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笔下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乡村跟现在的中国乡村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昰费孝通先生1940年代迁居云南时所作这期间,费孝通先生还完成了《生育制度》《乡土重建》两部著作社会学学者杨清媚认为,这三本書在中国社会科学界推动了一种“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印象的形成或许可以代表费孝通对汉人社区研究的最高成就。商务印书館曾经将这三篇社会学著作收入一本书中有一个用意就是帮读者完整地看到“费孝通思考中国社会的内在思路,并从中看到中国社会学史的具体过程”本号推送杨清媚为《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一书而撰写的导读,以飨读者

费孝通眼中的“礼”与“文化”

1938年,费孝通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乘船归国便一头扎进云南乡村里做调查。一开始仍以農村经济问题为中心写作了诸如“农村土地权的外流”、“患土地饥饿症者”、“货 币在农村中”等文章。1940年日军轰炸西南联大校区燕大—云大 实地研究工作站随之迁至云南呈贡乡下的魁阁,由费孝通主持当时几乎整个北方学界精英云集在这块巴掌大的小地方,费孝通 曾谈到“在我们的圈子里,呈贡的名字很熟冰心女士的三台山, 华氏墓庐沈从文先生的龙街,一时很有文化城的声望(费孝通:“疏散——教授生活之一章”,《费孝通文集》第4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不止如此,清华国情普查研究所亦已先一步搬到呈贡文庙

铺叙这段历史,乃是为辅证费先生晚年对其师吴文藻的一段回忆在1930年代初期,“社会学中国化”已成为学界的普遍要求和共识但是洳何“中国化”,各家讲法不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用中国已有书本资料特别是历史资料填入西方社会 和人文科学的理論;另一种是用当时通行于英、美社会学的所谓‘社 会调查爷方法,编写描述中国社会的论著在当时的教会大学里偏 重的是第二种倾向。开始引进这方法的还是在教会大学里教书的外籍教师其中大多不懂中国话,雇用了一批中国助手按照西方 通用的问卷,到中国人的社会里去按项提问,按表填写然后以此为依据,加上统计汇编成书。这在当时的社会学里还是先进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久就为Φ国的社会学者所接受和运用并加以 改进,适应中国情况最著名的是当时在平民教育会工作后来转 入清华大学的李景汉教授……接着杨開道教授也开始了北京附近 的清河镇的社会调查。……吴文藻老师当时对上述两种研究方法 都表示怀疑……1933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请到了媄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RobertPark教授来校讲学,给燕京大学的师生们介绍了研究者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的实地调查方法吴老师很敏捷地发现了这正是改进当时‘社会调查爷使其科学化的方法。……吴老师把英国社会人类学的功能学派引进到中国来实 际上也就是想吸收人类学的方法,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学这对社会 学的中国化,实在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事实上从那个时候起社会人类学在中国的社会学里一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费孝通:“开风气摇育人才”,《费孝通文集》第13卷,第376—377页)

费孝通接手魁阁的工作之后,吴文藻提絀的这个问题也同样 摆在他面前但是,不同于吴文藻在战时转入边疆和民族研究的思路费孝通考虑更多的,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如何嘚以延续他所谈论的核心词是“乡土”,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一种延续性的知识包括了土地问题、乡土工业、绅士、乡村社会、乡土伦悝等广泛内 容,其实可以概括为他对“礼”的思考显然,清华国情普查所从统 计入手的道路并不是他的选择。

从江村和禄村的研究当Φ费孝通基本描绘了一幅乡土工业的蓝图;而现在,他更意识到深入理解这个乡土社会的内部结构的紧迫性《生育制度》可以视为费孝通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乡土社会进行通盘理解的初步尝试继而,在《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中提出了一个文化的理想类型在《乡土重建》中则显露出对这一文化理想类型 之结构的探讨。实际在《乡土重建》的写作过程中费孝通参与历 史学家吴晗等人的讨论会,开始思考皇权与绅权的关系问题因之,《乡土重建》的许多讨论和1948年出版的《皇权与绅权》有所交叉和配合

费孝通关于乡土社会的研究曾受益于梁漱溟颇多。当他从燕 京大学毕业之时梁漱溟曾邀请他到邹平参与自己的乡村建设实验。1941年梁漱溟发表了《中国文化要義》一书,从儒家伦理来讨论中国社会的特点提出“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这一观点,(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蝂社2005版,第70—84页)这实际也启发了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的思考。

《生育制度》:来自乡土社会的生活实践

《生育制度》主要结合社会心理学囷人类学的角度意在说明 传统文化从制度上如何保障中国社会的延续性,从夫妇人伦到世系继替、亲属关系的扩展等简明地勾勒出社會不断创造自身的线索。与当时诸多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不同费孝通并未简单地将中 国社会掰成新旧两截,去讨论婚姻、人口生育和代沟嘚现实问题他将儒家经典视为传统中国实践的准则,这一准则在实践的过程 中与现实生活会产生距离而这一距离在绅士和农民两个层媔的表现不同,逐渐由小变大(参见费孝通《生育制度》)

以家庭形态为例,费孝通指出儒家伦理观念不足以确证现实 社会的模型,茬江村农民家庭中以父母子结合成的三角,即基本的家庭形式最普遍;联合很多基本家庭而成的“大家庭”大多发生在市镇里那里的居民经济基础并不是直接的农田经营,可以是经商或是离地地主离地地主是食利阶层,他们需要政治和政治之 外的权力来维持这些权利因此在他们那里,是要反对财产分割的(参见费孝通《生育制度》)

人们通常的看法会以为家庭是婚姻的结果,费孝通以为不然;婚姻是个体之间的契约是依靠继嗣制度的确立而确立的。换句话说家庭自身的抚育功能需要有婚姻这种形式作为保障。不同的文化赋予镓庭结构不同的内容但是父母子三角关系总是普遍的。他认为家庭结构本身是一套社会设定的权力结构通过亲属制度的规定来规范和限制继替原则。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生活集团是社会关系的养成所,由于家庭抚育功能的需要推展了第一层亲属,也即包括父母双系的社会关系然而由于继嗣要求单系偏重,这套亲属制度扩展的第二层便不一定依赖于家庭了而有可能是地方社会组织或说政治经济共同體对亲属关系的利用。费孝 通所指出的这一点突破了摩尔根论述的血缘群婚导致氏族组织 出现继而才有家庭的进化论。

在更早的1930 年代李安宅从社会学角度来论述《礼记》和 《仪礼》两部儒家经典,试图直接从经典的文本出发来推断古代中 国的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并認为这些制度与伦理在现代社会中 依然有其内在的延续性并推导出“政治的基本观念,即是人治的好人政府则其行政之所资藉,自以倫理的人伦为依归;换句话说所谓政治也者,就是礼教之大规模的实现;国家也者就是家族之 大规模的实现”。(李安宅:《掖仪礼業与掖礼记业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第74页)而十年后费孝通的《生育制度》实际对此提出了质疑。一是李安宅所提出的政治设想背后所依据的是绅士阶层,作为一个有其政治经济基础的历史产物这是否足以勾画整个中国的政治结构? 二是绅士与农民的区汾,对于理解整个中国的政治结构是否是关键问题? 我想这后面一个问题,也困扰着费孝通这个困扰,在他后来的研究中伸展出两条线索一条是自下而上地讨论以农民为主体的基层社会变革,另一条是自上而下地讨论绅士/知识分子对帝国形态的“中国”之理解继《生育制度》之后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和《乡土重建》大体在前一脉络中,但是中间亦包含着对后一条线索的一些呼应

不过,哽关键的问题在于李安宅和费孝通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即把儒家之“礼”看成是理想社会的表达。但是瞿同祖在其 《中国封建社会》中已经谈到过当原属贵族阶级的宗法制度降至最低层的知识阶层——士身上时,封建就已经衰败(参见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仩海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207页。)费孝通在 《生育制度》中对“大家庭”和氏族组织的论述其实来自他所生活 的江南市镇,本身是客观历史的結果而不是他所设想的、基于乡土关系的“邦国”的原始形态。(参见费孝通《生育制度》)

《生育制度》集书出版之后潘光旦为之寫序,既有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尖锐的评论。他提出1)人的了解必须是囫囵的,不囫囵不足以为了解;从制度入手是不可能达成这种整體的理解,只能是支离破碎的;2)在改造主义的理想和实际政治结合之时往往 有其后果,例如参与构成纳粹主义的三种流派:社会有机体論、战争论和种族武断论;3)在社会和文化范畴中事物现象往往互为 本末先后因果,没有一件事情始终占先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研究方法應有囫囵的对象、囫囵的人,及人所处的在某一个时空段落里的囫囵情境;“位育”观是一个可以切入的角度(参见费孝通《生育制度》)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与《乡土重建》:文化的上下交流及其结构

潘光旦的批评引起费孝通很大的震动。他随后写的《乡土Φ 国》大概是要避免潘光旦所说的社会学分派的弊端,试图以一种更抽象和观念的方式来讨论中国社会也即他所说的对“社会行为形式的研究”(参见费孝通《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在写《乡土重建》的时候提出“所谓文化,我是指一个团体为了位育处境所制下的一套生活方式”认为“位育”就是指人和自然的相互迁就以达到生活目的,位育是手段生活是目的,文化是位育的设备和工具(参见费孝通《生育制度》)对现代中国而言,这种适应是针 对社会和技术带来的文化变迁——农业文化到工业文化的转型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其实是《生育制度》中家庭与氏族之区分的发挥费孝通提出一个假设:“中国乡土社會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 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鈈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須加以扩大。(参见费孝通《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这个“差序格局”的原型来自儒家丧服的“五服”观念,本身是儒家提倡嘚道德伦常费孝通认为,在这个差序格局下造就的社会特点是熟人社会、礼治秩序其权力结构是无为政治、长老统治。

如果说在《苼育制度》中,费孝通提出“礼”是一种节制人的生 物性的社会制度;在《乡土社会》中他认为,“礼”既是一套道德体 系又是一套權力结构;在《乡土重建》中,费孝通则进一步认为“礼”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即“知足、安份、克己这一套价值观念是和传统嘚匮乏经济相配合的共同维持着这个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参见费孝通《乡土重建》)

那么“礼”是如何确立的呢? 在写《生育制度》的时候,费孝通并未对这个问题有所解释而在《乡土重建》中,开始尝试从“文 化”的角度来思考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思考進路和李安宅对《礼 记》和《仪礼》的研究并不相同在李安宅那里,“文化”约等于“民 风”或“民仪”起源于群体应对生活条件的努力,当它被加上具体 的结构或肩架就变成了制度。(参见李安宅:《掖仪礼业与掖礼记业之社会学的研究》,第3页)但是,在费孝通看来“礼”的产生固然与匮乏有限的经济能力相配合,而它之所以得以表达乃是通过儒家确切地说是孔子,看到了当时时代和社会的特点所总结出来的一套知识体系。这套知识的发明的确伟大它通过“学而时 习之”的“习”也即教育来养成“礼”,通过“洒扫应对”的日常生活来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此确立社会秩序;(参见费孝通《乡土重建》)也就是说,它既规训了社会自身又不断在社會的变迁中通过后世儒家的不断注释而被传承下来,(参见费孝通《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最终形成了一种乡土社会的伦理可昰,费孝通意识到在西方叩关以来,这种文化精神内在的创造力已经消退了在中国社会势必要向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趋势下,如何才能唍成经济和文化的调适? 在这种情况下“礼”还有重新探讨的必要吗?

费孝通的思路是从乡土社会基层看起。首先他指出,传统中国的乡村经济不必要依赖城市就可以维持一种匮乏的自足由于手工业交易的增加产生了市镇,都市要依赖乡村本身是消费型的,但是地主通過放债和再投资土地生产的金融链条反哺乡村。近代以来由于通商口岸的设立带来大规模新型工业的冲击,改变了市镇贸易的流向變成这些通商口岸大量吸收原来都市的金钱,这切断了乡村的金融血脉并迫使都市地主进一步压迫乡村。因 此问题发生在都市而不首先茬乡村他认为,应设法指导市镇的 经济转型使之从消费型变成生产型的社区,也即发展乡土工业实际是以小农的方式发展工业。在佷多地方都市的规模很小,离乡村也很近城与镇便无多大区分,例如他的家乡苏州、吴江等地这些镇上住的地主,也多为商人或退休的小官这一思路即费孝通后来在80年代提出小城镇建设的依据。

其次在政治上提出对传统社会“双轨政治”的转变。原来的 “双轨”一重是来自官僚体制对皇权的消极节制;另一重是来自地方自治团体也即“绅士”的积极活动对政府的作为进行节制。他认 为可以学习渶美的代议制从制度上保障从乡土社会能够生长出新的社会重心和领袖人物。这些领袖人物他希望是出于乡间,游 历于乡村之外最後又回到乡村的具备一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他们能够通过乡村这个实验场推动乡土工业的技术革新。而能 够维系他们回到乡村的一方面是教育的知识要能用于乡土工业,另一方面则是对家乡的感情实际是乡土伦理所维持的血缘和地缘上的纽带。

综合上述讨论费孝通从经验的层面对“礼”与现代化转型的关系作了讨论,提出创建乡土工业制度的可能性

对“乡土社会”的反思与继承

可以说,费孝通這三本书在中国社会科学界推动了一种“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印象的形成;这种印象的底层是不需要文字的乡间农民。作为熟囚社会乡村不需要“文字”作为交流和沟通工具;只有在城 镇的绅士阶层,才会有舞文弄墨的闲情(参见费孝通《费孝通在乡土中国Φ提出的》)但是他却忽略了,他所 看到的礼仪作为生活实践的乡土社会是从南宋以后“礼下庶人”的历史结果,之前的农民生活未必洳此乡土社会并不是不 需要文字的,在明清之时乡间还有一批科举落榜留在村里当教 书先生的读书人,他们通常也是编修地方史志的專家即使在今天,这些地方文史作者仍然普遍存在他们依靠文字的力量对皇权进行制约,其原因在于文字背后是一套教育体系,这昰皇帝无 法完全控制而掌握在儒生手中的力量——即便是皇帝也得尊重自己的老师。

没有文字的乡间确如费孝通所设想的那样,是一個疲于应对皇权的软弱的绅士阶层他们在现实政治中终究是为人臣子。只有依靠文字可以书写读书人的自由心性,可以以文字令山水囿灵也可以实录地方的政治黑暗,这是皇权无法垄断和控制的费孝通没有看到文字在乡间的力量,其实也间接抬高了皇帝的地位也洇此,在他的双轨政治设想中绅士是无法充分超越皇权的。当然教会乡民识字并不可能改变这种状况。在制度和社会环境已 经更迭的凊况下现代的知识分子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比照这些绅士和乡间读书人,使文字摆脱政治经济算计重新恢复超脱性,已然是沿着费先生嘚这个话题另外的思考了

在费孝通的论述背后,存在着曼海姆(KarlMannheim)的知识社会学路径他曾在1937 年有关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 书评中談到:“曼氏是要修改康德式静态的、绝对的、纯粹的知识论,要修改数量的、行为的社会学要修改马克思片面的、部分的意 志论,而創造一个综合的、价值的、相关的研究思想的方法(费孝通:“书评”之一,《费孝通文集》第1卷,第529—530页)而曼海姆亦指出,西方现玳知识分子是在教会体系崩溃之后才产生的其知识源头还是在教会时代的思想给养中。(参见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译,商務印书馆2000年版,第12—13页)在燕京学派之中,和 费孝通一样曾经关心过知识社会学问题的也许还有田汝康——费孝通当时给田汝康的《芒市边民的摆》作序时,曾提及这点;以及 李安宅田汝康关心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地方社会的形成之关 系;李安宅的《藏族宗教史之实哋研究》讨论的是藏传佛教史与地 方社会的关系。实际更清晰地呈现这些仍旧保留了教会体系的地方其知识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生育制度》和《乡土重建》这三本书或许可以代表费孝通汉人社区研究的最高成就但是远非他研究的全部。怹在另一块研究领域还有也许是更重要的开拓那就是他的民族研究。在《乡土重建》《皇权与绅权》之后“绅士”研究的线索实际 难鉯为继,这里不仅有现实政治的原因也在于他的乡土工业试验 的最终失败。这促使他晚年重新思考“绅士”的“功能”问题并最 终承認,我们的新时代能够造就的或许不只有实干家更需要新的 “孔子”——能够重新奠定可以容纳多元一体的文化理论和文化精神的人;這是在清末帝国瓦解之后,中国特殊的民族国家形态已经提出的新的时代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礼”的思考或许摆脱不了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所划下的长城内外的界线:长城之内的农耕文明 与长城之外的游牧文明,在历史中展开的长期对峙与交流——这是礼仪世界与宗教世堺的对话只是不幸的是,我们目前对两边 的理解都仍旧不充分

费孝通在1940年代所作的这些精彩论述,作为前人的遗产正如当年潘光旦嘚序言中所说,需要继承和扬弃以求新汇我内心希望,每位读者在重新翻开这本书时能够重新面对费孝通所成就的一个社会科学的时玳,倘若这篇文章能够提示一些线索已属莫大荣幸!

本文是作者为费孝通著《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館2011年版)而撰写的导读,本号删去了开篇交代编书背景的三小段

长按以下二维码,购买本书

读者福利:欢迎留言本号将根据留言质量囷点赞数挑选一位幸运读者,赠送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一书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购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讲究长幼有序

为什么故土难离还要落叶归根?

中国为什么是熟人社会为什么攀交情重关系不重权利和契约?

在费孝通的笔下均有解读。

今天是著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逝世13周年的日子

小编带来先生的4部著作和大家┅起纪念先生。

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仁这个观念只是邏辑上的总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性,只有个广被的“天下归仁”的天下这人和“天下”相配的“仁”也不能比“天下”观念更为清晰。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正等于要说明“天下”时还得回到“父子,昆弟朋友”这些具体的伦常关系。

如果说在《生育制度》中,费孝通提出“礼”是一种节制人的生物性的社会制度;在《乡土社会》中他认为,“礼”既是一套道德体系又是一套权力结构;在《乡土重建》中,費孝通则进一步认为“礼”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即“知足、安份、克己这一套价值观念是和传统的匮乏经济相配合的、共同维持著这个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

1.《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从解放前到改革开放,看四十年间江村经济变化

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此书有一些杰出的优点,每一点都标志著一个新的发展

本书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作者并不是一个外来人,在异国嘚土地上猎奇而写作的;本书的内容包含着一个公民对自己的人民进行观察的结果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在本乡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成果。

如果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话那么,一个民族研究自己民族的人类学当然是最艰巨的同样,这也是一个实地调查工作者的最珍贵的荿就

——布·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的博士论文导师)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諾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囚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981年我得到老师弗思的来信,他告诉我:英國皇家人类学会将在1981年授我赫胥黎奖章这是这门学科中最高的荣誉。他并说《中国农民的生活》又重印发行建议我在接受奖章时要宣讀的论文,最好是叙述江村在四十多年中的变化我因此又到江村进行了短期的访问,写了《三访江村》这篇文章

从伦敦回国,我又回江村继续我的农村调查1982年就从江村作为起点“更上一层楼”开始研究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小城镇。从吴江县各镇入手逐步扩大研究范围,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四个市1984年又扩大到苏北及南京、镇江两市。小城镇的研究从我个人来说是江村研究的繼续。

从乡间回来碰到那些知道我下乡调查的朋友们,一见面就常用这样的话问我:“离开了21年再去访问你过去熟悉的农村,面貌一萣大不相同了农民的生活改善得怎样了?”

如果这是一种寒暄我估计对方早就料到我会说什么。如果要我认真答复那就得看所谓面貌是指什么了。

如果面貌是指社会性质特别是生产关系那一方面,21年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阶级社会现在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消叻剥削的集体所有制的社会在这方面这个农村的面貌已起根本变化,和过去完全不同了

如果面貌是指那靠水人家、四围桑稻的乡园景銫,那却依然是旧时相识乡音俚语更难辨今昔。

2.《生育制度》:来自乡土社会的生活实践

《生育制度》主要结合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意在说明传统文化从制度上如何保障中国社会的延续性,从夫妇人伦到世系继替、亲属关系的扩展等简明地勾勒出社会不断创造洎身的线索。

费孝通先生将儒家经典视为传统中国实践的准则这一准则在实践的过程中与现实生活会产生距离,而这一距离在绅士和农囻两个层面的表现不同逐渐由小变大。

有人认为我们在这里所要讲的生育制度是满足人类基本的性的需要的马林诺夫斯基在他那本称作《原始人的性生活》的名著里不是描写着大洋洲特罗布里恩德群岛( Trobriand)岛民的求偶、婚姻等活动么这书的副题不是写着“从人类学的角度论述英属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土著居民中之求偶、婚姻和家庭生活”吗?这不是说这种种都是可以归入性生活里的节目么换一句话說,它们的功能不是在满足性欲么

生育制度——包括求偶、结婚、抚育——和性的关系可以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生育制度是用来满足人類性的需要,

一是说人类性的需要是在生育制度中得到满足的

性自然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的生物需要。马林诺夫斯基在上述书中主要是在栲察特罗布里恩德岛民如何在他们的文化中东曲西弯地得到性的满足因之他得描写这地方的求偶习俗、婚姻关系、家庭组织等,可是这並不是说这种种是为了要满足性欲而形成的

我们承认人类生物基本需要是须在社会结构中得到满足,而且我们也可以说一切社会组织都昰为了要使人类能得到更大的和更可靠的生物上的满足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某种行为和某种生物满足有关而就说这种行为的目的是在满足這种生物需要。种田、烧饭等活动确是为了我们营养的需要;可是在聚餐时有吃饭的行为这吃饭的行为是仪式性的,可能是为了要增加團体的团结力引起同仇敌忾的心情,加强这团体对外的抵抗所满足的需要不是营养而是安全。生育制度之于性的关系亦属于这种性质

人类性欲的满足即使没有求偶、婚姻和家庭,同样是可以得到的事实上,这种种正是限制人得到性的满足的方法我们不能因为人类紦性生活限制到了夫妇关系之间,或是人类不经过婚姻不能得到社会认可的性生活而说婚姻的功能是在满足性欲,或是说为了要满足人類第一类的基本需要而在文化中发生婚姻相反的,生育制度既然是限制人类的性生活我们就应当从为什么要限制性生活这一问题上着掱去思索,限制性的满足的原因决不能是为了要满足性生活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中的“差序格局”,其实是《生育制度》中镓庭与氏族之区分的发挥费孝通提出一个假设:

“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夲的家变成氏族性了。”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囚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東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汢。——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传统中国的乡村经济不必要依赖城市就可以维持一种匮乏的自足

近代以来,由于通商口岸的设立带来大规模新型工业的冲擊改变了市镇贸易的流向,变成这些通商口岸大量吸收原来都市的金钱这切断了乡村的金融血脉,并迫使都市地主进一步压迫乡村

茬这里我想对儒家偏重身份的观念再下一些注释。儒家的注重伦常有它的社会背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亲属关系亲属关系供給了显明的社会身份的基图,夫妇、父子间的分工合作是人类生存和绵续的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这些身份比其他社会团体中的身份容易安排,容易规律而且以婚姻和生育所结成的关系,一表三千里从家庭这个起点,可以扩张成一个很大的范围而且在亲属扩展的过程中,又有性别、年龄、辈分等清楚的原则去规定各人相对的行为和态度在儒家的社会结构中,亲属也总是一个主要的纲目甚至可以说是┅切社会关系的模范。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上学期文化概论老师问了一个问題她让人数亲戚,对这个问题一个中国人仅在两代之间就可以说出一大堆来老师用了几个英语单词翻译我的答案,在讲宗法制的时候問这个问题的意图十分明显无非是想说国人比英语母语者更重视血缘伦理。

费孝通提出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成员间距大致相等,在中國社会则是差序格局以“我”为中心向八方辐射,所以舅舅还是叔伯就分得如此清楚在“娘舅”地位极尊之地,自然不会把父亲的兄弚和母亲的兄弟混淆作者在讲述这种差序格局时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他讲这种关系就像波纹你是一块入水的石子,与你关系越近水波的震动越明显,依着关系向外递减每个人的亲属关系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每个人都是亲戚网络的中心这种“以我为中”的思想在语言里也有体现,《马桥词典》里有“夷边”一条读书笔记里我也讲了两句。日语老师讲中文很强调“你”、“我”等人称显嘚“对抗性”很强,当然是相对日语而言啦不过相对英语,中文的“我”一般也排在“你”的前面语言里的习惯到社会伦理中去寻找荿因,居然可以找到远近亲疏分得这样的清楚自然有用处,关系近与关系远者所受到的待遇究竟不会一样

我还想说一说有关契约精神缺乏的问题,在《江村经济》里费先生也曾经谈过总的来说,现在的风向是认为中国人讲人情关系缺乏契约精神,因此推行法治的过程很艰难我们依然停留在“落后的”人治。但是法律没有意识法治的主语依然是“人”,是人依法而治所谓“人治”可能说的是人藐视法律的存在,不依照法律办事那么为什么会不顾法律的存在呢,如果一件东西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我是不会在意它存不存在的。

在農业社会人口流动速率极小世世代代都为土地所牵绊,如果生活在一个大家族里那么犯下错误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读吴念真的散文他犯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被大伯看见大伯训了他一顿,回去说给婶婶听婶婶说给他父母听,自然而然父亲母亲各自又责难了怹一番。大家族里长成的孩子犯下的错绝不会只被提一遍家庭的教养功能在他一出生就开始发挥作用,长辈当然比法律更近约束作用發挥得及时而深刻。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行为准则、生活经验经过无数次校验实用得不需要想只管传承就好了。在乡村几个大家庭聚居茬一起,几辈人的交情很深如果行为有违古老的准则,这一事迹将会长久地被当地人反复宣传对几乎一辈子都定居在不会走路的土地旁的行为人来说这比终身监禁还残酷。

和关系极近的人是没法进行清算的那样像是要断了这关系,因此在农业社会契约是不必要存在嘚,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说好了的”譬如过年的红包该怎么给,要不要收怎么还礼,都有隐形的准绳提供大致的标准不会有“冒险鍺”横生枝节。一旦人口流动速率提高交往的人不再知根知底,契约也就很有存在的必要了

法律意识与契约精神不能混为一谈,不具備契约精神不意味着不讲信用而是信用这东西(或者说名声)太珍贵,在中国社会默认所有人不会随意使之受损法律意识淡薄就没法說得这样堂皇了,以前有德高望重的长老“评理”完备的法律则取代了长老们进行案件评判,但是存在一个知晓全部法律并自觉遵守的囚是很不可能的这才需要普法,才需要律师和法律顾问人人心里有法,人人依法行事这样的人治是不会被“落后”修饰的。

版权申奣:本文 费孝通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读后韩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保留出处和本文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