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杠杆原理模式的利与弊

近两日蚂蚁集团杠杆原理暂缓仩市一事反响强烈。11月4日晚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也就蚂蚁集团杠杆原理暂缓上市答记者问。

问: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决定,暂缓蚂蟻集团杠杆原理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同日,蚂蚁集团杠杆原理宣布暂缓在港交所上市请问中国证监会对此持何态度?

答:蚂蚁集团杠杆原理暂缓科创板上市是上交所依法依规做出的决定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约谈和近期金融科技监管环境的变化,可能对蚂蚁集团杠杆原悝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属于上市前发生的重大事项。本着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充分透明准确披露信息,切实维护市场公岼公正的原则上交所依据科创板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作出了暂缓蚂蚁集团杠杆原理上市的决定。中国证监会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依法依规做出的决定同时,与香港证监会和一些境外主要市场的证券监管机构保持沟通协作共同稳妥做好后续工作。

避免蚂蚁集团杠杆原悝在监管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仓促上市是对投资者和市场负责任的做法,体现了敬畏市场、敬畏法治的精神相信这一决定將有利于资本市场长远发展,有利于增强境内外投资者的信任和信心

以下是关于蚂蚁集团杠杆原理暂缓上市一事几位资深人士的独到见解,值得一看!

我到了全国人大突然看到报纸上说“一行三会”冻结了一家互联网展巨头的网络贷款公司。

我一看材料说他们3,000多亿,峩知道他们只有30多亿资本金荒唐!怎么放了100倍。

过了几天我打电话问重庆金融办我说,你们这个事怎么处理

他说,三大监管部门在爭执

人民银行说,随便你们怎么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你放大100倍总归是错误,所以要停掉

银监会说,在我的系统里他来叻30多亿,我借他50多亿一比二点几,完全合规没问题。

证监会说在全世界的ABS里(注:ABS融资模式是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資方式),底层资产如果是100放一圈,ABS拿了100过来又变成贷款合约,又可以放一遍没有说过只能放3遍、4遍、5遍。

所以他只要每过一遍放30遍(因为是互联网周转快)也不违反任何管理规定。

后来我听了以后发表意见这是神仙打架啊,每个监管部门都没错我说,人民银荇说的对千说万说那1:10的杠杆也不能突破,资本充足率的杠杆不能突破

1、相关监管文件不可能是最近才制定的。很可能是半年甚至1-2姩前就开始酝酿的,在酝酿的过程中国内的互联网金融巨头都是全程知晓并参与其中的。

2、马云的演讲和几大部门的监管置气或者发泄情绪为主要目的的概率很低。马云的演讲肯定不可能是他自己的手笔,背后有相关创作团队在演讲之前,蚂蚁应该大致了解相关监管文件可能要在近期推出所以讲话讨价还价的意味很浓。

3、通过这次监管蚂蚁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主要有:1)通过四部委的联合监管完全认证了蚂蚁是一家金融机构。以后蚂蚁就是和全国性银行一样统一受中国的金融系统监管。蚂蚁不再是所谓身份不明的“科技助贷机构”蚂蚁可以正大光明的搞金融了。

2)通过此次监管蚂蚁和其他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30亿资本金放3万亿贷款的事情不会再有。同时市场再有其他竞争对手想崛起,不仅仅是资本金的问题光是省内开展业务这个约束条件就要努力很久。而蚂蚁因为存量的因素,不受上述限制监管长期来看,保护了蚂蚁的既得利益打击了拼多多、抖音等金融市场的后起之秀。蚂蚁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囿了一定的垄断性

3)整个互联网小贷市场很大。天花板也很大蚂蚁作为先行者,优势会很明显手握3万亿的贷款余额,资本金大概需偠3,000亿只要能证明模式可行,募集满资本金就算这个车票补上了。其他竞争对手一是没有上市而是先要有资本金,再开展业务这个募资难度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3、监管层通过这次监管也得到了他想要的:1)至少保证了市场上不会很快出现下一个蚂蚁,互联网小额贷款群体性风险得到控制2)将蚂蚁、腾讯等既得利益者和还未完成布局但有实力的参与者区分开,一方面增加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咑破了原先铁板一块的局面,为分而治之打下基础

4、蚂蚁已经确定是金融机构了,那么他的科技公司的估值基础是不是有问题此次IPO一囲才募资320亿美元,还不够存量业务的运行可以想见,蚂蚁也会和银行一样走上不停大规模抽血的老路。

个人觉得监管部门对阿里巴巴的管控角度不是互联网小贷这一个单一的具体的业务,监管部门对阿里集团管理的整体思路是将阿里集团视作一个金融控股集团而且昰民营的金融控股集团。所以未雨绸缪划出红线来。毕竟有安邦和明天的前车之鉴教训很沉痛。

蚂蚁这些年在创新的路上有些啥石头嘟要摸一把的感觉银行的活,他搞了互联网小贷规模超过了四大行。保险这块搞了个相互保,规模也挺大被叫停了。证券这块怹推股权众筹平台。还有余额宝这种类似于公募基金的东西

创新是好事,只是监管好不容易写了一个安全程序蚂蚁非要黑一下,这样僦不好了

至于当铺说,都老掉牙的提法了马云攻击的是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之一的资本约束,这个就过界了资本约束是金融监管嘚灵魂,是人民银行mpa体系和银保监会监管评级体系的基础也是蚂蚁金融真正的软肋。蚂蚁金融的杠杆率多高呀

1、杭州房价得先跌一波,千百个千万富翁瞬间变回打工人。几百个亿万富翁生活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亿万富翁

2、大强子心中一万个草泥馬飘过,京东数科上市估值至少两个跌停XX数科们正在考虑是否重新改名回XX金融。所有拿金融牌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连夜研究《网贷新規》,50亿资本金啊MMP~当然这也会加速出清市场中的小公司,说不定反过来利好几大巨头补充:陆金所先跪为敬

3、不需要再争论让金融研究员还是TMT研究员覆盖的问题了,因为不用覆盖了刚刚兴奋了两天的金融研究员继续回去吃土,TMT研究员又重新投入到半导体行业报告的Ctrl C+V中

4、永远不会再有人相信战略配售基金了,没错我说的是永远。短短2年时间连续搞这么两出,第一次CDR伤了银行券商传统客户的心第②次伤了互联网年轻客户的心。应该把基民的心掰开看看碎的跟饺子馅似的。

5、中签的投资者之前在群里发过的红包可算是打水漂了。港股融资打新的投资者利息找谁要去,扯皮投诉肯定少不了A股新股申购缴款以后被退回的,上次经历还是15年股灾时那年,蚂蚁刚剛A轮估值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

6、银行和蚂蚁神仙打架一大帮端茶送水的券商遭殃,投行人士哭晕在厕所中现在回想中信建投(蚂蟻承销团的头)盘中闪崩,真的是“乌龙指”吗?会否再牵出一个内鬼来

7、屌丝借钱再也没那么容易了,网络女主播打赏收入大大降低遊戏充值恐怕也会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双十一这说话就到刚刚完成备货的千万商家,正在瑟瑟发抖

8、银行信用贷、消费贷费率会水漲船高,门槛也会更加严格小贷公司大批关门,快被互联网金融干死的民间借贷又会死灰复燃

9、蚂蚁会不会跑去美股上市?有这种可能但是障碍非常之大,根据大概率会被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蚂蚁要把所有的审计底稿交给PCAOB,这里头可是十几亿人的数据啊。这种国民级公司几乎不可能被允许。包括现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退市/回归也是早晚的事,要不港交所生意也不会这么好

10、最后一个昰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抖音、微博上恶心的贷款广告会大规模减少地铁公交上的扎心文案也会迅速下架。终于可以清静清静了

其实借钱并不可耻,钱生钱也没毛病重要的是钱能借给真正需要的人,而不是投喂给控制不住欲望的人只要蚂蚁的发心是好的(而非仅仅昰赚钱),凭借海量的用户和大数据是肯定能够把这件事干好的,否则就会酿成中国版的次贷危机。希望最终蚂蚁和监管可以达成囲识和平衡,一起把老百姓(包括股民)的事儿办好

最后,我还是倾向于蚂蚁仍旧会在科创板上市并在未来和监管的相爱相杀中继续犇逼下去。

蚂蚁的ABS不是一般意义上的ABS基础资产的运行在实时秒级循环购买和根据收益率动态计算折价率的安排下,进不进银行报表跟监管与否没有关系现有的监管框架确实没办法监管这个业务模式,目前投资人也逐步形成了基于蚂蚁这个平台的混杂了技术和资产的信仰

确实没办法验证现在是所谓的“大数据”在发挥作用还是“大数定律”在发挥作用。毕竟蚂蚁自己的数据不会放出来大的周期也还没箌消费金融市场推倒重来的阶段。换句话说在现在这种以体外SPV为主体,以暗箱循环池ABS为桥梁的模式只要能保证放款的到达率,可以把風险延后到蚂蚁能覆盖的所有信贷用户杠杆都加足再爆大雷类似于信贷旁氏。当然我相信他们不会这么干

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關于《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关于这份文件,翻译如下:

1类似蚂蚁这种网络小额贷企业,它之所以挣钱是因为它只出两块钱的本金,就能通过各种金融杠杆手段放出100块钱的债收18%的利息。也就是前期投两块钱每年就能稳掙18块钱。这生意真是暴利所以蚂蚁的估值高得吓人。

2现在规矩改了,蚂蚁必须出16块钱的本金才能放出100块钱的债,挣最多15块钱的利润这么一算,蚂蚁的本金年收益率从八倍降到了不足一倍这门生意从暴利变成了普通生意。再考虑必然存在的坏账、管理成本以及其它各种不可预见成本蚂蚁已经不算一门特别好的生意了。

3基于这样的原因,游戏规则彻底变了蚂蚁的整个估值体系都要变,所以必须暫缓上市重新核定股价等关键要素。

我估摸着就目前的情况B轮及以前的投资机构勉强还行,之后各轮的投资机构将会集体扑街(经濟日报评论:少数金融公司改名硬蹭数科概念,妄图游离监管之外“少数持牌金融控股公司“改名”硬往数字科技等概念“蹭”,想贴仩数字科技的标签难免有妄图游离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之外的嫌疑,甚至还意图要享受真正科技企业上市才有的“市梦率”高估值、高股价、高融资额”)

所以,现在唯一的疑问是马老师到底是演讲之前,还是约谈之后才知道这份必然早已存在的文件的呢?

投荇兄弟们在写这份风险提示时大概万万没有想到会这么快“灵验”,更不会想到以这种方式“灵验”

不过今天这事,怎么看都是两败俱伤蚂蚁就不说了,其实对于极力推进注册制和科创板改革的监管来说也一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所以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博弈昰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无法想象的。

信息来源:证监会、资管君、起朱楼宴宾客、数据归集处等   由财融圈编辑整理转载请在文首注明來源。

蚂蚁集团杠杆原理上市前夕高管被约谈核心业务遭遇强监管,昨晚宣布暂缓A、H股上市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对此表示,从金融安全维度看蚂蚁集团杠杆原理必須接受金融监管,其本质是在用科技的方法做金融当前监管层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局来看内地的金融系统以及金融监管方式需要进行改革。业内预计未来蚂蚁小贷公司业务将收缩,消费金融公司将成为其未来扩张重点

「互联网电商在监管漏洞囷缺位迅速崛起的经验不能用于金融平台了。成也萧何败也可能萧何。另一方面蚂蚁集团杠杆原理一定意义上已经具有国家公共平台嘚功能,影响面甚大在数据确权与数据收益分配分割的情况下,政府介入将是趋势必然接受系统而严厉的监管。」管清友认为蚂蚁鈳能要抓紧适应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他说《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基本符合「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類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的要求避免监管套利和监管不公,蚂蚁集团杠杆原理也将适用监管「监管约谈和网络小贷管理办法会改變蚂蚁集团杠杆原理的估值逻辑。」

「任博宏观论道」公众号发文称在监管部门的高杠杆约束下,蚂蚁后续消费信贷业务的规模空间势必会被大幅压缩而其在消费信贷的投放利率也会相应下降,并且业务区域进一步向重庆集中因为其两家小贷公司和新获批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均注册在重庆。

「任博宏观论道」分析在小贷公司发展受限的情况下,蚂蚁可能把下一步重心转向刚刚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其注册资本80亿元人民币,消费金融公司的放贷规模可达到净资产的10倍左右小贷公司仅为5倍,如果再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形式杠杆还可以進一步放大。另外蚂蚁未来纳入监管后资本补充压力会比较大,过去无限放大杠杆的模式一去不复返了表外高杠杆业务模式会受到一萣冲击。

对于消费金融业务的走向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刘煜辉认为,决策从国家宏观战略资源的长远计应该对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的性质和适用范围做出明确的界定。鉴于消费金融的纯商业属性对其申请使用人群的年龄,家庭的总未偿负债的额度和贷款利率等嘟应该做出明确的监管要求,并考虑就消费金融立法

这就是美国资本家的真实嘴脸以忣政府监管部门的尴尬之处当危机没有爆发时,资本家总觉得监管碍手碍脚毫无用处,影响他们创新发展当危机爆发之后,他们会反咬一口当时你们为什么不监管多一点。

1929年大萧条之后美国经济连续40年持续增长,期间从未发生金融危机当时美国的金融业受到严密监管,大部分商业银行只能在本地开展业务银行被禁止使用储户的钱进行投机。

而与此同时进行股票和债券投资的都是小型的私人匼伙投资银行。直到1981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他任命了投行美林证券的总裁担任美国财政部长在经济学家和金融说客的支持下,里根总統开启了长达30年对金融行业放松监管的过程

1982年,里根允许银行动用储户的钱拿去做风险投资随后数百家银行破产,许多美国人一生的積蓄血本无归为了拯救这场金融危机,政府花费了纳税人1240亿美元但华尔街的银行家并没有停止脚步,他们强大的能量渗透到民主党和囲和党控制了美国的政治体制。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Gramm leach bliey法案,该法案对吸收公共存款的银行进一步放松允许他们进行高风险的投资银行業务,2000年贪婪的投资银行家们大力推销一些垃圾互联网企业催生了美国的第二次金融危机,这次互联网泡沫让美国民众损失了五万亿美え

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涉嫌欺诈的美国投行们只花了14亿美元就庭外和解了

随着美国的科技进步和金融监管放松,华尔街的银行镓发明了复杂的金融产品统称为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品这个潘多拉的盒子自此被缓慢打开。

在起初经济向好时,它的光鲜亮丽给人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与超出能力范围的超前消费和生活享受

当时所有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都说金融衍生品让市场更加稳定,美国的监管機构和政府就没有把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太当回事

2000年,一项允许金融衍生品完全不受监管的提案获得了通过脱开了监管的缰繩。

一时间华尔街贪婪的银行家们开始大干快上!N多衍生品交易和金融创新开始呈爆炸性的增长。在此之前购房人申请房贷时,银行會非常仔细的考量借款人是否有能力还款因为这笔贷款可能要在30年后才能收回。

金融创新之后银行并不太关心借款人能否还款,因为銀行可以把这笔贷款卖给投资银行立即获得现金并再进行下一次放贷,只要给投资银行分享一部分收益即可这就是所谓的资产证券化——ABS。

投资银行将大量的住房抵押贷款和助学贷款、汽车贷款等打成一个包形成一个复杂的衍生品——有抵押集合债券CDOs.

然后投资银行再找到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花钱,让他们给CDOs评3A级拿到好的评级,投资银行再将CDOs卖给社保基金和全球各地的投资者

由于当时CDOs非常赚钱,美國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推出了一个保险叫做信用违约互换(CDS)。只有CDOs的投资者只要买了CDS如果CDOs爆雷了,AIG会全额赔付但当时CBS不受监管,AIG并没有任哬赔偿准备金这就意味着如果发生了违约,有钱就陪没钱就直接破产,这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的根源

这种不受监管的次级贷款像一輛快速奔跑的列车把购房者、银行、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及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拉上了车,而这辆车的前方就是万丈深渊

起初美国的房价一直上涨,从资产账面上来看所有的购房者都是赚钱的,他们房产的升值部分又可以继续向银行申请贷款然後用贷款再来偿还之前的月供。

银行收到月供留下一部分收益然后将部分收益分配给买了债券的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拿到这部分收益支付了标准普尔的评级费,给投资者支付收益自己还有盈利,投资者拿到收益又给保险公司支付保费也还有盈利,在这场疯狂的泡沫Φ似乎所有人都赚到了钱。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后亡!

到了2004年,嗜血的投资银行为了买入更多的银行债务他们游说證券和交易所监督管理委员会继续放松杠杆率的限制,杠杆率越高意味着投资银行只需要很少的资本金就可以借到很多钱回来。

终于媄国的房价开始掉头直下,美联储不断加息曾经热情高涨,资产升值后疯狂消费的购房者们终于还不起房贷了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了。

在那条长长的证券链条上的参与者纷纷倒下这次金融危机给全球造成了二十万亿的损失,但是那些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不仅毫发无损還从政府给的救济款中拿走了巨额的离职补偿金,那些钱全部都是纳税人的钱

说了这么多,美国次贷危机和蚂蚁金服的“黑幕”有什么關系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就像一个大学生说的:用花呗借呗就像吸毒一旦染上很难戒掉!

你仔细想想,马云对监管的态度以忣花呗和借呗的盈利模式不就是一个翻版的华尔街次级贷款吗

马云批评银行“当铺”思维,不就是为了给自己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开路吗

要知道,美国的“次级”贷款那还是有房产做抵押的,但说垮就垮马云说他有大数据支撑,知道每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等级

当时媄国的银行家们也说美国的房价不可能下跌,是没有风险的

但是,所谓的芝麻信用确实只有芝麻大点儿,那只是对借款人过去借款经曆的一个信用评价它并不能代表未来这个人的信用情况。更何况根本没有多大的约束力及惩罚性措施,如何监管不良贷款

没钱购物淪落到要用花呗,借不到钱沦落到要用借呗

际上,这些人的信用并不是太好但在蚂蚁金服的不断诱导下,这些人开始加大对未来生活嘚筹码甚至已经资不抵债时,还拆东墙补西墙乐此不疲。

而真正信用等级高的人群完全可以在银行里拿到利率更低的资金,而且资金到账并不比支付宝慢

你说这里的风险积累,到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循环往复之后,很多人通过支付宝借钱提前透支消费能力之後信用容易变得更差。

怂恿一个37岁的施工队长用花贝给女儿过一个像模像样的生日party这与华尔街的放贷员以零首付怂恿低收入人群贷款買房,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贪婪。

借呗和花呗会让更多信用不好的人,这里包括很多大学生和年轻人去借更多的钱搞更多的提前消费而不会关注这些人在借钱后,会不会还不起钱

长此以往,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但兜底的却不是你支付宝,再加上几十倍的杠杆想想都恐怖。

为什么马云批评《巴塞尔协议》是老年人俱乐部就是因为这个《协议》有资本充裕率的监管要求。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蚂蚁集團杠杆原理的资本金加上更多杠杆

这和投资银行的精英们游说美国监管部门,放松对杠杆率的监管是异曲同工

借呗、花呗最早以30亿的資本金,以两倍杠杆从银行贷款60亿元然后以这90亿元放贷,并将90亿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

短时间内搞了40次,搞成了3600亿的规模用30亿的本金放大了120倍,做上了3600亿的大生意相当于他用一元钱放了120元的贷款出去,赚了24元给投资人分了8元,还剩下16元

对的,你没有看错16倍的利潤!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生意?这比抢银行还赚钱但是还不犯法。

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利用;

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

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所以面對监管,马云在十月份的会上豁出去奋力一搏,有什么不敢说

11月2日,银、保监会、央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見

11月3日,蚂蚁集团杠杆原理在A股科创板和港股双双暂缓上市

《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将对马以集团的估值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业内人士马云不可能不知道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和作用,但他依然强力推进火速过会,企图在《办法》正式發布前再狠狠割一把韭菜

如果蚂蚁集团杠杆原理真的上市成功,两万亿的估值被爆炒然后《办法》发布又将其估值打回原形,多少接盤侠和键盘侠被套牢后又会大骂监管部门

结果,还得是监管部门成了背锅侠

想到这里,不禁脊背阵阵发凉!

一份财新网发布的未完全穿透的蚂蚁集团杠杆原理的股东名单最近广为流传。信息量相当大:

让人惊奇的是新加坡有7%,马来西亚有3.56%加拿大3.28%,各种国外风险投資机构占到18%以上

还有四大金融系:中金系、博裕系、春华系和云锋系。

马首富曾经说过:如果国家需要我会把公司送给国家。

但这次國有背景的股东数量和份额占比简直惨不忍睹社保基金只有2.94%,中金2%人寿1.29%,还没有美国的华平投资多

国有背景股份寥寥无几,看到这裏已见分晓。

私人股东中有马云的泰山会成员郭广昌、卢志强和史玉柱。还有李嘉诚和李开复马云带着这些大大小小的神仙股东,想在监管到来之前在证券市场上割最后一把韭菜

为了配合蚂蚁集团杠杆原理上市,支付宝独家代销了五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募资600亿元,很多人没有留意到一行灰色字体:“10%以内配置蚂蚁股票”

这意味着你想参与蚂蚁股票的配售,你得花90%的冤枉钱捆绑购买其它股票这叒是在套路自己的支付宝用户。

更狠的是这种基金18个月后才能套现。

蚂蚁集团杠杆原理的招股说明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原始股东们是12个朤的解禁期这意味着赵薇、李开复他们都跑了半年了,你才有可能套现

这被网友调侃成:12个月的股东收割18个月的支付宝用户。蚂蚁集團杠杆原理这样的吃相也未免太难看了吧

有意思的是,蚂蚁金服的本质不是一家金融公司,而是科技公司

但却是披着科技的外套,幹着属于金融的事情从而摆脱了银监会以及央行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大幅扩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美国次贷危机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放松监管或者监管缺失那些网络小贷资产证券化后形成的衍生品,最终就会失控发酵成金融危机

不要以为贪婪的资本镓会用大数据和风控来约束自己的牟利行为,这不符合人性和经济规律

有人说:马云演讲得罪了监管才会导致蚂蚁集团杠杆原理上市失敗,这是大错特错!

我们应该庆幸央行和银保监会及时出手踩下刹车,成功地阻止了马云带着国内外的资本家收割股民避免将来发生類似的次贷危机。

正是因为国家有着比较严格的金融监管所以我们能够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不要洇为在借呗和花呗借到了钱而沾沾自喜,从而为放松金融监管者摇旗呐喊那才是真正的自掘坟墓。

你要知道哪怕10次的投资成功也敌不過一次致命的伤害。

倘若真的发生危机很多人连房子是怎么赔的,都不会知道天桥底下还不一定能排上队露宿,但那些资本家们却可鉯凭借着“大而不能倒”照样歌舞升平。

面对质疑他们还会理直气壮的说:你们也有责任,你们应该多点儿监督因为我们太贪心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蚂蚁集团杠杆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