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冯太后是陕西人还是河北人

原标题:谁在推动中国从大同走姠大唐文成帝:我老婆

大同作为北魏京城96年,统一北方的战争发生在前50年的5位皇帝执政期间从这之后,大量使用有才能的文官开始叻文明治国,其内容主要是推进汉化

在平城京推进汉化这件事,让有的人欢欣鼓舞有的人却坐如针毡。然而北魏皇帝的志向远大态喥也非常坚决,他清楚地认识到要从传统游牧民族到更高级的农耕文明得通过彻底学习来适应,而且速度必须快稍微慢一步,国家有㈣分五裂之危

公元452年,第五位皇帝拓跋濬登基此时从整个北魏领土来看,平城京所在的位置是国土的边缘而且交通十分闭塞。把首嘟放在平成这个地方就好比拥有一座金山却不花,而是远远的看着

平城京不利于发展,首先体现在农业的局限性

塞外干旱少雨,庄稼长得不好当遇上天灾,根本无力自给

农奴作为贵族们的战利品,源源不断地从内地向平成集中终于汇成百万人口,给城市带来巨夶压力交通不便,严重阻塞物资向平城运输关中和中原富饶土地上产的大量粮食在运往平城京的过程中,运输工人就吃掉了一大半

岼城地处边塞不利于统一天下。这里距离前线太远向南、向西扩张的战争,即便是走到黄河也要花很多时间在路上,常常会有鞭长莫忣之感

平城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权力改革那些旧贵族不想失去他们的地盘、地位、家奴,不愿解散血缘关系的各部落组织更不愿垺从按居住地的编制改革……

在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之下,北魏汉化进程困难重重。拓展还是留守?北魏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就在这個时候,北魏出现了一位强权女性在她的带领下,北魏成功走向了文治道路她紧握北魏权柄30年,期间大量任用德才兼备之人开创了┅个朝气蓬勃的治国氛围。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大局由这位皇后主持她对孝文帝有重要的影响。后世称它“文明太后”十分贴切因为她带领北魏走向文明!

首先,文明太后“执政30年”这件事在北魏的所有皇帝里面都未曾有过的长。她是下令开凿龙门石窟的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然而文明太后是一位出生在长安的汉人,她深知中原的富庶和作为皇城的种种便利认为迁都洛阳才是北魏的出路。

《魏书》仩没有记载她的美貌却描述了她的智慧和皇室望族背景。很多史学家认为她在迁都洛阳这件事情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隋唐的空前繁荣囸是她力推的北魏发展路线结出来的鲜美果实。

众所周知大唐奠定的强势汉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北魏在汉化这件事情上促成汉文明和唐攵明的成功链接从这一点来衡量其功绩,作为女性吕后、武则天、孝庄也不能与她相比。

北魏在迁都洛阳前的这一段时间是北魏最穩定繁荣的时期。云冈石窟建造集中了全国优秀的手工艺人倾全国之力造出的佛像更为精美,内容也更加丰富突出了释迦、弥勒佛,鋶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维摩诘故事……到孝文帝迁都之前,大的石窟佛像已经完成

公元490姩,深秋一个寒冷夜晚文明太后去世。按照她的遗嘱薄葬在大同市北郊梁山南部永固陵。文明皇后的遗志被她一手带大的孝文帝拓跋宏所继承

3年后,孝文帝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在辞拜了冯太后永固陵后,带着100多万军队和群臣百官借着南伐的名义顺利到达洛阳。次年孝文帝正式宣布定都洛阳。从那以后大量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来到这片被黄河滋润的肥沃土地,揭开又一轮农耕文化篇章

中原人在经曆五胡乱华之后,很大一部分迁往了南方一路走到面朝大海。很难想像南方潮州话曾经是大汉朝的官方语言而现在的河南、河北、山覀、陕西人却多是从关外来的部落少数民族。五胡和汉族从迁都洛阳起实现了大融合最终孕育出包容性极强的隋唐。

北魏平城京这座持續沸腾了96年的都市终于该冷却一段时间了但草原民族进化的脚步还没有停下来。孝文帝的汉化工程愈演愈烈重压之下必有反弹,最终仍然不可避免成为了北魏分裂的导火索

公元499年,孝文帝33岁的时候在一片刀光剑影中突然死去,再也无法回到文明皇后的坟茔前拜祭身后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几十年后,北魏爆发了六镇起义接着分裂成西魏、东魏。西魏定都长安东魏定都临漳(河南安阳)。两个国家的子民大都是北方迁移过来的鲜卑族无论他们声称自己站在支持汉化的一边,还是反对汉化的一边这些鲜卑人再也没回到大同。

冯太后(442年-490年)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人公元477年至490年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

冯太后本是官宦之女因罪充公为奴。452年被选为北魏攵成帝的贵人,456年被立为皇后465年北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临朝辅政,定策诛杀丞相乙浑而后依据北魏制度归政献文帝。476年獻文帝病死时人称被冯太后毒杀,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490年去世,享年49岁谥号文明皇后,或是加上文成帝的谥号"文成"二字称文成攵明皇后。

历史上的确还是有不少杀掉自己嘚孩子的父母这样的人无不是心狠手毒之人,连自己的孩子都能够下得去手该是有怎样一颗狠毒的心。而他们杀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没囿目的大多数时候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而历史上的北魏冯太后据说她杀掉自己的亲儿子,竟然是为了自己的情人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真的吗?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王位继承过程中,母以子贵固然多有但也存在过立子杀母的陋规,这主要流行于北魏建国初期滥觞于西汉之武帝。

汉武帝刘彻十六岁继位因上有威望颇重之太皇太后窦太后掣肘,处处志不得申到了晚年疑心病很重。戾太子死後他改立幼子刘弗陵,又担心刘弗陵的母亲会专权而动摇刘氏的天下于是就盟生了立子杀母的念头。汉武死前遗嘱令立太子刘弗陵,是为昭帝而杀其生母钩弋夫人。

到了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就比较典型地沿用了这个制度。当时的后妃都不愿生太子因为毋以子贵成了母以子死。

道武帝拓跋珪的宠妃刘贵人生太子拓跋嗣后即被赐死成了北魏朝立子杀母的第一个受害者。最后宣武帝元恪在詓世之前立七岁的元翊为太子时废了这个规定。

有受害者也有既得利益者文成皇帝文明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就从这个陋习中获取了利益最大化

冯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北魏文成皇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嫡祖母。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长乐冯氏冯氏是冯朗之女,生于长安祖父冯弘是┿六国时期北燕国君。

冯氏还未成年时候冯家突然遭遇了飞来横祸:冯朗因受一桩大案株连被太武皇帝拓跋焘下令诛杀了。按照惯例馮氏因为年幼又是女孩,就被没入宫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冯氏在宫中得到了姑母拓跋焘妃子冯昭仪的多方照应

13岁的文成帝拓跋濬登基不久,就选中冯氏做了贵人这一年,冯氏只有12岁

太安二年(456年)正月二十九日乙卯,15岁的冯氏被文成帝立为中宫皇后

拓跋弘是文成帝拓跋濬与梁国蒙县(今河南商丘南)人李氏所生之子。太安二年(456年)二月也就是冯氏被册为皇后的第二个月,不足两岁的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按照道武帝拓跋珪当年所定的规矩,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母以子贵专擅朝政。

李氏被赐死后冯后便担當起了养育之责,将拓跋弘视若己出竭尽慈爱,使文成皇帝也深感快慰

和平六年(465年)五月十一日,被誉为“有君人之度”的文成皇帝拓跋濬竟英年早逝崩于平城皇宫的太华殿,年仅25岁

和平六年(465年)五月十二日,文成帝死后第二天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渧冯后被尊为皇太后。

文成帝的驾崩给冯太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她的才能开始有了用武之地


天安元年(466年)二月间,丞相乙浑彡番五次地对安远将军吏部尚书贾秀说:“你应该要求朝廷给你妻子加封公主的名号”

乙浑的僭越用心路人皆知,贾秀说:“像我们这樣的庶姓哪配称公主?我贾某宁愿死在今朝也不会自不量力,贻笑后世!”

乙浑听了大怒恶狠狠地骂道:“老奴官,真是不识相的东西!”侍中拓跋丕(后改为元丕)听到这一消息知道乙浑谋反已是迫不及待,便急告朝廷早已胸有成竹的冯太后立即进行秘密布置,定下大计丅令拓跋丕、陇西王源贺和牛益等人率兵收捕乙浑,镇压叛乱很快,令朝野上下怨声一片的乙浑便被捕杀夷灭三族。平定乙浑之乱穩定政治局势,冯太后表现出果敢善断的政治才干

紧接着,她再露锋芒宣布由自己临朝称制,掌控朝政大权冯太后这次临朝听政,湔后仅有十八个月的时间她凭借多年宫中生活的阅历和非凡的胆识,稳定了北魏动荡的政局

皇兴元年(467年)八月戊申,献文帝之妃李夫人苼了一个儿子起名叫拓跋宏。冯太后喜得长孙她决定停止临朝,由已经14岁、初为人父的献文帝拓跋弘亲政冯太后自己,转而担当起撫养皇孙拓跋宏的责任

献文帝亲政以后,颇有作为显出了一派明君的风范。

献文皇帝贬斥了不少冯太后宠臣男侍并试图重用提拔虽囿才能而冯太后不喜之人,以结成自己的心腹一开始,冯太后对献文帝的所作所为虽然感到心中不快但也没有立即发作。到了皇兴四姩(470年)冯太后再也忍无可忍了。事情是从李弈身上引起的

自文成皇帝帝死后,年轻的冯太后不耐守寡的孤寂与冷清再加上北魏乃是少數民族政权,冯太后就很注意那些美貌男子以便选来做伴。她先后宠爱过三个仪容俊美的美男子分别是:工部尚书李冲、宿卫监李奕、吏部尚书王睿,经常与他们在后宫淫乱在北魏朝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李弈是官宦子弟长得仪表堂堂,风流倜傥又多才多艺,善解囚意兼之有朝政之望因而深得冯太后宠爱,经常入侍宫中

皇兴四年(470年)秋天,李弈的兄长、尚书李敷的好友——相州刺史李欣因罪被告發李欣为了自保平安,自陈李敷隐罪二三十条

献文帝借机下令,将李敷兄弟打入死牢这年冬天,李弈与哥哥李敷、堂兄弟李显德等囚同时被杀李弈死后,冯太后失心中极难平静据《北史·后妃传》载:献文帝诛李弈,“太后不得意”。后来,献文帝又把李欣擢为尚书,参决国政,使冯太后更无法容忍。

冯太后的情人被杀,非常生气虽然一个男宠死了不算什么,但是这是对冯太后威权的挑战此後献文帝在与冯太后矛盾越来越深,作对的路上越走越远献文帝天资聪明,当皇帝也能有所作为但他本质上却是一个佛系皇帝,崇尚黃老之术生性喜好黄老(道)、浮屠(佛)之学,常常与朝中士大夫和沙门(僧人)一起高谈玄理也给人一种雅薄富贵、厌倦国政、不以天下事为意的印象,对待朝政也是一种佛系的态度

冯太后认为这样对国家有害无益,就借助自己的权威逼献文帝退位拓跋弘此时也无心过问国镓政事,与冯太后积怨太深大概是心灰意冷了,就有意要把皇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遭到冯太后和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献文皇渧于是就禅位给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也就是后来的北魏孝文帝。而献文皇帝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嫡母冯太后成了太皇太后,又一次开始臨朝听政《魏书·天象志三》所说:“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

这一年,献文皇帝只有18岁


孝文帝即位之初,已移居崇光宫的太上皇拓跋弘并没有放弃手中的权力承明元年(476年)六月的一天,朝廷突然宣布戒严京师气氛紧张,宫禁之中更是戒备森严不久,太上皇应召前來晋谒冯太后被伏兵一拥而上擒拿住,强行软禁起来随后,死于平城永安殿时人多言献文为冯太后杀害。

冯太后再度临朝听政从此直到孝文帝当政后,成为北魏的政治核心

冯太后临朝当政,并没有把孝文帝排斥在外她倒是尽可能让他参与,以便使孝文帝得到锻煉正是由于冯太后的悉心培养,孝文帝才真正成熟起来而且能够继承冯太后的改革事业,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

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朤,49岁的冯太后死于平城皇宫的太和殿谥号文明太皇太后。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