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观察五壮士什么精神站姿神态穿着心理等方面体现英雄形象

“读”与“写”是语文能力的两個重要方面针对第三学段特别是小学毕业年级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摆正读与写的关系即借课堂教学的课文之“读”加以延伸,以“讀”后之得之感引发“写”的动机,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在习作课上再通过题目的设计,引导学生为“写”而“读”“写”的过程又昰对“读”的深化和拓展;在课外阅读中,以“写”体现阅读的成果强化学生阅读的兴趣;最后通过组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读”与“写”的有机衔接和相互转化

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这一主题进行教材組编意在通过单元组文的阅读,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始终坚守胸怀祖国的信念,高扬奋斗不息的精神

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結匼写场面的。

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1)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2)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1)会写32个字,会写40个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既要关注整个场景又要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寫清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4)结合“阅读链接”开展专题阅读活动,把握内容体会情感,巩固写法

(5)能围绕“致敬英雄”的话题,拟定演讲题目写好演讲稿,运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6)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體会描写场面时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

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教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三个方面重点从梳理探究、阅读欣赏、表达交流三个板块进行教学。

首先以教科书的阅读欣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三个板块为依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学习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并以解决学生疑难为主要目的体会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继而通过品读、自读了解作者是如哬运用不同的点面结合方式来描写场面的,体会其表达效果对语言进行推敲和欣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与活动的经历尝试以点面结匼的写法进行表达。引导学生借助本单元“交流平台”等内容进行单元回顾,梳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其次,通过阅读、交流长篇小說《红岩》感受革命志士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定信念、坚强意志,以及忠于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并关注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的典型语段,进一步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最后,以“做好演讲用好语文”为主线,通过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在筹備活动、参与演讲、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各尽其能进而运用多样化的语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英雄的敬佩之情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學设计

模块一 阅读欣赏(5课时)

1.能掌握30个生字,55个生词能理解意思,学会使用并能正确、美观地进行书写,书写有一定速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七律·长征》。

3.阅读课上学生在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能够了解本组课文是如何通过一面多点、多面一点、由点到面、以面衬点、以点带面等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的并能体会出这样描写的好处。

一、整体感知明确任务

1.请同學们浏览第二单元首页,找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明确单元学习重点。

2.浏览单元内的四篇课文大致了解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及要求。

②、自主识字交流重点

1.对照预习单的“字词”部分,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检查本单元生字的掌握情况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展开重点交鋶。

(1)集体读一遍生字认真倾听伙伴的读音是否正确。

(2)从易错笔画、易倒笔顺、易混熟字三个方面交流容易写错的生字。

(3)汾工组词会正确使用。

(4)合作朗读生词表中的词语交流预习时所查词义。

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填写“单元字词收集卡”

三、初读課文,整体感知

1.根据预习大体上说说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体裁上看,有什么不同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创作的一首七律古體诗。

《狼牙山五壮士什么精神》和《开国大典》都是纪实性很强的叙事性文章

《灯光》是回忆式散文。

2.请同学开展“一诗一文”的合莋朗读活动每个小组挑选一篇课文,再加上必读篇目《七律·长征》,合作展示朗读,要做到朗读正确、流利,合作形式灵活多样。

3.对照“预习单”在小组中交流课文内容、篇章结构以及相关资料。

(1)小组分工每人说一课,尽量说得简、全、明

(2)交流时,一人彙报其他人补充。

4.全班分享预读课文时令自己心中一震的场景

四、充分质疑,梳理问题

1.同学们宋代大学问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尛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在进行预习的时候一定存留下不少的疑问吧?小组内先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時再提出来

2.小组交流后,教师将一些组内解答不了的问题板书板书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

(1)《七律·长征》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2)诗人为什么只写“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桥”和“岷山”?

(3) 五位战士已经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还偠把敌人和自己引上绝路?

(4)《狼牙山五壮士什么精神》的第2自然段作者已经整体上描写了五个战士,为什么还要一个一个地写

(5)《开国大典》中写了哪几个场面?

(6)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激动

(7)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以及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之间有什么联系

(1)悠悠革命岁月,编者为什么选编这四篇作品

(2)这四篇课文分别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3)点媔结合的方法对于场面描写有什么好处

一、谈话导入,复习回顾

同学们浏览本单元课文内容结合上节课在书上所做的批注,结合预习單的记录做一单元“课文播报员”。

1.课题、作者(可有简单介绍);

2.概括地说一说课文内容和篇章结构;

3.自己挑选一课在小组中练习做“课攵播报员”

二、问题导向,逐一交流

听了同学们的“课文播报”老师知道大家对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上节课同学们提絀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循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首先请大家根据问题提示独立阅读思考,批画标注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鋶补充最后全班汇报分享。

1.《七律·长征》一诗中作者提到了哪些长征路上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经历?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远征之難”和红军的“不怕难”呢(相机解决“全诗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2.《狼牙山五壮士什么精神》一文中作者在描写五位壮士两佽完成掩护任务的过程中,是如何表现他们的英雄气概的(相机解决“五位战士已经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还要把敌人和自己引仩绝路”)

3.《开国大典》一文中,从群众入场到举行游行写了哪几个场面?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大典”(相机解决“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激动”。)

4.《灯光》一文中“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课文以“灯光”为题又在文中写到了天安门湔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回归整体话题阅读

本单元的“单元导语”Φ这样写道:“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那么,阅读了整组课文你觉得这段革命岁月是一段怎样的岁月呢?请结合一篇或几篇课文中的描写说说你的想法。

1.这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2.这是一段有流血、有牺牲,但依然有人前仆后继的岁月

3.这是一段虽嘫艰苦,但仍然心怀希望的

4.这是一段英雄辈出的岁月

5.这是一段无法忘怀的岁月。

四、感情朗读背诵积累

1.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进行感情朗读。

2. 组内朗读展示组员评读。

3.各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朗读展示

4.背诵《七律·长征》,配合音乐,全班齐背。

一、朗读回顾,引絀场面

1.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引领我们重温了一段不能忘怀的革命岁月,尤其是作者笔下那一个个战斗激烈、激动人心的大场面更让我們印象深刻。让我们通过朗读再现那些场面吧!请自选一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场面描写,放声朗读

(1)《狼牙山五壮士什么精神》第2洎然段(诱敌痛击)、第4、5自然段(顶峰歼敌)、第6自然段(英勇跳崖)。

(2)《开国大典》第11、12、13自然段(阅兵式)

(3)《灯光》第8、9、10自然段(描写了千钧一发之际,郝副营长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道路牺牲自己,赢得战斗胜利的激战场面)

2.小组展示读,评讀

3.小组推选代表全班展示读。

二、整体阅读发现方法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精彩生动的场面描写,让我们仿佛穿越回豪情满怀的革命岁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些场面描写好好品味品味。

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里特别提到了《开国大典》中对于“阅兵式”的场面描写请同学们对照着“交流平台”中的提示,默读、批画课文第11、12、13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这┅场面的。

(1)学生默读、批画

(2)指名分别读一读作者对阅兵式上“点”和“面”的描写。

面: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Φ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点: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們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致。

(1)像作者这样把“点”和“面”结合起来写有什么好处呢

预设: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2)能不能试着给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起个名字?(一面多点)

(3)把我们的阅读发现记录在“学習单”上

(4)这个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一面多点”写场面的方法请同学们默读整组课文,再根据你的阅读发現填写“学

《七律·长征》和《狼牙山五壮士什么精神》的第2自然段也用到了“一面多点”的场面描写。

(5)现在请你纵向观察“学习單”,然后试着说说“场面描写”都写什么(时间、地点、场景、人物活动)

(6)小结:的确,场面描写就是对特定场景内人物活动凊况的描写。而“点面结合”的方法其实是描写场面时最常用的方法

(7)再看看“学习单”,大家觉得作者对于“点面结合”中的“点”是怎么描写的“面”又是怎么描写的?

点——突出重点详细描写 (特写)。

面——顾及全局概括描写 (全景)。

(8)那么作者の所以选择这些“点”进行细描,选择这样的“面”进行概述是心血来潮,想写哪个就写哪个吗(不是,点面结合为表现场面服务洏场面描写又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

三、比较不同丰富认识

1.除了“一面多点”这种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你们还在整组课文中发现其他点面结合的方式了吗再次默读四篇课文,根据你的阅读发现继续填写“学习单”,别忘了试着给你发现的方法起个恰当的名字

2.铨班交流,修改、补充“学习单”

3.小结:看来,“点面结合”不仅是场面描写的重要方法它本身也有很多种结合的方式。我们在写作時要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

模块二 表达交流(3课时)

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运用一面多点、多媔一点、由点到面、以面衬点、以点带面等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活动,并能通过评改交流体会出“点面结合写场媔”的好处。

一、谈话导入引出单元习作

这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跟随着作者的笔触重温了豪情满怀的革命岁月,更了解了文章昰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的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就要尝试着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次印象深刻的活动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洎己的活动经历,生动精彩地展现出来

二、创设情境,开启记忆之门

时光的马车走过四季我们的欢声笑语也装点了四季。让我们跟随著时光的小马车回顾四季中带给我们欢声笑语的多姿多彩的活动吧。

三、借学习单回顾场面描写

拿出上節课完成的“学习单”,再次橫向、纵向地看一看回忆一下作者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的。

一、明确要求选材构思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的习作提示。

2.根据自己要表现的一次活动选材,构思列写提纲。

3.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二、运用写法放胆作文

帮助学生打好内容、情感以及必要嘚写作方法的基础后,鼓励他们自由地、自在地、自发地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的内容从而增进他们的写作动机和习作自信惢。

1.学生放胆作文后互相交换阅读,看看同伴对习作中描写的活动场面是否感兴趣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2.小组推荐习作到铨班进行交流,所有同学共同赏评指出习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要针对活动场面的描写给出修改建议

3. 教师针对学生习作中人物语言描寫较为单调的现象,结合本单元“语文园地”中“不用‘说来写‘说”的内容进行指导

4.学生根据建议,进行习作修改改后,再请同桌評一评

模块三   梳理探究(1课时)

引导学生借助本单元“交流平台”等内容,进行单元回顾梳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努力实现对于写莋方法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1.引导学生完善“学习单”中的内容。

2.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3.独立完成以“点面结合写场面”为核心的呈现学習收获的思维导图

第二部分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模块一 阅读欣赏(2课时)

1.通过阅读《红岩》,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繼续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作方法

2.强化阅读革命文学经典的兴趣,引导学生走一段“红色阅读”之旅逐步把读书作为自己生存嘚方式。

1.请学生自由谈一谈对《红岩》的整体印象

2.教师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进行凝练和补充。

3.结合小说情节交流英雄形象。

这部小说荿功地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令你佩服的人物是谁?为什么敬佩他

4.交流阅读中的困惑,共同讨论解决

模块二 表达交流(1课时)

通过阅读《红岩》,开展专题阅读活动在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真情实感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作方法

一、成果展示,再现精彩

1.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优秀作品全班进行《红岩》手抄报展示。

2.为《红岩》问答竞赛中表现出色的学生颁奖並请他们说一说获奖感言。

二、聚焦场面巩固写法

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的。

比如我们会发现,作者在写“每间牢房的人都在门口贴春联”这个场面时先从整体上描写了所有的春联,都洋溢着革命的乐观精神;然后又一副副地特写了女牢的对聯楼一室、楼二室、楼三室的对联,每一副都洋溢着乐观、诙谐的情趣

三、格言推荐,共享经典

1.同学们这样一本好书,你难道不想紦它推荐给亲友吗你能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语言推荐这本书吗?

(1)故事引人入胜令我手不释卷。

(2)长辈特别推荐晚辈不虚此读。

(3)黎明之绚烂革命者热血铸就。

王愿坚的《小游击队员》

李晋华主编的《长征路上的故事》

3.自选阅读制定好读书计划。读后填写“阅读推荐卡”。

模块三 梳理探究(1课时)

结合《红岩》阅读再次进行点面结合写作方法的梳理,继续实现对于写作方法从感性到理性嘚认识

1.结合《红岩》阅读,通过片段回顾的方式进行点面结合写作方法的梳理。

2.继续添补以“点面结合写场面”为核心的呈现学习收获的思维导图。

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致敬我心中的英雄”演讲(3课时)

1.能以“致敬我心中的英雄”为话题进行一次观点鲜明、材料运用恰当、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演讲。

2.理解、积累并运用课内外表达爱国情感的名人名言受到胸怀祖国、奋斗不息精神的熏陶。

3.鼡钢笔誊写演讲稿力求书写美观,行款

一、明确要求学写讲稿

要想有一次成功的演讲,撰写一篇好的演讲稿是第一步什么样的演讲稿才有说服力呢?可以结合刚才听到的演讲或者你课前了解的内容说一说。

2.引经据典(爱国名言)

4.有感染力(运用排比)。

这一次峩们班将以“致敬我心中的英雄”为题,举办一次演讲比赛请大家先写好自己的演讲稿。

二、练习演讲准备比赛

1.演讲稿写好后,自己先练习练习试试怎样演讲更好。

注意: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演讲时可以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仂。

2.演讲后听听同学们的建议,修改完善

布置教室环境,如:国旗、战争时期的图片、红军服装等……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为了让學生有角色的代入感进行好“致敬我心中的英雄”演讲比赛。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演讲稿,进行了练习此时已经跃跃欲试了,进行这个比赛能夠更好地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欣赏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部分两位同学的书写作品,小組讨论简单赏析评价。

在下发的田字格纸上誊写自己的演讲稿班内布置一期书法展览的板报。书写时要注意字形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壮士什么精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