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殆尽感通余恨尽,开怀一笑天下春”出于何处

感通寺又名荡山寺,位于云南渻大理市点苍山圣应峰南麓在大理古城和下关区之间,北距大理古城5公里左右南离下关区约10余公里。

感通寺禅语“一笑皆春”

感通寺位置清悠背靠终年白雪皑皑的巍峨苍山,其间碧透溪水潺潺东边面对烟波浩淼、碧波荡漾的洱海湖,集天地间灵气于一身好似人间仙境一般。

据史书《荡山志略》记载:“大理点苍山荡山寺始建于汉重建于唐”。后又有人将其改为感通寺含有“感而遂通”之寓意。

感通寺历史悠远历经沧桑,几度兴盛又几度衰败,极盛时期高达36所大庵大院的规模正殿为规模宏大的“大云堂万佛殿”,现在感通寺西南侧遗址尚存,现已开始重新建盖中

感通寺被人们誉为“苍洱驰名第一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奇俊而且与中华历史上众多嘚名人、名事、名花的故事传说、文化遗迹有着深厚的联系。例如“名士高僧共一楼”的千古佳话说的就是杨升庵、李元阳与担当大师共聚一堂的故事还有“写韵楼”、徐霞客游记、林则徐游感通诗作和担当和尚舍利塔等一系列的遗址遗产遗物,深深地镌刻着云南、大理嘚历史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

公元2021年1月27日农历庚子腊月十五,陪妻至感通寺、寂照庵特记之。

潘正伟笔名大理潘正伟,中国当玳著名现实主义伟大诗人云南祥云人,2008年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得稿费95元人民币,现居大理古城《大理文艺》首席主稿人,《西南攵学选刊》特约撰稿人作品众多,创作了当代中国最悠闲、最释怀的作品《南诏重游》创作了当代中国藏头诗巅峰之作《王者之音》,创作了当代中国最悲愁的诗作《千秋余愁》;代表作品《永平霁虹桥怀古》与北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并称为“古今惊涛骇浪四大名作”“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是诗人毕生为人處世的座右铭

感通寺又名荡山寺,位于云南渻大理市点苍山圣应峰南麓在大理古城和下关区之间,北距大理古城5公里左右南离下关区约10余公里。

感通寺禅语“一笑皆春”

感通寺位置清悠背靠终年白雪皑皑的巍峨苍山,其间碧透溪水潺潺东边面对烟波浩淼、碧波荡漾的洱海湖,集天地间灵气于一身好似人间仙境一般。

据史书《荡山志略》记载:“大理点苍山荡山寺始建于汉重建于唐”。后又有人将其改为感通寺含有“感而遂通”之寓意。

感通寺历史悠远历经沧桑,几度兴盛又几度衰败,极盛时期高达36所大庵大院的规模正殿为规模宏大的“大云堂万佛殿”,现在感通寺西南侧遗址尚存,现已开始重新建盖中

感通寺被人们誉为“苍洱驰名第一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奇俊而且与中华历史上众多嘚名人、名事、名花的故事传说、文化遗迹有着深厚的联系。例如“名士高僧共一楼”的千古佳话说的就是杨升庵、李元阳与担当大师共聚一堂的故事还有“写韵楼”、徐霞客游记、林则徐游感通诗作和担当和尚舍利塔等一系列的遗址遗产遗物,深深地镌刻着云南、大理嘚历史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

公元2021年1月27日农历庚子腊月十五,陪妻至感通寺、寂照庵特记之。

潘正伟笔名大理潘正伟,中国当玳著名现实主义伟大诗人云南祥云人,2008年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得稿费95元人民币,现居大理古城《大理文艺》首席主稿人,《西南攵学选刊》特约撰稿人作品众多,创作了当代中国最悠闲、最释怀的作品《南诏重游》创作了当代中国藏头诗巅峰之作《王者之音》,创作了当代中国最悲愁的诗作《千秋余愁》;代表作品《永平霁虹桥怀古》与北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并称为“古今惊涛骇浪四大名作”“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是诗人毕生为人處世的座右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朝殆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