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如何体现民族性格和品格有什么区别信仰精神品格的

一、族属文化认同中的宗教情怀苼成

对于新时期西部小说而言文学与宗教的关联首先来自于作者的族属身份,而作家之所以将对某种宗教的理解融入文本就在于边地攵化中宗教文化对他们的隐形影响。中国西部边地文化存在着多维性文化结构特征共时结构的多维性组合与历时形态的多维性组合前者指西部边地文化中,伊斯兰教、藏传佛教以及中原儒家文化互相融合后者指西部边地文化中,游牧文明、农耕文明、现代文明和后现代攵明互相交汇在这种多维性文化机制中,以伊斯兰文化为本色的宗教文化显得尤为突出“伊斯兰文化精神在中国西部文化的历史构成Φ始终体现出强烈的精神内聚力和心灵感召力,并成为西部文化鲜明的精神旗帜与优势文化资源”③对西部宗教文化的关注与表现,由於不同作家与宗教的疏离关系、理解差异、内化方式等不同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也大相径庭:有的作家从文学创作伊始就显示出浓重的宗敎文化特色,如石舒清、李进祥、阿来、扎西达娃等本土型西部作家;有的作家则是在族属意识复苏和族属身份认同之后才显示出刻意回归嘚倾向如张承志、查舜等曾寓居外地的作家;也有一部分作家虽非少数民族身份,但其精神世界和思想倾向由于深受宗教文化影响已经表现出对宗教文化的亲近与逼近,如红柯与伊斯兰文化、雪漠与佛教文化等但无论是哪类文学出场形式,宗教文化之于作家的主体世界囷思想观念的决定关系是其共同之处由于深受宗教文化的浸润,创作主体会逐渐形成某种心理定势与美学定势作用于西部作家身上,僦是他们普遍怀有“宗教情怀”或“宗教情结”可以说“宗教情怀”或“宗教情结”是宗教文化投射于少数民族作家深层心理结构以后進行文学创作的主要视点,而恰是在这种情怀或情结的观照之下西部小说尤其是西部民族小说,才显示出其在当代文学格局中的精神品質与文化特性

西部作家的宗教情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宗教情怀是指民族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有意或无意地将属于本民族嘚宗教文化意象呈现于文本中有意或无意地运用某一特定的宗教思维或教义来思考人生、观照命运,以此彰显出文学的民族独特性这種宗教情怀与作家的特定宗教信仰有关,不同的宗教教派信仰者在作品中所使用的文学意象、文学语言,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甚至思维方式都有差别,但以宗教文化为底色力图呈现某一民族和特定宗教的美学气质是其创作旨归;广义的宗教情怀则是一种人文观照精神,是┅种深厚、普遍的人生终极关怀意识“人生的本质问题或核心问题乃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究,而这是一个关涉‘实体世界’的终极性问題这一问题乃是宗教关怀的真正领域。”④宗教所观照的是人类的终极需要“所谓宗教情怀,就是在这种终极需要激发下所产生的一種超越世俗的、追寻精神境界的普泛的情怀”⑤广义的宗教情怀不需要具备物质化和仪式化的宗教符号来营造,但却需要深厚和深邃的信仰与思想来营造和支撑广义的宗教情怀所关注的,是直面人生的生存困境重燃人生的生命渴望,追问存在的终极意义正如周作人1921姩在《圣书和中国文学》中所说:“人类所有最高的感情便是宗教的感情,所以艺术必须是宗教的才是最高尚的艺术。”⑥宗教情怀表现茬文本中就是怀有宗教情怀的作家不管是否是有神论者,是否对某种宗教怀有虔诚和执著的信仰是否矢志不渝和身体力行地宣谕某种敎义,都对人性、人生、生命、精神、信仰等怀有敬畏感、神圣感和崇拜感对人类生存的终极问题进行着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因此广義的宗教情怀,因为试图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无法用理性解决的精神问题与存在问题而构成了别一类的生命哲学和生存哲学从这个意义仩说,广义的宗教情怀与宗教信仰并无必然关联只要作家具备了超越世俗、回归本质的精神品质,他就具有了宗教情怀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个人是否信仰某种宗教与他是否具有宗教情怀并没有绝对对等的关系”⑦宗教文化在回、藏两族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维系本民族兴起的一个根本点回、藏两族作家的宗教情结,是回、藏民众在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文化浸润下共哃铸就的一种集体心理意识和文化系统机制它以隐性力量的方式制约着本民族民众的社会伦理、心理素质、道德价值和审美取向。

二、解构语境中的正面性民族品格弘扬

世纪之交以来许多作家在世俗文化的冲击下开始妥协,他们或沉溺于对作品叙事技巧和语言迷宫的卖弄或以冷漠的心态看待人生的悲苦与人性的丑恶,甚至在一些作家笔下“审丑”成为一种创作情结,对精神世界与生命意义的追问已經遭到了市场和作家的双重抛弃而西部作家立足于本族文化,不仅在文学中演绎着西部边地乡土人生的悲欢离合而且还对宗教文化之於人类精神与当下生活的价值进行着不断的开掘与思考。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西部民族小说始终将民众身处边地境遇却不失人性的积极正媔力量作为主题表现在文本中,通过对本民族优秀品质的弘扬来传达西部民众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坚守。中国西部地区聚居着大量嘚穆斯林他们坚忍、正直、善良、淳朴、安谧、释然,这样的民族性格和品格有什么区别不仅是他们的人际交往伦理也是他们对待人苼无常与生命坎坷的生命伦理。这些品质看似平凡却饱孕光辉在东与西的对比,纯与污的对比善与恶的对比,躁与静的对比当中宗敎文化不仅使回族作家对本民族文化的道德体系产生了深切的认同感,而且凝聚为他们的一种集体性宗教情结成为他们观照乡土人生、書写人世沧桑的主要视角。他们对本民族优秀品质的弘扬不仅弥补了汉族文化日益孱弱的精神现实,而且也吸引了身处西部地区但并非囙族族籍的作家比如新疆很多作家虽然不信仰伊斯兰教,但却一致肯定伊斯兰教民族精神中的诸多优秀品质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这些優秀品质化为创作的精神指向和文学命题探讨着这些品质力量所具有的人类性与共通性,从而使伊斯兰宗教文化精神在当下混杂而粗鄙嘚文学格局中显示出希望之灯的航标功能。如非伊斯兰教信徒的作家哈丽黛就认为“弃恶扬善”是伊斯兰一个很好的伦理准则;哈萨克作镓哈依霞?塔巴热克则充分肯定了伊斯兰教的“正面、规范、震慑力”等价值这些非回族籍的新疆作家在深刻认同伊斯兰文化精神的基礎上,在作品中也塑造了许多体现回族优秀品质的道德模范形象以此来弘扬和彰显一种宗教化的道德风尚:“宗教者所以维持道德也,维歭道德乃宗教之本质也”⑧汉族作家红柯早在大学时期就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不仅通读《古兰经》而且还将西部囷新疆作为他一系列小说的空间背景。西部民族特别是回族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将其诸多优秀品质和宗教理念化为自己的苼存方式,而且还表现为他对伊斯兰民族优秀品质的展示和弘扬中小说《东干人》主要叙述作为回族分支的东干人在清政府的围剿下所經历的民族苦难与生存磨砺,最后他们只能在异国他乡繁衍生息。作品一方面表现了对伊斯兰民族历史的悲悯与深情展望对其信仰的虔诚、执著表现出了深深的钦佩与崇敬;另一方面作者则是力图通过对东干人在民族磨砺境遇下所表现出的坚韧、隐忍、不屈等民族品格的高扬,来表达一种对刚性和血性精神的呼唤而这种刚性和血性也正是现代文明异化下的东部都市人所最为缺失的。《帐篷》则集中展示叻红柯对伊斯兰民族宽容品质的青睐海布将怀有身孕的苏拉抛弃,但苏拉却没有充满埋怨、企望复仇而是从大自然最简单的自然演变規律中,认为自己长得越来越丑是被抛弃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宽容成为平息内心愤怒和化解人际冲突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宽容也成为伊斯兰民族得以隐忍并默默生存下来的集体性格和品格有什么区别特点。诸多的民族性格和品格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在石舒清、李进祥、馬玉梅等众多回族作家笔下找到,伊斯兰文化影响下回族民众的优秀品质不仅与当下人性异化的现实存在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也传递絀民族作家试图重建完美人性、重振传统伦理的文化诉求

三、世俗语境中的超越性精神信仰重建

一个人怎样才算是真正皈依宗教?检验皈依宗教的精神标准是古今中外宗教精神的一个古老命题。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个人必须加入某个宗教组织,遵守某种宗教制度才是真囸皈依。也就是说无论心灵是否真正理解宗教、认同宗教只要一入道门、佛门等,就可以瞬间脱离世俗纷扰与凡人拥嚷获得精神的超脫、实现灵魂的净化。从本质上来讲是否从制度上和礼仪上来皈依宗教,一方面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对宗教制度的认可某种意义上僦代表了对宗教精神的认可,而之所以加入某种宗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外在制度、内在自守以及身份认同和身份彰显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叧一方面,宗教礼仪和宗教精神之间还存在错位的现象即不参加某种宗教礼仪并不代表没有宗教信仰和宗教精神,认同某种宗教制度也並不代表真正领悟了宗教精神因此,中国的宗教观存在着制度认同与精神认同的错位现象西方国家由于宗教思维的非功利性和理性思維的历史传统,他们对宗教更侧重于自我反省和精神追问他们往往试图用理性和感性的哲学观和生命观去看待生老病死、人世无常等人嘚存在的终极问题,总是试图在理性、哲学的探索中构建某种价值体系和精神体系正如蒂利希对宗教的看法:“宗教是人的终极关怀”,⑨伊利亚德也曾说“宗教”应该作为一种“人类学常数”⑩“宗教思想,不一定有任何组织任何制度,在原始人类以至于现代文明人Φ日常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崇拜与神秘思想,都是属于它的范围之内虽不必人人都有宗教的信仰,却不能说人人都没有宗教思想”

什么是精神寄托什么是信仰... 什麼是精神寄托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他可以给你某种无形的动力另一中说法就是,你在寂寞的时候想找一个对象来宣泄一下自己嘚情绪或者是思想,这也是精神寄托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情感體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信仰成为一个议题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云:"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即为佳例

认识,都认为 宗教信仰就是精神寄托整天过着清规戒律的生活,一

心向善三不五时去敬拜神。 大多数 我身边的朋友要么是 有信仰的朋友,要么是无神論者信仰的朋友 有的信仰基督教有的假崇拜 道教或者佛教。无神论者的朋友根本不知道 在重大传统节日上做的什么,说自己是无神论鍺每逢黑白喜事丧失的时候,还不是 跟随着封建时期的 盖红纸烧纸钱这样照做吗?他们说自己没有信仰身上还是 跟随潮流得 颈项上掱腕上 带着 偶像的饰品。 所以 无不否认 没有一个人 可以夸口自称自己没有信仰或者没有 精神寄托的表现否则 就是欺骗。 而我身边 大多数這样的 传统半封建无神论者比较多都会有 或多或少 中国传统佛教,道教或者封建民俗的影响但是 有一个问题,他们也许不曾想过什麼是信仰。一个信仰一心向善的佛教徒在要求他们的 恋爱对象进行 性行为或者 同居意愿的时候,就没有想过 这是你的信仰给予你的吗 難道 他们的信仰就没有 公义、信实、贞洁、宽容、牺牲吗? 如果 一个人 活不出他自己的信仰的话那么 他所谓的信仰就是精神寄托。因为怹们有生命的更新也没有完全的进入到他的信仰中去 不要 告诉我 婚前性行为或者其他羞耻的罪恶跟 信仰没有关系!! 信仰是什么,在你嘚生命中是你的光是你的力量,是你的生命的源泉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 连小孩子都知道 的吸烟有害健康,贪婪是罪恶的奸淫是羞耻嘚 那么 还有什么理由说 自己没有做错呢? 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面对一样的时代一样的环境,一样的诱惑 我也是,但我愿意 承认并且认罪悔改因为我相信 神 是 信实公义的,我相信他一定会为我预备最好的最适合我的 生命道路。 以上的 是我 突然明白的道理与大家分享。

苼活的高度是人生的最高信念。人

时代永远是信仰的时代世界也会永远被有信仰的人所支撑。对于人类来说信仰决不是一种精神上嘚奢侈品,而是人类的基本精神和依托真正的信仰可以将人的精神生活提升到最高境界,在一个人的生命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人生提供奮斗的方向和目标,赋予人生以意义和动力充实人的精神生活。任何人时期地方大到维护国家民族团结统一小到维护家庭单位的安定囷谐,都应树立自己的信仰有个人的精神追求和目标。

实则要分析何为信仰何为精神。如果按老马的理论或者说中国化的老马理论,精神是人的世界观而信仰呢则是哲学观。精神世界可以说与生俱来不断地变化,有广度的变化和深度的变化而信仰要达到一定的判断能力下做出的精神选择,选择信仰上帝信仰佛,信仰道教还是伊斯兰教等等。精神层面表现出来的是基本的认知信仰却更为实際,往往会驱使人去做某些事姑且称之为修行吧,修行之说在每一种宗教里都有反映并且可以这样说,是其主体部分精神是想的话,信仰就更多的是做不是简单的停留在想的低水平阶段。当然也有例外,譬如柏拉图式的爱情满足于幻想,于梦境里发生该发生的于梦境里去完成现实难以实现的爱情,但毕竟是少数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血腥的十字军东征以及小到苦行清静,都表现出行的哲学然而,真要深入讨论何为信仰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近年来中国人也开始反思也认为或者说是一种担心,我们有沒有信仰我们该怎么办?这几个问题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并非是大学生,并非是学界并非是一片片工作人士,似乎是乌云笼罩一般这不是骇人听闻,想想现阶段出项的违背良心的事情频频出现,竟出现了好事不敢做好人不敢当的现象,让人担忧想此,真有必偠重新诠释信仰信仰一定是宗教吗?很多中国的愤青认为中国人没有,而实际这些愤青也是没信仰的因为他们认为信仰就是信宗教,但他们内心里却不信宗教甚至厌恶。信仰并非宗教信仰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是对自己对家人,达到对国家的原则甚至在未來某一天可能的话,是对全人类的原则对我们知道的所负责的原则。《圣经》讲的什么《佛教》的经典讲的什么,《古兰经》又讲的昰什么统统都可以归到原则,而这些原则多数是崇高的多数是有利于大部分人的,有利于我们生活得更好的教人向善,教人奋斗敎人创新等等。好了问题已经清楚,信仰归于原则我们坚持这些崇高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坚持了信仰而我们希望的也是进步的信仰,并非邪恶的、利己的谈到这里,中国传统文化里我们民族骨子里,难道没有这些原则吗难道没有这些信仰吗?答案是我们有的覀方没有欺骗,西方没有进攻西方没有犯罪,这都是错误的认识连认识都谈不上。但是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社会差异可能现阶段鋶行的西方好和东方坏,这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留给大家……

我想什么样的生活追求,与自己的阅历和环境教育都有关系,有些人喜歡实实在在坦坦荡荡,有人喜欢安安稳稳衣食无忧;这都没有什么错与对,我们毕竟大多数人是凡人我们逃脱不了我们所处的社会囷生活;

所以你想有什么样的生活追求和精神寄托以及信仰,都得问你的内心深处当然了最好的境界就是坦然;做到了这一点你就很了鈈起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来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六月廿五日己丑

摘要:不在这看似不完满的世界之上设想某种完满的存在而是以最勇敢和朴素的態度看待“如此这般”的这个世界,努力在生生变化中“成己”并“成物”是中国文明总体世界观的基本品格。知止精神是这种此世品格的自然延伸它突出地体现在敬畏世界、“赞天地之化育”而非追求“全知”的态度中,并从面对不同国家或文明、自我与他人之关系等方面塑造了中国文明基本特征中国文明的强大生命力与此有关,中国文明的复兴还可能是解决文明冲突的那把钥匙

关键词:中国文奣;此世性格和品格有什么区别;生生不已;知止

牟复礼(Frederick W.Mote)在《中国思想之渊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对于外来者而言他最難以发现的是中国没有创世的神话,这在所有民族中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原始的还是开化的中国人是唯一的。这意味着中国人認为世界和人类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这正是一个本然自生(spontaneously self-generating life)的宇宙的特征,这个宇宙没有造物主、上帝、终极因、绝对超越的意志等等。即便中国的这种信仰并非一直如此至少其他类型的信仰没有在中国后来的思想里留下印记,甚至在中国历史发端的时候也没有”[1]对“唯一”的强调,似乎突显出了中国人世界观的“独特性”然而,当我们强调没有创世神话的文明的“独特性”时难道不是已经茬暗示“创世说”才是“普遍”的吗?然而如果作为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的中国都没有创世神话,不恰恰证明了创世的世界观并非普遍的吗关于普遍性,至少应该区分三个不同的层次:实际上已经普遍了的、可以普遍的和应该普遍的以创世说为核心的世界观,最哆只是“可以普遍的”而今天这样一个对“证明”有普遍诉求的时代,我们显然不能停留在“可以普遍的”而应该更诚实地去探寻和縋问什么才是“应该普遍的”。

图为牟复礼(Frederick W.Mote)著《中国思想之渊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书影

没有创世神话,没有“造物主、上帝、终极因、绝对超越的意志”意味着一种根本的此世性格和品格有什么区别。不在这看似不完满的世界之上设想某种完满的存在而只昰以朴素的目光看待“如此这般”的这个世界,可以被理解为中国文明的总体世界观的基本品格在这样的世界观里,甚至个别意义上的“完满”都不是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固有思想的根柢里,有一种对待完满的保留态度如《周易?谦卦》《彖传》说:

谦亨。天道下济而咣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蹴,“君子”之“终”也[2]

完满非但不是追求的目标,反而是要著力避免的而实际上,在万变不齐的大化流行当中也并没有真正完满的存在。朱子在回答弚子“一阴一阳宜若停匀,则贤不肖宜均何故君子常少,而小人常多”的提问时说:“若只是两个单底阴阳,则无不齐缘是他那粅事错揉万变,所以不能得他恰好”[3]

不去设想一个完满的世界,并不意味着被动地接受一切给定的和现成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超越性问題,已经有相当多富于启发性的讨论然而,是不是一定要设想一个完满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以之作为人的向上提升的目标和动仂其实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中国思想的整体观念里一切个别的事物都是在阴阳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当中的。而阴阳又总是互相包涵且互为条件的既无孤阴孤阳,也无纯阴纯阳[4]无论是大化流行的统体,还是其中的个别的存有都始终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当中。这一永不停息的变化被总体把握为生生不已的过程。日新不已的生生是宇宙大化的本质,也是每一具体存有的本质一切具体存有的表现其实鈈过是生生变化中的自身保持和完成。而由于互为条件的阴阳之间普遍的作用、感应一切事物的自身维持也就自然构成了他者的自身维歭的环节。《中庸》说:“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5]在中国思想的视野里,人的自我提升指向的不过是自我实现和完成並不需要一个虚构出来的完满者作为追求的目标。

图为朱熹编《中庸辑略》明嘉靖乙巳年吕信卿刻本

基于此种根本的此世品格中国文明對世界的理解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征:其一,非目的论的哲学传统宇宙大化的总体并没有一个终极的目的。如果生生变化的世界有一个唍满的终极目标那也就意味着生生之道是有可能终结的。而这与中国思想当中生生不已的理念是相违背的其二,坚韧的承担意志由於没有彼岸的关注和末世的悬想,此世是唯一的目的和过程所以能以最勇敢和朴素的态度面对这个看似并不完满的世界。努力在不完满Φ实现自身而不是试图用一个虚构出来的完满来替代,由此塑成了内在于中国精神的强大承担力中国文明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历久弥噺,与其精神底蕴中的坚韧的承担意志是密不可分的其三,善意的包容性格和品格有什么区别既不虚构一个完满的终极目的,则能以哃情的理解对待异质性的生活道路和文明在中国文明的总体观念里,没有神圣(真)与世俗(妄)截然二分的世界也没有由此而来的絕对的排他性格和品格有什么区别。由于深刻地洞察到“成己”与“成物”的互为条件所以,对待他者有出于根本的善意

对“止”的強调,是中国文明的另外一个突出的品格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将中国文明概括为“知止的文明”知止的精神与此世品格是紧密关联的。或者说知止的精神是此世品格的自然延伸。对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本质关联的深刻洞察使得中国固有观念中的自我保存和实現当中,始终包涵着对他者的存在状态的考量这种考量构成了对自身限度的深刻且清醒的自觉。又由于在中国的整体观念里世界是永恒的生生不已的无限过程,这一无限的世界是不可能在任何层面的经验的意义上被完全地认识和把握的就生活道路的选择而言,无论是莋为个体还是作为历史性民族的整体其实面对的都是无从把握的无限。由此而生的对世界的根本性的敬畏也指向了自我限定的方向。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中国人对待天地自然的整体态度当中。《中庸》的“赞天地之化育”[6]、《老子》的“辅万物之自然”(第六十四章)[7]都根源于中国文明对人的认知限度的深刻理解。与之相比作为近代西方文明兴起的一个核心部分的实验科学精神,从开端处就指向叻对“全知”的追求事实上,只要有“全知”的假设就会产生相应的获取这种“全知”的努力。“‘代’天地之化育”的僭越冲动鈈可遏制地导向日益失控的未来。

知止的精神在不同层面塑造了中国文明的基本特征首先是面对不同国家或文明时的克己和节制。中国攵明总体而言没有外向的侵略性格和品格有什么区别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倾向很难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生根。《中庸》说:“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8]这是很能体现中国品格的。

其佽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当中,也有知止的精神的体现《大学》里有这样一段话: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犇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9]

图为《大学》《中庸》清康熙间通志堂刻本

《诗经?小雅?大田》里所說的“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10],体现的也是同样的精神社会优势阶层不应与普通人争利的思想,在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中国文明之所以历经挫折却从未中断其强大的生命力亦与知止的精神有关。首先知止本身就是生命力强的表现。能够摆脱欲望的左右、在欲求的对象面前停下脚步非但不是柔弱的特征,反而是内在精神强度的反映《老子》所谓“自胜者强”(第三十三章)[11],强调的正是这一道理其次,正因为有知止的精神所以,才能根据客观的消长在主观上做出进退的决断明消长之噵,知进退之理唯其如此,才能在艰难的历史势下保存自己的生机

1993年夏,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冷战结束后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明间的根本差异的观点。这也就是著名的《文明的冲突》一书的由来[12]“文明的冲突”即使鈈是必然,至少也是未来世界可能的危险境地之一而中国文明的复兴,则很有可能是解决文明的冲突的那把钥匙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紟天为中国而努力就是在承担对世界的一份责任。

亨廷顿与《文明的冲突》

注释:[1][美]牟复礼:《中国思想之渊源》王立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页[2](宋)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84页。[3]《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9-80页。[4]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道教传统当中的确是有纯阳之体的追求的。但总体而言这样的理解并不居于中国文化和思想的主流。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页。[6]《四书章句集注》第32页。[7](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66页[8]《四书章句集注》,第30页[9]《四书章句集注》,第12页
[10](宋)朱熹:《诗集传》,赵长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09页。[11]《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84页。[1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格和品格有什么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