即要了知、发现然后再通过方法引导它,恢复到原来的所缘(对境)当中安住;4. 进住进一步地专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自认为分别念没有了,实际上只是粗大的念头没有了還有很多分别念,因此要再修炼、深入让它逐渐变得微细,进一步地专注、深入;5. 调伏对三摩地第一部之功德生欢喜心。讲禅定三摩哋第一部(寂止)的功德让众生生欢喜心,特别欢喜特别愿意打坐,这是调伏;6. 寂静观散逸为过患,即思维散乱、放逸的过患对彡摩地第一部(禅定)没有欢喜心、信心之心;7. 最极寂静,熄灭一切贪及不欲等内心的障碍;8. 一境通过一些方法而能无用功而住,这叫專为一境心里有希求心、欲望,不要太用功而能专注一境;9. 等持指禅定专注的心,维持住平等不变的状态)以及静止状态能够带来嘚其它各种思维活动,是指对于自己还有他人有时衰败有时繁盛的这种让人厌烦的事情,内心生起厌烦、远离、惊恐、厌恶的见解进洏安然住在寂静不动的状态当中。”

9、问疑盖以何为食。答有去来今。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谓我于过去为囿为无。广说如上不正思惟者。谓不可思处所摄思惟不可思处者。谓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间思惟若于自处依世差别思惟我相。名峩思惟若于他处。名有情思惟若于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处。名世间思惟谓世间常。或谓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问此盖谁为非食答。有缘缘起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由彼观见唯有于法及唯法因。唯有于苦及唯苦因故所有一切不正思維。为缘无明于三世境。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断。若不如理而强作意其如理者。而不作意总说此二。名不正思维若于是中应合噵理。应知是处名为如理谓于暗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非不如理于余处所。亦有所余如理作意

学生问道:“怀疑这种障碍正法的盖子,是以什么作为食物的”老师回答:“共有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三种情况,对于那些事物的色相不能正确的思考,反复多次的修习以这些不正确的思考内容作为食物。比如说是我的过去世,是有还是没有呢我的未来世,是有还是没有呢我的現在世,是有还是没有呢像这样产生怀疑了。不正确的思考是指对于不能被思考的事物,产生了思考不能被思考的事物,是指关于‘我’的思考、对于‘有情众生’的思考、对于世间万物的思考如果对于自身所处的境界,依靠世俗的分类说法思考有一个‘我’存茬,思考‘我’的色相叫做关于‘我’的思考。如果对于其他众生则叫做对于‘有情众生’的思考。如果是对于有情众生居住的这个卋间万物以及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就叫做对于世间万物的思考对于这些事物,他有怀疑说是这些世间万物是恒常不变的呢,还昰无常变化的呢是既属于恒常不变的,又属于无常变化的呢还是既不属于恒常不变的,也不属于无常变化的呢等等这样的疑问(都昰怀疑的食物)。”学生问道:“那么这种障碍正法的盖子什么不是他的食物呢?”老师回答:“有众生根据所接触的缘起,及其色楿表现能够发起符合正法道理的行为意愿,反复多次的修习这些不是他的食物。他们通过观察看到只有各种想法和他们的原因,只囿痛苦和产生痛苦的原因因为这种观察,他们发现所有一切的不正确的思考都是以根本无明为因缘的。所以对于过去、未来、现在三卋的境界没有生起的能不再生起,已经生起的也能断除掉对于那些不符合正法的思维,强制去发起行动意愿的以及对于符合正法原悝的,而不去发起行动意愿的这两种情况,叫做不正确的思考如果在事物当中能够适应、符合道理,应当知道这些地方就叫做符合囸法原理的。(后面两句话就是讲什么地方是这样)比如在黑暗的事物当中,思考光明的事物通过这种方式,按照符合正法的理念发起行动意愿而不是不符合正法。对于其他的事物也有类似的符合正法的行动意愿(比如,在邪恶的事物中思考善性在染污之处思考清净等等,‘余处所’就是以此类推的其他类似情况)”

10、复次于初静虑。具足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第二静慮有四支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第三静虑有五支。一舍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第四静虑有四支。一舍清淨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三摩地第一部为彼所依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第二静虑中。内等净为取所缘三摩地第一部为彼所依。余如前说第三静虑中。舍念正知为取所缘三摩地第一部为彼所依。余如前说第四静虑Φ。舍净念净为取所缘三摩地第一部为彼所依。余如前说诸静虑中。虽有余法然此胜故。于修定者为恩重故偏立为支。问何因緣故。初静虑中有寻有伺耶答。由彼能厌患欲界入初静虑初静虑中。而未能观寻伺过故第二静虑。能观彼过是故说为寻伺寂静。洳第二静虑见彼过故名寻伺寂静。如是第三静虑见喜过故。名喜寂静第四静虑见乐过故。名乐寂静舍念清净差别应知。

再者在朂初的静虑境界中,众生圆满具足了五种状态一是寻查(也就是比较简单的思考,比如对事物初步的寻找、识别、判断)、二是伺察(吔就是比较深入的思辨对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等等的思考)、三是喜(断除欲界欲望的欢喜心)、四是乐(初尝禅定的轻安乐)、五是内惢保持住一个境界不变的特性。第二静虑的层次中众生有四种状态,一是内在平等的清净状态(这个‘等’是指平静如镜子一般,保歭在清净状态中不波动的意思)、二是喜(断除色界欲望的欢喜心)、三是乐(第二静虑境界中的安乐状态)、四是内心保持住一个境界鈈变的特性第三静虑的境界中,众生有五种状态一是舍弃(对前面两层境界当中的那些喜和乐厌烦了,无意义所以舍弃了)、二是憶念(这里是纯粹思维活动,且是理性的思辨把过去世记忆中的一些事物拿出来分析,辨析出正法的道理)、三是正确知晓(事物的发展规律、原理)、四是乐(这里是一种再次舍弃掉一些念头的清净乐)、五是内心保持住一个境界不变的特性第四静虑的境界中,众生囿四种状态一是舍弃的清净(把会造成内心波动的寻伺、喜、乐都舍弃掉了,从而带来的清净)、二是念头的清净(没有欲界、色界相關的那些念头了)、三是具有既不痛苦也不快乐的感受(对一切事物都平等看待不苦也不乐,就是随缘接受各种境遇)、四是内心保持住一个境界不变的特性在最初的静虑状态中,寻查、伺察相关的各种思维活动是修行者取来思考的对象(在初静虑的时候,会思索世間万物的表现、理清道理所以取来这些事物所谓思考的素材),三摩地第一部(静止)的状态是他所依托的(也就是集中注意力的状态丅才能细细思索佛法的道理,没有这种状态心就是散乱的,无法思考)喜是这个层次的感受境界。乐是指除去欲望那些粗糙沉重的倳物(而变得轻松这种快乐)。在第二静虑的层次中内在平等的清净,是修行者取来观察思考的对象三摩地第一部是他所依托的,其他的如前所说(喜、乐)在第三静虑的层次中,舍弃掉所有的邪念对事物正确的观察和认知,是修行者取来观察思考的对象三摩哋第一部的静止状态是它所依托的,其他的如前所说在第四静虑的层次中,舍弃的清净、念头的清净是修行者取来观察思考的对象,彡摩地第一部静止状态是它所依托的其他的如前所说。各类静虑状态中虽然还是有其他的特点,但是这些状态最为显著对于修行禅萣的众生取得恩德福报最为重要,所以专门设立了这些支作为核心特点学生问道:“是什么原因,最初的静虑状态中是有寻查、伺察这些思维活动的呢”老师回答:“这是因为通过这些思维活动,能够使他们产生厌恶欲界的心从而进入了最初的静虑状态。在最初的静慮状态当中却看不到这些思维活动本身也是有问题的,而在第二层静虑状态中能够观察到这些寻伺思维活动的问题和过失,所以叫做尋伺寂静(看到思维活动的过失所以能够舍弃他们、停止他们,所获得的寂静状态)如同第二静虑的层次下,能看到寻伺的过失所鉯叫做寻伺寂静那样,对于第三静虑的层次能看到第二静虑当中喜的过失,所以能去掉这种喜获得的寂静起个名字叫做喜寂静。在第㈣静虑的层次中能够看到前几层静虑当中乐的过失,所以能去掉这种乐获得的寂静,起个名字叫做乐寂静应当知道,舍弃的清净和念头的清净这些名称的不同也是对应着相应的意思。”

11、复次是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由此定Φ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领受如是乐住。于无色定无如是受是故不说彼为乐住。然彼起已应正宣说。何以故若有阿练若苾刍来就彼问。彼若不答便生讥论。此阿练若苾刍云何名为阿练若者我今问彼超色无色寂静解脱而不能记。是故为说应叺彼定非为乐住或复名为彼分涅槃。亦得说明差别涅槃由诸烦恼一分断故。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别涅槃。

再囿这些静虑在名称上还有一些不同的讲法。有时也把静虑称为是增强、强化的心这是指通过内心的清静,形成一种强化的力量能够使众生正确地审查、思考事物。有时又把静虑起个名字叫做“乐住”是指在这些境界里能感受到极致的快乐(住在快乐里,所以叫“乐住”)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依托各层静虑境界众生能够领纳感受到喜悦的快乐、轻安乐的快乐、舍弃的快乐、以及身体和心灵的快樂(不同静虑层次所感受到的快乐也是各自不同的,这里总体概括地讲有这些快乐)还有,获得禅定状态的众生对于各类的静虑状态,反复多次的进入、出来能够领纳接受现在世的各种安宁快乐。由于能够在禅定当中现在世就领纳接受各类快乐的缘故,从这些禅定Φ出来之后就发表这样的言论,说我已经领纳接受了像这样的一些快乐境界但是对于没有色相的禅定境界,并没有这些感受(也就是說前面讲的快乐还是就对于色相物质的感受而言的,在没有色相的禅定层次中就没有这些感受了),所以在那些禅定层次里不说“樂住(居住在快乐里)。但是当这些进入无色相禅定的众生从禅定中出来的时候,应当正确地向他们讲解这种状况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有修行禅定的出家众生(阿练若也译为阿兰若,原意是森林、树林也指旷野、荒凉之地。广义指供古印度的修道人禅修的寂静处這里的阿练若苾刍,是指进入林居期的修行者印度一些宗教的惯例,是把修行者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梵行期,居家期,林居期,弃绝期梵行期是在家里学习宗教理论的时期,这个时候会安排老师来教学居家期是修行者履行结婚生子的社会责任的时期。这些责任履行完成就拋弃家庭进入树林中修行,叫做林居期最后通过修行舍弃了现世,年龄也行将就木就叫做弃绝期),来请问这个状态你要是不好好哋回答他,就会产生讥讽的言论(也就是会让对方误会)说‘这位林居修行者,凭什么叫做林居修行者呢(既然他都不解答我的问题)’。但是如果我询问他们进入有色相的或者无色相的寂静层次所获得的解脱感受,他们却无法清晰的记得所以我为这些众生,讲说進入这些禅定的境界并不是为了住在安乐当中(因为到了无色相的寂静层次,那个状态很难形容)有时候也有人把这种状态称为是部汾涅槃的境界,也需要向对方说明这种涅槃与终极涅槃之间的区别由于在这种状态下,各类烦恼只有一部分被断除了而不是绝对的全蔀断除了,所以叫做部分涅槃又因为这种涅槃并不是最终的圆满的涅槃,所以也叫作有差别的涅槃”

12、复次此四静虑。亦得名为出诸受事谓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静虑。出离苦根第三静虑。出离喜根第四静虑出离乐根。于无相中出离舍根。如薄伽梵无倒经中說如是言苾刍忧根生已。应当如实了知生者此于何位。谓即于此断方便位若为忧根间心相续。尔时应知又应并此因缘及序。若相若行皆如实知者云何知因。谓了知此种子相续云何知缘。谓了知此中所不摄所依助伴云何知序。谓知忧根托此事生即是能发忧根の相。及无知种子云何知相。谓了知此是戚行相云何知行。谓了知此能发之行即不如理作意相应思也。如是知已于出离中极制持惢者。云何制持谓于染污行。制摄其心于思惟修。任持坚住又于是中无余尽灭。乃至究竟者谓灭随眠故。灭诸缠故世间静虑。泹能渐舍彼品粗重不拔种子。若异此者种永拔故。后不应生无漏静虑。二种俱舍如是于余随应当知。问以何等相了知忧根。答或染污相。或出离欲俱行善相

再有,这四层不同的静虑境界也可以根据在这些境界中所出离的事物(出离,就是脱离斩断,离开)来命名。最初的静虑可以称为是脱离忧愁的根源。第二静虑可以称为是脱离痛苦的根源。第三静虑可以称为是脱离喜悦的根源。第四静虑可以称为是脱离安乐的根源。对于无色相的状态可以称为是脱离舍弃的根源。如佛在《无倒经》中所说的这些话出家众苼忧愁的根源生起以后,应当按照真实情况了解知晓这种忧愁根源的生起是处于什么状态。于是就立即对于这个状态进行相应的对治,加以断除如果受到忧愁的根源连续地在心里形成障碍,那个时候应当知道这样的情况发生还应该对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接触的对潒,以及顺序无论是从色相表现方面,还是从能发起的行为方面都要如实知晓。什么叫做知晓原因呢是指了解知晓这种忧愁烦恼的種子,及其连续变化的情况什么叫做了解这些情况相关的接触对象呢?是指了解知晓发生忧愁时与种子不同的,依托发起的那些事物(比如对于种子发芽阳光、空气、土壤、雨露就属于是这些辅助条件,就叫做‘缘’)什么叫做知晓顺序呢?是指了解知晓忧愁的根源依托于这些事物而发生也就是能引发忧愁根源的色相表现,以及能引发忧愁根源的无知(之所以叫做顺序就是指了解依托这些事物莋为先决条件,然后忧愁才发生的有这个先后顺序)。什么叫做知晓忧愁的色相表现呢是指了解知晓这种忧愁,其表现是悲伤的思维活动什么叫做了解知晓这些忧愁能发起的行为呢?是指了解知晓这种忧愁所能发起的行动也就是指不符合正法原理的行动意愿,所相應的思维的活动前面这些都明白知晓了,对于脱离忧愁根源修行者要极为努力地克制、维持内心的状态(也就是说,了解清楚远离了就该对治了,所谓对治就是调整自己内心的想法克制断除忧愁的根源)。什么叫做克制、维持内心的状态呢是指对于有执着、有染汙的思维活动,克制收敛其心绪活动对于通过思维当中正法道理的思考,能够坚强的保持住不动摇的状态还有,对于修行当中发生忧愁根源没有剩余、全部灭尽的情况以致于消灭达到极致圆满了,是指休眠状态的忧愁根源被灭除了各种各样的忧愁的缠缚现象被消灭叻。所谓世间的静虑指的是能够逐渐舍弃染污的粗犷笨重的影响,但是并未把烦恼的种子根本上拔除掉如果与这种情况不同,种子永遠拔除了的话未来世就应当不会再生起了。所谓无漏的静虑是指种子和种子带来的影响,两件事都彻底舍弃了其他的名词,应当根據他们设立的意义进行相应的辨析应当知道。学生问道:“通过什么样的色相表现能够了解知晓忧愁的根源呢?”老师回答:“可以通过执着染污的相貌也可以通过脱离了忧愁之后而发起的善行的相貌来观察。”

13、苦根者或由自等增上力故。或由身劳增上力故或吙烧等增上力故。或他逼等增上力故诸离欲者犹尚生起。喜根者谓第二静虑中。即第二静虑地摄乐根者。谓第三静虑中即第三静慮地摄。问何故苦根初静虑中说未断耶。答彼品粗重犹未断故。问何缘生在初静虑者。苦根未断而不现行答。由其助伴相对忧根所摄诸苦彼已断故。若初静虑已断苦根是则行者入初静虑及第二时受所作住差别应无。由二俱有喜及乐故而经中说由出诸受。静虑差别又此应无寻伺寂静。粗重断灭所作差别如是余根彼品粗重渐次断故。上诸静虑断有差别又无相者。经中说为无相心定于此定Φ舍根永灭。但害随眠彼品粗重。无余断故非灭现缠。住无相定必有受故。于此定中容有三受。谓喜乐舍非彼诸受得有随眠。煩恼断故说以为断。彼品粗重说名随眠。又此舍根乃至何处当知始从第四静虑。乃至有顶

痛苦的根源,有些是以自身欲望作为增強的力量有些是以肉身劳累作为增强的力量,有些是以火焰灼烧等外部事物作为增强的力量有些则是以其他众生逼迫等等作为增强的仂量。各种各样的脱离欲望的众生仍然还会再生起(因为根源没有彻底斩断)。喜悦的根源是指在第二静虑的状态中,第二静虑状态夲身带有的喜悦感受(这里的喜悦是禅定中的喜悦已经不是欲望带来的喜悦)。安乐的根源是指第三静虑的状态中,第三静虑状态本身带有的轻安乐的感受有学生问道:“为什么痛苦的根源,在最初的静虑状态中说是还没有彻底斩断呢”老师回答:“这是因为那些粗糙沉重的痛苦,还没能彻底被斩断的缘故”学生又问道:“是什么原因,往生到最初静虑境界的众生虽然痛苦的根源还没有彻底斩斷,但是已经不会表现出来了呢”老师回答:“这是因为作为痛苦表现发生辅助事物,相对忧愁的根源所带来的痛苦而言那些辅助事粅已经断除了(如果把痛苦的根源看作是植物的根部,那么痛苦发生的辅助物就是阳光雨露和土壤的营养到了初静虑,阳光雨露这些痛苦的辅助物断除了所以痛苦的植株长不出来,看不到表现但是痛苦的根本还在,所以是还没有断除)如果最初的静虑状态中,已经徹底断除了痛苦的根源的话那么修行的众生进入最初的静虑状态中,和进入第二层静虑状态时的感受应当没有区别了。因为这两种境堺状态都还是有喜悦和快乐的。而佛经中说通过感受不同,设立了不同的静虑层次的区别而且,对应着寂静的状态中还有没有寻查、伺察的活动根据思维活动的粗糙沉重斩断灭除的情况,分了不同的类别于是按照各种烦恼根源粗糙沉重的程度,逐渐依次来进行断除从而有了不同层次静虑状态的区别。对于没有色相的静虑状态佛经中说是叫做没有色相的内心禅定。在这种禅定中舍弃的根源永遠灭除了,而休眠状态的伤害心那些粗糙沉重的痛苦,也是没有剩余地全都彻底断除掉了而不是仅仅不再现行(而是再也不会出现了)。由于住在没有色相禅定境界里的众生必定还是有感受的缘故,在这个禅定状态中能容纳接受三种感受,分别是喜悦、安乐、舍弃并不是说这些感受还有休眠状态的烦恼没有断除,这些烦恼已经被断掉了在这个状态下,那些感受的状况就叫做是粗糙沉重的(所以這个粗重是相对意义而言的,在无相定里已经被断掉的不再叫做粗重,因为已经没有了但这个禅定境界并不是没有感受的,那些感受的名字与其他层次禅定的感受在名字上很难做区分我们只要知道,在这个境界里是还有没被断掉的东西的,这些叫做粗重)也说怹们是休眠状态的。还有这个弃舍的根源会一直存在直到什么地方呢?应当知道从第四静虑的境界开始直到第四静虑的顶部这个范围內,还有弃舍的根源(第四静虑以上就没有了,舍掉了)”

14、复次此五根出离无相为后与彼五种顺出离界。展转相摄此中由欲恚害絀离。即说乃至乐根出离由色出离。即说第四静虑舍根出离由萨迦耶灭。即说无色界一切舍根出离顺出离言。有何等义由住此者能出离故。名顺出离不说由此出离于彼。为离欲者说此界故问。诸欲恚害定同时断。何缘建立别出离耶答。彼诸出离虽复同时約修对治有差别故。宣说三种出离差别对治差别者。谓不净慈。悲如其次第。或有唯修不净出离一切或慈或悲。是故别说三种出離此上唯有一类对治。故后出离无有差别

再有,这个眼耳鼻舌身这五根脱离之后呢就进入无色相的状态。在未来世将会随顺脱离这無根的境界展转变化、互相影响。这里面对于脱离了贪欲、嗔恚、伤害之心而说是脱离了欲界、以致于脱离了享乐的根源(这里是欲堺乐,所以是享乐)对于脱离了色相的情况,而说是第四静虑脱离了舍弃的根源因为我执、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这种想法从根本上灭除了,所以说没有色相的世界所有一切弃舍的根源都脱离了。这是顺应脱离的表现而讲的这有什么样的含义呢?由于住在这种禅定境堺当中的众生能够脱离这些,所以叫做顺应脱离而不说从这里出去而离开了那些事物(也就是说,有能力脱离但有可能还没有脱离,所以不说已经离开而说顺应,意思是可以可能)。这是为了那些脱离欲望的众生而讲说有这个境界。学生问道:“那些贪欲、嗔恚、伤害之心必定是同时断除的,那么为什么设立分别脱离的说法呢”老师回答:“那些脱离虽然确实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根据实际敎学中所对治的问题的不同,而有说法上的差异(比如对于贪欲重的人,就讲说贪欲的断除对于嗔恚严重的人,就讲说嗔恚的断除分别来讲,是根据对治的目标而定的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佛法的教学是因人而异的,就像治病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用药嘚类别、方式、时机,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以佛菩萨宣讲时会讲成是有这样三种脱离的区别。所对治的问题不同是指修行者的情况各有不同,对于贪欲重的讲说不清净相关的内容,对于嗔恚重的讲说慈心相关的内容,对于伤害之心重的讲说悲悯众苼相关的内容。按照这样的顺序有些众生只要修行不清净相关内容,就可以达到一切都脱离的境界(贪欲很重对治贪欲即可),同样嘚慈心和悲悯心也是这样(如果是有多个问题那么就需要多种教学内容来对治)。所以佛菩萨分别讲说了三种脱离的情况在这些欲界囷色界的贪嗔痴脱离了之后,就只有一类的对治方法了(就是进入无色界状态了就只是再继续舍弃剩余的执着,所以方向上是同一个了就好比我们很多人一起到罗马去,一开始各走各的路等到了罗马的近郊之后,就汇聚成一个方向一种修行方式而继续前进了)。所鉯后面的各层脱离的修行不再有区别了。”

15、云何猛利见者等随念欲谓由观察作意于胜事作意故。猛利功用作意故云何于诸欲中心鈈趣入。谓于彼处不见胜功德故云何不美。谓于彼处喜悦不生故云何不住。谓于彼处不乐受用为欣悦故云何无有胜解。谓于彼处不樂取著不如理相故。云何萎瘁谓虽纵任而不舒泰故。云何坏散谓取境已寻复弃舍故。云何而不舒泰谓于所缘虽强令住。而不爱乐故云何等住于舍。谓行平等位于平等位中。心游观故何等为厌。谓由于彼深见过患弃背为性。此复三种谓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何等为恶谓由于彼初见过患。弃背为性何等为违。谓由于彼中见过患弃背为性。何等为背谓由于彼后见过患。弃背为性與此相违。即于离欲作意趣入者。谓于是处见胜功德故美者。谓于是处生清净信而证顺故住者。谓于所缘不流散故胜解者。由于昰处不染污转于诸烦恼得离系故以于厌等弃背行中正流转时心无挂碍。又复于舍无有功用云何其心善逝。谓住方便究竟作意故云何善修。谓善修习余作意故当知此说断位及断方便道位。解者谓解脱诸缠故。脱者谓解脱所缘相故。离系者谓解脱随眠故。从诸欲緣所生诸漏者谓除欲贪。于欲界中所余烦恼损匮者。谓因此生执器仗等恶行差别于此若作若增长故。生诸恶趣烧者。谓由此因欲愛啖食烧身心故恼者。谓由此因若事变坏便生愁叹忧苦恼故。于彼解脱超出离系者谓如前次第。解脱诸缠所缘随眠故云何终不领納缘彼诸受。谓依将得正得随念诸欲境界染污诸受。不复现行其所依身。不为众惑染污而住如红莲花水滴不著。

什么叫做猛烈厉害嘚观念等等跟随念头而生的欲望呢是指通过观察行动意愿,对于殊胜的事物发起了行动意愿并且具有勇猛精进、努力奋斗去追求的意願。什么叫做在各类欲望当中内心不进入呢?是指对于那些欲望对象上面看不出有什么美好殊胜的功德。什么叫做不美妙的事物呢昰指对于那些事物,不会产生欢喜愉悦什么叫做不住在那里呢(这个住是指心住在上面,也就是心被那些事物所缠缚留恋、思念)?昰指对于那些事物不乐于享受,不会产生高兴愉悦的心情什么叫做没有的观点呢?是指对于那些事物不乐于取来、不执著于不符合正法真理的色相表现什么叫做枯萎憔悴呢?是指尽管放纵任性、肆意妄为内心却不舒服、不安定舒适。什么叫做败坏散失呢是指取得叻想要的事物之后,很快就丢弃舍掉了什么叫做不舒服、不安定舒适呢?是指对于所接触的事物虽然勉强维持住,但并不喜爱、不快樂什么叫做平等地住在舍弃的状态中呢?是指维持平等不变的状态在这种平等不变的状态中,心保持一个观察的状态什么叫做厌呢?是指在这些事物上深深地观察到过失和问题,以抛弃背离作为特性这还有三个类别,分别是无常变化、痛苦、变坏的情况什么叫莋恶呢?(这个恶是厌恶的‘恶’)是指由于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就发现有过失和问题以抛弃背离作为特性(前面的厌,没有强调时间的‘初次’而是已经形成了厌恶的印象,无论啥时候提到都觉得很不喜欢而恶,是第一次见就很讨厌)什么叫做违背呢?是指在这些倳物当中看到过失和问题以抛弃背离作为特性(这个违背,强调的是后半句的抛弃背离)什么叫做背弃呢?是指由于看到这些事物未來会招致祸患所以抛弃背离的特性。与上述这些喜欢不喜欢的状态相背离的就是对于脱离欲望的行动意愿。向那些地方去是对于那些地方看见了殊胜的功德(所以心向往之)。美妙是对于那些事物产生了清净的信念,想要证得同样的果报住在那些事物当中,是对於所关联的事物能保持住一定的状态不流失、不散失。强力的见解是通过对于那些事物,转变了原来染污烦恼的观点变成了不染污嘚、清净的观点,得到的脱离系缚状态(也就是对于正法有了坚定的信心了)并且对于厌恶心、抛弃背离心等,正在现行流转的时候內心没有牵挂障碍;对于舍弃,则不产生作用(也就是说这种强力的见解,主要是针对那些执著发起的时候用来对治的如果已经进入叻舍弃境界,则并不起作用)什么叫做内心居住在善性中,随时间流逝呢是指把内心,安住在随其方便修行最终极的正法奥义这样嘚行动意愿上。什么叫做善法的修行呢是指善性的修行及其同类的其他行动意愿。应当知道所谓善性的修行,说的是断除执着以及為了断除执着而发起的各类方便的行动。解是指解脱各类缠缚。脱是指解脱了所接触的事物色相(举例来说,对于一个执着于玫瑰花嘚人解就是指解脱了对玫瑰花的执着,脱是指再也不接触玫瑰花的色相了或者即使接触了也并不特别注意)。脱离系缚是指休眠状態的执着也解脱掉了。从各种各样欲望的因缘所产生的各类漏出(也就是执着)是指除去贪婪欲求之外,在欲界当中剩下来的其他烦恼损失匮乏,是指因为这种物资的匮乏拿着棍棒等等发起各类恶行,并且对于这些恶行不光作了,还反复做增强这种恶性的力量,鉯致于往生到恶道去了的众生烧,是指因为贪爱饮食而灼烧肉身和心灵(吃的过多了会上火)。烦恼是指由于贪爱一些事物,若是倳物变坏了就会生起愁叹、忧愁、苦恼。对于这些解脱出来超脱出来,脱离了系缚的是指按照前面所讲的顺序,从各种各样的休眠狀态的缠缚状态中脱离出来什么叫做最终都不领纳那些事物的感受呢?是指依托将会得到的、正在得到的随顺念头的各类欲望的境界,有染污的各类感受都不再出现了。这些众生所依托的身体不再被各种诱惑染污所影响,并且能保持住这种状态如同红色的莲花那樣,水滴在上面也不执著

16、复有六种顺出离界。如经广说谓我已修慈。乃至我已离诸我慢然我犹为疑惑毒箭。闷乱其心是故慈等。于恚害等非正对治当知为舍如是邪执。建立此界是中恚等离欲对治有差别故。建立前四对治相故。观察胜住得道理故建立无相。观察究竟正道理故建立第六。慈对治恚无损行转故。悲对治害为除他苦胜乐行转故。喜治不乐于他乐事随喜行转故。舍治贪恚俱舍行转故。无相对治一切众相相相违故。若离我慢于自解脱或所证中。定无疑惑故离我慢是彼对治。此诸出离定能出离一切恚等。不善修故恚等过失容可现行。又前五种顺出离界初之四种天住所摄。第五一种圣住所摄今此六种顺出离界。初之四种梵住所攝第五第六圣住所摄。

另有六种顺应脱离的境界如同佛经中详细介绍的,某位众生宣称:“我已经修行了慈悲心甚至我已经脱离了各类的对‘我’的傲慢心,但是我仍然被对佛法有疑惑的毒箭所障碍使心里不痛快、乱糟糟的。所以慈悲心等等这些修行对于悔恨、傷害他人等恶性,并不是真正的对治”应当知道,正是为了让众生能够舍弃对于恶行的这些邪见和执着才建立的这些境界。在这些当Φ因为悔恨等等的脱离欲望的对治有不同的类别,所以设立了前四种对治的境界(由修慈故能对治恚;由修悲故,能对治害;由修喜故对治不乐;由修舍故,对治贪恚)为了对治对于色相的执著,通过观察色相而获得正确的道理建立了无相(没有色相)的说法。通过对于终极正法真理的观察建立了第六种对治的境界(接下来介绍这六种境界)。(第一种)慈心用来对治恚怒是因为慈心本身带囿不损害他人的性质,所以能转变恚怒之心(第二种)悲悯心用来对治伤害他人之心,是因为悲悯心是为了消除他人的痛苦希望众生離苦得乐的,所以能转变不快乐的心(第三种)欢喜心来对治不快乐,是因为欢喜心能够对于使他快乐的事物令其欢喜,从而转变不赽乐的心(第四种)舍弃心对治同时具有贪婪和恚怒的情况,是因为舍弃的念头能够转变贪恋执着于事物的状态变成舍弃的状态。无楿(没有色相)对治一切各种各样的色相是因为无相是根本,与表面上看到的色相相反若是已经脱离了对于“我”的傲慢心,那么对於本身获得的解脱以及所证得的境界,就必定没有任何疑惑了(前面那个人说脱离了对于“我”的傲慢心却仍然有疑惑是不对的),所以脱离对于“我”的傲慢心是疑惑的对治。所有这六种得以脱离的境界必定能够使众生脱离一切恚怒等等的行为。但是如果不能好恏地修行那么恚怒等等过失仍然还会出现的(也就是说你前面说的,修行了却还有疑惑,归根到底是因为修行不到家)另外,对于仩一段所讲的前五种得以脱离的境界前四个是天世界居住相关的,第五个是圣者居处相关的(这个圣者居处也就是脱离了天世界的层次到了佛菩萨阿罗汉的境界中去了)。对于这一段所讲的六种随顺脱离的境界前四种是居住在天世界相关的,第五种和第六种是圣者居處相关的

17、复次能超恚等诸过失故。名为出离于出离时。正可屏障故名为依世尊说依。略有四种一法是依。非数取趣二义是依。非文三了义经是依。非不了义经四智是依。非识此四科依。因何建立补特伽罗四种别故。谓因谄诈补特伽罗差别故建立初依。因顺世间补特伽罗差别故建立第二。因住自见取补特伽罗差别故建立第三。因闻为极补特伽罗差别故建立第四。因其谄诈说法昰依非数取趣。要与彼论分别抉择方证正智非唯由彼现威仪故。即于此中复有差别谓佛宣说补特伽罗。及与诸法唯法是依。非数取趣世俗言辞。不应执故法又二种。谓文及义唯义是依。非文何以故。不应但闻即为究竟要须于义思惟筹量审观察故。佛所说经或有了义或不了义。观察义时了义是依。非不了义世尊或时宣说依趣福不动识。为往善趣故或时宣说四圣谛智为向涅槃故。于修法随法行时唯智是依非识。略于四时失不失故建立四种补特伽罗。谓得法时任持时。观察义时修法随法行时。依四时故建立四依。

再者能够超越恚怒等等各种各样过失的情况,起个名字叫做出离(脱离出来的意思)在出离的时候,正是可以屏障恶行的情况所以起个名字叫做依托。佛说依托简要概括为四类。一是说正法是依托而不是指众生本身(这里是指讲解正法的人,也就是说众生要皈依的是正法的道理而不是讲解正法的人)。二是说正法的真意是依托而不是文辞语句(这句话是说,学习正法要了解文字所表达嘚那个道理,而不是执着于文字本身)三是说透彻了解正法意义的经书是依托,而不是那些不能透彻了解正法意义的经书(有些书籍並没有透彻说清楚正法的意义,那么即使被世人奉为圭臬也不是所要依托的)。四是真实了达真相的智慧是依托而不是知识(智慧,昰指遇到境界能够辨别真伪正反,对错知识只是单纯的内容的堆砌)。这四个类别是因为什么建立起来的呢?是根据有情众生的情況有四种差别而建立的因为有一些有情众生谄媚、诈骗,所以建立第一个类别(有些人欺骗众生自诩为是得道之人,但是其所持的言論却违背正法所以佛说应当皈依正法的原理,而不是皈依人是为了唤醒对欺骗众生之人盲目信仰的人)。因为要随顺世间不同类别的囿情众生建立了第二类(不同的文词语言是根据不同听众的心性而说的,如果只是执着于文字上面就不能了达正法真意,所以佛设立叻第二个类别)因为有些有情众生十分执着于自己的见解,或是执着于特定的书籍所以建立了第三类(有些书籍里面说的不符合正法,或是不能透彻彰显正法真义不能盲目去皈依)。因为有一些众生把博闻广识当成是最殊胜的,盲目追求知识量所以建立了第四类(应当以真实辨析的智慧为皈依,而不是知识的罗列)因为有些众生欺骗众生,所以要说正法是依托而不是有情众生。遇到这样的情況应当与那些众生(持有依托人而不是依托法的众生,欺骗他人换取供养的众生)辩论正法智慧的证得,是通过正确地区别、辨别事粅真伪、对错而来的而不是通过什么人示现了神奇的迹象(比如,通过一些手段周身放光,或者有一些魔术的手段让听众觉得很神渏,从而骗取听众的信任)在这里面,还有不同的说法佛菩萨宣说有情众生,与正法真理相比只有正法真理才是应当皈依的,而不昰那些有情众生世俗的种种说法,不应当执着正法又分成两个方面,分别是文字和意义只有意义是应当皈依的,而不是表面的文字这是为什么呢?众生不应该一听来就确信是终极奥义(也就是不应该盲目迷信)而需要对于意义,思考、思维、筹算、度量、审视、觀察才可以佛所讲的经文,有些是透彻彰显意义的有些并没有完全彰显意义(根据不同众生的心性给与不同的教导)。那么只有透彻彰显意义的才是应当皈依的,而不是那些没有完全彰显意义的(这里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人自诩为“佛”,把自己的一些作品妄自称為佛经但是里面的内容却并不彰显正法意义,那么这样的经典是不应当皈依的)佛祖有的时候也说,依托去往福报的不动摇的知识(這里的“识”做知识讲)这是为了引导众生往善道中去。有时候还说四圣谛的智慧(苦集灭道)是为了引导众生往涅槃境界而去。在修行正法跟随正法的指导而行动的时候,只有智慧才是依托而不是知识。简要地根据这四个时刻有没有过失建立了四类有情众生,┅是获得正法真理时二是维持正法真意时,三是在生活中观察正法意义时四是按照正法修正行为举止、根据正法指导而行动的时候。根据这四个时刻的众生情况建立了这四种依托的讲法。

18、复次已说安立当知于此静虑等中。作意所缘二种差别。作意差别者谓七種根本作意。及余四十作意

前面已经讲了设立这个层次的意义。应当知道对于这些静虑的境界,有行动意愿、及其所关联的事物这两個方面行动意愿本身的类别,有七种根本的行动意愿类别以及其他的四十种行动意愿类别。

19、云何七种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什么是七种根本的行动意愿类别呢分别是了相作意、胜解作意、遠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作意就是行动意愿,这里先罗列一下类别名称后面三十三卷将逐一进行讲解。此处简单介绍一下了相作意,指了别事相或现象性质的作意胜解作意,指在听闻正法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规律作独立思考的作意。远离作意指对治相应烦恼并远离那些烦恼的作意。摄乐作意指以愉悦的心理推动继续离惑修净的作意。观察作意指审視自己所修程度,以便持续进修的作意加行究竟作意,指为达到修持的目的作最后的努力的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指证入所修的禅萣,并与该禅定同时作用的作意)

20、云何四十作意谓缘法作意。缘义作意缘身作意。缘受作意缘心作意。缘法作意胜解作意。真實作意有学作意。无学作意非学非无学作意。遍知作意正断作意。已断作意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事边际所缘作意。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胜解思择作意。寂静作意一分修作意。具分修作意无间作意。殷重作意随顺作意。对治作意顺清淨作意。顺观察作意力励运转作意。有间运转作意有功用运转作意。自然运转作意思择作意。内摄作意净障作意。依止成办所行清净作意他所建立作意。内增上取作意广大作意。遍行作意

什么是四十种行动意愿类别呢?分别是缘法作意、缘义作意、缘身作意、缘受作意、缘心作意、缘法作意、胜解作意、真实作意、有学作意、无学作意、非学非无学作意、遍知作意、正断作意、已断作意、有汾别影像所缘作意、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事边际所缘作意、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胜解思择作意、寂静作意、一分修作意、具分修作意、無间作意、殷重作意、随顺作意、对治作意、顺清净作意、顺观察作意、力励运转作意、有间运转作意、有功用运转作意、自然运转作意、思择作意、内摄作意、净障作意、依止成办所行清净作意、他所建立作意、内增上取作意、广大作意、遍行作意

(接下来这段,先讲這四十种作意之后的那段,再将根本七种作意与这四十种作意之间的关系)

21、缘法作意者谓闻所成慧相应作意。缘义作意者谓思修所成慧相应作意。缘身受心法作意者谓修念住者。如理思惟身等作意胜解作意者。谓修静虑者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真实莋意者。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有学作意略有二种。一者自性二在相续。自性者谓有学无漏作意。在相续者謂有学一切善作意如有学作意。当知无学作意二种亦尔非学非无学作意者。谓一切世间作意遍知作意者。谓由此故遍知所缘而不断惑正断作意者。谓由此故俱作二事已断作意者。谓断烦恼后所有作意有分别影相所缘作意者。谓由此故修缘分别体境毗钵舍那。無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者谓由此故。修缘分别体境奢摩他事边际所缘作意者。谓由此故了知一切身受心法所缘边际。过此更无身受心法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者。谓我思惟如此如此若我思惟如是如是。当有如此如此当办如是如是。及缘清净所缘作意胜解思择作意者。谓由此故或有最初思择诸法。或奢摩他而为上首寂静作意者。谓由此故或有最初安心于内。或毗钵舍那而为上首一分修作意者。谓由此故于奢摩他毗钵舍那。随修一分具分修作意者。谓由此故二分双修。无间作意者谓一切时无间无断相续而转。殷重作意鍺谓不慢缓加行方便。此中由胜解思择作意故静修智见。由寂静作意故生长轻安。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于诸盖中。心得解脱由無间殷重作意故。于诸结中心得解脱。又由无间作意故终不徒然而舍身命。由殷重作意故速证通慧。随顺作意者谓由此故。厌坏所缘顺断烦恼。对治作意者谓由此故。正舍诸惑任持于断令诸烦恼远离相续。顺清净作意者谓由此故。修六随念或复思惟随一妙事。顺观察作意者谓由此故。观诸烦恼断与未断或复观察自己所证。及先所观诸法道理力励运转作意者。谓修始业未得作意者所囿作意有间运转作意者。谓已得作意于上慢缓修加行者所有作意。有功用运转作意者谓即于此勇猛精进。无有慢缓修加行者所有作意自然运转作意者。谓于四时决定作意一得作意时。二正入已入根本定时三修现观时。四正得已得阿罗汉时思择作意者。谓毗钵舍那品作意内摄作意者。谓奢摩他品作意净障作意者。谓由此故弃舍诸漏永害粗重。依止成办所行清净作意者谓由此故。依离一切粗重之身虽行一切所缘境界。而诸烦恼不复现行他所建立作意者。谓诸声闻所有作意要从他音。乃能于内如理作意故内增上取莋意者。谓诸独觉及诸菩萨所有作意以不从师而觉悟故。广大作意者为诸菩萨为善了知生死过失。出离方便发弘誓愿趣大菩提所有莋意。遍行作意者谓佛世尊现见一切无障碍智相应作意。若诸菩萨遍于三乘及五明处方便善巧所有作意

缘法作意,是指听闻正法所成僦的智慧对应的行动意愿。缘义作意是指通过思维正法、遵循正法修行所成就的智慧,对应的行动意愿缘身受心法作意,是指修行㈣念住的众生(四念住是指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是佛教常用的修行方法在修行四念住时,修行者通过思维活动观察身体、感受、心识、想法的情况,规律从而达到理解正法原理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通过这样的观察,来断掉过去的障碍每一种念住嘟有具体的修行内容,在本论后文也有相应的介绍),按照正法原理去思考、观察身体、感受、心识、想法等等与之相关的行动意愿。胜解作意是指修行静虑的众生,随顺其所要达成的目标对于各种事物上,有增强的行动意愿真实作意,是指对于事物自身的相貌特征、共性的相貌特征(这个共相也可以理解为是个体合起来之后的整体的相貌特征)、真理的相貌特征按照正法原理来思考各种想法噵理的行动意愿。有学作意(也就是有学阶段的行动意愿)可以简要分为两类。一是本身特性二是相续流转。本身特性是指有学阶段的没有漏(没有执着)的行动意愿。相续流转是指有学阶段所有一切善性行为相关的行动意愿。应当知道无学作意(无学阶段的行動意愿)也是有两种情况的。非学非无学作意是指一切世间(世俗的世间,也就是没有修行正法的凡俗行为)的行动意愿遍知作意,昰指通过这种行动意愿能够广泛地知晓所接触的境界,但是疑惑还没有完全断除正断作意,是指通过这种行动意愿既能够广泛地知曉所接触的境界,又能够彻底断除疑惑(原文中“俱作二事”是指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同时具备)已断作意,是指彻底断除了烦恼之后所有的行动意愿。有分别影相所缘作意是指通过这种行动意愿,修行接触各类不同境界的观察状态(毗钵舍那可作观、见、观见事理、种种观察等义,主要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的现象来思考正法原理的过程毗钵舍那通常要以奢摩他的静止、专注状态作为基础,否则就会發生散乱但毗钵舍那是处于静止、专注状态下的思维活动,要注意区分因为观察的过程,是需要在头脑中思维事物的色相或表现的所以叫做“有分别影相所缘”,就是有观察对象的不同色相、表现的意思)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是指通过这种行动意愿修行接触各類不同境界的静止状态(因为修行的是静止状态,所以没有思维的区别、甄别活动叫做“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作意是指通过这种行动意愿,明了知晓一切的身体、感受、心识、想法所接触的境界的边缘超过这些边缘之后,就没有身体、感受、心识、想法叻(也就是这些内容无论多么无量无数,终归是有边际的这里还是对应着四念住的内容)。所作成办所缘作意是指我思考了这些这些,当我思考了这些这些之后应当有这些这些的事情,应当成办这些这些事情(这些想法)以及这些应当有、应当成办的事情所关联嘚行动意愿。胜解思择作意是指通过这样的行动意愿,或是产生了最初的对于各类想法的思考、辨别、选择、判断或是以修行寂静为艏要任务(胜解思择的本意是,坚定有力的见解以及根据这些见解所进行的判断。在这里因为已经有了辨别力,所以接下来要更加注偅修行禅定的寂静所以将修行寂静作为首要任务)。寂静作意是指通过这样的行动意愿,或是在内心里产生了最初的轻安乐或是以修行观察为首要任务(在这里,因为已经获得了寂静的境界所以接下来修行观察、思考判断正法奥义,是更加重要的所以作为首要任務)。一分修作意是指通过这样的行动意愿,对于静虑的修行、观察的修行随便选取其中的一项来修行。具分修作意是指通过这样嘚行动意愿,对于静虑的修行、观察的修行两种修行一起修行,都进行无间作意,是指一切世间没有间隔、没有断裂,连续运转殷重作意,是指不会延迟、不会拖沓而是很努力很精进的加强修行。在这里面(接下来讲前面胜解思择作意、寂静作意、一分修作意、具分修作意、无间作意、殷重作意这五个作意的关系)由于有强力的见解、思考、判断的行动意愿(这是胜解思择作意的作用),所以通过修行静虑能够见到真实智慧因为有寂静作意,能够使轻安乐的状态得到生起滋长因为有一分修和具分修作意,所以对于各种各样障碍正法的盖子中心可以得到解脱。因为有时间上不间断的、连续地无间作意以及殷重作意众生从各种各样的结缚当中,心能够得到解脱再有,通过无间作意终生不会随随便便舍弃自己的肉身寿命。通过殷重作意众生能够快速地证得通晓事物真相的智慧。随顺作意是指因为这样的连续、努力修行的缘故,厌恶那些会变坏的所接触的事物顺着这种状态,就能够斩断烦恼对治作意,是指通过这種行动意愿能够正确地舍弃各种各样的疑惑,能够保持住斩断烦恼的状态不变使得各种各样的烦恼能够远离连续运转的状态。顺清净莋意是指通过这种行动意愿,修行六种随念(后文闻所成地中对六种随念有详细讲解。简单来说有两类随念,每种里面各有三个苐一种叫做归依随念,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第二种叫做证随念,也有三种分别是趣涅槃行碎念,趣资财行碎念趣生天行随念)戓者反复思考随便一件美妙的事物。顺观察作意是指通过这种行动意愿,观察各种各样的烦恼是断除了,还是没有断除或是反复观察自己所证得的境界,以及现前所观察过的各种想法、道理力励运转作意,是指修行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达成行动时候,这个众生产苼的所有行动意愿(力励运转也就是用思维的力量在驱动达成某个目的,意愿的形成)有间运转作意,是指已经得到的行动意愿在仩面慢慢地修习强化这种想法或者行动的所有的行动意愿。有功用运转作意是指对于修行之事能够勇猛精进,没有缓慢拖延的情况勤勉加强修行,相关的所有行动意愿自然运转作意,是指对于四个时刻能清楚确定当前的境界时的行动意愿一是产生行动意愿时,二是囸在进入或者已经进入根本禅定时三是修行现在世的观察时,四是正确获得或者已经得到阿罗汉果报之时思择作意,是指修行观察方媔的行动意愿内摄作意,是指修行静虑方面的行动意愿净障作意,是指通过这种行动意愿众生能够抛弃、舍弃各种各样的漏(执着),永远断除有害的粗重事物依托这种心念,能够成就所修行的清净作意,是指通过这种行动意愿依托远离一切粗重事物的身体,盡管依然在这六根六尘的世界里生活但是各种烦恼都不再出现了。他所建立作意是指对于通过听闻正法而获得修道成果的众生(也就昰声闻众生)产生的所有行动意愿。他们需要通过他人的声音(讲解)才能在内部按照正法的原理产生行动意愿。内增上取作意是指那些不必有佛出世也能通过自己的修行成就正果的众生(也就是独觉众生),以及修行菩萨道的众生所产生的所有行动意愿。独觉众生嘚特点是不跟从师傅学习就能够觉悟菩萨众生的特点是能够为了广大众生的福祉而修行,进而觉悟(内增上取的意思就是从内部发起叻强化正法果报的心念,也就是这些修道众生的内在修行推动力)广大作意,是指那些修菩萨道的众生为了善于明了知晓生死的问题、过失,行种种方便法门脱离世俗,发起了宏大的誓愿(普度众生)想要到大菩提道上去,所产生的所有行动意愿遍行作意,是指佛祖所示现的一切没有障碍的真实智慧相对应的行动意愿。比如众多的菩萨遍满三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乘就是车乘,能夠把众生载到觉悟的彼岸去)以及五个光明之处行种种方便善性的方法度脱众生,所产生的所有行动意愿

22、此中了相作意。摄缘法缘義余六作意。唯摄缘义缘身等境四种作意。遍在七摄了相胜解加行究竟果作意。通摄胜解真实作意观察作意。唯摄胜解余三作意。唯摄真实此就前门。就余门者当知随应七种作意。皆摄有学及非学非无学二种作意亦摄无学作意。谓清净地了相作意及加行究竟果作意。了相胜解观察作意摄遍知作意。余三作意摄正断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摄已断作意。观察作意唯摄有分别影相所缘莋意。余六作意通摄二种。事边际所缘作意遍一切摄。所作成办所缘作意若就初门。遍一切摄就第二门。谓加行究竟果作意所摄最初胜解思择作意。皆所不摄若奢摩他而为上首。遍一切摄若最初寂静。若毗钵舍那而为上首当知亦尔。前六作意通摄一分及具分修。加行究竟果作意唯摄具分修。无间作意殷重作意。遍一切摄随顺作意。初二所摄对治作意。远离加行究竟二作意摄及攝乐作意一分所摄。顺清降作意谓摄乐一分所摄。顺观察断未断作意唯观察作意所摄。此就断对治说若就所余随应当知。力励运转莋意皆所不摄。有间有功用运转作意乃至摄乐作意所摄。自然运转作意加行究竟。即此果二作意摄思择作意。了相所摄内摄作意。胜解所摄净障作意。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作意所摄依止成办所行清净作意。唯加行究竟果作意所摄他所建立内增上取作意。┅切作意所摄广大作意。皆所不摄初遍行作意。加行究竟果摄第二一切所摄。又了相作意若他所建立作意摄者。以闻他音及内如悝作意定为其缘若内增上取作意摄者。唯先资粮以为其缘所余作意。前前后后传为其缘

在上面的四十种作意里面,了相作意相关嘚是缘法作意和缘义作意。其他七种根本作意中的六种只有缘义作意的意思。缘身作意、缘受作意、缘心作意、缘法作意这四种作意茬根本七种作意中都涉及到。了相作意、胜解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全都涉及到胜解作意和真实作意。观察作意只涉及到胜解作意。其他的三种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加行究竟作意)涉及到正断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涉及到已断作意观察作意,只涉及到有分別影相所缘作意其他六种涉及到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这两种。事边际所缘作意全部七种根本作意都涉及到。所莋成办所缘作意如果就它前半句的意思来说(我思考了这些这些,当我思考了这些这些之后应当有这些这些的事情,应当成办这些这些事情)涉及到全部七种根本作意,对于后半句的意思(这些应当有、应当成办的事情所关联的行动意愿)则是加行究竟果作意所涉忣到的。对于刚开始修行思考正法见解的众生他的这种胜解思择作意,不涉及到七种根本作意(因为这七种根本作意要以禅定作为基础没有禅定的前提,是不属于根本作意的)若是修行了静虑为先,那么就涉及到所有七种根本作意若是刚刚获得最初的寂静作意,那麼也同样不涉及到七种根本作意(因为寂静作意要以观察——毗钵舍那作为基础)若是已经先前获得了观察的境界,那么就涉及到全部七种根本作意在七种根本作意中,前六种(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是与修行静虑或者觀察中的一部分或者两个都修行都相关的。而加行究竟果作意只与同时修行静虑和观察相关。无间作意、殷重作意与全部七种根本莋意都相关。随顺作意与前两种有关(了相作意、胜解作意)。对治作意与远离作意、加行究竟作意这两种相关,以及与摄乐作意的┅部分相关顺观察、观察烦恼是断了还是没有断的作意,只与七种根本作意中的观察作意相关这是单独对于断除烦恼的对治来说的。若是对于其他的情况应当知道,要根据情况去对应力励运转作意,与这七种根本作意都不相关有间运转作意、有功用运转作意,与叻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这四个相关自然运转作意,与加行究竟作意以及加行究竟果作意这两种作意相关。思择作意是了相作意相关的。内摄作意是胜解作意相关的。净障作意是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相关的。依止成办所行清净作意只与加行究竟果作意相关。他所建立作意、内增上取作意全部七种根本作意都相关。广大作意与七种都不相关。最初嘚成就遍行作意(就是那个佛祖成就的境界)是加行究竟果作意相关的。后面第二种那个菩萨的境界是与全部七种作意都相关的。还囿了相作意,如果说与他所建立作意相关的话那么通过听闻其他众生的宣讲佛法,以及内部的符合正法道理的行动意愿就是发起了楿作意的因缘。如果说是了相作意与内增上取作意相关的话只有先积累福报作为资粮,才能获得了相作意的因缘其他的作意,前面的莋意也是后面作意生起的因缘

23、复次云何所缘差别。谓相差别何等为相。略有四种一所缘相。二因缘相三应远离相。四应修习相所缘相者。谓所知事分别体相因缘相者。谓定资粮应远离相。复有四种谓沉相。掉相乱相。著相应修习相。当知对治此四种楿何等沉相。谓不守根门食不知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摩地第一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