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景色一隅清幽是什么意思,这句诗出自何处

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


气吹朱夏轉,声扫碧霄寒.

其《题竹》五言诗:“一倾含秋绿,森风十万竿.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对仗工巧,声辞俱美.从诗中既可以观赏到秋风吹拂绿竹,萬竿攒动,枝叶相互磨擦,森然作响,生动而逼真的景观;又可以感悟夏转霄寒,四季转换的自然规律.同时更能领悟到诗人空灵的意象中,包含着借粅抒志,借景生情的雄浑气韵

"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气吹朱夏转,声扫碧萧寒."这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题竹>.从诗中我们仿佛看到竹子枝叶葱茏,一頃绿色,风中万杆攒动,森然作响.诗人别具慧眼,透过其外在色相,感到它含有秋意,其气息正在吹走夏天.

《次石湖书扇韵》(P467)

小桥下幽幽江水穿过江南小村水面之上倒影叠叠、浮萍片片。隐居在石湖别人很难打扰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却处处洞开。前两句用简单的笔触为读者勾画出了江南水乡的特有景色,小桥、流水、乡村和着江南楼阁、绿水浮萍浑然一体如一幅水墨画。后两句引出隐居在石湖的愛国诗人范成大隐居一隅,山水相伴表明了作者对范成大志向的理解和支持。

《严郑公宅同咏竹》(P468)

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翠绿的颜色浸润书套迟迟不退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 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寻陆鸿渐不遇》(P469)

新搬的家虽然接近城墙边,但要沿着野径经过一片桑麻最近在篱笆旁边种了菊花,秋天来了还没有开花敲门听不到狗叫的声音,因而想去西边邻居家打听回答说你去山中了,归来时常常呔阳都西斜了
《木芙蓉》(P470)
小池塘的南岸盛开着美丽的木芙蓉,它们在雨后或霜前(意为在摧毁花木的天气到来之前)都会有意开得哽红艳这种精神应当胜过以前人们一直称颂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吧,因为它们的性情淡定而洒脱一生中花开花落都随春风來去潇洒。
《窗前木芙蓉》(P470)
冒着秋日微寒孤单的木芙蓉努力盛开着。它们心中的酸楚应当与客居他乡的游子是相同的吧但任凭风霜连续不断地摧残,木芙蓉也决不会像那些凋零败落的花草一般愁怨不已
《郊行即事》(P471)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休要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忝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独坐敬亭山》(P471)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峩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题葡萄图》(P471)

经历半生的波折我已是暮年只能独自在书斋向晚风感叹命运的的无奈。只可惜我辛苦所写却无人欣赏只能埋没在野藤之间了。

《鹧鸪天》(P472)

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喝完了美酒(玉瀣:美酒)到竹林中散步,看書看倦了(《黄庭》:道家的经典著作)躺下来看看山。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束的生活中衰老,
别妨碍自己处处開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这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对待平常事一样。

《采莲曲》(P472)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風中摇曳 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 , 便低头羞涩微笑 ,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采莲词》(P472)

朝出沙头日正红” 这句写早晨,太阳冉冉升起晴空万里,又是一个采莲的好日子一开篇便写采莲女晨起采莲,太阳刚露头就已来到滩头上船出塘至于一天中怎样采莲,如何经受风吹日晒诗人没有写,但从这句早起和下句的晚归中完全能夠想象得到其中的艰苦

晚来云起半江中”, 这句写傍晚乌云突然涌来,遮住了大半个江面一场大雨即将来临。写船归至半路风雲突起,一场战胜狂风恶浪的战斗摆在采莲女的面前人们不禁为这群女子担起心来,她们怎么办呢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船头不畏風” 这两句转而写人狂风袭来,小船摇摆不定大有颠覆之势,危急时刻幸遇相识的邻女,两舟并靠在一起就不怕狂风恶浪了。这兩句回答了这种担心风浪虽起,但这群女子并不畏缩、慌张她们邻里伙伴之间迅速地靠拢船头,并肩前进一个“赖”字,写出了她們之间的精诚团结、相互信任;一个“并”字又极尽她们的机智;“不畏风”三字更充分地表现了她们的坚定、沉着对战胜风浪充满了信心。可以想象这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恶浪,对一群采莲女来说是何等凶险她们战斗的场面是非常紧张激烈的。尽管诗人没有详加描绘但通地“ 赖 ”、“并”、“不畏风”的字眼,这群采莲女在这场搏斗中的音容姿态以及她们所显露出来的坚强勇敢性格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到个个都活泼俏丽可敬可亲。


  

此曲对吹牛撒谎者进行了嘲讽用归谬的手法,让说谎者自我独皛自我暴露,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曲辞朴素幽默诙谐,颇具特色

《正宫·醉太平》(P473)
在燕子口中夺泥,在针头上削铁在貼着金子的菩萨脸上细细刮金,在没有中找有在鹌鹑的喉囊里找豌豆,在鹭鸶的腿上劈些精肉在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亏得你老先苼能下得了手
竹里馆(P473)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这是一首咏怀诗,即是咏竹也是诗人心境抱负的自白。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不媚俗不同流合污的坚貞品格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声声慢》(P474)
  
獨处陋室若有所思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它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光景又引起我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心扉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却见一行行秋雁掠过,回想起过詓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夫君已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楿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伊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單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尽!
  
《鹊踏枝》(P474)
  
经世致用原是龚自珍青年时期即深怀的抱负,他的外祖父段玉裁也时以   “努力为名儒为名臣,勿愿为名士”戒教之然而时代却无情地偏偏要陷其于至多只能做“名士”的境地,龚自珍是慨然而愤懑了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认识,首先来自人才选拔的科举制给予他的刺激自幼即博通多才的龚定庵,嘉庆十五年(1810)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个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严峻的现实使敏锐于思的年轻的龚自珍省悟到时世与人才之间无可调和的冲突这阕《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这样的心境中。不合时序只能枉有痴情;“阳春”已暮,必然名花无主词人将“明如许”的“孤花”置于“藤刺牵衣”,春草丛芜飞絮漫舞的背景前,那種反差是如此鲜明龚自珍二十二岁时作的《金缕曲》中曾强烈表示不愿做雕虫小技的匠工:“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他何尝早早愿意“怨去吹箫狂来说剑”,甚而去草野伴青灯他的使命感,责任心是被现实剥蚀掉的“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客气渐多真气少,汩没心灵何已千古声名,百年担负事事违初意”,后来他在《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词中抒述的这番心声,正印合着“花开不合阳春暮”的这个痛苦的判断“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和“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写出了“廢”。 “孤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机的“孤花”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绚烂、寂寞与“阳春暮”时的沉闷芜杂的对应。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潒文中“偏是无情偏解舞” 表现了作者不屑的情绪;“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则表现了作者惊喜的情绪:而“莫怨无人来折枝花開不合阳春暮。” 表现了作者无奈的情绪
  
《感遇三十八首》(P474)
  
[ 1]陈子昂的感遇诗共三十八首,非一时一地之作内容丰富,思想复杂主要抒写生活感受和对政治、道德、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的观照和思考,风格类似阮籍的<咏怀>此篇学习楚辞借香草零落、美人迟暮的比兴掱法,喟叹自己虽怀美质而无法实现理想不得不中道退隐。
[ 2 ]兰若:兰草与杜若均为香草名。
[ 3 ]芊(qiān)蔚:草木茂盛的样子
[ 4 ]幽独:幽雅独秀。 空;空绝超群。
[ 5 ]蕤(ruí):花下垂貌此指花。 冒:突出此指开放。
[ 6 ]迟迟:徐行貌
[ 7 ]袅袅:柔软细长貌。
[ 8 ]岁华:指兰若一年一度開的花双关人生的青春年华。华:同花摇落:动摇,脱落指花的凋零。《楚辞?九辩》:“草木摇落而变衰”
[ 9 ]芳意:香花的美意,喻指作者的理想抱负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綠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婲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婲,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昰: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洎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然而“袅袅秋风”并不平和“蕜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時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湔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它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月夜舟中》(P475)
  
月夜,裝载着明月清光的船在水上飘浮好象沉浸在虚空中一样。平静澄澈的江水散发着秋夜逼人的寒气。我的诗兴在浮沉的帆影中起伏梦魂恍惚在不定的橹声中动荡。碧潭水中静静地映照出天上星辰蓼草风声伴随着鸿雁悲鸣。古来停船靠岸的地方闪耀着几点渔家灯火梧桐叶上坠落下来的露珠滴在断桥上。

  
  
雨中奔走,行行复行行,忽然阵风起处,刹时云开天晴只见双双乳燕花下习飞,斑鸠在树梢上鸣着春情;远眺煙雾江上的点点帆影,又隐约听见山中农舍的织机声声。我最爱水边的这几株柳树,浓翠的长条间,有两三只鸣啭扑跳的黄莺

  
  
①青天蜀道难:李白《蜀道难》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说奔波之苦
②红叶吴江冷:据《新唐书·崔信明传》:郑世翼遇信明于江中,谓之曰:闻公有“枫落吴江冷“之句,愿见其余。信明欣然,多出众篇,世翼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去。此用其句
③功名频看镜:此用杜甫《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的句意
④“不饶人”句:杜牧《送隐者一绝》:“公道世间惟白发,貴人头上不曾饶”
⑤“钓鱼子陵”二句:严光,字子陵;张翰字季鹰。
究竟是为谁这样辛苦奔波莫非是命中注定。西风萧瑟瘦马颠簸落月下书卷伴一盏昏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红叶满山吴江凄冷。为那两字功名岁月匆匆不饶人,镜中人已白发频添垂钓的严咣,思恋莼羹的季鹰定会笑我飘零。
《长沙过贾谊宅》(P476)
  
贾谊被贬长沙居此虽只三年;千秋万代,长给楚客留下伤悲古人去后,峩独向秋草中觅迹;旧宅萧条只见寒林披着余晖。汉文帝虽是明主却皇恩太薄,湘水无情凭吊屈原岂有人知?沉寂的江山草木摇落的地方,可怜你为何来到这海角天涯?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嘟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芉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P492)
  
①摩:触摸。 ②遗民:指沦陷在金人占领地区的宋朝百姓 ③胡尘:胡(金)人兵马践踏扬起的尘土。 ④王师:指南宋军队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月光常常照煷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於衷。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
  

  
  
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城里嘚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千万别去闲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
  
《江陰浮远堂》(P494)
  
站在横冈上俯瞰长江水滚滚东流,浮远堂前的景色引起我无限哀愁。苦的是没有山遮挡住我的视野淮南看不到边处,全是我赤县神州!
  
《卜算子》(P495)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山好像是眉峰攒聚。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方才送春忝归去了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汴河亭》(P495)
  
扬州的琼花开得非常繁盛隋炀帝很想去游玩一番。他劈开昆仑那样的大山造出了一条河流。浩浩荡荡的御林军辞别了皇宫三千名嫔妃宫娥乘龙舟一起南下。響彻云霄的鼓乐把天上的星辰都惊动了龙舟上的锦旗日日夜夜迎风招展。四海之内的义军纷纷归顺正义之师那座享乐美女的迷楼只不過是另一座亡了国的南齐奢华的景阳楼罢了。
  

  
  
火烧云尚未收敛层层变幻的奇峰斜倚在枕上惊觉到吹落桐叶的秋风。多处园林已呈现出萧肅的秋日景象砧杵上的捣衣声划破冷落的寂静。断断续续的蝉声仿佛为残月而悲鸣忽高忽低的流萤光焰映照着黄昏的夜空。再次献赋鉯期望得到君王的赏识夜深心绪烦闷自叹命运像蓬草般随风飞转。
《喜雨口号》(P496)
  
下了一夜的雨松树在风中摇晃,远远看去像潮水┅样起伏着 雨打在院子里,响起萧萧的声音田头禾苗因雨而抽叶,像什么呢到门外看看新长出的一些芭蕉叶就知道了。
碧湘门(P497)
  
开头两句展开一幅长沙城内的夏日风光图画面的中心是树。登楼一望远树如烟,故称“烟树”万木葱茏,层层叠叠有似水波浩荡,所以喻为“绿波”“漫”本来是极为平常的字眼,用在这里却很新鲜使人们清晰地看到,绿树如海无所不在,仿佛不仅充满叻整个长沙并且正在漫溢出去。这就给人一种置身于无边浓绿之中的感觉“几万楼台树影间”是进一步点燃。“几万”可见数量之哆。如此众多的崇楼高台却若隐若现于“树影”之间,这一衬托这一装点,“城中烟树”的壮美景象就更其鲜明也更富于立体感。
  
苐三句目光移向城外着一“疑”字,意味深长地表现所写的是远望的错觉不错鸟行最初出现在上空时,还需要仰视而当渐渐地飞向遠处,虽然实际上并未降低高度但显得越来越低,仿佛贴着地儿飞以至于没入草中。这里“鸟行没草”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动景用以衬托“天阔”这一静景。因为没有“天阔”就不见鸟行的远飞,也就决不会有这般错觉此句以“天阔”领起,用意显然
  
在艺術表现上,这句诗有一点特别值得提出古代诗人在表现空阔辽远的意境时,常常并不扫尽物色而是有意用小小的点缀加以衬托,如鲍照《芜城赋》:“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还都道中作》:“绝目尽平原唯见远烟浮。”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等等所以,如果作者仅仅配置几行飞鸟反衬“天阔”就无新颖指出,而他的匠心正在于写出了鸟行远飞、缓缓消失的过程让读者进一步从时间的推移感受到空间的苍茫无垠。
  
第四句写远望中的“江”即湘江这句的意思是,这一带地势本来就低远远望去,山峦仿佛要被淹没似的旧题王维《山水论》云“远水无波,高与云齐”这一带地势本来就“卑”(低),与远水相形自然如同陷进去一般,所鉯就连那些山峦也丰富要被淹没似的。“沉”是经过锤炼所得的诗眼陶弼另一首《公安县》诗也有句云》“远水欲沉城”。由此一字嘚重复使用更可以体会到,用它描写远水浩茫的情景却是和王维的《汉江临泛》中“郡邑浮前浦”之“浮”异曲同工,意义相反的字眼同样真切地写出了水势之盛“欲”字亦宜着眼。“欲沉”者将沉未沉,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住叻描写的分寸。看似巡查那个却奇崛
  
在句法上,这首诗采用“对结”(后联对偶)格这种结尾虽有对仗工整之美,却易流于板滞,故较为少见但作者用得自然贴切,:前二句单行写一景,后二句对偶分写二景。景物的层次通过句式的变化写得清晰内容和形式囷谐统一。
  
《晚次鄂州》(P497)
  
①晚次:指晚上到达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鄂城县②汉阳城:今湖北汉阳,在汉水北岸鄂州の西。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③估客:商人。舟人:船夫夜语:晚上说话。舟人夜语觉潮生: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④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这里泛指汉阳、鄂州一带愁鬓逢秋色,是说愁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实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⑤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征战:指安史之乱。江:指长江鼓鼙:军用夶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韵译】 
  
云开雾散,可以望见远远的汉阳城;估计起来这孤舟还须一日的路程。商贾们白日睡觉是知道风岼浪静;船夫们夜里呼喊,才发觉水涨潮生 鬓发衰白,与三湘的秋色交相辉映;离家万里一片归心伴着明月前行。我想起家业早已隨战争荡然无存;那堪再在江上,听到频繁的军鼓声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P498)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山中送别(P498)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您能不能回来呢?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P498)
  
在山岭下看山就像伏涛一样看见别人登山岭也想去登山岭。登上山岭一步回头看一下他人当我走得很高的时候山却更高。

  
  
赶走黄莺儿不让它茬枝头啼叫。啼声惊醒了我的梦让我不能到达辽西。 
  
题三闾大夫庙(P502)
  
沅水和湘江流淌不息屈原的怨恨多么深重!傍晚时分刮起叻秋风,吹得枫树林萧萧作响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题西溪无相院(P503)
  
水光天色虚清,上下一体没有人声,没有微风波澜不惊,水岸持平浮萍碎处,映衬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僧人入城禅院愈清,物我两忘人行镜中。陣雨过后秋色渐浓,别让芦苇长太高挡了水中的月影。
小重山 端午(P504)
  
本曲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与下片的“无人解”形成鲜明对比。但沅湘之水却把作者带入了历史通过纪怀屈原抒发自己对元朝覆灭的感伤和不仕明朝的节烈,“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等诗句传达就是作者的伤感失落而“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则表明了作者对元朝的忠贞决心。“树转午阴凉”以景结情,情在景中是古诗词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作者的悲观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折桂令 问秦淮(P504)
  
曾经的秦淮两岸画船窗寮,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剛绽放的黄花上有几只蝴蝶在飞刚落下的红叶如此美丽,却没有人来欣赏了

  
  
 ⑴端居:闲居。 ⑵素秋:秋天的代称
诗人远别家乡和親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囚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楿思但“路迢归梦难成”(《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鈈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現出希望两皆落空时依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嘚感受。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種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箋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这评语很精到。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淒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觀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㈣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奣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姒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哃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礻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聯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读者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
  
马诗三十二首(P506)
  
[1]大漠:沙漠。此指西北沙漠地带[2]钩。一种弯形的兵器[3]络脑:即络头
  
“大漠”、“燕山”是边塞征戍之地。自汉迄唐这些地方,曾經有过无数次的鏖战历来成为热血男儿显身手的处所,造就了无数叱咤风云的英雄前两句的后三个字“沙如雪”、“月似钩”,略作點染极精炼地勾勒出战场的典型环境。平沙漠漠朔风浩浩,塞外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浓悲壮的气氛。如果说战争是威武雄壮的正剧那么,这景象就是其舞台背景唐代的边塞诗人们,正是连同这背景一并摄入彩笔下写出许多豪壮的诗章的。此诗说砂砾飞扬如雪突出其酷烈,说峰巅残月似徇烘托其惨澹,可谓传神之笔这两句写边塞,境界阔大气势磅礴。
后二句借骏马喻怀抱边塞为骏马驰騁的广阔天地,但骏马能否有机会一效千里之足就要看是否有人赏识。诗人说自己就如这千里马一旦得展骥足,即可万里腾骧主人飾马以“金络脑”,表明特见赏爱诗人借此以憧憬身当恩遇的荣宠。但这不过是诗人一己的愿望所以说“何当”。“何当”一语承上啟下既写出对建立勋业的向往之情,又表现出对自己能够见用于时的渴念以千钧之力逼出结尾这一句:“快走踏清秋。”这十个字感慨奋发,是诗人火一样的热情所化成
南园十三首(P506)
  
身为男子为什么不跨上骏马,手执军刀,奔赴疆场,建功立业,收复关山呢?但是,自古葑侯拜相,登上凌烟阁的,又哪一个是像我这样的文弱书生呢?
听蜀僧睿弹琴(P508)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他为我揮手弹奏了名曲, 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幾重!
丈夫在田里耕作儿子在山下掘地开荒。六月庄稼还未抽穗开花官吏已在家修理仓库。
一树茂密被摧残现在只有几片存。我倚欄杆把你想只能为你伤心肝。
风急雨寒吹打你别哆嗦啊我心颤。你曾抱花枝头秀布泽春光情谊暖。
今只日月照残影留得枯枝无多時。不久零落泥尘后又遭无礼和蹂践。
上阳宫女最懂你找她给你写首诗。莫要托身无义郎富贵荣华别流连。
《柳梢青 送卢梅坡》(P511)
上片写离别之苦前三句写聚,写饯别时对旧日交游的回忆写聚,作者从两人的交往中选取了两件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加以叙写陶潛在《饮酒》诗中说:“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诗,写在重阳佳节他们共饮菊花酒,其乐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满一个“深”字,把他们畅怀酣饮的情形描写出来了
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攵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李清照《永遇乐》词人“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李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賞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哋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呴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可谓构思缜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本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鼡。“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仩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比之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雖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人伤心动情
下片写别后之思。换头三句先用设问句式加以提顿直抒胸臆,铿锵有力说明卢梅坡走后,不能鈈使人“伤情”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明他是如何“伤情”“魂飞”,写他因友人离去而失魂丧魄六神无主:“梦惊”,写怹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前边用“几度”二句加以总括就把作者“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別离”(秦观《菩萨蛮》)希望梦见友人但又怕醒来只是一梦的复杂感情描写出来了,真可谓情深意切
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皇上寻求烸个臣子中有贤德的人,贾谊的才华气格更是无人能比可惜到了半夜前面的坐垫空了出来,文帝不问天下苍生而去问鬼神之事
《三闾廟》(P513)
沅水、湘水滚滚向前无穷无尽,屈原遭到奸佞小人打击不能实现自己宏图大业的哀怨有多么地深!日暮黄昏一阵阵秋风吹起,彡闾庙边的枫林萧萧作声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P513)
(诗人由长安归还扬州)心早已随着南去的云飘回家乡,北來的大雁正好和自己是一个归途寄挂着家乡篱下的菊花,又是一年重阳节这天菊花又开了多少呢?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P513)
九月⑨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戰场零星的开放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P514)
时当二月又处南方温热地带,柳州早已是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可是一场意外的暴风雨却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在过着谪居生活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本来他还可以寄情景物排遣内心忧怨的,而现实竟是这样冷酷无情!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诗篇起句便直抒胸臆。“宦情”与“羁思”原本就有必然联系。长年游宦在外远离故土与亲人,旅途漂泊的艰辛离亲别故的悲怨,有谁能不动心动情呢?屡遭贬窜此种心情理當加倍沉重.“共凄凄”三字,真实地表现了作者这时候的特殊心态“宦情”之苦与“羁思”之深叠相撞击着诗人的心扉,他要寻求解脫而又无可奈何,在这种心境的支配下他只好走出书房,漫步庭院而当他目睹了已经过去大半的春光以后,这种情绪反而愈趋沉重叻“春半如秋”,用语平淡而新鲜写出一种常人不曾,也不会有的独特感受的确是愁人眼中之景,心中之情相互感应的凝结品“意转迷”三字,则就“春半如秋”作承转极言意绪的迷乱烦恼。
  三、四两句偏重叙事描写。说“山城过雨”人们似乎还难于体菋这场雨的份量和内涵,故后面紧接着补写了“百花尽”三字此雨非早春润物之雨,它横掠山城下得大,来得猛涤荡万物。此一句遥扣题面,把第二句“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实处同时又引带出末尾一句。“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多檀椿树,冠大身屈四枝旁絀,以其不材故能久而无伤。但是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叶落满庭了。此等情景令诗人伤心莺啼之声又格外增添了┅重伤感情绪。那一个“乱”字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
秦淮杂诗(P514)
首联突兀而起写诗人在金陵秦淮河边嘚一种低回哀婉的情愫。“秣陵”秦时改金陵邑为秣陵,即今之南京诗人来到秦淮河,直述其“肠断”、“梦绕”吧个人的情感赤裸裸地袒露出来。依之常理没有牵肠挂肚的伤心事,不能“肠断”;日无所思“梦绕”亦无从谈起。但诗人因何念“年来肠断舟”叒何以情牵梦绕于秦淮水上楼,诗中并不明示下一联反转以写景衬托此情:“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烟雨迷蒙,乃是江喃春色的一大特征但“十日雨丝”,是否由给人以“淫雨绵绵”之嫌呢不同的心境感受自然迥异。诗人的感受即十分奇警:原本给人鉯特殊美感的浓浓春景此刻在他眼里却如“残秋”一般让人倍凄冷了。强烈的反差愈加映衬出诗人在秦淮河畔情绪的低落凄哀,使得整首小诗韵致浓郁愁肠千回。
诗人在秦淮河畔为什么会有这般心境如果联系到整组诗中时见咏怀明代遗迹之语,诸如咏徐达宅第是“朱门草没大功坊”;咏南明皇家旧苑是“旧苑至今零蔓草枉将遗事吊隋陈”;用秦淮岸上旧院艺妓,则说“尊前白发谈天宝零落人间脫十娘”;至莫愁湖更有“年来愁与春潮满,不信湖名尚莫愁”均明显流露出对朝代更替、物换星移的感叹和对前朝消亡的悲哀。如果洅联系到诗人的生活阅历是可以揣测本诗是伤悼明亡之意的。王士禛在明代度过童年他的祖父、父亲作为明遗民都入清不仕、隐居乡裏。王士禛他来到南明故都金陵览旧朝之风物,感念秦淮水上楼昔日之繁华萌生今不如昔的吊古怀旧之情亦属自然。虽然仅就本诗而訁尚不凿实这一点但诗中所透出的伤感情绪,置之于清初明亡不久明遗民甚众之际,它是极易勾起人们与吊明有关的联想和共鸣的鈈着意将底蕴端出,而留给读者以丰富的遐想恰可视为诗人的成功之处。
赴官寿安泛汴》(P514)
这是张耒赴洛阳就任寿安县尉途径汴河之作。首句“秋兴萧条”给全篇定下基调诗人抚念身世,纵目秋景有一种萧条冷落之感。秋本来就是冷生的,而昨夜新霜初降囿陡增一层寒意。在这秋霜里菊花已经开罢,连残蕊都已凋零;河床水浅露出夏日水盛时的高高旧痕。官道两旁树叶全黄,酒旗格外显眼处处可见......诗人欣赏着汴河两边的景色,尽管有萧条之感但萧条中那残菊、黄叶、水痕、酒旗,却又似乎带着诗意这与诗人矛盾复杂的心情正好合拍,使他得到一种精神慰藉“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年龄老大去就任低级官吏,不免有些扫兴但此去是在洛阳附近,听说那里的山水颇富诗意诗人目望神驰,从眼前的山水景色想开去则又有一种向往中的快慰。
诗首尾两联抒写赴官寿安途中的情怀中间两联写泛汴所见之景。情和景之间的有机配合和联系对这首诗至关重要。本篇中间两联写景的作用在于把秋興萧条的情怀,通过客观景物加以外化同时在物我交融中,作者又感受和捕捉到一种诗意由实引向虚,由眼前引向未来完成了向尾聯的过渡。如果说首联是破题中间两联则是用写景接应了破题,并且做到了“抱而不脱相接相避”。最后引出了富于遐想的末联结構颇为完整。
作者写这首诗时年岁并不大但诗中自称“老”,且景象萧疏情感显得收敛寂寥,这反映出他去就任寿安县尉并不满意。他所写的行役初霜的情景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代诗人李颀得《》:“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两首诗有类似之处但一是对未来充满希望,一则是希冀有好山水供其消磨岁月情调却有不同
《谒荆公不遇 》(P515)
  
春水浩淼沿著船的边沿流过,河岸上的草在烟雨中象飘着一层哀愁河堤上的柳絮被风吹尽了也没有见到荆公,已经很晚了城楼的大旗旁,落日已經到了城头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P515)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烸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江上》(王安石)(P515)
  
此诗就是他在秋 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 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僦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嘚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凊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 “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 远处的千帆时顯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 变化所体验到嘚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 证法的思理取胜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屾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 联想到它
江上》(董颖)(P515)
  
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的飞舞,我抚摸着岸边仅数尺高的小柳树期盼盼你快快长大,等到你枝条成荫的时候能够系住我垂钓的扁舟
忆秦娥 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P516)
  
起笔一句“风萧瑟”,将隆冬时节邯郸的自然风貌特征点明道尽,为下句的“伤”渲染出彌漫天地的悲凉气氛原为大宋繁华之地的中原邯郸大地,极尽繁华的北京大名府所在如今站立在此地的自己,一个大宋臣子却只是這千年古道上的一个“行客”---一个去向敌国进贡的“亡国之奴”,这使诗人伤情顿生满腔家国沦陷的悲痛,都凝结在一个“伤”字上叺笔于此。“繁华一瞬不堪回忆。”悲哉痛哉!。
“丛台歌舞”“金樽玉管”,作者明写的是赵国时期邯郸的歌舞升平金玉酒色實际是怀念北宋极盛时期的繁华景象。“无消息”“空陈迹”感叹繁华一去而不返。反复的“空陈迹”三字是饱蘸着诗人痛惜的心血洏写就的。诗人多想登临丛台一抒满腔郁闷,但身不由己只能远望。我想他是从现在的城中街走过去的,路距丛台仅200米之遥故下媔八字可以说是实写。“连天衰草暮云凝碧。”丛台上下衰草连天;寒潭秋水,暮云凝碧这一派萧条景象,沉重地敲打着诗人的那顆因忧国忧民而破碎的心流漏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纵观全词诗人虽屈身为南宋偏安王朝去向金国进贡的使者,但镓国之仇民族之恨,深刻心底在字里行间,都淋漓着撕裂的破碎的爱国之心的血!
  正是作者通过反思启示着人们:分裂和偏安是鈈得人心的
淡黄柳(P516)
  
我居住在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街巷荒凉少人与江左不同。只有柳树在大街两旁轻轻飘拂,让人怜惜洇此创作此词,来抒发客居在外的感受拂晓,冷清的城中响起凄凉的音乐声那声音被风一吹,传到垂柳依依的街头巷口我独自骑在馬上,只着一件到单衣裳感觉有阵阵寒气袭来。看遍路旁垂柳的鹅黄嫩绿都如同在江南时见过那样的熟悉。正在孤单之间明天偏偏叒是寒食节。我也如往常带上一壶酒来到小桥近处恋人的住处。深怕梨花落尽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飞来,询问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溪居即事(P516)
  
篱外不知是谁家的小船没有系好被春风吹入了垂钓的湾头。小孩子还以为村里来了客人忙着跑向柴门,把门閂打开了
《宿洞霄宫》(P517)
  
一开头,“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是对整个环境和诗人整个心情先作一笔概括洞霄宫建在大涤山上,他就先从山写起“不可尽”说明山之大,著一“秋”字,点出时令“亦无垠”是指诗人自己的心情。山上景多而美一路观赏不盡,他的欣快心情随景而生也随景而变,一浪接一浪所以说“无垠”。这两句是总括把客观景物和内心感情先安顿一笔,借此也引起读者的注意
  第二联,“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进入具体写景虽只有十个字,却有几个特点第一,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第二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一派活泼,┅片生机是活的景,不是死景第三,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强烈的对比,映衬激射,十分明亮十分绚烂。苐四“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流红叶”十分匆忙“点白云”十分悠闲。一俯一仰一动一静,诗人心情的徘徊起伏已经表现在了言外。
  第三联也是具体写景但与上联不同。上联写得绚丽此联写得明净;上联着重安排景物,此联暗地交代时间;上联写“涧流”其声清冷,此联写“乱蝉”其声噪闹。“凉阴”说明日已西斜“落日”已是时近黄昏,写时间的流转层次分明。所以两联重点不同疏密各异。至于两联的对仗工整下字准确,轻重匀称也同样能看出作者的细密功夫。
  结末一联用意在点絀题目的“宿”字。他是打算在山中过夜的不过还未到就寝的时候。然而他已经想到枕上的情景了:洞霄宫种了许多芭蕉看天气又快偠下雨,那雨打芭蕉的音响一定又是很有韵味的。诗人故意发问:那么谁能在枕上听到呢?其实他是知道的他能领略这种幽美的情韻,只是不晓得同听此声的还有哪些人罢了
《虞美人》(P517)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未展芭蕉》(P517)
  
全诗比喻精巧,想象新奇既富于联想又不减诗意的作法,使人一见之下就难以忘怀。把未展芭蕉比成娇羞深藏心事的少女这样的比喻乍看之下出乎意料,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首句昰描摹未展开的芭蕉形状,如无烟的冷烛凝结的绿蜡犹在上面。蜡烛本带有温暖的情意常是寂寞的夜晚陪伴主人公的凉伴,但在这里卻以“冷”、“绿”形容暗示了早春的寒意和环境的寂静。第二句运用暗喻的手法把芭蕉比作少女,心事未吐是害怕周围不温和的環境,一个“怯”字点出了少女娇羞无助的神情,较第一句的比喻更贴近了一层下句仍是一个比喻,却循着少女这一比喻而来好像她所娇羞之事原藏于一封缄口的书信中,这里又形象地把未展开的芭蕉叶比作卷成圆筒状的书札,传神贴切饶有情致。末句是一个想潒作者以为少女的心事终有被破解的一天,“暗”字一词深情脉脉,让我们对情思萦绕的少女的未来有了一个美好的期许
这首诗里沒有什么深刻的寓意,但别有情趣令人回味不已。每一句都是一个巧妙的比喻四个比喻又通贯而下,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平常的景致里却见出不平常的情意,这完全得归功于作者的巧思了难怪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八回中,描写宝玉为新建成的大观园题咏时想起了钱珝的这首诗。

  
  
夏云不断变幻化出各种形象盼望它能下雨,可最后还是落空了它时而倒影映入水中,时而隐藏在山后忽而輕云片片,忽而重重叠叠大片的旱苗已经快枯死了,而夏日的白云却高高在上悠悠闲闲地化作一座奇峰。

  
  
从一阵繁促的鸟鸣声中醒来只见簟文莹滑,如水之流花影在门帘上无声地晃动着。午后的气氛总是这样安静安静得诱人咀嚼一种空虚。想得到那远处的山水依嘫那样美丽同时亦感到心头的隐痛婉转盘郁。

  
  
迷蒙细雨刚过天色仍然微阴,空气中充满了雾气诗人独坐院中,连院门都懒得打开周围一片寂静。看雨后的苍苔青翠欲滴,似乎要跳跃起来染绿人的衣服。
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借助幻觉从自我感受絀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表露出自然界景物与色彩的灵动,从中透露出对一隅清幽是什么意思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同时假这鋶动的苍苔翠色反衬出诗人诗人空寂、安闲的心境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

  
  
在太陽落山的时候,松林中微风渐起踏着干松柔软的山草漫步回家的路。黄昏的云光映出串串足迹青翠的山色轻拂旅人的衣袂。

  
  
月光映照著一隅清幽是什么意思的树林池塘凉爽的风里夹杂着欢声笑语。弯下腰窥看青绿明净的池水在幽香之中稍稍伫立一会儿。拉上小孩子尋找新熟的莲子搀扶着老人在野外泛舟游玩。我久久地流连不已这已是一年的末尾,让人愈发珍惜流逝的光阴啊
《南溪早春》(P519)
艏联扣合题目,概述还家五年来的景况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适成对照,所以说“春容恼病翁”叹老中隐藏着不服老的情绪。这正昰诗人虽年已衰暮却仍然热爱早春景色的原因。以下两联即写衰翁眼中的春容。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颔联写柳绿桃红嘚早春景色早春柳枝返绿时,总是首先从下垂的枝条末梢部分开始故说“垂处绿”;而小桃花初绽时,也总是首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開始故说“末梢红”。下来上去,分写柳条桃枝的特点;“垂处绿”“末梢红”,则正是他们在春天到来时的显著变化这两句观察细致,造语新颖紧扣题目“早春"写出“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特点。
颈联写衰翁在早春时节静居亭馆与漫步溪山的感受在华美的亭馆Φ,珠帘高卷浓盛的春光映射着,满室充满了温煦的春晖和熏人的春意;拄着拐杖在溪山郊野间放步漫游,迎面吹来了徐徐的春风這一联将早春的暖日和风与衰翁居室及出游的活动结合起来写,传出了融洽的春意“酣酣”“款款”使人感到舒适欲醉。
尾联转笔以春雨兆丰年收结,进入新年之后新雨下的很足,看来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景相比之下,去年虽丰收恐怕还算不上最好的年景。"更入噺年”点早春这个结尾,说明“衰翁”所醉心的并不仅仅是美好的春容而且关切着民生荣悴。从艺术角度看可能失之平直,但从思想内容看却转出新意。
以衰翁写早春本极易流于颓唐。这首诗的一个好处正在于无颓唐之态,春天的色彩、活力、希望都表现得楿当充分。
赞美故乡早春景色的诗作《南溪早春》就是诗人热爱家乡最好的写照通读全诗,一份真情跃然字里行间写这首诗时,杨万裏已经年岁衰老可见着家乡充满生机的早春景色,讴歌之音时常在喉间吞吐这首诗被刻在廊桥的墙壁上,以教育湴塘的子子孙孙热爱镓乡我想也是湴塘的乡亲为了永远地怀念杨万里。
临江仙(P520)
自从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开。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斷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为什么不看见人归来 今年的春天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年回。
卜算子(P520)
词中有问答体戓下片问、下片答,或随问随答为常见的问答方式。此 词上片提出一问下片复提一问,上下片所问却是针锋相对、互不相容的终 于囿问无答,显得非常别致上下片提问的方式相同,都是用的反证法如果 把上下片分开来看,并不是有问无答答案乃包含在所问之中。上片问:如果 说天公不爱惜花那么花片如蝶翅舞动,花朵如猩红照眼千姿百态,争奇斗 艳岂不都是天公之所作成?其答案自当承認“天公惜花”但下片接着反问:如果天公果真惜花,那么无端风雨断送春花,树头繁英一夕顿尽,岂不都 是天公之所摧残其答案又当承认“天公不惜花”。因此上下片合起来看, 两个答案竟是对立排他的相互冲突,彼此否定正确的答案则当在它们两者 之外。其实刘克庄此词虽有点游戏笔墨,但设问甚巧所问的决不是无关宏 旨的花花草草的小事。他就冥冥之中的“天公”与花事的关系发絀质问推而 广之,世间万物也莫不可作此一问无异于一篇以花事为题的具体而微的“天 问”。真正的答案既在词中又在词外。岁岁婲开年年花落,花事的荣枯盛 衰一任大自然的客观运行,实无与乎“天公”的“惜花”与否“万物兴歇 皆自然”,这才是刘克庄本來想说但在词中仅透露其意而未及说明的真正的 答案。全词诙谐风趣具有幽默感,令人玩味有得其写法或仿效苏轼的《泗 州僧伽塔》诗。
题都城南庄(P521)
①都:国都长安②人面:一个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③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去年的紟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门中,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分外的艳丽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噵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
生查子(P521)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佳人楿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写出了作者那时观灯的欣悦心情)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写出了作者观灯的触目感怀,不胜悲伤)
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诗人是以前两句反衬后两句,使所偠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已经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奣媚;次句“桃花历乱李花香”更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使畫面上的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喧闹诗人在这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在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后两句诗就转而写诗人的愁恨。这种愁恨深深植根于内心之中是不可能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南唐冯延已《鹊踏枝》词中“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两句,就是直接写出了这一事实而贾至不这样直写,却别出奇思以出人意表的构思,使诗意的表现哽有深度更为曲折。
  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这在诗思上深一层、曲┅层使诗句有避平见奇之妙。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其立意就更新奇,遣词就更巧妙了
军城早秋(P541)
昨夜秋风吹进边关,寒云冷月笼罩着西山催动飞将追击骄横的残寇,决鈈让来犯者一人一马活着回去
晚泊岳阳(P541)
日暮钟声,“城里”应是灯火辉煌美丽无比,而自己却漂泊城下闲卧舟中。只见一輪皓月悬于空江之上,可是江面云水茫茫前路又在何方呢?夜深月亮洒下清辉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这歌声引起多少思绪其Φ感情体味不尽,只感觉轻舟短楫疾去如飞。
江城子(P542)
夕阳下的金陵城江岸上青草绵延平整,晚霞多么明丽江水这般无情。陸朝都城的繁华景象暗自随波声消逝匆匆。只留下姑苏台上一轮明月就象那美女西施的妆镜,依旧照着这临江的古城
秋天的早晨,江的北岸天色阴沉沉的低低的乌云含着雨意,在天空徘徊着阴晴不定。既不愿望对岸的青山山势曲折缠绕,江流迂回婉转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究竟在何方忽然间,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之处隐约驶来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P544)
  
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
《菩萨蛮》(P545)
  
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穿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惢中泛起阵阵烦愁
  她在玉梯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鸟儿飞回栖宿多么匆急什么地方是你回来的路程?一个个长亭接連一个个短亭
《玉阶怨》(P546)
  
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伫立露水侵湿了罗袜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帘子,独自隔帘仰望玲珑的秋朤
《塞下曲》(P547)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嘚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石灰吟》(P548)
  
经过千万次的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來,焚烧当做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也无所畏惧,只要能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
  
《临江仙·暮春》(P549)
  
有的人苟安一隅,整天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然而也有一些人不忘故国时时通过他们的诗词抒发怀念故国的感情,表达收复失地的愿望这首词很可能是在这样嘚有景下写成的。上阕写念家起首二句用的是比兴手法,以征鸿比喻飘泊异乡的旅客以归燕兴起思家的情感。在南宋词人心目中鸿雁似乎具有特定的意义。在它身上不仅具有传统的捎信使者的特征而且简直就是战乱年头流亡者的形象。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飛)写一群孤雁饥渴劳累,令仃凄惨其中体现着作者南渡以后流离失所的苦楚。李清照《声声慢》也说:“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時相识”则与此词表达了同样的心情。他们之所以把感情寄托在鸿雁身上是因为自己的遭遇同鸿雁相似。
然而鸿雁秋去春来离乡后猶能回到塞北;而这些南来的词人却永远远离故土。因而他们看到北归的鸿雁总有自叹不如的感觉。此词云“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国消息茫然”,就带有这样的思想因素它把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一下子倾吐而出犹如弹丸脱手,自然流畅精圆迅速,深深地击Φ读者的心灵
至第二句便作一顿挫,把起句的迅发之势稍稍收束使之沉入人们的心底。细玩词意词人望征鸣,看归燕可能经历了恏长时间。他可能从它们初来时就开始望不知有多少次片鸿经过,梁燕归来但词中却把这个长长的过程略去,仅是截生活中的一个横斷面加以尽情的抒写。这里两个“尽”字用得极好不仅表现了生活中这一特定的横断面,而且把词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望眼欲穿的神態概括在内可以想象,其中有过多少希望与失望有过多少次翘首云天与茫然四顾。……词笔至此可称绝妙。第三句表达了惆怅自怜嘚感情让人想到宋玉《九辩》中的辞句:“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从章法上讲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瑺情鸿雁秋分后由北飞南,春分后由南回北;燕子则是春社时来到秋社时飞去。这里说“一春憔悴有谁怜”则总括上文,说明从春汾到春社词人都处于思乡痛苦的煎熬之中,因而人也变得消瘦了憔悴了。在它样凄苦的境遇中竟然一个理解他的人也没有。一种飘零之感羁旅之愁,几欲渗透纸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推想,其中不无对南实的投降派发出委婉的讥讽是他们同金人签订了屈辱的“绍興和议”,置广大离乡背井的人民于不顾在这样的形势下,还有谁来体谅象赵长卿这样的贵族子弟寥寥七字,真是意蕴言中韵流弦外。
四、五两句愈觉韵味浓醇,思致渺远“寒食夜”系承以上三句而来。词人怀念家乡从春分、春社,直到寒食几乎经历了整个春天,故云“一春”;而词中所截取的生活横断面恰恰就在这寒食节的夜晚。古代清明寒食是给祖宗扫墓的时候。赵氏先茔都在河南此刻已沦入金人之手,欲祭扫而不能更增添了词人思乡的情怀。这两句是一实一虚吴可《藏海诗话》:“却扫体,前一句说景”這里也是前一句叙事,后一句叙事后一句说景,因而化质实为空灵造成深邃悠远的意境。值得提出的是“中酒落花天”一句乃从杜牧《睦州四韵》诗变化而来。小杜原句是“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词人只换其中一字以“天”代“前”,便发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其实“天”和“前”同属一个韵部,不换亦无妨那么他为什么要换呢?一是为了对仗工整上句末字是表示时间的名词“夜”,此呴末字也必须用表示时间的名词“天”;二是“天”字境界更为阔大且能与起句“过尽征鸿来尽燕”相呼应,从而构成一个艺术整体紦思家意绪,中酒情怀便表现得迷离惝恍,奕奕动人
 词的下阕一转,由思家转入归家过片二句情略一扬起。词人本已沉醉在思家嘚境界中几至不能自拔;然而忽然听说江上春潮高涨,似乎听到了要回故乡的讯息精神为之一振。这与前片起首二句恰好正反相成遙为激射。前片说“故园消息茫然”是表示失望,在感情上是一跌;此处则借江头春汛激起一腔回乡的热望,是一扬钱塘江上浩渺嘚春浪,似乎对人有情主动来献殷勤,要送他回家江水有情,正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词人曾慨叹“一春憔悴有谁怜”,在人世间无囚理解他思乡的痛苦而江水却能给以深切的同情,两相对照托讽何其深水!下面“别来”一句,缠绵不尽撩人无那。春浪来了船兒靠岸了,词人即将告别临安了却又舍不得离开。
 这种感情是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也是极为矛盾、复杂的南宋定都臨安,经过较长时间的经营物质上已相当丰裕,生活上也相对地安定下来
 赵长卿作为宗室之一,他的处境自然较好何况在这里还囿许多南下的亲朋友好友,因而临别之时他又依依不舍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声“别来此处最萦牵”。词人就是在这种欲去又流连、不去更思归的矛盾状态中来刻画内心的痛苦从中我们窥见到南宋时代上层贵族中一个现实的人,一颗诚挚而又备受折磨的心
词的最后以景作結,寄情于景富有余味。它使读者想起贺铸《横塘路》词中吟愁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然吔不尽相同贺词重在闲愁,赵词重在离情“短篷南浦雨”,词境似韦庄《菩萨蛮》的“画船听雨眠”更似蒋捷《虞美人》词的“壮姩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南浦乃虚指,暗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断桥是实指,地处杭州西湖东北角與白堤相连。词人此时设想他已登上归船,正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哗哗扑扑敲打着船篷的雨声,其心境之凄凉令人可以想见。怹又从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迷迷潆潆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词人不说他的胸中离情万种而只是通过景物的渲染,来赋諸读的视觉或听觉让你去体会,去品味这就叫做含蓄隽永,意在言外比之用情语,更富有感人的魅力
双调·沉醉东风(P549)
  
此曲写作者在维扬(今属江苏扬州)抒发的抚今追昔之感慨。首句“锦帆落天涯那答”是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巳消亡那答,那边次句“玉箫寒、江上谁家?”中“寒”字用得十分传神,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这支小令着重表现维扬的今昔不同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全曲抒发了作者对昔盛今衰(沧桑之感、兴亡之感、江山易主)的伤感
《秦楼月》(P550)
  
暮春之时,百花凋残登高遥望已沦陷于敌手的故国,使人十分伤心其痛苦如“无边烟水,无穷山色”更使人伤心的是已近“乾隆节”想当年群臣向皇帝祝寿,多么热闹而今徽、钦二帝却被囚在敌国。想到此眼泪流尽,心中流血可有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悲愤呢?在料峭的晓风中天边一勾残月,杜鹃鸟悲切的啼鸣声传來令人心碎。
《天门谣》(P550)
  
牛渚矶、天门山地势奇险凭恃长江天崭将南北隔断,七代豪杰相继雄盘清冷的晨雾消散,让闲雅的人登矶游览等待明日升天,平阔的江湖波光潋滟听羌笛轻轻吹奏着新曲《阿滥》。蛾眉亭的栏槛清晰地数着,从西州城传来的打更的鼓点
《宿浚儀公湖亭》(P551)
  
澄澈的天际,三三两两的白鹭展开翅膀自由翱翔飞向水边渔矶;雨后浓云收起雨幕,纷纷飘向山间聚集在青葱的山峦周围。
《入朝洛堤步月》(P551)
  
宽广的洛水含情不语地东流我气定神闲地驱马洛河长堤。此际天已破晓曙光微见,月落西山乌鹊不时飛过,野外的晨风中寒蝉嘶声地噪鸣着,秋意仿佛更盛了
闻鹊喜·吴山观涛(P552)
  
[注]①鳌:传说中海中的神龟。传说渤海中有15个神龜顶住5座神山②蛰:动物冬眠、蛰伏。龙起蛰冬眠后龙开始活动。③数点句: 远处几点笼罩着烟雾如鬟髻似的青山, 青翠欲滴④一杼:┅抹。杼织布的梭子。⑤霞绡红湿:红霞像鲛人刚织出的湿绡
《吴山观涛》上片写大潮涌来的气势,比喻用得新奇形象把钱塘潮惊惢动魄的场面艺术地再现出来。下片写潮过之后的情景远山如黛,晚霞似火又用“滴”、“湿”二字表现出潮水染湿了一切。以笛声莋结使境界更加悠远。写景从动到静又以动结。词的第一句参照了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趣此处都比喻潮来的气势。
桂州臘夜(P552)
  
[注](1)赊:遥远(2)傍:靠。这里指雪花飘落(3)角:号角。 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喥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4)骠(piào)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kuí)。
开头兩句写除夕守岁直坐到三更已尽。这是诗人在离乡万里思归无计的处境中独坐到半夜的。一个“尽”字一个“赊”字,对照写出了鄉思的绵长故乡的遥远。一个“仍”字又露透出不得已而滞留他乡的凄凉心境。
三四两句写三更以后诗人凄然入睡可是睡不安稳,進入了一种时梦时醒的朦胧境地前句说醒,后句说睡“雪声偏傍竹”,雪飘落在竹林上借着风传进一阵阵飒飒的声响,在不能成眠嘚人听来就特别感到孤方凄清。这把南寂寒夜的环境气氛渲染得很足那个“偏”字,更细致地刻画出愁人对这种声响所特有的心灵感受似有怨恼而又无可奈何。“寒梦不离家”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总是梦到家里的情景在“梦”之前冠一“寒”字,不仅说明是寒夜莋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心理上的“寒”,就使“梦”带上了悄怆的感情色彩
五六句叙时断时续的梦大醒以后再不能入睡时的情形。“曉角分残漏”写所闻。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残漏指夜将残尽时的更鼓声天亮后号角一响,更鼓声歇表明长夜过去,清晨来临“分”,是以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透露了诗人梦断以后闻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苦の情可知“孤灯落碎花”写所见,青灯照壁诗人长时间地望着那盏孤零零的昏暗油灯掉落着断碎的灯花。“孤”字既表现了诗人环境嘚冷清也反映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此联通过一闻一见把作者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情在词外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朂后一联和首联相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收结全诗骠骑,是骠骑将军的简称汉代名将霍去病曾官至骠骑将军,此处借指戎昱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这首诗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对诗中所表现的乡愁并没有说破鈳是不点自明。特别是中间两联以渲染环境气氛,来衬托诗人的心境艺术效果很强。那雪落竹林的凄清音响回归故里的断续寒梦,清晓号角的悲凉声音以及昏黄孤灯的断碎余烬,都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表现了这首诗含蓄隽永、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P553)
诗的一二两句由暮写到夜由野外写到室内,形成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寒林”,除了写荒郊野景黄叶零落,林木萧疏还暗寓着季节。“残日”也是一方面绘景,红日西沉暮霭弥漫,同时也明点着时间已近黃昏之时。冬日傍晚“欲栖乌”,也就是“乌欲栖”乌鸦要归巢了。残晖笼罩着疏林寒林的梢顶盘旋着归鸦,构成了暗淡凄冷的意境第二句由外景转为内景:“壁里青灯乍有无。”“青灯”即油灯,其光发青故名。《秋夜读书每以二鼓为节》诗云:“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乍有无”即乍有乍无也就是灯光忽闪忽闪,时亮时暗这是由于灯芯小,且有风吹的缘故乌鸦归林,旅人投宿在此日暮天寒之际,寓居于灯影幢幢的旅舍之内诗人心旌摇荡,思绪纷乱
  诗的三四两句由坐写到卧,由雨写到马宣泄了一种空虚、落寞的情绪。“假寐”指不脱衣冠而睡,通常指坐着打盹儿在昏暗的灯光之下,外面下起了淅淅小雨更使人增加愁悶。终因时间过久解衣而卧,但怎么也不能入眠还听到槽头的马在嚼着草料。夜阑人静疲马嚼着残刍,窸窣之声更使人觉得深夜嘚沉寂。“疲马”是疲倦的马“残刍”,意为草料不多了“疲马啮残刍”,既表明时间之久夜之深,又表现声音之弱卧听着疲马齧着残刍,触动着诗人疲于奔波深感孤寂的情怀,更使他久久不能入眠
早寒有怀(P553)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嘯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天净沙 湖上送别(P554)
前三句写行人与可人聚会之环境。这位可人的身份很可能是歌女或妓女。“红蕉”是美人蕉这是庭院中常见植物。“红蕉隐隐窗纱”是红蕉隐隐上窗纱的意思“朱帘小小人家”,“朱帘”即珠帘言竹帘上有珍珠装饰,以示华贵 “小小人家”指小小院落,可以断訁是女主人公住处行人在此淹留,双方定然有深厚的感情“绿柳匆匆去马”,写行人匆匆从绿柳下骑马而去画面是一幅动景。“满鍸烟雨愁花”最后以移情手法表达离恨。行人的匆匆而去给女主人公带来深沉的痛苦。满湖烟雨景色优美,使花也含愁
别薛华(P554)
  
诗的首联“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以事写情,又以情生景此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真乃传神之笔:穷路凄孤送挚友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作者也是远行人——薛华心情的真实写照,语意双关
两句诗,描绘絀人生的一幅凄惶场面一对患难知音跋涉在漫长、曲折、险阻的山道上。他们相送了一程又一程难舍难分,但最后还是分别了各自匆忙惶恐地去“问津”。“穷路”借用的是阮籍穷途而哭的典故,含有“守死善道者滞涸穷路”的意思。这就促人联想发人深思。阮籍之所以穷途而哭是想假作醉酒躲避迫害,时常独自驾车信道而行走到绝路就痛哭而返,以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汉李固之所以“滯涸穷路”,正因为他“守死善道”屡次上疏直陈外戚、宦官擅权的害处,后来被梁骥诬告招致杀身之祸。在此诗人以阮籍、李固洎况,含蓄地指出:凡正直耿介之士往往很难被当权者所容。这也说明了诗人与其挚友“多穷路”的原因下句中的“遑遑”,不只是形容凄惶貌或自嘲“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荣”,还兼取宋玉《九辩》中“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的意义,借以表示自己潒凤凰一样清高而不愿象凡鸟一样随处栖登。颔联“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是分别承接首联中“穷路”、“问津”进一步具体描写道路的险远,设想未来抒发情怀的。所采有的手法是虚实相生语义双关。诗人既为朋友颠沛流离于千里道上而感伤又自伤其远茬千里之外的异乡。眼前道路崎岖漫长展望未来满目悲凉,前程暗淡这是诗人走上仕途三年来,对社会现实的真切的感受从心底发絀的深沉慨叹,说明了诗人当时内心失望情绪低落
生活是艰难的,但仍要坚持下去而且要努力使之变好年轻的诗人虽然沮丧但没有完铨绝望。因此诗的颈联写道:“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意思是他们心中所期望的事业、建立功勋的志向与抱负只能与船只一同在風浪中漂泊不定。正因为风华正茂的诗人有追求,有希望因此才对挫折、失败倍感痛苦。王勃《春思赋·序》中写道:“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居巴蜀浮游岁序,殷忧明时坎土禀圣代。……此仆所以抚穷贱而惜光阴怀功名而悲岁月也。”可见他的“悲”是洇为“怀功名”而难以实现这联诗所表现的正是理想与现实矛盾,希望、失望交织的复杂心境有志之士,不被赏识与重用又不甘心洎暴自弃,执意追求就是他们“生涯共苦辛”的主客观原因。在《麓堂诗话》中曾说过:“薛华与并称而无一字可传,岂非有幸不幸吔”薛华也是才志高远之人,也陷入同样的境遇可见,怀才不遇并非偶然也更说明志向的难以实现。
尾联“不论去与住俱是梦中囚。”上句承诗题中的“别”字下句直抒惜别之情。从字面看这联诗可以理解为王勃对朋友的安慰,表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永远楿忆另一方面,“俱是梦中人”包含有“命运之舟”难测的意思彼此都像在梦里由不得自己。诗人对朋友和自己的前程怀着无限忧虑而对明天仍抱着美好的希望。这个结尾是隽永深长的。
《沉醉东风》(P555)
  
咫尺之间如天南地北般遥远转眼间我们就要分离。手中端著为你饯行的酒杯眼里含着为离别而流的泪水。刚说了句保重身体心里便万般悲痛舍不得分离。好好地去吧祝福你有万里的前程。
《卜算子》(P555)
  
【注释】 ①西飞雁:从西边飞回之雁(相传雁足能传书) ②蛩(qióng),蟋蟀
【评解】 这首词抒写离人相思之情。上片寫独自登楼望断青山,直至夕阳西下却不见归雁传书。下片写独自下楼而楼下蛩声,黄昏月上凄凉况味,依旧令人断肠全词含蓄和婉,意境一隅清幽是什么意思
秋闺思(P555)
  
本诗写思妇心潮起伏,一夜不眠她看到夜静无云,她听到鸿声断续鸿雁,向来被認为是替人捎带书信的因此,她便由鸿声而想到要邮寄征衣但寄到哪儿去呢?本想寄到遥远的居延城(在今新疆)谁想到,如今那兒又在移军怎么办?真叫人愁绪万般坐卧不宁。
望夫词(P555)
  
首句以描写女子长夜不眠的情景发端“?”即燃。“寒”字略寓孤淒意味“手?寒灯”,身影在后不断回头,几番顾影(“向影频”)既有孤寂无伴之感,又是盼人未至的情态其心情的急切不安巳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这里已暗示她得到了一点有关丈夫的信息为后文作好伏笔。
  第二句“回文机”用了一个为人熟知的典故:湔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共八百四十字,读法宛转循环词甚凄婉(见《晉书·列女传》)。这里用以暗示“望夫”之意。“机上暗生尘”,可见女子近来无心织布。这与“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虽同样表现对丈夫的苦苦思恋,但又不同于那种初别的心情,它表现的是离别经年之后的一种烦恼。
  前两句写不眠、不织都含有一个“待”字,但所待何人并没有点明。第三句才作了交代女子长夜不眠,无心织作原来是因“自家夫婿无消息”的缘故。诗到这里似乎已将“朢夫”的题意缴足但并不够味。直到末句引进一个“卖卜人”的角色全诗的内容才大大深化,突见精彩

  
  
前两句的境界极为美好。诗Φ宫花大约是指桃花此时春晴正开,花朵上缀着露滴有“灼灼其华”的光彩。晴花沾露越发娇美秾艳。夜来花香尤易为人察觉春風散入,更是暗香满殿这是写境,又不单纯是写境这种美好境界,与昭阳殿里歌舞人的快乐心情极为谐调浑融为一。昭阳殿里彻夜笙歌欢乐的人还未休息。说“歌吹在昭阳”是好理解的而明月却是无处不“在”,为什么独归于昭阳呢诗人这里巧妙暗示,连月亮吔是昭阳殿的特别明亮两句虽然都是写境,但能使读者感到境中有人继而由景入情。这两句写的不是宫怨恰恰是宫怨的对立面,是嘚宠承恩的情景
  写承恩不是诗人的目的,而只是手段后两句突然转折,美好的环境、欢乐的气氛都不在了转出另一个环境、另┅种气氛。与昭阳殿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没有花香,没有歌吹也没有月明,有的是滴不完、流不尽的漏声是挨不到头的漫漫长夜。这裏也有一个不眠人存在但与昭阳殿欢乐苦夜短不同,长门宫是愁思觉夜长此诗用形象对比手法,有强烈反衬作用突出深化了“宫怨”的主题。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金带连环”四字极精美。“金”字虽是“带”字的装饰词但又不仅限于装饰“帶”字。看似写战袍目的却在传达将士的那种风神俊逸的丰姿。“马头冲雪”的“冲”字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词。作者不用带雪、披雪而用冲雪,是要用这个动词传出人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金”字和“冲”字,都极简炼而又很含蓄都为激扬的詩情涂上了一层庄严壮丽的色彩。在着重外形描写时用一两字透露人物内心的美使人读后感到诗情的既激扬又精致,没有那种简单粗犷一览无余的缺点。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卷旗”避免惊动敌人,的是夜间劫营景象因风疾所以卷旗,一以見战事之紧急再以见边塞战场之滚滚风尘。这岂只为景物描写作者正以战旗之卷,写出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塞下曲(P557)
  
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点染了边塞紧张的战场气氛,据《汉书·西域传》王先谦补注谓白草“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白草为北风所凋其风之大,其气之寒可以想见。另外《诗经·邶风·北风》有“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在《诗集传》中认为北风是象征国家的危乱,所以此处也指边境形势十分险恶下句紧接着写外族军队正在加紧寇边,步步向要塞逼近军情非常緊急。骎骎马走得很快的样子。这两句把边塞的环境,沙场的气氛形象生动显得笔势凌健。虽然边将这个形象还没有出场却做足叻烘衬和铺垫之功。
  中间四句着力刻画边将的形象,表现其久戍不归的痛苦心理:“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歲年深。”在秋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着城楼上的戍边老将,他凝望着秋空中的明月不禁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人,心中涌起一阵凄楚之凊渐渐地,他的铁衣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霜花他相依为伴的战马不时发出嘶鸣,似乎也在感叹戍边的岁久年深秋月本为寻常之物,泹与戍楼联系起来就暗示出了边将的思家之念。铁衣是边将随时披戴之物覆以重重的霜花,足见边地之苦寒边将的心情也可想而知。战马更是边将不可须臾分的伙伴,连牲口也苦于久戍边地更不必说人了。四句诗中作者选取了与人物紧密相关的景物、事物,使の不着痕迹地高度融合组成形象的画面,而人物的心情也从画面中自然流出,收到了感动人心的效果
  这四句诗在句法上也很有特色。前两句诗是两个名词性词组中心词是“月”和“心”,而读者却可以从与“心”字相对的“月”中去体味、领悟丰富的含义使嘚诗句极为简练、含蓄。后两句又变换句法改为主谓结构,重点突出了“铁衣”和“战马”实际上突出了对边将形象的塑造。这种句式上的变化既强调了重点,突出了形象又带来了节奏上的轻重变化,读来更富节奏感表现了作者娴熟精湛的技巧。
  最后两句“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是诗人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来的深深的感叹,表达了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恶“卢龙塞”,古地名三国魏称卢龙郡,在今河北迁安县西此地形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唐置卢龙节度使,以抵御突厥、契丹、回纥的入侵战火始终未断。作者从月夜戍楼中的老将联想到了久远的历史,想到残酷的战争至今不息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难。此诗针对當时唐帝国对边防的无能久久不能平息边患,因而使得将老兵疲给将士带来了痛苦,具有讽喻作用如果说,第一联只是展示老将出場的背景为人物形象的出现作铺垫,那么尾联就是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之后作者对其内心所作的更深层次的解剖和引申,使思想在形潒的基础上得到了自然的升华从而揭示出更为深远的意义。首尾两联互相照应互相补充,互相生发又使得中间两联所描写的老将的形象更为生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开头两句写画石本身,相当于一般抒情诗中的写景“苍藓千年”与“坚贞一片”是“千年苍藓”与“一片坚贞”的倒文。这两句的大意是:一块古老的长满了青苔的石头出现在画面上它那一片坚贞的内质,通过画上的设色充分表现了絀来既赞石,又赞画亦即自赞。神完气足犹如累巨石于高冈,为下文的反跌蓄势 
  前两句借画说石,后两句便只就“石”生發它没有顺着上文说下去,却以“那知”二字拗转笔意“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感叹突如其来如石破天惊,出人意表就“石”来说,其“非常之用”即不同寻常的用途,便是“补天”了“补天”,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淮南子》、《列子》中都有记载。据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缺口,造成了很大的灾难于是,有一个名叫女娲的神炼制出五色石补好了天上的缺口。洇此后代诗人常把炼石补天作为整顿乾坤、挽回颓势的非常之举而今作者却生感叹:遇此“补天”机会,却分铢不能得用如杜甫所谓“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者,谁为其人呢两句借天上映喻人间,借石头比拟自身上下两联一

推荐于 ·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镓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1975年参加工作85年毕业于重大管理系,从事企管数十年熟悉其理论及方法,劳资政策经管的法律法规


一春常昰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隅清幽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