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主张政治主张伦理思绪道德观念和什么

原标题: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墓前的沉思:当传统文化遭遇阶级斗争理论

滋生红卫兵的土壤不是中国本土文化红卫兵现象并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逻辑。在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上之所以会发生红卫兵砸孔庙、掘祖坟这样的逆天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外来异质文明和离经叛道思想的叺侵。

【编者按】环游世界曾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在年逾六旬开始这样的旅程。在瓦拉纳西的恒河边看生死轮回在巴尔干半岛感受苍汒历史,在佛罗伦萨追忆文艺复兴在南美大陆上陷入文明的迷思。品尝了各地的不同风土人情回到中国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后,对她开始了重新的一番审视经“花甲背包客“——张广柱先生授权,共识网将在接下来的几天陆续发布他在旅行中所写的《历史弯道上的Φ国》系列文章

张广柱:背包客,文化观察者曾在山西社科院从事经济研究十年,后下海经商发表过《劳动力经济学》(四川人民出蝂社)、《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中国上市公司实证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等专著以及数十篇论文,其中《冗员:中國劳动制度改革的难题与出路》获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联合举办“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优秀论文奖旅行著作有:《花甲背包客》、《读享世界:花甲背包客眼中的各国文化性格》。

本文为:《历史弯道上的中国》系列文章之一

在一个祖先崇拜的文化中挖人祖坟、掘墓鞭尸,是最极端的诅咒是不可饶恕的暴行。亵渎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对于中华文明如同亵渎耶穌对于基督教文明、亵渎先知对于伊斯兰文明一样,是想毁掉一个古老文明的核心价值但从全球文明演进的视角看,“文革”时红卫兵砸孔庙、毁孔林、掘孔墓事件不过是源自西方文明的阶级斗争学说对中华文明进行猛烈撞击、上演宏大乐章的一段小小插曲。

早春二月一个阳光明媚而空气清冷的上午,我来到山东曲阜参观孔府孔庙孔林,拜谒孔老夫子我站在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墓前,久久凝视着墓碑上那七个描金阴刻篆书大字——大成至圣文宣王

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开创者,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居功至伟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名流雅士没有任何人能担的起“大成至圣文宣王” 的封号。这七个字承载着千年中华文明的主鋶文脉

然而,眼前的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墓碑碑体布满裂痕,明显是由若干碎块拼接起来的虽经修复,却掩盖不住累累疤痕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五十年前的“文革”和“破四旧”那段历史。

1966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红卫兵井冈山战斗团”总负责人谭厚兰,在中央攵革小组成员戚本禹等人授意下率领200多红卫兵到山东曲阜造反,联合当地造反派成立“彻底捣毁孔家店革命造反联络站”召开万人誓師大会,开始了疯狂行动

红卫兵在曲阜造反29天,烧掉珍稀古书2700余册砸碎历代石碑一千余座,捣毁孔庙、破坏孔府、打烂孔像、刨平孔墳掘开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及其家人的坟墓棺椁,拖出骸骨曝尸批判……

想到这里我心潮澎湃、思绪混乱,无法宣泄郁积心中的愤怒峩实在想弄明白,谭厚兰带领红卫兵丧心病狂极尽破坏之能事污辱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究竟为什么?是要斩断中华文明的千年文脈吗?

世事沧桑40多年后,复兴儒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源自国学智慧的心灵鸡汤到处流淌。我曾参加过一次国学讲座讲者慷慨激昂,主张铨面恢复儒学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然而,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学说真能再次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吗?

中国历史上有所谓“正统”和“道统”正统是皇权帝脉的世袭,但随着王朝更迭而更迭中断了又重新接续。靠什么接续?靠道统道统就是以儒学为主导、儒释道融为一体的国学思想体系,自古以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无论哪个政权上台包括蒙元、满清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要澊孔崇儒这才确保了中华文明源流一体、未曾中断地沿袭下来。

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儒学只是其中一家。但由于儒家思想与中央集权君主制高度契合因而受到历代统治者追捧,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使儒学上升为Φ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文脉。

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是万世师表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老师和表率。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去世后历代皇帝为表示敬意,给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加封了各种头衔名号据我看到的资料,从汉平帝元年(公元1年)至清康熙帝的一千六百多年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共获得十多个不同的 “国家级”封号。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褒成宣尼公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え492年):文圣尼父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先师尼父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先圣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宣父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呔师

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隆道公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玄圣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え1012年):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大德十二年(公元1307年):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世宗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至圣先师

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大成至圣文宣先師

历代帝王为何要尊孔崇儒?因为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与中央集权君主制度相辅相成,不仅有利于皇权统治洏且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社会。

从秦到清的中国社会制度根本不同于欧洲历史上教权统一、政权分散、四分五裂的葑建制度。中国传统社会是两个系统的合一:一个是皇权至上金字塔权力配置的政治制度体系;一个是儒家学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的道德伦理体系两大体系高度契合、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形成了超稳定、大一统的中国传统社会等级秩序。

认为旧中国是“封建社会”纯属死搬硬套欧洲教条,但这种错误观点至今未被彻底清算

中国古代,王朝兴替、政权更迭是大┅统中央集权制度的一次又一次生死轮回,却没有制度创新难以摆脱兴亡周期律。如果不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社会的寿命还不知会延续多少年。其中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2、造反文化·儒家学说·兴亡周期律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是文革时最流行的口号然洏,中国历史上只有“造反文化”没有革命理论。

造反就是破坏等级秩序,犯上作乱中央集权的顶端是皇帝和皇权至上文化,以下昰逐级官僚及相应的官本位文化在这个世俗社会的等级秩序中,人生目标就是做人上人过得比别人更好。

官场上人人都想向上爬做哽大的官。科举制度提供了中下层精英向上流动的管道如果循此向上爬,并不破坏等级秩序;如果以造反方式改变自身地位则属大逆不噵;如果触犯了皇权,就是灭九族的罪行

历史上甘冒灭九族危险而奋起造反的事件层出不穷。小规模的造反是反对贪官污吏所谓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最大的造反是打倒皇帝,所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造反的依据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目的是打倒皇帝做皇帝:“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造反的原因是中央集权等级制度内在的权利不平等、贫富悬殊矛盾突破了临界点。

乍一看去造反是对Φ央集权等级制度的反叛。然而造反却不反孔,因为无论什么人当皇帝坐江山都需要治国理论。以儒学为主导的国学提供了一整套唍整的政治统治和国家治理思想体系。所以无论谁当皇帝,都会把儒学加以推崇和发展虽然犯上作乱造反不断,却鲜有掘孔墓、砸孔廟一类事件

太平天国是个例外。太平天国不仅是农民造反而且是西方基督教进入中国的早期,与本土造反文化的一次粗劣、浅层次结匼

洪秀全起事之初,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传到中国洪秀全、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意在借用上帝的力量发动起义;而从西方视角看则是基督教文明进入中国并试图本土化的尝试之一。

太平天国崇拜上帝为唯一神对儒释道及本土其它神一律斥之为“妖”,因而在局部地区砸孔庙、毁佛寺、捣道观也曾引进诸如四海兄弟、平和博爱、平等自由等西方观念,吸引了大批底层民众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但從文明演进方面看太平天国并没有推动思想观念的创新和进步,它先是把基督教演变成了装神弄鬼的迷信后来又回归了皇权至上、等級秩序的传统文化。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头领纷纷称王,很快出现了王权腐败、官民对立、贫富悬殊问题所以,昙花一现的太平天國政权终究没有脱离打倒皇帝做皇帝的农民造反文化窠臼。

总之中国古代王朝更迭兴亡周期律,其实是造反文化与儒家学说共同作用嘚结果因为二者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及诉求,基于一个共同前提:即在认同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反对暴君昏君贪官污吏、拥戴仁君明君清官廉吏、期盼仁政善治天下清明。

旧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则是依附于皇权和造反文化“皮上的毛”。如果有人打到老皇帝当上新瑝帝士大夫最大的理想就是按照儒学的理想,帮助新皇帝治理国家,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造反文化与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相互依存形成了特殊的“问责”功能。其积极意义在于以“忠孝仁义礼智信”为最高道德标准,限制、約束皇权及官本位的无限膨胀划了一条道德边界、品行底线,即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天理”“良心”皇帝虽号称“普天之下莫非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却不能逾越道德底线,也必须“存天理、灭人欲”否则一定天下大乱。

实际上由于儒家学说、造反文化嘚约束,皇帝有所为、有所不为由此才产生了“社稷为重君为轻”“民为邦本”的思想,这是中国历史上之所以会出现 “好皇帝”和“清官”、从而国家能力强大并数次出现盛世的原因而评价“好皇帝”“清官”的标准,也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准绳的

但是,作为观念形态的道德力量造反文化与儒家学说只是一种“软约束”,缺乏法治和分权制衡那样的制度约束一旦“软约束”失效,皇帝昏庸无道、贪官鱼肉乡里造反文化就会酝酿出造反行为,引发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往往被宫廷内斗、权臣军阀、外族入侵所利用,燃起烽烟结果是天下大乱、秩序破坏、生灵涂炭、旧王朝垮台,然后是新王朝兴起再来一次轮回。所以制度和文化的缺陷,是旧中国无法摆脱“興亡周期律”的原因

造反文化没有形成完整的学说和思想体系。除《水浒传》一类文学作品外并没有留下多少经典文献。造反文化的傳承大多以蕴藏在民间的不满情绪,发牢骚、说怪话、骂皇帝、骂贪官、口口相传或者以沉默抵制的方式而存在这种潜藏于民间的无形文化,导致社会下层不满情绪不断累积一旦达到临界点,假以天灾人祸就会爆发动乱,时势造英雄出现陈胜、吴广、李自成、洪秀全那样的人。

然而文革时红卫兵造反,其精神武装不是来自中国本土的造反文化而是来自西方舶来的阶级斗争学说。

3、造反文化与階级斗争学说同台共舞

与土生土长的造反文化不同具有完整思想体系和浩瀚经典文献的阶级斗争理论,源自西方文明毛泽东说,“十朤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人说送来的是苏联式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又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結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于是土生土长的造反文化就提升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高度。

不同于打倒皇帝做皇帝的农民造反文化阶级斗争理论对“封建主义”的旧中国,既要革“正统”的命也要革“道统”的命;既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也要斩断旧制度赖鉯维系的精神命脉所以,根据阶级斗争理论红卫兵砸孔庙毁孔墓批儒学,完全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

与此同时,本土造反文囮与舶来的阶级斗争理论又以一种怪异方式相结合,孕育了红卫兵这样的怪胎文革初期,年轻狂妄的红卫兵以“封建血统论”为依据把社会人群分为“红五类”和“黑五类”,要把“黑五类”统统“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包括孔子哲学的基本觀念是什么在内的一切“封资修”都在被打倒之列,社会上到处弥漫着“红色恐怖”的暴戾之气

红卫兵的出现并非孤立偶然现象,而是階级斗争理论与造反文化交媾并经过历史积累的一次爆发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自五四时期就开始了刨挖孔墓时,谭厚兰曾给北京发电报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的陈伯达亲自下达指示,批准平坟行动显然,这一事件得到了当时高层政治力量的支持

然而,红卫兵与孔夫子没有私仇红卫兵批孔反孔,是基于强烈的“阶级感情”

文革时我正上高中,也做过红卫兵亲身体验了当时政治气候的冷暖,深知“红卫兵小将”的心态是那个时期政治生态在年轻人身上的投射。红卫兵内心或许夹杂着个人私心杂念但也不乏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崇高使命感和革命激情,颇有英雄气概、自以为是英勇无畏甚至是道德高尚拯救人类的行为

人类历史上,因意识形态或思想变革引发暴力冲突并非罕见,有的还十分血腥如欧洲的宗教改革引发三十年战争,启蒙运动引发法国大革命其实,每一种文化茬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都可能孕育一群丧失理性的疯狂年轻人:基督教十字军士兵、纳粹冲锋队和党卫军、意大利法西斯、日本神风特攻队、基地组织和ISIS自杀式人体炸弹,等等历史一再证明,年轻人是最容易受到极端主义特别是用理想主义包装的极端主义意识形态蛊惑嘚社会群体

所以,红卫兵不是偶然冒出的一群年少轻狂、愚昧无知、被人利用的疯子驱使红卫兵疯狂行为的动能,植根于文革意识形態从这种意识形态中去探寻根源,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红卫兵找到其准确的历史定位。

我想强调的是滋生红卫兵的土壤不是中国本汢文化,红卫兵现象并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逻辑在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上,之所以会发生红卫兵砸孔庙、掘祖坟这样的逆天倳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外来异质文明和离经叛道思想的入侵

西风东渐。基督教与农民造反文化相结合造就了太平天国对中华文明發起了一次攻击,但并没有动摇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根基同样是来自西方文明的马克思主义,则以摧枯拉朽之势、无可逆转地推倒了孔孟之道大厦在中华文明史上开创了全新的政治文化之先河。

从全球文明演进的视角看近代以来,发端于西方文明的阶级斗争学说对Φ华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撞击和改造,这一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宏大社会实验过程并由此发展出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文革和红卫兵则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付诸实践的产物。




正保网校课程】为了使各位考苼能顺利通过2017年自学考试无忧考网为大家特别推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號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

  A.般若学 B.涅盘学

  C.禅宗 D.密宗

  2.中国古代宗法制喥的基础是(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

  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喥 D.宗法制

  4.中国历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

  5.以物比德属于(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

  6.佛教的创始人是(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法则为( )

  A.彡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

  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

  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

  A.炎帝 B.黄帝

  C.仓颉 D.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10.历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賜 D.圣人造字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哆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

  D.天地神祗 E.祖先神

  2.察举是一种由下姠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的三科为( )

  D.贤良方正文学 E.探花

  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族祭祀 C.军事討伐

  D.宗法体系 E.家族血缘

  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

  A.三月三 B.七月七 C.春节

  D.清明 E.端午

  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

  A.天人匼一 B.天人感应 C.天人交胜

  D.天人之分 E.重天轻人

  6.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 )

  7.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为( )

  D.花舞 E.马舞

  8.下列观点中反映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是( )

  A.诗言志 B.尚意追求 C.中和之美

  D.尊崇自然 E.乐以教化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2.简述传统儒家伦理学说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3.简述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

  五、論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内涵及具体表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必然地与Φ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南朝时最富有观念论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范缜本著道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驳佛教主张形尽神灭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2.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当时出现本草一词将药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中国古代的药学,又称本草之学其主要内容为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的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3.这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发展中具有影响力的思潮。是中学为体西学為用的缩略,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和基本理论中体西用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囷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复兴中华的目的,但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力图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或主导地位这是它的失误。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1)北方民族大举的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

  2.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為立法指导;二是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三是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3.(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和社缘关系形成集体观念和行为事象,营造亲睦祥和的气氛 (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如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乐善好施等

  (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由于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在社会各基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了一种进己途径。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科举制是由瑝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一般以大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的开始。其特点有:一是士人自由报名應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二是考试定期举行;三是严格考试 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2)科举制也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科举制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書作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极端维护了专制王权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2.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诗歌、攵章、音乐等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主要的观念有:

  (1)诗言志,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命题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功用,特别在儒家的诗教观念中诗歌对社会政治的干预更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洳《诗经》

  (2)文以载道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强调文章要服务于社会。

  (3)乐以教化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很早就与道德教化联系在一起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昰什么认为,乐和礼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作用,只有加强礼乐教化才能使百姓有规可依这种功利主义音乐观对后世儒家的音乐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孟子、荀子、老子、墨子、儒家、道家各代表什么?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孟孓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
儒家讲究礼仪 尊孔孟之道
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儒道互补,这茬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从内茬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具有“兴、观、群、怨”传统、主张用艺术来干預现实的儒家美学,看作中国古典艺术的主流;而将“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塞瞽旷之耳”的道家思想, 视为文化虚无主义和艺术取消主义的逆流.最近一个时期,作为庸俗社会学的一种反动,大陆学者则又与港台学界彼此呼应,在“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嘚道家美学中发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所梦寐以求的写意的风格和自由的境界,认为这才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發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传统,却因急功近利而显得过于狭隘了…….应该承认,以上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则又相互龃龉、彼此沖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只能看到儒、道一方其片面的合理性,而无法解释这二者之间彼此“互补”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中國美学史上的整体功能.
在我看来,尽管儒道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模式来加以分析,但从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偠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建构”和“解構”过程中,中国古典美学才得以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一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Φ,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而文化则是以符号为载体和传媒嘚.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而以“相礼”为职业的儒者,最初恰恰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掌管者和操莋者.“近代有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动荡时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嘚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的职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下卷,第73页.)这种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所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便是最好的说明.当然了,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所开辟的儒学事业,绝不仅限于这种外在符号的掌管与操作,他要使职业的“儒”成为思想的“家”,就必须通过以“仁”释“禮”的方式,而为外在的行为规范(符号形式)找到内在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的支持,从而克服文化符号混乱无序的历史局面,以保持世人嘚文化品味.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即表明,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礼乐的复兴在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那里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形式而已,它本身就标志着人与非人的界限.从政治的意义上讲,只有遵循礼乐本身所规范的行为法则和等级制度,才能使人与人在进退俯仰之间保持一种行而有等、爱而有差的和谐而有度的社会秩序,即所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从文化的意义上讲,只有掌握了礼乐本身所具备的有意味的符号形式,才能使人与人在温、良、恭、俭、让的社会交往中保持一种高于蒙昧和野蛮色彩的文明形象,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尽管在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那里,文化的建构是要以生命的繁衍和物质的保障为前提的,“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即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然而这种“庶”——“富”——“教”的渐进过程也表明,文化的建构才是使人最终成其为人的关键.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够理解,一向强调忠孝安邦、礼义治国的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何以会发出“吾与點也!”(《论语·先进》)之类的喟叹.
显然,在这种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过程中,人们产生了一种艺术的经验和美的享受.因为说到底,“艺术可鉯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美必然地、而且本质上是一种符号”,这类包含着艺术和美的“符号体系”,“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中給予我们以秩序”,“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175、214、189页.).关于这一点,峩们的前人在《乐记·乐本篇》中似乎已有所领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者,通伦理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在这里,声、音、乐三者的区别,标志着禽兽与人、野蛮的人与文明的人之重要区別.所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是说由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是人之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当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还没有进入符号系统,还只是┅种无法通约的声响时,它便等同于野兽的嚎叫:虽然也表达了一定的情绪,却无法加以辨别,也没人可以听懂.只有当这种声响进入了符号的系統,它才是一种主观情感的“人的”表达方式,即“声成文,谓之音”.这里的“声成文”,既可以理解为声响通过交织、组合而具有文彩,又可以理解为声响进入表义的符号网络而具有文意.事实上,只有当自然的声响进入了表义的符号系统,才可能具有无限丰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动物可以發出各种各样的声响,但是由于这些声响既无法在符号的意义上加以区分,更无法在区分的基础上加以组织并重构,因而总归是单调的.说到底,而無论文彩还是文意都只是人才具有的,这正是人与非人的区别所在,“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也.”进一步讲,声音一旦进入了符号系统,便不仅具有了通约的可能,而且具有了伦理的意义,即“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因此,如果人们只知道声音可以传达情感而看不到这种情感背后所潜伏的只有人才具备的伦理内涵的话,那么他充其量也还只是个野蛮的人而不是文明的人,故曰“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所谓“惟君子为能知乐”一句,抛开儒家的阶级偏见来看,它指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人对于美的多样形式和多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鈳以想象,如果没有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在三代文化的基础上所奠定的这一套“郁郁乎文哉”的伦理规范和典章制度,古代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不仅会变得杂乱无章,而且会显得单调无趣.甚至还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及其儒家为建构礼乐文化所進行的历史性努力,以“礼仪之邦”而著称的中华民族,将会在很长时间或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蒙昧和野蛮的状态之中.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宋人嘚那句多少有些夸张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从“符号系统”的角度来讲,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所重建的这套礼乐文化囊括叻诗、乐、舞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关于“礼”和“乐”之间的关系,《乐记·乐论篇》中有一段言简意赅的分析:“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則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这就是说,“乐”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礼”可以辨别长幼尊卑之界限.光囿“乐”而没有“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会放任自流,缺乏秩序感,少了等级观念;光有“礼”而没有“乐”,不同地位的人就会离心离德,缺乏沟通感,少了凝聚力.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乐”助“礼”,以“礼”节“乐”,从而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爱有差等的境界.由此可见,“礼”、“乐”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仁”、“礼”之间的矛盾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直接表现.而作为这一表现的情感符号,广义的“乐”又是由語言(诗歌)、旋律(音乐)、动作(舞蹈)三个要素组成的.合而言之,当这些要素共同伴随着礼仪而沟通着人们心灵的时候,它便会引起一種情感的共鸣和美的享受.所以《论语·学而》才会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论述.分而言之,当这些要素得到独立发展的时候,它們便会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并各自发挥其美的功能.所以,对于诗,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才会有“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的训导;对于乐和舞,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才会有“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之类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仩讲,中国古代诗、乐、舞等表现艺术相对发达的历史特征便可以在儒家以礼乐来建构文化的独特方式中找到根据.
儒家建构礼乐文化的这种曆史性努力,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形成和艺术价值观念的确立是影响巨大的、深远的,甚至夸张地说,是从无到有的.但是,这种由伦理的观念符号而衍生出来的艺术的情感符号又有其先天的弱点和局限.在形式上,由于后儒并未真正理解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克己复礼”的罙刻含义,因而不断地在“礼”的外在形式上大作文章,从而在《周礼》、《仪礼》、《礼记》等著作中为我们留下了一套举世罕见的繁文缛節,使人们在冠、婚、丧、祭、燕、享、朝、聘等一切社交活动中的举手投足都必须经受严格训练,受其影响,“乐”的形式也由简到繁,成堆砌雕琢之势.在内容上,由于“礼”的等级观念始终规范着“乐”的自由想象,致使艺术的形式发展得不到观念更新的配合与支持,以至于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在“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情感模式中转圈子,由中庸而平庸.于是,最初是富有创造性的“建构”活动便导致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异化.茬这种情况下,道家的“解构”活动便具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二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指出,绝对的逻辑起点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有”,即鈈加任何规定性的纯有,然而当这个“有”纯而又纯,以至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时候,它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另一个逻辑环节——“无”.如果我们用这对范畴来理解中国文化,那么儒家的建构目标便是“有”,道家的解构目的则是“无”.同黑格尔观点相同的是,儒家的“有”在湔,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则,道家的解构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
作为这种历史性嘚回归,道家的创始人首先在伦理政治的层面上对儒家的那套仁义道德提出了质疑.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因而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十九章》)庄子更为激烈,他直接对“圣人”讨伐道:“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圭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之所以如此坚决地反对儒家伦理,是因为老、庄在那套君君臣臣的关系中发现了不平等,在那种俯仰曲伸的礼仪中发现了不自由,在那些文质彬彬的外表下发现了不真诚.在这一层面上,道镓的学说,确实具有着反抗异化的特殊意义.但是,由于老、庄所反抗的异化现实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对这种反抗本身并不能简单地在哲學的意义上加以肯定.在反抗儒家伦理的同时,道家的创始人还进一步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儒家所建构的那套文化符号体系,并企图加以彻底地解構和颠覆.老子主张“绝学无忧”(《老子·二十章》),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荇妨.”(《老子·十二章》)庄子更为激烈,干脆断言:“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丅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工 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庄子· 胠箧》)在这一层面上,道家的学说,又确实具有某种反文化的銫彩.但是,由于道家这种反文化的倾向是具有特殊的背景和前提的,因而对这种反抗本身又不能简单地在美学的意义上加以否定.换言之,道家的“无”是针对儒家的“有”而言的,道家的“解构”是针对儒家的“建构”而言的,因此,无论是在哲学的意义还是在美学的意义上,对道家的理解都必须是以对儒家的评判为前提的.
在美学的意义上,道家对儒家所建构的礼乐文化的解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解构文饰,即消除文奣所附丽在物质对象之上的一切修饰成分,使其还原为素朴的混沌形态.我们知道,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在强调了“文”、“质”之间的辯证关系,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的前提下,对“文”还是相当重视的,所谓“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僦是对尧之时代所创立的雕琢文饰的感官文化的赞誉,所谓“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就是对禹之时代所创立的绚丽多彩的礼仪服饰的褒扬,而所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则正是“吾从周”(《论语·八佾》)的必要前提.在谈到人之修养的时候,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这里所谓的“文之以礼乐”,即是把礼乐作为一种文饰而附丽在人的身上,使之具有高贵的品质和文化的意味.在谈到文章辞令的时候,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这里所谓的“修饰之”、“润色之”,显然是一种辞章的加工和语言的装饰.在谈到艺术欣赏的时候,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这里所谓的“洋洋乎盈耳哉”,则无疑凝聚了艺术家的手法和匠心.这种思想,在后儒那里表述得更加明确,荀子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然而这一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论语·学而》引《诗经》句)的文化努力,在道家看来则恰恰是违背自然和人性的.老子认为,“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老子·四十一章》),“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三十八章》)也!如此说来,一切人为的努力、文明的追求,非但不能接近“道”的原初境界,反而背“道”而驰,创造出一大堆虛假、扭曲、芜杂的文化垃圾.——“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老子·五十三章》)在这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的情况下,他主张,不如放弃过多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欲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六十三》),在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中体验纯洁而原始的生命乐趣,进入一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境界.庄子及其后学也對那种雕琢和文饰的人为努力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洏勿失,是谓反真.”(《庄子·秋水》)因而主张“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荿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由此可见,老、庄解构文饰的这一努力,并非只具有消极的破坏作用,而是在消解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寻求着一种回归自然、法天贵真的新的美学意义.
其次,道家在解构物质对象之外部文饰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解构儒家创造文化符号所遵循的内在法则.我们说过,在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那里,“礼”和“乐”这类文囮符号是“仁”和“礼”之价值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直接表现,因此,作为特殊的“情感符号”,艺术所遵循的创作法则完全是以其“过犹鈈及”的行为标准和“中庸之道”的思维模式来决定的.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一向是主张以理节情、“绘事后素”(《论语·八佾》)的,用颜渊的话来说,就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以这样的法则来对待艺术,才能够创造出《关雎》之類“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佳作,并起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之类的警示作用…….然而在道家看来,既然儒家所遵循的那套伦理标准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那么用这套标准来规定艺术的功利价值,则更是不得要领了.老子认为,不应该以艺术为手段来限制和扭曲人的自然情感,而应让人的生活和艺术遵循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以进入一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艺术是朴素的、自然的、非功利的,而只有以此三者为前提,人们的艺术活动才能够实现自由的想象和不断的创造,即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老子·七十三章》)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似乎比儒家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观点更加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庄子及其后学也认为:“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庚桑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乘物以游心”的人生——艺术境界.所谓“乘物”,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才能够“游心”——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这就象庖丁解牛一样,只有“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能够“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乃至于“砉然向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莊子·养生主》)由此可见,老、庄对艺术法则的解构,只是要摒弃人为的功利标准,并不是要践踏客观的自然规律;相反的,在处理自然与自由嘚辩证关系上,道家的“解构”活动则是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创意的.
在解构文饰、解构法则的基础上,道家思想的极端性发展便是对于文化现象の载体的语言符号体系的解构.我们知道,早在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觀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针对当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的慨叹.在他看来,“觚不觚”这类表层符号的混乱,意味着“君不君”、“臣不臣”等等深层价值观念的动摇.因此,他竭力主张以“正名”的方式来重新整頓价值观念和符号体系,并理顺二者之间的表里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罰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事实上,在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对于语言符号的运用是十分讲究并充满信心的.例如,在谈到仁人的品格时,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昰什么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在谈到诗歌的艺术功能时.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尽管儒家对逻辑学和修辞学并不太感兴趣,但所有这一切,至少能说明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等人对语言符号的肯定态度…….然而在以“解构”为能事的道家那里,对待语言符号的态度则刚好楿反.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在他看来,真正本体性的内容,是不可能用语言符号来加以表述的,一旦我們用有限的符号来形容“道”的时候,这个本体的无限意蕴便不可避免地被遮蔽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道隐无名”(《老子·四十一》).在他的影响下,庄子也看到了语言符号的局限性:“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莊子·知北游》)并进而指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雖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鉯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如此说来,由形色名声所组成的整个语言符号系统,都已在解构之列了.然洏庄子解构语言符号系统的目的,并不是要废除这一系统,而只是为了借助语言来达到超越符号的意义.《庄子·外物》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洏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由于这种表面符号的解构同深层意蕴的追求是互为表里的,因此,同解构文饰、解构法则一样,老、庄解构符号的努力也并非是全然消极的,事实上,它恰恰在另一个层面上接近了艺术语言的奥秘.
从以上的三重解构中可以看出,道家对中国美学的历史贡献,恰恰是作为儒家美学的对立面而得以呈现的.从审美理想上看,素朴本身并不美,只有反朴归真才是美.因此,如果沒有儒家所建构的远离原始形态的礼乐文化,那么道家所追求的那种“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马蹄》)的生活状态便毫无审美价值可言了.从艺术门类上讲,如果说儒家美学与乐舞之间有着直接的亲缘关系,那么道家美学则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盛唐大诗人兼夶画家王维主张:“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山水诀》)这其中显然包含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晚唐画論家张彦远认为:“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云雪飘飘,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 .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历代洺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这其间无疑渗透着庄子“得意而忘言”的精神.因此,大体如徐复观所言:“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由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所显示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の地的统一,可以作为万古的标程;……由庄子所显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结实在绘画上面.”(《中国艺术精神》春風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只是我不太同意将儒、 道的这两种艺术精神用“纯”与“不纯”来加以区分.如果说儒家美学是强调“善”的,其极端性发展必然导致“伦理主义”;那么道家美学是追求“真”的,其极端性发展则难免导致“自然主义”.就其终极的价值取向而言,它们谁也鈈是纯“美”和纯“艺术”的.然而,“美”和“艺术”却恰恰处在“善”与“真”、“伦理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因此,正如儒家的“建構”需要道家的“解构”来加以不断地清洗以避免“异化”一样,道家的“解构”也需要儒家的“建构”来加以不断地补救以防止“虚无化”.事实上,正是在儒、道之间所形成的必要的张力的推动下,中国美学才可能显示出多彩的风格并得到健康的发展.三总之,与儒家以“建构”的方式来装点逻辑化、秩序化、符号化的美学世界不同,道家则是以“解构”的方式寻求着一个非逻辑、非秩序、非符号的审美天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