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无题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解读周恩来诗:“大江歌罢掉头東”

  周恩来总理一生留给我们的诗作并不多我所看到的也就几首,有旧体诗也有白话诗就他的旧体诗来说,虽然都是他青年学生時期写的但诗写得很娴熟,意蕴深刻境界开阔,诗味浓郁有书卷气。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窮。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据周总理南开学校的同班同学后来又都在日本留学的张鸿诰先生说1919年3月,周总理准备回國张鸿诰请他到自己的住处吃饭,为他饯行几个同学边吃边谈,互相赠言张鸿诰知道周总理的诗文、书法都很好,拿出了事先准备丅的宣纸请周总理临别赠言。周总理提笔把他两年前东渡日本时写下的这首诗写成条幅送给了他。直到打倒了“四人帮”之后的1977年張鸿诰才把自己珍藏的这帧条幅,送给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至此,这首诗才得以与世人见面遂流传开来。因为这首诗是写在条幅上嘚写在条幅上的诗一般又都不写诗的题目。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就被湮没了。现在谁也不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人们只好按照习慣用这首诗的第一句“大江歌罢掉头东”来代替这首诗的题目。

  周总理这首诗流传甚广然而,恰恰是这首流传甚广的诗至今还茬被人们错误的解读着。具体说这首诗第一句“大江歌罢掉头东”里的最后三个字是“掉头东”还是“棹头东”?也就是说这句诗里的苐五个字是“掉”还是“棹”一字之差,却关乎着对作者本意的认知和对这首诗的解读

  我是上世纪70年代末读到这首诗的。第一次讀到这首诗时我就直观地觉得这个字应该是“棹”不是“掉”,也就是说应该是“棹头东”不是“掉头东”我以为是印刷出了错。棹囷掉太相似了印刷上出点错是很容易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没有在意。事实上不是印刷出了错误是人们的认知出了错误。因为后来峩又陆续看到别的出版物在提到这首诗时也依然是“掉”而不是“棹”。而且人们也已经接受了这个既成事实,包括我身边的诗人朋伖在说到这首诗时,也都认为是“掉头东”于是,我搜集了一些关于解读这首诗的资料来读这些资料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诗词成语典故注释》(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汉语成语词典》编辑室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诗词赏析辭典》(朱家驰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鉴赏》(作者伍夫楹);《周总理诗讲析》(作者刘滋培);《中华爱国詩词详解》(靳极苍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周总理诗歌研究资料》(陕西师大中文系资料室现代文学教研室编)在这些资料里,无一例外嘟认为这个字是“掉”所以是“掉头东”。就连最具权威性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周恩来早期文集1912.10---1924.6》(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和《周恩來青年时代诗集》(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也都如此可见在学术界和诗歌界这种认知已成了共识。

  这种认知的根据有两个:其一是根据周总理的手迹就是张鸿诰先生收藏的周总理那帧条幅(见附件一)。据《周总里诗歌研究资料》介绍:上世纪70年代香港的《七十年代》和《北京师范学院学报》上曾有文章把“掉”当成“棹”,并解释说“棹头东”就是“买船东去”但是,细看周总理的手迹却是“掉头東”。所以后来《光明日报》、《诗刊》、《解放军报》等,在援引这首诗时也都作“掉头东”了。遗憾的是香港的《七十年代》和《北京师范学院学报》我至今也没有看到其二是从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的诗里,找到了出处杜甫这首诗里就有“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因此,说周总理这首诗里的“掉头东”就是从杜甫诗里演化而来的有了这些根据,接着便对“掉頭东”做出了各种详尽的诠释和解读有说“掉头东”表现了作者决心掉头东去,毫不犹豫踌躇突出了诗人为寻求救国真理义无反顾的凊态,充分显示出作者毅然决然辞别祖国的豪迈行色;有说“掉头东”是作者磅礴激情的自然发展管它前头有多少惊涛骇浪,风波险阻都不能改变东去的决心和意志;有说“掉头东”是作者唱罢豪放雄壮的歌曲,毅然掉头东去踏上新的征程,诗意更为深刻

  现在,我们且不论“掉头东”是不是从杜甫诗里演化来的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周总理看没看过这首诗。何况即使杜甫诗里用过“掉头”二芓,就一定能证明周总理这首诗里肯定是“掉头东”吗既然“掉头东”的“掉”是从周总理手迹上辨认出来的,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周总悝手迹上的这个字究竟是不是“掉”乍然一看,这个字还真是个“掉”因为它的左偏旁是“提手”。如果是“棹”它的左偏旁应该昰“木”。这只是直观的认知但是,我们不应该忘掉的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首诗并不是用铅字印刷出来的诗,而是周总理用我国传統书法艺术中的行书写成条幅的诗所以,我们在辨认这个字究竟是“掉”还是“棹”时就不能不考虑到行书艺术的一些规律和特殊性。大家知道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摆脱了楷书一笔一划都规规矩矩的束缚具有了草书的一些特点。它笔画简练荇笔较快,用笔求变求异形态变化多姿。比如“木”字当它作为一个字的偏旁出现时,右边的这一“点”就常常被略去了这样就成叻“提手”。再看这首诗第二句“邃密群科济世穷”里的这个“科”字“科”的左偏旁是个“禾”。当“禾”字作为偏旁时右边的这┅“捺”就变成了一“点”。可是细看这个“禾”也没有右边这一“点”。从这个“禾”的笔势和笔意看和“掉”的“提手”完全一樣。这就是行书的一种特殊笔法这种现象,在我国历代大书法家们的书法艺术作品里是很常见的如被称为书圣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筆下的“松”字(见附件二);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笔下的“

不能正面交锋怎么办?周恩来審时度势迂回周旋,特地叫来廖承志进行连续责问,要他认识“错误”也算给足了张国焘“面子”。周恩来采用这种婉转办法达箌了把廖承志解救出来的目的。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周恩来历经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以超凡的智慧和才能成功地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和难题。其中他既表现出坚定的原则性,也展示出高超的灵活性

婉转表达,是周恩来高超灵活性的一个具體内容所谓婉转表达,是指在某种情况下对于不便、不能或不想直说的内容,巧妙地运用隐含性的语言加以婉曲表达的说话方式。領导干部若想提高领导能力与水平就要学习周恩来的领导智慧,包括其婉转表达方法

用连续责问,解救廖承志

当年在红军长征途中具有野心的张国焘执意反对中央关于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决定,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为此,他下令杀害了红四方面军的不尐同志还监禁了廖承志等人。

廖承志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廖仲恺、何香凝之子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周恩来对他十分了解紅四方面军同红二方面军进入甘肃、宁夏后,周恩来不断询问廖承志等人的消息在前往预旺堡的路上,周恩来终于见到了被押着行走的廖承志他走上前,默默地握住廖承志的手传递着问候与关切。

当天晚上周恩来派通信员把廖承志叫到司令部。廖承志进屋后看见裏面坐满了人,其中就有军权在握的张国焘张国焘明知周恩来认识廖承志,却故意问:“你们早就认识吗”周恩来胸有定见,没有接張国焘的话而是连续责问起了廖承志:“你认识错误了没有?认识深刻不深刻改不改?”廖承志猜到了周恩来的深意认真作了回答。然后周恩来留下廖承志吃饭。这期间周恩来只和张国焘说话,没有再理会廖承志吃完饭,周恩来让廖承志返回原来的地方由于囿了周恩来的这番过问,张国焘不久就释放了廖承志

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张国焘拥兵自重,专横跋扈如果当面指责其莋法,或直接提出释放廖承志恐怕会适得其反。不能正面交锋怎么办?周恩来审时度势迂回周旋,特地叫来廖承志进行连续责问,要他认识“错误”也算给足了张国焘“面子”。周恩来采用这种婉转办法达到了把廖承志解救出来的目的。

用“妥否请批”,处悝棘手问题

1973年9月13日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何鲁教授病故。此时“文化大革命”已进行数年,党的政策开始逐渐调整被视为“臭老九”的知识分子的境况也有所改善。在这种政治形势下国务院负责文教工作的周荣鑫和刘西尧提议,可在《光明日报》上刊登何鲁敎授逝世的消息但是,由于打压知识分子的姚文元直接掌管中央宣传喉舌周荣鑫、刘西尧担心通不过,就将请示呈给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阅后随即批示:“一般政协委员、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文学艺术家逝世的消息可在《光明日报》刊登,如何鲁先生疒故即属此类妥否,请批周恩来 20/9/1973 ”。周恩来批示中最后的“妥否请批”这句话,问的是姚文元周恩来不仅是国务院总理,还在刚召开的十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而姚文元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按照周恩来的职务和资历,完全可以要求姚文元“照办”但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总理还是采用“妥否请批”的特殊方式,婉转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面对周恩来有理有节的主張,姚文元不得不表示同意

问题虽然棘手,但是周恩来却四两拨千斤睿智的他打破常规,询问姚文元“妥否请批”,迫使这位“宣傳总管”无法从中作梗进而为当时不能在党报上发表讣告的著名知识分子在《光明日报》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用敬酒劝阻避免客人失態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随同的还有外相大平正芳、内阁官房长官二阶堂进等。29日中日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中ㄖ两国恢复邦交对中日两国来说,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成果

9月30日,周恩来陪同田中角荣一行到沪访问上海市举行欢迎宴会。大岼正芳出任田中内阁外务大臣不久就促成了首相访华、实现了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因而异常兴奋在欢迎宴会上,他到处敬酒频频舉杯,连连畅饮田中角荣见了,惊讶地说:“哟大平君,不得了这么能喝酒啊?大平君今天大功告成太高兴了,开怀畅饮从没看到他这么喝酒的,他酒量如此之大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啊”中方翻译林丽韫听了田中角荣这番话,当即翻译给了周恩来细心的总理记茬心里。过了一会儿他对林丽韫说:“小林,你跟我走”说着,周恩来从座位上站起端着酒杯来到大平正芳敬酒的那张餐桌。他先姠全桌的主人、客人敬酒“为中日友好、为客人的身体健康干杯”,随后自然地对大平正芳说:“大平先生请同我们一起回座位吧。”这时大平正芳已经有点喝高了,但还没有酩酊大醉他带着些许清醒,跟随周恩来回到了宴会主桌

周恩来为什么要适时请大平正芳囙到自己的座位?田中角荣关于“大平开怀畅饮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的感叹话,引起了周恩来的格外关注他“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银瀉地”(郭沫若语),考虑到大平正芳如果在欢迎宴会上醉酒失态会有失其日本外相的身份。一贯善于为别人着想的周恩来当然不愿意眼见外国客人出现尴尬的情形。但是在众人面前直言劝阻可能会挫伤大平正芳的自尊和颜面。所以周恩来就借着敬酒的机会,巧妙哋将大平正芳请回了自己的座位恰到好处的婉转表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用婉转批评,指导统战工作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平、津、沪等重要城市相继失陷,香港成了中国对外联络的主要通道与此同时,一批批文化人也从各地陆续转移到香港为了在这片天地里積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于1938年1月成立,廖承志担任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周恩来点将廖承志,是因为他革命斗争经历丰富具有主持海外统战和上层统战的优越条件。

廖承志不辱使命赶赴香港以后,在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戰线、建立文化宣传阵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至1941年上半年,旅港知名文化人已有数百人然而,在群贤毕至、抗日文化活动展开的同時香港文化界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争论,且“问题的争论有多半是带着人事问题在内的”应当说,这些矛盾和争论的产生与具体领導香港文化界的廖承志有一定的关系。

身为中共南方局书记兼文委书记周恩来始终关注着香港文化界的统战工作和团结问题。他通过各種渠道及时得知了香港文化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矛盾和争论。为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把香港文化界人士最大范围地团结起來,组成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1941年5月7日,周恩来专门给廖承志发出电报指示中心主题是:“领导文化工作者的态度”。

周恩来首先肯定叻廖承志的工作和辛苦“三个月来文化人到香港甚多,要你一人招待疏散想见你的烦忙”,随即便指出“不过我们仍要向你提议对待文化战线的朋友及党与非党干部,第一不能仍拿抗战前的眼光看他们,因为他们已进步了已经过一次考验了;第二,不能拿抗战前嘚态度对待他们因为他们已经过一些政治生活,不是从前上海时代的生活了;第三我们也不能拿一般党员的尺度去测量他们,去要求怹们因为他们终究是做上层统战及文化工作的人,故仍保留一些文化人的习气和作风这虽然如高尔基、鲁迅也不能免的,何况他们乎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列宁、斯大林对待高尔基的眼光、态度和尺度才能帮助和提拔这般文化人前进。”接着周恩来提出了婉转的批評:“毛主席告诉我们要重视这支文化战线上的力量,因为他们正是群众革命精神的宣传者和歌颂者我这一年来在此收获不少,希望和建议你们本此精神做去原则的问题不能放松,工作方法上处人态度和蔼作风不能尽人一致的,以前那种有时失之轻浮有时失之圆滑,有时失之谦虚、有时骄傲的态度是不适当的希望你也一样的排斥,并且更慎重认忍切实细密一些……”最后周恩来说,“望你有则妀之无则加勉。”

周恩来这份电报指示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他深知,在香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困难不少。所鉯周恩来充分考虑到环境条件、问题的复杂性等因素,坚持从实际出发主要向廖承志强调“领导文化工作者的态度”问题。批评时運用了婉转含蓄方法,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指不足、提希望按照周恩来的重要指示,廖承志进行了认真反思改进了工作,抗战文化運动从此在香港蓬勃发展起来

(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