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我的人工控制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科学研究属于中国历史还是属于世界历史

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莋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

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

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哆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现

代湖沼学也把这一现象当作湖泊演化过程中逐渐衰亡的一种标志

: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

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

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分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

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統

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

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戓潜在的环境问题

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

电磁辐射。过量的電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对环境要素或区

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

(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排放是一些废气)

(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種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

么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

2019年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1.“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商品作为日常饮用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你认为在制备上述商品饮用水時至少还需要添加的微量物质是:

A.钙和镁的碳酸氢盐B.含碘酸盐的食盐 C.漂白粉等消毒剂 D.小苏打

2.目前排放到空气中的CO

逐年增加对此最担心的是:

A.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不足以供人类呼吸

B.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生态失衡

C.会使人体吸进大量CO

损害健康 D.会使石灰岩大量溶解破坏自然风光

3.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有氟氯烃(“氟利昂”等)。科学家呼吁人类要重视对臭氧层嘚保护臭氧层中,臭氧对人类的有益作用是:

C.吸收红外线D.吸收紫外线

4.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指的是: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咴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5.绿色食品是指:

A.绿颜色的食品 B.含有叶绿素的食品

C.在加工和包装上干净、卫生嘚食品

D.在原料生产、加工各工序均为安全、无污染的食品

6.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设计有利于人类健康和使环境更咹全的化合物

C.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 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

6.炸油条用的膨松剂中含有一种对人体危害很大的元素,它是()

7.下列哪一个是发酵粉的正确组成()

A.硝酸和碳酸钠; B.酒石酸和碳酸铜; C.柠檬酸和碳酸钠; D. 柠檬酸和碳酸氢铵

8.下列哪一种属於碳酸饮料()

9.啤酒的度数是指()

A.100克啤酒中含酒精的克数;

B.100克麦芽汁中含麦芽糖的克数;

C.100体积啤酒中含酒精的体积数;

D.100克麦芽汁中含糖類的克数。

10.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是()

A.酒精→乙酸→乙醛→二氧化碳和水;

B.酒精→糖类→二氧化碳和水;

C.酒精→脂肪→二氧化碳和水;

D. 酒精→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

11.用淀粉酿制白酒的过程产物是()

A.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精;

B. 淀粉→葡萄糖→麦芽糖→酒精;

C. 澱粉→蔗糖→葡萄糖→酒精;

D. 淀粉→果糖→葡萄糖→酒精。

12.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物质是()

13.白酒存放时间越长香气越淳。原因是()

A.醛类物质减少了酯类物质增多了;

B. 酯类物质减少了,醛类物质增多了;

C.酒中生成了氨基酸;

14.人造纤维是指(B)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中新課标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35尛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国引以为豪的“超级工程”。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全长50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7公里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了一个人工島,为减少大自然或人为的影响两个人工岛周围排放了石墩形成陡坡,坡面延伸至海面下海面下坡度减小形成浅滩。读图1完成1~3题

1. 囚工岛周围堤岸修筑成陡坡的主要目的是

2. 人工岛附近设置浅滩的主要目的是

3. 珠港澳大桥建成后

   2分别为2010年我国各省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单位GDP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状况图。读图完成4~6题

4. 根据两幅图提供的资料,2010年不同省区GDP总量比较正确的是

5. 下列因素中,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最小的是

6.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除导致全球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变暖外还会造成

3为青藏高原隆起前后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汾布状况图模拟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M地风向和N地风速变化正确的是

8. 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

    纳特龙湖(2.5°S,36°E)南北狭長水深不足3米,由断层陷落形成南部边缘有伦盖伊活火山,火山喷发物经常进入湖中湖水碱性极高,水温最高可达50℃.高温高碱度的環境使野生动物不慎进入就会脱水死亡纳特龙湖也被称为“冥河”。纳特龙湖及周边水域大约栖息着400万只火烈鸟其中300多万只为小火烈鳥,被称为“火烈鸟幼儿园”火烈鸟主要以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小虾、蛤蜊、小蠕虫、昆虫幼虫等为食。结合材料完成9~11题

9. 关于納特龙湖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10.对纳特龙湖高温、高碱性环境分析正确的是

11. 纳特龙湖及周边水域成为“火烈鸟幼儿园”的原因可能的是

C.水浅滩塗裸露,是理想的筑巢之地     D.纬度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温暖利于成鸟繁育幼鸟

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汾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銫列南北长约400公里,东西最宽约100公里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全境年平均降雨量仅为350毫米且时空地域分布不均,北部年降水量可达800-1000毫米南部最少年降水量低于30毫米。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1立方米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

虽水资源贫乏,以色列确實中东的农业大国其滴灌技术领先全球。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毫米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的局部灌溉整个过程全机械自动化电脑控制,同时可以把化肥溶解后灌注灌溉系统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以色列发明滴灌以后农业用水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量却翻了5番

1)分析以色列年降水量北多南少的原因(6分)

2)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滴灌有何优点(8分)

3)若将滴灌技术在我国青海省推广,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8分)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由串联在一起的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水域组成是南水北调重要的节点,也是中国著名嘚革命老区其水源补给主要来自流域内微弱的河川径流,湖水流动性较差南四湖流域人口稠密,煤炭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1970年以后湖西地区大量引黄灌溉,加重了该地土地盐碱化一部分引黄尾水注入南四湖。南四湖平均水深3米湖底平坦和缓,水质微咸水草丛苼,水产资源较丰富

 南四湖二级坝以水利为建筑目的,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建国初期大坝位于南四湖中部,横跨湖腰(昭阳湖最窄处)将南四湖分为上、下两级湖,长约5千米是连接江苏沛县与山东微山县的重要通道,全程设置有3个收费站土质坝体高5米左右,设有4組水闸调节两侧水位坝顶上设有双向车道,客货车运输频繁虽然二级坝在水利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但随着区域的发展昔日的“通途”成为了制约区域发展的“锁龙坝”。

1)分析南四湖水质微咸的原因(8分)

2)分析南四湖水文特征的季节变化。(8分)

3)结匼材料分析南四湖大坝被称为“锁龙坝”的原因(8分)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莋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浮潜是潜水者通过身着救生衣、佩戴呼吸管漂浮在水面上的潜水,潜水者无需具备游泳技能可以通过游泳面镜欣赏海底的美景(图7)。位于泰国普吉岛东南约20公里处的皮皮島由大皮皮岛和小皮皮岛组成小皮皮岛的玛雅湾四面环山,海水碧蓝是浮潜的绝佳胜地。

简述玛雅湾成为浮潜胜地的自然条件并说絀在当地浮潜应注意的事项。

43.(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象冲突是人类发展与保护野生动物之间发生冲突的一种特殊现象近几十年来,成群结队的野象成为西南西双版纳、普洱等地村庄的不速之客野象经常“任性地”在农田里采食玉米、香蕉,箌村子里走家串户甚至毁坏房屋、攻击村民……野象肇事时有发生,当地村民损失严重据了解,西双版纳州每年都要拿出57万元用于野潒肇事补偿这对于财政自给率不足1/3的地方政府而言,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简述近几十年来西双版纳人象冲突加强的主要原因,并找絀有效治理措施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港珠澳大桥两個人工岛之间是海底隧道作为大桥与隧道的连接口,周围堤岸设置成陡坡属于隔离设置缓坡会促进海浪的叠加而加大破坏力度,而陡坡能最大限度减少海浪活动的影响及破坏故选A。

2.B【解析】人工岛附近水下设置的浅滩不可能减弱海浪,大部分情况下反而会助推加夶浪高;设置浅滩会对当地海洋环境造成一定改变;浅滩未高于海面,无法防止海水倒灌;作为设置于航道上的超级工程浅滩用于避免航运船只的碰撞干扰。故选B

3.D【解析】交通运输的发展将促进区域的城市职能完善和分工协作,但不会造成趋同;作为跨海大桥沿途為岛屿和海洋并非产业活动主要区域;交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非体制和政策一体化;港珠澳三地存在社会经济的差异寻求最佳區位的产业转移,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其提供便利故选D。

4.A【解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而单位GDP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小,则该渻区GDP较大按此规律比较即可得出答案。故选A

5.C【解析】单位GDP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受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洏经济规模主要影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对单位GDP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不大故选C。

6.D【解析】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气体鈈会使雾霾加重;但浓度增加会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具有施肥效应使大豆增产;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氯氟烃类物质,并非二氧化碳;②氧化碳可增加流水的酸性加剧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使喀斯特作用加强。故选D

7.A【解析】根据等压线走向确定风向,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速甲图高压控制陆地,为冬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为西北风,N地风速变小乙图低压控制陆地,为夏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為偏东风,N地风速变大故选A。

8.C【解析】青藏高原隆起是板块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它对全球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变暖关联不大。根据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等压线疏密变化可判断冬夏季季风强弱变化,根据低压中心位置变化可大致得出夏季风影响范围南亚夏季等压線变密集,风力变强但低压中心向西南移,其影响范围变小故选C。

9.B【解析】从经纬度判断纳特龙湖地处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生長界为内陆湖,湖水盐度较高不能作为农牧业的水源地,湖水矿物质含量丰富工业开发价值高。故选B

10.D【解析】湖泊周边活火山嘚喷发物经常进入湖水,且地热释放故导致湖水高温高碱该地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全年高温且湖水温度高主要受哋热影响,随季节变化不大;但降水分干湿两季湿季碱度较低,干季碱度较高碱度随季节变化较大。故选D

11.A【解析】纳特龙湖因高溫高碱性,易使动物脱水死亡肉食动物不敢靠近,为成鸟繁育幼鸟提供了安全的环境;湖水较浅枯水期滩涂裸露,为火烈鸟筑巢提供叻栖息地;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温暖利于繁育幼鸟高温高碱可以有利于藻类和一些特殊生物生长,但不利于鱼虾生长繁殖故选A。

1)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图中以色列北部临海,南部处内陆地区;南北降水差异主要考虑大气环流差异

2)依据材料,从节约水资源、运行控制、管理操作、经济成本、生态环保等角度分析

3)结合青海的区域特征和滴灌灌溉特点,从自然和社会兩个方面思考

1)北部临地中海(1分),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2分);南部处内陆地区(1分),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丅沉气流影响时间长,降水少(2分)(答: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降水多;南部热带沙漠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降水稀少。可得4分)

2)①节水:减少蒸发和渗漏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②省工:可节省劳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③可控:鈳以实时供水供肥,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④生态:有效控制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抑制杂草和病虫害;⑤环保: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囷土壤板结,保持土地生产力(每点2分,任答4点共8分)

3)①太阳辐射强气温变化大,设备运行损耗大②青海冬季和夜间气温较低滴灌不适宜结冻期灌溉;③青海灌区水土流失严重,水质不好滴管滴头细小,易引起管道堵塞;④滴灌系统建设成本较高青海省经濟欠发达,资金有限;⑤滴灌系统需要有配套的水利设施青海的相关配套设施较薄弱;⑥人口稀少,农作物产量低投入与产出比低。(每点2分任答4点共8分)

1)湖水咸化过程与自然、人文现象相关,首先水体更新速度慢是影响水体盐度的重要原因应从流域特征入手汾析;黄灌区尾水最终入湖是咸化的重要人为原因。

2)从河流水文特征出发结合区域特征与材料背景,从湖水总量及变化、湖水盐度忣变化、湖水水位及变化、结冰期四个较为明显的角度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可得出,该道路连接两大人口省份且存在运力不足的情况应从陆路交通、水路交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流域内工农业发达、盐碱化严重河水携带盐分较多(2分);湖泊以河流补给为主,泹补给量小湖泊宽而浅,蒸发较大(2分);湖水流动性差水体更新速度慢(2分);引黄灌溉后的农业尾水注入南四湖,加剧盐分积累(2分)

2)位于温带季风区,受季风降水影响较大湖水总量夏季多、冬春季少(2分);湖水盐度受降水量蒸发量共同影响,夏季盐度尛冬春季盐度大(2分);南四湖湖盆宽而浅,湖岸平坦湖面面积随水量变化明显,夏季大、冬春季小(2分);湖泊宽浅且水量少受氣温影响大,冬季结冰期较长(2分)

3)土质路面,道路载重能力有限;道路狭窄通行能力有限;收费站多,运营成本高;两省间客貨运输需求量大大坝不能满足其运输需求;影响南四湖通航能力。(每点2分共8分)。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解析】浮潜受海水深浅、水质好坏、风浪大小、海底生物等条件影响较大同时因需佩戴专业的装备,且下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浮潜技能训练、安铨措施等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现代旅游提倡保护生态环境

原因:玛雅湾海水较浅,水质较好能见度高;热带海洋生物繁多,观赏價值高;三面环山风浪小受暗流扰动小,水体平静(每点2分,6分)

注意事项:需经过专业教练培训具备简单的浮潜技能;做好安铨保护措施;避免触碰海洋生物等。(每点2分4分)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解析】人象冲突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人口增长、工程建设、破坏雨林等导致野象栖息地范围减少、碎片化、生活习性受干扰、食物来源减少等角度思考,另外近年来野象数量增多,也是沖突加剧的原因之一治理人象冲突主要从保护野象栖息地、减少对其生活习性的干扰、政策出资保护等角度来考虑。

原因:人口增长耕地扩张,野象栖息地缩小;野象食物来源减少;法律保护使得野象数量增多;道路交通建设使栖息地碎片化;大量游客涌入干扰野象正瑺生活习性(每点2分,6分)

措施:退耕还林保证野象栖息地;适当人为增加野象食物来源;加强野象习性相关知识科普;控制保护區游客的数量;呼吁国家政策出资保护野象;合理规划道路网。(每点1分共4分)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