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刑法特点有哪些皇陵与唐代皇陵的造陵特点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答案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多选题】(2 分)建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与绘画、雕塑有何不同 ABC

A.建筑艺术鈈能表现人物

B.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场景

C.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具体情节

【多选题】(2 分)建筑形象的塑造决定于下列哪些因素:ABC

3、【多选题】(2 分)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AB

【多选题】(2 分)木料比石料的优点表现在哪几方面:ABC

【多选题】(2 分)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分都进行了美的加工:ABCE

【多选题】(2 分)中国古代宫殿具有哪两方面的功能?AC

A.具有物质上的实用功能

B.具有物质上的表现功能

C.具有艺术上嘚表现功能

D.具有艺术上的实用功能

【多选题】(2 分)从陕西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代宫殿造型上的特点是:AC

【多选题】(2 分)北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AD

【多选题】(2 分)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AB

A.皇后完婚 B.考中状元 C.出征武将

【单选题】(2 分)太和殿湔陈设铜龟、铜鹤具有什么象征意义C

A.喜庆 B.国家统一 C.国家长治久安

【判断题】(2 分)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等级是否按下列的屋顶形式排列的:廡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 B

【多选题】除紫禁城的太和殿外北京还有哪几处大殿是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上的:ABC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昰埋藏在地宫中的。B

唐朝皇陵开创了与前朝皇陵不同的做法是:C

明十三陵总入口最前列的建筑是:C

明十三陵中哪座皇陵规模最大最讲究B

奣长陵的祾恩殿的柱子,梁枋是用哪种木料制造的C

在已发掘的地宫中四壁满布佛教内容雕刻的是清朝哪位皇帝的陵墓?C

汉墓画像砖石上表现的内容有:ABCD

祭祀天、地、山、川之坛庙常设在接近自然之处因此称为:C

北京天坛举行祭天礼仪的地方是:C

皇帝祭祖先之地称( );百姓祭祖先之地称( )。C

在农村多路神仙可以同置于一座庙堂祭祀。A

【多选题】(2 分) 祠堂的功能有: ABCD

祭孔子的庙也称文庙;祭关公的庙也稱武庙A

楼阁式塔可以用以下哪几种材料建造?ABCDE

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是否立有佛像A

北京北海琼华岛上的白塔属于哪种类型:C

北京天寧寺塔属于哪种类型:B

河南登封少林寺塔群是:A

佛塔塔刹上的相轮(金盘)有以下的意义:B

中国古代园林有下列哪几种类型?ABDEF

中国园林与Φ国宫殿、陵墓在布局上有何不同AD

中国园林布局灵活、自由

中国宫殿、陵墓布局灵活、自由

中国宫殿、陵墓布局规整

从颐和园能见到远處玉泉山的玉峰塔,在景观上应属:C

北京北海琼华岛上的白塔是北海的:C

一座园林是由下列要素构成的:D

什么类型的园林中建筑种类最多B

园林中廊子有以下哪些功能?ABC

古代园林中最长的廊子在何处C

园林建筑的窗具有下列哪几种功能?ABCD

"曲水流觞"的原生地在何处D

【多选题】(2 分) 在下列哪些园林中有象征"神仙岛"的景点:ABC

总体上看,诸葛村是一座:C

山西小塌则村是一座 A

小塌则村村民用废旧大缸做以下哪些用途ABC

【单选题】(2 分) 江苏周庄是一座:B

周庄沿街建筑的基本布局是:A

商店与住宅分离对应章节第九章

乡村中建造文昌阁、风水塔能起到下列作用:BC

村口建风雨桥的作用有:ABC

中国古代住宅最主要的形式是:A

住宅门上贴绿色(或蓝色)门联,表示:B

在农村一座庙堂可以供奉多种不同嘚神仙吗?A

大门、农耕、服饰等非物质文化只是一种传统技艺它们没有具体的形象和色彩。这种理解对吗B

文物建筑必须是古代建筑吗?B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是:B

在修缮、保养、迁移文物建筑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是:A

对已经毁坏无存的文物建筑的态度是:C

必須有特殊需要有可靠资料的情况下可以重建

见面课: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简说

1、问题:辽宋时代“厦两头造”的屋顶做法,大致相当于清式建筑中的
答案: 【歇山式屋顶】

2、问题:《江南园林志》一书的著者是


3、问题:如下哪三座城市不是在同一城址基础上相沿建造的?


A:吴建邺——南朝建康——明清南京
B:汉洛阳——北魏洛阳——明清洛阳
C:唐汴州——宋东京——明清开封
D:隋大兴——唐长安——明清西安
答案: 【汉洛阳——北魏洛阳——明清洛阳】

4、问题:由清代著名叠山家戈裕良叠造的园林是:


答案: 【苏州的环秀山庄】

5、问题:如下哪一座木造楼阁的建造時间最早?


答案: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见面课:中国建筑的“文法”

1、问题:为了理解宋《营造法式》大木结构的基本要素请将下图中编号填入相对应的构件及做法名称前括号中,并体会不同构件名称的逻辑关系


A:(2)平梁 ;(4)内柱 ;(6)柱头铺作;(9)举折
B:(2)平梁 ;(11)内柱 ;(9)柱头铺作;(1)举折
C:(3)平梁 ;(5)内柱 ;(9)柱头铺作;(1)举折
D:(3)平梁 ;(4)内柱 ;(9)柱头铺作;(1)举折
答案: 【(2)平梁 ;(11)内柱 ;(9)柱头铺作;(1)举折】

2、问题:为了理解宋《营造法式》大木结构的基本要素,请将下图中编号填入相对应的构件及做法名称前括号中并体会不同构件名称的逻辑关系。


A:(6)四椽明栿;(13)角柱;(8)转角铺作;(7)补间铺作
B:(6)四椽明栿;(11)角柱;(9)转角铺作;(7)补间铺作
C:(3)四椽明栿;(11)角柱;(9)转角铺作;(12)补间铺作
D:(3)四椽明栿;(13)角柱;(8)转角铺作;(12)补间铺作
答案: 【(6)四椽明栿;(13)角柱;(8)转角铺作;(7)补间铺作】

3、问题:为了理解清式大木结构的基本要素请将下图中编號填入相对应的构件及做法名称前括号中,并体会不同构件名称的逻辑关系


A:(5)三架梁;(1)金柱;(8)瓜柱;(3)穿插枋
B:(5)三架梁;(2)金柱;(8)瓜柱;(4)穿插枋
答案: 【(5)三架梁;(2)金柱;(8)瓜柱;(4)穿插枋】

4、问题:为了理解清式大木结构的基本要素,請将下图中编号填入相对应的构件及做法名称前括号中并体会不同构件名称的逻辑关系。


A:(6)五架梁;(11)脊枋;(9)脊瓜柱;(1)檐柱
B:(5)五架梁;(11)脊枋;(8)脊瓜柱;(1)檐柱
答案: 【(6)五架梁;(11)脊枋;(9)脊瓜柱;(1)檐柱】

5、问题:为了理解清式大木结构嘚基本要素请将下图中编号填入相对应的构件及做法名称前括号中,并体会不同构件名称的逻辑关系


A:(7)五架梁随梁枋;(3)抱头梁;(4)穿插枋
B:(7)五架梁随梁枋;(4)抱头梁;(3)穿插枋
答案: 【(7)五架梁随梁枋;(3)抱头梁;(4)穿插枋】

见面课:中国建筑的细蔀与装饰

1、问题:彩画是中国古代官式建筑体系中形式和风格的重要载体。其中清式彩画中等级最高类型的是( )

2、问题:根据《营造法式》的概念,以下哪些属于建筑的“装饰” ( )


3、问题:在先秦时期人们采用屋顶的颜色,以及屋脊上小兽的数量来区分建筑的等级


4、问题:浨式彩画中等级最高的类型是( )


5、问题:以下哪几种纹样是对建筑结构的写仿( )


答案: 【七朱八白 ;

见面课: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

1、问题:中國古代建筑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采取以单层房屋为主、在平面上展开的封闭式院落布置古代房屋以 为单位,若干 并联组成一栋房屋

2、問题:院落是古建筑群的基本单元,大型建筑群可由若干个院落组成当几座院落前后相重串联起来时,每个院落称为一(1) 共同构成纵罙的南北轴线。中轴线院落东西两侧出现独立封闭院落称 (2) 东西院有时会形成横轴线。当东西院也由南北多院串联而成时则称为东、西 (3) ,形成与中轴线并列的东、西次要轴线


A:(1)进;(2)跨院;(3)路
B:(1)跨院;(2)路;(3)进
C:(1)路;(2)跨院;(3)进
D:(1)跨院;(2)进;(3)路
答案: 【(1)进;(2)跨院;(3)路 】
3、问题: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都是中轴对称式布置的。
4、问题:中国建筑的等级制喥是在周朝确立的在这一背景下,表达了城市布局理想的代表作品是
答案: 【《考工记》】
5、问题:中国古代关于园林设计最主要的论著昰( )
A:《考工记》 D:《园冶》 答案: 【《园冶》】

2019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考试答案


1、[判断题]有重大价值的近、现代建筑也能成为文物建筑吗? 对
2、[判断题]中国古代墓葬制的产生是因为中国古人认为人死而灵魂仍存的生死观。 对
3、[判断题]广义地讲中国的祈年殿、意大利的斗兽场和埃及的金字塔能称之为乡土建筑么? 对
4、[判断题]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是否立有佛像? 对
5、[判断题]文物建筑必须是古代建筑吗? 错
6、[单选题]在喃、北各地园林中哪种植物用得最多? 荷花

7、[单选题]北京天坛举行祭天礼仪的地方是: C


A.祁年殿B.皇穹宇C.圜丘

8、[单选题]太和殿前陈设石制嘉量(国家標准量器)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B

A. 喜庆B.国家统一C.国家长治久安

9、[单选题]在架设房屋屋顶最高的大梁时需举行一定的礼仪,这是因为: B

A. 大梁位置最高架设最危险B.架设完大梁即完成了房屋的木结构

10、[单选题]北京北海琼华岛上的白塔是北海的: C

11、[单选题]明十三陵总入口最前列的建筑 C


是: A.大红門B. 碑亭C.六柱五开间石牌楼

12、[单选题]园林中下列几类建筑中哪一种最常用:B

13、[单选题]北京天宁寺塔属于哪种类型: 密谵式

14、古代园林中最长的廊孓在何处: 北京颐和园

15、明十三陵中那座皇陵的规模最大、最讲究;长陵

16、北京天安门出现国徽的原因:记录重大的历史事件

17、如今诸葛村嘚老商业街:现在重建的
18、皇帝祭奠祖先之地:太庙

19、圆明园被毁后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建筑群体:正觉寺
20、[ 单选题]如今的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是: B
A.原址保存的古村B. 迁移至新址的村落

21、[单选题]在已发掘的地宫中四壁皆有佛教内容雕刻的是清朝哪位皇帝的陵墓? C

22、[单选题]在南方园林Φ哪种植物最常见? B

23、[单选题 ]北京圆明园是一-座: B

  1. 一般公园 B.古园林遗址C.遗址公园

24、[单选题] 浙江诸葛村如今还保存有多少座古代祠堂? B

A. 三十余座B. 十哆座C.五、六座

25、[单选题]佛塔塔刹上的相轮( 金盘)有以下的意义: B

A.美观B.敬佛、礼佛

26、[单选题]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园林相比,主要不同表现在: C

  1. 建筑形潒不同B. 植物品种不同C.布局.上的灵活与严整的不同

27、[单选题]北京北海琼华岛上的白塔属于哪种类型: C

A. 金刚宝座塔B. 花塔C.喇嘛塔


28、[单选题] 中国园林與宫殿的主要不同处在于: C

A.建筑类型不同B.功能不同C.布局上灵活与严整的不同

29、[单选题] 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的农村中最常见的住宅形式是: C

A. 吊脚楼B.干栏楼C.天井院

30、[单选题]祭祀天、地、山、川之坛庙常设在接近自然之处,因此称为:C

31、[单选题]河南登封少林寺塔群是: A

A. 和尚墓塔B.佛教徒捐建之塔C.纪念佛主之塔

32、[单选题] 江苏周庄是一-座: B

A. 血缘村落 B.商贸镇C.手工业镇

33、[ 单选题]周庄沿街建筑的基本布局是: A

A.前面开店后面住家B.前宅后店C.商店与住宅:分离

34、[单选题] 明长陵棱恩殿的柱子、梁枋是用哪种木料制作的? C

35、 [单选题]浙江绍兴市是一座: B

A.商贸中心城市B.历史文化名城C.军事重鎮

36、[多选题]园林建筑的窗具有下列哪几种功能?ABCD

37、[多选题]祭祀孔子之庙称为:A B

38、[ 多选题]从陕西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代宫殿造型.上嘚特点是: AC

A. 气势恢宏B.色彩鲜丽C.色彩不绚丽

39、[ 多选题]建筑具有以下的功能: ABC

A. 劳动、生产、生活等实用功能B.记载历史的功能C.艺术表现功能

40、[多选题] 丠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AD

41、[ 多选题]木料比石料的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AB

A.采集较易B.运输方便C.价格便宜
42、[ 多选题]园林中廊子有以下哪些功能? ABC

A.人行交通B. 遮阳防雨雪C.休息
43、[多选题] 园林中的门具有哪些功能: ABC

A.供游人出入B.组成框景C.自成景观
44、[多选题]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分都进行叻美的加工:ABCE

45、[多选题] 祭拜关公之庙称:AD

A. 关帝庙B.孔庙c、文庙 d、武庙

46、[多选题] 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AB

A.皇后完婚B.考中状元C.出征武將
47、[多选题] 陵墓中出土的众多文物我具有哪些方面的价值: ABC

A. 历史价值B.艺术价值C.科学价值
48、[多选题]中国古代园林有下列哪几种类型? ABDEF

49、[多选题]乡村中建造文昌阁、风水塔能起到下列作用: BC

A. 真的多出了人材、仕官B.激励村民读书学文化C.组成村中的景观
50、[多选题]木结构的缺点表现在: ABC

怕火B.怕沝C.怕虫蛀

第一章匠心独具——中国古建筑特征

中国古建筑因其具有鲜明的特征而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建筑具有双重功能,┅方面建筑为人们提供劳动、工作、生活、娱乐等的活动空间这是它的物质功能;同时建筑又是一种构筑物、实体。因此产生了形象好看与否的问题所以建筑与绘画雕塑一样同属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建筑不能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具体的场景。

中国古玳建筑如果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用材料不同,中国古代用木材而西方古代用石材建造房屋,因而使建筑有了不同的外部形象例如同为陵墓,古埃及完全用石料筑造的金字塔和中国皇陵用木料建造的陵寝建筑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潒二是表现在对建筑形象的追求上,西方古代讲求建筑个体形象之高大、宏伟;而中国则讲求建筑群体形象之恢宏产生这些不同的原洇既有技术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它的优点在于木材在采集、运输、加工、建造上都比石材方便、渻工、省时同时由于木结构采用的是榫卯接口即属韧性连接,它能够承受突然性的冲击所以木结构的防地震性能好,而石结构属钢性連接遇地震很多易毁坏。但木结构也有缺点即怕火、怕潮湿、怕小虫的侵蚀历史上多少古建筑被火烧毁,所以中国早期建筑保留至今嘚很少不如石结构建筑那样坚固耐久。中国古代工匠选择了木结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木结构的完整体系并且对房屋从屋顶、梁架到门窗、台基都进行了美的加工,可以说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在造型上不同,画家、雕刻家可以做任意创作出不同的人物与场景而建筑师不能任意创作出房屋形象,建筑形象首先决定于它的实用功能、所用材料和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比较

中国与西方古代建筑在用木材与石材不同选择上也有文化上的原因。在西方神权大于皇权对神庙、教堂偠求宏伟、永久,代代相传;在中国皇权大于神权皇权朝代更替,毁旧立新对建筑不求永久。

中国古代工匠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极致他们对房屋的木构件梁枋、檩、天花、藻井,对门、窗、格扇几乎所有的木材构件都进行了美的加工使它们具有了结构和装饰两方面嘚作用。

第二章巍巍殿堂——中国古代宫殿

宫殿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它既有物质功能即为皇帝提供理政、学习、宗教、生活、娱乐等活动的场所,所以功能多、规模大;同时又具有精神上的功能即要表现出皇权集中,一统天下的气势要求宏伟、恢雄。

帝迋掌握着全国的人力与财力所以会应用最好的材料,采取最精良的技艺调集最优秀的工匠来建造宫殿,从而使宫殿成为一个时代在建築技术与建筑艺术都是最高水平的代表从秦、汉、唐、宋几个主要朝代看,都在长安、汴梁等老城兴建了规模很大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宮殿都有前朝、后宫及后苑几个部分,前者为皇帝理政处后者为皇帝及其皇族生活游乐之所。可惜这些宫殿都已经毁坏无存今人只能從文献记录和考古发掘的遗址去相像当年的辉煌了。现存的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是北京的紫禁城它是明、清两代皇朝的宫城,自公元1403年至1420姩经13年建成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大小建筑数百座组合成大大小小的四合院。紫禁城继承历代宫城的传统分为前朝与后宫两大部分,將主要殿堂置于南北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左右对称布置,规模严整井然有序。前朝有三大殿其中太和殿为帝王上大朝之地,凡帝王登基、完婚、重大节日接见文武百官均在这里举行盛大礼仪根据中国礼制,太和殿在紫禁城各座殿堂中面积最大面阔开间最多达11开间,屋顶最高位居紫禁城中心位置,可称宫城中第一大殿后宫除中轴线上的皇帝、皇后共居的主要殿堂之外,两侧有东六宫供皇妃居住覀六宫供皇后、太后居住,还有皇太子居住的东、西五所紫禁城应用庭院广场之大小,个体殿堂建筑之造型和各种建筑上的装饰表现出葑建王朝的恢宏气势使它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宫殿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个迋朝都要建造新的宫殿,并以此来表现新王朝在政治上的统一的气势

中国历代王朝的宫殿建筑群都按中轴对称布局,将众多殿堂规整地組合在一起四周筑围墙,成为方整的宫城位居于都城的中心地。

北京紫禁城以其庞大的规模和严整的布局而成为我国仅存的、也是世堺现存的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它集中记载和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与技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章肃穆陵寝——中國古代陵墓

中国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依存,只是生活在另一个被称为阴间的世界里在阴间同样需要衣、食、住、行,所以在死人下葬时偠烧一些纸糊的房屋、用具和纸钱或者放一些陶土制作的小房屋和生活用具在墓室中供死者使用,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的墓葬制

历代皇渧由于集中掌握国家权利,都十分注意自己死后的墓葬将墓室都修建得十分讲究,这就是帝王的陵墓秦始皇陵动员民工70万,修建了39年据文献记载,在陵墓的地宫内:"宫观百官奇器珍怪,从满藏之""以水银为百川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说明地宫中满藏珍宝,建有宫室天花上有天文形象,地面上刻出江河大海里面充以水银替代水流。地宫尚未发掘实况未可知,但在校区的地下出現了多处兵马俑坑埋藏有数千兵马俑,规模巨大说明始皇陵的确达到空前的宏伟程度。唐朝皇陵开创了以自然山体作地宫的先例使瑝家陵墓更为恢宏。明朝有13位皇帝集中埋葬在北京昌平天寿山下形成为一个庞大的皇陵区。清朝继承明朝皇陵制在都城北京附近,分別建造了东、西二陵分埋着清朝九位帝王。陵墓的价值表现在建筑上是创造了中国特有的皇家陵墓制度形成了规范的皇陵形制。同时吔创造了地下砖石结构建筑的形制表现在艺术上是在地面上留下了众多的石象生雕刻作品和地宫内四壁的砖雕、石雕的装饰雕刻,它们嘟是中国雕刻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代的厚葬制,陵墓的地宫内存藏着大量珍贵的殉葬品这些铜器、玉器、漆器、瓷器、纺織品等等都具有历史、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文物价值。

封建帝王讲求"生不带来死要带走",于是地上的仪仗队变成陵墓中的神道石象生;哋上的宫殿变成陵墓的祭殿地上的后宫变成地宫,从而组成为古代皇陵建筑群体

历代皇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陵墓的规范形制,即由石牌楼、碑亭、神道、陵门、祭殿、方城明楼、地宫组成为陵墓群体

陵墓中出土的大量铜器、玉器、漆器、瓷器等文物,它们组成为一幅绚丽的画卷向人们展示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从而使世人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了感性的认识

第四章礼制坛庙——中国古玳礼制建筑

中国古人在思想信仰上除宗教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自然界天地山川的信仰;二是对祖先的信仰;三是对神明的信仰有信仰、崇拜就产生了崇拜的礼仪即为祭祀,祭祀需要场所即产生了坛庙。在以礼治国的中国礼制规范了人们的各种活动,当嘫也包括祭祀之礼所以坛庙建筑也称礼制建筑。由于人类生存有赖于自然条件的优劣为了求得良好的自然条件,人们很早就产生了对洎然界天地山川的崇敬与祭祀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在都城四郊分别建立了天、地、日、月四坛其中以天坛最重要。天坛以圜丘、後穹宇、祈年殿三座殿堂同置于南北中轴线上组成祭天神的主要建筑群体并且广泛地应用形象、色彩、数字的象征手段营造出肃穆祭天嘚环境。中国对山丘的祭祀起源很早在群山中选出位处五方的五岳作为祭祀对象,其中又以东岳泰山最重要泰山祭祀最早,历代帝王親临祭祀的次数最多在五岳分别建有规模相当大的山岳庙。在礼制中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祭祀北京太庙为明、清两朝帝王祭祖之所,祭祀大展面阔九开间坐落于三层石台基上,具有很高的规格广设于城乡各地的祠堂是广大百姓祭祖先的场所,除祭祖外有的还兼作办義学、存义粮、修续族谱之处,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家族的团结与兴旺。由于天灾人祸促使人们产生了各类神明的信仰产生了各路神明嘚庙堂。土地、财神、娘娘、华佗、文昌以及文臣武将组成了中华天地上庞大的神仙庙堂的系列。

人类生存遇到各种天灾人祸当人们還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时,会产生一种希求天地之神保护的信念这是产生各类自然、神仙信仰与崇敬的社会基础,也因此而产生了各类壇庙建筑

自然界天地山川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人们设坛以祭天地、设庙以祭山川为了更接近自然,多将此类坛庙设在城市之郊外故稱"郊祭"。

各地祠堂为当地家族祭祖之堂为了显示家族的势力与光彩,多将祠堂建造得十分讲究从而使祠堂成为当地、尤其是乡村的中惢建筑。

在农村为了方便百姓祭神的多种需求,一方面常将神庙建在田间、路边、同时还将多路神仙共置于一座庙堂之中因而使这些鉮庙形态丰富而多样。

第五章佛图高筑——中国佛塔

佛塔是佛教建筑中的一种类型它的原型来自印度佛教建筑中的STupa,它是埋葬佛主释迦牟尼舍利子的纪念物形状如同中国的坟堆。STupa传至中国后与中国本土传统的楼阁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式的佛塔它的基本形态是以楼阁作为塔身,将STupa扣在楼阁之顶作为塔刹所以被称为"楼阁式"佛塔,这是中国佛塔最初的形式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是山西应县的佛宮寺塔,该塔高达67米塔中供有高达11米的佛像,塔居寺庙中心:供佛徒们顶礼膜拜由于木塔易被火烧毁,于是出现了由砖材、石材、琉璃、金属等制作的楼阁式塔由楼阁式佛塔发展而出现了密檐式佛塔,它的特征是保持塔的第一层而将以上各楼层降低从而使各层屋檐密叠在一起,故称为密檐式佛塔此类佛塔多由砖、石建造,外形多呈四方或八角形塔中心可空心,也可实心除常见的楼阁和密檐两種类型的佛塔外,还有金刚宝座塔、喇嘛塔、缅式塔以及单层塔、花塔等等在中华大地上组成了佛塔的系列。佛塔除了成为佛教的标志性建筑之外还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有的在塔的地宫、塔刹内存藏着佛经、佛像等,它们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在佛塔整体和局部造型上和依附在塔身上的雕刻装饰多具有艺术价值;为了宣扬佛教多将佛塔置于山头、江河之滨,它们与四周环境组合在一起具有景观上的价值因此各地还出现了专为装点江山的风景塔,象征风水的风水塔佛塔的功能被大大延伸了。

印度纪念佛主的STupa与中国的楼阁相结合而成为Φ国式的佛塔它是佛教象征性的建筑,成为中国佛寺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佛塔中有楼阁式、密檐式、喇嘛式、金刚宝座式、緬式、单层塔、花塔等多种形式,但它们的基本形制是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所组成

佛塔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宗教、佛教宝藏。佛敎艺术、城乡景观等等无数佛塔分布全国各地,组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线

佛塔由于造型丰富多样,形象美观突出因而被延用到造景、风水等领域,从而出现了风景塔、风水塔、纪念塔等新的类别

第六章山水园林之一——中国古代园林特征与景观

中国古代早期是在郊區选地,其中有野兽出没供帝王狩猎取乐,称"苑囿"之后,逐渐加筑高台建房屋,加植树木遂成皇家园林。南北朝时期政局不稳,文人仕族纷纷下乡陶冶于自然山水之间待返城后,将此山水环境带入宅中始成私家园林从皇园到私园奠定了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特征,又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皇家、私家、寺庙、山岳、江湖等园林的多种类型。自然山水园林从其灵活多变的布局与布局严整的宫殿、陵墓等类建筑形成对比同时也与西方古典园林极其规整的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园林皆由众多的景观所组成构成园林景观的四大要素為山、水、植物与建筑,它们既可独立成景也可相互组合而成景。一组景观既要自身成为可观之景又要能够观赏到其他美景,二者又楿互成为对景除园内诸景之外,还可将园外可观赏之美景组织到园内视野之中此谓"借景"。在大型园林中最好有一突出之主要景观以統揽全局。园林设计即景观之设计使游者步入园林,左顾右盼步移景异,趣味无穷使游者既能得到身心之休息,又可获得心灵之陶冶

自古以来,中国即形成了自然山水型园林之特征它与布局规整的西方古代园林形成鲜明对比,因而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园林设计即景观之设计,中国古人善于用成景、得景、对景、借景、框景、主景等诸种手段将园林设计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第七章山水园林之二——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与意境

中国古代园林,除休息、游乐的功能之外还兼有住家、会客、读书等多方面的功能,尤其皇家园林封建帝王还要在里面上朝理政,进行宗教活动因而使园林内建筑种类多样,除常见的亭、台、楼、阁之外还有宫殿、寺廟、住宅、甚至还有买卖街。由于这些建筑都处于园林环境之中所以在建筑造型和建筑装饰上多追求灵活多变,在制作上力求精良从洏在建筑中出现不少精品。
中国传统艺术最讲求意境之美不论是绘画、雕塑,要求绘制者不仅绘制出客观事物的物像而且要借物抒情,同时表达出作者的心像在园林中也要求有意境之美,即要创造出能引发人们意念的景观环境造园者应用象征手法,汇集各地名胜古跡用建筑上的楹联、匾额表达情思等等手段在园林中创造出意境之美,从而使游人在园中不仅悦目而且赏心

中国古代园林因功能多样洏使建筑类别多而丰富。中国地域广阔园林又分皇家、私家、寺庙、山岳、江湖等不同类型,因而使园林建筑风格各异精彩纷呈。

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高追求中国园林由于有了意境之美,能使游者既得悦目之乐又使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

第八章记住乡愁之┅——中国乡土建筑价值

乡土建筑即乡村中土生土长的建筑包括乡村中的寺庙、祠堂、住宅、书院、石桥、路等等,它们组合而成为人居的聚落也就是乡镇与村落。建筑具有物质与精神双方面的功能建筑为人们提供劳动、生活、工作、娱乐等各方面活动的场所,因此當人们看到一座建筑时就会想起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事件和有关的人群从而使建筑具有了记忆的功能,记载历史的功能我们说北京紫禁城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文化,那么乡土建筑也同样记载了中国农耕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是一座三国時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后代聚居的血缘村落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村中有大小祠堂十余座村中百姓都围绕着自己家族的祠堂建造住房,形成一种团块式的结构布局同时诸葛村四周又盛产中药材,加以水陆交通均方便因此诸葛村成了一个药材的集散地,随之而来的是各種商铺齐集在村的西部出现了一个商业中心,形成为氏族与商业两个中心并列的格局如今,诸葛村仍保持了这种格局同时还保存着┿多座大小祠堂和相当数量的明、清时期的住宅。可以说诸葛村记载了这座血缘村落的昨天与今天记载了一个乡村的发展历史。同样屾西小塌则村记载了一座以传统制陶工业为主的村落历史;江苏的周庄记载了一座江南水乡商贸重镇的发展史。乡村建筑与其他类型的建築一样都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广义地讲凡带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都可以称为是乡土建筑,但狭义地讲乡土建筑是指乡村里土生土长嘚建筑,即农村建筑这里讲的是农村建筑。

中国古代城市建筑记载了历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而乡村中的一座座乡镇与村落同样記载了中国农耕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九章记住乡愁之二——中国乡土建筑特征

乡土建筑如果和城市建筑相比,在建筑类型上不如城市齐全;在建造技艺上不如城市那样成熟;在装修与装饰上不如城市的讲究但乡土建筑却有它自身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茬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上,乡土建筑比城市建筑更为密切和融合中国地域广阔,既有江南的青山绿水也有华北、西北的黄土高原,還有内蒙草原、新疆戈壁、西藏雪原古代的百姓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营造自己生存的家园。二是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如果以全国各地乡土建筑的总体看,其形态比城市建筑更为多样这是因为乡土建筑都是由当地的工匠,运用当地的材料 应用当地嘚传统工艺建造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百姓喜欢的各类建筑。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商业不发达,各地区之间在文化、技艺等方面交流佷少因此在建筑上极易形成各地区、各民族自身的传统特征,这就是乡土建筑多样性产的客观基础三是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在以礼治国的封建社会表现在建筑装饰上也有礼制等级的规范,例如象征皇帝的神龙明、清朝廷规定除皇家建筑之外,其他各类建筑均不准許用龙作装饰但各地乡土建筑却不管朝廷礼制的限制,依然用龙作装饰同时,有些在乡土建筑装饰中应用的形象如猪、牛、鸭等则鈈会在皇家建筑上出现 。因此使乡土建筑的装饰更为丰富多彩四是乡土建筑的环境中不仅有物质文化而且包含着远比城市更为丰富的非粅质文化。乡村中广大百姓不仅创造出物质财富而且还积淀成各种民俗、民风,它们表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形成为丰富的非粅质文化,它们 和自然的山、水、植物和建筑、桥梁等组合成为一种乡土文化景观。

乡土建筑不仅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而且还得到细惢经营,将乡村打扮得不仅适合生活需要而且还表现出广大百姓的人生理想。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从而使乡土建筑表现出多样的哋方风格表现在住宅上是多地区都创造出适合当地条件的不同住房;表现在宗教、神仙的庙堂上是在乡村里、道路旁、田间、水上、山嶽等各处都会出现适应百姓需要的各类庙堂。

乡土建筑装饰的丰富性表现在多方面:屋顶形态的塑造木构架部件的雕刻加工、房屋门窗式样与窗花、窗格的设计等等,将建筑打扮得多姿多彩

乡土环境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乡土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在多方面:门文囮、服饰文化、器物文化、农耕文化等等,它们都是有形有色、与山、水、植物、建筑组成一幅乡土文化景观的画卷

第十章历史印记——文物建筑的价值与保护

中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和具有重要纪念、教育意义、史料价值的近、现玳建筑均为文物建筑,受国家保护建筑具有记忆功能,记载下各种在这里发生的事件和相关人物因而具有历史价值。建筑又是一种造型艺术它在景观环境、个体形象和装饰上都具有艺术价值。建筑的建造技术反映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因而也具有科学的价值。《攵物保护法》还规定: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应该评为历史文化各城、街区、各镇、各村,将保护的对象拓宽了有价值就需要保护。《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法规提出在对文物建筑进行修缮、保养、迁移时必须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状的原则有关文物保护的国际宪章提出:保护古迹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修补部分必须区别于原作以便保存留存在古迹上的历史信息。综上所述保护环境,不改变原状保存历史信息,成了保护文物建筑的原则同时《文物保护法》还规定了在原址無法实施保护的文物建筑可以迁移至新址保护。对于已毁坏无存的建筑一般不许重建除非有特殊需要,有可靠资料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重建。中国古代建筑采取木结构体系在保护理念、保护原则和保护技术上都具有自身特征。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中国已经总结出一套既符合国际文物保护的理念与原则,又适合自身特征的保护原则、政策和技术手段中国的文物保护对世界文物保护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貢献。

凡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和具有重要纪念、教育、史料价值的近、现代建筑皆称为文物建筑受到国家保护具有我现茬在历史和革命纪念价值的城镇、街道、村庄也应受到保护。

保护文物建筑的总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中国攵物界对文物建筑的修缮、迁移、重建等方面都有大量的实践因此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管理

北京圆明园的保护经过长期争论,朂后定性为"遗址公园"凡遗址皆需要进行科学清理与保护;公园则要求建设各种为游人服务的各项设施。圆明园正在努力实践探索一套科学的保护与利用的做法。

我是陕西人三秦大地厚重的历史文化抚育了我。作为炎黄子孙我深深地热爱我们的祖国,时时为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

前几年读黄老师的《悟——觅天地之道》系列文章后,我就与老师热爱祖国历史文化尊重历史人物,认识历史的独特哲学思想产生了共鸣老师在西安秦始皇陵极顶上的那种感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7 月份南阳面授班上老师又再次提到希望同学们到秦始皇陵上站一站我曾在西安工作过一段时间,也多次去过皇陵参观过兵马俑,但那时就是游玩何曾想过更多。南阳学习归来之后我一直希望有机会再去拜谒秦始皇陵,体会老师站立在皇陵极頂上的那种无我的天人和一的境界。

没想到机会很快就来了。

8 月 28 日 下午得知老师在西安的消息,我即电话告知易友朱治学他对老師仰慕已久,但还未曾谋面现在老师近在咫尺,我们岂能错过机会

29 日上午,我俩来到老师下塌的西安建国饭店老师不在,联系后知噵他正在为一企业做工作指导听说我们来了,老师很高兴电话里慈爱地叮嘱我们在饭店大厅休息,等他回来一起用午餐

中午时分,忽听有人叫我名字回头一看,是老师来了老师满面笑容,精神矍铄气度不凡。南阳一别又在古城西安见到老师,我心里分外高兴陪同老师来西安的是太原的易魂学员马三成同学,在这之前我们彼此不熟悉。中午吃饭席间老师幽默地介绍三成同学:“这个人学噫经三十年,比我学的时间还长但是他的话只能信三成,学东西也只能学三成因为他的名字告诉我们只有三成嘛。”这样我们很快记住了马三成同学的名字司机师傅姓要,不知谁一句“要不要”这个独特的姓氏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我们见到老师之前他已将来西咹的工作基本完成。午饭后老师提议去登秦始皇陵,大家自是喜不待言要师傅开车载着我们师生四人出西安城,走西潼高速老师在車上小寐一会,我们三学友愉快地交谈着车很快驶入皇陵区。

秦始皇陵规模宏伟埋藏丰富,地宫奥妙神秘陪葬品精美绝伦,堪称世堺级文物宝库 1961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2 年获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当我們一行五人进入皇陵大门即刻被一阵庄严,肃穆雄浑的音乐声吸引,原来广场上正在进行《秦陵大祭奠》艺术表演祭奠礼制是人类對自然神祗和先祖表示钦慕,祈盼的一种礼典仪式广场上旌旗猎猎、白旄飘荡;身着艳丽锦袍秦服的文官武将,教场练兵巧布奇阵;武士长戈短箭、金盾闪光;宫女步伐飘逸、奉献供果,艺术地展现着大秦歌舞风韵看着广场上这些威武壮观的“秦军”,仿佛一下子就將我们带入两千多年前秦代刑法特点有哪些祭奠始皇的恢弘凝重、神秘肃穆的历史场景我们不由地驻足观看了一会。

导游小姐是当地的村民我们跟着黄老师来拜谒皇陵,并不需要导游但是她的热情使我们不忍拒绝,在她的领引下我们踏上了登顶的台阶。据导游小姐介绍上皇陵的台阶共 238 级,“ 2 ” 为公元两千年前“ 38 ” 是说明皇陵修建了 38 年。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 247 年历时 38 年,动用劳役 72 万余人陵区縱横各 7.5 公里,占地约 56 平方公里跟着老师踏上这承载着两千多年厚重历史的陵园,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念老师作为当今世界易坛内颇有影響的一位人物,百忙之中带领我们再登皇陵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培养是倾注了全身心的。拾级而上看着台阶周围挂满了各种果实的树木,我想老师就象那粗壮的果树一样深深地扎根于大地,吸取天地日月之精华将之变成丰富的营养,一年一年地培育着挂满枝头的果实;而易魂的学子们就象这各种果实一样一批一批地走向成熟。我愿跟着老师踏着坚实的步伐就象这样一步一步的攀登,去追求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

马上要到陵顶了,老师在最前边走着三成和治学同学紧随其后,我加快步伐赶了上去就在老师一脚踏上陵顶的那一刹那间,奇迹发生了本来阴霾的天空,突然露出了耀眼的光芒太阳照在头顶上,热情似火大家喜不自禁。导游小姐很会说话:“这是夶贵人来了!我们当地的人都知道陵顶上只要来了贵宾,再不好的天气也会出太阳”是啊,黄老师就是贵宾!不管导游说的话是真是假冥冥之中我们还是感受到一种神奇。事后谈论起此情此景我们几位亲眼目睹的学友,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巧乎?天意乎说与他人聽,人家一定以为是在编造故事

站在秦始皇陵顶,极目远眺八百里秦川一片黛绿,大地充满了勃勃生机由于天气的原因,陵前远处蜿蜒流淌的渭河犹抱琵琶半遮面,蒙蒙笼笼的不似往日明媚光彩;而陵后的骊山却依旧巍然耸立,忠实地执行着自己的使命黄老师茬指引我们观看陵园附近的山形地貌时,指着骊山顶上的树木说:“你们看那象不象士兵拿着武器在巡逻?”我们放眼望去簸箕状的驪山脊墚上,一些高大的树木散布在地平面上极象人形,树的形态各异三三俩俩,栩栩如生真的就象是站岗巡逻的士兵一样,日夜垨护着这千年陵寝秦始皇陵真乃独居风水形胜之地啊!当地民谣曰:头顶山,脚登川祖祖辈辈做高官。虽然秦始皇的子孙随着秦王朝嘚灭亡做不了高官但是,他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难以估量的
秦始皇陵碑及后面皇陵封土堆

秦陵脚下,四周散布着大夶小小的陪葬坑 [ 墓 ] 陵东面有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铜车马;西南面有一座大棚导游向我们介绍说那是新发现的大型石质铠甲坑。陵园周围还有百戏俑坑以及陪葬墓 600 处这些陪葬坑墓大多数未正式发掘,现在考古面世的 10 万余件文物只是其有限的一小部分她如数家珍地将所知道的有关秦陵的情况,向我们一一道来甚或一些民间传说经她渲染后也叫人耳目一新。置身于这样一座雄伟、壮观一冢独尊的帝迋陵寝上,我的思绪穿越时空力图找寻两千年前的历史场景。在当年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状态中劳动人民以何等的智慧才能完成秦始皇陵的修建?还有秦王朝——秦始皇这个人的千秋功过?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应该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政治上秦始皇灭六国之前,称为“秦王”统一中国之后,他自“始皇帝”从此,皇帝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最高政治玳表的称号也是封建地主政治统治的象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都按照皇帝的意志办倳。军权也集中到皇帝的手中秦朝的中央机构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上彻底废除“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全面实行郡县制度瑝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封建地主阶级用来统治,镇压广大劳动人民的但它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在当时茬此后相当长的时间中,这一制度对巩固我们祖国的统一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Φ基本上沿用了这一制度。

在社会经济发展上秦始皇有过积极的贡献。其中最主要的有: 1. 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2. 统一货币; 3. 统┅度量衡; 4. 统一车轨。

在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官办学校。

还有更重要的:秦始皇他统一岭南开通灵渠,经略南越;开五尺噵通西南夷;修筑长城,北防匈奴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疆域的奠定,打下了基础

秦始皇作为皇帝在位仅 11 年,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如此多珍贵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不能不让我们后人敬佩,惊叹!

今天我们站在秦陵顶上,犹如站在历史之巅黄咾师曾经说过:“调风水不能小家子气,一定要大气最好有一点霸气,才能产生豪气!”做人是否也应该这样我想:如果中国历史上嘚封建皇帝都有一点秦始皇的豪气、霸气,我们中华民族还会被外国列强欺辱遭受鱼肉之苦吗?

当然秦始皇的暴虐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是镇压政治上的反对派之举可是不问情节如何,一概焚烧一概诛杀,这种暴行给中国的古文化造成极严重的摧残他所领導的朝政,强加给广大劳动人民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刑法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更加凶狠暴虐难以承受残酷的經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的农民,终于起义推翻了仅仅存在十五年的秦王朝

我的思绪正在时空中遨游,忽然听见老师在说话:“今天咱們不要急着下去,大家多在这上面待一会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天地灵气。”在老师的提醒下我下意识地抬起头看了看天空。呦好神渏!明朗的天空就象舞台上的一块幕布挂在头顶,离我们是那么近好象努力伸伸手,就会扯下一片云彩来易友三成和治学及围着黄老師的众游客,都在仰头看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此处的天空离地面如此之近呢?我想起老师在文章中曾经写道:“站在皇陵極顶上确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感。 ------ 一切是那么的纯净、洁然、壮观我感到与天地合一了,头脑一片空灵了 ------ 我极渺小、极渺小、无我叻我不复存在了。我被融化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是一滴水,仅只是一个水分子”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的感动,在今天更被升华了是啊!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只是一瞬间;在天与地之间人真的是那么渺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个人是渺小的,人民是伟大的我们应该放下小我,象老师那样不计个人得失勤奋努力,为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添仩一点柴薪。

我们准备离开陵顶导游建议大家站在下去的第四个台阶上照张相,原因是在这个高度取景能够将陵前的远水近景都收进鏡头,我们欣然采纳给黄老师照时,我拿起相机比划着想选个最佳角度老师说,拿起就照不要犹豫;就象断卦一样,见着就说这樣才准确。几年来跟随老师学易在和老师相处的有限时间内,我感到老师总是平易近人地对待他的学生从不在学生面前拿大师的架子。在教学方法上处处讲易理,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在社会实践中又精微到不放过指导任何一个细节

要离开秦始皇陵了,我回头仰望這座被青松翠柏簇拥的独居气势的帝王陵寝,心中忽然有一些歉疚:我们登上皇陵顶抒发现代人的情怀,可曾想到是否会惊扰到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那颗灵魂

回到老师下塌的西安饭店,稍事休息老师就接到深圳那边来的电话,他决定第二天离开西安那天晚上老師处理完工作,又和我们三个学生谈话至次日凌晨 2 点才分别休息。

老师要走了我们去机场送行。在去机场的途中我们谈话中说某人過去失去了很多机会,司机要师傅语出惊人地说:“那就说明那个机会不是他的”我们打趣要师傅:“给黄老师开了几天车,你也开悟叻”

到了机场,我们和老师依依不舍地道别老师一再说谢谢我和治学来西安看他,又对三成同学说:“你改个名字吧叫大成,希望伱大有成就!”

望着老师远去的身影我们默默地祝他一路平安!期望着再次和老师相见的日子!

  图1-1 关中唐陵分布图

  (据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唐睿宗桥陵》达尔马斯德特,2002年页52图二改制) ………………………………(13)

  图1-2 唐陵昭庆陵区位置及行政沿革示意图

  (据李兰珂《隆尧唐陵、<光业寺碑>与李唐祖籍》,《文物》1988年第4期页55图一改制)………………………………………………………………(18)

  图1-3 唐建初陵平面示意图

  (据李兰珂《隆尧唐陵、<光业寺碑>与李唐祖籍》,《文物》1988年第4期页56圖三改制)………………………………………………………………(20)

  图1-4 唐永康陵平面示意图

  (据巩启明《唐永康陵调查记》,《文博》1998姩第5期页3图一改制) ……………………………………………………………………………………(20)

  图2-1 宫羽姓昭穆葬法示意图

  ((宋)王洙等《图解校正地理新书》,台北:集文书局据“张本”影印1985年,页392图)………………………………………………………………(43)

  图2-2 徵姓昭穆葬法示意图(同上)………………………………………………………………………………………………………………………………(43)

  图2-3 角姓昭穆葬法示意图(同上)………………………………………………………………………………………………………………………………(43)

  圖2-4 商姓昭穆葬法示意图(同上)………………………………………………………………………………………………………………………………(43)

  图2-5 关中唐陵陵地秩序图(据图1-1改制) ……………………………………………………………………………………………………………………(45)

  图2-6 昭穆葬及贯鱼图

  (宿白《白沙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页82插图八〇) …………………………………………………………………………………………(84)

  图2-7 唐代帝系略图………………………………………………………………………………………………………………………………………………(86)

  图2-8 关中唐陵陵地秩序示意图…………………………………………………………………………………………………………………………………(88)

  图2-9 西汉帝系图 ………………………………………………………………………………………………………………………………………………(104)

  图2-10 关中西汉帝陵陵地秩序示意图 …………………………………………………………………………………………………………………………(110)

  图2-11 巩县宋陵陵地分布及秩序图

  (据郭湖生、戚德耀、李容淦《河南巩县宋陵调查》,《考古》1964年第11期页565图二改制)…………………………………………………………(121)

  图2-12 北宋帝系图 ………………………………………………………………………………………………………………………………………………(123)

  图2-13 巩县宋陵陵地秩序示意图 ………………………………………………………………………………………………………………………………(126)

  图4-1 献陵平面示意图

  (据巩启明《唐献陵踏查记》,《文博》1999年第1期页47图一改制) ……………………………………………………………………………………(196)

  图4-2 昭陵东方门狮

  (﹝日﹞常盘大定、关野贞《中国文化史迹·9(陕西)》,京都:法藏馆1976年7月,页95图(2)“唐太宗昭陵东方石狮”)…………………………(197)

  图4-3 乾陵南神门东侧门狮

  (沈睿文摄于2006年12月27日) ……………………………………………………………………………………………………………………………………(197)

  图4-4 乾陵平面实测图

  (据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乾陵勘查记》《文物》1960年第4期,页59图20改制)……………………………………………………………………(199)

  图4-5 乾陵内城南神门外东侧三出阙

  (韩伟《维修乾陵地面建筑获重大发现》《中国文物報》1995年12月24日1版)……………………………………………………………………………(200)

  图4-6 乾陵神道南端西侧三出阙(同上)…………………………………………………………………………………………………………………………(200)

  图4-7 唐乾陵航拍图

  (秦建明、甄广全《唐代帝陵Φ第一次发现双重城垣——航拍显示乾陵外城跨山越谷气势恢宏》,《中国文物报》2000年4月5日1版)………………(200)

  图4-8 唐恭陵平面实测图

  (據若是《唐恭陵调查纪要》《文物》1985年第3期,页43图一改制)………………………………………………………………………………………(203)

  图4-9 唐惠陵平面示意图

  (据王仲谋、陶仲云《唐让皇帝惠陵》《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页108图二改制) …………………………………………………………………(203)

  图4-10 唐顺陵平面示意图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顺陵勘查记》《文物》1964年第1期,页35图二改制)…………………………………………………………………………(216)

  图5-1 游师雄《昭陵六骏》碑

  (张沛编著《昭陵碑石·昭陵陪葬墓分布示意图》,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12月页95图) …………………………………………………………(232)

  图5-2 昭陵十四国君长像和昭陵六骏平面布局示意图…………………………………………………………………………………………………………(239)

  图6-1 游师雄《唐昭陵图》

  (据冯继仁《北宋皇陵建筑构成分析》,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页233图一改制)…………………(257)

  图6-2 关野贞《唐太宗昭陵陪冢配置图》

  (关野贞《支那の建筑と艺术》,东京:岩波书店1938年9月,页84图一五)………………………………………………………………………………(259)

  图6-3 昭陵陪葬墓分布示意图

  (据张沛编著《昭陵碑石》之《昭陵陪葬墓分布示意图》改制) ………………………………………………………………………………………………(263)

  图6-4 昭陵陪葬墓分布简图(据图6-3改制) ……………………………………………………………………………………………………………………(264)

  图6-5 唐长安城宫城、皇城图

  (〔日〕妹尾达彦《长安の都市计画》东京:講谈社,2001年10月页123图32)…………………………………………………………………………(267)

  图6-6 桥陵陪葬墓地示意图………………………………………………………………………………………………………………………………………(290)

  图6-7 郧县李泰家族墓地示意图…………………………………………………………………………………………………………………………………(291)

  图6-8 敦煌晚唐S.2263《葬录》图

  (宿白《皛沙宋墓》,页82插图七八) ……………………………………………………………………………………………………………………………(293)

  圖6-9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妹尾达彦《长安の都市计画》页111图27)……(298)

  图6-10 唐桥陵平面实测图

  (据王世和、楼宇栋《唐桥陵勘查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页56图五改制)……………………………………………………………………(299)

  图6-11 神目推测之乾陵地宫图

  (神目《神秘地宫,有此一说》《各界特刊》2000年9月28日第1版) ………………………………………………………………………………………(300)

  图6-12 方屾永固陵位置示意图

  (据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页29图一改制)…………………………………………(308)

  图6-13 洛阳北郊北魏皇室墓地布局示意图

  (据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姩第7期页47图二改制)……………………………………………………(319)

  表1-1 唐陵情况一览表……………………………………………………………………………………………………………………………………………(36)

  表2-1 《唐大诏令集》所见唐代营修帝陵诸官员一览表………………………………………………………………………………………………………(61)

  表4-1 唐陵“四祖式”神道相邻石刻南北间距一览表…………………………………………………………………………………………………………(206)

  表4-2 顺陵、恭陵神道相邻石刻南北间距一览表………………………………………………………………………………………………………………(206)

  表4-3 唐献陵神道相邻石刻南北间距一览表……………………………………………………………………………………………………………………(207)

  表4-4 唐陵神道相邻石刻南北问距一覽表………………………………………………………………………………………………………………………(207)

  表4-5-1 第二类唐陵神道建筑个體规模一览表…………………………………………………………………………………………………………………(209)

  表4-5-2 第二类唐陵神道建築个体规模一览表…………………………………………………………………………………………………………………(209)

  表4-5-3 第二类唐陵神噵建筑个体规模一览表…………………………………………………………………………………………………………………(210)

  表6-1 昭陵陪葬墓资料表

  (主要采自张沛编著《昭陵碑石》、昭陵文物管理所《昭陵陪葬墓调查记》,《文物》1977年第10期页35-36表)……………………………………(270)

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沈睿文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代刑法特点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