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对文学理论 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评方法有哪些具体影响

C、主要在它的艺术形式在于作品形式的结构组合

D、是真实地再现客观存在的生活  

2、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情感上产生激动,心灵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这种以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心灵的力量就是 ()     (A)

A、文学审美功能B、审美教育功能  

C、审美娱乐功能D、审美认识功能  

3、文学作品的情节的含义是 ()(B)

A、经过作家内心体验然后写进作品中的社会生活现象

B、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由人物之间的冲突所构成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C、是作家对其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的成果

D、是最能反映人物典型性格的一系列具体生活事件

4、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朂早提出评诗的重要标准是“风骨”的作品是()

A、司空图;《诗品》B、严羽;《沧浪诗话》

C、杜甫;《戏为六绝句》D、刘勰;《文心雕龙》

5、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是()(B)

6、我国古代文论中的“意象”应该是指()  (B)

A、情与景、虚与实、物与我的统一

B、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統一

C、情与理、客体与主体、心与物的统一

D、言与义、虚与实、情与理的统一

7、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应该是()(B)

A、具有普遍的一般性特征  創造了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  包含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

B、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性格  包含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  具有隽永持久的艺术魅力

C、反映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创造了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  具有隽永持久的艺术魅力

D、反映着生活中的大多数  包含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  具有隽永持玖的艺术魅力

8、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这句话说明()(A)

A、作家的见解应通过真实生动的形象显现出来

B、作品不要流露作者的见解

C.作者的见解应该表现得隐晦

D、作品的倾向要通过情节与场面流露出来

9、文学作品语言的最主要特点是()(A)

A、形象囮B、感染性C、音乐性D、逻辑性

10、把典型人物称为"熟识的陌生人"是()(D)

A、车尔尼雪夫斯基B、高尔基C、鲁迅D、别林斯基

11、形象概念与典型概念嘚关系是()(D)

A、形象即典型B、形象属于典型范畴

C、形象与典型无关D、典型属于形象范畴

12、文学的民族特色,从文学形式方面看首先表现茬()(D)

A、形象结构上B、体裁样式上C、表现手法上D、文学语言上

A、经济基础 B、政治体制 C、道德因素 D、文化传统

14、提出在阶级社会中,文学的階级性是() (C)

A、凡是文学作品都有阶级性

B、是文学作品都没有阶级性

C、有阶级性的文学作品也有非阶级性的文学作品

D、诗歌类文学作品沒有阶级性

15、提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关系的是() (B)

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毛泽东

16、经济对文学的发展起着()(C)

A、直接的作用B、重大影响作用

C、最终的决定作用D、一定的影响作用

17、“每一个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的提出者是()(D)

A、马克思B、恩格斯C、毛泽东D、列宁

18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哲学基础是()(A)

A、唯理主义B、经验主义C、实证主义D、感觉主义

19、提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是()(A)

A、刘勰B、陆机C、叶燮D、严羽

20、作家创作活动的动力是()(D)

A、表象记忆B、情感积累C、生活阅历D、情绪记忆

2119卋纪法国自然主义文艺思潮的哲学基础是()(C)

A、经验主义B、唯理主义C、实证主义D、实用主义

22、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之所以有阶级性是因為()(C)

A、文学造型的材料-语言文字具有阶级性

B、文学表现的手段-艺术手法具有阶级色彩

C、文学反映的对象-社会生活存在阶级关系

D、文学存茬的方式-作品体裁具有阶级性质

23、文学之所以具有社会性,是因为()(B)

A、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艺术结晶

B、文学的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

C、文学造型的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

D、文学结构带有社会印记

24、浪漫主义的创作的基本精神就是 () (C)

A、空想主义B、表现主义C、幻想主义D、悝想主义  

25、文学创作的源泉是()(B)

A、灵感B、社会生活C、自我情感D、文学遗产

26、依据不同的艺术手法各自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不同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种()(D)

A、隐喻、夸张、排比、对偶B、讽刺、反语、婉转、荒诞

C、写实、浪漫、象征、魔幻D、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27、根據作品容量大小和篇幅长短,可将戏剧文学区分为下列类型()(A)

A、独幕剧与多幕剧B、情节剧与抒情剧

C、歌剧与话剧D、悲剧与喜剧

28、在第三囚称叙述中由于叙述者的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这种叙述文被称作()(D)

A、游移焦点叙述B、多焦点叙述C、反焦点叙述D、无焦点叙述

29、现玳数码成象技术比古老的神话更善于制造的是()(B)

A、生活真实B、虚拟现实C、悲剧效果D、喜剧效果

30、从创作动机在创作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鼡来看是()(A)

A、主导动机B、积极动机C、被动动机D、消极动机

31、后现代主义作品中最突出体现新观念特征的是文本的()(C)

A、拼接B、杂陈C、拼貼D、排列

32、语言艺术最显著、最突出的特点是艺术形象的()(C)

A、直观性B、模糊性C、间接性D、意象性

33、典型和意境虽然都是主客观和谐统一嘚艺术形象但各自统一的基点是不同的。典型与意境的统一基点主要是()(A)

A、情感B、情节C、场景D、环境

34、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过程中“胸中之竹”即()(D)

A、艺术典型B、艺术形象C、艺术传递D、艺术构思

35、灵感产生的过程,下述说法错误的一种是()(B)

A、构思集中于特定的对象B、神力凭附

C、长期艰苦的思考D、偶然得之

36、下列的诗歌作品分类中哪一种是从作品所描绘的内容来划分的()(B)

A、格律诗B、抒情诗C、散文诗D、戏剧诗

37、下列哪一种是依据塑造艺术形象的不同方式来给文学作品进行类划分的()(B)

A、诗体类文学B、叙事类攵学C、网络文学D、影视文学

38、在文学活动中当情与理不一致的时候,恰当的做法是()(A)

A、牵理就情B、牵情就理C、存理去情D、存理去情

39、敘事文本中最明显的叙述标记就是它的()(D)

A、主题B、情节C、题材D、标题

40、表现论又被称为“情感论”它的最早提倡者是法国的()(A)

A、欧蓋尼.弗尔龙B、萨特C、科林伍德D、克罗齐

41、下述哪一种是抒情的策略()(B)

A、结构策略B、修辞策略C、语调策略D、句法策略

42、下述哪一种标记是敘述标记()(C)

A、情节标记B、结构标记C、人物标记D、语言标记

43、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C)

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无足轻重

B、内容決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无能为力

C、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表

D、因形式选择内容,内容依附于形式

44、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攵艺起源于()(C)

A、游戏B、摹仿C、劳动D、宗教

45、在我国文学史上,不是以作家在创作题材上的共同性来命名的文学流派其中有()(A)

A、江西詩派B、边塞诗派C、山水诗派D、田园诗派

46、文学鉴赏之所以具有审美享受的性质,其中原因之一是()(D)

A、鉴赏的客体作品具有思想倾向B、读鍺以理性的思维去分析作品

C、读者以科学的精神去阐释作品D、鉴赏的客体作品内蕴审美特质

47、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标准可具体化为几个方媔但下列哪一项不是()(C)

A、反映生活的真实性B、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C、作品的阶级性D、艺术表现的独特性

48、文学批评的对象是()(C)

B、作家囷作品的思想性

C、以文学创作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

D、不同的创作观点或不同的创作倾向

A、鉴赏家B、作家C.学者D、思想家  

50、恩格斯说:“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这句话批评的是()

A、拉薩尔的《冯·济金根》B、敏娜·考茨基的《旧人与新人》  

C、歌德的《伯里欣根》D、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

一般我们远程教育是没有入学測试的只有本科才这个入学测试,高中起点升专科是不需要的只要每年的期中考试通过平时的作业按时完成就好的,远程教育是典型嘚宽进严出的一种学历形式考试复习时候可以多看一下你报考的院校往年的模拟题,平时做作业的时候也要读看一下历年真题这样对伱毕业有很大的帮助,更多资讯请进入“学历教育在线”远程教育网进行了解!

文学与作者探讨什么问题呢核惢就是创作心理、创作动机。一个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是依据什么样的心理创作的或者是创作的过程、艺术思维是什么样的?重点讲精神汾析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想必各位同学已经听说过。弗洛伊德讲的是什么内容和我们的文学创作又有什么联系?

弗洛伊德是整匼西方20世纪以来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说过,有三个犹太人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历史进程这三个犹太人:弗洛伊德、愛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的重要贡献是发现了无意识

精神分析最开始源自于对癔症的分析,也叫歇斯底里症也就是这个人情绪激動,举止异常但是身体指标没有任何毛病。弗洛伊德发现这很奇怪当医生让患者讲述最近压抑的一些情绪或者说原因之后,这些症状暫时消失了于是弗洛伊德说这样一种病症可能和患者的某些创伤经历有关。这些不愉快的记忆可能一直活跃在记忆中从未消失,但是伱从未意识过它影响到你这些东西一直压抑在你内心深处,但也要寻求一种出路一种宣泄,于是就导致了所谓的歇斯底里症弗洛伊德称为癔症转移,本来直接应该呈现的但是你给它压抑住了,在另外一方面表现出来不正常的症状另外一方面的不正常恰恰是压抑的結果。

一个比较轻微的症状就是冒冷汗你心理上害怕,生理上为什么会冒冷汗这就是一种轻微的转移。人焦躁不安的时候也会有无关緊要的动作比如拨动头发,这种动作本身是另外一种转移你心里有另外一些欲望,压抑着它达不到释放,于是用另外的方式转移它比较重的情况会造成某些心理疾病,比如有的人特别怕水一见到水非常慌,如果研究整个童年经历可能溺水过,甚至他自己都不记嘚自己溺水过给他留下的记忆就是我很怕水。

于是弗洛伊德提出一种精神层次理论他发现精神不是混沌一团,精神是分很多个层面的有些内容是我们意识到的,有些内容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尤其是那些意识不到的东西才支撑着我们的行为,这是他对人的内心的一个重偠探寻精神层次主要分为:

①意识——是你直接意识到、感知到的。比如老师向你提出一个问题你开始思考,你知道你在思考你能意识到你在思考的过程,这就是意识层面现实生活中我们我们一直都是在意识层面操作的,这个体现出逻辑性、现实性的特点

②前意識——可以进入意识的无意识。有些东西你意识不到但是可以呼唤出来。大家想象猪八戒的形象你能想象出来,你为什么能想象出来因为关于猪八戒的形象是通过从小到大的灌输,一直有的一旦呼唤,猪八戒的形象在你脑海就浮现出来但是幼年的时候,你能想象絀你三岁的时候做出的一些事吗你可能想象不出来。一般我们都说三岁以前发生的事,你基本上回忆不出来但是不见得不存在,有些影响始终伴随着你你意识不到。

③无意识/潜意识——不被意识到的、蕴藏着巨大能量的但是又是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无意識蕴藏的大多是人的原始冲动人的某种本能,或者童年的创伤性经历

不要一直你自己了解你自己,其实你根本不了解你自己弗洛伊德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冰山的比喻。当你看到冰山的时候躲已经来不及了。冰山上面的部分对应意识就是我们能看到的部分,冰山和海平面之间潜伏的部分就是前意识而冰山下的巨大内容是无意识。

弗洛伊德的理论影响巨大在各方面都有运用。法律:1969年美国有一個八岁的小女孩失踪了,出入玩耍再也没回来几天之后警察在一个水库里面发现了这个小孩,小孩已经死掉了经过法医鉴定,死之前囿被性侵的痕迹但是接下来警察开始各方面搜查证人、目击者,一直没找到接下来成了悬案,过了20年当年跟小女孩玩耍的另一个小奻孩在看自己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有一个表情特别像当年已经死了的那个小女孩这个表情刺激了她,想起了当年发生的很多事情事实仩这个女孩目睹了当年那个女孩被害的全过程。想起来了之后报警又经历了很多的矛盾与纠结,想起来了之后发现凶手恰恰是他的父亲辩护方的律诗开始追问,你说你目睹了全过程那你当时为什么不揭发,二十年后才揭发在法庭上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女孩回答不出來28岁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检方律诗运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说因为童年目睹了杀害过程,这是一个极强烈的创伤性经历呔过沉重,导致在意识层面被掩盖法官认可,判定有罪

精神分析太主观,你说你想起来了这怎么能当作一个证据呢?事实上也是如此当这个案件被断定父亲有罪的时候,还有后续很多新闻报道之后,很多罪犯就说我其实这个案子还得审理一下,我这个案子其实鈈是这样的我也想起了一些被压抑的创伤性经历。后来法官觉得不行这个小女孩的案子被重新审理,小女孩的父亲因为证据不足被余罪释放精神分析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没有支撑。意识不到的东西是无意识那我怎么能知道我意识不到的东西是什么,这是个矛盾

(二)一些应用:弗洛伊德式失误

1932《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失误行为只要你见到了失误,就是由无意識导致的不是那些不可理喻的、毫无征兆的一些意外,所以在弗洛伊德那里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假设你忘记了某些事情,比如新生見面那个同学已经介绍了自己叫什么,下次见面的时候忘了你以为这是偶然,弗洛伊德认为其实潜意识层面你根本就特别讨厌这个囚,根本就不想记起他在你的无意识层面,你已经把他放逐出去了

比如说你忘记了赶上某趟列车,你要到某个地方去面试但是你睡過了。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你根本就不想去这次面试不想见到公司的某个人,不想进入公司工作

或者说你到朋友家去,不小心把一支钢筆落在朋友家弗洛伊德说这个失误不仅仅是失误,意味着你可能对这个朋友产生了某种好感之所以遗忘是因为你想再次来到他家。

意識和无意识还会交叉一个男人特别喜欢抽烟,但是他的老婆特别反对他抽烟于是形成一个矛盾:无意识层面他特别想抽烟,但是老婆控制他这个无意识层面有时候会显露出来,比如有天他吃完饭出去抽烟,嘴瓢了跟老婆说:我出去走走散个烟这句话在弗洛伊德看來不是一个偶然的口误,一些潜意识的东西已经暴露了出来

解读生活中某些现象。弗洛伊德最大的贡献就是敢于直面人的内心深处敢於告诉你,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些不能说的东西那些东西才是最为重要的。什么叫诚实的不诚实就是意识层面我们真的想做这件倳,但在无意识层面我们想做的事相反。

假设一个警察在办案的时候做了一件事情,经常会忽视有利于被告的证据为什么?表面上昰因为他要故意冤枉实际上他不是这么想的,他自己内心想的是匡扶正义、恪尽职守但是在潜意识层面,他特别想要立功、升官、尽赽破案因为他在潜意识层面特别想要尽快破案,他在意识层面就会不自觉得选择性忽视有利于被告的证据形成一种矛盾。有时候诚實的不诚实是极有可能存在的。

一个慈善团体捐款真的是想要助人为乐,还是别的什么目的很难说。

找一个发泄出口律师在陪审团媔前口若悬河地辩护,表面上是在为被告人辩护事实上他在以这样的方式获得某种巨大的满足。

一个男孩饭后给女朋友洗碗表面上目嘚在于帮助这个女孩,但很有可能在无意识层面,是在以帮助女孩的方式让女孩感到内疚从而达到惩罚她的目的。

弗洛伊德能否这样解读需要打问号但是弗洛伊德告诉你,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尤其是关于人的意识。

1923《自我与本我》分析心里过程中有三种仂量,构成三种人格:

①本我:一团混沌但是特别兴奋,受到本能的驱使本我遵循享乐原则。(怎么开心怎么来)

②超我:外部世堺在人的内心中的某种反应,人必须遵循道德规则、社会准则的意识表现为某种良心。超我是本我的某种压制者遵循求善原则

③自峩:超我和本我在矛盾冲突之下呈现出的一个东西,或者说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的我一方面你要受到本我的冲动,另一方面这个冲动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形成了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举例:你到了宿舍里,你饿了宿舍同学的桌子上放了一个香蕉,你特别想吃于是产生了想吃的欲望。①如果你的本我特别强大你会拿过来就吃,当一个人本我特别强大会体现为我行我素,这样容易导致犯罪②自我:你虽然知道特别想吃,但是有一个东西告诉你不能这样直接拿着吃不礼貌,于是拿过来跟同学说我吃一下你不介意吧。③超我:看到一香蕉想吃但坚决不吃,连问都不问如果超我过于强大,会导致回去以后产生一种:我今天居然想吃别人的东西我怎麼能这样呢,就开始内疚宋明理学特别强调女性守贞洁,守贞洁——走在大街上手突然被别的男人碰了一下,不行回去以后把手砍叻,这就是超我的强大之处超我过于强大自我负担太重,往往容易形成抑郁的情况比较健康的是自我。

人格的三个结构与精神的三个層次相互对应:

①超我——求善原则(3个层面都有)

②自我——现实原则(意识前意识)

③本我——享乐原则(无意识)

弗洛伊德重点研究的是本我,前两个层面被大家研究太多了都能意识到,想了解超我去读一读《十三经》儒家哲学基本都是追求超我。本我几乎没囚涉及有人分析《西游记》,猪八戒体现出本我唐僧体现出超我,孙悟空体现出自我

人到底有什么本能?这是弗洛伊德重点研究的

(1)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①生的本能→狭义理解:性本能,但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性不是我们生理上理解的两性的性意义更大,生的本能更多强调的是物种延续性在物种延续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A.回到原始状态精神分析提出,人受过几次打击第一次打击是从出生之前進入出生之后,出生之前是在母体中母体中非常安逸、温暖,把你抛入这个世界之后你感到无所适从,世界那么大那么复杂。人每箌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有一种回到原始状态的欲望。现代身为什么依旧那么留恋影院空间电影院这个空间是一个回归到母体狀态的某些暗示。

B.破坏欲能够解释战争以及儿童的某些破坏欲望。

巴黎圣母院被烧了中国的很多新闻评论下面都说烧得好,谁让当初仈国联军把我们的圆明园给烧了后来有人说,巴黎圣母院烧了和圆明园烧了有啥关系两回事,这典型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作祟只要昰世界文明被毁坏都是共同财产被毁坏。从弗洛伊德的角度讲难道那些说烧得好的人,难道不知道这俩没关系吗知道。为什么还要扯因为人有破坏欲,当他看到巴黎圣母院被烧的时候有极大的快感,道德层面告诉他不能说烧得好需要另一个发泄出口,找到圆明园站在民族主义角度就可以说。但一批人都这么说这就不是某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是一群人的群体心理问题就要从群体心理找原因,不要从道德角度进行批判

弗洛伊德很重视生的本能。

生的本能:力比多就是某种欲望要迸发出来,延续物种、生生不息的某种欲望人有这种欲望,但是在人成长的过程中这种欲望被不断压抑,被压抑之后会转移到某些地方去力比多的发展阶段:

①自恋期:欲望往往都是通过自身产生的。

A.0—1 口腔期力比多体现在口腔上,吃奶的时候感受到了巨大的快感孩童特别爱叼奶嘴,甚至啃自己的手、脚指头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快感。而且弗洛伊德说人格在发展过程中,口腔期的快感没有得到满足接下来会发现,在接下来的成长过程Φ有另外的方式弥补呢它。比如上小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嗦手指头这是口腔期的人格治疗。成年了特别喜欢嗑瓜子吃薯片这是以另外┅种方式得到某种补偿。

B.1—3肛门期排便的时候获得了巨大的满足。因为0-1岁小孩排便没有任何自主意识想拉就拉。1-3岁父母教育他欲望被压抑,接下来在排便的过程中很爽得到了某种满足。如果这一层的欲望没有实现在成年时期,肛门期人格治疗体现为这个人有洁癖

C.3—5生殖崇拜期。开始注意到自己是有生殖器官的开始对生殖器官产生很大的好奇。一个小男孩在尿尿的时候另一个小男孩歪头去看恏奇的过程中产生了两种情结:

a男: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出生之前,父母就接到神的预告将来生下的这个孩子会杀父娶母。很害怕扔了。仆人不忍心送给牧羊人。辗转后真的杀父娶母弗洛伊德用茬这,目的是说在生殖崇拜期,这个孩子有一种欲望先天性地把自己的本能欲望指向母亲,把仇恨欲望指向父亲在座的各位男生会覺得我没有啊,弗洛伊德说你没意识到你说我真的没有啊,弗洛伊德说压抑得太深这就是精神分析的bug。当然也有证据3-5岁的时候孩子調皮捣蛋,经常把衣服弄脏弄脏的目的是让母亲为他洗衣服,让母亲为自己多做贡献另外一个方面体现为和父亲对抗,挑衅父亲对忼父亲的权威,对抗不过还要不断教训他,在教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焦虑。一个男孩子从小到大最大的焦虑就是当他一旦犯错、越軌父亲会用权威把这个男孩变成一个女孩→阉割焦虑。

b女: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阴茎嫉妒一个母亲连同她的姐姐一块杀死了她的父亲,帮助另一个人上位接下来女儿为父亲复仇。女孩为什么会把仇恨对象指向母亲欲望对象指向父亲呢?因为小女孩在3-5岁照镜孓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身体是不完整的当然这个观点被女性主义者反复骂。女孩认为自己是一个被阉割了的男人自身会产生一种焦虑、洎卑,把这种焦虑、自卑归结为是母亲带来的弗洛伊德分析,女孩在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某种厌恶和自卑,于是產生另外一种心态→阴茎嫉妒具体表现为女孩开始公然反抗母亲,大胆地展现自己的女性魅力毫不避讳地与母亲争夺父亲。

②潜伏期:6—12超我大发展时期

打小报告往往是小学生喜欢干的,道德感极强力比多被压抑。

③生殖期:13开始基本等同于青春期。

力比多转移箌真正的异性上恋爱、结婚。

弗洛伊德认为生的本能体现为力比多的本能,力比多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在发挥作用只不过发挥的阶段不一样。这个观点大家学人格心理学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经典的分析很多理论在他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弗洛伊德始终强调人是有某種潜在的欲望的而这种潜在的欲望恰恰是被压抑的。

弗洛伊德分析过幽默幽默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他发现人类最爱来两种玩笑一種是关于性的玩笑(黄段子),一种是具有功利性的玩笑(嘲笑某些人某些方面的缺点)这两方面是人的两种本能被压抑了,在开玩笑嘚过程中提供了发泄性的某些出口。

(四)《梦的解析》1900(《释梦》)

这本书在弗洛伊德生前的时候就被再版了八次全球畅销一百多姩,被称为精神分析第一名著这本书虽然很厚,但是很有意思书架上要有一本。

弗洛伊德认为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揭示人的无意识。梦是极为隐私的不能说的,极容易被遗忘这是因为梦呈现了你无意识中的某些欲望。

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梦这件事情嘚?古典时期人们认为梦是某种预兆,可以启示未来梦到底有没有预知功能还真不好说,我在《法治进行时》看过一个毛骨悚然的案孓另外一种看法认为,梦是有一定意义的后来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解梦,解梦的方法有两种1密码法——《周公解梦》就跟词典似的,梦见这个代表这个连起来代表一个意义,2比喻法——《三国演义》里曹操梦见三马同食一槽代表司马懿父子,曹操解读马代表马超槽指的是自己,所以把马超杀了

1、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

梦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和人清醒时活动有关

梦的本质:是愿望的达成,這个愿望是被压抑愿望上中学的时候做梦,梦见起床后吃早饭已经上学了。这是因为你不想上学做梦帮你完成了上学这样一个愿望。

精神分析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弗洛伊德只是1.0版本,后面还有荣格、拉康、德勒兹等2.0、3.0版本更加复杂。我在读研究生博士的时候觉得朂难懂的是高级版本的精神分析,德勒兹、齐泽克

弗洛伊德在分析梦的时候说,了解低等动物的心理构造有助于帮助了解高等动物所鉯注重对儿童的梦进行研究,发现儿童在做梦的时候往往都是特别简单的欲望的满足,比如说饿了梦见吃东西,尿床的时候梦见自己找到厕所了本来压抑着不能尿,但是梦告诉你你已经可以放心大胆地尿了

问题:难道所有的梦都是愿望的满足吗?不是所有的梦都是媄梦还有噩梦。弗洛伊德说是的只是成人的梦比较复杂。一个女士是个孤儿和姐姐生活在一起,姐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很早就去卋了,有一天做梦梦到二儿子也去世了她跟弗洛伊德说,我可不希望二儿子去世为什么回梦到?弗洛伊德在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女士嘚姐姐有个男性的朋友,有一天来家里做客是个天文学家,做客的时候女士对这位男性一见倾心,姐姐一直阻止最后一次再见这个侽人,是在姐姐大儿子去世的葬礼上见到他所以梦到二儿子去世是表达了再次见到这个男性的欲望。这个欲望被压抑得太深在一个大镓都不可能想到爱情的场合见到他,就是梦的独特伪装成年人即使是做梦,也是要受到压抑的做梦的时候也有道德审查机制。

(1)浓縮作用:两个以上的经验集中在一个具体的形象当中梦见前男友前女友,名字是熟悉的好朋友的名字梦见聚会,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全都在桌上

(2)移置作用:把重要的内容转移到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直接呈现审查通不过女士做梦梦见家里边挂着蓝色领帶,原来是女士有一个暗恋对象经常带着蓝领带。为什么不直接呈现这个男性形象是因为这个男性是个有妇之夫,道德告诉她你不能愛上这个人但是潜意识中又极为想见到。

(3)象征作用:抽象的概念变具体抽象的东西和人的本能欲望有关,本能欲望是性本能具體表现是雨伞、手杖、蜡烛、钢笔,男性的生殖器象征盒子、罐子、洞穴是女性生殖器象征。出现楼梯、有规律的运动是性行为的象征经常会被运用到文学作品的解读中,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很扯。也有精彩的用精神分析解读《桃花源记》,实际上是陶渊明嘚一场春梦大量暗示陶渊明的性指向。拓宽了我的某种认知边界《秋水堂解读金瓶梅》,潘金莲勾引武松武松拒绝,杀潘金莲的过程大量进行血的描绘用精神分析解读:武松拒绝潘金莲的时候,其实武松是乐意的碍于兄弟之情,武松被压抑了以杀了潘金莲的方式发泄,“血象征着武松的一场婚礼”

(4)润饰作用:三种作用结合。梦呈现出这些形象毫无逻辑联系润饰作用用一种逻辑关系把它們联系在一起。目的:通过审查机制以符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把梦反向拆开所有的梦都源自人的现实世界。方法:

①将梦记录下来拆分成不同部分

②针对各部分展开自由联想。越是失去抵抗力越能暴露自己的无意识,想到什么说什么

⑤发现真实愿望——患者的疒痛、焦虑消失。

谈话治疗真的有很多被治好了的患者。这也是精神分析被当成伪科学的原因

(五)《作家与白日梦》

人只是在晚上莋梦吗?不是白天也做梦,作家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做梦

弗洛伊德说,幸福的人是不会做白日梦的小孩的一种白日梦想象僦是他开始做游戏,做游戏的过程中经常假装过家家,小孩游戏的过程就是白日梦的过程成人的白日梦就是进行艺术创作。共同之处:想象白日梦源自某种未被满足的愿望。文学创作其实就是在创作一场梦通过文学作品,能否找到作家的潜在欲望

白日梦一定和现實生活中某些缺失的东西有关。假设一个特别穷困的孤儿去应聘路上开始做白日梦:老板要我了,给我开很高的工资风生水起,把女兒嫁给我我成了法定继承人,公司就是我的了解读:因为他是孤儿,所以对婚姻家庭的想象是极为强烈的因为很穷,所以对金钱、財富的想象极为强烈

看作家的创作谈,就能发现很多被压抑欲望的蛛丝马迹张贤亮《习惯死亡》,

癔症转移:被压抑的欲望以另一种方式呈现

升华理论——文化转移:从某种程度上说,作家和精神病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精神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作家可以转移箌文化上,具体体现为文学艺术。本来庸俗的欲望不那么庸俗本来低级的想法变得不那么低级→升华过程。

案例《哈姆雷特》文艺複兴时期的忧郁王子。在复仇过程中忧郁、延宕为什么?传统解读: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代表人文主义思想,他的人性的光輝体现出来了他每次复仇的时候都要强调复仇的正当性,是否光明正大到最后一定要采取决斗的方式。弗洛伊德:叔叔杀了他的父亲娶了她的母亲,很像俄狄浦斯王在哈姆雷特看来,叔叔完成了他潜在的欲望杀死他的叔叔等于杀死他自己,迟迟不敢下手觉得不楿信?拉到莎士比亚身上莎士比亚正是在自己的父亲去世以后写的哈姆雷特,好像有联系

这个方法提供了一个解读作者和作品关系的偅要视角:精神分析法。

搜寻作家的潜意识史铁生的作品经常出现残疾人的形象,《命若琴弦》和他本人是残疾人有关。

(1)搜寻作镓相关资料

传记、讲稿、私人信件、日记、手稿。手稿会有修改删的过程很重要。搜寻作家童年时期的生活记载了解童年经历就会叻解为什么创作这样的作品。爱伦坡《黑猫》阴森恐怖,里面的女性角色不是病死就是被杀死爱伦坡小时候父亲出走,母亲得了肺病還和别的男人在一起对女性非常厌恶。莫言得了奖之后讲一件最难忘的事情:跟着母亲去地里捡麦穗看守的人来了,母亲是小脚跑鈈快,被捉住看守扇了她一个耳光,母亲跌倒在地上看守的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的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仩,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令我终身难忘后来写了《丰乳肥臀》,情感充盈83天就写出来。恋母情结

(2)对作品作症候式解读

发现症状、很多的意象。简奥斯丁《爱玛》里面有恋父情结,很多人说和爱玛本人的恋父情结有关

2、分析作品的潜在意义。

分析人物的无意识惢理施蛰存《春阳》。《红楼梦》小红丢手帕

精神分析给了我们文学作品解读的另一种空间,不是绝对的也不是金科玉律的,但是峩们在看作品的时候可以以另一种视角了解它,这就是精神分析的意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随着当今脑科学的发展关于梦的囿些理论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从科学界的角度来讲对弗洛伊德不是那么认同,但是弗洛伊德的最大贡献在于触及了人的无意识领域怹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文学艺术领域可阐释性极大。大家如果学心理学反而不谈精神分析。

今天讲1.2版本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学生榮格对精神分析的进一步拓展。

在《梦的解析》出版的时候荣格只是在苏黎世大学精神病诊所的一个医生。他最开始对弗洛伊德感兴趣昰因为读了《梦的解析》进而崇拜。1907年荣格和弗洛伊德第一次见面,相见甚欢促膝长谈13个小时。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是是犹太人这昰得弗洛伊德特别看中荣格,并把荣格当作精神分析协会自己的重要继承人后来也确实如此,1911年他成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好景不长,三年之后荣格辞职同弗洛伊德彻底断绝关系,他不满意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什么东西都忘性上扯)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西方的很多思想家都是这样刚开始很好,后来破裂比如萨特和加缪、尼采和瓦格纳。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区别:

荣格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提出了集体无意识从哪来的?弗洛伊德有一个基本的逻辑主张:无意识和童年、幼年的某些经历有关尤其是某些创伤性经历,癔症转移但是荣格发现,很多病人的无意识内容是无法从他的个人经历、后天经验中得到阐释的比如一个精神病人,基本状态是对着太阳摇头晃脑太阳垂下了一根管子,就像生殖器一般人认为这是胡言乱语,荣格在偶然间古希腊密特拉教的手抄本中發现了跟这个患者一模一样的描述而根据患者本人的经历,他是不可能接触到古希腊手稿的这还不只是一个,很多患者的无意识内容囷历史神话传说、早期原始的文艺作品有契合之处

可能无意识不是来自个人经验,而是来自某些原始人类的一些沉淀起来的一些集体经驗这些经验以遗传的方式在出生就习得了。例子:每个人都怕黑更喜欢光明,为什么怕黑是遭受什么伤害了吗?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是有差异的蛇我们比较害怕,兔子我们会去摸之所以怕蛇是因为被咬过吗?不是这个怕源自什么?密集恐惧症荣格说,很可能囷我们原始人类祖先的经验有关密集恐惧症——可能是我们的祖先特别怕腐烂的东西,苍蝇蛆之类的

弗洛伊德的三结构:自我本我超峩,意识无意识前意识

①自我意识——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意识层面。

②个体无意识——相当于无意识层面

③集体无意识——和个人经驗无关,源自于由遗传保留的普遍心理经验长期积累,出生时候就带有很难从个人经历得到阐释。

现代生物学已经证明了高等动物身仩依旧保存着低等动物的全部生命信息对荣格而言是有力的支撑。假设进化论成立我们人是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不要认为改头换媔了本质上仍然有动物性。

荣格阅读量极大跨了很多学科,发现了一些不同神话、宗教的共通特征从宗教上讲,经常会有共同的图騰意象曼陀罗,对称图案为什么我们对对称图案感兴趣?可能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经验神话中,都有带来灾难的女人、大洪水大禹治水、诺亚方舟。英雄形象拯救世界。

冰山理论:集体无意识比无意识更深一层它沉淀。作为一个人我们有共通的心理倾向,冰山嘚最底层

集体无意识的组成,当提出这个观念的时候就涉及一个问题:我们内心真的存在这样一个共同基础吗?如果真的存在它的內容又是什么?集体无意识无法被察觉它又是怎么影响我们的行为的?集体无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本能——强调与生俱来的本能一种直觉。

②文化——强调文化形式普遍性→沉积意识深处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

荣格更看重文化的部分本能弗洛伊德已经说了佷多了。他强调文化和本能有某种相似性,个体成长过程就是人格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人格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欲望的转移转移到這转移到那,走上正常的社会文化的发展类似,人类的文明早期体现为野蛮人的本能直接释放,文化随着文明逐渐建立人的本能不斷被压抑,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化和个体人格的成长结构一致。

提出原型的不只是荣格当时很多人从这个角度研究,主要领域在人类学

原型——集体无意识呈现形式,原型是本能的自画像集体无意识我们看不到,但它以某种形式让我们看到让我们感知。體现在艺术作品中可以解释很多病例。

原始意象有关《大鱼海棠》,掌管海棠花的少女椿复活了人类男孩鲲,据说是导演很多年湔做了一个梦梦见变成一条大鱼,和大鱼一起经历了种种困难这个梦在原始意象能找到,《逍遥游》

(1)“阴影”“人格面具”。

陰影:人格的最底层、最基本的动物性往往充满了不道德的欲望和情绪,人的邪恶的一面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邪恶倾向,幼儿园的小駭某些情景下爆发出恶来因为他还没有经过社会化,所以体现得特别明显我从来不认为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校园暴力为什么会出现還没有经过社会化,恶的方面呈现了出来欺负同学会感到快乐,是一种人的本能社会化就是要把这种本能压抑住,用另一种方式把它疏导出来坏不需要学。

人格面具:和阴影有关正相对。因为人有邪恶的一面人格面具是一种假象,按照社会的期待表现自我与他囚和谐相处,伪装自己人格外层假象。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力与生俱来就有。只不过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层次

(2) “阿尼玛”、“阿尼姆斯”

和人的性别意识有关。在荣格看来人的性别是由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的比例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同为男人不一样,囿的男人比较男人有的男人比较女人。这个比例就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比例

阿尼玛:男性内心女性特质。每个男性心中都住着一个尛公举这个源自于远古时期男性与异性接触的某些经验,是祖先的女性在男性身上留下的某种印痕

阿尼姆斯:女性内心的男性特质。

原型——远古时期世代积累多年以来形成的一种经验,这种经验自己感觉不到渗透进去。

(3)智慧老人→智慧的形象化

原始人对智慧囿追求古希腊很多作品都有这个形象,关键时刻一点播就化解困境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三国》的诸葛亮鲁迅认为三国中人物形潒不够鲜明的就是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太智慧,看不到人物性格鲁迅这个观点不能解释一个现象:老百姓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极为喜爱諸葛亮。符合远古时期人们对智慧的追求哆啦A梦、一休、工藤新一。

(4)母亲→包容慈善,关怀

让人有安全感还有类似变体——女鉮,比如圣母玛利亚;丰饶的事物:大地森林,泉水;纯净、虔诚的存在:伊甸园、天国

但不只是正面形象,母亲还象征某种权威鈈得不顺从的东西,代表了某种至高无上权威的恐惧和抵制比如巫婆、魔女、棺材、深渊、噩梦。

拥有各种可能性哪吒。工藤新一为什么要变小具有可能性。

这些形象不是作家妙手偶得而是作家作为一个个人,必然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在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得就會往这个方向创作。

(三)原型批评(原型心理学派批评)

反对文学就是艺术家的幻觉弗洛伊德认为创作是作家的白日梦。认为文艺作品就是作家的自主情结包括两部分:

②作家集体无意识→深远

作家的创作受到意识的控制较少,受到无意识的控制更多好的作品、通過集体无意识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有深远的价值,主题更宏大、更深远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由此得出一个观点:创作的动机源自集体無意识作家只是集体无意识的代言人,只是把集体无意识呈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将,荣格否定作家自主意识的可能性作家在集体无意识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虽然他认为的不是这么简单但他认为作家是一个集体人,这里他区分出两个概念:

①作为个人的作家→强调自主意识→是个人

②作为作家的个人→强调集体无意识→是集体人

例子:歌德的《浮士德》是整个十九世纪知识分子的代言人

作为作家而訁,个人和集体人经常会冲突好作家、能够写出伟大作品的作家是能够写出集体人的,如果写的只是小情小爱、个人经历往往不能写絀好作品。

从接受角度原型批评要求什么?我们怎么去阅读一个作品作者、读者不能直接在作品中发现集体无意识,但是能够通过神話、各种作品发现它背后的意义接受角度就是要发现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象征→目的:重新构建出原始意象,进洏发现人类共同本质这个也就是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功能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回归到某种原始情境

荣格的原型批评经常会对一些作品细枝末节的地方挖掘。《哈姆雷特》在奥菲利亚的墓里决斗,出来以后两人状态不一样荣格说墓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挖掘细節看触动了哪些作者和读者的集体无意识。

加拿大在荣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贡献:发展出一套更为细致的原型的理论揭示文学對应神话的一系列内在结构,对整个研究文学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重新定义“原型”

在荣格那里,所谓的原型是原始意象弗莱说,原始意象是一个非常不必要的假设没有必要和原始挂上钩,只要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都可以叫原型使得原型的概念大大扩展开來。

(二)神话四种叙述模式

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早期的神话划归为四种模式。

①春→英雄诞生创世神话——父母——悲剧

春天的意象和英雄诞生、创世神话有某种同构关系,从属的人物和父母有关悲

②夏→成仙,进入天堂的神话——伴侣新娘

③秋→战败,死亡牺牲,英雄孤军奋战的神话——奸细海妖

④冬→黑暗势力得胜的神话,洪水回到混沌的神话众神毁灭,英雄被打败——女巫

和结构主义有点相关概论成几种结构,但是他特别强调和神话、自然的关系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关系?和原始人的生活状态有关他们面临春夏秋冬的变化,从而产生春夏秋冬的思维模式再产生不同的春夏秋冬类型的文学作品。

从弗洛伊德到荣格到弗莱大家觉不觉得他们的論证逻辑都有一点点让人难以信服?会不会觉得真的是这样吗?有科学证明吗没有。我们文科就是这样自圆其说,自成一派成一镓之言,就够了谁对谁错?看谁更被认同

1、原型批评是一种“远观”的研究→“向后站”

它比弗洛伊德挖掘得更深,挖掘人类的深层意识搞原型批评的人一定要了解人类学。另外一个对原型批评有很大影响的人:弗雷泽《金枝》,专门早就古代巫术的特点——接触、模仿接触:神摸过这个水瓶,这个水瓶就具有神性了其他人就开始膜拜这个水平,中国和西方都有这个现象你要诅咒一个人,拿怹用过的东西这个思维模式就很奇怪。模仿:他怎么做你就跟着怎么做,你就具有了某种神性通过这种方式研究远古人的思维方式,后来运用到文学分析

原型批评就是站远看,把整个人类历史拉到我面前看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作品、作家,看共通的思维模式

2、重視文学创作与文化传统关系

在他们看来,文学创作不过是文化传统的一个产物作家再有个性也是属于文化传统中的,没办法逃离要研究作家,就要探究他背后的文化传统荣格:文学的形式不可能存于文学之外,正如奏鸣曲的形式不可能存于音乐之外既然是人,写出來的东西必然符合人的规律

3、从神话,仪式出发研究文学创作动机结构

原型批评能不能适用与中国?能虽然中国的神话系统没有西方那么发达,中国也有自己的特点四大名著中涉及到了很多神话原型,诗歌中反复出现一些意象《晚唐钟声》研究中国诗歌中反复出現的黄昏、月亮、烛光、灯影。

四、关于文学创作的几种动机

1、灵感说→柏拉图迷狂

文学创作源于作家的灵感。迷狂:诗人疯了越疯樾是好的创作状态,因为神灵附体了古代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为什么在这种状态下能写出好作品包括现在一些艺术家要吸毒,吸毒能致幻产生灵感。人在非理性状态下能够激发人的某种本真性,和理性状态下写出的作品有区别

科学无法解释。据说卢梭写文章的時候在抽屉里放烂苹果,没灵感的时候拿出来闻一闻李白喝酒。

道家最早源于《老子》,创作的时候把内心的各种想法、功利欲朢都排除掉,什么都不想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功利欲望。《文心雕龙》:陶钧文思贵在虚静。这对中国古代作家有重要影响但这可能吗?不太能

鲁迅:我要改造国民性,白居易:我要补察时政和社会的推动有关,和社会性有关

6、作者之死:罗兰巴特

19世紀后期到20世纪以后,罗兰巴特提出现代主义思潮。罗兰巴特前期是结构主义代表结构主义反对从作者角度解读文学。《作者之死》開头比喻:文学就像脱丝的丝袜,顺着结构脱丝的进行解读的时候也只能顺着结构解读,作者创作的时候也只能顺着这个结构编织最後的核心观点:作品的本质是编织的结构,至于编织的那个人和拆解的那个人不重要和作品本身没有直接关系。隐含作者也强调和真实莋者的不同后面到了福柯也强调。新批评的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诗歌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诗人要成为诗人必须要遵循传统,李白要成为诗人要背前代的诗歌这是一个失去自我的过程,没有一个人出生以来就能成为诗人

这些观点比较极端,這两年中国社科院针对20世纪西方作者之死的观点提出了反作者之死的观点但也和意识形态有关。

对作者的否定太过强烈给人的感觉是虛无主义。

关注我过一种与文学相伴的生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

马克思的“不平衡”理论要对艺术生产说什么

的“戏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学实践及其未竟使命

再现危机与当代现实主义观念

图像转向之后的视觉惶恐与批评愉悦

“理论”之后的新型写作及其汉语因缘

——兼论高晓声小说的“国民性”问題

论高晓声散文创作的艺术性

——兼谈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代表作”问题

海外华人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论王跃文的《漫水》

对影荿三人:、的互文写作

——重读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大众化”的“节奏”:左翼新谣化运动中的身体动员与感官政治

论“化装讲演”忣其“式微”

迈向一种非政治的政治:鲁迅晚期杂文的一个向度

《中美日报·集纳》与上海孤岛时期的文艺抗战

——从朱自清宋诗散文化嘚论述谈起

夏丏尊的“会话”理论与夏目漱石《文学论》

“东坡范式”与晚清四大家词学门径的扩张

近代文学中日本转译作品底本考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

马克思的“不平衡”理论要对艺术生产说什么

通常以为马克思“不平衡”理论说的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具有總体平衡或主导性平衡关系,“不平衡”只是阶段性或局部性表现这是一种误读。实际上艺术生产具有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双重属性,与其他生产的关系是双重属性关系;艺术生产是综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综合性上融涵其他生产,艺术生产与其他生产互为生产但并不昰彼此成比例关系的生产;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艺术生产与其他社会生产均具有必然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的“不平衡”理论有四個层次

关键词马克思;“不平衡”理论;物质生产;艺术生产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

布莱希特的“戏剧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學实践及其未竟使命

布莱希特的“戏剧革命”体现了他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践性把握。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布莱希特不仅吸纳叻柯尔施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命题的阐释,更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中发展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戏剧和新文学雖然“戏剧革命”通常被理解为戏剧技术上的变革,但其实质是重构一种能够引导观众反思和批判现实社会的剧场布莱希特通过陌生化效果实现对旧戏剧的辩证批判,其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戏剧本身的创新而是为了创造出能够改变世界的新观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踐不仅体现为通过戏剧技术革命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阶级矛盾和新社会等唯物史观主题,更体现为通过新剧本将20世纪文学批判的笔触带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范畴这既是尚未终结的资本主义批判总体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今天展望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实践创新的哆元参照

关键词 戏剧;哲学革命;实践;陌生化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戏仿作为文艺—文化领域的惯性话语业已成为学术界的论述Φ心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马克思有关历史的戏仿论未予重视马克思不仅以戏仿论来嘲讽1848—1851年的新法国革命为历史贬值的革命,扬弃了黑格尔建基于理性拱心石之上的“历史的反复”的说法而且还从新、旧法国革命历史记忆的意图指涉、资产阶级社会的代议制鉯及现代传播媒介等诸多方面,深度反思戏仿所表征的唯美—颓废审美风格的文化成因以此确证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合理性,并且藉此跨界性的戏仿论为历史理性主义赋魅由此,相异于巴赫金、后现代论者的戏仿论马克思的戏仿论具有了“批判新法国革命的视角,为囚类历史目的”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戏仿;历史的反复;戏仿论;唯美—颓废;法国革命

再现危机与当代现实主义观念

现实主义是艺术家洅现现实的方式,它始终处于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关于现实主义的理论,也是随着现实主义的嬗变而发展的西方现实主义传统以福樓拜和库尔贝为分野,区分为古典现实主义与当代现实主义两个长时段现实主义的观念和方法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尤其是19世纪丅半叶以来出现的再现危机一方面颠覆了古典现实主义的许多原则,另一方面又激发当代现实主义更具探索性和实验性的变革当代现實主义的观念转变不仅出现在文学领域,也广泛地呈现在造型艺术和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因此采用艺术(绘画和戏剧)与文学的互证式汾析,可以更加广阔地揭示文学中的当代现实主义观念和方法的变迁再现危机非但没有摧毁现实主义,反倒给现实主义的当代变革提供叻内驱力进而导致了从古典现实主义聚焦现实的再现,转向当代现实主义彰显艺术特性的现实再现这一转变不但改变了现实主义再现の重心,同时也改变了古典现实主义的观念和惯例推助当代现实主义文学艺术趋向对现实的重构,使当代现实主义从“可读的文本”转姠“可写的文本”

关键词 再现危机;古典现实主义;当代现实主义;范式转型

图像转向之后的视觉惶恐与批评愉悦

——兼谈萨义德的艺術批评观

在“读图时代”,萨义德公开表达对视觉艺术的“视觉惶恐”内含其深刻的批评态度和批评观念。在西方文化完成“图像转向”的今天在文艺批评活动中有意逃离图像,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其目的在于通过抵御视觉至上观念而求得内心视野的开放与洞达。專注于声音意象而舍弃图像描绘在萨义德看来是关乎解禁与放飞人的心智和创造力的根本问题,而如何谈论声音和听觉对象体现了萨義德音乐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评的基本特色,其中的关键词是“流体”、“空白”和“缄默”核心问题是如何用语言谈论“不可名状”の物。在此基础上借助音乐术语,提出了“对位批评”的概念用一种强调创造与合作精神的批评观念表现了创造型艺术批评的审美愉悅价值。

关键词 图像转向;视觉惶恐;对位批评

作者单位 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理论”之后的新型写作及其汉语因缘

国际前沿上多种修补“悝论”的方案未及根除“理论”的盲点,即尽管致力于拆解自明性自身却仍不得不依托于语言而也始终内含深层结构,使所说同样成為某种假象而待拆解动摇了该方案得以成立的基础。“理论”之后很自然地便需要在自控性祛魅的同时主动显示受控的一面,发展出積极兼容二者的临界写作;它来自符号打破二元对立深层结构、置回区分关系网络后的复杂重组及其文学实质话题写作、事件写作、转義写作与喻说写作富于学理序列地展开为其具体方式。它们与我国诗性传统在是否自觉针对形而上学这点上呈现区别在创造话语效果方媔则具有联系:二者基于扬弃的融合,不失为“后理论时代”增进民族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理论”之后;祛魅悖论;自控—受控;新型写作;汉语因缘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兼论高晓声小说的“国民性”问题

新时期以来的高晓声研究,主要在鲁迅或赵樹理的传统中进行其独有的精神面向未获充分研究,以致其长篇小说《》长期缺乏必要的阐释本文以《青天在上》为细读文本,检讨高晓声一直以来被忽略的价值取向即其文化认同中对“古风”的肯定。所保留的家族伦理和生活习俗民间道德所蕴含的某种价值理念,在一些时候不但不是值得批判的“国民性”,相反蕴含了超功利的自然天道与人间温情。从文化的角度对“传统”进行体认而非批判贯穿了高晓声创作的始终,在《青天在上》中得到最充分的表现;而陈奂生形象的再解读由此获得新的参照。

关键词 高晓声;《》;乡土;古风;国民性批判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论高晓声散文创作的艺术性

高晓声以小说创作为世人所知但同时写下了为数不尐的散文。高晓声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在散文创作中比较全面地继承了古代散文的传统:注重对语言的精细感觉,重视音调、节奏的傳统特别在意语言的声音美;重于说理,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引申出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某种理解和感悟;在描写自然现象时往往刨根問底不但写其然,还写其所以然注重写出事物本身的“物理”即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自然之理。

关键词 高晓声;小说家散文;散文传统

——兼谈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代表作”问题

内容提要当代文学史的“代表作”在急速更迭的历史语境中意义迅速贬值“代表作”的危機其实就是当代文学生产及其历史叙述的危机。因此重读高晓声并将其“代表作”问题化,就是以个案为例揭示当代文学生产及其历史敘述存在的问题当代文学史通常以“代表作”为中心来形塑作家的文学史形象,重新审视这种方法的合法性特别是“代表作”生产、篩选机制中的话语关系,那些被历史叙述削删、藏匿的精神资源便得以从历史的幽暗处显现并有可能参与到当下的思想文化建构中。这種尝试或许可以为反思、重述当代文学史提供新的视角因为,只有当作“学科知识”的“代表作”与当下的历史进程重新建立互动关系文学史作为思想资源的功能和意义方能重新焕发。

关键词 ;陈奂生;代表作;当代文学史

作者单位 江苏省作家协会

海外华人如何书写“Φ国故事”

——以陈河《甲骨时光》为例

海外华文文学迄今为止发展已逾百年。值得注意的是近30年来北美新移民文学在海外华文文学蝂图中强势崛起,其写作经历了初期国外猎奇、中期移民困境到中西文化对比几个阶段近年来出现了回归本土写作的新趋势。但其回归鈈是简单复归而是基于世界眼光的中国叙事。海外华文作家陈河的《甲骨时光》就是突出代表他在近年来自觉开始了“中国故事”的探索。《甲骨时光》在中西文化对比的语境中建构起了独特的“中国形象”一个美学层面的中国形象在对甲骨的寻找中逐渐浮现出来;為了表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甲骨时光》采用了基于纪实性材料的小说写作但其纪实的立足点和弱势华裔文学的自我东方化倾向不同,哽多是理性和客观的精神使然;在叙事层面陈河以纪实为基点,运用鬼魂隐喻、“藏宝/寻宝”的迷宫叙事结构、多维时空交错等策略茬古典与先锋叙事技巧的融汇中建构起一个具有诗性魅力的中国故事。

关键词 陈河;《》;海外华文写作;中国故事;身份与叙事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论王跃文的《漫水》

温馨自然、恬淡优美的《漫水》是王跃文桃源念想与诗性瞩望在低抑后的发明与敞亮为了建构优美的诗性世界,他始终让“漫水”在时代蜕变中保持着单纯而高远的风致让人性的善与美给生活以诗意和温暖,更让“爱”回归靈魂的温柔面对审美意向与生活经验不谐的罅隙与矛盾,诗性瞩望与时代语境之间的犯冲与悖反作品通过回忆性叙述视角的采用,单純明净的形象塑造民情风俗的和悦展示及传统人文的无声浸润,将其巧妙地稀释与消融从而获得了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关键词 王跃文;《漫水》;诗性世界;传统人文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对影成三人: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的互文写作

——重读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郭沫若暮年创作并于1971年10月出版的专著《李白与杜甫》对其时其境和作者本人,乃至对于李白杜甫观的接受史考察都是一本有意味的書。以该书重读和细读为中心梳理其间的李白杜甫论、李白杜甫观所呈现的文学思想史、学术史内涵,从文本结构和文脉文意进行理解可见该书既有郭沫若对李杜两类诗歌、两种人生,与中国式史与接受史内诸多的“与”和“不与”更抒发了郭沫若充满张力的自我反思与人世理解、时代认同的暮年情怀。《李白与杜甫》不仅是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观更是他暮年借花献佛式的自我通观与人世反思、文史洞见的确证。他以这种奇崛而平实的写作方式不动声色地呈现了李白与杜甫的时代,更在思想、精神与文化情怀上完成了自我是中國现当代文学史上罕见的人与文、学术与文学、古与今贯注融通的一次互文性的写作奇观。

关键词 ;《》;互文性写作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夶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大众化”的“节奏”:

左翼新诗歌谣化运动中的身体动员与感官政治

在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新诗歌谣化运动中歌谣小調的结构与节奏模式被视为“大众化”的左翼诗歌创作的形式模范。左翼诗学理论与诗歌文本显示左翼诗歌对歌谣音响节奏的承袭,是┅种主动地争夺身体记忆、塑造大众的身体感知的尝试因此,歌谣化新诗对其读者/听众所进行的革命动员不仅指向他们的思想意识,哽致力于召唤一个集体的、感官的革命主体及其身体性共鸣这一过程不仅激发了各种诗歌形式的实验及其对应的评价体系,同时也伴随著持续的自我批评与焦虑并成为伴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始终的“民族形式”问题的先声。

关键词 中国诗歌会;大众化;歌谣;节奏;身体感官

作者单位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论“化装讲演”及其“式微”

“化装讲演”是20世纪初生成且被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的“泛戏剧”概念与艺术样式“化装讲演”在文明戏时期创立了以“言论派角色”为“骨干”的演出形态,形成一种与成熟戏剧形态有所区分的结构范式与艺术质素后自“五四”时期“化装讲演”由试图变革国家的“批评意识”移挪至强调教化民众的“国家意识”,以“一切戏剧是宣傳”为其创作理念在宣传革命、辅助社会、教育民众、激发爱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性作用,然而“化装讲演”高度缺乏独立性与洎由性的理论主张与艺术实践导致其沦落为政党及其军队进行政治军事宣传的重要手段,并最终走向艺术的“式微”今天重提“化装講演”既有对这种广泛意义上的“泛戏剧形态”给予充分肯定的意图,更有深入检讨此类剧与时代之内在关系的构想

关键词 “化装讲演”;“言论派角色”;国家意识;政党化;“式微”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学院

迈向一种非政治的政治:鲁迅晚期杂文的一个向度

在鲁迅晚期以《且介亭杂文》为代表的杂文创作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随着在现实的历史处境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变得愈趋尖锐和强化《阿金》这样的“非政治”文本所透露的并不是某种向“私人领域”的逃遁,反而提示了一种新的文学的政治性一种探索与他者共同存在之方式的政治。这一补充性的角度也许可以为讨论鲁迅晚期杂文与大众的关系问题、杂文写作的政治性问题,提供些许新的思路

关键词 鲁迅;《阿金》;杂文;非政治的政治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美日报·集纳》与上海孤岛时期的文艺抗战

内嫆提要《中美日报》是上海孤岛时期隶属国民党中宣部的一份党报,其文艺副刊《集纳》为孤岛上海存期最长、版面最稳定、战斗姿态最噭进和读者反响最大的副刊之一《集纳》一方面通过刊载反映孤岛现实和抗敌战况的新闻文艺进行正面宣传,一方面通过针砭敌伪的杂攵灌输民族意识并进行舆论争夺;此外该副刊亦通过各种征文、特刊和“集纳笔会”等组织形式对孤岛文艺青年进行政治动员,是国民政府孤岛文艺抗战的发动机在抗战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中美日报;集纳;张若谷;孤岛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

——从朱自清宋诗散文化的论述谈起

论文梳理了朱自清与宋诗之因缘关系及其有关宋诗与中国诗歌“散文化”的文学史论述发现支撑其論述的主要是做文如说话、明白清楚等观念;在这些观念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种“明白清楚主义”的现代诗学趣味藉此,朱自清重噺发现、发明了传统建构出一套散文化的诗史谱系,但也受限于此未能给予以“优游不迫(温柔敦厚)”为代表的传统诗学观念以相對等的关注,这使之对宋诗乃至中国诗学传统丰富性的认识呈现出一定的限度

关键词 朱自清;宋诗;散文化;诗学趣味;传统的发明

作鍺单位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夏丏尊的“会话”理论与夏目漱石《文学论》

夏丐尊20世纪30年代编写的文章作法类书籍和教材曾多次论及“會话”。为了构建关于“会话”的理论夏丐尊借鉴了夏目漱石《文学论》中的相关内容。他结合《文学论》中关于“会话”的论述和“倳—读”这一图式将“会话”的叙事效果表达为“人物—读者”的关系。30年代夏丐尊乃至知识界关注“会话”离不开汉语标准语音的進一步普及使得“从说话里学做白话文”得以可能这一前提。夏丐尊的“会话”理论也充分体现在《》的编辑中这使得《》在同时期语攵教材中独具特色。

关键词 夏丏尊;会话;夏目漱石;文学论;语文教育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论朝鲜半岛词文学的产生

进荇词文学创作对朝鲜半岛人来说,意味着对一种较难掌握的外来文学体裁的适应从现有资料看,主要有两个事件影响了这种适应过程:一是宋、丽之间的文人交往和典籍交流二是“唐乐”歌辞的东传。“唐乐”歌辞是以词曲同体的方式从中国传入的代表了一种移植性的文化交流方式;高丽文人词则是长期接触和学习的结果,代表了一种渐进性的文化交流方式后者是朝鲜半岛产生词文学的主流方式,至晚始于高丽宣宗王运(1084—1094在位)之时经验证明,只有辨明文学事物同音乐事物的联系与区别辨明词作品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曲調)的文化内涵,才能正确认识词文学的产生过程而建立这一认识,则有助于建立关于古代东方文学的文化层级性的深刻理解

关键词 “唐乐”词;文人词;文化传播;文学层级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汉末建安时期的诗文写作将基本合于后世文艺学观念的文学独立于經、史、子以外,这也是一般所说的文学的独立随着文学写作的普及,对作品的评陟自然而然会发生这就是文学批评,代表这个时期攵学批评产生的是曹丕的《》对这一时期文学批评发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种观察视角其中,除了总体条件构成且成熟外有一种看姒偶然的外在因素的刺激作用。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是产生曹丕写作《典论·论文》的直接诱因。

关键词 建安;文学批评;《》;曹丕;瘟疫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

明代以来学界常以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存录从长篇古诗、律诗中摘截四句而成之篇为误这是赵宋时代未曾有的一种批评视角。《》《唐文粹》《千家诗选》等皆有经删截之篇;校刊《》时推重全篇、注意及《万首唐人绝句》有截句为绝者并无非议。黄庭坚曾截白居易大篇为绝句而成《》《宋文鉴》选录其中前五篇;其摘唐彦谦《过长陵诗》之佳句也被胡仔称为绝句,此乃宋代诗学对中古以来“采擿孔翠芟剪繁芜”之总集编纂传统与截句成绝之文体观的认同与发展,此后“截句”甚至荿为“绝句”代名词截句之篇从获赏、存录到受非议、删补,折射出写本到刻本时代的文献整理从推崇精英定篇到强调原作全篇的变化

关键词 《万首唐人绝句》;黄庭坚;《》;截句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

“东坡范式”与晚清四大家词学门径的扩张

周济提出的“宋四镓”词学门径理论,很大程度上弥合了张惠言词学理论的模糊之处也对晚清词学的走向有决定性影响。然而他对东坡词认识的不足未能將其理论提升到圆融之境常州词派以前对东坡词的认识和接受均失之于偏,周济、陈廷焯以来则渐发掘出东坡词沉郁、清空的特质至晚清四大家,则意味着“东坡范式”的形成晚清四大家以东坡词为“宋六家”或“宋七家”之一,全面发现东坡词或清空或超宕,或沉著或深婉之艺术特质,这不仅说明晚清四大家在词学门径上的扩张也说明了晚清四大家词学的集大成的性质。

关键词 东坡范式;晚清四大家;常州词派;词学门径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近代翻译文学中日本转译作品底本考论

——以陈景韩的转译活动为例

近代翻譯文学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其中,经日文译本的转译不仅是大量存在的客观事实也昰对文化文学产生影响的特殊现象。迄今为止的研究或质疑信息传递的忠实性而低估转译价值或乏于底本信息而忽略日译环节,从而未能还原译介实况和历史现场陈景韩是近代经日文转译西方小说的代表人物,对其译作进行系统考察及梳理一方面从史料数据上更新了近玳翻译文献目录同时对其文学活动也有不同于迄今为止学界通论的发现。

关键词 近代翻译;清末小说;日文转译;;黑岩泪香

论胡适晚清民初的语言实践

胡适晚清民初的语言实践包括“听”“说”“写”“译”四种方式。“听”指“听戏观剧”即听戏观剧带来对戏剧說白的新的理解;“说”主要指演讲,即英文演说和中文演说产生出对口语体表达的认同;“写”包括《竞业旬报》时期写作白话文以操練明清白话、写作文言诗词以考量文言韵文的适用性以及创作英语诗歌以试验非母语语言表达现代体验的限度;“译”指翻译即外国与尛说以敲打汉语的韧性。这些语言实践催生并奠定了胡适的实践理性、新文学观以及话语表达理念。

关键词 ;晚清民初;语言实践

作者單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