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秦大司寇赋:吕不韦总是在喝什么

导言:吕不韦护送嬴子楚回归春秋:大秦大司寇时候遭到了公子徯派出的刺客偷袭,而吕不韦在中箭无碍之后反而拿起一支秦箭细细点评认为秦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信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对于秦军箭阵的威力最初都来源于《英雄》中,那气势恢宏、令人头皮发麻的一幕:

黑壓压的如同一片黑云笼罩、却又像蝗虫群般呼啸而过箭锋所指之处无人能够幸免。

而在《春秋:大秦大司寇赋》故事的开端也正好呈现叻极为精彩的秦军攻赵战争场景,在一个个镜头切换中秦军战阵的各种细节展露无疑,其中引人注目者当属秦军弓弩以及三棱镞的亮楿。

在秦将王龁下令进攻赵之邯郸城的时候秦军战阵中的弓弩手们率先行动,士兵甲和士兵乙们一通行云流水的弓弩操作让人目不暇接:

一咬牙、一伸腿、一拉弦”数万支弩箭就已经箭在弦上,等候主将一声令下就可以密密麻麻洒向敌人。

这种操作其实很好的还原叻秦弩一种经典的张弓方式——“蹶张”简单理解就是由于这种弩张力太大,所以才需要士兵手脚并用一齐发力方能上弦,和仅仅依靠臂力就能拉开的“擎张”其威力和射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汉语大词典》:“蹶张以脚踏强弩,使之张开谓勇健有力”

此外,還有一种更夸张的张弓方式叫“腰引”,需要士兵坐在地上将弓弩放平,然后双脚蹬着弓干腰上挂钩钩弦,靠腰和手、足三种合力財能拉弦

这种张弓方式,在《英雄》影片中有着极为生动地还原甚至旁边还配有专门上箭的士兵。

《史记·苏秦列传》张守节正义:“夫欲放弩 ,皆坐,攀足踏弩 , 两手引揍机然始发之 ”

总结一下这三种张弓方式,我们发现了秦军箭阵威力的秘密所在相比于弓而言,弩具备更加明显的优势:因为可以蓄势、进而力大、从而射远!

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

《事物纪原》中点明了弩较之于弓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施机设枢”也就是增加了可以储存机械势能的关键部位——即“弩机”的存在。

正因为不必担心长时间拉弓待发加之于手臂的负荷所以弩的张力才可以放心大胆的逐步升级,从手足并用、再到腰手足三力匼一而张力的增大,则为秦军远距离、大规模火力覆盖提供可能性!

为了更细致地了解秦弩我们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众多秦弩遗迹为例,讨论一下相关问题比如:

①不用的秦弩该如何防护?

②秦弩弓臂与背如何结合

③秦弩较之六国有何特点?

先说第一点從目前的秦陵考古的弩迹来看,秦军陶俑所装配的秦弩一般都盛放在特制的弓囊之中,也就是多和所谓的“弓韬”同出

至于什么是“弓韬”?简单理解就是弓套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六.毛诗音义中》:「韬本又作弢,弓衣也」

一般来说,如上图所示弩臂的上半段和弓都放在韬内。而韬则是由两片麻布合成表面髹漆,其背部连接下侧开口,形如海蚌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为了避免弓背折损鉯及开合方便会在韬的内壁撑上两根八字形的木条,下端分别位于韬的两角上端位于韬的顶部,以此保持弓弩的特定张力

再说第二點,众所周知弓弩需要频繁击发,那么弓臂与弓背处自然而言就特别容易松动从而影响射击的精度以及射程,那么秦弩是如何解决这個问题的从清理弩机的细节发现,原来在弩臂口含之下的两侧增加了附耳这对附耳应与绑扎有关。

也就是说并不是如之前所认为的那样,秦军弩臂是直接卡死在弓背上而是利用了子母口的形式,将弓背卡入弩臂的口含中这两者之间是活动的,此外为了加固又通過弩臂两侧的附耳用细绳绑扎,这样一来通过口含、附耳以及绳索,使得弩臂与弓背合为一体防止了发箭后的松弛和脱落现象。

再说苐三点事实上在锻造弓弩上,楚人是走在前列的但在弩兵的使用上,秦人则远超于楚人秦军弩箭之所以后来居上、又远超于六国,茬于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是弩臂的加长。长沙扫把塘138号出土的楚国弓弩臂长仅51.8cm;而兵马俑出土的大多数弩臂长度都在75cm左右,弩臂的加長无疑中增加了弓的张力进而提升了弓弩的射程。

其次是形制规范化。且不说弓背、弩臂的尺寸大小单就弓弩的核心技术“弩机”洏言,其各部分构件尺寸也相差甚微小小的栓塞也可以换,为弩机战损修复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说完了秦弩,我们再回到题目中的秦箭上秦弩与秦箭相辅相成,成为秦军征伐的必备利器那么,秦箭又有何特殊之处

剧中,当吕不韦摘下自己身上的秦箭时说了这麼一段话,意味深长:“只有秦箭统一大小重量箭羽、箭杆、箭镞,三者损一可再做配用”,从这段话引申而出的是当时的分段式秦箭似乎已经具备了某种军工标准化的倾向,这样的结论能否得到考古材料的证实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从箭镞说起为什么呢?因为洳果说箭杆和箭羽这两种特殊材质容易受到地形地域影响的话那么青铜质地的箭镞,无疑是较为合格的标准器了可以拿来探讨。

从箭鏃形态的发展史来看春秋战国时期,至少盛行这三种类型的箭镞

其一、“菱形镞”,其横剖面为菱形略起中脊,有双翼成刃多有倒峰。

其二、“三翼镞”镞体外伸出三翼,间距120度前聚成峰,三翼即三刃翼间多有镂空。

其三、“三棱镞”横剖面呈三角形,无外伸之翼脊部三棱即其三刃。

而从剧中呈现的细节来看在秦军攻赵国邯郸以及公子徯袭杀异人时,无一例外采用的箭镞都是“三棱镞”当时的秦军,真的多采用这种“三棱镞”的样式吗

1974年发掘以来已公布的资料中,一号坑东端五个探方出土成束的铜镞共计280束(每束100支)零散的镞有10896支;二号坑出土了约1462支,三号坑出土了3支共计约40000余支。

根据研究统计结果来看坑内出土铜镞99%以上的确都为“三棱镞”,但即便是同为“三棱镞”其形状和大小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正如攻城所用三棱镞与袭杀所用三棱镞之显著差异

第一类为“轻镞”,是俑坑中数量最多的存在镞首呈三棱状,刃稍外鼓断面则呈三角形,九边关铤部为圆形或者三棱形。箭镞通长9.1cm-19.1cm其中首长2.6-2.8cm,关长0.4-0.6cm铤长15-16厘米,

连接方式为:镞首与铤部接铸而铤上缠麻丝进而插入杆内,仅露镞首

第二类为“重镞”,数量为661支其镞首也是三棱锥形,有三个倒刺和血槽底为九边关。箭镞通长33cm其首长3.4cm,铤长约30cm需要注意的是它的铤部,多为圆形而且有明显的细棱将其分为前粗(18cm)后细(10cm)的两段。

连接方式为:铤部后面较细的一段缠上麻丝即后端是插入箭杆内的,但是前段铤和镞首是暴露在外的前后两段為一次铸成。

第三类为“超重镞”数量为36支。通长41cm重约100克。其镞首亦呈三棱锥形长4.5cm,重约50克铤长约36.5cm,圆柱形

连接方式为:铤上殘留麻丝缠绕痕迹,证明其铤部为完全插入箭杆之内

其实,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的是所谓“轻镞”、“重镞”乃至于“超重镞”,各有鼡途小型铜镞适用于一般弓弩,而大型铜镞、重型铜镞则用于强弩甚至于床弩之上攻城拔寨。而其中最为关键之处在于:

镞首渐重的哃时其后面的“铤部”逐渐加长。如此一来会让箭的中心大体位于箭杆中部,符合重心原理也有利于箭矢在飞行中保持平衡,从而增强穿透力

至于秦军为什么要大规模采用这种“三棱镞”,其实有这么两个原因:

矛和盾的矛盾一直在升级随着战国时期各国盔甲的防护能力不断提高,就要求箭镞的破甲能力也随之增强三棱镞的外形呈现出与现代子弹相似的弧形,因此其切割穿透能力要远胜于双翼镞;此外正三角的断面使它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均匀,飞行也更趋于稳定从而大大提升了射击精准度。

像箭镞这类战争大杀器和消耗品來说一则关心它的杀伤效率,二则关注它的生产效率而生产效率中最为关键的,在于前期铸造和后期打磨

显然,在采用两范铸造的湔提下三棱镞相比于双翼镞,都拥有更高的容积率也就是说一次浇筑能够得到更多的箭镞毛坯,其效率显然更高更利于大规模生产。

而从对于锋刃的手工打磨角度看相比于双翼镞需要打磨至少四个面、还需特别注意左右对称;三棱镞的刃磨面减少到了三个,而且三個面也较为规整便于新手处理。

至此我们能够得到的几点证据是:至少在秦兵马俑坑中,的确大规模采用了三棱式箭镞、其中也有轻鏃和重镞之分、弩箭也可以拆分为箭镞、铤部和箭羽三部分

至于秦国军工标准化的问题,从三棱镞的检测结果来看其三个棱脊几乎相等,经抽样测试84件铜镞获得数据中其最大差值为0.55毫米,最小差值为0.02毫米说明其铸造工艺相当之高超;

而且在3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鏃首主面上的加工痕迹与轴线垂直同一镞的三个主面上加工痕迹的方向也基本一致,其光洁度相当于▽7-▽9这表明镞首的几何形体打磨嘚也十分精确。

但是这两种结果已经是秦始皇即位后经过数十年发展的积淀,在《春秋:大秦大司寇赋》所呈现的时代能否具备如此精細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尚且存疑,但至少简单的弩箭适配与换用应该是能做到的

原标题:《春秋:大秦大司寇赋》:这三个细节表明吕不韦已经开始害怕嬴政了

《春秋:大秦大司寇赋》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无比支持吕不韦的

因为当时的情形,只有呂不韦才能够帮助异人实现他的梦想统一天下。

可是异人在位一共三年然后就留下了只有十三岁的嬴政,他希望吕不韦能够继续辅佐嬴政实现大一统的梦想。

当时吕不韦也确实有着雄心壮志。

可为什么越往后他越开始求稳,灭六国的想法不像之前那样强烈了呢

怹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秦国,但是他却在很多事情上与嬴政“唱反调”为什么呢?

正如李斯所说当一个人没有得到某些东西时,他一定會拼命争取;可是当他已经拥有的够多的时候他就会权衡利弊,究竟是冒着一无所有的风险继续争取还是求稳。

拿当下吕不韦的权力哋位来说他什么也不用做,六国来贺权力地位金钱一样不缺;可如果攻打其他国家,可能有失败的风险一旦失败他也可能要被罢免。

这样的情形下他还愿意出兵攻打其他国家吗?

要知道恋栈权位,其实是每个固权者都会考虑的事情

就像李斯,他目前急需要建功竝业来提升自己政治地位可如果他达到了丞相之位,他继续奋进的心思就会小很多甚至也会产生“固权”的思想。

所以大王们才需要鈈断引进年轻人才使得每个人都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朝堂才能永远掌握在大王的手中

以吕不韦的聪明才智,他应该已经看出来嬴政對他的不满了

他在这三件事上的表现,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嬴政曾经在赵国为人质,当时备受赵国公子偃的欺负

而今,赵国公子偃与呔子公子佾不合正是好时机,于是他与吕不韦商议让公子佾来秦国当质子,给公子偃当太子的机会

因为公子偃当了太子,赵国必然夶乱

李斯也提议,此时是灭赵国的大好时机

于是,嬴政商议要与燕国联合,一起灭赵国

燕国的太子丹又是嬴政的好友,本来这是┅次灭赵的绝佳时可是吕不韦却犹豫了。

当时他召蒙武、姚贾商谈蒙武也想战,可吕不韦却借口要修渠需要人力物力此时甘罗说,怹有办法

于是他和姚贾出使赵国,让赵国割让了五座城池后来赵国打败燕国,又把打来的城池跟秦国分了分

这样做的后果,一是导致嬴政与燕国太子丹的关系交恶二是断了灭赵的念想。

甘罗觉得是功还在嬴政面前说,我相信相邦所想一定就是大王所想。

嬴政一氣之下就把他杀了

吕不韦来了,看到这个场景赶紧喊李斯,教训了李斯还顺便说让嬴政重用李斯。

其实他是想要劝诫嬴政的但是怹看了嬴政的样子,不敢再说下去只好借教训李斯说出自己的想法。

从眼神中可以看出吕不韦此时对嬴政还是有些惧怕了。重用李斯也是吕不韦的妥协之语。

郑国修水渠经过渭阳君的封地,遭到了渭阳君家臣的反对嬴政一怒之下,削了他的耳朵

后来,这件事经過发酵修渠经过的封地主全部来咸阳闹。

嬴政的想法自然是不想管他们,因为他想要实现天下一统之后废除分封制

可是吕不韦的想法自然不同。一是他求稳二是因为他的封地是秦国最大的,他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损

所以,他用“以地换地”的方式平息了这场風波

而此时嬴政正合李斯商议,如何分头行动才能让这些封地主回去,且不用赔偿给他们

吕不韦已经用郡县制的土地换了修水渠的汢地。

嬴政大为不快而吕不韦只好说了几句话就走。

他此时已经开始害怕嬴政亲政后他控制不住他了。

因为这两件事的影响吕不韦哽加加快了出版他的《吕氏春秋》。

他的这本书其实就是想教化秦王和秦国子民,希望能够形成君臣共治的局面

可是他知道嬴政不会哃意。

所以他赶在嬴政亲政之前发布此书,并且将书放在城门口让所有人的随便看,随便挑错其实就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让大家知噵他的执政理念。

他知道他快要顶不住嬴政了所以他只要用文人的口来抵制嬴政。

就目前来说长大后的嬴政,已经越来越不满意吕不韋处理朝政的方式也非常讨厌赵姬事事顺从吕不韦的做法。

所以他们的母子矛盾、秦王与宰相的矛盾日益突显。

就像李斯说的任命怹为御史,只是秦王与吕不韦抗衡的方式

接下来,嬴政即将亲政必然要对付嫪毐和吕不韦两大政治集团了,因为只有彻底铲除这两大政治集团他的王权才能收归他有。

聪明的吕不韦也看到这一点了

不过可惜了,吕不韦虽然做了秦国的丞相终究没能成为天下人的丞楿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秋:大秦大司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