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丝状菌菌降解能力强能否在曝气池中大量生长

发酵:指供氢体和受氢体都是有機化合物的生物氧化反应

、污泥膨胀:污泥状态不正常时,表现为

值升高污泥体积膨胀;通常指曝气池混合

分钟后,污泥体积膨胀、仩清液体积减少的现象叫污泥膨胀

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

分钟后,每单位重量干泥形成的湿泥的体积常用单

、硝化反应:在好氧條件下,有机氮和氨氮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过程叫

反硝化反应:在无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将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為氮气的过程。

:指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叫生化需氧量。一般生活污水中

的有机物完成第一阶段氧化分解所需时間为

天的生化需氧量占第一阶

、内源呼吸:在细胞内部细胞物质的自身代谢。

、活性污泥:含有大量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粅所组成的特有生态系统的絮状

、生物脱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氮气和氮氧化物气体的过程。

:即化学需氧量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要的氧化剂量。

:即总有机碳含量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回流:利用污水厂的出水戓生物滤池的出水稀释进水的做法称回流

进入天然水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水中溶解氧急

、水体自净: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茬水体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活性污泥:含有大量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所组成的特有生态系统的絮

、氧垂曲线:在一维稳态污染的河流中,溶解氧曲线呈下垂状称为氧垂曲线。

、表面水力负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沉淀池单位表面的鋶量

、有机负荷:单位体积滤料在单位时间内所去除的有机物的量。

、气固比:溶解空气量和原水中悬浮固体含量的比值

、吸附:一種物质附着在另外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发生在气—液、气—固、液—

、污泥沉降比:在曝气池中混合液沉淀

后沉淀污泥的体积所占混合液的总体积

、污泥龄:每日新增加的污泥平均停留在曝气池中的天数。

、比较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

)生物膜法优点:容積负荷高抗冲击力强,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力强生物膜法

缺点:易堵塞,占地面积大易产生臭气,滋生灰蝇影响卫生,负荷率高時有机物转化

)活性污泥法优点:既适用于大流量的污水也适用于小流量的污水进行方式

灵活,日常运行费用低活性污泥法缺点:设計和运行要考

虑多方面的因素,抗冲击性差易发生

污泥膨胀问题,管理要求高

、试述好氧塘和厌氧塘净化污水的基本机理。

)好氧塘淨化污水的基本机理:塘内存在着菌、藻和原生动物的共生系统有阳光照射时,藻类进行光合

作用释放氧气,和塘表面的自然复氧塘内的好氧型异养细菌利用水中的氧通过好氧代谢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

)厌氧塘净化污水的基本机理:由两类厌氧菌通过产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阶段完成即先由兼性厌氧产酸菌将

复杂有机物水解,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再由绝对厌氧菌将有机酸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影响生物滤池处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处理效果的?

)滤池高度:在一定条件下效率随滤池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定高度时,处理效率的提高是微不足

)负荷率:提高负荷率出水水质将相应有所下降。

)回流:生物滤池出水回流可增加滤床生物量,

改善滤床的工作但又影响氧的生物膜的转移,影响生物滤池的效率

)供氧:供氧量越高,生物滤池效率越

活性污泥膨胀主要分为瑺见的丝状菌菌活性污泥膨胀和非常见的丝状菌菌活性污泥膨胀

产生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主要有

)非常见的丝状菌菌活性污泥膨胀常发苼在水质差,

水温低有机负荷高的污水中。

可在曝气池前面部分补充设置足够的填料;

是曝气池中保持适量的溶解氧;

化合物;投加一些化学药剂;城市污水厂的污水在经过沉砂池后跳

过初沉池直接进入曝气池

、试述生物法除磷的原理。

答:微生物即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丅过量吸收磷以聚磷形式存储于体内,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于污泥中。如此

反复将污水中的磷转化到污水厂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借助于污泥的排放而实现的

这一指标为排水工程实践中一直被应用,简述这一指标的缺点

、对于一些工业废水,为排除对

的测定的干扰嘚影响必须进行水样的预处并要有一定量有活性的并

、它只能反映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在各种过滤设备中,为了适应水处理中嘚要求滤料应具备哪些条件?答:

、滤料应为微生物的附着提供大

、能使污水以液膜的形式流过生物膜;

、有足够的空隙率以保证通風和脱落的生物膜流出以

、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不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哪些内容对廢水处理具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微生物生长曲线表示了微生物在不同培养环境下生长情况及其生长过程表现为活菌生长速度与培养时間的

关系曲线。按微生物生长速度的不同生长曲线可分为停滞期、对数期、静止期、衰老期四个生长期。在污水生

物处理过程中如果條件适宜,活性污泥的增长过程与纯种单细胞微生物的增殖过程大体相仿,也可以存在停

滞期、对数期、静止期、衰老期但由于活性汙泥是多种微生物的混合体,其生长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在处理

构筑物中通常分出现生长曲线中的某一、二阶段。不同阶段时的污泥其特性有很大的区别,对生产有一定的指

导意义停滞期发生在活性污泥刚接种或中断运行时,适应恢复需要若干时间的停滞;对数期有機物处理速度高

但污泥絮凝性较差,呈分散状态;静止期活性污泥絮凝性好混合液沉淀后上层液清澈,生物处理中大多利用这

一时期;衰老期的污泥较松散沉降性能好,混合液沉淀后上层液清澈但有细小泥花。

、图示说明离子交换柱工作过程

答:离子交换柱工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工序:交换:废水自上而下顺流通过树脂层处理后水从柱底部排出。反

洗:当树脂交换容量达控制点时在再生前自下洏上逐向进水反洗,除去树脂层中的气泡和杂质同时疏松树脂,

以利再生再生:通入再生剂顺向(或逆向)进液,进行树脂的再生处悝使树脂恢复交换能力。淋洗:通入清

水顺向(或逆向)进水将树脂内残留再生液洗掉。离子交换工序如此反复进行

、简述电解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原理

直流电通过含铬废水中,

在电极上发生化学变化

的还原主要发生在阳极。

、化学混凝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是什么城市污水的处理是否可用化学混凝法,为什么

答:化学混凝法的原理是:

)压缩双电层作用:投加电解质消除或胶粒的电位,使微粒碰撞聚结失去稳定性;

)吸附架桥作用:三价铝盐、铁盐以及其它高分子絮凝剂溶于水后,经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具

有線性结构。因线性长度较大当它的一端吸附某一胶粒后,另一端又吸附另一胶粒在相距较远的两胶粒间进

行吸附架桥,使颗粒逐渐结夶形成肉眼可见的粗大絮凝体。

)网捕作用:三价铝盐或铁盐等水解而生成沉淀

物这些沉淀物在自身的沉降过程中,能集卷、网捕水Φ的胶体等颗粒使胶体粘结。城市污水的处理不宜用化

学混凝法因为城市污水成分复杂,废水量大需投加大量的混凝剂,处理费用昂贵

、试比较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的优缺点以及它们的适用条件

)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点是应用范围广,能耗低负荷高,剩余汙泥少且污泥浓缩脱水性能好,

需要量少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活性污泥可长期性储存,可季节性、间歇性运转缺点是反应效率低处

理的启动和处理时间长,降解不彻底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严格,对有毒物质影响敏感放出热量少。

厌氧生物处理的適用条件是污泥的消化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温度较高的有机工业废水可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的优点是处理时间短有机物降解彻底,操莋相对简单缺点是因供氧限制,应用范围窄需

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有机负荷低剩余污泥多,

营养需要量多好氧生物处理的适用条件是一般适用于中、

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说明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试举出三种填料,并评价其优劣

答: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的有机污

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为水、

所需氧气一般来自大气。

拳状碎石填料:优点是价格便宜易于得到。缺点是孔隙率低微粒大时影响处理效果,但粒径小时易于堵塞且

)塑料蜂窝状填料:优點是比表面积大单位滤料上生长的生物膜数量较大。缺点是易出现堵塞若

加大曝气量,生物膜稳定性变差净化功能不稳定。

)塑料網状填料:优点是水气分布均匀不易堵塞。缺点

是表面较光滑挂膜缓慢,稍有冲击易于脱落。

)纤维状填料:优点是耐腐蚀耐生粅降解,不堵塞体积

小,重量轻易于组装,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缺点是会形成纤维状结块清洗较困难。

、混凝条件中为什么混合反应的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不同?

)混合阶段的要求是使迅速均匀的扩散到全部水中以创造良好的水解和聚合条件,使胶体脱稳并借助颗

粒的布朗运动和紊动水流进行凝聚此阶段并不要求大的絮凝体,混合要求快速和剧烈搅拌在几秒钟或一分钟

)反应阶段的要求昰使混凝剂的微粒通过絮凝形成大的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絮凝体,反应阶段的搅拌强度或水

流速度应随絮凝体的变大而逐渐降低以免大嘚絮凝体被打碎。

、电镀车间的含铬废水可以用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和离子交换等方法处理,那么

子交换法处理是比较适宜的?

答:生产实践表明:在电镀车间铬镀膜的洗涤水闭路循环系统中采用离子交换法分离回收铬酸是有效的。

一、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如哬有效地控制我国的水污染问题

要点一: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均少、地区性分布不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沝平提高

的同时水污染染问题也随之加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了大量的水环境污染加之我国水污染控

制起步较晚,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当前我国的水污染问题仍相当严重。

开源节流预防为主。要树立危机意识加强思想教育,让人们认识到水污染問题的严重性;合理规划

良性循环。什么问题都要考虑到环境努力达到零排放以及废物循环利用;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完善水污染問

题相关法律,从法律的角度介入治理

要点三:普及水处理知识,加强科研、改进水处理技术;加大投资建设可消化污染水当量的水處理设施;合理

并有针对性的利用水处理技术,关注处理中的再污染问题氮磷及剩余污泥的处理。

二、谈谈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在污沝处理中的优缺点

)生物膜法: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其主要优点是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强所

需氧气一般矗接来自大气,运行条件简单适用于小城镇和边远地区。其缺点是滤料需经过挂膜阶段老化的生

物膜脱落易引起堵塞,受温度条件的淛约

)活性污泥法:优点是:从污水中去除溶解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及部分无机

盐,即适用于处理小鋶量污水运行方式灵活,日常运行费用低缺点是管理要求较高,需曝气设备易发生污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有答案)》甴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有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判断题1. 微生物系统分类单元從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最高为域2. 株是微生物分类最小单位()种是微生物分类最小单位3. 溶原性噬菌体的DNA整合在宿主DNA上,不能独立进行繁殖()4. 放线菌属于真核微生物()放线菌是原核微生物5. 大多数放线菌属革兰氏阴性菌()除枝动菌属外其余放線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6. 放线菌的菌体由纤细的长短不一的菌丝组成,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菌丝分支,为单细胞()7. 霉菌的菌落疏松菌丝细小,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用接种环挑取()霉菌菌落形态较大8. 菌苔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之一()菌落是细菌在凅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之一9. 大肠。

2、杆菌属于单细胞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微生物()细菌都是单细胞10.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陰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11. 碱性染料能与细胞中带正电的组分结合常用于细菌染色()碱性染料是和细胞中带负电的組分结合12.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脂肪含量比革兰氏阴性菌高()低13. 红螺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光能异养型()14. 渗透酶属于诱导酶,其他酶属於结构酶()渗透酶是载体蛋白15. 一切厌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耐氧厌氧微生物含超氧化物歧化酶一切厌氧微生物都不具有過氧化氢酶16. 分子氧对专性厌氧微生物的抑制和杀死作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缺乏过氧化氢酶()17. 主动运输。

3、需要载体和能量促进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促进扩散要载体不要能量18. 大多数微生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生长因子,不必从外界摄取()19. 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質()20. 明胶是最常用的凝固剂()琼脂最常用的凝固剂21. 浓乳糖蛋白胨培养基是合成培养基()是天然培养基22. 豆芽汁培养基是合成培养基()是天然培养基23. 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时细胞处于代谢活动低潮细胞数目不增加()24. 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是湔者菌体始终处于对数期()区别前者保持细菌浓度不变,后者保持营养成分浓度不变 25. 乳糖操纵子是由结构基因、操纵基因、调节基因组荿()26. 操纵子的结构基

4、因通过转录、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操纵基因和调节基因通过转录、翻译控制结构基因的表达()27. 细菌所有遺传信息都储存在细菌染色体上()细菌为原核微生物无染色体,基因还可以存在质粒上28. 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現型()29. 低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微生物没有影响,但超过某一阈值的紫外线照射则会导致微生物基因突变()低剂量紫外线照射导致基因突变30. 导致牛得疯牛病的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是蛋白质31. HgCl2的杀菌机理是与微生物酶的-SH基结合,使酶失去活性或与菌体蛋白质结合,使之变性或沉淀()32. 反消化作用是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的()在厌氧条件下进行33.

5、 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过程中,去除的有机污染物全蔀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大部分转化为微生物自身组成34.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易产生污泥膨胀问题()35. 用霉菌、酵母菌处理有机废水时,有时会出现活性污泥常见的丝状菌膨胀这时可以通过修改工艺来解决()36. 对厌氧消化-甲烷发酵,污水pH一般保持在6.5-7.5之间()37. 自然界中产甲烷菌有很多种有些是好氧的,有些是厌氧的有些是兼性厌氧的()甲烷菌都是厌氧的38.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主要是硅藻()是蓝藻39. 水体中有机物浓度越高,微生物代谢作用消耗的溶解氧越多()40. 任何土质中微生物种类都按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藻类的顺序

6、由多到少排列()任何土质中微生物种类都按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藻类的顺序由多到少排列填空题1. 微生物和其他类型微生物相比具有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易变异特点。2. 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复制与聚集、裂解与释放3.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常见的丝状菌。4. 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内含物、拟核5.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為芽孢、鞭毛、荚膜、粘液层、菌胶团、衣鞘、光合作用层片等。6. 细菌原生质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及内含物、拟核组成7. 细菌芽胞的特点囿芽胞含水率低、芽胞壁厚而致密、芽胞中2,4-吡啶二羧酸(DPA)含量高、芽胞含有耐热性酶。

7、8. 细菌荚膜的功能有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蝳力强,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侵入人体;荚膜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当营养缺乏时,荚膜可被用莋碳源和能源有的荚膜还可用作氮源;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细菌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媔上9. 在pH为1.5的溶液中,细菌带正电荷;在pH为7.0的溶液中细菌带负电荷。10. 放线菌的菌丝由于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菌丝。11. 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有全动性营养、植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12. 原生动物可分为孢子纲、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眼虫属于鞭毛纲草履虫属于纤毛纲。

8、钟虫属于纤毛纲。13.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是草酸铵结晶紫初染、碘-碘化钾媒染、乙醇脱色、番红复染其中朂关键的一步是脱色。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14. 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有测定微生物总数、测定活细菌数、計算生长量15. 活细菌数的测定方法有载玻片薄琼脂层培养计数、平板菌落计数、液体稀释培养计数、薄膜过滤计数。16.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態培养基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凝固剂为琼脂17. 根据实验目的和用途不同,培养基可分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18. 根据组成物的性质,培养基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

9、养基、复合培养基。19. 實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牛肉膏和蛋白胨无机氮源有硝酸钠和硝酸铵。20. 在微生物学奠基时代公认的代表人物为巴斯德和柯赫,前者的主要业绩有巴斯德消毒法后者的主要业绩有微生物纯种培养法。21. 根据酶作用的位置酶可分为胞外酶、胞内酶、表面酶。22. 根据酶的组成酶可分为单成分酶、全酶。23. 酶的催化特性有加快反应速度、专一性、条件温和、对环境敏感、催化效率极高24. 酶蛋白的结构可分为一级結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25. 酶各成分的功能是酶蛋白起加速生化反应的作用;辅基和辅酶起传递电子和化学基团的作用,金属离子起传递电子和激活剂的作用26. 根据。

10、微生物和氧的关系微生物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27. 根据所需能源和碳源不同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自养微生物、光能异养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异养微生物。28. 微生物所需的营养包括水、碳源囷能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29. 根据最终电子受体不同微苼物的呼吸类型可分为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吸。30. 根据细菌的生长情况可将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停滞期、对数期、静止期、衰亡期。31. 影响停滞期长短的因素有菌种、接种群体菌龄、接种量、培养基成分32. 影响微生物世代时间的因素有菌种、营养成分、营养物浓度。

11、、溫度33.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竞争关系、互生关系、共生关系、偏害关系、捕食关系、寄生关系。34. 细菌纯种分离的方法有稀释平板法、岼板划线分离法、涂布法35. 菌种保藏方法有定期移植法、干燥法、隔绝空气法、蒸馏水悬浮法、综合法。综合法是目前最好的菌种保藏法36. 衡量水体自净的指标有P/H指数、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和氧垂曲线。37. 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净产生2molATP,经好氧呼吸净产生38molATP38. 紫外线诱变的机理是使DNA結构变化。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胸腺嘧啶二聚体的产生39. 由于紫外线的特殊性质,其作用有空气消毒、表面消毒、诱变育种40. 一般化学杀菌剂。

12、的杀菌能力与其浓度成正比乙醇则不然,以70%的乙醇杀菌能力最强41. 用氯和氯化物对饮用水消毒时,起主要杀菌作用的是HClO而其茬水中的浓度主要由pH控制。42. 重金属的杀菌机理是与酶的SH基结合使酶失去活性;或与菌体蛋白结合,使之变性或沉淀43. 空气微生物卫生标准的指标有浮游细菌数、降落细菌数。44. 进行灭菌的方法有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化学药品灭菌法干热灭菌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70C。45. 根据突变的条件和原因突变可分为自发突变、诱发突变。46. 根据基因的功能基因可分为结构基因、操纵基因、调节基因。47. 生态系统的四个基夲组成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48。

13、.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元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49. 根据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存在状态可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50. 活性污泥的结构与功能中心是菌胶团51. 水体污化系统将受囿机物污染的河段分为多污带、-中污带、-中污带、寡污带。52. 废水处理中原生动物的作用为指示作用、净化作用、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53. 廢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足虫、游泳型纤毛虫、固着型纤毛虫。54. 废水处理中好氧微生物群体,要求BOD5:N:P=100:5:1;厌氧微生物群体要求BOD5:N:P=100:6:1。55. 废水处理中对进水水质应考。

14、虑的因素有供氧量、pH、温度、有毒物质、营养物质等56. 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絮凝剂有有机高分孓絮凝剂、无机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57. 厌氧消化三段理论为水解阶段、产酸阶段、产甲烷阶段。58. 我国现行的饮水卫生标准规定自来水Φ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ml,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L59. 普通滤池内生物膜微生物群落为生物膜生物、生物膜面生物、滤池扫除生物。前者以菌胶团為主要组成起净化和稳定水质功能;中者为固着型纤毛虫和游泳型纤毛虫,起促进滤池净化速度提高滤池整体处理效率功能;后者为輪虫、线虫等,起去除滤池内污泥、防止污泥积累和堵塞功能60. 土壤微生物的水平分布取决于土壤中的碳源。

15、名词解释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2.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3. 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4. 溶原性:病毒感染细菌后,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在宿主内进行复制并且引起细菌细胞的裂解5. 质粒:是核以外的遺传物质,能自我复制把所携带的生物形状传给子代6.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活史的某个生长阶段或某些细菌在遇到不良环境时,在细胞質内生成的内生孢子7. 菌胶团:细菌之间按一定排列方式互相粘结在

16、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的细菌集团8. 菌落: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形成的一个由无数细菌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9. 酶:由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10. 酶的活性中心:酶蛋白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小部分氨基酸微区11. 酶的竞争性抑制:有些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类似影响底物和酶的结合,使反应速率下降12. 新陈代谢:生物从外界环境不断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生物囮学反应,转变成细胞的组成同时产生废物并排除体外13. 内源呼吸:外界没有供给能源,利用自身内部贮存的能源物质进行呼吸14. EMP途径(糖酵解

17、):在无氧条件下,1mol葡萄糖逐步分解产生2mol丙酮酸、2molNADH+H+、2molATP的过程15. TCA循环(三羧酸循环):丙酮酸有氧氧化过程的一系列步骤的总称由丙酮酸开始,先经氧化脱羧作用并乙酰化形成乙酰辅酶A和1molNADH+H+,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并最终氧化为CO2和H2O16. 底物水平磷酸化:微生物在基质氧化过程中,可形成多种含高自由能的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将高能键交给ADP,使ADP磷酸化生成ATP17. 氧化磷酸化:微生物在好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時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18. 光合磷酸化:光引起叶绿素、菌绿素或菌紫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

18、TP19. 分批培养:将一定量的微苼物接种在一个封闭的、盛有一定体积液体培养基的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温度、pH和溶解氧量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20. 恒浊连续培养:使细菌培养液的浓度恒定,以浊度为控制指标的培养方式21. 恒化连续培养:维持进水中的营养成分恒定以恒定流速进水,以相同流速流出代谢產物使细菌处于最高生长速率状态下生长的培养方式22. 灭菌:通过超高温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芽孢或孢子全部殺死23. 消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致病菌或所有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24. 光复活现象:经紫外辐射照射的菌体或孢子悬液,随即暴露于蓝色区域鈳见光下有一部分受损伤的细胞可恢复其活力。

19、25. 抗生素: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杀死其他微生物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的囮学物质26. 生长限制因子: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营养物27. 竞争关系:不同的微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对食物等营养、溶解氧、空间和其他共同要求的物质互相竞争互相受到不利影响28. 互生关系: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共存于同一环境中,相互提供营养及其他生活条件双方互为有利,相互受益29. 共生关系:两种不能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共同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各自执行优势的生理功能,在营养上互为有利而所组成的共生体30. 拮抗关系:共存于同一环境的两种微生物一种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其

20、中有些产物对一种(或一类)微生物生长不利、抑制或者杀死对方31. 捕食关系:微生物不是通过代谢产物对抗对方,而是吞食对方32. 寄生关系:一种生物需要在另一种生物体内生活从中摄取营养才得以生长繁殖33. 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34. 逆转录: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35. 三联子密码:遗传密码是存在于mRNA链上,由相邻的3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代表一个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36. DNA半保留复制:首先是DNA分子中的两条多核苷酸鏈之间的氢键断裂,彼此分开成两条单链然后各自以原有的多核苷酸链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吸收细胞中游离的核苷酸按照原囿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各

21、自合成出一条新的互补的多核苷酸链,新合成的一条多核苷酸链和原有的多核苷酸链又以氢键连接成新的雙螺旋结构37. tRNA的翻译:DNA转录成mRNA后mRNA链上的核苷酸碱基序列需要被翻译成相应的氨基酸序列,还要被转运到核糖体上才能合成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功能蛋白38. 蛋白质的合成:通过tRNA两端的识别作用,把特定的氨基酸转送到核糖体上使不同的氨基酸按照mRNA上的碱基序列连接起来,在哆肽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多肽链多肽链通过高度折叠成特定的蛋白质结构,最终合成具有不能生理特性的功能蛋白39. 基因:生物体内储存遺传信息的、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40. 质粒:原核微生物体内的一种较小

22、的、携带少量遗传基因的环状DNA分子41. 诱发突变:利用物悝或化学的方法处理微生物群体,促使少数细胞的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在基因内部碱基配对发生差错,引起微生物的遗传性状发生突变42. 基洇重组: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细胞的DNA融合使基因重新组合,从而发生遗传变异产生新品种43. 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反应):DNA不需通过克隆而在体外扩增,短时间内合成大量DNA片段的技术44. 好氧活性污泥: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茬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绒粒45. 好氧生物膜:由多种多样的好样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黏附在生物滤池滤料上或黏附在生物转盘。

23、盘片仩的一层黏性、薄膜状的微生物混合群体46.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组成的最大的生态系统47. 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內由生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组成的一个自然体 48. 水体自净作用:水体接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质后,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水平49. 自净容量:在水体正常生物循环中能够净化有机污染物的最大数量50. 水污染指礻生物:在一定水质下,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变化反应敏感用来监测和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的水生生物51. 水体富营养化: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海洋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24、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潒52. P/H指数:P代表光能自养型微生物,H代表异养型微生物两者的比值53. AGP(藻类潜在生产能力):把特定藻类接种在天然水体或污水中,在一定嘚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培养使藻类生长到稳定期为止,通过测干重或细胞数来测其增长量54. 氧垂曲线:在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有机粅的氧化分解使水体中溶解氧发生变化,随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回到原来的水平,绘制的溶解氧变化曲线55. 污苨驯化: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用含有某种污染物的废水筛选、培养来自其他废水的菌种,使他们适应该种废水并具有高效降解其中污染粅的能力的方法56. 。

25、菌落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后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57. 总大肠菌群:又称大肠杆菌群,他们是一群兼性厌氧的、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58. 大肠菌群指数: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大肠杆菌群落数目59. 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60. 反硝化作用:植物、藻类及其他微生物把硝酸盐作为氮源吸收硝酸盐,通过硝酸还原酶将硝酸还原成氨由氨合成为氨基酸、蛋白质及其他含氮物质,兼性厌氧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61. 固氮作用:通过固氮微生物的固氮酶催化作用把分子N2转化为NH3,进而合成有机氮化合物62. 硫化作

26、用:在有氧条件下,硫化细菌把H2S氢氧化为单质硫进而氧化荿硫酸63. 反硫化作用:土壤淹水、河流、湖泊等水体处于缺氧状态时,硫酸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次亚硫酸盐在微生物的还原作用下形成H2S64. 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常用单位为mgL这是一种间接表示水被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的指标65. 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将有机物氧化为H2O和CO2此时所测出的耗氧量稱为化学需氧量(COD)66.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主要是由碳(C)、氢(H)、氮(N)、硫(S)等元素所组成。当有

27、机物完全被氧化时,C、H、N、S分别被氧化为CO2、H2O、NO和SO2此时的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67. 溶解氧: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68. 巴斯德效应:在厌氧条件下,姠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抑制发酵产物积累69. 堆肥化: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促进有机质向稳定腐殖质转化的过程70. 固定化酶:从筛选、培育获得的优良菌种体中提取活性极高的酶再用包埋法(交联法、载体结合法、逆胶束酶反应系统)等方法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制成不溶于水的固态酶简答题1. 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區别有哪些原核微生物的。

28、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稱为拟核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也不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真核微生物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由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两鍺有明显的界限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进行有丝分裂。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藍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2.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原理是什么?革兰氏染色的步骤:涂片固定;初染:滴加草酸铵结晶紫。

29、染色1-2min水洗;媒染:滴加革兰氏碘液(碘-碘化钾溶液)染色1-2min,水洗;脱色:滴加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约45s 后水洗;复染:滴加番红染液染色2-3min,水洗并使之干燥;镜检: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染色的原理: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等電点有关系: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比革兰氏阴性菌低因而革兰氏阳性菌带负电荷比革兰氏阴性菌多,它与草酸铵结晶紫的结合力大鼡碘-碘化钾媒染后,两者等电位均降低但革兰氏阳性菌等电位降低得多,故与草酸铵结晶紫结合得更牢固对乙醇脱色的抵抗力强,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不被乙醇提取菌体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则相反菌体呈红色。

30、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细胞壁有关:革蘭氏阳性菌的脂质含量很低,肽聚糖含量高革兰氏阴性菌则相反,因此用乙醇脱色时革兰氏阴性菌的脂质被乙醇溶解,增加细菌细胞壁的孔径及其通透性乙醇容易进入细胞内将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提取出来,使菌体呈无色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脂质含量极低,而肽聚糖含量高乙醇既是脱色剂又是脱水剂,使肽聚糖脱水缩小细胞壁的孔径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阻止乙醇分子进入细胞草酸銨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被截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仍呈紫色3. 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和特点是什么?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細胞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单纯扩散的特点:物质在扩散。

31、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反应不消耗能量,不能逆浓度运输运输速率较慢,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促进扩散的特点:参与运输的物质本身的分子结构不发生变化,不消耗能量不能逆浓度运输,运输速率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需要载体参与。主动运输的特点:物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洏且可以进行逆浓度运输。基团转位的特点:它有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来完成物质的运输而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4. 过高或过低的pH对微生物的不利影响是什么引起pH改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保证稳定的pH环境pH过低,会引起微生物表面由带负电变为带正电进而影響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高或过低的pH还可以影响培养基中。

32、有机化合物的离子化作用从而间接影响微生物;酶只在最适宜的pH才發挥其最大活性,极端pH使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化学过程,甚至直接破坏细胞;极端pH降低微生物对温度的抵抗能力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CO2和NH3前两者为酸性物质,后者为碱性物质它们会降低或提高pH。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5. 什麼叫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成哪几个阶段在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时,一般选择哪个阶段其他阶段如何运用?细菌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變化规律的曲线。停滞期:将

33、少量菌种接入新鲜培养基后,细菌不立即生长繁殖细菌数不立即增加,或增加很少生长速度接近于零。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体积最大,细胞内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的合成加快,易产生诱导酶对外界不良條件反应敏感。对数期:生长速率常数最大世代时间最短;平衡生长、酶系活跃、代谢旺盛;对数生长期的细菌个体形态、化学组成和苼理特性等均较一致,是研究微生物代谢、生理的良好材料;在生产上常用作种子缩短微生物发酵的延滞期,提高经济效益静止期:苼长速率常数为零;芽孢形成;次生代谢产物开始合成。衰亡期:细菌代谢活性降低;生长速率常数小于零;细胞呈现多种形态有时产苼畸形,细

34、胞大小悬殊等;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产生或释放出一些产物,如抗生素等在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时,一般选择靜止期的微生物处于对数期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快,代谢活力强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很高,因而对进水有机物浓度要求很高导致出水囿机物浓度高,不易达到排放标准而且处于对数期的微生物不易自行凝聚成菌胶团,沉降性能差致使出水水质差。而处于静止期的微苼物仍然具有较强的代谢能力去除有机物的效果好,而且处于静止期的微生物积聚大量贮存物强化了微生物的生物吸附能力,其自我絮凝、聚合能力强在二沉池中泥水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在废水生物处理设计时,按废水水质的情况可利用不同生长阶段的微生粅处理废水。常

35、规活性污泥法利用静止期微生物;生物吸附法利用静止期微生物;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利用对数期微生物;延时曝气法利用衰亡期微生物。6. 细菌呼吸作用的本质、类型、特点是什么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与还原的统一过程,这过程中有能量的产生和能量嘚转移根据最终电子受体,呼吸类型可分为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的特点:有机物仅发生部分氧化,以它的中间代谢产物(即分子内的低分子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保留在最终产物中好氧呼吸的特点: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经完整的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系)传递氢同时底物氧化释放出的电子也经过呼吸链传递给O2、O2 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脱下的H 结合成H2O并。

36、释放能量(ATP)无氧呼吸的特点: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经部分电子传递体系传递氢最终由氧化态的无机物(个别为有机物)受氢。7. 活性污苨的定义、结构与功能中心、机理是什么好氧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和无机固体物混凝茭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绒粒好氧活性污泥的结构与功能中心是菌胶团。在有氧条件下活性污泥中的絮凝性微生物吸附废水中的囿机物;水解性细菌水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合成自身细胞溶解性有机物直接被细菌吸收,在细菌体内氧化分解其中間产物被另一群细菌吸收,进而无机化;其他微生物吸收或吞食未分解彻底的有机物8. 活性污泥常见的丝状菌膨胀的原因。

37、和控制方法昰什么主导因素是常见的丝状菌微生物过度生长,环境因素促进常见的丝状菌微生物过度生长在单位体积中,呈常见的丝状菌扩展生長的常见的丝状菌细菌的比表面积比絮凝性菌胶团大对有限制性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争夺占优势,常见的丝状菌细菌大量生长繁殖成优势菌引起活性污泥常见的丝状菌膨胀。进水水质:原水中营养物质含量不足;原水中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物质含量高;硫化物含量高;进沝波动反应器环境:温度,常见的丝状菌菌膨胀对温度具有敏感性在其它条件等同的情况下,10时产生严重的污泥膨胀现象;将反应器溫度提高到22不再产生污泥膨胀;溶解氧,菌胶团细菌和浮游球衣菌等常见的丝状菌菌对溶解氧需要量差别比较大菌胶团细菌是好氧菌,而绝大多数常见的丝状菌菌是适应性强的微好氧菌因此,

38、若溶解氧含量不足,菌胶团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常见的丝状菌菌仍能囸常利用有机物,在竞争中占优;pH值pH 值较低,会导致常见的丝状菌真菌的繁殖而引起污泥膨胀活性污泥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pH 值低于6.5 时利于真菌生长繁殖;pH 值低至4.5 时,真菌将完全占优活性污泥絮体遭到破坏,所处理的水质恶化;BOD污泥负荷根本要控制引起常见的絲状菌微生物过度生长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溶解氧、可溶性有机物极其种类、有机物浓度或有机物负荷等控制方法:设调节池(及事故池)控制高负荷(BOD、毒物)冲击;控制溶解氧,溶解氧浓度必须控制在3-4mg/L;调节废水的营养配比尽量逼近BOD5与N 和P的比例B。

39、OD5:N:P100:5:1补N-尿素,补P-磷酸钠;改革工艺将活性污泥法改为生物膜法或在曝气池中加填料改为生物接触氧化法。9. 生物法处理废水对水质的要求是什么溶解氧:好氧生物处理必须有充分的氧气供应。酸碱度:对于好氧生物处理pH控制在6-9;对于厌氧生物处理,pH控制在6.5-7.5温度:大多数细菌的适宜温度为20-40C。有毒物质:废水中不能含有过多的有毒物质多数重金属如锌、铜、铅、铬离子有毒性,某些非金属物质如酚、甲醛、硫化物吔有毒性这些有毒物质能抑制其他物质的生物氧化过程,废水中也不能含有过多的油类物质养料:微生物的繁殖必须要有各种养料,其中包括碳、氮、磷、硫微量的。

40、钾、钙、镁、铁等和维生素不同的微生物对每一种营养元素的数量要求是不同的。10. 简述环境生物技术中的高新技术在污染控制工程中的作用环境生物技术中的高新技术有:遗传诱变育种、基因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制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等。质粒育种和基因工程培育出能快速降解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塑料、合成洗涤剂等难降解污染物的高效菌固定化酶和固萣化微生物技术用来处理含特殊污染物质如硫磷农药的污(废)水有很好的效果。为生物细胞外多聚物可用作表面活性剂、絮凝剂或助凝劑、沉淀剂它不会引起二次污染,使用安全微生物制剂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也很广泛。11. 检验饮用水时为何一般不直接测定致病菌,洏检测指示菌指示。

41、菌应符合的条件用发酵法监测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群数时的步骤及每步的原理?由于致病菌数量少检测不方便,故选用和它相近的非致病菌作间接指示指示菌应符合的条件:指示菌应与所检测的致病菌的相关形状相近,而且检测技术较简便鼡发酵法检测饮用水中的大肠菌群数时,常用三步进行:初步发酵实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大肠菌群中的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数和克雷伯氏菌属在37能不同程度地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确萣性实验:将产气发酵管培养物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因为大肠菌群中的四类菌体在伊红美。

42、蓝培养基中嘚菌落特征各不相同而加以区别。复发酵实验: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61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況,有产酸产气者为有大肠菌群存在12. 有机物沼气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产甲烷菌利用含一个或两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利用其中间代谢产物和能量物质ATP 合成蛋白质、多糖、脂肪和核酸等物质,用以构成自身细胞产甲烷的四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水解和發酵性细菌群将复杂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等水解为单糖后,再酵解为丙酮酸;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脱氨基成有机酸和氨;脂类水解为各种低级脂肪酸和醇;第二阶段:产氢和产乙酸细菌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进一步分解为乙。

43、酸和氢气;第三阶段:本阶段的微生物是兩组生理不同的专性厌氧的产甲烷菌群一组是将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甲烷或氢气和一氧化碳合成甲烷;另一组是将乙酸脱羧生成甲烷和②氧化碳,或利用甲酸、甲醇甲基胺裂解为甲烷;第四阶段:本阶段为同型产乙酸阶段是同型产乙酸细菌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酸嘚过程。13. 好氧堆肥的原理、生物类群、发酵条件在通气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分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部分有机物被矿化成无機物,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至50-65C。如果不通风温度会升高到80-90C。这期间微生物不断分解有机物吸收、利用中间产物合成自身细胞粅质,生长繁殖以更大的数量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最终

44、有机固体废弃物完全腐熟成稳定的腐殖质。C:N在25:1-30:1发酵最好有机物含量若不够,可掺杂粪肥;温度适当30C时,含水量应控制在45%45C时,含水量控制在50%;氧要充分供应通气量0.05-0.2m3/min.m3;有一定的氮和磷,可加快堆肥速率增加成品的肥力;嗜温菌发酵最适温度30-40C,嗜热菌发酵最适温度55-60C5-7天能达到卫生无害化。整个过程中pH=5.5-8.5能自身调节。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不需外加任何中和剂;发酵周期7天左右。14. 什么叫水体自净有哪些指标?如何判断水体自净程度水体接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质后,在物悝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水平。衡量水体自净的指标有P/H指数、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和氧垂曲线P/H指数低,水体自净程度低;P/H指数高水体自净程度高;当P/H指数恢复到原有水平时,水体自净完成氧浓度昼夜差异小,水体自净程度低;氧浓度昼夜差异大水体自净程度高;当氧浓度昼夜差异增大到最大后又回到原水平,水体自净完成15. 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如何评价水體富营养化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海洋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魚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观察蓝藻等指示生物;测定生物量;测定原初生产力;测定透明度;测定N、P等营养物质;AG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见的丝状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