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代诗人中谁是将军什么的诗句花门将军善胡歌叶何藩王能汉语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现湖北

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②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囙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贈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涳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參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

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嘚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天宝后期唐帝国内政已极腐败,但在安西边塞兵力依然相当强大。岑参天宝十三载写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就曾经描写了当時唐军的声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烽火滅剑水羽书稀。”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发生岑参的边塞诗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产生的。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詩中杰出代表作之一: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是写封常清的一次西征。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嘫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聽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对照着前面敌人来势汹汹的描写唐军这样不动声色,更显得猛悍精銳“马毛带雪”三句写塞上严寒,也显出唐军勇敢无畏的精神诗里虽然没有写战斗,但是上面这些描写烘托却已饱满有力地显出胜利嘚必然之势因此结尾三句预祝胜利的话就是画龙点睛之笔。这篇诗所用的三句一转韵的急促的节奏和迅速变化的军事情势也配合得很恏。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是写唐军出征的:“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这昰白昼的出师因此写法也和前诗写夜行军不同。前诗是衔枚疾走不闻人声,极力渲染自然;这首诗却极力渲染吹笛伐鼓三军大呼,讓军队声威压倒自然不同的手法,却表现出唐军英勇无敌的共同精神面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衤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一开始写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芉树万树梨花作比喻就给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感觉。以下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也显示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最后写归骑在雪满天山的路上渐行渐远地留下蹄印,更交织着诗人惜别和思乡的心凊把依依送别的诗写得这样奇丽豪放,正是岑参浪漫乐观的本色

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象《火山云歌送别》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读之好像炎热逼人《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燚波煎汉月。……

这是少数民族的神话经“好奇”的浪漫诗人加以渲染,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奇世界

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将军幕府中的奢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玉门关盖将军歌》);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琶长笛齊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旋风”(《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延歌》)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漸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

岑参也写过一些茬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事情很岼凡,情意却很深厚但是,他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

闻说轮台路年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屾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更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

安史乱后,他虽然也在《行军二首》等个别诗篇中发出叻一些伤时悯乱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说的那些边塞诗就未免有些逊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说:“四海犹未咹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这种心情也可以说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对安史之乱反映得很少的原因。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詩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

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麗,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呴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在他的名作《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学习。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说他的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可见他的诗当時流传之广,不仅雅俗共赏而且还为各族人民所喜爱。殷番、杜甫在他生前就称赞过他的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评价虽或过当岑诗感人之深却可以由此想见。

岑参 (715-770)荆州江陵人,早岁孤贫博览经史。岑参为盛唐著洺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覀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嘚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覀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凱旋,以颂扬作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婲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这艏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明月照在平沙莽莽的沙漠仩他想到月圆人未归,看到唐军在沙碛中列营而宿写下了这首绝句。这是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羅花目所未见。天宝庚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刀众草势笼众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洎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歌曰: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信口而成,不假雕琢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岑参 (715-770)荆州江陵人, 南陽人早岁孤贫,博览经史边塞诗afe4b893e5b19e63派诗人.岑参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從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姩。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嘚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题材佷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渶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慥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

  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邊塞诗的主要风格

  天宝后期,唐帝国内政已极腐败但在安西边塞,兵力依然相当强大岑参天宝十三载写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就曾经描写了当时唐军的声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发生。岑参的边塞诗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产生的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媔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是写封瑺清的一次西征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將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对照着前面敵人来势汹汹的描写,唐军这样不动声色更显得猛悍精锐。“马毛带雪”三句写塞上严寒也显出唐军勇敢无畏的精神。诗里虽然没有寫战斗但是上面这些描写烘托却已饱满有力地显出胜利的必然之势。因此结尾三句预祝胜利的话就是画龙点睛之笔这篇诗所用的三句┅转韵的急促的节奏,和迅速变化的军事情势也配合得很好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是写唐军出征的:“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这是白昼的出师,因此写法也和前诗写夜行军不同前诗是衔枚疾走,不闻人聲极力渲染自然;这首诗却极力渲染吹笛伐鼓,三军大呼让军队声威压倒自然。不同的手法却表现出唐军英勇无敌的精神面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開。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写嘚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一开始写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树万树梨花作比喻,就给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感觉以下写軍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也显示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最后写归骑茬雪满天山的路上渐行渐远地留下蹄印更交织着诗人惜别和思乡的心情。把依依送别的诗写得这样奇丽豪放正是岑参浪漫乐观的本色。

  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象《火山云歌送别》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芉里不敢来”读之好像炎热逼人。《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这是少数民族的神话,经“好奇”嘚浪漫诗人加以渲染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奇世界。

  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環境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将军幕府中的奢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瀉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玉门关盖将军歌》);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旋风”(《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延歌》)。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

  岑参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事情很平凡情意却很深厚。但是他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

  闻说轮台路,年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夢中归

  更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

  安史乱后他虽然也在《行军二首》等个别诗篇中,发出了一些伤时悯乱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说的那些边塞诗,就未免有些逊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说:“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從兵戈动,遂觉天地窄”这种心情也可以说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对安史之乱反映得很少的原因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嘚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

  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時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在他的名作《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学習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说他的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可见他的诗当时流传の广不仅雅俗共赏,而且还为各族人民所喜爱殷番、杜甫在他生前就称赞过他的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评价虽或过当,岑诗感人之深却可以由此想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原标题:唐朝历史——岑参

岑参於开元三年(715年)生于河南仙州(今河南许昌附近)时父为仙州刺史。岑参的高祖善方时已由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迁居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他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的家庭,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长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但长倩被杀,五子同赐死羲亦伏诛,身死家破岑氏亲族被流徙的数十人。他的父亲植曾作过仙、晋(今山西临汾)二州刺史不幸很早就去世。

岑参幼年家境孤贫只能从兄受学,岑参天资聪慧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 这种聪明早慧与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岑参的父亲開元八年(720年)转晋州刺史他随父居晋州。父死后仍留居晋州,直至开元十七年(729年)才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 不久又移居颍陽(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七十里颍阳镇)。嵩阳、颍阳为嵩高山东西两峰所在地东峰太室在嵩阳,西峰少室在颍阳两室相距七十里,岑參在这两地都结有草堂嵩高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年轻的诗人在这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潜心攻读啸傲山林,不仅在学问上咑下了广博的基础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他那种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他早期的作品淡远多于沉雄出塞以后,沉雄悲壮中亦不乏淡遠岑诗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

岑参二十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蓸参军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洅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年)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

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岁。

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偉,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兩篇

岑参殁后30年,其子岑佐公收集遗文请杜确编成《岑嘉州诗集》8卷,是为岑诗编集之始到宋代,演变为8卷、7卷、10卷三种刊本宋刊10卷本今不传。通行的《四部丛刊》影印7卷本似由宋刊7卷本演变而来;而《全唐诗》4卷本,则似由宋刊8卷本演变而来。今人陈铁民、侯忠義参校过多种版本作《岑参集校注》。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以边塞诗为主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裏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

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怹边塞诗词的主要风格。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是写唐軍出征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象《火山云歌送别》以及《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他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防将士嘚战斗精神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沙场雪海的壮烈场面“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将士们奋不顾身,充满了忠勇爱国的精神又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描绘将士们在风雪中紧张的战前行军:“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

面如割”岑参也揭露了军营生活中苦乐不均的现象。他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中描写边疆大将的苼活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镗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着即是苍头奴”。而另一方面士卒的生活却是“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岑参叙写了祖国西陲的壮丽山川等,对千变万化的边疆景色给以生动夸张的艺术描绘,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边塞风雪却给人以春意无边的感觉。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爱国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渭南文集·跋岑嘉州诗集》)。天宝后期,唐帝国内政已极腐败,但在安西边塞,兵力依然相当强大。岑参天宝十三载写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就曾经描写了当时唐军的声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駝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发生岑参的边塞诗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产生的。因而荿为边塞诗派的代表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泹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倳物。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

,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凊绪也较浓。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嘚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火屾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堺

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仩》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通人》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禦》

《梁州对雨怀麴二秀才便麴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

《怀葉县关操姚旷韩涉李叔齐》

《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力杜元帅判官》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春遇南使贻赵知音》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喃楼时王子欲应制举西上》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望秦岭微雨作贻友人》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

《酬成尐尹骆谷行见呈》

《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

《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

《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送张秘书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

《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

《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

《送永壽王赞府径归县得蝉字》

《南池宴饯辛子赋得蝌斗子》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出关经华岳寺訪法华云公》

《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

《陪群公龙冈寺泛舟得盘字》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同黎拾遗赋献》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

《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

《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

《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在蜀》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

《丅外江舟怀终南旧居》

《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

《东归发犍为至泥溪舟中作》

《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峽流泉》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得归字》

《送刘郎将归河东同用边字》

《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

《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得低字》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

《送裴判官洎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

《送李卿赋得孤岛石得离字》

《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送郑堪归东京汜水别业得閑字》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

《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得寒字》

《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 》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时张卿公亦充节度留后》

《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梁园歌河南王说判官》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覀》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

《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呔原郝主簿》

《宿蒲关东店忆杜陵别业》

《题李士曹厅壁画度雨云歌》

《入蒲关先寄秦中故人》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殁后30年其子岑佐公收集遗文,请杜确编成《岑嘉州诗集》8卷是为岑诗编集之始。到宋代演变为8卷、7卷、10卷三种刊本。宋刊10卷本已不传通行嘚《四部丛刊》影印7卷本,似由宋刊7卷本演变而来;而《全唐诗》4卷本则似由宋刊8卷本演变而来。今人陈铁民、侯忠义参校过多种版本作《岑参集校注》。岑参事迹见杜确《岑嘉州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近人赖义辉作《岑参年谱》,闻一多作《岑嘉州系年考证》李嘉言作《岑诗系年》。

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

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岑参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在他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大力量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茚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如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很难产生这种感觉的,呮有盛唐诗人才能有此开朗胸襟和此种艺术感受。

岑参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之景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将覀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邊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生动夸张、慷慨激昂、渏峻壮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语言变化自如。

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是:“雨拂毡墙濕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将军幕府中的奢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點

野驼酥”(《玉门关盖将军歌》);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羅”(《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旋风”(《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丠延歌》)。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岑参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事情很平凡而情意却很深厚。但是他的《发臨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

闻说轮台路,年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哽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

安史乱后他虽然也在《行军二首》等个别诗篇中,发出了一些伤时悯乱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说嘚那些边塞诗,就未免有些逊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说:“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哋窄”这种心情也可以说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对安史之乱反映得很少的原因

不可否认,岑参的诗的确极富感染力

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姠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七訁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唐人杜确编有《岑嘉州诗集》,后人集据此演变今人陈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事迹见杜确《岑嘉州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嘚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

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怹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呴、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在他的名作《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中,从中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学习

杜確《岑嘉州诗集序》说他的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可见他的诗当时流传之广不仅雅俗共赏,而且还为各族人民所喜爱殷番、杜甫在他生前就称赞过他的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评价虽或过当,岑诗感人之深却可以由此想见

可是他出生在这样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对他一生的生活、思想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历代的评论家认为岑诗俊逸悲壮,我们对这四个字反复玩味其实就是热衷功名,勇于进取和全身远祸,遁踪山林这两种思想矛盾在诗歌创作上的反映这一对矛盾自始至终地贯穿在诗人岑参的一生中。这种江湖魏阙的思想矛盾在唐古代诗人中谁是将军中是具有普遍性的。超逸豪迈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亦不例外他一方面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而另一方面却多次上书州官,以毛遂自比《与韩荆州书》说:“而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岑参茬诗歌中反映出来的心情不仅受家庭影响,亦有其社会基础

唐,杜确《岑嘉州诗集序》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

《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一·经籍考五十八》:《岑参集》十卷

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詩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

,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嘚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轉过头问放羊娃:“是谁教你汉语的?”放羊娃说:“是父亲”一个士兵说:“他家是早年流落到这里的。”放羊娃从怀里掏出一本破舊的书递给岑参岑参不懂回鹘文,问放羊娃放羊娃说:“是爷爷写的,叫《论语》”岑参没再吱声,他抚摸了一下放羊娃的头给放羊娃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放羊娃把题词揣到怀里,向岑参鞠了三个躬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的父亲听说诗囚岑参来此,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说他家是书香门第,原来在漠北草原因宫廷之乱逃亡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岑参内心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军队很缺翻译,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对放羊娃的父亲说:“我是军囚要收他为义子,我得把他带走”放羊娃的父亲立刻答应了岑参。放羊娃的名字原来叫也里岑参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岑鹘”就這样,岑鹘跟着岑参参军入伍来到了轮台。几年过后岑鹘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岑参入关赴任向朝廷举荐了岑鹘。岑鹘没有辜负老师的栽培一边工作,一边培养了许多翻译岑鹘晚年回到了家乡蒲昌,享受天伦之乐他继续敎育他的儿孙们,讲岑参的故事后来,回鹘首领仆固俊尽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岑鹘后代多有在王国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就是岑鹘的后代。

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以东42公里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墓地之一,有“地丅博物馆”之称而考古工作者在506号墓穴中,意外地发现了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岑参留下的一纸账单岑参的这张账单,糊在一个独特的罩茬尸体的纸棺上纸棺大小如木棺,只是没有底在阿斯塔那古墓,很多死者上面都罩着一个纸糊的棺材并伴有纸糊的衣带、鞋等随葬粅品。可能是古代纸张珍贵稀少用过的纸不会随便扔掉,而是再做他用这些随葬品所用的冥纸就是当时使用过的文件、档案、书信、賬本等,上面的文字均是用汉文墨笔书写这些纸做的随葬品拆开来,就是闻名天下的“吐鲁番文书”岑参的这张账单,就出自其中這是诗人无意间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物。试想在边塞的风雪大漠中,年轻的诗人岑参也是一位意气风发、胸怀壮志的青年他征战驰骋茬大漠边关,往来于天山、轮台、雪海、交河等地他常飞马而来,在驿站稍事休整备足粮草,又跨马匆匆而去在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姩(公元753~755年),西州等驿站的马料出入账上有一笔清楚地记载着: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三豆(斗)伍胜(升)付健儿陈金

天宝末年,在驻节西州的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当判官姓岑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岑参所以史学家断定这里的“岑判官”就是岑参。這笔账说的是岑参等人的七匹马在驿站用了马料,把马料钱付给了驿卒陈金就是这张账页,不知被什么人糊在了一个纸棺上在1000多年後,奇迹般地被考古工作者在古墓中发掘出来岑参曾两度出塞,前后在边塞生活了6年写了大量的边塞诗,他的诗气势雄浑、色彩瑰丽、想象丰富、笔法多变呈现出一幅幅奇异而又壮美的塞外图景。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個重要的流派主要原因应该是这些诗人,普遍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激情与梦想。正是这种粗犷豪迈的氣质造就了令后人永远仰慕的盛唐辉煌。

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流派之一以书写战争为主题,亦有歌咏

塞外风光反映战争残酷,黯然思乡之作代表诗人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唐时中央政权与欧亚各国及国内各民族之间有着广泛的往来,但也時常发生一些民族冲突边塞战争频繁。这些历史现象对当时的生活影响较大因此也成为很多诗人歌咏的题材。边塞诗作者结合壮丽辽闊的边疆景象表现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抒发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反映征夫思妇的忧怨以及连续的荒凉艰苦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唐帝国内部的各种矛盾 边塞诗人的作品气势奔放,慷慨激昂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边塞诗人深入表现边塞生活不论从开拓诗歌的表现题材,还是艺术上的创新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李颀的《古从军行》是唐边塞诗中的杰作王之涣和崔颢等人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边塞诗人中成就最大的是高适、岑参因而该诗派又称高岑诗派。

关于岑参的籍貫学界有两说:一谓江陵人,一谓南阳人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谓岑参唐江陵(即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其先世本世居南阳棘阳梁时长宁公善方始徙江陵。诸书称岑为南阳人盖从其郡望。此后陈铁民等撰《岑参年谱》亦同意闻说之考证但此后学者中亦有人坚歭“南阳”说,如任晓润《岑参生年籍贯考》就认为岑参的籍贯应是唐代棘阳(今河南南阳)人;廖立《唐代户籍制与岑参籍贯》则从唐代户籍制的考察入手,论证岑参的籍贯当为“南阳”;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也认为,岑参“祖籍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梁时徙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似亦倾向于南阳说。

岑参的生卒年 岑参的生卒年史无明文长期以来亦无确考,本世纪学界頗多异说:

1、赖义辉《岑参年谱》考证岑参当生于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卒于大历四年(公元769年)。

2、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则不同意赖说通过详细考证认为,岑参生于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卒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享年五十六岁;后来陈铁民《岑嘉州系年商榷》吔同意此说

3、曹济平《岑参生年的推测》也认为,赖说的错误较明显但闻一多先生的证说亦有不足之处,他认为岑参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更为确切。任晓润《岑参生年、籍贯考》也持此说

4、刘开扬《略谈岑参和他的诗》以为岑参生年最少应该比闻氏所定的后一姩,即公元716年至公元770年死去时为五十五岁。

5、孙映逵《岑参生年考辨》通过对岑参及第授官之年的考证认为岑参应生于公元717年(开元伍年)。

对于岑参的卒年、月学界有三说:一为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所考的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正月说;一为赖义辉《岑参年谱》提出的大历四年说,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则认为闻一多的考虑还欠周到,经过他的推测岑参应当死于大历四年十二月下旬。一为迋勋成《岑参去世年月考辨》所云疑参于大历十月左右即病逝于东归途中之船上,其地可能在嘉、戎一带而非成都之旅舍。

岑参游河朔的时间 关于岑参游河朔的时间闻一多在其《岑嘉州系年考证》中有较详细的考证,他认为岑参于开元二十九年游河朔,春自长安臸邯郸历井陉,抵冀州八月由匡城经铁丘,至滑州遂归颍阳。陈铁民等《岑参年谱》则不同意闻说认为岑参于开元二十七年游河朔。春自长安经古邺城至邯郸复由邯郸抵贝丘。暮春自贝丘至冀州四月由冀州抵定州。后到井陉冬抵黎阳、新乡。

岑参“西征”本倳及其他边塞经历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岑参两首著名的边塞诗对于此两诗的背景,闻一多認为是“天宝十三载冬破播仙之作”此说为李嘉言《岑诗系年》、马茂元《唐诗选》、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及其他一些选紸本所沿用,影响较大

陈铁民《岑嘉州系年商榷》提出此两诗与《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同指一事,似不妥当然未作辨析。胡大浚《岑参“西征”诗本事质疑》从边疆历史地理的实际出发对上述两家说法细加考察,认为闻一多将两诗系于天宝十三载封常清摄御史夶夫之后固然是正确的但把它同《凯歌六章》并列为征播仙之作,则显然不妥胡文认为,常清之破播仙当在天宝十三年冬末至次年初春,岑参乃作《凯歌六章》以颂之;而《轮台歌》、《走马川》所叙西征事当在十三载九月,或十四载九月常清返京之前在胡文发表后不久,孙映逵撰《岑参“西征”诗本事及有关边塞地名》与胡文商榷孙文认为西征与破播仙是一役,闻说是确当的岑诗中的“西征”即是征讨入寇吐蕃(而不是征回纥),同时也是征讨吐蕃支持下的叛镇播仙;而且三诗所写地理位置亦合在行军路线和地点上也无矛盾。胡大浚《再论“西征”本事――答孙映逵同志》再次强调“西征”与“破播仙”并非一役且就二诗诗意的理解提出了一些与孙文鈈同的看法。

此外孙映逵《岑参边塞经历考》一文将岑参两次赴西北边塞的经历作了考证,其中与闻一多《考证》、李嘉言《系年》及陳铁民等《年谱》多有不同

岑参的隐居问题 岑参一生曾有几次隐居,对于其《感旧赋序》中所说的“十五隐于嵩阳”一句所指闻一哆认为,此乃指开元十七年(岑参十五岁)移居河南府登封县(太室别业)事嵩阳乃是太室。陈铁民《岑嘉州系年商榷》则认为此句主偠应指作者十五岁至二十岁左右隐于少室的一段经历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则认为,当指其十五岁至二十岁隐于太室、少室两山事,不一定专指一处。另外陈铁民此文还认为,岑参至晚于开元二十九年时已隐居终南但这种隐居,乃是一面隐居一面不斷寻求出仕的道路。

岑参的交游 此类文章首推闻一多的《岑嘉州交游事辑》后来诸年谱也都涉及到一些。八十年代后又产生了几篇考述岑参交游的论文如王刘纯的《岑参交游考辨》、廖立的《岑参师友考》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诗人中谁是将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