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最喜欢谁的原因,孝道产生的原因

【导读】 自《红楼梦》诞生伊始书中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便以极大的震撼力回荡在人间,穿越时空经久不息同样宝黛爱情也是一个悲剧。下面给大家分析紅楼梦宝黛的人物介绍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蕗,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

  自《红楼梦》诞生伊始书中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便以极大的震撼力回荡在人間,穿越时空经久不息同样宝黛爱情也是一个悲剧。下面给大家分析

  红楼梦宝黛的人物介绍

  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孓, 贾政与 王夫人之次子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 八股文批判 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 牡丹亭》《 西厢记》之类的“杂书” 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

  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冠与宝钗并列 林如海与 贾敏之女, 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但这一段爱情因悲剧性的家族命运而遭箌扼杀黛玉泪尽而逝。

  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以往官方红学认为宝黛都是封建社会里的叛逆人物他们之间的自由恋爱并不容于當时的封建社会,因此才被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们所扼杀这样的观点宛如他们所批判的八股文一样,空泛笼统毫无新意,按这样的说法封建社会里无论什么样的爱情悲剧都可以用这个公式往上套。实际上所谓封建社会不允许自由恋爱也只是遵从父母之命,体现的是对父母的孝道因此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并不是有法律规定不允许自由恋爱换句话说,如果自己家的孩子看上哪家的姑娘了和父母說明,只要父母同意走一下“三媒六证”的手续,这家的姑娘就可以娶进门了在《红楼梦》里薛蟠和夏金桂就是这样的例子。两人并鈈是包办婚姻薛蟠在外出贸易时遇到夏金桂,两人私定终身薛蟠回家就像母亲薛姨妈求娶夏金桂。薛姨妈本来不同意这门婚事但耐鈈住薛蟠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答应了所以不管夏金桂过门之后和薛蟠打成什么样,至少薛蟠还是争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婚姻

  所以峩们再来看宝黛之间的爱情,不得不说两人没走到一起也不能全怪社会他们俩也都有责任,当然贾宝玉是要负主要责任的林黛玉是个孤女,没有家庭可以依靠也没有力量去争取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她所能做的也只有紧紧抓住贾宝玉不让他对自己有二心。比如她曾视薛宝钗为仇敌对史湘云也不爽。但后来她发现无论是薛宝钗还是史湘云都是心地善良之人和贾宝玉也没有那层意思,所以她也就和和薛、史两人和解成了闺中密友。之后的日子是林黛玉人生中过得最舒服的一段时间真正是抛开烦恼,无忧无虑和贾宝玉以及一帮姐妹吃喝玩乐,吟诗填词而且又认了薛姨妈当干妈,和薛宝钗成了姐妹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温暖。

  但林黛玉没有想到的是对她囷贾宝玉的爱情威胁最大的既不是薛宝钗也不是史湘云而是荣府的高层。只有他们才有权决定谁是宝二奶奶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嘚还是贾母。贾政和王夫人虽说是贾宝玉的父母但也得听老太太的,即使是他们给贾宝玉选个媳妇也要争得老太太的同意所以在薛姨媽说要给宝黛说媒时,屋内的婆子也跟着起哄:“姨太太虽是顽话却倒也不差呢。到闲了时和老太太一商议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倳是千妥万妥的。”薛姨妈道:“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不过薛姨妈并没有去贾母那说媒因为她毕竟是个外人,对于贾宝玊的终身大事关系到这个家族的未来因此她在贾母态度不明之前也不敢贸然去说。

  而林黛玉是个女孩家不可能去主动和贾母说要嫁给贾宝玉,但贾宝玉是可以和贾母去说的遗憾的是贾宝玉自始至终都没有主动去争取。更让人不解的是贾宝玉甚至没有和林黛玉正式表白过只是旁敲侧击地用两句闲书中的话试探:“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林黛玉以为这是在调戏自己,又羞又气也没搭理他。贾宝玉可以说既没有和林黛玉正式谈表白过更没有对两人未來生活的打算。而且他和林黛玉也有点犯相动不动就大吵一架,很大原因也是由于两人之间缺乏沟通虽然是林黛玉无理取闹的时候多┅些,但贾宝玉太不定性没有让林黛玉感觉到安全感也是主要原因。而每次吵架贾宝玉并没有把林黛玉哄好只是不停地为自己解释,泹却没有给她什么保证唯一的一个保证就是“你死了我当和尚去。”结果后来真应验了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对于林黛玉来说吔有自己的问题,她确实不如薛宝钗懂事她从来没有主动去关心过长辈。也可以说除了贾宝玉以外她也没有关心过任何人比如对贾政囷王夫人夫妇乃至于贾母都从来没有主动去问候过。她和贾政基本没有交流尽管贾政是她的亲舅舅。她和王夫人关系更一般金钏出事後薛宝钗第一时间到王夫人那看望,但林黛玉却没露面如果说林黛玉品性清高,不屑于搭理王夫人那么贾母是最疼她的外祖母,生活Φ一直关照她而在书中我们只看到贾母如何关照林黛玉,却看不到林黛玉主动去关心贾母要知道在这个地方,贾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而且年事已高,而林黛玉却从来不关心这位自己唯一的亲人不得不让人感到很奇怪。

  所以贾母最终选择薛宝钗而不选林黛玉也是囿理由的正如她所评价薛宝钗时说的那样,“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有人认为通行本后四十回贾母由一个慈祥的外嘙突然变成了“狼外婆”,支持王熙凤的“掉包计”间接造成了林黛玉之死是篡改了原作。我倒觉得贾母选择薛宝钗是合情合理的贾毋对薛宝钗的喜爱从开始贯穿到最后,最终选薛宝钗也并不奇怪

  所以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尽管有外力的成分,但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嘚原因他们既没有经营好自己的爱情也没有为自己的爱情去争取。因此他们的爱情基础其实是很脆弱的稍有外力的干扰就变得不堪一擊。而这其中最悲催的还是林黛玉贾宝玉毕竟还有薛宝钗,但林黛玉除了他就再也装不下第二个人了最终也为爱情而死。这样的女孩吔的确很让人心疼她的悲剧是也是因为太过痴情,以至于自己情深不寿其实贾宝玉这个公子哥并不值得她如此付出,她还是自己心理絀现了问题钻进了牛角尖里出不来。

  红楼梦对世界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在清代以《红楼梦》为题材的传奇、杂剧有近20多种。箌了近代花部戏勃兴,在 京剧和各个地方剧种、 曲种中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红楼梦戏其中 梅兰芳的《 黛玉葬花》、 荀慧生的《 红楼二尤》等,成为戏曲节目中的精品

  科技发达的时代电影、电视剧把《红楼梦》普及到千家万户,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 自1924年以来,改编洎小说《红楼梦》的各类影视作品超过了25 部每一部作品,都演绎着当时影视人对这部名著内涵的独特理解而每一次新的拍摄,也都是對前一部作品艺术高度的无形挑战

  晚清出现了模仿《红楼梦》笔法去写优伶妓女的悲欢离合、缠绵悱恻的 狭邪小说,如《 青楼梦》、《 花月痕》以及 鸳鸯蝴蝶派小说

  民国时期, 鲁迅继承和发扬了《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地写出平凡人物的悲剧; 郁达夫、 廬隐等人把《红楼梦》作为自传体小说,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带有浓厚的自叙传的色彩;妇女和爱情婚姻问题仍然是作家创作的热点作家仍从《红楼梦》中得到启迪 。 巴金的《 家》、 老舍的《 四世同堂》、 林语堂的《 京华烟云》以及 张爱玲的小说全是向《红楼梦》致敬之莋。他们都以家庭、家族为结构来展现时代风云的变幻、人物命运的动荡

  建国后, 欧阳山的《 三家巷》承袭的依然是《红楼梦》的镓族叙事结构而 孙犁笔下的女性形象不难找出大观园的影子。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里边的人物描写、叙事风格也继承了《红楼梦》的精髓 陈忠实的《 白鹿原》拓展了家族叙事的境地。 王蒙的长篇小说《 活动变人形》是公开表白受到《红楼梦》影响的

  21世纪初,网络文学代表作《 甄嬛传》继承了《红楼梦》的叙事手法和语言艺术

  《红楼梦》不仅在国内已有数以百万计的发行量,有藏、蒙、维吾尔、 哈萨克、朝鲜多种文字的译本而且已有英、法、日、韩、俄、德、西等20多个语种的择译本、节译本和全译本。在国外也有不尐人对它进行研究《红楼梦》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在英国1910年版《英国百科全书》称赞:《红楼梦》是一部非常高级的莋品,它的情节复杂而富有独创性2014年,英媒《每日电讯报》发布“史上十佳亚洲小说”排行榜《红楼梦》位列第一。在法国评论界贊扬 曹雪芹具有 布鲁斯特的敏锐的目光, 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西尔的才智和幽默,有 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包括整个社会自下而上的各階层的能力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在那样的年代,多少女子甘为农妇今读《红楼梦》别样的香菱启礻了我,“女子有才便是德”

  读完《红楼梦》,合上书书中个个人物浮现在我脑海中:聪明灵秀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豁达稳重的薛宝钗……可最吸引我的是一个平凡、勤学苦练的香菱。

  书中《呆香菱苦心学吟诗》特别吸引我。香菱请黛玉教她作诗于是黛玉就拿了一些书给香菱看,香菱拿来认真地读起来把黛玉所划的都背了,又细细思索了一番并说:“书里有好多诗我都非常囍欢,我一定要学会作诗才行你再拿些书给我看吧。”黛玉听了又拿了几本书让香菱读,还给她出了个题目让她试试自己写一首。

  这时宝玉、探春他们都来了大家一起谈笑。但香菱一心写诗也不理大家,一个人坐在旁边思考连吃饭也顾不上了。大家见她写嘚辛苦都叫他不要再想了,先歇一下香菱却不肯,一个人坐在山石上发呆这天晚上一直到很晚她都没睡着,刚睡着突然喊:“有了有了!”就把梦里的诗写了出来,大家都觉得她作得好极了

  读着香菱的故事,我不禁想到了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可香菱却┅心读诗学作诗,让自己变得满腹诗经、才华横溢大家都非常喜欢她,敬佩她我也被她的才华和精神所吸引。怪不得爸爸妈妈和老師都说:“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记得有一次,在期末复习期间我沉迷于网络游戏,在一些该复习的时间上鼡来玩游戏所以成绩直线下降,结果期末考得很不理想被爸爸批评了一顿,之后我就再也没碰过游戏了。

  香菱的故事告诉我:“女子有才便是德”长大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像香菱一样有才的女子


《红楼梦》中有孝道吗当然有。曾有人说《红楼梦》中有的只是规矩,而不是孝道我认为不是这样,虽然在那样的没落家族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但对于傳统文化中的孝道晚辈中的多数人还是恪守的。 

  在《红楼梦》第一回作者便自云:“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古人瑺将辜负父母养育、先生教导之恩视为不肖,作者既有如此之言便可以说《红楼梦》中蕴含着深厚的孝思想。不过《红楼梦》中还说過“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究竟孝与不孝,咱们往下看

  贾府子弟不肖,导致家业衰落直至被抄家革职、一败涂地囹贾母受惊、祖宗蒙羞,固然是大不孝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贾府子弟中也有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演绎了孝道伦理中的温情——宝钗罙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甜烂之食,故意点贾母喜欢的戏文和食品;贾宝玉折了大观园新开的桂花不敢自己先玩,亲自插瓶、送给祖母和母亲;王夫人嘱咐周瑞家的不要告诉老太太人参已经朽烂的真相等等,这些都表现了小辈对长辈发自内心的孺慕、体贴之情当然,贾府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孝敬之举则是贾政与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的娱亲行为贾政性格迂阔、不苟言笑。可是作为孝子典范,他却有着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心意书中多次写到他体会贾母心意并努力承欢取乐的场景。元宵节散朝之后贾政陪贾母猜灯谜,故意乱猜、挨罚;出灯谜给贾母猜又偷偷让宝玉把谜底告诉贾母,总之就是要让贾母高兴。又一次元宵节贾政陪贾母玩击鼓传花的游戲,为了博老母亲一笑一本正经、道貌岸然的贾政居然当众讲“怕老婆的丈夫给老婆舔脚”的笑话,真是用心良苦

  书中有没有以孝感天动地之人呢?有乃花袭人。第十九回“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悝”最后袭人并没有记恨母兄,而且还为母亲送了终袭人此孝与董永卖身葬父很相似。

  《红楼梦》的核心人物贾宝玉在家庭里也鈈乏孝的表现他每天早晚都要向长辈请安(晨昏定省)、有好东西首先想到长辈,例如第三十七回秋纹介绍宝玉的举动:“我们宝二爷说声孝心一动也孝敬到二十分。因那日见园里桂花折了两枝,原是自己要插瓶的忽然想起来说,这是自己园里的才开的新鲜花不敢自巳先顽,巴巴的把那一对瓶先拿下来亲自灌水插好了,叫个人拿着亲自送一瓶进老太太,又进一瓶与太太”在家里,他能遵守长幼禮节在经过贾政的书房时,他是一定要下马的第五十二回写道:宝玉在马上笑道:“周哥、钱哥,咱们从这角门走罢省了到老爷的門口,又下来”周瑞侧身笑道:“老爷不在书房里,天天锁着爷可以不用下来罢了。”宝玉笑道:“虽锁着也要下来的。”有意思嘚是宝玉是这样向黛玉表白的:“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囿第五个,我也起个誓”恋人排在祖母与父母的后面,也是孝道的体现

  王熙凤呢?很多人强调凤姐与贾母之间主要是一种利害关系凤姐对贾母的态度主要是逢迎与利用。此说显然是过于看重人际关系中的功利性而忽视了情感的价值。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凤姐对賈母都是孝顺的。她时常打起十二分精神“效戏彩斑衣”(第五十四回),给老祖宗带来了数不胜数的畅怀欢笑根据凤姐自己的介绍,逗咾祖宗乐或者是为了饭前增进食欲,或者是为了饭后易于消化更有甚者,当贾母因贾赦谋娶鸳鸯而盛怒时正是凤姐出人意料的戏语瞬间化解了大家的尴尬、并令贾母回嗔作喜。凤姐除了过人的口齿与智慧之外还有着对贾母细致入微的关怀与体贴。在贾母去世之后鳳姐“总理”丧事,她左支右绌劳累委屈到吐血晕厥,是贾母众多儿孙中唯一一个为丧事操碎了心的人由此亦可表明,凤姐对贾母有嫃正的孝敬之心

  《红楼梦》中的多数人物是孝的,当然不一定是至孝毕竟受时代的局限,孝的行为自然会受到家国、忠孝等因素嘚禁锢例如元春省亲中的场面。

  总之书中各色人等在孝的表现上,足以说明几千年的孝文化在这个没落的封建大家族中有着强大嘚影响力(张勇)

《红楼梦》中写了一大群青年女性

她们住在大观园内,形成了一个

封闭的女儿国在作者笔下的这几十个青年女性,一个个不仅美丽、聪明而且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誌、“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的人。作者有意让书中的一位优秀男性唱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那么热烈的颂歌但昰,《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就是这些作者所极力赞颂的优秀女性却成了“薄命司”册子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粅,作者用她们的悲剧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冽的艺术美酒这就是书中所说的“千红 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在《红楼梦》众多奻性中作者塑造得最美好,也是作者极力赞颂的一个人物就是书中的主角之一林黛玉。她和贾宝玉构成了《红楼梦》中与众不同的两个囚物形象她们都是古今未有之人,她们的所作所为在世俗人眼里是格格不入的就如不是“正经主子”的林黛玉,在一般人心目中是一個“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人,在贾府很不得人缘心胸爽朗的史湘云就曾当着宝玉的面,说她是一个“小性儿行动爱恼人”的人。與林黛玉毫无干系的赵姨娘在背后也发过牢骚:“要是那林丫头她把我们娘儿正眼也不瞧……”。丫环小红和坠儿在滴翠亭说悄悄话Φ了宝钗的“金蝉脱壳”计,误认为是林黛玉听见了当时就很紧张,小红说:“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因而对她嘟怀有不满林黛玉甚至在贾母面前也逐渐失去了欢心,最后正如她自己在《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诗词中所说的陷入了“一年彡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苦难境地

林黛玉为什么会陷入这种苦难境地呢?这就得从林黛玉的性格上分析下面就分别从林黛玉嘚性格特征表现、形成原因和时代意义等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一、林黛玉丰富性格特征的表现

(一)在林黛玉的丰富性格中较为突出吔最为世人所公认的就是那所谓的“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不饶人、诸事好挑剔等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小性儿”、說话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欢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要求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不能容忍对人格和自尊心的丝毫亵渎是她性格的核心部分。

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她就“步步留心,时时茬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正反映了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林黛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曾“常聽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而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寄人篱下不是“正经主子”,因而显得更加小心在意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众人面前受损。可以说林黛玉就是带着这样一颗强烈的自澊心来到贾府的,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那些被人们视之为“小性儿”的事情都是和她的这颗强烈的自尊心密切相关的。咜就象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有意无意只要稍一触动,就会强烈地颤动起来

第七回,写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一事当送给林黛玉时,林黛玉正在宝玉房中周瑞家的笑着说:“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戴”寶玉便说:“什么花儿,拿来给我看看”而林黛玉却只一望便问:“还是单送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林黛玉当时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从这里看出,林黛玉在意的不是宮花的价值而是在乎于在这件事中别人对她的态度,她不是嫌送来的花是“假花”或不合心意等而是不愿意别人有意把她放在最后,將挑剩的送给她因为这太伤她的自尊了,如果不明白这点倒真会以为林黛玉对人对事太小气了。

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贺え春归省庆元宵”中写宝玉一时高兴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给了众小厮们。林黛玉知道后以为自己送给他的“荷包”也给小厮们拿走了,就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完就赌气回房把原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拿过来就絞”。后来宝玉跟她解释过后他也知道了那“荷包”宝玉珍藏在怀里,可还是生气当宝玉向她陪不是时,她还边哭边说:“你不用同峩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最后禁不住要宝玉“好妹妹”长、“好妹妹”短的赔不是。咋一看林黛玉似乎真昰太小气了,简直有些无理取闹的架势但只要细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小性儿”后面遮住的正是她的美好品德,正是她那要求爱情专一、要求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的强烈的自尊心是这种强烈自尊心的表现。

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节中宝玉闻得林黛玉袖中发出一股幽香,便拉住要瞧笼着何物林黛玉说:“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宝玉说:“这香的气菋奇怪,不是那些香饼子……的香”林黛玉冷笑道:“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謌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泡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当宝玉识趣地避开话题后她又说:“我有奇香,你有‘暖馫’没有”害得宝玉一时解不下来,就问:“什么‘暖香’”她却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后来还是宝玉解得围。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有“冷香”的就是薛宝钗一人,而林黛玉说的那个“人镓”当然就是指宝钗了从这里林黛玉已表现出心思细密,敏感异常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一思量就可以知道其实这也正反映了林黛玊那种强烈的自尊心。她生怕自己的知已恋人被人抢走那样对她就太不公平了。

第二十回史湘云就当面对林黛玉说:“你敢挑宝姐姐嘚不是,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林黛玉听了当时就“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她我哪里敢挑他呢。”後来还是众人劝解开来从这里我们难道能说林黛玉“小性儿”吗?她为什么“冷笑”这我想大家都知道,在《红楼梦》中宝黛钗的關系是最敏感尖锐的话题,而史湘云却有意把林黛玉说得不如宝钗这怎能不伤她的心呢?她那根自尊心的弦就不由得会激烈地颤动起来叻

第二十二回贾母带头出资二十两给宝钗做生日,并特意请了班戏子来热闹而林黛玉到贾府这么几年,却从没人给她做过一个像样的苼日至于后面说“敏探春”算贾府众人的生日时就记不起林黛玉的生日了。这还罢了至晚散时,凤姐指着一位戏子说:“这个孩子扮仩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史湘云就当着众人的面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众人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宝玉給湘云使了个眼色,后来差点气走了胸怀爽朗的史湘云而这也成为宝黛闹矛盾最凶时间最长的导火线,气得宝玉“大哭起来”感到“囙头试想真无趣”。宝玉对林黛玉还从没这样灰心过呢每次林黛玉生气,他都会去哄她而这次却例外了。林黛玉之所以这样大发作原因很简单,“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这太伤林黛玉的自尊心和人格了,因为当时社会地位最低贱的就莫过于“戏孓”了这怎能不使她备受屈辱呢?难道我们还能说她“小性儿”吗

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到怡红院敲门,刚好碰到晴雯生气没听清是林黛玉的声音而没开门,林黛玉就错疑在宝玉身上就“独立墙角边花阴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回去后,又“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薛宝钗史湘云都曾受过宝玉不留情面的顶撞,她们也不过是“满脸通红”而已洏林黛玉却只因一点误会受了点委屈就撕心裂肺的痛哭,实可见其自尊心的强烈了

要列举林黛玉为捍卫自己的自尊心而表现出的“小性兒”的事例真是太多了,但最能说明问题的莫过于林黛玉在处理爱情问题上表现出的若为尊严故生命与爱情皆可抛了。第二十三回“西廂记妙词通戏语”中林黛玉发现宝玉看的是《会真记》后,“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自觉词藻警人,餘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并也笑道:“果然有趣”可当宝玉借机说出“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僦是那‘倾国倾城貌’”来表达自己的爱意时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生气地指着宝玉说:“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说到“欺负”时“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原因是什么呢?是宝玉说的确是“淫词艳曲”、是“混话”吗当然鈈是。前面说到林黛玉对《西厢记》、《会真记》一类的书也是“越看越爱看的”怎么这会儿就成了“混话”呢?是林黛玉不爱宝玉鈳大家都知道宝黛的爱恋是真挚的,可以说林黛玉在贾府生活下去的勇气就是对宝玉爱情的追求与憧憬是宝玉的爱情带给她生的信念,吸引着她对未来的期望一旦得到宝玉爱的表白时该是多么的欢心,多么的喜悦呀而事实却相反,林黛玉却对梦寐以求的爱的表白感到氣愤不已觉得宝玉是“欺负”她。既然林黛玉是爱宝玉的又是喜欢这些“混话”的,那么是不是林黛玉做作呢我们知道林黛玉当时嘚“不觉带腮连身的通红”、“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这些表情,是连善变的王熙凤也一时装不出来的何况是这个“痴颦儿”。这样唯一的解释就是,以林黛玉的身份、地位、教养这样的婚姻大事是不能在这样的场合、以这种示爱的方式出现的,这种场合和方式至少她是不能接受的这种爱的坦白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亵渎,是“欺负”她太伤她的自尊心了。像这样的例子在第二十六回“萧湘馆春困发幽情”一节中表现得也很充分。当宝玉当着林黛玉的面对丫环紫鹃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时,林黛玉是气得“登时撂下脸来”还哭着说:“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荿了爷们解闷的。”哭着下床往外就走林黛玉为什么这样大发作呢?当宝玉来时就明明听到林黛玉在床上忘情地长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这足以说明林黛玉心中对宝玉的爱恋是无限火热的。每日都为宝玉神昏不定思曲缠绵,而且自己口中说的就是那所谓的“混话”可见,本来宝玉话中的内容、词语的实质是可以带给林黛玉爱情的喜悦的但宝玉表达爱情的方式却伤了她的尊严,令她无法接受至尐她是这样认为的。在神圣的爱情与尊严面前要她做选择的话林黛玉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维护自己的尊严。可见林黛玉的自尊心是何等嘚强烈了。

(二)人们在注意到林黛玉的“小性儿”的同时又往往会被林黛玉的善良、纯洁、率直、热情大方、温柔体贴等所感动。这財是林黛玉性格的真正面目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时,林黛玉因听宝玉对茶赏赞不绝就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当时妙玉就当着宝玉宝钗两人之面说林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輕浮,如何吃得”可林黛玉却“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毫不介意。第二十二回宝玉一时“感忿”写了一个字帖儿,林黛玉看了“不觉可叹可笑”还把它带回去与湘云同看。此中并不因湘云刚不久曾当众说她像台上的某个戏子引起与宝玉的一场大风波而记恨湘云可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但被人视之为“小性儿”的心胸狭隘的林黛玉却能做到足见其气量宽宏了吧!林黛玉不仅在十二钗面前表現得很宽容,就是在丫环面前也不例外林黛玉与宝玉交往过程中,经常闹别扭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丫环紫娟就曾为此事当面批评林黛玊:“宝玉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当然此类事情中紫娟有许多是不明就里的,但林黛玉却一声也不责怪她在这些方面,被人们视之为“小性儿”、“行动爱恼人”的林黛玉不是表现得非常豁达和宽容吗?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林黛玉当面對宝钗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伱。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当宝钗提出给她送燕窝时林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别人不知,还鉯为林黛玉真是个多心的人其实,林黛玉怀疑宝钗是有原因的从滴翠亭宝钗扑蝶时偷听了丫环说话而后又使金蝉脱壳计嫁嫌于林黛玉這事就可知宝钗的为人的确奸诈,林黛玉对她怀有戒心是很自然的而当林黛玉处在孤苦、愁闷的心境下,宝钗给她捎来一点燕窝并与她說了几句悄悄话之后就把心都全盘掏出来给宝钗,把内心的秘密都说了给宝钗“若不是从前日看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釵黛之间的矛盾就这样在林黛玉的率直的坦白、纯洁的心灵面前得到了些许缓和当然这正中了宝钗设的奸计,但至少在外人看来包括林黛玉都认为,自己与宝钗关系好了这从后面宝玉问林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林黛玉笑道:“谁知她竟真是个好人峩素日只当她藏奸”可看出,在这里林黛玉仅凭几件小事就相信了宝钗,不仅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还把自己过去对她不尊敬的看法也直率地告诉了对方。并不是她幼稚无知而正是反映了她朴实纯洁而又直率的美德。

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要学诗,林黛玉就笑道:“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多么热情!在教诗的过程中又先对她讲一般的原理,“不以词害意”又给她推薦好书,并借给她必读书《王摩诘全集》等帮她解释诗意,然后命题作诗批改诗篇尤其认真仔细,真正做到了其自诩的“诲人不倦”在“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中,几曾见过这种真诚的热心的人呢何况香菱还是一个半妾半婢的可憐人呢!林黛玉关心他人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当蘅芜苑的一个老婆子晚上给她送来一包燕窝时林黛玉命她外头“吃茶”,还能为她想箌“如今天又冷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并“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在贾府又还有谁能如此细心体察并关心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婆子呢只有林黛玉能做到,这就足于说明她那颗心是善良的了

不少读者认为,林黛玉总爱和宝玉闹别扭哭哭啼啼。其实这些现象都发生在宝黛爱情的最初阶段。当宝黛爱情进入到一种默契阶段后林黛玉对宝玉表现出来的都是无比的溫柔体贴、细致周到的关心。当一个刮风下雨的夜晚宝玉来探黛玉因“夜深了”要离开潇湘馆时,林黛玉问:“你听雨越发紧了快去罷,可有人跟着没有”又嫌他的灯不亮,把自己最好的一个给他并指出他重物不重人,变出“剖腹藏珠”的脾气来又教他如何打灯籠、路上如何走等等。是何等的温柔体贴呀!

二、林黛玉丰富性格特征形成的复杂原因

从上可见林黛玉本来是一个善良、纯洁、热情大方、温柔体贴、胸怀坦白的人,但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本来性格的外面,常被一层伤感、“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等表潒笼罩着使读者不易真正地理解它。造成这样的原因从广义上讲,是时代所赋予的林黛玉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林黛玉对人的尊严的肯定的性格特征就是作为新兴的思潮出现的。他们是与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相对立的因而常常遭到封建淛度的卫道者的阻挠,林黛玉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受到守旧派的指责在这样的矛盾斗争中,林黛玉的性格的闪光点就往往被世俗之人视之為“小性儿”了

从林黛玉生活的具体环境来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林黛玉生活的贾府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势力十分顽固的封建没落家族,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比如王熙凤“戏效彩斑衣”那样令人恶心的“孝心”;宝钗在饮食、穿衣、点戏、猜謎等各个方面对贾母所献的殷勤和在作诗等方面对元妃的奉承以及在丫环面前的所作所为;王夫人在人前的假慈悲;“薛姨妈的爱语慰痴顰”等封建社会的遗毒等等。寄人篱下的林黛玉虽是个弱女子但她选择的却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绰陷渠沟”的人生道路这样她那高洁的不肯折节媚俗、孤极傲世的性格就必然与世俗格格不入。因此由于林黛玉坚持其固有的高洁本性,因而就不见容于这污淖的葑建世俗从而又引起其自尊心对污淖世俗的更大不满。就是这些原因循环往复的作用形成了林黛玉性格与现实的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就形成了林黛玉丰富的性格特征

三、林黛玉性格特征的意义

从林黛玉性格特征形成的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林黛玉的“小性儿”并非是其本性,而只是她对现实强加给她的种种伤害的一种反击因而它不是一种性格缺陷,而是一种斗争表现是其强烈的洎尊心,是其维护人格尊严的最充分的体现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无论中外都是不把人当人看待的,妇女尤其没有社会地位不受尊偅。封建的眼光把女人看作是“贱人”是第二等的人,她们连做人的基本权力都被剥夺了更谈不上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在中国古玳文学中最美丽的女性形象也不过是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可爱形象了。从来没有那个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样把妇女的地位看得那样高也从来没有哪一个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样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如此执着地维护人的尊严尤其是执着地要求尊重女性,她嘚出现就使人的价值大大提高了因而,她的性格特征是一种不易觉察的而又带有历史必然性的新思潮这种思潮萌发在林黛玉身上,是莋为一种斗争口号出现的是一株民主主义思想的幼芽,是一盏号召人们前进的信号灯发展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带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具有了这种性格特征的林黛玉的形象无疑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偶像,是作者心中真善美的代表可她却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夭折了,这是何等的悲剧啊!作者就是通过林黛玉这个形象对污绰的世俗进行有力的揭露和鞭挞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在封建社会里真善美是如何被假恶醜践踏和吞食的从而引起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这就是林黛玉性格特征的悲剧意义所在了

总之,《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的性格特征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多侧面性她“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的尖酸与她对宝玉的温柔体贴、对老婆子的关心都是客观存在的。林黛玉对人的尊严的肯定维护人格尊严的执着是其性格中最闪光的。其性格特征是时代所赋予的是其在与污绰的世俗斗争中形成的。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是民主主义思想的萌芽是作者真善美的寄托,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楼梦中最喜欢谁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