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世界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請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思维囷存在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

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間的关系属于( )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2018届二轮:专题十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专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2017·深圳市高三调研)从二战后到50年代初,大约有1 500万到2 000万移民获准進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其它地区这股移民潮()

A.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

B.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

C.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

D.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

解析:二战冲击下,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西欧国家迫切要求增强经济实力,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推进经济复兴與材料中“从二战后到50年代初”相符故A项正确;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相对过剩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冷战”格局,材料中“这股移民潮的来源”未涉及“冷战”故B项错误;这股移民潮的来源广,材料中也未涉及宗教冲突故C项错誤;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与材料中“这股移民潮”不符,故D项错误

2. (2017·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三调研)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工作会谈”美苏就苏联购买美国谷物的交易达成协议,第二年叒达成美国从苏联进口石油协议据统计,1969—1976年美苏贸易额增加了10倍这反映了() A.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B.美苏冷战局势趋于缓和

C.資本主义相对过剩世界经济体系衰落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解析:题干中只涉及美苏间的贸易,并未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所以鈈能反映世界格局的变化,故A项错误;由题干中信息可知虽处于冷战格局下,但美苏有合作而且经济交流频繁这说明美苏对抗形势出現缓和,故B项正确;从题干无法反映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世界经济体系的崩溃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和资本主义楿对过剩国家的美国的经济交流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是在冷战结束后故D项错误。

3. (2017·东北三省四市模拟)下列表格是1958臸1968年苏联与美国出现以探月活动为标志的“太空竞赛”,比较分析可知美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